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寡婦養女記 完結
關燈
小
中
大
為了能早日親政, 李啟明十四歲大婚, 娶得是鎮國公嫡幼女齊氏。大婚後, 攝政王和幾位輔政大臣爽快的交回了權利,雖其中有些波瀾,可李啟明還是順利收回了所有的權利, 成為真正的天下之主!
沒等他松口氣, 李啟成上了道折子,將燕王之位傳給了他的長子, 然後邀請李蘇游江南去了。當然, 一起去的還有安和郡主和蕭振樞夫婦。
其實李啟成是很不耐煩帶著他們一起去的。不過李蘇說了, 如果不帶他們一起去的話,她就不去了。畢竟人言可畏。
李啟成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安和郡主倒是高興的很,臨走前還進宮跟她的十八叔辭行來著。
李啟明給她安排了十來個侍衛,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安和郡主,其實真實目的是什麽, 大家心裏都清楚。
大家以為李啟成會反對,可是李啟成只是輕飄飄的看了那些侍衛一眼, 然後跑到李蘇跟前獻殷勤去了。
李蘇也沒有說話, 這個李啟明,未免太多心了些。李啟成這幾年的表現, 大家都看在眼裏,他還不放心。這樣多心多疑,怕不是長壽之兆。不過好歹,一切都結束了, 李啟明順利親政,永安侯府安然無恙,李啟成也活的好好的。
這樣太好了。
這幾年的相處,李蘇對李啟成有些感情,當然,不是愛情,而是友情和親情。她不想看到李啟成留在京城被懷疑,被猜忌,幹脆假借自己想四處走走,哄著李啟成跟著自己一起離開了京城。再加上有這些耳目,小皇帝此時應該能放心了!
她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斯琴了。小皇帝大婚了,卻不放斯琴出宮。斯琴如今的地位不上不下,十分尷尬。
可斯琴卻看的很開。偶爾幾次見面,也只說自己一切都好,讓自己不要惦記她。此次自己離京,斯琴未能親自相送,據聞是陛下病了,她在侍疾。不過斯琴命人送了些銀票和口信,讓她註意身體,一路順風。
李啟成和李蘇坐馬車到了通州碼頭,上了船,沿著大運河,一路南下,若遇到風景秀麗之處,就停船靠岸,上船游玩。
一路走走停停,玩的開心的很。
即使他們離開了京城,可他們還是能源源不斷的接到了京城裏的消息。相反,京城那邊也是一樣。
李啟明大婚後三個月,皇後齊氏有孕,九個月後,皇後產子。李啟明很高興,大赦天下,並冊立尚在繈褓中的嫡長子為太子!
緊接著,李啟明下旨冊封永安侯的甥孫女王氏為貴妃,賜號宸。
李蘇大驚,永安侯的甥孫女王氏,不就是斯琴嗎?斯琴成了貴妃?
李蘇和蕭振樞面面相覷,一言不發。
安和郡主則掰著手指頭開始研究輩分問題,“蘇蘇和七叔是一輩的,七叔是我七叔,夫君是蘇蘇的表哥,斯琴是夫君的外甥女,陛下是我的十八叔······”這什麽亂七八糟的啊,她怎麽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啊!
“放心,那家夥精明著呢。他特意等到皇後生下太子後才立斯琴為妃,就是顧忌到各方面的反應了。他也算用心了。”李啟成說道。
李蘇卻難掩憂慮,“斯琴比陛下大幾歲,初封就是貴妃,這······”
“放心,你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我怎麽會坐視不理呢!放心,宗室那邊無人敢多嘴。其實,以斯琴的資質,當皇後也是綽綽有餘。誰知道他心眼那麽多,為了能順利親政,立了齊氏為後。”李啟成不屑的說道。
李蘇瞪了他一眼,總是這麽口無遮攔,嫌活的太長啊!
