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五章 聖意如何
關燈
小
中
大
整個泉州都在安靜地等待,而在汴京,陛下出巡的消息也已經確定,雖有人反對,阻力卻不甚大,群臣現在關心的是京察,楊真那邊既然保持了安靜,也沒人敢再來捅婁子。
而這時候,八百裏急報的消息飛快送入門下,楊真得了沈傲的奏疏,馬不停蹄地又送去宮中。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宋臣不臣,刀斧相加,藩臣不臣,當如宋臣例?請陛下聖裁。
這是沈傲的最後一句話,通俗易懂,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沈楞子要殺人了,大宋的臣子若是有不臣之心,抄家滅族,藩臣理所應當遵循宋臣的規矩,不肯臣服,意圖不軌的,亦當如此。
以這個罪名來征伐一個藩國,對大宋來說是第一次,自宋以來,因為一直與西夏、契丹對峙,所以一向對藩國采取的是綏靖政策,藩臣不來朝見,或者口出狂言,更或是橫行不法,在漢朝的時候,早就殺得伏屍千裏了。可是大宋卻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盡量息事寧人。
譬如此前的宋越之間發生的熙寧戰爭,越國人分兵兩路,水路並進進攻大宋。為師出有名,越軍四處張榜稱中國做青苗、助役之法,窮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隨後越軍連破欽廉二州,殺八千餘人。最後又合圍邕州,屠殺了不少軍民。此後宋庭震怒,調兵反擊,與越人僵持不下,最後越人派出使者求和,宋廷居然表示同意,從此兩家講和,而欽廉二州從此劃歸越人,越人仍舊稱臣。
因此,那大越國王李公蘊圖謀泉州,其實就是熙寧戰爭的心理在作祟,正因為料定了大宋會息事寧人,所以才敢謀劃襲擊泉州,劫掠一番之後,再上表求和。人的膽子本就是被人慫恿出來的,正是大宋不斷地采取綏靖政策,才讓越國人膽大包天,以彈丸之國的實力,將主意打到大宋身上。
趙佶默默地看了奏疏,先是知道了越人的圖謀,心中也是震怒,恨不能拍案而起,可是看到沈傲奏請派出舟師遠征越國,一時倒是遲疑了。
一是大宋沒有這個規矩,以內臣的辦法去對付藩王,這是大宋前所未有的事,這份奏疏,是要開大宋百年國策的先河了。
趙佶沈默了一下,對坐在下側的楊真道:“楊愛卿以為如何?”
楊真還在打腹稿,對大越人動幹戈,其實他本心上也是不同意的。可是楊真在外人當作是臭石頭,可要說他沒有一點政治智慧那就是某些人臆想。京察在楊真心裏是頭等重要的事,自他上任,一心一意要推廣的也就是這樁事,可是楊真豈能不明白,若是京察沒有平西王的支持,是絕對不能繼續的。成敗在此一舉,到了這節骨眼上,楊真當然不能節外生枝。
現在平西王要征伐大越,若是他這首輔不支持,又憑什麽讓平西王支持他的京察?所以楊真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件事他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立場。
“陛下,老臣竊以為,大越國的事與海政息息相關,平西王現在署理海政,倒不如按著他的意思去辦?大越國一向畏威而不懷德,熙寧年間就曾屢屢向我大宋挑釁,殺戮我邊鎮軍民,既然如此,這一次索性借著這一件事,好好敲打敲打。也讓南洋諸國們知道,真心臣服的我大宋待之如上賓,可要是心懷狼子野心,我大宋也決不姑息養奸。”
趙佶憂心忡忡地道:“話是這麽說,朕最怕的就是又重蹈熙寧之戰的覆轍。”
熙寧之戰,卻是遭受越國的襲擊,掠殺軍民數萬,此後大宋遣軍報覆,越國多山,瘴氣又重,因此戰爭並不順利,一直拖延了許久,耗費了無數的財力,官兵死傷不少,結果卻是徒勞無功。最後不得不接受越國的求和,表面上雖然體面地結束了戰爭,其結果也只是有苦自知。
楊真最擔心的也是這個,雖然奏疏裏沈傲一再保證速戰速決,可是這種事怎麽能作準?楊真沈吟道:“陛下,戰爭打到什麽地步,是平西王和水師的事,開戰與否卻是陛下的事。”
