第七十二章 圓缺陰晴常事爾
關燈
小
中
大
淩沖死後不久,艾布老人也過世了。杞人夫婦就帶著雪妮婭、郭漢傑夫妻,離開建康,搬回杞人的老家淮北沈丘縣去。相隔二十年葉落歸根,重回故土,杞人心中感慨萬千。
雖然此時湯和已平全蜀,夏主明昇投降,除雲南一地外,天下盡皆平定,百廢初興,杞人已不排斥進城,但依舊不肯在城中居住。他在沈丘城外開了一家小面鋪,依舊做他的老本行,但將店主的位子,傳給了徒弟郭漢傑。
轉眼已到洪武七年的春天,才剛過完元宵,雪妮婭就病倒在床。這幾年來,她憔悴了許多,少年喪夫,打擊本來就大,她又時常懊悔,沒能為淩沖產下一子半女,延續香火,精神不佳,身子也日漸虛弱。綠萼看到她這副樣子,擔憂不已,要杞人進城去抓幾副補藥來幫她調理。
杞人把往日的積蓄都翻出來,也不過十幾吊銅錢。他對綠萼說:“我往城中買棵人參來罷,只這點點錢,怕是買不到好的。”夫妻正在商議,突然郭漢傑從店堂裏跑過來:“師父,店裏來了兩名差役,要尋你老人家往縣衙走一遭去哩。”
杞人皺眉問道:“我又不曾欠了賦稅,尋我往縣衙去怎的?”撓著頭,和綠萼一起來到店中。只見店堂裏沒有一個客人,卻坐著兩名差役,一個四十多歲,一個二十出頭,各捧了一碗大肉面,稀哩呼嚕地吃得不亦樂乎。
那中年差役是認得杞人的,看他過來,放下筷子:“陳師傅,太尊有請。”杞人作揖問道:“我又不曾拖欠了賦稅,太尊喚我怎的?”“有個大官來到縣中,指名要會你陳師傅哩,”那差役道,“端底為了何事,咱們如何得知?去了也便曉得。”杞人忙道:“小人是鄉野粗鄙,不慣見官的,官爺替我回了太尊罷。”
那年輕的差役把最後一口面湯喝得幹幹凈凈,站起身來喝道:“太尊傳喚,你怎敢推三阻四的?莫等咱們鎖了你去,那時須不好看。”說著,從凳子上拿起帶來的鐵鏈子,“嘩啷”一抖。
綠萼道:“官爺容稟,小人們又不曾犯了王法,如何要拿我丈夫往官裏去?”那年輕差役撇撇嘴:“王法?王法便在我手中哩,你抗拒官命,便是犯了王法!”說著,又一抖鏈子,就待上來鎖人。
中年差役攔住他:“小劉,你急的甚麽?料陳師傅定不教咱們難做的。”正說話間,忽聽門外有人高聲叫道:“喚你們來‘請’陳師傅,哪個膽敢拿人?!”隨著話音,一個紅袍官員走了進來。
杞人看那官員,頭戴烏紗,身穿盤領錦袍,補子上繡的是獅子圖案,並非沈丘縣令,卻是個一、二品的武員,不由心中更為疑惑:“難道皇帝想我做的吃食,遣人來請麽?他現今整日價山珍海味,哪還將我的手藝記在心上?”看那官員,六十多歲年紀,眼角密布皺紋,雙目無神,花白的胡須,倒似乎有些面熟,好象在哪裏見過的一般。
那官員看到杞人,也是一楞,理都不理上前磕頭的兩名差役,卻對杞人說:“你果真修了仙道麽,怎一些兒都不見老?你看我今日已是怎般模樣。”杞人聽他開口說話,猛然想起來,抱拳問道:“遮莫不是李思齊大人?”
那官員正是故元的降將、現今官至中書平章的李思齊。他擺擺袖子,示意兩名差役快滾出去,自己扶著腰,緩緩在桌邊坐了下來:“唉,老嘍,整日腰酸腿痛,連功夫也擱下了。”
杞人向他介紹了妻子和徒弟,然後關照郭漢傑:“去,切些肉、燙壺酒來,招呼李大人。”郭漢傑答應一聲,跑往廚房去了。李思齊苦笑道:“甚麽大人?做大人有甚麽好?怎比你清閑快活,竟連白發也無一根。”一擡手:“陳師傅請坐,大嫂也坐,我有些不情之請,要麻煩陳師傅哩。”
杞人在他對面坐下來,綠萼卻告個罪,仍回後面去了。李思齊嘆口氣:“咱們二十年前在羅山城外初會,洪武元年又在關中見過一面,論起交情,也只泛泛,今日卻要來求你,委實難以開口呵。”
杞人做了個請講的姿勢。李思齊想一想,緩緩說道:“我自降了大明,從徐大將軍征定西,平漢中,也立些功勞。皇帝升我做平章政事,子孫世襲指揮僉事,推倚頗重的樣子。然而鳥盡弓藏,況我不過一個降將而已,漸漸的只教榮養,不使視事,名為優恤老臣,實是削我兵權……”
杞人笑道:“你打半輩子仗,縱橫南北,盡也夠了,還去想那些兵柄權力的做甚?”李思齊苦笑道:“我也知降人最是難處,能優哉游哉,了此殘生,也知足的了。只是此番有一件天大的禍事落將下來也!”