“蘇蘇,我們要不要回去?”蕭振樞蹙眉道。
“回去幹什麽?永安侯府要是有能力阻止的話,早就阻止了。現在回去,黃花菜也涼了!”李啟成翻了個白眼說道。“好了,也不知道你們在瞎擔心些什麽。斯琴要是不願意,她有一百種方法能勸說小皇帝打消這個念頭。既然她沒這麽做,肯定是願意的。再說了,論感情,她和小皇帝算得上是青梅竹馬了,齊氏即使是皇後,也比不上,有感情,有地位,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李啟成的話雖然簡單粗暴,可是也不無道理。況且,他們如今趕回去,也的確什麽都做不了。
沒幾日,李蘇就接到了來自京城的信,是斯琴寫的。信上說,陛下封妃,是和她商量過的,她經過深思熟慮,也答應了。讓李蘇不要擔心。
沒多久,永安侯府也來了信,信中和斯琴說的差不多。陛下封妃之前,詢問過永安侯的意見,永安侯原本是不同意的。斯琴和永安侯懇談過之後,永安侯最終答應了此事。
只是給蕭振樞的信裏,蕭啟之告訴了他,斯琴為了讓永安侯答應此事,為了能和陛下在一起,為了不讓自己的存在威脅到皇後和太子,為了不讓永安侯牽涉其中,她主動服下避子丸,以示自己的決心。陛下十分感動,原本只打算封斯琴為妃,結果陛下感其情意,改封其為貴妃!而皇後也平靜的接受了這一事實。
蕭振樞心中十分震驚,卻又很快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斯琴的確是能做出這些事的人。斯琴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怎麽說呢?有魄力,有決斷!可父親也在信裏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斯琴想要的,可能遠遠不止如此。帝王的專情,貴妃的尊位,這些都不是斯琴想要的。她想要的,可能比這個還要多······
如果真是那樣,真到了那一日,永安侯府該怎麽做?
蕭振樞心裏驚濤駭浪,想和李蘇說些什麽,可在看到李啟成冰冷的眼神後,又咽了回去。
“你們家是什麽立場,本王不管,但不許拿那些烏七八糟的事騷擾蘇蘇。否則,別怪本王翻臉!”李啟成冷冷的說道。
“王爺難道不擔心嗎?”蕭振樞面無表情。
“本王最討厭的就是你們這幅忠臣良相的嘴臉,江山是李家的江山,本王都不著急,你們在那瞎擔心個什麽勁!”李啟成鄙夷的說道。“退一萬步來說,這些都是男人們的事,不要將女人牽扯進去。如果李啟明連個女人都掌控不了,這個江山,他也坐不穩!左右都是要倒的,倒在誰手裏有什麽區別。”
什麽江山社稷,在李啟成心裏就是個屁!只要不妨礙到他,愛誰誰!
蕭振樞眉頭緊鎖,。
李啟成忽的湊到他跟前,“本王再說一句,別打擾蘇蘇。否則,本王不介意再掀風浪,將這水攪得更混一點!”
蕭振樞猛地擡頭,看向李啟成。
李啟成並不避諱他的眼神。
“你們在說什麽?”安和郡主問道。
二人扭頭看去,李蘇和安和郡主正並肩站在一起,看著這邊。
“沒什麽,我們是在商量,再往前走一走,就到了安橋鎮,安橋鎮有個千年古剎,據說香火靈得很,想問問你們有沒有興趣去看一看啊?”李啟成笑著說道。
“千年古剎?”李蘇知道他們說的不是實話,不過她沒有追問。對於斯琴的想法,李蘇或多或少了解一點,她說不上讚成,但也不會反對。至於以後,且看她能走到哪一步了。她這個當娘的,幫不了她什麽,只能盡力不拖累她。
於是,李蘇一行繼續南下。
