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6章 初四開朝
關燈
小
中
大
高審行帶著一名萬年縣的衙役來見皇帝,皇帝懷裏抱著傷者,在馬上對延州刺史道,“高大人真是神勇,朕很欽佩……你還能不能動一動?”
高刺史早將靴子蹬上了,回道,“陛下,微臣方才都以為要絕後了,但發覺無恙,真是萬幸。”
皇帝笑了笑,示意那個衙役,對刺史道,“那麽請刺史沿街巡他一遍,登記傷者和店鋪毀損,隨後到勝業坊江安王府來見朕。”
高審行帶人去了,護牧隊在身後喊道,“高大人,寶刀未老啊,還是我們西州人的風格!”
高審行頭也不回,沖身後擺擺手。
皇帝道,“禁衛們護送皇後及眾妃速回大明宮,王妃這是內傷,一個侍女帶護牧隊、回永寧坊請凝血珠,一個侍女引朕去勝業坊救人,再去個人請太醫到勝業坊。”
……
為了迎接正月上元節的狂歡,少府準備趕制一批特種規格的二踢腳,到時要在長安各門同時燃放。這樣的場景也很壯觀的。
這批“巨炮”先做了樣品,每一支粗逾門軸,一尺來長,紅衣金箍兒,由少府的人帶到城外試驗,結果一支保一支,沒有啞炮,射得也高,藥量也足,動靜非常之大。
最後成批制作要由工部核準,少府官員特意帶了三支樣品送至工部來。工部尚書是閻立德,濮王妃閻婉的父親,辦事官員將三支炮送給了濮王府管家。
初三是個重要的日子,午飯後,管家聽著城中鞭炮聲如潮,便將三支“重炮”拿出來,說正該“震一震”他們。
但這麽個大家夥豎在地下可不能掉以輕心,信子還很短。
點燃第一支時,下人們掐著香、試試乎乎,幾次後總算成功,卻將它斜射到長樂坊方向去了。
第二炮則有了經驗,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
第三支,恰好濮王李泰看到了,他要過香來說,“讓本王親自燃一支。”
誰知他將炮射得更歪,擦著王府的院墻飛出去了——又是長樂坊方向。
李泰當然不知道他親手施放的這一支重炮炸到了江安王妃。
親眼看見歸林居巷口一幕的也沒幾個人,知道長樂坊街上出現過一匹驚馬的人還多些,但知道馭手是誰的又不甚多。
但天山牧四名護牧隊員巧攔驚馬的事,卻傳的人人皆知。坊間的未嫁女子們傳得更邪乎,說護牧隊的人深谙馬性,又個個神力,一把攋住馬韁,驚馬喀噔一下,便停住,然後服服貼貼的。
姑娘們嘀咕,“這些西州人可真神奇,長安是不好找了!”
“你哪裏懂,陛下便是從西州出來的呀,那這些人還差得了?你都不知道吧,我聽上街的人說,陛下的騎術超過了所有人!他騎著紅馬,一眨眼便到了驚馬身後,再輕飄飄的一伸手,便將墜馬女子打半程空裏接住了!那可不是個小物件呀!”
……
初四,含元殿早朝如期舉行。
皇帝往下一看,趙國公,江夏王在下邊安然就坐,二人各領一班,在京的諸王、入京的邊州刺史們也都到了。
看起來每個人都精神煥發,這個年過得不錯。
晉王、吏部尚書李治奏稟開年的人事任用,第一個便涉及到洪州。
人們豎著耳朵聽,不知這個從二品的洪州大都督到底花落誰家。
尤其是親王們,異常的緊張。親王們除了那位紀王殿下,料想每個人都不願意離開原封地,多年的經營一旦離開,損失說不清楚。
建州刺史王茸,任洪州刺史。
趙國公在底下聽出來了,委任的不是洪州大都督,而是洪州刺史。也就是說,這次洪州不再督領其他四州,洪州降格了!
