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關燈
小
中
大
紀衡最後對曹旭說,紀微什麽的,可以先放著不管,等孩子出生了再決定,這事還不急。
曹旭也不反對,總歸這時候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曹旭當然也不反對。
不過紀衡心裏又是另外一番打算。
“說起來,奉先的長子也就只比函兒小了幾個月吧?”
曹旭點頭:“是呢,他上次還說想讓兩個孩子一起學武,你怎麽問起這個啦?”
呂布的長子取名呂崇。
雖然知道這崇是表達了山川的高大,但這時候紀衡還是不由的想著,呂布咋不幹脆叫草履蟲呢?
心裏這麽想著,紀衡卻對曹旭說道:“沒什麽,只是突然想到了一個字大概很適合他,以後可以跟奉先說說,他兒子長大了,就字合珒好了。”
敢管我兒子叫函數微積分!你兒子就叫呂合珒得了!
曹旭壓根沒想到這一茬,因此只是說道:“他家孩子還小呢,你有操心這事的功夫,不如給函兒想想。”
孩子成年父親或家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會給取字,這也是寄托了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紀函如今還小,他們倒是沒考慮過這事,不過紀衡既然有空幫呂布的兒子想,幹脆也幫自家兒子想一個好了。
紀衡道:“他的得慢慢想呢,畢竟……”
畢竟名已經坑了兒子一次,字可千萬不能再坑了。
說起取字,紀衡又想起他當初加冠成年的時候,紀父給他取字公瑾,可嚇死人了。
就算公瑾這字再怎麽爛大街,但在三國時代就是不能隨便亂用啊!
也不怕被江東縱火團給盯上→_→
不過說起江東縱火團……
紀衡對曹旭問道:“最近主公他們好像很關註孫策的事情?”
這事紀衡當初沒摻合,而他原本也不是主管這事的,因此這時候還不知道。
曹旭於是就把曹操和那群謀士們定下的計劃大致給他講了:“具體的我也說不清啦,不過大概也就是那麽回事兒吧。”
可她說完這話就覺得紀衡的臉色不對,連忙問道:“你怎麽啦?想到什麽事了?”
紀衡點頭:“非常……不好的事情。”
曹旭跟他說,曹操打算支持孫策反叛袁術,出去搞自立啊。
你這是作死你知不知道!
紀衡很清楚,袁術不是個能蹦跶起大水花的,如果說袁術蹦跶的最歡騰的一次,大概就是他得到傳國玉璽之後腦抽稱帝了,然後被各路諸侯聯手揍的媽都認不出來。
可歸根到底,袁術是不能長久的,他必定會失敗。
孫策不一樣啊!
孫策的實力真正發展起來,正是從他離開袁術之後開始的。
要說起來,從孫堅那一輩起,他們這一家就挺出人才的,不過孫堅大概人傻,搭上了袁術這個豬隊友還不知道要跑,繼續跟著袁術一起幹活兒,最後就狗帶了。
孫策一開始也走了父親的老路,也跟著袁術混,可混著混著,孫策發現不對勁了。
袁術太坑啊!
於是孫策非常機智的自己單幹去了。
然後就有了後來的三分天下之一的東吳政權。
紀衡覺得吧,讓孫策跟著袁術混,孫策這輩子也就是個武藝不錯的將領,但如果讓他獨立,長遠來看簡直後患無窮。
……孫策倒是死得早了,可他一死剛好讓一個更加可怕的人物孫權上位了,還給孫權留下一個各方面技能全部點滿的嫂……啊不,是好兄弟,周瑜。
周瑜也不長命是一回事,但他再怎麽不長命,也趕上赤壁那一場大火了。
關於周瑜這人吧,紀衡小時候受到演義的影響比較重,都說周瑜嫉賢妒能小心眼,最後還被諸葛亮的機智才華給氣死了,臨死之前還大喊啥既生瑜何生亮。
於是紀衡早年對周瑜的印象就四個字‘媽的智障’==
直到他長大之後才知道自己錯的多麽離譜。
講真的,聽一個諸葛亮的死忠唯粉講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那故事裏的諸葛亮肯定機智英明,周瑜就是個小配角了呀。
然而實際上周瑜是以心胸寬廣能容人出名的。
周瑜之才到底是什麽水準,紀衡覺得周瑜的重要性甚至應該是高於郭嘉的。
這並非是說郭嘉的本事不如周瑜,而是說郭嘉的技能點不全呀!
郭嘉的智商確實高,但他更擅長謀劃一場戰爭,而非百年大計,郭嘉善察人心,遇事說的必準,甚至因此在後世有叫他‘郭烏鴉’來形容他說誰死誰就死的烏鴉嘴的,但這僅僅是站在個人或者說是少數人立場的博弈。
或許比這些,郭嘉是要比周瑜厲害很多的。
然而別忘了……周瑜他,是個武將啊!
他真的是個武將!
真要打仗了,周瑜拿起兵刃自己就能單獨統領一軍,顯然郭嘉幹不來這活兒。
周瑜的厲害在於他樣樣通還樣樣精,本身又是個非常有心胸的人,因此就顯得極有魅力。
當然,作為他的對手來說,也會覺得他這樣的人極度危險。
郭嘉就完全不同。
因此單純拼謀士技能,紀衡覺得或許郭嘉在周瑜之上,但若是放眼大局,比綜合實力,顯然周瑜更靠譜一點。
至少郭嘉在曹操手下多年,他一直是個謀士,或者是個非常重要,非常受到曹操看重的謀士。
但周瑜,那是江東的支柱啊。
單純一個孫策離開袁術單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周瑜一定會幫助他。
紀衡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想要提出反對意見,可站起身剛要走又覺得不合適。
就算他去找曹操了,又能說什麽呢?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一步棋是沒有走錯的。
此時的袁術遠比孫策更有威脅,他才是曹操現在最大的敵人。
至於說孫策……紀衡心中苦笑,難道他要跟曹操說,孫策獨立之後會建立自己的勢力,然後就有了讓曹魏頭疼很多年的東吳政權嗎?
他當然不能這麽說。
而如果不提這一點,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錯的。
否則當時在座的有陳宮有戲志才,甚至郭嘉徐庶都在,他們總會有一個表達擔憂提出反對,他們都沒有,就表示這種威脅現在是完全無法考慮更無法預料的。
紀衡本身會這麽想,也只是因為知道歷史而已。
於是紀衡最後也只能再次回來坐下。
曹旭看著他這麽一番動作就很疑惑:“你怎麽啦?到底想到了什麽你跟我說說,要是有人欺負你,我就去幫你欺負回來!”
