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暖融融
關燈
小
中
大
部隊開拔後, 大院裏的氣氛似乎沈郁了許多, 妻子, 母親,一顆心大約也跟著去了前線。
田大花中午的時候如常做好午飯, 簡單的冬瓜湯和面餅, 讓福妞和小石頭吃了上學。兩個小孩都是人精,中午回到家似乎特別乖,吃飯後搶著洗碗,福妞先把碗端走了,小石頭沒搶到, 跑去幫太奶奶捶背。
想起早晨看見安亮,那小孩怕是知道實情的, 三個小孩一起玩, 這倆小孩不是也知道了吧?
知道了也好,田大花明白姜茂松哄著倆小孩的用意,但是她卻覺著,八九歲的孩子了,不能再當小娃娃對待。
田大花打理好家務,跟奶奶知會了一聲, 出門去上班, 經過劉嫂子家的時候,她遲疑了一下,考慮要不要讓她留在家平覆一下心情。嫂子和劉師長感情太好,此刻肯定是滿心掛牽, 還是叫她去上班吧,忙起來就好了。於是田大花走進去叫她。
“嫂子,下午一起上班?”
“對對,上班,上班。”劉嫂子分明有些魂不守舍的,卻笑了笑說:“我正想去叫你一起呢,咱們好好上班,多加工被服,多支援他們。”
的確是這個道理。田大花中午拿著姜茂松留給她的那本《新地理圖說》看了半天,從她的想法來說,這場戰爭離開家鄉,遠離本土,眼下已經進入冬季,北地苦寒,如果戰爭時間較長,物資就至關重要。這一點她能想到,一手建立新中國的決策者們當然更能夠想到。
果然,被服廠更加忙碌了,大量的布匹、棉花運進來,他們開始拼盡全力,連夜加工趕制冬服和厚實的冬被,棉衣、棉褲、棉帽,棉帽栽上毛絨、皮子和毛毯。
廠裏又增加了一批工人,很快,附近的老百姓也被發動起來,許許多多婦女們趕工縫制棉鞋、棉手套、棉襪和耳套……忙起來的時候,劉嫂子連念叨丈夫的空閑都沒有。
田大花不得不舍棄了她的縫紉機,因為她現在光是記錄員的工作都忙不過來了,她每天穿梭忙碌於縫紉機、工人和大堆的被服之間,看著這些厚厚的棉衣,就不難想象前方正在經歷什麽。
田大花憎恨戰爭,兩輩子都恨。老百姓,無非就是想要太平日子。
“哎,老劉的胃不好,有點老胃寒,聽說仗打得緊,也不知他有沒有管好自己。”下晚班走出廠區的時候,劉嫂子捶著酸痛的肩膀,邊走邊跟田大花念叨。
“嫂子,你叮囑過的,他一準會註意。”
田大花不喜歡多談“前方”這個話題,多談無益,還多增加擔心。她笑笑問:“嫂子,你跟劉師長可真恩愛。”
“嗐,老夫老妻的,什麽恩愛不恩愛的。”劉嫂子的臉臊了一下,嗔怪道:“你倒是拿我說嘴了,茂松那樣好的脾氣,看看你們自己多恩愛。”
他們……田大花想了想,怎麽外人眼裏都覺得他們很恩愛?