杞人問他:“何事?”李思齊道:“前歲徐大將軍往攻嶺北,損兵折將事,你可曉得麽?”杞人點頭,李思齊繼續說道:“我朝以火器勝,蒙古以騎兵勝,漠北利於馳騁,原於我軍不利,況對手是王保保哩?只是皇帝雖定天下,三事未足:一,少傳國璽,二,保保未擒,三,元太子無音訊……”他一邊扳著手指,一邊苦笑道:“因此力促徐達進兵,遂至喪敗。考其先後丟在大漠的,有四十萬之眾!”
“四十萬?!”杞人嚇了一大跳。李思齊點點頭,繼續說道:“徐達前歲喪敗,退駐北平駐紮,不敢妄動。去歲,保保南攻雁門、大同,兩地十室九空。皇帝為此,遣發民伕再築長城,並以晉、燕諸王守邊,與遼東、寧夏呈犄角之勢,以抗保保。然這終是個守勢,非根除之計。不知誰人在皇帝面前進言,竟要我往漠北去說保保歸降……”
杞人搖搖頭:“他定不降的。”李思齊嘆道:“我如何不知?況我與他雖是有舊,也曾有仇,聖旨不能不遵,卻怕有命前往,無命歸來哩!”杞人一楞:“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難道他會害你性命不成?”李思齊雙目一閉,把頭後仰:“此子少年時便殺伐決斷,況於今這般境況。他若賜下一杯毒酒,教某死個痛快,還是好的哩!”
杞人點點頭:“我曉得了,你是要我寫封信與保保,請他看昔日薄面,寬放你平安歸來……”李思齊忙道:“我也要去求一封信,卻不是你。陳師傅,若要救我的性命,還須你陪我漠北走一遭者!”
杞人聞言一楞。正在這個時候,郭漢傑送上白切肉和熱酒來。杞人為李思齊斟了一杯酒,慢慢說道:“這個……我曾與察罕交厚,與保保麽……”李思齊急忙說道:“皇帝遣這個差使時,李文忠將軍恰在禦前,嘆說:‘倘淩退思在時,要往說擴廓帖木兒,他是不二之選。’我因此想起你來,猜你或回沈丘來了,因此來尋。”
聽李思齊提到義子淩沖,杞人不禁有些黯然。李思齊趁熱打鐵,說道:“你將出酒肉來如何?我此番去,性命恐要喪了,哪裏還吃得下?你若不肯救我性命呵,我便餓殺在途中,好過北去受保保折辱!”
話說到這個份上,不由得杞人不答應。他只好告別家人,收拾一下行李,隨李思齊北去。渡過黃河,李思齊卻並不經山西往北,反而折往陜西來,杞人問起來,李思齊回答說:“我曾言道,要去求一封信,帶往漠北去哩。”杞人問:“去何人處求信?”李思齊回答:“往西安秦王妃處求來。”
杞人疑惑不解,李思齊嘆了一聲:“原來你還不曉得,保保的妹子,未能從兄北走,我軍拿了來,安置河南。洪武四年,皇帝將她許配與秦王朱樉,就藩西安去了。”杞人曾聽義子淩沖講過王小姐的事情,聽了慨嘆不已。
他就在西安城外歇下,李思齊進城去求信,但一連三天,秦王妃都閉門不見。李思齊無奈,皇帝的使命又耽擱不得,只得出城會合了杞人,繼續北行。
※※※
明朝的使團四十餘人,當年四月中旬離開陜西行都司最北端的鎮夷所,延著張掖河向北,前往和林。一路上遍地的荒漠,漫天的風沙,往往連走三天不見人影,每日行程還不到二十裏路。按這個速度,總要三五個月才能走到。
還好,才走了不到兩個月,到居延海附近,他們就被一隊元兵攔住了。李思齊派一名會蒙古話的通譯上前打話,對面馳出一騎來,馬上軍官“嘿嘿”地笑,用純正的漢話回答說:“原來是南朝的使者,要見咱們總兵。總兵就在前面百裏處,且隨我去來。”
擴廓帖木兒保著元帝逃往漠北,雖仍保有河南王的爵位,但軍中卻恢覆了“總兵”的舊稱呼,這點李思齊是知道的。但他聽了敵將的話,仍舊吃了一驚:“保保怎到這裏來了?莫非又想南下侵擾麽?”
擴廓帖木兒大軍駐紮在居延海邊,營帳連綿數裏,李思齊有領兵打仗的經驗,悄悄對杞人說:“看似有七八萬人馬哩,都是騎兵。”來到最中央上插白色巨大鳥羽的帥帳前,領路軍官讓他們在帳外等候,自己入內稟報。時候不大,那軍官手持一面黃旗走了出來,先不招呼李思齊,卻將手中黃旗高高舉起,立刻,四外號聲、茄聲,響起一片。
杞人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了一跳。再看時,帥帳皮簾掀起,眾將簇擁著擴廓帖木兒走了出來。杞人和他整整七年未見,看他的樣子,幾乎都要認不出來了。
擴廓帖木兒今年剛過四旬,正當壯年,可是看他的樣子,卻似乎有五十上下。相貌依舊清臒,眼角卻多了皺紋,鬢邊也添白發,只有一雙眼睛,陰戾如狼,較從前更為駭人。他鞭發皮裘,是蒙古人的打扮,出帳將手一拱,笑道:“原來是李叔父,十餘年不見了,叔父可安好?”