楊真的一番奏對很是圓滑,趙佶不禁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便擬準了,門下省那邊擬了旨意,快馬送去泉州,不得延誤。”他咂咂嘴,繼續道:“朕過幾日也要動身了,一切從簡,這件事,楊愛卿也要安排一下。”
楊真道:“老臣已經吩咐下去了。”
趙佶欣賞地看了楊真一眼,心裏想,都說楊真脾氣壞,可是對朕卻從來未忤逆過,看來外頭的傳言都不可信。
其實他哪裏知道,楊真這老狐貍要推行京察,所以心裏頭早就打了小算盤,只要不是涉及到京察,任何事都可以妥協,便是逢迎趙佶的喜好也在所不惜。
趙佶徐徐站起來,饒有興致地道:“朕聽說泉州那邊熱得緊,那邊的船只足足有三十丈長,朕倒是想去坐坐海船。”
楊真道:“君子不立危墻,更何況是天命君主,海船還是不必坐了,便到那碼頭處走走看看即是。”
趙佶聞言笑起來,道:“楊愛卿去忙自己的吧,朕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打發走了楊真,趙佶興致勃勃地坐回禦座,眼睛又落在沈傲的奏疏上,這奏疏上用的是董其昌的書法,董其昌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筆法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可謂是行書集大成的大家。趙佶這宋人看這後世所創的筆法,便是如趙佶這般的成就,也只有驚嘆的份了。
趙佶近來在用筆上借用了董其昌不少的餘韻,欣賞了一會兒,趙佶如鬥氣一樣,提起筆來,也用董其昌的筆法在奏疏下寫了一個準字。
待寫完了,左手還拉著右手的袖子,右手握著的筆還懸在半空,趙佶細細去打量自己的字,隨即又搖搖頭,總是覺得筆法之間還是少了飄逸之感,嘴角不禁掛上苦笑,朝身側的內侍道:“進丹。”
那內侍早有準備,端了個漆木托盤來,盤中有盂盆、溫水,和一只嬰兒拳頭大的丹藥,在燭光下,閃耀著朱色的光輝。
趙佶輕車熟路地伸手捏起那丹藥,掩入口中,隨即拿了溫水吞服下,良久之後,才漱了口。整個人霎時之間變得精神起來,一雙眸子閃動著光輝,便又提筆,在奏疏下批註道:“藩國之事,皆托付於卿,卿自行裁處即可,不必奏問。”
墨跡未幹,這一行字的筆法居然比方才那一個準字要好得多,字體中融合了董其昌的飄逸風華,也融匯了趙佶那瘦挺爽利的神韻。
趙佶滿意地將筆放入筆筒,饒有興趣地欣賞了自己的行文,不禁莞爾笑道:“倒是看他還有沒有顏面來與朕挑釁。”
趙佶的臉頰已經變得燙紅,眼眸中閃露出亮出,寫完了行書,整個人又像是癱了一樣,頹然坐在椅上,整個人像是酥了。
……
海政衙門這邊磨刀霍霍了這麽久,可還是沒有透露出一點消息,泉州上下議論紛紛,大越國王屢屢抗議,校尉雖然圍了大越國王的府邸,倒也沒奈何他什麽,只是不許人探視而已。不過現在議論得最兇的還是海正衙門會不會討伐大越的事。
不過聽說可能要打仗,倒是有不少商人激動起來,打仗就要軍餉,就得用軍餉去收購大量的物資,而現在泉州不少商戶本就陳了許多貨物,海政衙門也都與人洽商了,訂購了不少糧食、傷藥,更有人風聞,說是若真對大越動武,大越那邊肯定會有大量的商機。不說別的,那越國遭了戰火,糧食肯定要減產,平素一樣是向大宋賣糧,現在說不定要大宋的海商從南洋各國收購糧食去越國販賣了。除了這個,大越國本地的許多貨物也定然會減產,泉州這邊可以趁機而入,一舉將大越國本地的商品擊潰,取而代之。
泉州開化已久,對生意的門道眼光最毒,這般一想,便立即覺得要有生意來了。
除了這個,還有不少商賈磨刀霍霍,若是拿下了大越國,大越國不少林木、礦產都是無主之物,這些東西從前當然不值錢,可是自從海政推廣之後,原木、鐵礦、粘土這些原料都緊缺得很,陸路交通不便,廣南西路倒是不缺這個,可是運輸方面糜費太大,實在不太值當,若是從大越國運到泉州,這原料的價格只怕非要暴跌不可。