或許是李啟明身子的問題,他的子嗣並不多,五年過去了,後宮裏只有三位皇子和兩位公主。嬪妃中,李啟明最尊重的是皇後,最寵愛和信任的卻是宸貴妃王斯琴,嬪妃中,唯有宸貴妃可以自由出入禦書房。
因著宸貴妃身份尊貴,又得李啟明寵愛信任,不少嬪妃依附,甚至有出身低微卻誕有皇子的嬪妃,欲將皇子送於宸貴妃撫養。就連李啟明,也提過將一個生母早逝的公主記在她名下,卻都被她拒絕了。她說一旦有了子嗣,難免有所偏頗,日後處事也會有失公允。
因此,雖然宸貴妃深的帝寵,皇後卻不是那麽忌憚她!沒有子嗣,寵愛再多又有什麽用!她要防備的是那些身份同樣尊貴,且膝下有皇子的嬪妃。再有,太子身子有些孱弱,皇後想著,要是能再多得個皇子就更穩妥了。
所有嬪妃都在爭,爭寵愛,爭地位,爭子嗣,爭利益,唯有王斯琴,什麽都不爭,超然於外。
而李啟明也越來越信任她,甚至病中的時候,精神不濟,讓王斯琴替他批閱奏折。只是,說是批閱奏折,其實是王斯琴將奏折內容念給他聽,李啟明做出回覆,王斯琴再模仿李啟明的筆跡批折子。
一開始,李啟明對王斯琴並不是一點防範都沒有的。只是,王斯琴每每進出禦書房,向來都是目不斜視,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哪怕聽到什麽,也從不對外洩露半句。
有一次,李啟明有意讓她聽到了有人彈劾永安侯,雖然事後查證是誣告。可當時王斯琴只是面露疑色,但卻依舊未對外吐露半個字,也未曾聯系過永安侯府。
時間長了,李啟明對王斯琴也真的放心了。是了,她不過在永安侯府待了幾年,可卻和自己在一起待了十幾年,孰輕孰重,斯琴心裏清楚。為了能和自己在一起,她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自己怎麽能懷疑她呢。
此次讓斯琴代為批閱奏折,斯琴堅決推辭,最後在自己的逼迫之下,才勉強答應的。為此,她不安了好些日子。自己病好了,她反而瘦了一圈。
李啟明覺得虧待了王斯琴,便想著要怎麽補償。本來,身為一個嬪妃,子嗣和寵愛是她在後宮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惜啊,子嗣是沒有辦法了。那麽只能是寵愛了。
李啟明想要提高斯琴的身份。可她已經是僅次於皇後之下的四妃之首了,還能怎麽尊崇呢。
李啟明想了半天,想出個皇貴妃的名號來。在貴妃前價格皇字,以示尊貴。且皇貴妃的各種儀仗待遇和皇後比肩。
這道聖旨一下,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宗室那邊,向來不會和陛下作對,後宮裏,也是怨聲四起。皇後就不必說了,皇貴妃!除了沒有子嗣,這已經嚴重威脅到她的地位了。其餘嬪妃們也是如此,原以為貴妃深受帝寵,地位上晉無可晉,誰知道,陛下為了她又想出了皇貴妃的名號來,這樣下去,她們還有什麽出路。
王斯琴知道後,跪辭皇貴妃的名分。
可李啟明骨子裏也有些執拗,旁人越反對,他越要辦成!不過一個皇貴妃而已,以斯琴的聰慧靈巧,美好品德,對自己的真心,皇後之位也配得上。不過當初自己為了拉攏那些輔政大臣們,才立了齊氏為後。
沒想到,自己和斯琴的避讓,卻縱的齊氏和鎮國公的氣焰越來越囂張了!皇後稱病,不肯接受斯琴的請安。朝堂之上,鎮國公一黨的反對聲也最高。
甚至民間還有斯琴是禍國妖姬的謠言傳出。這樣的謠言,李啟明不用想就知道是誰放出來的。
斯琴已經不能有子嗣了,他們還不放心,非要趕盡殺絕。他們將他置於何地!
李啟明鐵了心要促成此事,不但封了王斯琴為皇貴妃,還舉辦了盛大的冊封禮,和王斯琴一起,並肩,接受文武百官和內外命婦的朝拜!
