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議功
關燈
小
中
大
“我們一舉事,就擒了總督,秦州各郡各縣現在分割,並無號令者,因此抵抗很弱,一一收覆就可。”
“我們雖只有二萬人,但必須出一師,吸引朝廷註意,進攻京城的部隊意義非常重大,非是良將不可行。”謝成東淡淡說著。
璐王聽了嘆著:“本想南北呼應,不想濟北侯沒有出息,轉眼就平了。”
璐王說著錘了一下案桌,滿是懊惱,沈思片刻,似乎下定了決定,突喊:“韓宏武!”
“末將在!”韓宏武大步踏了進來,看上去三十餘歲,英俊的臉毫無表情,鐵鑄了一樣。
謝成東看了看,沒有說話,璐王曾經被皇帝說“似肖朕躬”,自不是無能之輩,不但在京城拉攏諸將,而且自己府裏也藏有將種。
這韓宏武十九歲,受賊侵害,罄家財募鄉勇,捕獲巨盜,以七品武官加入了朝廷軍,當時銅山有賊數千,受命圍剿之,晉升六品。
及到了次年夏,斬獲敵總兵,遷升五品,只是這時接近開國戰爭尾聲,再後沒有機會了。
由於韓宏武還是鄉勇出身,受到排擠,因故免職,璐王出手相救,因此成了王府的人,忠心耿耿,是璐王心腹之一。
璐王擡起首,看著韓宏武:“汝素有兵法謀略,孤深知之,孤現在分精兵五千給你,兩郡有郡兵七千也全數交給你,你去一一平了秦州,能否?”
“王上放心,有一萬二千人,秦州總督已擒,諸郡無首,末將必迅速平定之。”韓宏武聽著璐王命令,跪在地上應命。
“好!”璐王聽了轉身看著謝成東:“謝先生,你可願和孤一起,親率大軍射獵於京?”
這是要率一萬兵親征了,不想璐王果有果斷,謝成東看了璐王一眼,嘆的說著:“王爺英武,世人難及,微臣能附驥尾,不勝榮幸。”
這話並不是虛假,進攻京城,雖早就定了計,這是謀略,不是真的實攻,但沖入朝廷重重腹地,自危險很大,而璐王在此開局之時,敢親冒矢石,這就是有著氣數。
而且璐王此言一出,看上去,氣數又厚了數分。
仔細看去,璐王氣象大變,黃氣沖頂,有紫氣垂落,在紫氣外有黑氣環繞,氣成蛟形。
“嘶!”隱隱見著璐王氣象,謝成東已眼一疼,連忙閉上眼,法不加貴人,要不是自己是璐王認可信重的人,也看不見這相,自不敢多窺探,但是這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裏或喜或憂。
氣數從不是憑空而來,連地龍也不過是黃氣,按照本世界道門總結,治下百姓十萬稱紅,百萬稱黃,千萬稱青,六千萬之眾才可晉紫。
大徐統一天下,統計一千四百四十八萬戶,折合七千萬百姓,皇帝之尊也不過紫氣,何有此異變,莫非璐王和瞎道人所說,真上應了天命不成?
想到瞎道人,謝成東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上次有人報告,道觀被雷炸毀,疑是天劫,但裏面最關鍵的瞎道人卻下落不明。
這時不及細想,就聽著璐王命著:“好,事不宜遲,傳令下去,現在就修整大軍,明日就出發。”
“是,殿下。”眾人都是應命。
璐王踱了幾步,只又是想起了裴子雲,不由擡起了首,看著門外天空,嘆著:“應州之亂轉眼就平,裴子雲其才不小,父皇會怎麽樣看呢?”
京城
陽光燥熱,來來往往的宮女身上也穿的薄些,可還是冒著汗水,靠近著寢殿,更是輕手輕腳。
太監匆匆入內,見皇帝穿一件紗袍,和衣臥在榻上養神,臥室內非常素凈,只有著盤龍熏爐禦香裊裊,總算帶了些動靜。
太監窸窸跪了下去,以頭碰地叩了三下:“萬歲!”
見皇帝毫無反應,又跪前一步,小心翼翼:“萬歲,奴婢帶來了緊急軍情。”
“那逆子又做了什麽事?”皇帝躺在榻上,喉結動了一下,他明白,現在自己這情況,能直接通知的就是璐王的事。
撐起了身子,眼直直地盯著太監,半晌:“是你啊,起來說話。”
太監慢慢起身,說:“陛下,剛才傳來急報,璐王已打下了秦州鎖龍關了。”
聽著匯報,皇帝卻並沒有大怒,他撐著起身,越顯的瘦,滿臉皺紋刀刻一樣,他怔怔出神,嘆著:“朕知道了……嘿,璐王還真有點本事,朕此時應有著怎麽樣心情?”