那些急紅了眼的商人這時候都瘋了,不少人還想著等展覽會去推銷掉自己的陳貨。可是現在瞧這光景,如是平西王當真討伐大越,說不準正是擺脫眼下困境的最好機會。因此不少人都在海政衙門外頭轉悠,四處打探消息。偶爾也會有海政衙門的人到永樂坊去收購些物資,據說連制造弓箭的箭桿,就需要五萬捆,箭簇就更不必說,原本這些是朝廷的織造局承制的,可是朝廷這邊一時也顧不到水師這裏,真要等織造局造出來,還不知是什麽時候的事,誰若是能接到這幾十萬支箭簇的生意,便是三年不開張也不至於手頭周轉不開。
只可惜海政衙門那邊光聽到打雷,硬是不見下雨。許多跡象都表明了可能要開戰,可就是風聲大雨點小,總是沒有準信。
不少人在幹著急,也有一些人,比如那些番商,提及此事時都露出不屑之色,大宋向藩國開戰?這事兒可是不曾有過的,不說別的,當年熙寧之戰,越國人連續占了大宋數州,屠戮了數萬軍民,大宋才下定反擊的決心。以宋人的性子,這仗肯定打不起來。
再者說,萬國展覽會召開在即,至多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南洋水師便是有天大的本事,難道就這麽點時間想征服大越國?要知道,大越在南洋自稱華國,以南洋正統自居,軍力強盛,這數十年來先是南下擊敗了占國,向西侵蝕了真臘,向北打敗了大理,國勢強盛,在南洋之中宛若猛虎,大宋便是糾結三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只怕也未必能克下越國,只怕現在作出這個姿態,不過是想叫大越國人屈服,說穿了,無非是連唬帶嚇而已,這種手段並不鮮見。
其實海政衙門裏頭也滿是不確定,平西王那邊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可是朝廷不準,那也沒轍,現在最緊要的是要看朝廷怎麽說。
沈傲這幾日都在海正衙門裏,一邊籌措遠征,一邊在等朝廷方面的消息,對這件事,他倒是有九成的把握,趙佶對自己的信任那是不必說的,楊真那邊也絕不會反對,不過沒有準信過來,沈傲心裏總覺得有點不太自信,自己忙活了這麽久,造出了這麽大的勢,要是他娘的把自己的奏疏否了,這可就虧大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而這時候,八百裏急報的消息飛快送入門下,楊真得了沈傲的奏疏,馬不停蹄地又送去宮中。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宋臣不臣,刀斧相加,藩臣不臣,當如宋臣例?請陛下聖裁。
這是沈傲的最後一句話,通俗易懂,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沈楞子要殺人了,大宋的臣子若是有不臣之心,抄家滅族,藩臣理所應當遵循宋臣的規矩,不肯臣服,意圖不軌的,亦當如此。
以這個罪名來征伐一個藩國,對大宋來說是第一次,自宋以來,因為一直與西夏、契丹對峙,所以一向對藩國采取的是綏靖政策,藩臣不來朝見,或者口出狂言,更或是橫行不法,在漢朝的時候,早就殺得伏屍千裏了。可是大宋卻往往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盡量息事寧人。
譬如此前的宋越之間發生的熙寧戰爭,越國人分兵兩路,水路並進進攻大宋。為師出有名,越軍四處張榜稱中國做青苗、助役之法,窮困生民,今出兵欲相拯救。隨後越軍連破欽廉二州,殺八千餘人。最後又合圍邕州,屠殺了不少軍民。此後宋庭震怒,調兵反擊,與越人僵持不下,最後越人派出使者求和,宋廷居然表示同意,從此兩家講和,而欽廉二州從此劃歸越人,越人仍舊稱臣。
因此,那大越國王李公蘊圖謀泉州,其實就是熙寧戰爭的心理在作祟,正因為料定了大宋會息事寧人,所以才敢謀劃襲擊泉州,劫掠一番之後,再上表求和。人的膽子本就是被人慫恿出來的,正是大宋不斷地采取綏靖政策,才讓越國人膽大包天,以彈丸之國的實力,將主意打到大宋身上。
趙佶默默地看了奏疏,先是知道了越人的圖謀,心中也是震怒,恨不能拍案而起,可是看到沈傲奏請派出舟師遠征越國,一時倒是遲疑了。
一是大宋沒有這個規矩,以內臣的辦法去對付藩王,這是大宋前所未有的事,這份奏疏,是要開大宋百年國策的先河了。
趙佶沈默了一下,對坐在下側的楊真道:“楊愛卿以為如何?”