有些人想了一陣子,才想起這個王茸的來歷。
泉州海溢時,建州刺史王茸未等長安分派,也未等泉州求援,在第一時間用快船將賑災糧運抵泉州。
洪州由大都督府一下子降為上州,主官由從二品直接改為了從三品。那麽也就不必非得親王擔任了,親王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不過王茸應該滿意了,建州原是東南一隅深山中的一座下州,下州刺史直接跨入上州刺史的行列,誰都認為王茸揀了個大便宜。
正四品下階變成了從三品,雖然只是兩階,但三品,那就跟龍門一樣!人走時氣馬走膘,沒有人表示異議。
江州刺史由禦史中丞王盛泰出任。
這個王盛泰眾人又很熟悉,他原是工部的水部郎中,隨皇帝參與了泉州賑災之後,曾經升了一階。
沒想到這一次,王盛泰又要跑到江州主政去了。
江州是中州,王盛泰不出意外的、將由正五品上階,再到正四品上階,一步跨了四階!
如果一位親王去江州可能很失落,但王盛泰——這次人們真有點忌妒了!
趙國公坐在那裏靜靜地聽著,王茸和王盛泰既不屬於自己這一夥,也不屬於江夏王那一夥,不過這二人品階升得雖快,任地卻並不令趙國公看好。
那裏全都是江防要地,也許一場大水、一次決堤,便能沖下去個三五階。
他在等兩個人的去向,一個是吳王李恪,一個是他的老兒子長孫潤。他要看看這兩個人到底要任去何地。
岳州刺史年高致仕,由揚州長史褚惟春接任。
這是個平級調任,大都督府長史和上州刺史都是從三品,但刺史卻是主政一方,比長史好看多了。
人們聽出來了,沿江三座州府新上任的主官,都是參加過去年泉州海災賑濟的。他們不是關隴的人,也不是山東的人,更不是遼東的人。
隨後的委任又印證了他們的判斷,原泉州長史趙昌貞,遷任廬州刺史。
皇帝在上邊聽著李治一個個往下念,看著底下江夏王和趙國公的神情。還行,兩位打頭的老臣看起來還算平靜,坐在那裏連身子也不搖一搖。
說明這幾個人的任用,沒有明顯令他們吃驚,吃驚也不好表現出來。
王茸、王盛泰、褚惟春、趙昌貞這些人都是立身很正、未見有什麽派系,且長期任勞任怨的官員。
皇帝早已猜到,這些人因賑濟泉州海災而為人所知,任地又是沿江州府,不論是江夏王爺,還是他的舅父趙國公,都不會站出來明著反對。
且不說反對的成效占幾成,關鍵是,反對也不能制衡到彼此,反而有可能將他們反對的人,也推到對面去了。
搞個平衡、見縫插個針就能多麽容易?
皇帝心中暗哼,怪不得接連聽了幾項如此重要的委任,江夏王和趙國公仍是面色如常,所有人都看著呢,實在是咧咧嘴也不方便啊。
接下來,該動動親王了。
但皇帝忽然問道,“對沿江幾處州府的官員委派,不知趙國公和江夏王爺有什麽看法?”
趙國公不搶著說,江夏王也不搶話,彼此謙讓。
然後李道宗起身道,“陛下所任這幾人,依微臣看真是再合適不過!這幾位都有賑濟水災的履歷,多年來,官聲亦屬踏實勤勉,陛下將他們任往沿江州府,正是人盡其才。”
趙國公道,“嗯嗯!江夏王爺所言,正是微臣所想!”
皇帝如釋重負的樣子,說道,“難得我們君臣想到一起去了。”
趙國公暗道,“應該是陛下你同晉王殿下……想到一起去才對吧?陛下你何時讓我想過什麽呢!”
江夏王暗道,“當著這麽多的親王、重臣,讓我怎麽說?惡人讓我做?又不牽筋扯骨,本王憑什麽!”