紀衡聽著這話心情倒是輕松了不少:“那你下次逮著孫策可得好好的欺負他。”
曹旭有些茫然:“伯符?他怎麽啦?難道他對你做壞事了?”
孫策這人挺好的呀。
哪怕是之前的徐州之戰當中,孫策成為了曹操的敵人,曹旭還是可以說出這句話的,甚至曹營之中但凡見過孫策,與他有所交往的人都說,孫策是個挺不錯的小夥子。
……可惜眼瞎跟了袁術_(:3ゝ∠)_
好吧,就算是紀衡也是承認的,孫策真的是個挺好的孩子。
等曹操終於給曹旭批了大假,讓曹旭不必再去幹活兒的時候,青州卻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當然,這事和曹旭的關系不大,雖然她在受邀請之列,不過多數是因為她和蔡琰的私人關系。
而這件事情的主角當然是蔡琰。
之前說過,蔡邕雖然審定了熹平石經,但實際上他之後也發現,尚且有不周到的地方,在查閱大量書籍,並且經過幾年的反覆審查之後,蔡邕確定熹平石經依舊存在錯漏,他於是決定重修熹平石經。
但重修的工程量實在是浩大,因此蔡邕直到死去這件任務都沒有完成。
於是這任務就落在了蔡琰的身上。
蔡琰來到青州之後,重新整理蔡邕的當初留下的資料,雖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仍有一些缺漏,更何況蔡邕本身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剩下的還有大量的工作留給蔡琰。
蔡琰也一直在做這件事情,她之前已經完成了幾部儒家經典,那些基本都是蔡邕之前已經做好了大部分工作的,蔡琰進行整理校對確認無誤就可以了。
後面的工程量才是真的浩大。
熹平石經聽名字就知道是熹平年間完成的,事實也確實如此,時間大約是熹平四年,那個時候的曹旭還不過是個六歲的小女孩。
而直到蔡邕死去,他也沒能夠完成全部的工作,這中間的時間跨度就太長了。
當然,政權不穩大概也是原因之一,靈帝早年其實不算很差勁,你看他至少能夠安安穩穩的把皇帝的大權握在自己的手裏,就知道他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麽昏庸無能。
但到了晚年卻是真的開始糊塗了,蔡邕的事情不再能夠得到他的支持。
靈帝死後就是外戚與宦官之爭,之後又有董卓作亂。
等董卓死了……好吧,沒多久蔡邕也被王允殺死了。
所以說,對於蔡琰來講,這擔子真的很重,尤其是很多文獻已經流失被毀,根本無從考證了。
這一點倒是曹操給了她極大的支持,不僅青州學館原本的藏書盡數給蔡琰使用,若是有需求而青州沒有的,曹操也讓糜竺不計一切代價幫助蔡琰。
有了糜家的關系,他們倒是真的從天下各處搜羅了不少殘本回來。
或許依舊不太全面,但對於蔡琰來說,能夠有這些,已經是極大的幫助了,她更加清楚做這件事情的不易。
搜尋整個大漢天下只為了她需要用的的一卷書籍。
糜竺或許沒有參與這些儒家經典的修訂,但蔡琰覺得糜竺的貢獻完全不比她又或者蔡邕要小。
而現在,蔡琰上書對曹操說,她的全部工作已經完成了。
這件事情無關戰爭,無關生死,但卻是一件足夠撼動天下所有文人的事情。
曹操對此當然十分重視,他當即表示會親自去熹平館看成品。
當然了,這事同樣也是要上報給皇帝的。
剛巧劉協來了青州這麽些日子了,也沒什麽正經的大事能夠給他參與,曹操覺得這事就挺好,不會牽扯他絕不願意讓劉協的沾染的軍政人事大權,但同樣也足夠重要。
於是等日子到了的時候,別說是曹操曹旭,就算是劉協作為皇帝也是親自前去熹平館。
蔡琰聽到這事的時候,原本是打算帶著完成的書籍去面見皇帝,把這些獻到皇帝面前的,卻沒有想到劉協卻下旨讓她留在館中而他親自帶人前去。
曹操說起這事的時候,表情頗有些皮笑肉不笑的:“陛下還真是……”
後半截沒說,大概是誇人的話,不過他這表情可真不能算是誇獎。
旁邊的戲志才倒是不在意的樣子:“畢竟年輕。”
劉協此舉看似是感激尊重蔡琰的貢獻因而給她這樣的殊榮,但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在給他自己刷聲望。
曹操原本的計劃是,由他去熹平館,從蔡琰那裏取書,之後也是由他來獻給皇帝,獻給天下的讀書人。
現在倒好了,皇帝去了,還有誰會關註到曹操呢?
劉協這事的想法很好,只是在戲志才看來,未免操之過急,因為這明顯會讓曹操不高興。
不過……
“這事當不是陛下的主意。”
劉協幹不出這事來。
劉協是在怎樣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皇帝,大家都是清楚的,或許他被曹操這麽好好的養上十年八年之後會鬧出這些事情來,但現在,劉協還是那個只會說準奏兩個字的軟弱皇帝。
他自己幹不出這事來,必定是劉協身邊有人鼓動他這樣做的。
而這些人的目的,也不需要戲志才在給曹操分析了,曹操自己就很清楚了。
他哼了一聲:“這些人早晚要解決掉,否則平白讓他們帶壞了陛下。”
戲志才一笑,也不說曹操自己也沒安啥好心,只是應和道:“主公說的是。”
這事上他和曹操的利益想法都是一致的,戲志才也覺得跟著劉協一起來的那些官員們招人煩的很,但偏偏他們當初不能把這些人都丟掉不管。
曹操將皇帝帶來青州已經惹人非議,若是再強行丟掉追隨皇帝的百官,那麽這事可就真的辦砸了。
但不管怎麽說,這些是以後才要考慮的事情,此時蔡琰的事情才最重要。
因為已經有了曹旭的例子,劉協很幹脆的學他爹也給了蔡琰官職,反正這已經不叫破例了。
蔡琰在青州的聲望很高,被稱作蔡先生,對她好點,也能順帶著給劉協自己刷好感度不是。
果然,這次的事情劉協做的場面十足,他對蔡琰也十分讚賞,數次誇獎蔡琰,說話的時候雖然努力端出皇帝的威嚴,卻不是擺架子給人看。
這次所有的經文都是蔡琰親自整理總結,因為劉協要來,因此蔡琰甚至提前抄錄好了一份。
由於紙張的普及,這時候倒是不必搬出一大堆的竹簡來了。
只是書籍的封皮上卻是空白的,按照曹操的話,這封皮上的字是要今日由劉協親自寫上去的。
……雖然這事曹操其實挺想自己幹的。
這可是好大一份名聲啊。
可惜這時候皇帝來了,既然有皇帝在,自然是輪不到曹操去寫字的,在這種比拼象征意義的事情上,劉協皇帝的身份可比曹操要有優勢多了。
只是到了該寫字的環節劉協卻拒絕了,他表示既然這是蔡琰所辦的事情,那麽到了這種時候,當然是要由蔡琰來寫才最合適。
曹操聽到這話臉色當即緩和不少。
總之他是不願意劉協來寫的。
讓蔡琰寫,雖然也不是曹操最開始的計劃,但總比讓劉協寫要好,這可以說是曹操最能接受的一種現實了。
於是在劉協提出之後,曹操也立刻讚同,勸說蔡琰親自來寫。
有了曹操的話,青州這邊的人員當即明白了風向,也開始跟著勸說。
蔡琰雖然並不貪這樣一份榮耀,但勸說她的除了皇帝還有青州的實權派,曹旭也對她說:“你既然要做大事,又何惜於寫這幾個字呢?”