楊真還在打腹稿,對大越人動幹戈,其實他本心上也是不同意的。可是楊真在外人當作是臭石頭,可要說他沒有一點政治智慧那就是某些人臆想。京察在楊真心裏是頭等重要的事,自他上任,一心一意要推廣的也就是這樁事,可是楊真豈能不明白,若是京察沒有平西王的支持,是絕對不能繼續的。成敗在此一舉,到了這節骨眼上,楊真當然不能節外生枝。
現在平西王要征伐大越,若是他這首輔不支持,又憑什麽讓平西王支持他的京察?所以楊真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這件事他一定要表明自己的立場。
“陛下,老臣竊以為,大越國的事與海政息息相關,平西王現在署理海政,倒不如按著他的意思去辦?大越國一向畏威而不懷德,熙寧年間就曾屢屢向我大宋挑釁,殺戮我邊鎮軍民,既然如此,這一次索性借著這一件事,好好敲打敲打。也讓南洋諸國們知道,真心臣服的我大宋待之如上賓,可要是心懷狼子野心,我大宋也決不姑息養奸。”
趙佶憂心忡忡地道:“話是這麽說,朕最怕的就是又重蹈熙寧之戰的覆轍。”
熙寧之戰,卻是遭受越國的襲擊,掠殺軍民數萬,此後大宋遣軍報覆,越國多山,瘴氣又重,因此戰爭並不順利,一直拖延了許久,耗費了無數的財力,官兵死傷不少,結果卻是徒勞無功。最後不得不接受越國的求和,表面上雖然體面地結束了戰爭,其結果也只是有苦自知。
楊真最擔心的也是這個,雖然奏疏裏沈傲一再保證速戰速決,可是這種事怎麽能作準?楊真沈吟道:“陛下,戰爭打到什麽地步,是平西王和水師的事,開戰與否卻是陛下的事。”
楊真的一番奏對很是圓滑,趙佶不禁點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既然如此,那便擬準了,門下省那邊擬了旨意,快馬送去泉州,不得延誤。”他咂咂嘴,繼續道:“朕過幾日也要動身了,一切從簡,這件事,楊愛卿也要安排一下。”
楊真道:“老臣已經吩咐下去了。”
趙佶欣賞地看了楊真一眼,心裏想,都說楊真脾氣壞,可是對朕卻從來未忤逆過,看來外頭的傳言都不可信。
其實他哪裏知道,楊真這老狐貍要推行京察,所以心裏頭早就打了小算盤,只要不是涉及到京察,任何事都可以妥協,便是逢迎趙佶的喜好也在所不惜。
趙佶徐徐站起來,饒有興致地道:“朕聽說泉州那邊熱得緊,那邊的船只足足有三十丈長,朕倒是想去坐坐海船。”
楊真道:“君子不立危墻,更何況是天命君主,海船還是不必坐了,便到那碼頭處走走看看即是。”
趙佶聞言笑起來,道:“楊愛卿去忙自己的吧,朕只是隨口說說而已。”
打發走了楊真,趙佶興致勃勃地坐回禦座,眼睛又落在沈傲的奏疏上,這奏疏上用的是董其昌的書法,董其昌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筆法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可謂是行書集大成的大家。趙佶這宋人看這後世所創的筆法,便是如趙佶這般的成就,也只有驚嘆的份了。
趙佶近來在用筆上借用了董其昌不少的餘韻,欣賞了一會兒,趙佶如鬥氣一樣,提起筆來,也用董其昌的筆法在奏疏下寫了一個準字。
待寫完了,左手還拉著右手的袖子,右手握著的筆還懸在半空,趙佶細細去打量自己的字,隨即又搖搖頭,總是覺得筆法之間還是少了飄逸之感,嘴角不禁掛上苦笑,朝身側的內侍道:“進丹。”
那內侍早有準備,端了個漆木托盤來,盤中有盂盆、溫水,和一只嬰兒拳頭大的丹藥,在燭光下,閃耀著朱色的光輝。
趙佶輕車熟路地伸手捏起那丹藥,掩入口中,隨即拿了溫水吞服下,良久之後,才漱了口。整個人霎時之間變得精神起來,一雙眸子閃動著光輝,便又提筆,在奏疏下批註道:“藩國之事,皆托付於卿,卿自行裁處即可,不必奏問。”