唏噓良久,皇帝又說著:“生死常理,明達不諱,到這地步,我已不怒了,只覺得悲涼。”
“想朕當年,提三尺劍掃平天下,當時曾笑話歷代太祖,英雄一世,功業彪炳,卻沒處置好兒子的事,骨肉慘變貽笑後世,不想輪到朕了。”
太監淚如泉湧,哽了一下,想說什麽又說不出,只哽咽的說著:“皇上,太醫有醫囑,說是無礙,陛下只要多保重身體就可。”
“太醫和你們日日都說朕的病無礙,朕自己心裏有數,日子不多了。”皇帝笑了笑,神色看不清楚,聲音漸漸低了下來:“朕的身體,是不能親自平亂了,就看太子了。”
說著流下淚來,正說著,又有消息傳來,太監擦了淚去接,轉眼回來:“皇上,有好消息,應州平了。”
說著遞上了折子,聽著這話,皇帝驚訝:“哦,這樣快?”
振作了下精神,再次說:“朕說折子也這樣快?”
太監連忙解釋:“陛下,這是抄錄,是通過道錄司發過來,按照朝廷制度,不算正式折子,以免道人從中作崇,更避免道人機構獲得權力,正式折子還在路上,快馬快船也得大半個月。”
“恩,朕知道了,拿給朕看!”皇帝說著,單純道人作崇還罷了,關鍵是在激烈鬥爭裏,曾多次出過用道法傳信而錯誤的事。
殺了人,查了事,才發覺兩方面都算忠誠,但就是傳信過程裏產生扭曲,法不加貴人,也不加大事,這是歷代都查明的事,所以重要情報都不用這方法,而用傳統的折子送上,這自然不必對太監說。
皇帝看著折子,這些折子都是抄錄,觸手光滑,微微一股香氣沁人心腦,第一份是裴子雲的折子,才打開看了一些,又停手,帶著沈思。
“陛下,可有著什麽不對?”太監小聲問著。
“無事,只是裴子雲在折子格式表述也能別出心裁,事情理的很清楚。”皇帝這時輕輕說著,眉微微皺起,說罷就繼續看折。
“都是陛下的福分,才有良臣雲集。”太監恭維一句,皇帝什麽都沒有說,接著看忠勤伯折子,才看著下去,眉又皺了起來,臉色陰沈了些。
房間內香爐煙霧繚繞,太監看著面前聖上臉色變化,汗水暗暗滲了出來,君心難測。
最後是承順郡王的折子,皇帝才看去,這時笑了起來,不由搖了搖首,太監不由好奇,這折子寫了什麽?
這時皇帝說著:“你也看看。”
“是!”太監答應一聲,小心取過折子,才看完,心突突直跳,背心都濕了,手也有些顫抖,沒有敢說話。
看著太監的模樣,皇帝輕輕的靠在龍榻上,長長吐了一口氣,微微閉著眼,似乎剛才看折子有些疲倦了。
良久,皇帝才睜開眼:“扶我起來,我想走走。”
“是,陛下。”太監扶著,在殿裏踱了幾步,抵達走廊,這裏其實是修養之處,靠著海子和花園,看著陽光燦爛,草木茂盛,一些鳥在天空飛過,蝴蝶蜜蜂飛舞,皇帝駐足看著,遠處湖中一汪湖水,湖岸柳樹葉子落在湖中,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
“哎!”皇帝一聲嘆,太監這時小聲勸著:“聖上何必嘆氣,不過是一個道人,皇上想怎麽樣處置,就怎麽樣處置。”
聽著這話,皇帝輕輕敲著自己的拳說:“裴子雲還是有些才能,朕很愛惜,只是他是道人,忠勤伯說的也不能不防。”
“陛下說的是。”太監說了這句,就沒有說話,見皇帝沈吟一會,問著:“這事太子也知道了吧,反應怎麽樣?”
“太子很高興,在寫著請功折,頭一條就是為裴子雲求封真君,稍晚或就會呈著上來給陛下。”太監說著,雖太子現在監國,可是一切都還在皇帝掌握之中。
“恩,朕知道了,現在事急,朝廷不要等正式折子了,先根據抄錄,議一議功臣封賞,以及應州總督的人選,戰事已平,就是文臣治理了。”
“等正式折子一到,就發詔讓總督去應州任職,宣有功之臣上京,且根據正式折子和情報再修正下封賞,等他們到了京,朕見了面,就發下封賞的旨意。”皇帝說著。
“是!”太監應著。
文華殿
太子揮筆疾書,這時外面傳來聲音:“太子,聖上有旨。”
“兒臣接旨!”太子出殿,迎接著聖旨,太監念著:“璐王叛亂,戰事緊急,為安將士之心,特著太子召集重臣,議應州功臣封賞,及總督人選,以安應州臣民之心,更應防備瘟疫,饑荒之事。”
聽著旨意,太子連忙說著:“是,兒臣遵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我們雖只有二萬人,但必須出一師,吸引朝廷註意,進攻京城的部隊意義非常重大,非是良將不可行。”謝成東淡淡說著。
璐王聽了嘆著:“本想南北呼應,不想濟北侯沒有出息,轉眼就平了。”
璐王說著錘了一下案桌,滿是懊惱,沈思片刻,似乎下定了決定,突喊:“韓宏武!”