機會已經擺在了面前,何必為了表示謙虛而推辭?
曹旭的話蔡琰是最能聽得進去的,於是她終於點頭。
旁邊早有人備好了筆墨,這時候也非常及時的送到了蔡琰的手邊。
這書最後是要作為樣板拿去給工匠們做雕版,以後印刷此類書籍都以此為標準,而雕版完成之後,這原稿就要被收藏在熹平館內作為紀念和象征,輕易不會再拿出來了。
畢竟學子們若要借閱自然有雕版印刷的書籍版本可以使用,除了不是蔡琰親自書寫這一點,並沒有什麽太大差別。
此時蔡琰提筆,鄭重的在書的封皮上寫下五經正義四個字。
這四字一出,在場頓時一片讚嘆之聲。
曹旭就在蔡琰身側不遠,這時候自然是將這四個字看的清清楚楚。
她一直知道蔡琰的字極為精彩好看,不是尋常閨閣女子小家子氣的秀氣,而是自有一份風骨在其中,且蔡琰大概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她的字並不遵從俗流而是大膽改進,很有自己的特色。
曹旭的字其實寫的普普通通,她在書法上是沒有絲毫成就的,但她這種人家出來的,即便自己寫的不是很好,但眼界水平卻不會差了。
或許比不上書法大家們的水平,但曹嵩當年對曹旭的教育即便放縱卻不含糊,當年他們家也搜羅了不少當世名家的作品來給孩子長見識的。
曹旭此時看著蔡琰的字只覺得比那些人也是不差了,甚至可能更好。
蔡邕當年創了飛白書成為一時流行,而蔡琰此字說是隸書卻也已經與傳統隸書不同了。
曹操也是十分讚嘆,他的文學素養比之曹旭可高得多了,後世對於曹操的描述之中也是帶著文學家書法家這樣的標簽的。
此時曹操就說道:“蔡先生的字說是隸書然已經自成一家,不知可取了名字沒有?”
蔡琰道:“曹公謬讚,不過是自己隨手寫來的字,難登大雅之堂,哪裏還特意取什麽名字呢?”
劉協這時候卻開口道:“先生過謙了,朕倒是覺得曹卿說的極是。”
蔡琰連道不敢。
曹操此時說道:“陛下都已經這麽說了,我觀先生此字源於隸書卻又全然不同,其嚴整正美,此書一出,天下讀書人的風格恐怕都要為之一變了,既然如此,若以姓名稱之未免格局太小,既然能為天下楷模,便稱之為楷書如何?”
當年蔡邕的飛白書雖然受到讚譽,但那不過是流行而已。
蔡琰聽到這話當即就要說什麽,可劉協卻已經先一步開口讚成,並且定下了這個名字。
行吧,皇帝都已經說定下了,其他人還能說什麽呢,蔡琰也只能又是一番謙虛感謝而已。
倒是紀衡看著蔡琰的字抽了抽嘴角。
楷書什麽的……原來是這麽來的嗎?
不過蔡琰的‘楷書’和他後世常見的楷書畫風壓根不一樣啊。
最後紀衡也只能把這當做改變歷史的後遺癥了。
……反正現在青科院裏的蒸汽機模型都可以用來推磨盤了,只是蝴蝶了一個楷書而已,紀衡覺得這也不算啥大事,更何況蔡琰寫的確實很好。
蔡琰這事結束之後曹旭是真心為她高興的,因為從這時候開始,蔡琰真的是完全不同了。
就像當年的曹旭,原本只有曹操軍中的人才稱她將軍,但後來,全天下的人提到她都得稱一句將軍,而不是曹夫人之類的稱呼。
蔡琰也是一樣,以往蔡琰名聲雖然很大,但蔡先生這樣的尊稱卻是只在青州才有人這麽叫,出了青州依舊不好使,經過這次的事情,全天下的人都得尊稱蔡琰一聲蔡先生了。
蔡琰自己也是激動的,她原本只是在曹旭的鼓勵下想要做一番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能讓父親一聲的心血就那麽後繼無人,可現在,蔡琰覺得她不該把自己局限在蔡邕的框架裏,她應該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去做更多的事情才對。
事情也確實不出所料,五經正義一出,頓時成了天下讀書人最為追捧的書籍。
原本倒是有人不服氣的,覺得一個女人修訂的書能有什麽用處,恐怕會是錯漏百出,只能做個擺設的。
但當真的有人細細的去看了這書之後,除了讚不絕口以外,大概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給遇上的每一個讀書人賣安利了。
蔡琰不僅沒有錯漏百出,反倒是有理有據信而有征,很多地方看以前的書籍有模糊不明的,在這部五經正義裏,都顯得清楚明白。
不過也有人拿著以前的版本來駁斥蔡琰書中有錯誤,曹旭當即很生氣,她是知道蔡琰做了多少工作多少努力才完成這部書的,可以說其中的每一個字都是蔡琰再三思考審定之後才決定的,若有一處不明或是各家典籍中有爭議的,蔡琰可以為這一個字整晚整晚的不睡覺去弄明白它。
這時候居然有人拿著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典籍來駁斥蔡琰,說這書中有誤,女子作的書果然是看不得的。
曹旭氣的想要砍人。
“給我點齊一支兵馬,我這就去揍那自稱名士的家夥一頓,讓他睜大眼睛好好看看,到底是誰在胡說八道!”
蔡琰卻在此時安撫曹旭,讓她不必沖動。
從五經正義成書然後正式發行的那天開始,蔡琰就知道她一定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元昭,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是當年有人質疑你的能力的時候,難道你是把說閑話的人全都揍了一遍嗎?”
曹旭只好說道:“不是。”
“那你是怎麽做的?去找曹公哭訴還是讓人幫你找那些人的麻煩?”
