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2章

關燈
第052章

倘若事事都能遂了心願, 那日子過得一定很舒坦吧?可惜,能有這種天大福份的人少之又少, 且定不包括俞母。

俞母眼瞅著素日裏引以為傲的長子俞承嗣考上了秀才, 只道好日子就在前頭了, 畢竟俞承嗣有讀書天賦一事, 是打小就被先生所肯定的, 既是能考上秀才,那接下來定能考上舉人、高中進士。

因著家裏出了個讀書人,加上俞母本身也常去鎮上、縣裏,便同那些尋常鄉下婦道人家很是有些區別, 最明顯的一點就是,她見得世面多了,懂得事兒也是不少。像科舉裏頭的一些事兒, 她也能說出個兩三分來。

譬如去年剛考了鄉試, 而鄉試跟院試不同,那是三年才輪到一次的,除非聖人加了恩科。可恩科這種事情本就很玄乎, 俞母沒將希望放在這上頭, 只掰著手指頭算日子, 去年考過了,今年也將將到了年底, 只要再熬個一年半,待到了後年九月裏,她的承嗣就能考舉人了。

跟秀才不同, 只要考上了舉人,其實就算是入了仕。當然,舉人想要謀官職並不容易,且一般都是被安排到一些既沒油水也沒前途的職位上。可不管怎麽說,大小都是官,旁的不提,就說裏正好了,他還不算是官呢,僅僅是一個小吏,在上河村還不是橫著走?至於油水,官衙門是不會給裏正發放錢糧的,可也沒見裏正家窮過,每年都要上繳賦稅,地稅人丁稅,哪樣不是裏正說了算的?就算明知曉這裏頭有問題,誰又敢捅出去呢?

俞母想得很透徹,只要等她的承嗣當上了官,還愁沒的好日子過?頂多也就是一年半的時日,咬牙熬一熬就過去了。

這麽想其實也沒錯,別看俞承嗣如今僅僅是個秀才公,可若細究起來,秀才想要謀些錢糧也是很容易的。別看先前俞承嗣中秀才時,又是擺酒又是宴客的,還在鎮上酒樓裏擺了謝師宴,當然還有同窗好友的品茗會等等,錢財是花了不老少,可他真沒虧本。

鄉下地頭暫且不論,單就是他在鎮上擺的兩桌,雖然掏了酒席錢,可來赴宴的人裏頭,除了他先生並未送禮外,旁的像一些同窗好友,哪個不曾送上貼心的賀禮了?

賀禮加在一道兒,早已抵消了酒席錢。再之後,因著他們這個平安鎮今年一共也就兩個秀才,俞承嗣是個擅長同人交際來往的,可另一位卻是悶頭苦讀完全不理會應酬的。

也因此,到了年底,多的是生意人來他這裏沾喜氣,也不用付出什麽太大的代價,只送上幾樣禮物,或是求一幅字,或是討個對聯,便算是有了交情。畢竟俞承嗣今年不過也才二十有二,這般年歲,誰也不知曉他往後的前程如何。若是將來他步步高升,這會兒的付出將來必有回報。反之,就算他止步於此,也不過費了點兒禮物,值當不了什麽。

臨近年關,各處都開始置辦年禮,看看有什麽門路可以走動,瞧瞧哪些人可以拉近關系。去年的俞承嗣那鎮上的小院門可羅雀,今年卻是門庭若市。

秋娘自打定親以後,就愈發覺得自己是鎮上的人了,除了俞家鬧分家那次回過一趟村子後,便再也不曾回去過,只留在俞承嗣這邊,一面幫著操持家事,一面跟著她大嫂學習人情往來。