緊接著,李啟明又下旨,皇子們年滿四歲之後,皆挪到端本宮居住,每月初一十五可和生母見面,時間不能超過一個時辰。後宮裏的幾位皇子,包括太子在內,全都搬到了端本宮。隨侍人員全部更換。
沒等到皇後和嬪妃們反應過來,李啟明又下旨,皇後病重,不能管理宮務,由皇貴妃管理宮務,惠妃德妃麗妃榮妃襄理。
王斯琴其實並不樂意管理宮務,接旨後,便將公務分派給四妃分別管理,互相監督,自己只起個監管的作用。
李啟明見她並不貪權,越發的敬重她。
這一系列的旨意,打的皇後和鎮國公措手不及。
前者是為了盡可能的隔絕嬪妃們對皇子們的影響和掌控,這皇後還能忍,畢竟太子已經懂事了,自幼由她教導,她深信太子不會被被人籠絡了去,不認她這個母後。可後者,就已經觸犯了她的切身利益了。鳳印和宮務都保不住的皇後,還是什麽皇後!
皇後一怒之下,命人帶了份密信出宮,給母家鎮國公府,信中和鎮國公商量對策,甚至多有怨懟之言。
不巧,這封信卻被守衛查了出來,並呈給了李啟明。
李啟明立刻陰謀化了,他認為這是皇後勾結鎮國公府試圖謀反的證據。他立刻下旨,以謀逆的大不赦罪名,查抄鎮國公府。
最後,果真在鎮國公的書房內,查到了一些以太子的名義,往來聯系的書信。李啟明知道後,大怒,下旨奪爵、抄家、處死、流放。同時,下旨廢後。
只是太子無辜,李啟明並未下旨廢太子。
可太子已經懂事了,和生母感情很好,外家被抄家奪爵,生母被廢,太子心中如何不怨恨,經常口出怨懟之語。更有人告發,說廢後在冷宮裏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說等太子繼位,必救她出冷宮,到時候,要皇貴妃好看之類的話語。
李啟明大怒,恰好王斯琴突然無故昏迷,太醫查不出原因。有好事者便說,或許是有人在宮裏行巫蠱之術,欲謀害皇貴妃。
李啟明命人徹查,結果在太子住處發現了寫著皇貴妃生辰八字的巫蠱娃娃。
李啟明終於忍無可忍,下旨廢太子,改封其為滇王,即日離京去封地。同時,秘密處死了廢後。
等滇王離京後,李啟明終於再次下旨,封王斯琴為後,同時舉行了盛大的冊封禮。
建元十八年,李啟明病重,立次子為太子,下旨太子監國,皇後輔政。
建元二十四年,李啟明駕崩,下旨令太子繼位,尊王斯琴為皇太後,軍國大事取皇太後處置。太子繼位後,尊生母德妃為帝太後。皇太後垂簾聽政。改元萬盛。同年,皇太後封其母李氏為超品秦國夫人。
萬盛二年,帝太後連同母家永寧侯府意圖逼宮,逼皇太後還政於皇帝。敗,帝太後除尊位,貶為庶人,永寧侯府奪爵抄家。
萬盛十年,陛下駕崩,無嗣。皇太後改立萬業帝幼子平王為帝,改元昌寧。皇太後身穿帝服,臨朝稱制,權傾朝野,四海震驚,議論紛紛。
皇太後一改之前對待萬盛帝的態度,將昌寧帝帶在身邊,悉心教導。昌寧帝成年後,為昌寧帝精心挑選了永安侯嫡孫女為後。
只是,昌寧帝大婚後,皇太後依舊沒有還政於昌寧帝。甚至身穿帝服,去太廟行祭祀大典。朝臣反對,皇太後卻一意孤行,貶黜了不少反對她的朝臣們。就連永安侯也遭到訓斥。
彼時,朝臣們十分擔憂,怕皇太後會謀朝篡位。也曾有黨附皇太後之人尚書,請皇太後稱帝。可皇太後卻撕碎了那些鼓動她稱帝的奏折。
昌寧十五年,皇太後病逝,臨終前還政於昌寧帝。昌寧帝感其恩德,謚號章獻明肅皇後,為其單獨建陵,規模與帝陵類同。