李思齊看他態度親熱,就放下了一半心,急忙還禮。指指站在自己身後的杞人:“你且看這又是誰?”擴廓帖木兒看到杞人,不由睜大了雙眼:“遮莫是陳叔父麽?怎還如此年青?小侄卻已老了。”
他把二人讓進帳中,李思齊的隨從,也吩咐部下好生款待。眾人落座,擴廓帖木兒介紹了陪坐的毛翼等將領、向龍雨等護衛,然後招呼道:“將好酒來,某與兩位叔父痛飲。”帳外答應一聲,時候不大,十幾個女子婷婷娜娜地端了酒肉,走進帳來。
當先是一個蒙古裝扮的婦人,腰肢略粗,顯然是有了身孕了。她把酒肉布在擴廓帖木兒面前,擴廓帖木兒一把將她摟到懷裏,笑著對杞人說道:“是小妾商氏,已有六個月身孕了。”李思齊急忙抱拳道:“恭喜,恭喜。”擴廓帖木兒叫商氏商心碧:“你與兩位叔父篩酒。”
說些客套話,互問別來情由,酒過三旬,李思齊終於得了機會,小心地說道:“愚叔此來,是奉大明皇帝之旨……”擴廓帖木兒把手一揮,打斷他的話:“我不做周瑜,叔父也休做蔣幹。我怎不知你此來是為朱元璋做說客的?要我降明,除非天做了地,海變了山也!”
李思齊的話才講一半,就被咽了回去,只好尷尬地笑笑。擴廓帖木兒舉起酒杯來,笑著說到:“我恐窮畢生之力,殺不回中原,他朱元璋也難取漠北,從此南北永隔,故人們再難相見。天幸兩位叔父前來,好敘契闊。且吃酒罷,休講那些不痛快事。”
李思齊本來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根本無法達成,聽擴廓帖木兒這樣一說,也幹脆不再開口。當晚李思齊和擴廓帖木兒都喝得大醉,兩人鋪開地圖,回憶十年前隔著潼關鏖戰的往事,一個說“我再加把氣力,你便輸了”,一個講“便無關、貊反叛,你也入不得關來”,意興飛揚,都似乎年輕了二十歲。
杞人在旁邊看著,看這兩個人似乎又回到縱橫中原,橫刀疆場的年代,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他們兩人,今日一聚,怕是死也不枉的了。”
第二天,擴廓帖木兒又大排宴席,招待李思齊和陳杞人。席間李思齊問他來居延海邊的用意,擴廓帖木兒搖頭笑道:“李叔父定當我要揮軍南下了。身在蒙古,要待草長馬肥,十月裏才是廝殺的好時辰,此刻六月未到,我怎肯動兵?北地水少,我不過來看湖邊風景,避暑度夏而已。”
就這樣,一連宴飲了七天,李思齊終於準備告辭了。擴廓帖木兒還待挽留,李思齊說:“天下本無不散的宴席,況樂不可極哩。此番重聚,死而無憾的,只是家中尚有妻兒,終是想念……”
擴廓帖木兒哈哈大笑:“堂堂關中李將軍,今日做這般小兒女態度,傳出去好不笑煞旁人。”說完收斂笑容,拉著李思齊的手:“既是李叔父執意要走,我遣人送你到界上。”轉頭吩咐妻舅毛翼,準備幹糧食水,送明朝使團南歸。
毛翼和向龍雨、程肅亭,還有吐蕃人渥兒溫,領著三百餘名士兵,用馬匹、駱駝馱了鮮肉、美酒,一路送李思齊等人南下。那渥兒溫原和杞人有過一面之緣,偶然說起來,都是慨嘆不已。渥兒溫說:“那遭我與總兵假作押李****往大都去,於懷遠遇著陳師傅,還有宮大俠。轉眼二十載去如雲煙……”
杞人知道他口中的“總兵”,指的就是擴廓帖木兒,那時候他還叫漢名“王保保”,渥爾溫現在在他麾下,不敢直呼名諱,但這樣一來,他下面的話就可笑了:“……世事變遷,總兵今也做了總兵,退居漠北……”說到這裏,渥爾溫自己摸著頭笑起來了。
路上走了二十來天,看看接近兩不管地界,毛翼拱手對李思齊說:“送君千裏,終有一別,就此告別了罷。”李思齊急忙還禮:“請毛將軍上覆總兵,盛待之情,銘感五內。”毛翼笑道:“李將軍既是如此客氣,總兵有旨,請留一物以作紀念。”
李思齊皺皺眉頭:“我為公差遠來,無以留贈……”毛翼道:“久聞李將軍有‘閃電刀’之名,何不留下?”“毛將軍錯會了,”李思齊笑道:“‘閃電刀’只是我少年時的渾名,並非有此一柄刀呵。”毛翼微笑道:“這個末將曉得。卻不知‘閃電刀’用哪只手使將出來?”說著,眼望李思齊的右臂。