墨跡未幹,這一行字的筆法居然比方才那一個準字要好得多,字體中融合了董其昌的飄逸風華,也融匯了趙佶那瘦挺爽利的神韻。
趙佶滿意地將筆放入筆筒,饒有興趣地欣賞了自己的行文,不禁莞爾笑道:“倒是看他還有沒有顏面來與朕挑釁。”
趙佶的臉頰已經變得燙紅,眼眸中閃露出亮出,寫完了行書,整個人又像是癱了一樣,頹然坐在椅上,整個人像是酥了。
……
海政衙門這邊磨刀霍霍了這麽久,可還是沒有透露出一點消息,泉州上下議論紛紛,大越國王屢屢抗議,校尉雖然圍了大越國王的府邸,倒也沒奈何他什麽,只是不許人探視而已。不過現在議論得最兇的還是海正衙門會不會討伐大越的事。
不過聽說可能要打仗,倒是有不少商人激動起來,打仗就要軍餉,就得用軍餉去收購大量的物資,而現在泉州不少商戶本就陳了許多貨物,海政衙門也都與人洽商了,訂購了不少糧食、傷藥,更有人風聞,說是若真對大越動武,大越那邊肯定會有大量的商機。不說別的,那越國遭了戰火,糧食肯定要減產,平素一樣是向大宋賣糧,現在說不定要大宋的海商從南洋各國收購糧食去越國販賣了。除了這個,大越國本地的許多貨物也定然會減產,泉州這邊可以趁機而入,一舉將大越國本地的商品擊潰,取而代之。
泉州開化已久,對生意的門道眼光最毒,這般一想,便立即覺得要有生意來了。
除了這個,還有不少商賈磨刀霍霍,若是拿下了大越國,大越國不少林木、礦產都是無主之物,這些東西從前當然不值錢,可是自從海政推廣之後,原木、鐵礦、粘土這些原料都緊缺得很,陸路交通不便,廣南西路倒是不缺這個,可是運輸方面糜費太大,實在不太值當,若是從大越國運到泉州,這原料的價格只怕非要暴跌不可。
那些急紅了眼的商人這時候都瘋了,不少人還想著等展覽會去推銷掉自己的陳貨。可是現在瞧這光景,如是平西王當真討伐大越,說不準正是擺脫眼下困境的最好機會。因此不少人都在海政衙門外頭轉悠,四處打探消息。偶爾也會有海政衙門的人到永樂坊去收購些物資,據說連制造弓箭的箭桿,就需要五萬捆,箭簇就更不必說,原本這些是朝廷的織造局承制的,可是朝廷這邊一時也顧不到水師這裏,真要等織造局造出來,還不知是什麽時候的事,誰若是能接到這幾十萬支箭簇的生意,便是三年不開張也不至於手頭周轉不開。
只可惜海政衙門那邊光聽到打雷,硬是不見下雨。許多跡象都表明了可能要開戰,可就是風聲大雨點小,總是沒有準信。
不少人在幹著急,也有一些人,比如那些番商,提及此事時都露出不屑之色,大宋向藩國開戰?這事兒可是不曾有過的,不說別的,當年熙寧之戰,越國人連續占了大宋數州,屠戮了數萬軍民,大宋才下定反擊的決心。以宋人的性子,這仗肯定打不起來。
再者說,萬國展覽會召開在即,至多也不過是一個多月的時間,南洋水師便是有天大的本事,難道就這麽點時間想征服大越國?要知道,大越在南洋自稱華國,以南洋正統自居,軍力強盛,這數十年來先是南下擊敗了占國,向西侵蝕了真臘,向北打敗了大理,國勢強盛,在南洋之中宛若猛虎,大宋便是糾結三十萬大軍,水陸並進,只怕也未必能克下越國,只怕現在作出這個姿態,不過是想叫大越國人屈服,說穿了,無非是連唬帶嚇而已,這種手段並不鮮見。
其實海政衙門裏頭也滿是不確定,平西王那邊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可是朝廷不準,那也沒轍,現在最緊要的是要看朝廷怎麽說。
沈傲這幾日都在海正衙門裏,一邊籌措遠征,一邊在等朝廷方面的消息,對這件事,他倒是有九成的把握,趙佶對自己的信任那是不必說的,楊真那邊也絕不會反對,不過沒有準信過來,沈傲心裏總覺得有點不太自信,自己忙活了這麽久,造出了這麽大的勢,要是他娘的把自己的奏疏否了,這可就虧大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