後世史書記載,章獻明肅皇後,母秦國夫人李氏,父不祥。一生歷經三朝,輔佐三位帝王,成就史上著名的昌寧盛世。少時聰慧,入宮伴駕多年。建元帝親政後,初封為貴妃,深的帝寵。未及,加封皇貴妃。同年,帝廢後,尊其為後。此後,章獻明肅皇後掌大齊朝臣三十一年,開創了昌寧盛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沒等他松口氣, 李啟成上了道折子,將燕王之位傳給了他的長子, 然後邀請李蘇游江南去了。當然, 一起去的還有安和郡主和蕭振樞夫婦。
其實李啟成是很不耐煩帶著他們一起去的。不過李蘇說了, 如果不帶他們一起去的話,她就不去了。畢竟人言可畏。
李啟成只好勉為其難的答應了。
安和郡主倒是高興的很,臨走前還進宮跟她的十八叔辭行來著。
李啟明給她安排了十來個侍衛,美其名曰是為了保護安和郡主,其實真實目的是什麽, 大家心裏都清楚。
大家以為李啟成會反對,可是李啟成只是輕飄飄的看了那些侍衛一眼, 然後跑到李蘇跟前獻殷勤去了。
李蘇也沒有說話, 這個李啟明,未免太多心了些。李啟成這幾年的表現, 大家都看在眼裏,他還不放心。這樣多心多疑,怕不是長壽之兆。不過好歹,一切都結束了, 李啟明順利親政,永安侯府安然無恙,李啟成也活的好好的。
這樣太好了。
這幾年的相處,李蘇對李啟成有些感情,當然,不是愛情,而是友情和親情。她不想看到李啟成留在京城被懷疑,被猜忌,幹脆假借自己想四處走走,哄著李啟成跟著自己一起離開了京城。再加上有這些耳目,小皇帝此時應該能放心了!
她現在唯一擔心的就是斯琴了。小皇帝大婚了,卻不放斯琴出宮。斯琴如今的地位不上不下,十分尷尬。
可斯琴卻看的很開。偶爾幾次見面,也只說自己一切都好,讓自己不要惦記她。此次自己離京,斯琴未能親自相送,據聞是陛下病了,她在侍疾。不過斯琴命人送了些銀票和口信,讓她註意身體,一路順風。
李啟成和李蘇坐馬車到了通州碼頭,上了船,沿著大運河,一路南下,若遇到風景秀麗之處,就停船靠岸,上船游玩。
一路走走停停,玩的開心的很。
即使他們離開了京城,可他們還是能源源不斷的接到了京城裏的消息。相反,京城那邊也是一樣。
李啟明大婚後三個月,皇後齊氏有孕,九個月後,皇後產子。李啟明很高興,大赦天下,並冊立尚在繈褓中的嫡長子為太子!
緊接著,李啟明下旨冊封永安侯的甥孫女王氏為貴妃,賜號宸。
李蘇大驚,永安侯的甥孫女王氏,不就是斯琴嗎?斯琴成了貴妃?
李蘇和蕭振樞面面相覷,一言不發。
安和郡主則掰著手指頭開始研究輩分問題,“蘇蘇和七叔是一輩的,七叔是我七叔,夫君是蘇蘇的表哥,斯琴是夫君的外甥女,陛下是我的十八叔······”這什麽亂七八糟的啊,她怎麽感覺自己的腦子不夠用啊!
“放心,那家夥精明著呢。他特意等到皇後生下太子後才立斯琴為妃,就是顧忌到各方面的反應了。他也算用心了。”李啟成說道。
李蘇卻難掩憂慮,“斯琴比陛下大幾歲,初封就是貴妃,這······”
“放心,你的女兒就是我的女兒,我怎麽會坐視不理呢!放心,宗室那邊無人敢多嘴。其實,以斯琴的資質,當皇後也是綽綽有餘。誰知道他心眼那麽多,為了能順利親政,立了齊氏為後。”李啟成不屑的說道。
李蘇瞪了他一眼,總是這麽口無遮攔,嫌活的太長啊!