想想也是,從來都不吵架,家裏的事情反正都聽她和奶奶的,在外人眼裏真的挺和睦。田大花笑著轉移了話題。
“嫂子,我聽說你跟劉師長,你們倆青梅竹馬呀。”
“可不是嗎。”夜風拂面,兩個人走在寂靜的街道上,劉嫂子打開了話匣子。
“他小時候家裏窮,兄弟姐妹一大堆,養不起,差點沒餓死。為了混口飯吃,就拜了我二叔當師傅,學武賣藝,我二叔也是從小學武賣藝跑江湖的,很苦。他那時候,學不會就會挨揍,罰跪餓飯,我那時候年紀小心腸軟,就給他偷飯吃。後來我二叔死了,臨死前跟我爹商量,就把我嫁給他了。”
這樣啊,田大花笑著說,怪不得劉師長那麽疼媳婦呢。
至親至疏夫妻,夫妻感情也不是沒由來的吧,在這個年代,兩個幾乎陌生的人成了親,只因為成了夫妻,就開始生死不渝了?怎麽可能。
田大花知道,自己是個冷情的人。
人活兩世,上一世早亡,這一世早嫁,她至今也不是很懂“情愛”兩個字,骨子裏的淡漠,只想讓自己過得隨心恣意些罷了。
她有時想想,就算不是遇到姜茂松,就算姜茂松沒有提過離婚,她這樣的性情,恐怕也很難產生多麽濃烈的男女情愛。跟劉嫂子不一樣,她就不是當個你儂我儂小女人的料子。
☆☆☆☆☆☆☆☆
被服廠的忙碌一直都沒有停過,忙到田大花都沒能回鄉下收她那幾畝莊稼,秋收冬藏,作為村長的四叔打著“擁軍優屬”的名義,帶著一幫子本家近房全都幫她張羅了。
姜茂松走了不久,冬至前,老家來了人。三叔和四叔,還加上三嬸四嬸,兩對夫妻四個人,趕著毛驢車,一清早出門趕了大半天的路,到城裏來給她送糧食。又因為找不清路,記不準她們的具體地址,就只知道住在部隊大院,結果問來問去的,一直到下午快要日落時才趕著毛驢車來到大院。
“你看這事弄的,本來還說早早趕過來,看看你們一家人,說不定還來得及趕回去,結果呢?你三叔這個笨貨,還吹牛說自己進過城找得到路,帶著我們從城西繞到城北,多虧你四叔問對了人,問了當兵的,到這會兒才找過來。”三嬸的說法。
“城裏地方可真大,路繞來繞去的,跟咱那大山套子也差不多。你四叔這個笨貨,你上回回去還跟他說過地址呢,他也記不住,多虧了你三叔還算有點見識,進過城會問路,帶著我們一路問到這兒來的。”四嬸的說法。
田大花不禁莞爾。
三叔他們來到時,她還沒下班,奶奶見老家來了人十分高興,眉開眼笑地張羅著給他們倒茶,拿吃的,心急地拉著問這問那,熱切詢問老家的情況,村裏誰誰誰生了嗎,誰誰誰娶上媳婦了嗎……
等田大花下班回到家,一問,他們中午飯都還沒正經吃呢,進了城也不舍得買飯吃,看什麽都嫌貴,幹脆,驢車上帶的花生紅薯什麽的湊合吃點兒就算了。
田大花轉頭就進了廚房。橫豎也沒有外人,看看筐裏還有餅,就撿家裏現成的,省事兒的,山裏人飯量大,管飽就行。
她炒了一大碟子幹紅辣椒抱雞蛋,一大碟子炒扁豆絲,一大碗蝦米燉冬瓜;一邊鍋裏放油大蘿蔔切塊,燒了個蘿蔔粉絲湯,一邊打發福妞和小石頭去街口的熟菜店買兩樣鹵味來,叫倆小孩看著新鮮的買。
倆小孩很快跑回來,買的鹵肉和紅油豬耳,福妞麻利地拿碟子裝了,小石頭就跑去喊客人吃飯。
“守良二哥呢?”三叔擦著手問。
田大花忙解釋說,姜守良現在管理庫房,輪班,今晚他值夜班就不回來了。
“三叔四叔,你們今晚住一晚,明天早上他一早就能回來。”
“哎,二哥現在腿也好了,都上班當工人了。老嬸子身體也硬朗,大花也能幹,你家現在都好,我們也就放心了。現在就盼著我茂松大侄子……”四叔想說,就盼著姜茂松能平平安安地回來,話說半句,改成了:“等我茂松大侄子勝利回來,我們再來一起喝酒慶功。”
毛驢車拴在門口,滿滿一車東西,他們來的時候就不早了,忙著跟奶奶說會兒話,吃完晚飯才顧上卸車。田大花看著三叔、四叔和姜守良往下搬成袋的糧食,三嬸四嬸也忙著往下拎小袋的東西,還有籃子裏的幹菜啊雞蛋啊,大冬瓜、大倭瓜,紅薯一大筐,白菜蘿蔔一大筐,屋裏院子裏擺的一地。
“四叔,你們怎麽帶了這麽多東西來。”
四叔就指著那一大堆東西一一說明,糧食和紅薯都是你家田裏收的,幫你送來了,白菜蘿蔔也是你家菜園裏長的,幫你送來了,別的雞蛋啊幹菜啊,都是各家給的。