都不是的……
“我在軍營裏嚴格要求自己,然後真正的打出漂亮仗來,用事實讓那些人閉嘴。”
蔡琰聽到這話笑了出來:“所以,我也是一樣,當初的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又怎麽會願意做呢?而你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會努力做到的。”
之後蔡琰專門撰寫了文章來駁斥那些質疑她的人,那些人提出的每一個‘錯誤’,蔡琰都給出了讓人信服的解釋,甚至在文章的最後列出了她的參考書籍。
至於說那些人……
蔡琰倒是沒說什麽,但曹旭卻公開放話去說:“那些質疑的人最好也把自己的書單列出來,總不會是拿著一家之言就敢口出不遜,這得是多麽的每見識啊,這種人,也能被稱作讀書人?”
曹旭的嘲諷遠比蔡琰的解釋更拉仇恨,當即有人辯不過蔡琰就把矛頭指向曹旭。
對於這種,曹旭的應對就更加簡單了。
“我是個武將,向來用拳頭說話,之前是誰想要跟我聊聊來著?”
……沒人想跟你聊聊!
這話一出來,頓時所有敢對著曹旭叫囂的聲音全部消停了。
曹旭這些年用事實證明了她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
別說是讀書人了,就算是武將,除了呂布趙雲這種等級的,其他人遇上她還不是只有挨揍的分。
關於五經正義的爭論,在持續了幾個月之後終於徹底消停。
大家發現蔡琰的書是真的很靠譜,以他們目前的水平和手中的資源,壓根挑不出什麽有理有據的錯誤來。
那些一開始就亂蹦跶的,基本都是胡亂叫囂。
更何況,大家其實也挺擔心被曹旭記恨上的_(:3ゝ∠)_
而在關於五經正義本身內容的爭議平息之後,蔡琰的那一手極為精彩漂亮的書法終於開始被人們讚譽追捧起來。
關於這被稱作楷書,大家已經沒啥心思反駁了。
……反正最後也是辯不過。
蔡琰的字也流行一起來,一時之間只要家中不是太過拮據的,都會買上一部五經正義擺在家裏,一來五經本就是讀書人的必修課,二來,對著上面的字練練書法也是極好的。
反正青州紙雖然在其他地方價格高昂,但如果是青州本身出品的話,其實代價並沒有很高。
……早說了他們的主要原料是竹子稻草一類的東西嘛,真的不值錢。
而這一版的五經後來也被稱作蔡版,是最具權威性的五經,也成為了後世的標準。
不過關於這套書倒是有個傳言,據說除了收藏在熹平館內的那一套蔡琰手書之外,另外還有一套特別的版本存在,只是很多人都無緣得見而已。
據說這版本也只有一套,就連皇帝和曹操那裏都是沒有的。
這一套書極為神秘,具體存於何處也是沒人知道的,很多人也就把這當做是傳言了。
但紀衡知道這是真的,確實是有這麽一套書存在,甚至這是蔡琰親自來找他制作的。
而這套五經正義,此時就收藏在糜竺家中。
這套五經正義也是青州出版,皇帝認定的官方標準版本的雕版印刷第一套成品,為了區別其他,這一套的封面與其他五經正義的藍色封面不同,而是使用了黑色套紅色為主的印刷,再加上做工精致的金色描邊,看起來就極為顯眼。
這一套書除了五經正義原本的內容之外,還收錄了蔡琰親自撰寫的一篇特殊的序文,專程贈送給糜竺,作為一直以來他為這部書做出的貢獻的感謝。
紀衡還記得當時糜竺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他就是個商人家庭出身,哪怕做了官,人家也覺得他們家還是帶著商人氣息,這些年糜竺為曹操做的也都是賺錢的生意,青州的財政可就靠他了,糜竺雖然對此沒有任何怨言,甚至感謝曹操對他的信任,但別人說起糜家的時候,那也是只當做是個運氣好投資政治成功的商人而已。
一個向來被人看作是逐利庸俗的商人,居然可以與這樣的文化事情扯上關系,並且得到了認同,糜竺激動不已。
紀衡看著他這樣其實有點心疼。
這年頭的商人,是真的不容易啊。
於是他很幹脆的向曹操提議,所有青州出版的五經正義,不僅要打上代表朝廷的官方標識,還應該給糜竺也留下位置。
曹操想了想又為此上書皇帝,劉協不會在小事上給曹操找不痛快,自然是答應了。
不過關於這一點,很多人看到了糜家的標識都以為會有這東西,僅僅是因為這書其實也是交給糜家販賣的而已。
紀衡有點心疼糜竺,可糜竺自己倒是不在乎,他不解釋也不宣揚,並且表示能夠得到如今的待遇,他已經很滿足了。
可以說,這件事情上,青州的所有人都很高興。
好吧,也不是所有,至少呂布表現的沒那麽高興。
在五經正義正式成為官方指定標準的那一天,呂布扯著高順,拿著新買到手的五經正義簡直要哭了。
“這個不會也要加入考試範圍吧?qaq”
別啊!這麽玩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及格啦!
高順:“……”
他拒絕承認眼前這個慫貨是曾經天下無雙的呂布_(:3ゝ∠)_
在五經正義的事情徹底塵埃落定之後,紀衡開始忽悠曹旭了。
他表示,取名什麽的,你聽呂布的哪兒能行啊,會給自家兒子取名草履蟲的爹幫你想的名字,你以為能有多靠譜?
這事還是得聽蔡琰的嘛。
曹旭跟蔡琰的關系好,而蔡琰又那麽有學問,請她幫孩子取個名字多好啊。
曹旭聽了也有些心動,她覺得這事紀衡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比其他不好說,但比文化水平,蔡琰甩了呂布好幾條街呢。
曹旭本以為日子會繼續輕松悠閑,至少在他們和劉岱幹架之前都會很輕松,而她只要安心的等著孩子降臨就好了。
可就在這一年剛入夏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徐庶匆匆忙忙的跑到曹旭的面前,他要說的事情只有一件。
之前身體就一直不好的徐昌,病故了。
這個消息對於曹旭來說用晴天霹靂都不足以形容。
紀衡接到消息說曹旭在家裏暈倒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曹旭的身體情況他最清楚不過,早上出門他看著還好好的,怎麽可能突然就不好了?
可緊接著又說徐昌病故了。
紀衡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徐昌對於曹旭的意義,簡直就是另一個父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曹旭也不反對,總歸這時候孩子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曹旭當然也不反對。
不過紀衡心裏又是另外一番打算。
“說起來,奉先的長子也就只比函兒小了幾個月吧?”