“蘇蘇,我們要不要回去?”蕭振樞蹙眉道。
“回去幹什麽?永安侯府要是有能力阻止的話,早就阻止了。現在回去,黃花菜也涼了!”李啟成翻了個白眼說道。“好了,也不知道你們在瞎擔心些什麽。斯琴要是不願意,她有一百種方法能勸說小皇帝打消這個念頭。既然她沒這麽做,肯定是願意的。再說了,論感情,她和小皇帝算得上是青梅竹馬了,齊氏即使是皇後,也比不上,有感情,有地位,還有什麽好擔心的。”
李啟成的話雖然簡單粗暴,可是也不無道理。況且,他們如今趕回去,也的確什麽都做不了。
沒幾日,李蘇就接到了來自京城的信,是斯琴寫的。信上說,陛下封妃,是和她商量過的,她經過深思熟慮,也答應了。讓李蘇不要擔心。
沒多久,永安侯府也來了信,信中和斯琴說的差不多。陛下封妃之前,詢問過永安侯的意見,永安侯原本是不同意的。斯琴和永安侯懇談過之後,永安侯最終答應了此事。
只是給蕭振樞的信裏,蕭啟之告訴了他,斯琴為了讓永安侯答應此事,為了能和陛下在一起,為了不讓自己的存在威脅到皇後和太子,為了不讓永安侯牽涉其中,她主動服下避子丸,以示自己的決心。陛下十分感動,原本只打算封斯琴為妃,結果陛下感其情意,改封其為貴妃!而皇後也平靜的接受了這一事實。
蕭振樞心中十分震驚,卻又很快的接受了這個事實。斯琴的確是能做出這些事的人。斯琴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怎麽說呢?有魄力,有決斷!可父親也在信裏說出了自己的擔憂,斯琴想要的,可能遠遠不止如此。帝王的專情,貴妃的尊位,這些都不是斯琴想要的。她想要的,可能比這個還要多······
如果真是那樣,真到了那一日,永安侯府該怎麽做?
蕭振樞心裏驚濤駭浪,想和李蘇說些什麽,可在看到李啟成冰冷的眼神後,又咽了回去。
“你們家是什麽立場,本王不管,但不許拿那些烏七八糟的事騷擾蘇蘇。否則,別怪本王翻臉!”李啟成冷冷的說道。
“王爺難道不擔心嗎?”蕭振樞面無表情。
“本王最討厭的就是你們這幅忠臣良相的嘴臉,江山是李家的江山,本王都不著急,你們在那瞎擔心個什麽勁!”李啟成鄙夷的說道。“退一萬步來說,這些都是男人們的事,不要將女人牽扯進去。如果李啟明連個女人都掌控不了,這個江山,他也坐不穩!左右都是要倒的,倒在誰手裏有什麽區別。”
什麽江山社稷,在李啟成心裏就是個屁!只要不妨礙到他,愛誰誰!
蕭振樞眉頭緊鎖,。
李啟成忽的湊到他跟前,“本王再說一句,別打擾蘇蘇。否則,本王不介意再掀風浪,將這水攪得更混一點!”
蕭振樞猛地擡頭,看向李啟成。
李啟成並不避諱他的眼神。
“你們在說什麽?”安和郡主問道。
二人扭頭看去,李蘇和安和郡主正並肩站在一起,看著這邊。
“沒什麽,我們是在商量,再往前走一走,就到了安橋鎮,安橋鎮有個千年古剎,據說香火靈得很,想問問你們有沒有興趣去看一看啊?”李啟成笑著說道。
“千年古剎?”李蘇知道他們說的不是實話,不過她沒有追問。對於斯琴的想法,李蘇或多或少了解一點,她說不上讚成,但也不會反對。至於以後,且看她能走到哪一步了。她這個當娘的,幫不了她什麽,只能盡力不拖累她。
於是,李蘇一行繼續南下。
或許是李啟明身子的問題,他的子嗣並不多,五年過去了,後宮裏只有三位皇子和兩位公主。嬪妃中,李啟明最尊重的是皇後,最寵愛和信任的卻是宸貴妃王斯琴,嬪妃中,唯有宸貴妃可以自由出入禦書房。
因著宸貴妃身份尊貴,又得李啟明寵愛信任,不少嬪妃依附,甚至有出身低微卻誕有皇子的嬪妃,欲將皇子送於宸貴妃撫養。就連李啟明,也提過將一個生母早逝的公主記在她名下,卻都被她拒絕了。她說一旦有了子嗣,難免有所偏頗,日後處事也會有失公允。