李思齊猛然變色,明白了他的意思:“這,這個也是總兵的意旨麽?”毛翼笑道:“正是,請留一臂,以為紀念。”這話說出來,杞人也明白了,當下催馬攔在李思齊的面前:“毛將軍,總兵果有此旨麽?不會是你擅作主張……”
毛翼轉頭問身後諸人:“總兵確是這般說來,你們也都聽到了。”諸人盡皆點頭。李思齊面如死灰,左手按在腰間刀柄上,手腕不住顫抖。毛翼笑道:“李將軍也是屍山血海裏廝殺出來的,只要你一臂,又不要你性命,怎這般不爽利?沒的教後輩們取笑。”把手一擺:“且相助李將軍取臂。”
他身後向龍雨、程肅亭、渥兒溫三名高手答應一聲,縱馬就向李思齊沖來。杞人將身一攔,叫道:“且慢!”向龍雨不理他,一爪向李思齊肩頭抓下。杞人跳下馬來,左臂一揚,使一招“龍度天門”,把他的手臂一托。向龍雨當不得杞人力大,身子竟然從馬背上騰空而起。他一只腳已經脫蹬,另一只腳還在蹬裏,杞人看得分明,右手一劈空掌,打在他坐騎的臉上,那畜牲長嘶一聲,向斜刺裏狂奔出去。向龍雨騎術本來平平,一個趔趄,竟然跌下馬來,左腳套在蹬裏,被馬拖在地上,拉得遠了。
程肅亭冷哼一聲:“好本領,名不虛傳!”一掌打來。杞人反掌去迎,“嘭”的一聲,兩人各自晃了一晃。渥兒溫趁機縱馬搶近,擎出彎刀,居高臨下,向杞人面門就是一刀。杞人反腿踢向馬足,那馬吃痛跳躍,也把渥兒溫顛將下來。
正在此時,只聽李思齊叫道:“且住,聽我一言!”杞人後退一步,左掌橫在胸前,凝神戒備。李思齊苦笑道:“陳師傅,我只道北來定必送了性命,家中棺槨已然齊備。今番能生回中原,都是托陳師傅的福哩。一條臂膀算的甚麽?沒的教王保保小覷了。”說著話,猛然抽出刀來,“喀”的一聲,斬下自己的右臂。
杞人驚呼一聲,沖過去點了他肩上諸處穴道,幫他止血。毛翼叫從人撿起落在地上的手臂,拱手道:“好‘閃電刀’,名不虛傳!就此別過,後會無期。”招呼眾軍轉身去了。
※※※
李思齊身負重傷,回到鎮夷所,被迫休養了半個多月,等回到建康,已經十一月了,沒幾天就過了世。杞人和他在黃河南岸分手,回轉沈丘。眼看臨近故鄉,突然在路上遇到一個人。
此人四十多歲年紀,氈帽皮襖,是回回打扮。元朝時候,漢人也往往有穿蒙古服裝,或者色目服裝的,自朱元璋攻克大都後,就算真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也紛紛穿起漢裝來,杞人等見到,卻並不感覺歡喜。因此在路上遇見個回回打扮的人,不免多看幾眼。
那人也看杞人。兩人才要擦肩而過,那人突然操著生疏的漢話問道:“這位先生,咱們可見過面麽?”杞人老實回答:“面熟得緊,卻想不起來。”那人想一想:“二十年前在濠州鐵劍先生莊上,咱們可有緣得見的麽?”
杞人猛然想起:“你莫非是西域來的阿廝蘭先生?”那人頻頻點頭:“在下正是阿廝蘭。”杞人問道:“你可是來尋那聖使神矛的麽?”阿廝蘭吃了一驚:“閣下卻如何曉得?”杞人答道:“彭素王臨終,將那物件托於犬子,說應允了奧米茲,三年後要交與他。犬子臨終,交付到我手上。”
阿廝蘭長嘆一聲:“原來彭素王已死了麽?五年來我走遍中原各處,尋訪他的蹤跡,卻杳無消息,還當他食言而肥,卻原來……”杞人道:“敝處便在前面不遠,阿先生隨我去取那物事罷。”
兩人結伴同行,路上杞人告訴阿廝蘭有關聖使神矛寶藏的故事。阿廝蘭點點頭:“我原本講過,若要求自身的福祉,還須自身努力,旁的人,旁的物,都是無助的。”擡頭看看天色,只見烏雲密布:“怕是要落雨了……”
才走近杞人開店的小村村口,只見冷謙抱著一個繈褓,哄著繈褓中的嬰兒,微笑走來。杞人還沒問他,冷謙先說:“今晨某心血來潮,起了一課,果然是你歸來了哩。”杞人笑道:“信口胡唚,誰來信你——這卻是誰家的孩子?”