曹旭點頭:“是呢,他上次還說想讓兩個孩子一起學武,你怎麽問起這個啦?”
呂布的長子取名呂崇。
雖然知道這崇是表達了山川的高大,但這時候紀衡還是不由的想著,呂布咋不幹脆叫草履蟲呢?
心裏這麽想著,紀衡卻對曹旭說道:“沒什麽,只是突然想到了一個字大概很適合他,以後可以跟奉先說說,他兒子長大了,就字合珒好了。”
敢管我兒子叫函數微積分!你兒子就叫呂合珒得了!
曹旭壓根沒想到這一茬,因此只是說道:“他家孩子還小呢,你有操心這事的功夫,不如給函兒想想。”
孩子成年父親或家中德高望重的長輩會給取字,這也是寄托了對孩子的美好期望。
紀函如今還小,他們倒是沒考慮過這事,不過紀衡既然有空幫呂布的兒子想,幹脆也幫自家兒子想一個好了。
紀衡道:“他的得慢慢想呢,畢竟……”
畢竟名已經坑了兒子一次,字可千萬不能再坑了。
說起取字,紀衡又想起他當初加冠成年的時候,紀父給他取字公瑾,可嚇死人了。
就算公瑾這字再怎麽爛大街,但在三國時代就是不能隨便亂用啊!
也不怕被江東縱火團給盯上→_→
不過說起江東縱火團……
紀衡對曹旭問道:“最近主公他們好像很關註孫策的事情?”
這事紀衡當初沒摻合,而他原本也不是主管這事的,因此這時候還不知道。
曹旭於是就把曹操和那群謀士們定下的計劃大致給他講了:“具體的我也說不清啦,不過大概也就是那麽回事兒吧。”
可她說完這話就覺得紀衡的臉色不對,連忙問道:“你怎麽啦?想到什麽事了?”
紀衡點頭:“非常……不好的事情。”
曹旭跟他說,曹操打算支持孫策反叛袁術,出去搞自立啊。
你這是作死你知不知道!
紀衡很清楚,袁術不是個能蹦跶起大水花的,如果說袁術蹦跶的最歡騰的一次,大概就是他得到傳國玉璽之後腦抽稱帝了,然後被各路諸侯聯手揍的媽都認不出來。
可歸根到底,袁術是不能長久的,他必定會失敗。
孫策不一樣啊!
孫策的實力真正發展起來,正是從他離開袁術之後開始的。
要說起來,從孫堅那一輩起,他們這一家就挺出人才的,不過孫堅大概人傻,搭上了袁術這個豬隊友還不知道要跑,繼續跟著袁術一起幹活兒,最後就狗帶了。
孫策一開始也走了父親的老路,也跟著袁術混,可混著混著,孫策發現不對勁了。
袁術太坑啊!
於是孫策非常機智的自己單幹去了。
然後就有了後來的三分天下之一的東吳政權。
紀衡覺得吧,讓孫策跟著袁術混,孫策這輩子也就是個武藝不錯的將領,但如果讓他獨立,長遠來看簡直後患無窮。
……孫策倒是死得早了,可他一死剛好讓一個更加可怕的人物孫權上位了,還給孫權留下一個各方面技能全部點滿的嫂……啊不,是好兄弟,周瑜。
周瑜也不長命是一回事,但他再怎麽不長命,也趕上赤壁那一場大火了。
關於周瑜這人吧,紀衡小時候受到演義的影響比較重,都說周瑜嫉賢妒能小心眼,最後還被諸葛亮的機智才華給氣死了,臨死之前還大喊啥既生瑜何生亮。
於是紀衡早年對周瑜的印象就四個字‘媽的智障’==
直到他長大之後才知道自己錯的多麽離譜。
講真的,聽一個諸葛亮的死忠唯粉講諸葛亮和周瑜的故事,那故事裏的諸葛亮肯定機智英明,周瑜就是個小配角了呀。
然而實際上周瑜是以心胸寬廣能容人出名的。
周瑜之才到底是什麽水準,紀衡覺得周瑜的重要性甚至應該是高於郭嘉的。
這並非是說郭嘉的本事不如周瑜,而是說郭嘉的技能點不全呀!
郭嘉的智商確實高,但他更擅長謀劃一場戰爭,而非百年大計,郭嘉善察人心,遇事說的必準,甚至因此在後世有叫他‘郭烏鴉’來形容他說誰死誰就死的烏鴉嘴的,但這僅僅是站在個人或者說是少數人立場的博弈。
或許比這些,郭嘉是要比周瑜厲害很多的。
然而別忘了……周瑜他,是個武將啊!
他真的是個武將!
真要打仗了,周瑜拿起兵刃自己就能單獨統領一軍,顯然郭嘉幹不來這活兒。
周瑜的厲害在於他樣樣通還樣樣精,本身又是個非常有心胸的人,因此就顯得極有魅力。
當然,作為他的對手來說,也會覺得他這樣的人極度危險。
郭嘉就完全不同。
因此單純拼謀士技能,紀衡覺得或許郭嘉在周瑜之上,但若是放眼大局,比綜合實力,顯然周瑜更靠譜一點。
至少郭嘉在曹操手下多年,他一直是個謀士,或者是個非常重要,非常受到曹操看重的謀士。
但周瑜,那是江東的支柱啊。
單純一個孫策離開袁術單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周瑜一定會幫助他。
紀衡深深地嘆了口氣,他想要提出反對意見,可站起身剛要走又覺得不合適。
就算他去找曹操了,又能說什麽呢?
至少從目前來看,這一步棋是沒有走錯的。
此時的袁術遠比孫策更有威脅,他才是曹操現在最大的敵人。
至於說孫策……紀衡心中苦笑,難道他要跟曹操說,孫策獨立之後會建立自己的勢力,然後就有了讓曹魏頭疼很多年的東吳政權嗎?
他當然不能這麽說。
而如果不提這一點,這件事情本身是沒有錯的。
否則當時在座的有陳宮有戲志才,甚至郭嘉徐庶都在,他們總會有一個表達擔憂提出反對,他們都沒有,就表示這種威脅現在是完全無法考慮更無法預料的。
紀衡本身會這麽想,也只是因為知道歷史而已。
於是紀衡最後也只能再次回來坐下。
曹旭看著他這麽一番動作就很疑惑:“你怎麽啦?到底想到了什麽你跟我說說,要是有人欺負你,我就去幫你欺負回來!”
紀衡聽著這話心情倒是輕松了不少:“那你下次逮著孫策可得好好的欺負他。”
曹旭有些茫然:“伯符?他怎麽啦?難道他對你做壞事了?”