是了,她大嫂一再的告訴她,女兒家最緊要的根本就不是洗衣做飯灑掃,而是要幫著夫君安排好人情往來的事兒,再有便是管理賬目,歸整庫房。

正好如今臨近年關,俞承嗣這邊格外得熱鬧,秋娘日日跟在她大嫂身後,拼命的學著她往日裏完全不曾接觸過的東西。

整理禮單,安排年禮,接待訪客,歸整庫房,入庫記賬……

一樣樣的事情雖然皆很繁瑣,可秋娘卻學的是有滋有味的,這可比在家裏做餵雞餵豬的事兒靠譜多了,她也深以為,這些才是她應該學的,也是她該過的日子。

鎮上這邊忙得不可開交,畢竟年關到了,不止女眷要忙活,俞承嗣更是閑不得。再有就是,他已經同秋娘未婚夫婿那頭商議好了,到時候就從他這兒出嫁,橫豎長兄如父,在大哥家出嫁雖然不常見,卻也並不違背禮數。

讀過很多書的俞承嗣並不曾意識到,長兄如父確實在理,可他親爹還沒死呢!

忙忙碌碌的,很快就到了秋娘出嫁之日,俞承嗣提前兩日回了一趟村子,跟他娘要了五貫錢,並幾樣銀首飾。這些財物他倒是並不曾昧下,而是盡數給了秋娘,還出了一份不算薄的添妝。

秋娘感動的眼淚汪汪,她並不感激仍在鄉下村子裏的親爹娘,因為她知曉,自己就算比姐姐滿娘稍微受寵一些,可想要得到嫁妝卻是不可能的。若不是大哥疼惜她,阿娘絕不舍得拿財物出來。

而到了出嫁這一日,她起了個大早,由著她大嫂特地請來的梳頭娘子給自己裝扮,看著鏡子裏面若桃花的嬌俏女子,腦海裏想的卻完全是昨個兒提前送過去的六個箱子的嫁奩。

六個箱子裏頭,有五個裝的是夫家那頭給她下的聘禮,還有一個則是她爹娘出的嫁妝,以及她大哥大嫂給的添妝。

擱在往日裏,她如何能想到自己有朝一日竟能擁有超過百貫的嫁妝?當然,她也根本想象不到,自己不但嫁到了鎮上,還嫁給了這般富貴的人家。

確實挺富貴的,雖然秋娘的夫君沒了兩任媳婦兒,可他本人還是不錯的。前頭兩任媳婦兒,一個是難產而亡,一個則是風寒過世,皆並非他的緣故。而留下的兒女裏頭,原配有三子,繼室則有一子三女,當然,女兒都已經出嫁了。

四個兒子裏頭,除了最小的幺兒外,其餘三個皆已經成親生子,只是他們家素來秉持著父母在不分家的規矩,莫說小輩兒了,事實上秋娘要嫁的那人,他父母皆在世,因此包括他的兄弟在內,一大家子人皆住在一起。

這個龐然大物一般的大家族,姓石,石家已經將近百年不曾分家了。秋娘要嫁的是石家老三,他有兄弟五人,現如今的石家家主是他大哥,他爹娘年事已高,早已多年不問世事。

石三這一房,如今有四子,前頭三子皆已娶妻生子,共給他生養了七個孫子三個孫女,目測將來數目還會更多。他的兄弟們,子嗣自然也不少,整個家族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早已過了百人。

今個兒是他第三回成親,可惜他早已沒了年輕時的興奮沖動,只按部就班的將小嬌妻迎進了家門。

早先他就已經見過秋娘一回了,是在俞承嗣家中,若不是因著秋娘的容貌身段確實出眾,他也不會這般委屈自己去迎娶一個鄉下的農家女。不過這事兒,他那已經長大成人的仨兒子,倒是格外的讚同。

這要是頭一回娶妻,自然是想要方方面面都完美的,可娶繼室嘛,就不用這般麻煩了。尤其對於原配之子來說,只恨不得繼母出身地位目光短淺,這不,他第二房其實就是這麽一個人,且嫁進來之後,連著三胎生的都是閨女,當然最後雖然終於得了個兒子,可那會兒,原配所出的三個兒子都已經長大了,幼弟比自己的長子年歲還小,忌憚個鬼啊!