冷謙笑道:“是你孫兒,抱著來見祖父。”杞人一板面孔,斥道:“休得胡言,壞了雪妮婭清譽。沖兒過世四載,我如何能有孫兒?”冷謙“哈哈”笑道:“你不當漢傑是你兒子麽?這是他的娃兒呀,你走時便已懷上的,七月初四生人。”
杞人大喜,伸過手去:“給我抱來。”冷謙把孩子小心翼翼地遞給杞人。杞人先向他介紹了阿廝蘭,然後問道:“可曾起了名字?”冷謙道:“漢傑偏要等你歸來,請你來取哩。”杞人笑道:“我如何懂得取名字?還是你來。想當初沖兒的名字也是你起的哩。”
提到淩沖,冷謙嘆了口氣:“我與他起個名字喚作‘沖’,他卻終於沖而盈之,入世忒深,喪了性命。都是他小名喚作‘小虎’的不好。這個娃兒,不如叫作‘小狗’罷。”
杞人皺皺眉頭:“這個名字不好聽呵。”“亂世人不如狗,”冷謙搖搖頭,“治世難道比狗好麽?還是做一條無知無識的小狗,最是開心快活。”杞人點點頭,輕拍懷中的孩子。這時候,阿廝蘭突然說道:“真個怪呵,烏雲過去了,那雨卻落不下來。”
三人擡頭望天,只見一派澄凈,霞光萬裏,原本遮蔽天空的烏雲,也不知道哪裏去了。五彩光芒籠罩在三人臉上,杞人緩緩地說道:“晴而覆陰,陰而覆晴,原是天之常理,也是人之常理,有甚可怪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雖然此時湯和已平全蜀,夏主明昇投降,除雲南一地外,天下盡皆平定,百廢初興,杞人已不排斥進城,但依舊不肯在城中居住。他在沈丘城外開了一家小面鋪,依舊做他的老本行,但將店主的位子,傳給了徒弟郭漢傑。
轉眼已到洪武七年的春天,才剛過完元宵,雪妮婭就病倒在床。這幾年來,她憔悴了許多,少年喪夫,打擊本來就大,她又時常懊悔,沒能為淩沖產下一子半女,延續香火,精神不佳,身子也日漸虛弱。綠萼看到她這副樣子,擔憂不已,要杞人進城去抓幾副補藥來幫她調理。
杞人把往日的積蓄都翻出來,也不過十幾吊銅錢。他對綠萼說:“我往城中買棵人參來罷,只這點點錢,怕是買不到好的。”夫妻正在商議,突然郭漢傑從店堂裏跑過來:“師父,店裏來了兩名差役,要尋你老人家往縣衙走一遭去哩。”
杞人皺眉問道:“我又不曾欠了賦稅,尋我往縣衙去怎的?”撓著頭,和綠萼一起來到店中。只見店堂裏沒有一個客人,卻坐著兩名差役,一個四十多歲,一個二十出頭,各捧了一碗大肉面,稀哩呼嚕地吃得不亦樂乎。
那中年差役是認得杞人的,看他過來,放下筷子:“陳師傅,太尊有請。”杞人作揖問道:“我又不曾拖欠了賦稅,太尊喚我怎的?”“有個大官來到縣中,指名要會你陳師傅哩,”那差役道,“端底為了何事,咱們如何得知?去了也便曉得。”杞人忙道:“小人是鄉野粗鄙,不慣見官的,官爺替我回了太尊罷。”
那年輕的差役把最後一口面湯喝得幹幹凈凈,站起身來喝道:“太尊傳喚,你怎敢推三阻四的?莫等咱們鎖了你去,那時須不好看。”說著,從凳子上拿起帶來的鐵鏈子,“嘩啷”一抖。
綠萼道:“官爺容稟,小人們又不曾犯了王法,如何要拿我丈夫往官裏去?”那年輕差役撇撇嘴:“王法?王法便在我手中哩,你抗拒官命,便是犯了王法!”說著,又一抖鏈子,就待上來鎖人。
中年差役攔住他:“小劉,你急的甚麽?料陳師傅定不教咱們難做的。”正說話間,忽聽門外有人高聲叫道:“喚你們來‘請’陳師傅,哪個膽敢拿人?!”隨著話音,一個紅袍官員走了進來。
杞人看那官員,頭戴烏紗,身穿盤領錦袍,補子上繡的是獅子圖案,並非沈丘縣令,卻是個一、二品的武員,不由心中更為疑惑:“難道皇帝想我做的吃食,遣人來請麽?他現今整日價山珍海味,哪還將我的手藝記在心上?”看那官員,六十多歲年紀,眼角密布皺紋,雙目無神,花白的胡須,倒似乎有些面熟,好象在哪裏見過的一般。
那官員看到杞人,也是一楞,理都不理上前磕頭的兩名差役,卻對杞人說:“你果真修了仙道麽,怎一些兒都不見老?你看我今日已是怎般模樣。”杞人聽他開口說話,猛然想起來,抱拳問道:“遮莫不是李思齊大人?”
那官員正是故元的降將、現今官至中書平章的李思齊。他擺擺袖子,示意兩名差役快滾出去,自己扶著腰,緩緩在桌邊坐了下來:“唉,老嘍,整日腰酸腿痛,連功夫也擱下了。”
杞人向他介紹了妻子和徒弟,然後關照郭漢傑:“去,切些肉、燙壺酒來,招呼李大人。”郭漢傑答應一聲,跑往廚房去了。李思齊苦笑道:“甚麽大人?做大人有甚麽好?怎比你清閑快活,竟連白發也無一根。”一擡手:“陳師傅請坐,大嫂也坐,我有些不情之請,要麻煩陳師傅哩。”
杞人在他對面坐下來,綠萼卻告個罪,仍回後面去了。李思齊嘆口氣:“咱們二十年前在羅山城外初會,洪武元年又在關中見過一面,論起交情,也只泛泛,今日卻要來求你,委實難以開口呵。”
杞人做了個請講的姿勢。李思齊想一想,緩緩說道:“我自降了大明,從徐大將軍征定西,平漢中,也立些功勞。皇帝升我做平章政事,子孫世襲指揮僉事,推倚頗重的樣子。然而鳥盡弓藏,況我不過一個降將而已,漸漸的只教榮養,不使視事,名為優恤老臣,實是削我兵權……”
杞人笑道:“你打半輩子仗,縱橫南北,盡也夠了,還去想那些兵柄權力的做甚?”李思齊苦笑道:“我也知降人最是難處,能優哉游哉,了此殘生,也知足的了。只是此番有一件天大的禍事落將下來也!”
杞人問他:“何事?”李思齊道:“前歲徐大將軍往攻嶺北,損兵折將事,你可曉得麽?”杞人點頭,李思齊繼續說道:“我朝以火器勝,蒙古以騎兵勝,漠北利於馳騁,原於我軍不利,況對手是王保保哩?只是皇帝雖定天下,三事未足:一,少傳國璽,二,保保未擒,三,元太子無音訊……”他一邊扳著手指,一邊苦笑道:“因此力促徐達進兵,遂至喪敗。考其先後丟在大漠的,有四十萬之眾!”