因此,雖然宸貴妃深的帝寵,皇後卻不是那麽忌憚她!沒有子嗣,寵愛再多又有什麽用!她要防備的是那些身份同樣尊貴,且膝下有皇子的嬪妃。再有,太子身子有些孱弱,皇後想著,要是能再多得個皇子就更穩妥了。
所有嬪妃都在爭,爭寵愛,爭地位,爭子嗣,爭利益,唯有王斯琴,什麽都不爭,超然於外。
而李啟明也越來越信任她,甚至病中的時候,精神不濟,讓王斯琴替他批閱奏折。只是,說是批閱奏折,其實是王斯琴將奏折內容念給他聽,李啟明做出回覆,王斯琴再模仿李啟明的筆跡批折子。
一開始,李啟明對王斯琴並不是一點防範都沒有的。只是,王斯琴每每進出禦書房,向來都是目不斜視,不該看的不看,不該聽的不聽。哪怕聽到什麽,也從不對外洩露半句。
有一次,李啟明有意讓她聽到了有人彈劾永安侯,雖然事後查證是誣告。可當時王斯琴只是面露疑色,但卻依舊未對外吐露半個字,也未曾聯系過永安侯府。
時間長了,李啟明對王斯琴也真的放心了。是了,她不過在永安侯府待了幾年,可卻和自己在一起待了十幾年,孰輕孰重,斯琴心裏清楚。為了能和自己在一起,她付出了那麽大的代價,自己怎麽能懷疑她呢。
此次讓斯琴代為批閱奏折,斯琴堅決推辭,最後在自己的逼迫之下,才勉強答應的。為此,她不安了好些日子。自己病好了,她反而瘦了一圈。
李啟明覺得虧待了王斯琴,便想著要怎麽補償。本來,身為一個嬪妃,子嗣和寵愛是她在後宮安身立命的根本,可惜啊,子嗣是沒有辦法了。那麽只能是寵愛了。
李啟明想要提高斯琴的身份。可她已經是僅次於皇後之下的四妃之首了,還能怎麽尊崇呢。
李啟明想了半天,想出個皇貴妃的名號來。在貴妃前價格皇字,以示尊貴。且皇貴妃的各種儀仗待遇和皇後比肩。
這道聖旨一下,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宗室那邊,向來不會和陛下作對,後宮裏,也是怨聲四起。皇後就不必說了,皇貴妃!除了沒有子嗣,這已經嚴重威脅到她的地位了。其餘嬪妃們也是如此,原以為貴妃深受帝寵,地位上晉無可晉,誰知道,陛下為了她又想出了皇貴妃的名號來,這樣下去,她們還有什麽出路。
王斯琴知道後,跪辭皇貴妃的名分。
可李啟明骨子裏也有些執拗,旁人越反對,他越要辦成!不過一個皇貴妃而已,以斯琴的聰慧靈巧,美好品德,對自己的真心,皇後之位也配得上。不過當初自己為了拉攏那些輔政大臣們,才立了齊氏為後。
沒想到,自己和斯琴的避讓,卻縱的齊氏和鎮國公的氣焰越來越囂張了!皇後稱病,不肯接受斯琴的請安。朝堂之上,鎮國公一黨的反對聲也最高。
甚至民間還有斯琴是禍國妖姬的謠言傳出。這樣的謠言,李啟明不用想就知道是誰放出來的。
斯琴已經不能有子嗣了,他們還不放心,非要趕盡殺絕。他們將他置於何地!
李啟明鐵了心要促成此事,不但封了王斯琴為皇貴妃,還舉辦了盛大的冊封禮,和王斯琴一起,並肩,接受文武百官和內外命婦的朝拜!
緊接著,李啟明又下旨,皇子們年滿四歲之後,皆挪到端本宮居住,每月初一十五可和生母見面,時間不能超過一個時辰。後宮裏的幾位皇子,包括太子在內,全都搬到了端本宮。隨侍人員全部更換。
沒等到皇後和嬪妃們反應過來,李啟明又下旨,皇後病重,不能管理宮務,由皇貴妃管理宮務,惠妃德妃麗妃榮妃襄理。
王斯琴其實並不樂意管理宮務,接旨後,便將公務分派給四妃分別管理,互相監督,自己只起個監管的作用。
李啟明見她並不貪權,越發的敬重她。
這一系列的旨意,打的皇後和鎮國公措手不及。
前者是為了盡可能的隔絕嬪妃們對皇子們的影響和掌控,這皇後還能忍,畢竟太子已經懂事了,自幼由她教導,她深信太子不會被被人籠絡了去,不認她這個母後。可後者,就已經觸犯了她的切身利益了。鳳印和宮務都保不住的皇後,還是什麽皇後!