如今這是第三房了,石三當然也明白兒子們的想法,他並不覺得這有什麽問題,橫豎他兒子孫子都有了,這要是娶個家世好的繼室填房,豈不是嫌家裏還不夠亂?正好,那俞家秋娘年歲輕見識少,出身又低微,想來只要有好吃好喝的供著,便能安分了。

對了,還能同沈家以及沈家那位秀才姑爺交好。

熱熱鬧鬧的拜堂成親之後,秋娘便正式嫁入了石家,開始她的少奶奶生涯。

憑良心說,石家真心不差,還是那種門風嚴謹規矩眾多的人家。譬如,每日裏要晨昏定省,盡管不需要親手做家事,卻需要在老太太跟前立規矩,當然不是針對秋娘一人,她的妯娌們,還有她的兒媳婦兒們也都是這般的。

通常情況下,每日雞鳴時分,所有人都要起身了,男子和年歲稍大些的男孩兒們都要去念書,秋娘則是打扮妥當後,等著她的兒媳婦兒們帶著年歲小的孫子,以及所有的孫女們來給她請安問好。接著,再由她領頭,帶著一串人去給老太太請安。

再往後,則是由她和幾個妯娌伺候老太太用早膳,待早膳畢了,則先陪著老太太去佛堂裏數佛豆誦經。這些都完事兒了,再由她帶著兒媳婦兒等一串人回了自個兒的地兒,開始由兒媳婦兒們伺候她用早膳,完了之後,她可以留人陪她聊天,也可以放人家自由,至於她本人,或是在家裏逛逛,或是做點兒針線活兒都無妨。

對了,石家規矩森嚴,除了每年正月初二可以由夫君陪伴著回一次娘家外,旁的時候嚴禁出二門。當然,若是有娘家人來探望,還是可以撥空見個面的,前提是只限於女眷。

這些是針對有夫君的女眷,石家也不是沒有寡婦,若是寡婦,則沒了每年回一次娘家的權利,也沒了見娘家女眷的權利,更不可以另行改嫁。若是膝下有子,則可以見兒子兒媳並孫子孫女,若無便老實待在家廟裏誦經祈福……

除了規矩之外,石家的生活還是很好的。

跟尋常百姓家的兩餐制不同,石家是三餐兩點制,早中晚皆是滿滿的一桌葷菜搭配的飯菜,三餐之間是兩頓點心,配茶吃。每一季都會做四身新衣裳,還會發下細棉布讓自己作裏衣。因為秋娘是有兒媳婦兒的,所以她連裏衣都不用做,自然有人幫著她料理一切。

……

跟秋娘吃喝不愁的“好日子”不同,俞家卻陷入了困頓之中。

先前就算有些家底,可因著俞承嗣念書花費了太多太多的錢,俞家其實也就是看著風光無限,實則卻是拆了東墻補西墻。

這一年來,尤其是下半年,家裏處處都在花錢,偏進項卻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攢了點兒錢,又給了俞承嗣置辦宅子,理由是,既已娶妻自沒有再賃宅子的理由了。

俞母覺得這話在理,問了宅子價值幾何後,掏出了秋收後賣糧的所有錢,又跟裏正家借了一筆,說好了等縣裏結了賬後,立馬還。

當然,借的錢是很快就還上了,可剛結來的錢又去了七七八八。俞母還盤算著,叫自家二小子三小子多砍些竹子來,趁著天氣冷沒多少活兒,趕緊多做些篾器。雖說小兒子手藝不佳,可能幫的忙還是挺多的,像砍竹劈篾等等,都是費時費力的事兒。家裏所有人都忙活起來,爭取多賺些錢。

結果,才這麽想著,俞家老二就惹出了事端來,賠了錢不說,還得罪了馮家人。這些都罷了,鬧到最後,俞家分了家。

等臨近秋娘出嫁,俞承嗣回村裏要錢,俞母是真的拿不出來了,只得掏了壓箱底的幾樣不成套的銀首飾,又跑到裏正家再度借了些錢,這才勉強應對了過去。至於這回卻是不曾還錢,而是說好了,直接拿自家的大肥豬來抵。

於是,到了年關,莫說置辦過年的東西,俞家是真拿不出丁點兒財物了。本來大肥豬能殺了吃的,可一半抵給了裏正家,剩下的一半,俞母想來想去還是舍不得吃,索性全賣了錢,有錢捏在手裏,總能叫她稍微安心些。