“四十萬?!”杞人嚇了一大跳。李思齊點點頭,繼續說道:“徐達前歲喪敗,退駐北平駐紮,不敢妄動。去歲,保保南攻雁門、大同,兩地十室九空。皇帝為此,遣發民伕再築長城,並以晉、燕諸王守邊,與遼東、寧夏呈犄角之勢,以抗保保。然這終是個守勢,非根除之計。不知誰人在皇帝面前進言,竟要我往漠北去說保保歸降……”
杞人搖搖頭:“他定不降的。”李思齊嘆道:“我如何不知?況我與他雖是有舊,也曾有仇,聖旨不能不遵,卻怕有命前往,無命歸來哩!”杞人一楞:“兩國交兵,不斬來使,難道他會害你性命不成?”李思齊雙目一閉,把頭後仰:“此子少年時便殺伐決斷,況於今這般境況。他若賜下一杯毒酒,教某死個痛快,還是好的哩!”
杞人點點頭:“我曉得了,你是要我寫封信與保保,請他看昔日薄面,寬放你平安歸來……”李思齊忙道:“我也要去求一封信,卻不是你。陳師傅,若要救我的性命,還須你陪我漠北走一遭者!”
杞人聞言一楞。正在這個時候,郭漢傑送上白切肉和熱酒來。杞人為李思齊斟了一杯酒,慢慢說道:“這個……我曾與察罕交厚,與保保麽……”李思齊急忙說道:“皇帝遣這個差使時,李文忠將軍恰在禦前,嘆說:‘倘淩退思在時,要往說擴廓帖木兒,他是不二之選。’我因此想起你來,猜你或回沈丘來了,因此來尋。”
聽李思齊提到義子淩沖,杞人不禁有些黯然。李思齊趁熱打鐵,說道:“你將出酒肉來如何?我此番去,性命恐要喪了,哪裏還吃得下?你若不肯救我性命呵,我便餓殺在途中,好過北去受保保折辱!”
話說到這個份上,不由得杞人不答應。他只好告別家人,收拾一下行李,隨李思齊北去。渡過黃河,李思齊卻並不經山西往北,反而折往陜西來,杞人問起來,李思齊回答說:“我曾言道,要去求一封信,帶往漠北去哩。”杞人問:“去何人處求信?”李思齊回答:“往西安秦王妃處求來。”
杞人疑惑不解,李思齊嘆了一聲:“原來你還不曉得,保保的妹子,未能從兄北走,我軍拿了來,安置河南。洪武四年,皇帝將她許配與秦王朱樉,就藩西安去了。”杞人曾聽義子淩沖講過王小姐的事情,聽了慨嘆不已。
他就在西安城外歇下,李思齊進城去求信,但一連三天,秦王妃都閉門不見。李思齊無奈,皇帝的使命又耽擱不得,只得出城會合了杞人,繼續北行。
※※※
明朝的使團四十餘人,當年四月中旬離開陜西行都司最北端的鎮夷所,延著張掖河向北,前往和林。一路上遍地的荒漠,漫天的風沙,往往連走三天不見人影,每日行程還不到二十裏路。按這個速度,總要三五個月才能走到。
還好,才走了不到兩個月,到居延海附近,他們就被一隊元兵攔住了。李思齊派一名會蒙古話的通譯上前打話,對面馳出一騎來,馬上軍官“嘿嘿”地笑,用純正的漢話回答說:“原來是南朝的使者,要見咱們總兵。總兵就在前面百裏處,且隨我去來。”
擴廓帖木兒保著元帝逃往漠北,雖仍保有河南王的爵位,但軍中卻恢覆了“總兵”的舊稱呼,這點李思齊是知道的。但他聽了敵將的話,仍舊吃了一驚:“保保怎到這裏來了?莫非又想南下侵擾麽?”
擴廓帖木兒大軍駐紮在居延海邊,營帳連綿數裏,李思齊有領兵打仗的經驗,悄悄對杞人說:“看似有七八萬人馬哩,都是騎兵。”來到最中央上插白色巨大鳥羽的帥帳前,領路軍官讓他們在帳外等候,自己入內稟報。時候不大,那軍官手持一面黃旗走了出來,先不招呼李思齊,卻將手中黃旗高高舉起,立刻,四外號聲、茄聲,響起一片。
杞人被這突如其來的響聲嚇了一跳。再看時,帥帳皮簾掀起,眾將簇擁著擴廓帖木兒走了出來。杞人和他整整七年未見,看他的樣子,幾乎都要認不出來了。
擴廓帖木兒今年剛過四旬,正當壯年,可是看他的樣子,卻似乎有五十上下。相貌依舊清臒,眼角卻多了皺紋,鬢邊也添白發,只有一雙眼睛,陰戾如狼,較從前更為駭人。他鞭發皮裘,是蒙古人的打扮,出帳將手一拱,笑道:“原來是李叔父,十餘年不見了,叔父可安好?”