皇帝一樂,“別的臣工……哪位還有不同看法,今日盡可暢所欲言。”
褚遂良奏道,“幾州所任,恰如其分,微臣由衷擁戴!”
皇帝道,“如此甚好,晉王,你再往下講。”
晉王躬身道,“臣弟遵命。”底下的許多人重新屏息靜聽。
“年前,曹王明奏請為其母妃遷葬一事,使天下人盡知其孝道,陛下猶為在意。曹王年僅十五,尚未成家,任地卻遠在曹州,一早一晚孤身一人,如今就連離著母妃的陵寢也遠了,令我們這些身為兄長的,時時想起來,都忍不住自責!”
怎麽說著說著委任,又轉到孝道上去了?
晉王說的言辭懇切,令聽者動容,真是這麽回事!但這到底是陛下的意思,還是晉王轉達陛下的意思?
曹王李明從班列中出來,朝龍座方向施禮,“臣弟多謝陛下想著!”
趙國公暗道,“陛下難道這是要替曹王作媒?可老夫家裏已經準備出兩個義女、要匹配給曹王了!”
這件事就不同於什麽岳州或江州的刺史了,陛下若是一張嘴,再將太極宮女學中哪位品學兼優的學生賜婚曹王,自己的打算豈不落空?
趙國公連忙起身,奏道,“陛下之意,微臣深有感慨!微臣這裏有一事,思慮了數日,正想請陛下主張!”
“哦?”皇帝很是有興趣地看向趙國公,“國公有什麽事是同曹王有關,怎麽不早說?”
長孫無忌道,“呃……老夫府上認得了白雪、白梅兩位義女,此次曹王抵京,老夫倒看兩個女兒同曹王極為匹合,有心搓合,只差個英豪月老。”
如果能請到陛下出來作媒,那麽曹王的婚事便跑不掉了!他看向皇帝,若皇帝肯說句好,那他便就勢、請這個天底下塊頭最大的媒人。
江夏王低頭尋思,長孫大人真不愧做買賣的出身。
皇帝十分驚訝,“不錯!朕必得親自為曹王選個英豪的月老!國公,朕看江夏王爺才最當得起這一角色!朕定下來,月老便是江夏王叔了!”
李道宗有些意外,但欣然起身,回道,“陛下無命,微臣也正有此意!”
王爺意外於皇帝來得快,本來是趙國公借著義女婚事去拉曹王,但皇帝又將自己摻和進來。
按常理去想,趙國公既然嫁女,那麽自己自然就是代表著曹王一方了。
他哪能不馬上答應呢?
曹王的婚姻大事便在三言兩語間定了下來。皇帝說散朝之後,還要將這件喜事告訴皇後及眾妃,必要讓她們人人都備厚禮。
朝堂上充滿了人情味,兩位當朝重臣,共同為大唐的一位年輕親王操辦婚事,堪稱新年中的一段佳話了。
皇帝對眾臣道,“常言道,‘家有孝子,天地不絕其嗣’,朕一直在考慮曹王婚事。白氏姐妹人品出眾,如花並蒂,不瞞諸位——朕在承天門夜宴上見了白氏姐妹,便生出了同樣的想法,看來真是與趙國公不謀而合!”
長孫無忌暗道,“老夫做件功德事,李道宗搶一塊出去、陛下你又搶。”但也成,總之義女也是老夫的!
曹王道,“臣弟請求為母妃遷葬,事先曾經忐忑不安,唯恐給陛下出了個難題。陛下不但恩準臣弟所請,還為臣弟婚事操心,令臣弟感激莫名!”
皇帝道,“朕已然走在趙國公的後頭了,那便追上一步!曹王大婚在即,曹州便不必去了。”
連李明在內,人人都有些詫異,看來曹王要動一動了。
李治這才接話道,“按陛下之意,岐州刺史致仕後,曹王轉任岐州刺史,封邑等級與官品不變,仍食一千戶。”
皇帝插話道,“岐州人口二十五萬,總比曹州近七十萬人口好管些。岐州又地近京師,一來可以使曹王安心成婚,婚後兩位王妃歸省亦便。二來又方便曹王就近在其母妃陵前盡孝。三來,又可方便朕、與他在京的諸王兄多盡手足之誼。”
沒毛病!