只這麽著,俞家過了一個格外沒滋沒味的年。

俞父、俞母並俞承嗣倆口子,以及打小就跟個木頭樁子一樣的俞家老三。

曾經的熱鬧,似乎早已離俞家遠去,等正月初一下半晌,俞承嗣借口明個兒還要去丈人家裏,索性早點兒趕路,免得明早太匆忙。

就這樣,俞承嗣倆口子也走了。

正月初一晚間,整個俞家院子就只剩下了他們一家三口。可俞父是個少言寡語的,俞家老三更是個八棍子都打不出一個屁來的木頭樁子。晚飯時,家裏一片寂靜,俞母心裏空落落的,只想著明個兒是回門日,兩個閨女總該回來了吧?

呃,若是沒有意外狀態的話,的確是這樣的,可誰叫事有例外呢?

秋娘的婆婆病倒了,老人家今年已經七十有五,小年夜時就有些不大對頭了,這幾日所有的孝子賢孫都陪在她身畔,身為兒媳婦兒的秋娘自然也不例外。這年頭,格外講究好兆頭,雖然老人家這個年歲就算過世了也是喜喪,可還是怕她在年裏去了。還好,似乎老人家本身也知曉這個道理,硬生生的咬牙熬了過去。可一過了大年夜,她就整個人如同抽空了精氣神一般,徹底不行了。

這檔口,秋娘能走嗎?更別提石家的規矩是,媳婦兒回門必須由夫君陪著。這下,就沒回門的可能了。

幸好,石家還是很講究禮數的,因此,雖然秋娘和她夫君並不曾回門,卻還是派了下人四處通知的。只是,俞家位處小山村,石家那頭並不知曉具體的地址,又特地問了俞承嗣,偏他家也回門去了,等兜兜轉轉的終於問到了地址,卻已經是太陽落山之時了。

從正月初二一大清早開始等,俞父俞母包括俞家老三,皆坐在堂屋裏瞪著眼看著自家大門。

屋後相距不遠的俞大伯家那叫一個熱鬧啊,就聽著來來回回都是人聲兒,還有小孩子吵吵鬧鬧的喧嘩聲,當然偶爾也夾雜著幾聲哭鬧,畢竟很多外嫁女回門時,是連兩三歲小孩都一並抱來的。

可惜,俞家這邊至始至終都安靜如雞。

直到太陽都快落山了,石家那頭派來報訊的人終於尋上了俞家,因著家風好,哪怕是下人也沒有因著對方是鄉下農戶而給臉子瞧,只依著主子吩咐道出了為難之處。

俞母能說什麽?這種情況也不是石家願意看到的,況且派來報訊的人也不單是送來了消息,還附上了四樣點心果子,皆是鎮上點心鋪子買來的糕點,精致漂亮,想必價格也不便宜。

道理在石家那邊,賠禮也送上了,俞母只能默默的接受了現實,也由不得她不接受。

只是……

“秋娘那是因著要伺候婆婆才沒法回門,滿娘呢?她又沒公公婆婆,前些日子還看到展易拎了不少東西給興家送去,咋就不往咱們家來呢?難不成,他們真覺得咱們家分家了,往後就只走動興家那頭?”

俞父默不作聲,俞家老三這回倒是破天荒的開了口,卻是替他二哥說話的:“二哥帶二嫂回門了。”

今個兒是正月初二,人家俞家老二兩口子也是要回門的好不好,展易是有多傻,才會帶著媳婦兒來找他二舅哥?

“一天到晚連聲兒都不出,不知曉的人還道我生了個啞巴,這會兒倒是開腔了。”俞母沒好氣的瞪著她兒子一眼,轉而又道,“那你說,滿娘為啥不回門?還連個信兒都沒有!”

為啥?

因為俞小滿前幾日突然發覺,自己的月信已經有兩月不曾來了,雖然她本人不敢肯定,可本著小心為上的想法,她毅然單方面的決定,今年就不回門了。

作者有話要說:

小滿:揍是這麽任性,咋樣╮(╯_╰)╭

#誰還不是小公舉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