李思齊看他態度親熱,就放下了一半心,急忙還禮。指指站在自己身後的杞人:“你且看這又是誰?”擴廓帖木兒看到杞人,不由睜大了雙眼:“遮莫是陳叔父麽?怎還如此年青?小侄卻已老了。”
他把二人讓進帳中,李思齊的隨從,也吩咐部下好生款待。眾人落座,擴廓帖木兒介紹了陪坐的毛翼等將領、向龍雨等護衛,然後招呼道:“將好酒來,某與兩位叔父痛飲。”帳外答應一聲,時候不大,十幾個女子婷婷娜娜地端了酒肉,走進帳來。
當先是一個蒙古裝扮的婦人,腰肢略粗,顯然是有了身孕了。她把酒肉布在擴廓帖木兒面前,擴廓帖木兒一把將她摟到懷裏,笑著對杞人說道:“是小妾商氏,已有六個月身孕了。”李思齊急忙抱拳道:“恭喜,恭喜。”擴廓帖木兒叫商氏商心碧:“你與兩位叔父篩酒。”
說些客套話,互問別來情由,酒過三旬,李思齊終於得了機會,小心地說道:“愚叔此來,是奉大明皇帝之旨……”擴廓帖木兒把手一揮,打斷他的話:“我不做周瑜,叔父也休做蔣幹。我怎不知你此來是為朱元璋做說客的?要我降明,除非天做了地,海變了山也!”
李思齊的話才講一半,就被咽了回去,只好尷尬地笑笑。擴廓帖木兒舉起酒杯來,笑著說到:“我恐窮畢生之力,殺不回中原,他朱元璋也難取漠北,從此南北永隔,故人們再難相見。天幸兩位叔父前來,好敘契闊。且吃酒罷,休講那些不痛快事。”
李思齊本來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根本無法達成,聽擴廓帖木兒這樣一說,也幹脆不再開口。當晚李思齊和擴廓帖木兒都喝得大醉,兩人鋪開地圖,回憶十年前隔著潼關鏖戰的往事,一個說“我再加把氣力,你便輸了”,一個講“便無關、貊反叛,你也入不得關來”,意興飛揚,都似乎年輕了二十歲。
杞人在旁邊看著,看這兩個人似乎又回到縱橫中原,橫刀疆場的年代,心中更是百感交集:“他們兩人,今日一聚,怕是死也不枉的了。”
第二天,擴廓帖木兒又大排宴席,招待李思齊和陳杞人。席間李思齊問他來居延海邊的用意,擴廓帖木兒搖頭笑道:“李叔父定當我要揮軍南下了。身在蒙古,要待草長馬肥,十月裏才是廝殺的好時辰,此刻六月未到,我怎肯動兵?北地水少,我不過來看湖邊風景,避暑度夏而已。”
就這樣,一連宴飲了七天,李思齊終於準備告辭了。擴廓帖木兒還待挽留,李思齊說:“天下本無不散的宴席,況樂不可極哩。此番重聚,死而無憾的,只是家中尚有妻兒,終是想念……”
擴廓帖木兒哈哈大笑:“堂堂關中李將軍,今日做這般小兒女態度,傳出去好不笑煞旁人。”說完收斂笑容,拉著李思齊的手:“既是李叔父執意要走,我遣人送你到界上。”轉頭吩咐妻舅毛翼,準備幹糧食水,送明朝使團南歸。
毛翼和向龍雨、程肅亭,還有吐蕃人渥兒溫,領著三百餘名士兵,用馬匹、駱駝馱了鮮肉、美酒,一路送李思齊等人南下。那渥兒溫原和杞人有過一面之緣,偶然說起來,都是慨嘆不已。渥兒溫說:“那遭我與總兵假作押李****往大都去,於懷遠遇著陳師傅,還有宮大俠。轉眼二十載去如雲煙……”
杞人知道他口中的“總兵”,指的就是擴廓帖木兒,那時候他還叫漢名“王保保”,渥爾溫現在在他麾下,不敢直呼名諱,但這樣一來,他下面的話就可笑了:“……世事變遷,總兵今也做了總兵,退居漠北……”說到這裏,渥爾溫自己摸著頭笑起來了。
路上走了二十來天,看看接近兩不管地界,毛翼拱手對李思齊說:“送君千裏,終有一別,就此告別了罷。”李思齊急忙還禮:“請毛將軍上覆總兵,盛待之情,銘感五內。”毛翼笑道:“李將軍既是如此客氣,總兵有旨,請留一物以作紀念。”
李思齊皺皺眉頭:“我為公差遠來,無以留贈……”毛翼道:“久聞李將軍有‘閃電刀’之名,何不留下?”“毛將軍錯會了,”李思齊笑道:“‘閃電刀’只是我少年時的渾名,並非有此一柄刀呵。”毛翼微笑道:“這個末將曉得。卻不知‘閃電刀’用哪只手使將出來?”說著,眼望李思齊的右臂。
李思齊猛然變色,明白了他的意思:“這,這個也是總兵的意旨麽?”毛翼笑道:“正是,請留一臂,以為紀念。”這話說出來,杞人也明白了,當下催馬攔在李思齊的面前:“毛將軍,總兵果有此旨麽?不會是你擅作主張……”
毛翼轉頭問身後諸人:“總兵確是這般說來,你們也都聽到了。”諸人盡皆點頭。李思齊面如死灰,左手按在腰間刀柄上,手腕不住顫抖。毛翼笑道:“李將軍也是屍山血海裏廝殺出來的,只要你一臂,又不要你性命,怎這般不爽利?沒的教後輩們取笑。”把手一擺:“且相助李將軍取臂。”