真沒毛病!
一點毛病都沒有!看看人家金徽陛下和晉王殿下,一唱一和想的多周到。
而對曹王來說,任地上多幾人、少幾人還真不算什麽,因為李明的職、祿什麽都沒少。小兄弟靠著皇兄,成家立業先!
曹王滿懷欣喜,立刻謝恩。
但眾人想,曹州這麽大塊肥肉,難道是吳王的、或者是長孫潤的?除了這兩位應該也沒別人了!
涼州刺史李襲譽,也就是婉妃的父親、皇帝岳丈,已上了奏章請求致仕。左武衛大將軍長孫潤,接任涼州中都督,正三品。
涼州升格了!
趙國公一陣激動,聽了這麽久,這是頭一個都督!
涼州,西接肅州、甘州,勾連著偏遠的西州、安西都護府方向。在南邊接應河源重地鄯州、河州。往東又與靈州隔河呼應,這樣的重地,實為長安西半片的門軸!
升格升的理所當然!
趙國公想,就差吳王了。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高刺史早將靴子蹬上了,回道,“陛下,微臣方才都以為要絕後了,但發覺無恙,真是萬幸。”
皇帝笑了笑,示意那個衙役,對刺史道,“那麽請刺史沿街巡他一遍,登記傷者和店鋪毀損,隨後到勝業坊江安王府來見朕。”
高審行帶人去了,護牧隊在身後喊道,“高大人,寶刀未老啊,還是我們西州人的風格!”
高審行頭也不回,沖身後擺擺手。
皇帝道,“禁衛們護送皇後及眾妃速回大明宮,王妃這是內傷,一個侍女帶護牧隊、回永寧坊請凝血珠,一個侍女引朕去勝業坊救人,再去個人請太醫到勝業坊。”
……
為了迎接正月上元節的狂歡,少府準備趕制一批特種規格的二踢腳,到時要在長安各門同時燃放。這樣的場景也很壯觀的。
這批“巨炮”先做了樣品,每一支粗逾門軸,一尺來長,紅衣金箍兒,由少府的人帶到城外試驗,結果一支保一支,沒有啞炮,射得也高,藥量也足,動靜非常之大。
最後成批制作要由工部核準,少府官員特意帶了三支樣品送至工部來。工部尚書是閻立德,濮王妃閻婉的父親,辦事官員將三支炮送給了濮王府管家。
初三是個重要的日子,午飯後,管家聽著城中鞭炮聲如潮,便將三支“重炮”拿出來,說正該“震一震”他們。
但這麽個大家夥豎在地下可不能掉以輕心,信子還很短。
點燃第一支時,下人們掐著香、試試乎乎,幾次後總算成功,卻將它斜射到長樂坊方向去了。
第二炮則有了經驗,效果一下子就出來了。
第三支,恰好濮王李泰看到了,他要過香來說,“讓本王親自燃一支。”
誰知他將炮射得更歪,擦著王府的院墻飛出去了——又是長樂坊方向。
李泰當然不知道他親手施放的這一支重炮炸到了江安王妃。
親眼看見歸林居巷口一幕的也沒幾個人,知道長樂坊街上出現過一匹驚馬的人還多些,但知道馭手是誰的又不甚多。
但天山牧四名護牧隊員巧攔驚馬的事,卻傳的人人皆知。坊間的未嫁女子們傳得更邪乎,說護牧隊的人深谙馬性,又個個神力,一把攋住馬韁,驚馬喀噔一下,便停住,然後服服貼貼的。
姑娘們嘀咕,“這些西州人可真神奇,長安是不好找了!”