“末將在!”韓宏武大步踏了進來,看上去三十餘歲,英俊的臉毫無表情,鐵鑄了一樣。
謝成東看了看,沒有說話,璐王曾經被皇帝說“似肖朕躬”,自不是無能之輩,不但在京城拉攏諸將,而且自己府裏也藏有將種。
這韓宏武十九歲,受賊侵害,罄家財募鄉勇,捕獲巨盜,以七品武官加入了朝廷軍,當時銅山有賊數千,受命圍剿之,晉升六品。
及到了次年夏,斬獲敵總兵,遷升五品,只是這時接近開國戰爭尾聲,再後沒有機會了。
由於韓宏武還是鄉勇出身,受到排擠,因故免職,璐王出手相救,因此成了王府的人,忠心耿耿,是璐王心腹之一。
璐王擡起首,看著韓宏武:“汝素有兵法謀略,孤深知之,孤現在分精兵五千給你,兩郡有郡兵七千也全數交給你,你去一一平了秦州,能否?”
“王上放心,有一萬二千人,秦州總督已擒,諸郡無首,末將必迅速平定之。”韓宏武聽著璐王命令,跪在地上應命。
“好!”璐王聽了轉身看著謝成東:“謝先生,你可願和孤一起,親率大軍射獵於京?”
這是要率一萬兵親征了,不想璐王果有果斷,謝成東看了璐王一眼,嘆的說著:“王爺英武,世人難及,微臣能附驥尾,不勝榮幸。”
這話並不是虛假,進攻京城,雖早就定了計,這是謀略,不是真的實攻,但沖入朝廷重重腹地,自危險很大,而璐王在此開局之時,敢親冒矢石,這就是有著氣數。
而且璐王此言一出,看上去,氣數又厚了數分。
仔細看去,璐王氣象大變,黃氣沖頂,有紫氣垂落,在紫氣外有黑氣環繞,氣成蛟形。
“嘶!”隱隱見著璐王氣象,謝成東已眼一疼,連忙閉上眼,法不加貴人,要不是自己是璐王認可信重的人,也看不見這相,自不敢多窺探,但是這時倒吸了一口涼氣,心裏或喜或憂。
氣數從不是憑空而來,連地龍也不過是黃氣,按照本世界道門總結,治下百姓十萬稱紅,百萬稱黃,千萬稱青,六千萬之眾才可晉紫。
大徐統一天下,統計一千四百四十八萬戶,折合七千萬百姓,皇帝之尊也不過紫氣,何有此異變,莫非璐王和瞎道人所說,真上應了天命不成?
想到瞎道人,謝成東又蒙上了一層陰影,上次有人報告,道觀被雷炸毀,疑是天劫,但裏面最關鍵的瞎道人卻下落不明。
這時不及細想,就聽著璐王命著:“好,事不宜遲,傳令下去,現在就修整大軍,明日就出發。”
“是,殿下。”眾人都是應命。
璐王踱了幾步,只又是想起了裴子雲,不由擡起了首,看著門外天空,嘆著:“應州之亂轉眼就平,裴子雲其才不小,父皇會怎麽樣看呢?”
京城
陽光燥熱,來來往往的宮女身上也穿的薄些,可還是冒著汗水,靠近著寢殿,更是輕手輕腳。
太監匆匆入內,見皇帝穿一件紗袍,和衣臥在榻上養神,臥室內非常素凈,只有著盤龍熏爐禦香裊裊,總算帶了些動靜。
太監窸窸跪了下去,以頭碰地叩了三下:“萬歲!”
見皇帝毫無反應,又跪前一步,小心翼翼:“萬歲,奴婢帶來了緊急軍情。”
“那逆子又做了什麽事?”皇帝躺在榻上,喉結動了一下,他明白,現在自己這情況,能直接通知的就是璐王的事。
撐起了身子,眼直直地盯著太監,半晌:“是你啊,起來說話。”
太監慢慢起身,說:“陛下,剛才傳來急報,璐王已打下了秦州鎖龍關了。”
聽著匯報,皇帝卻並沒有大怒,他撐著起身,越顯的瘦,滿臉皺紋刀刻一樣,他怔怔出神,嘆著:“朕知道了……嘿,璐王還真有點本事,朕此時應有著怎麽樣心情?”