孫策這人挺好的呀。
哪怕是之前的徐州之戰當中,孫策成為了曹操的敵人,曹旭還是可以說出這句話的,甚至曹營之中但凡見過孫策,與他有所交往的人都說,孫策是個挺不錯的小夥子。
……可惜眼瞎跟了袁術_(:3ゝ∠)_
好吧,就算是紀衡也是承認的,孫策真的是個挺好的孩子。
等曹操終於給曹旭批了大假,讓曹旭不必再去幹活兒的時候,青州卻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發生了。
當然,這事和曹旭的關系不大,雖然她在受邀請之列,不過多數是因為她和蔡琰的私人關系。
而這件事情的主角當然是蔡琰。
之前說過,蔡邕雖然審定了熹平石經,但實際上他之後也發現,尚且有不周到的地方,在查閱大量書籍,並且經過幾年的反覆審查之後,蔡邕確定熹平石經依舊存在錯漏,他於是決定重修熹平石經。
但重修的工程量實在是浩大,因此蔡邕直到死去這件任務都沒有完成。
於是這任務就落在了蔡琰的身上。
蔡琰來到青州之後,重新整理蔡邕的當初留下的資料,雖然大部分保存完好,但仍有一些缺漏,更何況蔡邕本身也只是完成了一部分,剩下的還有大量的工作留給蔡琰。
蔡琰也一直在做這件事情,她之前已經完成了幾部儒家經典,那些基本都是蔡邕之前已經做好了大部分工作的,蔡琰進行整理校對確認無誤就可以了。
後面的工程量才是真的浩大。
熹平石經聽名字就知道是熹平年間完成的,事實也確實如此,時間大約是熹平四年,那個時候的曹旭還不過是個六歲的小女孩。
而直到蔡邕死去,他也沒能夠完成全部的工作,這中間的時間跨度就太長了。
當然,政權不穩大概也是原因之一,靈帝早年其實不算很差勁,你看他至少能夠安安穩穩的把皇帝的大權握在自己的手裏,就知道他並不像表面上看起來的那麽昏庸無能。
但到了晚年卻是真的開始糊塗了,蔡邕的事情不再能夠得到他的支持。
靈帝死後就是外戚與宦官之爭,之後又有董卓作亂。
等董卓死了……好吧,沒多久蔡邕也被王允殺死了。
所以說,對於蔡琰來講,這擔子真的很重,尤其是很多文獻已經流失被毀,根本無從考證了。
這一點倒是曹操給了她極大的支持,不僅青州學館原本的藏書盡數給蔡琰使用,若是有需求而青州沒有的,曹操也讓糜竺不計一切代價幫助蔡琰。
有了糜家的關系,他們倒是真的從天下各處搜羅了不少殘本回來。
或許依舊不太全面,但對於蔡琰來說,能夠有這些,已經是極大的幫助了,她更加清楚做這件事情的不易。
搜尋整個大漢天下只為了她需要用的的一卷書籍。
糜竺或許沒有參與這些儒家經典的修訂,但蔡琰覺得糜竺的貢獻完全不比她又或者蔡邕要小。
而現在,蔡琰上書對曹操說,她的全部工作已經完成了。
這件事情無關戰爭,無關生死,但卻是一件足夠撼動天下所有文人的事情。
曹操對此當然十分重視,他當即表示會親自去熹平館看成品。
當然了,這事同樣也是要上報給皇帝的。
剛巧劉協來了青州這麽些日子了,也沒什麽正經的大事能夠給他參與,曹操覺得這事就挺好,不會牽扯他絕不願意讓劉協的沾染的軍政人事大權,但同樣也足夠重要。
於是等日子到了的時候,別說是曹操曹旭,就算是劉協作為皇帝也是親自前去熹平館。
蔡琰聽到這事的時候,原本是打算帶著完成的書籍去面見皇帝,把這些獻到皇帝面前的,卻沒有想到劉協卻下旨讓她留在館中而他親自帶人前去。
曹操說起這事的時候,表情頗有些皮笑肉不笑的:“陛下還真是……”
後半截沒說,大概是誇人的話,不過他這表情可真不能算是誇獎。
旁邊的戲志才倒是不在意的樣子:“畢竟年輕。”
劉協此舉看似是感激尊重蔡琰的貢獻因而給她這樣的殊榮,但實際上,這根本就是在給他自己刷聲望。
曹操原本的計劃是,由他去熹平館,從蔡琰那裏取書,之後也是由他來獻給皇帝,獻給天下的讀書人。
現在倒好了,皇帝去了,還有誰會關註到曹操呢?
劉協這事的想法很好,只是在戲志才看來,未免操之過急,因為這明顯會讓曹操不高興。
不過……
“這事當不是陛下的主意。”
劉協幹不出這事來。
劉協是在怎樣的環境裏成長起來的皇帝,大家都是清楚的,或許他被曹操這麽好好的養上十年八年之後會鬧出這些事情來,但現在,劉協還是那個只會說準奏兩個字的軟弱皇帝。
他自己幹不出這事來,必定是劉協身邊有人鼓動他這樣做的。
而這些人的目的,也不需要戲志才在給曹操分析了,曹操自己就很清楚了。
他哼了一聲:“這些人早晚要解決掉,否則平白讓他們帶壞了陛下。”
戲志才一笑,也不說曹操自己也沒安啥好心,只是應和道:“主公說的是。”
這事上他和曹操的利益想法都是一致的,戲志才也覺得跟著劉協一起來的那些官員們招人煩的很,但偏偏他們當初不能把這些人都丟掉不管。
曹操將皇帝帶來青州已經惹人非議,若是再強行丟掉追隨皇帝的百官,那麽這事可就真的辦砸了。
但不管怎麽說,這些是以後才要考慮的事情,此時蔡琰的事情才最重要。
因為已經有了曹旭的例子,劉協很幹脆的學他爹也給了蔡琰官職,反正這已經不叫破例了。
蔡琰在青州的聲望很高,被稱作蔡先生,對她好點,也能順帶著給劉協自己刷好感度不是。
果然,這次的事情劉協做的場面十足,他對蔡琰也十分讚賞,數次誇獎蔡琰,說話的時候雖然努力端出皇帝的威嚴,卻不是擺架子給人看。
這次所有的經文都是蔡琰親自整理總結,因為劉協要來,因此蔡琰甚至提前抄錄好了一份。
由於紙張的普及,這時候倒是不必搬出一大堆的竹簡來了。
只是書籍的封皮上卻是空白的,按照曹操的話,這封皮上的字是要今日由劉協親自寫上去的。
……雖然這事曹操其實挺想自己幹的。
這可是好大一份名聲啊。
可惜這時候皇帝來了,既然有皇帝在,自然是輪不到曹操去寫字的,在這種比拼象征意義的事情上,劉協皇帝的身份可比曹操要有優勢多了。
只是到了該寫字的環節劉協卻拒絕了,他表示既然這是蔡琰所辦的事情,那麽到了這種時候,當然是要由蔡琰來寫才最合適。
曹操聽到這話臉色當即緩和不少。
總之他是不願意劉協來寫的。
讓蔡琰寫,雖然也不是曹操最開始的計劃,但總比讓劉協寫要好,這可以說是曹操最能接受的一種現實了。
於是在劉協提出之後,曹操也立刻讚同,勸說蔡琰親自來寫。
有了曹操的話,青州這邊的人員當即明白了風向,也開始跟著勸說。
蔡琰雖然並不貪這樣一份榮耀,但勸說她的除了皇帝還有青州的實權派,曹旭也對她說:“你既然要做大事,又何惜於寫這幾個字呢?”
