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亂世縮影
關燈
小
中
大
天際一聲鳶鳴,飛鷹掠過山野。蒼茫的大地浮著血色,肅殺之氣盤桓曠野之間。
永和六年夏,蜀相楊羨率軍五萬入南陽。一萬蜀軍先鋒入丹口,一戰擊退了三萬梁軍。
同時,在南陽本是采取固守方略的楚軍,一反常態,對宛城附近的梁軍發起了大反攻。
宛城是南陽郡的郡城,也是天下有數的大城,便是在如今的戰時,也是有著數十萬人口。十年之前,在宛城的小諸侯靳秀降梁,至此之後,南陽郡北部大片的土地都規劃在梁軍的治下。
蔡通一直對於這件事情引以為憾。
一來,靳秀雖然只是小諸侯,但是其麾下黑虓軍乃是天下強軍。二者,靳秀掌握著的南陽北的土地雖然不大,可戰略位置卻是十分重要,人口稠密
靳秀的投降,讓桓武白白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掌握了南陽中北部宛城和穰縣兩座要地。
梁軍在南陽北駐軍十三萬,對楚國威脅卻是致命的。
若是這兩座城在靳秀手中,那麽梁楚之間就有著戰略緩沖之地。可是在桓武手中,梁軍在南陽便能擁有巨大的優勢。梁軍人數少,可是陸戰戰力卻強,對楚軍一直采取攻勢。
為了應對梁軍,蔡通只能將楚國十多萬大軍部署在南陽南部襄城附近。一旦襄城有失,梁軍便能夠長驅直入,進入楚國的腹地,那楚國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蔡通一身布衣,立於中陣,曠野之中,前方的梁軍列陣而待。梁軍素來看不起楚軍,蔡通率領十五大軍向宛城發起了進攻,而兵力明顯處於劣勢的梁軍沒有據城而守,反而想要在曠野之中與楚軍決戰。
輕視之意,躍然而出。
蔡通之所以有底氣,那是因為楊羨五萬大軍在側,在南陽的軍力總和達到二十萬。蜀楚兩軍與梁軍的兵力對比達到二比一。而本在丹口的三萬梁軍首戰敗退之後,主力退往了穰縣,拱衛宛城側翼。
楊羨攻勢迅捷,戰船沿江而下,直破梁軍數道封鎖。不要說在神都的桓武,便是在前線的桓仲也沒有料想到楊羨的速度這麽快。從南中發兵,到占領丹口,前後不到八日。
等到在宛城的桓仲反應過來,楊羨已經占領了丹口外圍各處通道隘口,戰船開進了丹口北的丹湖之中。
丹湖毗鄰穰縣,中間隔著層層山嶺。桓仲不愧是久經風雨的大將,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措施,命令本在丹湖的梁軍全線後撤,收攏敗兵,固守穰縣外圍的山嶺,並從宛城調了兩萬援軍前往穰縣,五萬大軍層層布防,意圖阻遏蜀軍的攻勢。
現在在宛城的梁軍只有八萬,而蔡通自然也不可能放棄這個千載的良機,起十五大軍直攻宛城。
只要攻下了宛城,那在穰縣的五萬梁軍自然成了甕中之鱉。蔡通若是得到南陽北部,那麽天下的局勢將會大變。
此後無論是配合益州、涼州兩地的諸侯攻雍州,還是配合吳國攻擊中原的豫、徐兩州,主動權都在蔡通的手上。
而無論哪一個方向獲得了突破,對於桓武來說,都是致命的危險。而他蔡通,則可以用勤王之命,號召天下諸侯,共赴神都,致桓武於死地。
到時,他便是諸侯盟主,救天子於危難的大周忠臣。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當今天下,沒有一個諸侯會放過。
蔡通布衣罩甲,看著遠方陣列緊湊,兵士肅然的梁軍。光是看梁軍布陣的手法和嚴明的軍紀便知道前方的梁軍是少有的精銳。
大軍開拔,未戰之先,兩軍的密探便各自往來穿梭,打探情報。可讓蔡通失笑的是,桓仲定下的戰略,先以八萬宛城的精銳攻破十五萬楚軍,再與穰縣的五萬梁軍合圍蜀軍。
務必要在丹口,擒殺楊羨!
在這個計劃之中,桓仲的重點都放在了楊羨的身上,顯然沒有將楚軍和他蔡通放在眼裏。
桓仲率領主力精銳出城,想要與楚軍速戰速決便是最好的佐證。
蔡通眼中精光閃爍,暗自說道:“桓仲,既然你想要這個機會,我就給你!”