唏噓良久,皇帝又說著:“生死常理,明達不諱,到這地步,我已不怒了,只覺得悲涼。”
“想朕當年,提三尺劍掃平天下,當時曾笑話歷代太祖,英雄一世,功業彪炳,卻沒處置好兒子的事,骨肉慘變貽笑後世,不想輪到朕了。”
太監淚如泉湧,哽了一下,想說什麽又說不出,只哽咽的說著:“皇上,太醫有醫囑,說是無礙,陛下只要多保重身體就可。”
“太醫和你們日日都說朕的病無礙,朕自己心裏有數,日子不多了。”皇帝笑了笑,神色看不清楚,聲音漸漸低了下來:“朕的身體,是不能親自平亂了,就看太子了。”
說著流下淚來,正說著,又有消息傳來,太監擦了淚去接,轉眼回來:“皇上,有好消息,應州平了。”
說著遞上了折子,聽著這話,皇帝驚訝:“哦,這樣快?”
振作了下精神,再次說:“朕說折子也這樣快?”
太監連忙解釋:“陛下,這是抄錄,是通過道錄司發過來,按照朝廷制度,不算正式折子,以免道人從中作崇,更避免道人機構獲得權力,正式折子還在路上,快馬快船也得大半個月。”
“恩,朕知道了,拿給朕看!”皇帝說著,單純道人作崇還罷了,關鍵是在激烈鬥爭裏,曾多次出過用道法傳信而錯誤的事。
殺了人,查了事,才發覺兩方面都算忠誠,但就是傳信過程裏產生扭曲,法不加貴人,也不加大事,這是歷代都查明的事,所以重要情報都不用這方法,而用傳統的折子送上,這自然不必對太監說。
皇帝看著折子,這些折子都是抄錄,觸手光滑,微微一股香氣沁人心腦,第一份是裴子雲的折子,才打開看了一些,又停手,帶著沈思。
“陛下,可有著什麽不對?”太監小聲問著。
“無事,只是裴子雲在折子格式表述也能別出心裁,事情理的很清楚。”皇帝這時輕輕說著,眉微微皺起,說罷就繼續看折。
“都是陛下的福分,才有良臣雲集。”太監恭維一句,皇帝什麽都沒有說,接著看忠勤伯折子,才看著下去,眉又皺了起來,臉色陰沈了些。
房間內香爐煙霧繚繞,太監看著面前聖上臉色變化,汗水暗暗滲了出來,君心難測。
最後是承順郡王的折子,皇帝才看去,這時笑了起來,不由搖了搖首,太監不由好奇,這折子寫了什麽?
這時皇帝說著:“你也看看。”
“是!”太監答應一聲,小心取過折子,才看完,心突突直跳,背心都濕了,手也有些顫抖,沒有敢說話。
看著太監的模樣,皇帝輕輕的靠在龍榻上,長長吐了一口氣,微微閉著眼,似乎剛才看折子有些疲倦了。
良久,皇帝才睜開眼:“扶我起來,我想走走。”
“是,陛下。”太監扶著,在殿裏踱了幾步,抵達走廊,這裏其實是修養之處,靠著海子和花園,看著陽光燦爛,草木茂盛,一些鳥在天空飛過,蝴蝶蜜蜂飛舞,皇帝駐足看著,遠處湖中一汪湖水,湖岸柳樹葉子落在湖中,一副生機勃勃的景象。
“哎!”皇帝一聲嘆,太監這時小聲勸著:“聖上何必嘆氣,不過是一個道人,皇上想怎麽樣處置,就怎麽樣處置。”
聽著這話,皇帝輕輕敲著自己的拳說:“裴子雲還是有些才能,朕很愛惜,只是他是道人,忠勤伯說的也不能不防。”
“陛下說的是。”太監說了這句,就沒有說話,見皇帝沈吟一會,問著:“這事太子也知道了吧,反應怎麽樣?”
“太子很高興,在寫著請功折,頭一條就是為裴子雲求封真君,稍晚或就會呈著上來給陛下。”太監說著,雖太子現在監國,可是一切都還在皇帝掌握之中。
“恩,朕知道了,現在事急,朝廷不要等正式折子了,先根據抄錄,議一議功臣封賞,以及應州總督的人選,戰事已平,就是文臣治理了。”
“等正式折子一到,就發詔讓總督去應州任職,宣有功之臣上京,且根據正式折子和情報再修正下封賞,等他們到了京,朕見了面,就發下封賞的旨意。”皇帝說著。
“是!”太監應著。
文華殿
太子揮筆疾書,這時外面傳來聲音:“太子,聖上有旨。”
“兒臣接旨!”太子出殿,迎接著聖旨,太監念著:“璐王叛亂,戰事緊急,為安將士之心,特著太子召集重臣,議應州功臣封賞,及總督人選,以安應州臣民之心,更應防備瘟疫,饑荒之事。”
聽著旨意,太子連忙說著:“是,兒臣遵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