機會已經擺在了面前,何必為了表示謙虛而推辭?
曹旭的話蔡琰是最能聽得進去的,於是她終於點頭。
旁邊早有人備好了筆墨,這時候也非常及時的送到了蔡琰的手邊。
這書最後是要作為樣板拿去給工匠們做雕版,以後印刷此類書籍都以此為標準,而雕版完成之後,這原稿就要被收藏在熹平館內作為紀念和象征,輕易不會再拿出來了。
畢竟學子們若要借閱自然有雕版印刷的書籍版本可以使用,除了不是蔡琰親自書寫這一點,並沒有什麽太大差別。
此時蔡琰提筆,鄭重的在書的封皮上寫下五經正義四個字。
這四字一出,在場頓時一片讚嘆之聲。
曹旭就在蔡琰身側不遠,這時候自然是將這四個字看的清清楚楚。
她一直知道蔡琰的字極為精彩好看,不是尋常閨閣女子小家子氣的秀氣,而是自有一份風骨在其中,且蔡琰大概是受到父親的影響,她的字並不遵從俗流而是大膽改進,很有自己的特色。
曹旭的字其實寫的普普通通,她在書法上是沒有絲毫成就的,但她這種人家出來的,即便自己寫的不是很好,但眼界水平卻不會差了。
或許比不上書法大家們的水平,但曹嵩當年對曹旭的教育即便放縱卻不含糊,當年他們家也搜羅了不少當世名家的作品來給孩子長見識的。
曹旭此時看著蔡琰的字只覺得比那些人也是不差了,甚至可能更好。
蔡邕當年創了飛白書成為一時流行,而蔡琰此字說是隸書卻也已經與傳統隸書不同了。
曹操也是十分讚嘆,他的文學素養比之曹旭可高得多了,後世對於曹操的描述之中也是帶著文學家書法家這樣的標簽的。
此時曹操就說道:“蔡先生的字說是隸書然已經自成一家,不知可取了名字沒有?”
蔡琰道:“曹公謬讚,不過是自己隨手寫來的字,難登大雅之堂,哪裏還特意取什麽名字呢?”
劉協這時候卻開口道:“先生過謙了,朕倒是覺得曹卿說的極是。”
蔡琰連道不敢。
曹操此時說道:“陛下都已經這麽說了,我觀先生此字源於隸書卻又全然不同,其嚴整正美,此書一出,天下讀書人的風格恐怕都要為之一變了,既然如此,若以姓名稱之未免格局太小,既然能為天下楷模,便稱之為楷書如何?”
當年蔡邕的飛白書雖然受到讚譽,但那不過是流行而已。
蔡琰聽到這話當即就要說什麽,可劉協卻已經先一步開口讚成,並且定下了這個名字。
行吧,皇帝都已經說定下了,其他人還能說什麽呢,蔡琰也只能又是一番謙虛感謝而已。
倒是紀衡看著蔡琰的字抽了抽嘴角。
楷書什麽的……原來是這麽來的嗎?
不過蔡琰的‘楷書’和他後世常見的楷書畫風壓根不一樣啊。
最後紀衡也只能把這當做改變歷史的後遺癥了。
……反正現在青科院裏的蒸汽機模型都可以用來推磨盤了,只是蝴蝶了一個楷書而已,紀衡覺得這也不算啥大事,更何況蔡琰寫的確實很好。
蔡琰這事結束之後曹旭是真心為她高興的,因為從這時候開始,蔡琰真的是完全不同了。
就像當年的曹旭,原本只有曹操軍中的人才稱她將軍,但後來,全天下的人提到她都得稱一句將軍,而不是曹夫人之類的稱呼。
蔡琰也是一樣,以往蔡琰名聲雖然很大,但蔡先生這樣的尊稱卻是只在青州才有人這麽叫,出了青州依舊不好使,經過這次的事情,全天下的人都得尊稱蔡琰一聲蔡先生了。
蔡琰自己也是激動的,她原本只是在曹旭的鼓勵下想要做一番事情,最重要的是,不能讓父親一聲的心血就那麽後繼無人,可現在,蔡琰覺得她不該把自己局限在蔡邕的框架裏,她應該有更加廣闊的天地,去做更多的事情才對。
事情也確實不出所料,五經正義一出,頓時成了天下讀書人最為追捧的書籍。
原本倒是有人不服氣的,覺得一個女人修訂的書能有什麽用處,恐怕會是錯漏百出,只能做個擺設的。
但當真的有人細細的去看了這書之後,除了讚不絕口以外,大概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給遇上的每一個讀書人賣安利了。
蔡琰不僅沒有錯漏百出,反倒是有理有據信而有征,很多地方看以前的書籍有模糊不明的,在這部五經正義裏,都顯得清楚明白。
不過也有人拿著以前的版本來駁斥蔡琰書中有錯誤,曹旭當即很生氣,她是知道蔡琰做了多少工作多少努力才完成這部書的,可以說其中的每一個字都是蔡琰再三思考審定之後才決定的,若有一處不明或是各家典籍中有爭議的,蔡琰可以為這一個字整晚整晚的不睡覺去弄明白它。
這時候居然有人拿著以前那些模糊不清的典籍來駁斥蔡琰,說這書中有誤,女子作的書果然是看不得的。
曹旭氣的想要砍人。
“給我點齊一支兵馬,我這就去揍那自稱名士的家夥一頓,讓他睜大眼睛好好看看,到底是誰在胡說八道!”
蔡琰卻在此時安撫曹旭,讓她不必沖動。
從五經正義成書然後正式發行的那天開始,蔡琰就知道她一定會面臨這樣的問題。
“元昭,我知道你心疼我,但是當年有人質疑你的能力的時候,難道你是把說閑話的人全都揍了一遍嗎?”