鼓聲振鳴,楚軍開始進軍。
曠野之中,血殺之氣直沖雲霄,天際雲層卷變,狂風呼嘯。
當大地之上最強悍的生物成群作戰的時候,周域生靈莫不退避。這是一場一開始便進入了高潮的戰役,蔡通與桓仲誰都沒有留手。
在這一方戰場上,楚軍在數量上占有優勢,可是不善於陸戰。而梁軍則不同,他們雖然人數少,可是陣法精熟,戰力強悍。
不可置疑的是,這是一場豪賭。兩軍的統帥放棄了傳統的用兵之法,逐地逐城攻占爭奪,而是用最為激烈的方法來進行決戰。
桓仲在爭時間,為了擊潰楚軍之後,能夠盡快調集兵力,圍攻楊羨。
蔡通也在爭奪時間,為了趕在楊羨之前取得突破。更為了在桓武的援軍到來之前,占領南陽北部,據險而守。
碰撞聲、廝殺聲、嚎叫聲、戰鼓聲........
各種各樣的的聲音交雜在一起,梁楚梁軍正以最為慘烈的方式搏殺,拼得便是那一口銳氣。
生死之戰,戰況焦灼。兩軍攪磨,躍動的身影在戰陣之中閃耀,大量的軍士在其中,奮起,勃發,成熟,再到雕落,完成了生命最為殘酷的軌跡。
蔡通、桓仲都是久經戰陣,深明兵法的軍中大將。他們都在尋找的對方的破綻,尋得那絲戰機。哪怕這絲戰機需要大量將士的性命去堆積,去填補。
桓仲找到了,楚軍左翼與中陣出現了一絲空隙,他當即命令身邊的所有精銳投入進去。只要攻破蔡通的中陣,那麽蔡通便只有敗亡一途。
蔡通也找到了,桓仲本陣山丘之下,梁軍最為精銳的大戟兵劣勢已顯,只要將之合圍攻破,那桓仲便沒有了最後的依靠。
雙方的統帥幾乎是同時下達了命令,剩下的便是在爭誰的速度快!
天際鳶鳴依舊,大地之上攻殺之勢不絕。這樣慘烈的戰鬥,某種程度上說,也只是這亂世之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永和六年夏,蜀相楊羨率軍五萬入南陽。一萬蜀軍先鋒入丹口,一戰擊退了三萬梁軍。
同時,在南陽本是采取固守方略的楚軍,一反常態,對宛城附近的梁軍發起了大反攻。
宛城是南陽郡的郡城,也是天下有數的大城,便是在如今的戰時,也是有著數十萬人口。十年之前,在宛城的小諸侯靳秀降梁,至此之後,南陽郡北部大片的土地都規劃在梁軍的治下。
蔡通一直對於這件事情引以為憾。
一來,靳秀雖然只是小諸侯,但是其麾下黑虓軍乃是天下強軍。二者,靳秀掌握著的南陽北的土地雖然不大,可戰略位置卻是十分重要,人口稠密
靳秀的投降,讓桓武白白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掌握了南陽中北部宛城和穰縣兩座要地。
梁軍在南陽北駐軍十三萬,對楚國威脅卻是致命的。
若是這兩座城在靳秀手中,那麽梁楚之間就有著戰略緩沖之地。可是在桓武手中,梁軍在南陽便能擁有巨大的優勢。梁軍人數少,可是陸戰戰力卻強,對楚軍一直采取攻勢。
為了應對梁軍,蔡通只能將楚國十多萬大軍部署在南陽南部襄城附近。一旦襄城有失,梁軍便能夠長驅直入,進入楚國的腹地,那楚國離亡國也就不遠了。
蔡通一身布衣,立於中陣,曠野之中,前方的梁軍列陣而待。梁軍素來看不起楚軍,蔡通率領十五大軍向宛城發起了進攻,而兵力明顯處於劣勢的梁軍沒有據城而守,反而想要在曠野之中與楚軍決戰。
輕視之意,躍然而出。
蔡通之所以有底氣,那是因為楊羨五萬大軍在側,在南陽的軍力總和達到二十萬。蜀楚兩軍與梁軍的兵力對比達到二比一。而本在丹口的三萬梁軍首戰敗退之後,主力退往了穰縣,拱衛宛城側翼。