“你家那個菜園,都是老七他們兩口子幫你們種,你七嬸子說你反正平常不回去,別的菜吃不上,幫你種的都是能放的冬菜,你放在家裏冬天慢慢吃。”三嬸拉著田大花說,“七嬸兒本來也是要來的,一直說你對他們家有大恩,可巧,兒媳婦剛給她生了個胖孫女兒,忙著伺候兒媳婦坐月子呢,抽不開身,說惦記你們呢。”
田大花心裏暖融融的,不為東西,就為村裏鄉親們對他們這個情分,她心裏很是感激。
她還沒開口,奶奶就拉著四叔說:“你們呀,這麽惦記我們一家子,又出力又給東西,可叫我們怎麽好啊。”
“老嬸子,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四叔說,“咱都是一家人,一個姓姜的,茂松茂林兩兄弟都在部隊上,村裏頭於情於理都得幫你們把家裏照管好。再說了,都是你們自己家地裏的出產,就這一個小驢車,還沒運完呢。咱各家順手幫著幹點兒活,這還有啥好說的。”
最後三嬸子從驢車上拎下一個籃子,籃子裏還有個小布包袱,三嬸小聲跟田大花說,這是六嬸和吳翠芬讓捎帶的東西。
田大花看了一下,籃子裏半籃子雞蛋,因為路上顛簸,下面鋪了綠豆,防止雞蛋碰碎,這是鄉下慣常用的法子。那個小包袱裏不知道是什麽,看樣子估計是衣服之類的。
“聽說我們要來,六嬸就說給根保那個小老婆捎點兒雞蛋,留著給孫子吃。這個小布包,是吳翠芬叫捎給姜丫頭的。”三嬸臉色有些為難地說,“她還囑咐我們,悄悄地捎給姜丫頭,不要讓她後娘知道。你說這叫什麽事兒呀。”
“這怎麽給呀。”田大花說,“她就不會等姜丫頭回去的時候,自己給?”
“嗐,別提了,姜丫頭自從進了城,有幾個月了?就沒回去過,吳翠芬也是擔心女兒了,又怕她在這兒受後娘的委屈,怕後娘虧待她,又沒別的法子,現在聽說姜根保打仗走了,只剩下後娘和姜丫頭,就更加擔心,就央我把這小包袱給捎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田大花中午的時候如常做好午飯, 簡單的冬瓜湯和面餅, 讓福妞和小石頭吃了上學。兩個小孩都是人精,中午回到家似乎特別乖,吃飯後搶著洗碗,福妞先把碗端走了,小石頭沒搶到, 跑去幫太奶奶捶背。
想起早晨看見安亮,那小孩怕是知道實情的, 三個小孩一起玩, 這倆小孩不是也知道了吧?
知道了也好,田大花明白姜茂松哄著倆小孩的用意,但是她卻覺著,八九歲的孩子了,不能再當小娃娃對待。
田大花打理好家務,跟奶奶知會了一聲, 出門去上班, 經過劉嫂子家的時候,她遲疑了一下,考慮要不要讓她留在家平覆一下心情。嫂子和劉師長感情太好,此刻肯定是滿心掛牽, 還是叫她去上班吧,忙起來就好了。於是田大花走進去叫她。
“嫂子,下午一起上班?”
“對對,上班,上班。”劉嫂子分明有些魂不守舍的,卻笑了笑說:“我正想去叫你一起呢,咱們好好上班,多加工被服,多支援他們。”
的確是這個道理。田大花中午拿著姜茂松留給她的那本《新地理圖說》看了半天,從她的想法來說,這場戰爭離開家鄉,遠離本土,眼下已經進入冬季,北地苦寒,如果戰爭時間較長,物資就至關重要。這一點她能想到,一手建立新中國的決策者們當然更能夠想到。
果然,被服廠更加忙碌了,大量的布匹、棉花運進來,他們開始拼盡全力,連夜加工趕制冬服和厚實的冬被,棉衣、棉褲、棉帽,棉帽栽上毛絨、皮子和毛毯。
廠裏又增加了一批工人,很快,附近的老百姓也被發動起來,許許多多婦女們趕工縫制棉鞋、棉手套、棉襪和耳套……忙起來的時候,劉嫂子連念叨丈夫的空閑都沒有。
田大花不得不舍棄了她的縫紉機,因為她現在光是記錄員的工作都忙不過來了,她每天穿梭忙碌於縫紉機、工人和大堆的被服之間,看著這些厚厚的棉衣,就不難想象前方正在經歷什麽。
田大花憎恨戰爭,兩輩子都恨。老百姓,無非就是想要太平日子。
“哎,老劉的胃不好,有點老胃寒,聽說仗打得緊,也不知他有沒有管好自己。”下晚班走出廠區的時候,劉嫂子捶著酸痛的肩膀,邊走邊跟田大花念叨。
“嫂子,你叮囑過的,他一準會註意。”
田大花不喜歡多談“前方”這個話題,多談無益,還多增加擔心。她笑笑問:“嫂子,你跟劉師長可真恩愛。”
“嗐,老夫老妻的,什麽恩愛不恩愛的。”劉嫂子的臉臊了一下,嗔怪道:“你倒是拿我說嘴了,茂松那樣好的脾氣,看看你們自己多恩愛。”
他們……田大花想了想,怎麽外人眼裏都覺得他們很恩愛?