他身後向龍雨、程肅亭、渥兒溫三名高手答應一聲,縱馬就向李思齊沖來。杞人將身一攔,叫道:“且慢!”向龍雨不理他,一爪向李思齊肩頭抓下。杞人跳下馬來,左臂一揚,使一招“龍度天門”,把他的手臂一托。向龍雨當不得杞人力大,身子竟然從馬背上騰空而起。他一只腳已經脫蹬,另一只腳還在蹬裏,杞人看得分明,右手一劈空掌,打在他坐騎的臉上,那畜牲長嘶一聲,向斜刺裏狂奔出去。向龍雨騎術本來平平,一個趔趄,竟然跌下馬來,左腳套在蹬裏,被馬拖在地上,拉得遠了。
程肅亭冷哼一聲:“好本領,名不虛傳!”一掌打來。杞人反掌去迎,“嘭”的一聲,兩人各自晃了一晃。渥兒溫趁機縱馬搶近,擎出彎刀,居高臨下,向杞人面門就是一刀。杞人反腿踢向馬足,那馬吃痛跳躍,也把渥兒溫顛將下來。
正在此時,只聽李思齊叫道:“且住,聽我一言!”杞人後退一步,左掌橫在胸前,凝神戒備。李思齊苦笑道:“陳師傅,我只道北來定必送了性命,家中棺槨已然齊備。今番能生回中原,都是托陳師傅的福哩。一條臂膀算的甚麽?沒的教王保保小覷了。”說著話,猛然抽出刀來,“喀”的一聲,斬下自己的右臂。
杞人驚呼一聲,沖過去點了他肩上諸處穴道,幫他止血。毛翼叫從人撿起落在地上的手臂,拱手道:“好‘閃電刀’,名不虛傳!就此別過,後會無期。”招呼眾軍轉身去了。
※※※
李思齊身負重傷,回到鎮夷所,被迫休養了半個多月,等回到建康,已經十一月了,沒幾天就過了世。杞人和他在黃河南岸分手,回轉沈丘。眼看臨近故鄉,突然在路上遇到一個人。
此人四十多歲年紀,氈帽皮襖,是回回打扮。元朝時候,漢人也往往有穿蒙古服裝,或者色目服裝的,自朱元璋攻克大都後,就算真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也紛紛穿起漢裝來,杞人等見到,卻並不感覺歡喜。因此在路上遇見個回回打扮的人,不免多看幾眼。
那人也看杞人。兩人才要擦肩而過,那人突然操著生疏的漢話問道:“這位先生,咱們可見過面麽?”杞人老實回答:“面熟得緊,卻想不起來。”那人想一想:“二十年前在濠州鐵劍先生莊上,咱們可有緣得見的麽?”
杞人猛然想起:“你莫非是西域來的阿廝蘭先生?”那人頻頻點頭:“在下正是阿廝蘭。”杞人問道:“你可是來尋那聖使神矛的麽?”阿廝蘭吃了一驚:“閣下卻如何曉得?”杞人答道:“彭素王臨終,將那物件托於犬子,說應允了奧米茲,三年後要交與他。犬子臨終,交付到我手上。”
阿廝蘭長嘆一聲:“原來彭素王已死了麽?五年來我走遍中原各處,尋訪他的蹤跡,卻杳無消息,還當他食言而肥,卻原來……”杞人道:“敝處便在前面不遠,阿先生隨我去取那物事罷。”
兩人結伴同行,路上杞人告訴阿廝蘭有關聖使神矛寶藏的故事。阿廝蘭點點頭:“我原本講過,若要求自身的福祉,還須自身努力,旁的人,旁的物,都是無助的。”擡頭看看天色,只見烏雲密布:“怕是要落雨了……”
才走近杞人開店的小村村口,只見冷謙抱著一個繈褓,哄著繈褓中的嬰兒,微笑走來。杞人還沒問他,冷謙先說:“今晨某心血來潮,起了一課,果然是你歸來了哩。”杞人笑道:“信口胡唚,誰來信你——這卻是誰家的孩子?”
冷謙笑道:“是你孫兒,抱著來見祖父。”杞人一板面孔,斥道:“休得胡言,壞了雪妮婭清譽。沖兒過世四載,我如何能有孫兒?”冷謙“哈哈”笑道:“你不當漢傑是你兒子麽?這是他的娃兒呀,你走時便已懷上的,七月初四生人。”
杞人大喜,伸過手去:“給我抱來。”冷謙把孩子小心翼翼地遞給杞人。杞人先向他介紹了阿廝蘭,然後問道:“可曾起了名字?”冷謙道:“漢傑偏要等你歸來,請你來取哩。”杞人笑道:“我如何懂得取名字?還是你來。想當初沖兒的名字也是你起的哩。”
提到淩沖,冷謙嘆了口氣:“我與他起個名字喚作‘沖’,他卻終於沖而盈之,入世忒深,喪了性命。都是他小名喚作‘小虎’的不好。這個娃兒,不如叫作‘小狗’罷。”
杞人皺皺眉頭:“這個名字不好聽呵。”“亂世人不如狗,”冷謙搖搖頭,“治世難道比狗好麽?還是做一條無知無識的小狗,最是開心快活。”杞人點點頭,輕拍懷中的孩子。這時候,阿廝蘭突然說道:“真個怪呵,烏雲過去了,那雨卻落不下來。”
三人擡頭望天,只見一派澄凈,霞光萬裏,原本遮蔽天空的烏雲,也不知道哪裏去了。五彩光芒籠罩在三人臉上,杞人緩緩地說道:“晴而覆陰,陰而覆晴,原是天之常理,也是人之常理,有甚可怪的?”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