楊羨攻勢迅捷,戰船沿江而下,直破梁軍數道封鎖。不要說在神都的桓武,便是在前線的桓仲也沒有料想到楊羨的速度這麽快。從南中發兵,到占領丹口,前後不到八日。
等到在宛城的桓仲反應過來,楊羨已經占領了丹口外圍各處通道隘口,戰船開進了丹口北的丹湖之中。
丹湖毗鄰穰縣,中間隔著層層山嶺。桓仲不愧是久經風雨的大將,第一時間做出了反應措施,命令本在丹湖的梁軍全線後撤,收攏敗兵,固守穰縣外圍的山嶺,並從宛城調了兩萬援軍前往穰縣,五萬大軍層層布防,意圖阻遏蜀軍的攻勢。
現在在宛城的梁軍只有八萬,而蔡通自然也不可能放棄這個千載的良機,起十五大軍直攻宛城。
只要攻下了宛城,那在穰縣的五萬梁軍自然成了甕中之鱉。蔡通若是得到南陽北部,那麽天下的局勢將會大變。
此後無論是配合益州、涼州兩地的諸侯攻雍州,還是配合吳國攻擊中原的豫、徐兩州,主動權都在蔡通的手上。
而無論哪一個方向獲得了突破,對於桓武來說,都是致命的危險。而他蔡通,則可以用勤王之命,號召天下諸侯,共赴神都,致桓武於死地。
到時,他便是諸侯盟主,救天子於危難的大周忠臣。這是一個巨大的誘惑,當今天下,沒有一個諸侯會放過。
蔡通布衣罩甲,看著遠方陣列緊湊,兵士肅然的梁軍。光是看梁軍布陣的手法和嚴明的軍紀便知道前方的梁軍是少有的精銳。
大軍開拔,未戰之先,兩軍的密探便各自往來穿梭,打探情報。可讓蔡通失笑的是,桓仲定下的戰略,先以八萬宛城的精銳攻破十五萬楚軍,再與穰縣的五萬梁軍合圍蜀軍。
務必要在丹口,擒殺楊羨!
在這個計劃之中,桓仲的重點都放在了楊羨的身上,顯然沒有將楚軍和他蔡通放在眼裏。
桓仲率領主力精銳出城,想要與楚軍速戰速決便是最好的佐證。
蔡通眼中精光閃爍,暗自說道:“桓仲,既然你想要這個機會,我就給你!”
鼓聲振鳴,楚軍開始進軍。
曠野之中,血殺之氣直沖雲霄,天際雲層卷變,狂風呼嘯。
當大地之上最強悍的生物成群作戰的時候,周域生靈莫不退避。這是一場一開始便進入了高潮的戰役,蔡通與桓仲誰都沒有留手。
在這一方戰場上,楚軍在數量上占有優勢,可是不善於陸戰。而梁軍則不同,他們雖然人數少,可是陣法精熟,戰力強悍。
不可置疑的是,這是一場豪賭。兩軍的統帥放棄了傳統的用兵之法,逐地逐城攻占爭奪,而是用最為激烈的方法來進行決戰。
桓仲在爭時間,為了擊潰楚軍之後,能夠盡快調集兵力,圍攻楊羨。
蔡通也在爭奪時間,為了趕在楊羨之前取得突破。更為了在桓武的援軍到來之前,占領南陽北部,據險而守。
碰撞聲、廝殺聲、嚎叫聲、戰鼓聲........
各種各樣的的聲音交雜在一起,梁楚梁軍正以最為慘烈的方式搏殺,拼得便是那一口銳氣。
生死之戰,戰況焦灼。兩軍攪磨,躍動的身影在戰陣之中閃耀,大量的軍士在其中,奮起,勃發,成熟,再到雕落,完成了生命最為殘酷的軌跡。
蔡通、桓仲都是久經戰陣,深明兵法的軍中大將。他們都在尋找的對方的破綻,尋得那絲戰機。哪怕這絲戰機需要大量將士的性命去堆積,去填補。
桓仲找到了,楚軍左翼與中陣出現了一絲空隙,他當即命令身邊的所有精銳投入進去。只要攻破蔡通的中陣,那麽蔡通便只有敗亡一途。
蔡通也找到了,桓仲本陣山丘之下,梁軍最為精銳的大戟兵劣勢已顯,只要將之合圍攻破,那桓仲便沒有了最後的依靠。
雙方的統帥幾乎是同時下達了命令,剩下的便是在爭誰的速度快!
天際鳶鳴依舊,大地之上攻殺之勢不絕。這樣慘烈的戰鬥,某種程度上說,也只是這亂世之中的一個小小的縮影。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