想想也是,從來都不吵架,家裏的事情反正都聽她和奶奶的,在外人眼裏真的挺和睦。田大花笑著轉移了話題。
“嫂子,我聽說你跟劉師長,你們倆青梅竹馬呀。”
“可不是嗎。”夜風拂面,兩個人走在寂靜的街道上,劉嫂子打開了話匣子。
“他小時候家裏窮,兄弟姐妹一大堆,養不起,差點沒餓死。為了混口飯吃,就拜了我二叔當師傅,學武賣藝,我二叔也是從小學武賣藝跑江湖的,很苦。他那時候,學不會就會挨揍,罰跪餓飯,我那時候年紀小心腸軟,就給他偷飯吃。後來我二叔死了,臨死前跟我爹商量,就把我嫁給他了。”
這樣啊,田大花笑著說,怪不得劉師長那麽疼媳婦呢。
至親至疏夫妻,夫妻感情也不是沒由來的吧,在這個年代,兩個幾乎陌生的人成了親,只因為成了夫妻,就開始生死不渝了?怎麽可能。
田大花知道,自己是個冷情的人。
人活兩世,上一世早亡,這一世早嫁,她至今也不是很懂“情愛”兩個字,骨子裏的淡漠,只想讓自己過得隨心恣意些罷了。
她有時想想,就算不是遇到姜茂松,就算姜茂松沒有提過離婚,她這樣的性情,恐怕也很難產生多麽濃烈的男女情愛。跟劉嫂子不一樣,她就不是當個你儂我儂小女人的料子。
☆☆☆☆☆☆☆☆
被服廠的忙碌一直都沒有停過,忙到田大花都沒能回鄉下收她那幾畝莊稼,秋收冬藏,作為村長的四叔打著“擁軍優屬”的名義,帶著一幫子本家近房全都幫她張羅了。
姜茂松走了不久,冬至前,老家來了人。三叔和四叔,還加上三嬸四嬸,兩對夫妻四個人,趕著毛驢車,一清早出門趕了大半天的路,到城裏來給她送糧食。又因為找不清路,記不準她們的具體地址,就只知道住在部隊大院,結果問來問去的,一直到下午快要日落時才趕著毛驢車來到大院。
“你看這事弄的,本來還說早早趕過來,看看你們一家人,說不定還來得及趕回去,結果呢?你三叔這個笨貨,還吹牛說自己進過城找得到路,帶著我們從城西繞到城北,多虧你四叔問對了人,問了當兵的,到這會兒才找過來。”三嬸的說法。
“城裏地方可真大,路繞來繞去的,跟咱那大山套子也差不多。你四叔這個笨貨,你上回回去還跟他說過地址呢,他也記不住,多虧了你三叔還算有點見識,進過城會問路,帶著我們一路問到這兒來的。”四嬸的說法。
田大花不禁莞爾。
三叔他們來到時,她還沒下班,奶奶見老家來了人十分高興,眉開眼笑地張羅著給他們倒茶,拿吃的,心急地拉著問這問那,熱切詢問老家的情況,村裏誰誰誰生了嗎,誰誰誰娶上媳婦了嗎……
等田大花下班回到家,一問,他們中午飯都還沒正經吃呢,進了城也不舍得買飯吃,看什麽都嫌貴,幹脆,驢車上帶的花生紅薯什麽的湊合吃點兒就算了。
田大花轉頭就進了廚房。橫豎也沒有外人,看看筐裏還有餅,就撿家裏現成的,省事兒的,山裏人飯量大,管飽就行。
她炒了一大碟子幹紅辣椒抱雞蛋,一大碟子炒扁豆絲,一大碗蝦米燉冬瓜;一邊鍋裏放油大蘿蔔切塊,燒了個蘿蔔粉絲湯,一邊打發福妞和小石頭去街口的熟菜店買兩樣鹵味來,叫倆小孩看著新鮮的買。
倆小孩很快跑回來,買的鹵肉和紅油豬耳,福妞麻利地拿碟子裝了,小石頭就跑去喊客人吃飯。