皇後一怒之下,命人帶了份密信出宮,給母家鎮國公府,信中和鎮國公商量對策,甚至多有怨懟之言。
不巧,這封信卻被守衛查了出來,並呈給了李啟明。
李啟明立刻陰謀化了,他認為這是皇後勾結鎮國公府試圖謀反的證據。他立刻下旨,以謀逆的大不赦罪名,查抄鎮國公府。
最後,果真在鎮國公的書房內,查到了一些以太子的名義,往來聯系的書信。李啟明知道後,大怒,下旨奪爵、抄家、處死、流放。同時,下旨廢後。
只是太子無辜,李啟明並未下旨廢太子。
可太子已經懂事了,和生母感情很好,外家被抄家奪爵,生母被廢,太子心中如何不怨恨,經常口出怨懟之語。更有人告發,說廢後在冷宮裏口出大逆不道之言,說等太子繼位,必救她出冷宮,到時候,要皇貴妃好看之類的話語。
李啟明大怒,恰好王斯琴突然無故昏迷,太醫查不出原因。有好事者便說,或許是有人在宮裏行巫蠱之術,欲謀害皇貴妃。
李啟明命人徹查,結果在太子住處發現了寫著皇貴妃生辰八字的巫蠱娃娃。
李啟明終於忍無可忍,下旨廢太子,改封其為滇王,即日離京去封地。同時,秘密處死了廢後。
等滇王離京後,李啟明終於再次下旨,封王斯琴為後,同時舉行了盛大的冊封禮。
建元十八年,李啟明病重,立次子為太子,下旨太子監國,皇後輔政。
建元二十四年,李啟明駕崩,下旨令太子繼位,尊王斯琴為皇太後,軍國大事取皇太後處置。太子繼位後,尊生母德妃為帝太後。皇太後垂簾聽政。改元萬盛。同年,皇太後封其母李氏為超品秦國夫人。
萬盛二年,帝太後連同母家永寧侯府意圖逼宮,逼皇太後還政於皇帝。敗,帝太後除尊位,貶為庶人,永寧侯府奪爵抄家。
萬盛十年,陛下駕崩,無嗣。皇太後改立萬業帝幼子平王為帝,改元昌寧。皇太後身穿帝服,臨朝稱制,權傾朝野,四海震驚,議論紛紛。
皇太後一改之前對待萬盛帝的態度,將昌寧帝帶在身邊,悉心教導。昌寧帝成年後,為昌寧帝精心挑選了永安侯嫡孫女為後。
只是,昌寧帝大婚後,皇太後依舊沒有還政於昌寧帝。甚至身穿帝服,去太廟行祭祀大典。朝臣反對,皇太後卻一意孤行,貶黜了不少反對她的朝臣們。就連永安侯也遭到訓斥。
彼時,朝臣們十分擔憂,怕皇太後會謀朝篡位。也曾有黨附皇太後之人尚書,請皇太後稱帝。可皇太後卻撕碎了那些鼓動她稱帝的奏折。
昌寧十五年,皇太後病逝,臨終前還政於昌寧帝。昌寧帝感其恩德,謚號章獻明肅皇後,為其單獨建陵,規模與帝陵類同。
後世史書記載,章獻明肅皇後,母秦國夫人李氏,父不祥。一生歷經三朝,輔佐三位帝王,成就史上著名的昌寧盛世。少時聰慧,入宮伴駕多年。建元帝親政後,初封為貴妃,深的帝寵。未及,加封皇貴妃。同年,帝廢後,尊其為後。此後,章獻明肅皇後掌大齊朝臣三十一年,開創了昌寧盛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