曹旭只好說道:“不是。”
“那你是怎麽做的?去找曹公哭訴還是讓人幫你找那些人的麻煩?”
都不是的……
“我在軍營裏嚴格要求自己,然後真正的打出漂亮仗來,用事實讓那些人閉嘴。”
蔡琰聽到這話笑了出來:“所以,我也是一樣,當初的你不願意做的事情,我又怎麽會願意做呢?而你能夠做到的事情,我也會努力做到的。”
之後蔡琰專門撰寫了文章來駁斥那些質疑她的人,那些人提出的每一個‘錯誤’,蔡琰都給出了讓人信服的解釋,甚至在文章的最後列出了她的參考書籍。
至於說那些人……
蔡琰倒是沒說什麽,但曹旭卻公開放話去說:“那些質疑的人最好也把自己的書單列出來,總不會是拿著一家之言就敢口出不遜,這得是多麽的每見識啊,這種人,也能被稱作讀書人?”
曹旭的嘲諷遠比蔡琰的解釋更拉仇恨,當即有人辯不過蔡琰就把矛頭指向曹旭。
對於這種,曹旭的應對就更加簡單了。
“我是個武將,向來用拳頭說話,之前是誰想要跟我聊聊來著?”
……沒人想跟你聊聊!
這話一出來,頓時所有敢對著曹旭叫囂的聲音全部消停了。
曹旭這些年用事實證明了她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
別說是讀書人了,就算是武將,除了呂布趙雲這種等級的,其他人遇上她還不是只有挨揍的分。
關於五經正義的爭論,在持續了幾個月之後終於徹底消停。
大家發現蔡琰的書是真的很靠譜,以他們目前的水平和手中的資源,壓根挑不出什麽有理有據的錯誤來。
那些一開始就亂蹦跶的,基本都是胡亂叫囂。
更何況,大家其實也挺擔心被曹旭記恨上的_(:3ゝ∠)_
而在關於五經正義本身內容的爭議平息之後,蔡琰的那一手極為精彩漂亮的書法終於開始被人們讚譽追捧起來。
關於這被稱作楷書,大家已經沒啥心思反駁了。
……反正最後也是辯不過。
蔡琰的字也流行一起來,一時之間只要家中不是太過拮據的,都會買上一部五經正義擺在家裏,一來五經本就是讀書人的必修課,二來,對著上面的字練練書法也是極好的。
反正青州紙雖然在其他地方價格高昂,但如果是青州本身出品的話,其實代價並沒有很高。
……早說了他們的主要原料是竹子稻草一類的東西嘛,真的不值錢。
而這一版的五經後來也被稱作蔡版,是最具權威性的五經,也成為了後世的標準。
不過關於這套書倒是有個傳言,據說除了收藏在熹平館內的那一套蔡琰手書之外,另外還有一套特別的版本存在,只是很多人都無緣得見而已。
據說這版本也只有一套,就連皇帝和曹操那裏都是沒有的。
這一套書極為神秘,具體存於何處也是沒人知道的,很多人也就把這當做是傳言了。
但紀衡知道這是真的,確實是有這麽一套書存在,甚至這是蔡琰親自來找他制作的。
而這套五經正義,此時就收藏在糜竺家中。
這套五經正義也是青州出版,皇帝認定的官方標準版本的雕版印刷第一套成品,為了區別其他,這一套的封面與其他五經正義的藍色封面不同,而是使用了黑色套紅色為主的印刷,再加上做工精致的金色描邊,看起來就極為顯眼。
這一套書除了五經正義原本的內容之外,還收錄了蔡琰親自撰寫的一篇特殊的序文,專程贈送給糜竺,作為一直以來他為這部書做出的貢獻的感謝。
紀衡還記得當時糜竺拿到這套書的時候,激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他就是個商人家庭出身,哪怕做了官,人家也覺得他們家還是帶著商人氣息,這些年糜竺為曹操做的也都是賺錢的生意,青州的財政可就靠他了,糜竺雖然對此沒有任何怨言,甚至感謝曹操對他的信任,但別人說起糜家的時候,那也是只當做是個運氣好投資政治成功的商人而已。
一個向來被人看作是逐利庸俗的商人,居然可以與這樣的文化事情扯上關系,並且得到了認同,糜竺激動不已。
紀衡看著他這樣其實有點心疼。
這年頭的商人,是真的不容易啊。
於是他很幹脆的向曹操提議,所有青州出版的五經正義,不僅要打上代表朝廷的官方標識,還應該給糜竺也留下位置。
曹操想了想又為此上書皇帝,劉協不會在小事上給曹操找不痛快,自然是答應了。
不過關於這一點,很多人看到了糜家的標識都以為會有這東西,僅僅是因為這書其實也是交給糜家販賣的而已。
紀衡有點心疼糜竺,可糜竺自己倒是不在乎,他不解釋也不宣揚,並且表示能夠得到如今的待遇,他已經很滿足了。
可以說,這件事情上,青州的所有人都很高興。
好吧,也不是所有,至少呂布表現的沒那麽高興。
在五經正義正式成為官方指定標準的那一天,呂布扯著高順,拿著新買到手的五經正義簡直要哭了。
“這個不會也要加入考試範圍吧?qaq”
別啊!這麽玩他一輩子都不可能及格啦!
高順:“……”
他拒絕承認眼前這個慫貨是曾經天下無雙的呂布_(:3ゝ∠)_
在五經正義的事情徹底塵埃落定之後,紀衡開始忽悠曹旭了。
他表示,取名什麽的,你聽呂布的哪兒能行啊,會給自家兒子取名草履蟲的爹幫你想的名字,你以為能有多靠譜?
這事還是得聽蔡琰的嘛。
曹旭跟蔡琰的關系好,而蔡琰又那麽有學問,請她幫孩子取個名字多好啊。
曹旭聽了也有些心動,她覺得這事紀衡說的好像很有道理的樣子。
比其他不好說,但比文化水平,蔡琰甩了呂布好幾條街呢。
曹旭本以為日子會繼續輕松悠閑,至少在他們和劉岱幹架之前都會很輕松,而她只要安心的等著孩子降臨就好了。
可就在這一年剛入夏不到一個月的時候,徐庶匆匆忙忙的跑到曹旭的面前,他要說的事情只有一件。
之前身體就一直不好的徐昌,病故了。
這個消息對於曹旭來說用晴天霹靂都不足以形容。
紀衡接到消息說曹旭在家裏暈倒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不相信,曹旭的身體情況他最清楚不過,早上出門他看著還好好的,怎麽可能突然就不好了?
可緊接著又說徐昌病故了。
紀衡的臉色瞬間就變了。
徐昌對於曹旭的意義,簡直就是另一個父親!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