“守良二哥呢?”三叔擦著手問。
田大花忙解釋說,姜守良現在管理庫房,輪班,今晚他值夜班就不回來了。
“三叔四叔,你們今晚住一晚,明天早上他一早就能回來。”
“哎,二哥現在腿也好了,都上班當工人了。老嬸子身體也硬朗,大花也能幹,你家現在都好,我們也就放心了。現在就盼著我茂松大侄子……”四叔想說,就盼著姜茂松能平平安安地回來,話說半句,改成了:“等我茂松大侄子勝利回來,我們再來一起喝酒慶功。”
毛驢車拴在門口,滿滿一車東西,他們來的時候就不早了,忙著跟奶奶說會兒話,吃完晚飯才顧上卸車。田大花看著三叔、四叔和姜守良往下搬成袋的糧食,三嬸四嬸也忙著往下拎小袋的東西,還有籃子裏的幹菜啊雞蛋啊,大冬瓜、大倭瓜,紅薯一大筐,白菜蘿蔔一大筐,屋裏院子裏擺的一地。
“四叔,你們怎麽帶了這麽多東西來。”
四叔就指著那一大堆東西一一說明,糧食和紅薯都是你家田裏收的,幫你送來了,白菜蘿蔔也是你家菜園裏長的,幫你送來了,別的雞蛋啊幹菜啊,都是各家給的。
“你家那個菜園,都是老七他們兩口子幫你們種,你七嬸子說你反正平常不回去,別的菜吃不上,幫你種的都是能放的冬菜,你放在家裏冬天慢慢吃。”三嬸拉著田大花說,“七嬸兒本來也是要來的,一直說你對他們家有大恩,可巧,兒媳婦剛給她生了個胖孫女兒,忙著伺候兒媳婦坐月子呢,抽不開身,說惦記你們呢。”
田大花心裏暖融融的,不為東西,就為村裏鄉親們對他們這個情分,她心裏很是感激。
她還沒開口,奶奶就拉著四叔說:“你們呀,這麽惦記我們一家子,又出力又給東西,可叫我們怎麽好啊。”
“老嬸子,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四叔說,“咱都是一家人,一個姓姜的,茂松茂林兩兄弟都在部隊上,村裏頭於情於理都得幫你們把家裏照管好。再說了,都是你們自己家地裏的出產,就這一個小驢車,還沒運完呢。咱各家順手幫著幹點兒活,這還有啥好說的。”
最後三嬸子從驢車上拎下一個籃子,籃子裏還有個小布包袱,三嬸小聲跟田大花說,這是六嬸和吳翠芬讓捎帶的東西。
田大花看了一下,籃子裏半籃子雞蛋,因為路上顛簸,下面鋪了綠豆,防止雞蛋碰碎,這是鄉下慣常用的法子。那個小包袱裏不知道是什麽,看樣子估計是衣服之類的。
“聽說我們要來,六嬸就說給根保那個小老婆捎點兒雞蛋,留著給孫子吃。這個小布包,是吳翠芬叫捎給姜丫頭的。”三嬸臉色有些為難地說,“她還囑咐我們,悄悄地捎給姜丫頭,不要讓她後娘知道。你說這叫什麽事兒呀。”
“這怎麽給呀。”田大花說,“她就不會等姜丫頭回去的時候,自己給?”
“嗐,別提了,姜丫頭自從進了城,有幾個月了?就沒回去過,吳翠芬也是擔心女兒了,又怕她在這兒受後娘的委屈,怕後娘虧待她,又沒別的法子,現在聽說姜根保打仗走了,只剩下後娘和姜丫頭,就更加擔心,就央我把這小包袱給捎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