“你哪裏懂,陛下便是從西州出來的呀,那這些人還差得了?你都不知道吧,我聽上街的人說,陛下的騎術超過了所有人!他騎著紅馬,一眨眼便到了驚馬身後,再輕飄飄的一伸手,便將墜馬女子打半程空裏接住了!那可不是個小物件呀!”
……
初四,含元殿早朝如期舉行。
皇帝往下一看,趙國公,江夏王在下邊安然就坐,二人各領一班,在京的諸王、入京的邊州刺史們也都到了。
看起來每個人都精神煥發,這個年過得不錯。
晉王、吏部尚書李治奏稟開年的人事任用,第一個便涉及到洪州。
人們豎著耳朵聽,不知這個從二品的洪州大都督到底花落誰家。
尤其是親王們,異常的緊張。親王們除了那位紀王殿下,料想每個人都不願意離開原封地,多年的經營一旦離開,損失說不清楚。
建州刺史王茸,任洪州刺史。
趙國公在底下聽出來了,委任的不是洪州大都督,而是洪州刺史。也就是說,這次洪州不再督領其他四州,洪州降格了!
有些人想了一陣子,才想起這個王茸的來歷。
泉州海溢時,建州刺史王茸未等長安分派,也未等泉州求援,在第一時間用快船將賑災糧運抵泉州。
洪州由大都督府一下子降為上州,主官由從二品直接改為了從三品。那麽也就不必非得親王擔任了,親王們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不過王茸應該滿意了,建州原是東南一隅深山中的一座下州,下州刺史直接跨入上州刺史的行列,誰都認為王茸揀了個大便宜。
正四品下階變成了從三品,雖然只是兩階,但三品,那就跟龍門一樣!人走時氣馬走膘,沒有人表示異議。
江州刺史由禦史中丞王盛泰出任。
這個王盛泰眾人又很熟悉,他原是工部的水部郎中,隨皇帝參與了泉州賑災之後,曾經升了一階。
沒想到這一次,王盛泰又要跑到江州主政去了。
江州是中州,王盛泰不出意外的、將由正五品上階,再到正四品上階,一步跨了四階!
如果一位親王去江州可能很失落,但王盛泰——這次人們真有點忌妒了!
趙國公坐在那裏靜靜地聽著,王茸和王盛泰既不屬於自己這一夥,也不屬於江夏王那一夥,不過這二人品階升得雖快,任地卻並不令趙國公看好。
那裏全都是江防要地,也許一場大水、一次決堤,便能沖下去個三五階。
他在等兩個人的去向,一個是吳王李恪,一個是他的老兒子長孫潤。他要看看這兩個人到底要任去何地。
岳州刺史年高致仕,由揚州長史褚惟春接任。
這是個平級調任,大都督府長史和上州刺史都是從三品,但刺史卻是主政一方,比長史好看多了。
人們聽出來了,沿江三座州府新上任的主官,都是參加過去年泉州海災賑濟的。他們不是關隴的人,也不是山東的人,更不是遼東的人。
隨後的委任又印證了他們的判斷,原泉州長史趙昌貞,遷任廬州刺史。
皇帝在上邊聽著李治一個個往下念,看著底下江夏王和趙國公的神情。還行,兩位打頭的老臣看起來還算平靜,坐在那裏連身子也不搖一搖。
說明這幾個人的任用,沒有明顯令他們吃驚,吃驚也不好表現出來。
王茸、王盛泰、褚惟春、趙昌貞這些人都是立身很正、未見有什麽派系,且長期任勞任怨的官員。
皇帝早已猜到,這些人因賑濟泉州海災而為人所知,任地又是沿江州府,不論是江夏王爺,還是他的舅父趙國公,都不會站出來明著反對。
且不說反對的成效占幾成,關鍵是,反對也不能制衡到彼此,反而有可能將他們反對的人,也推到對面去了。
搞個平衡、見縫插個針就能多麽容易?
皇帝心中暗哼,怪不得接連聽了幾項如此重要的委任,江夏王和趙國公仍是面色如常,所有人都看著呢,實在是咧咧嘴也不方便啊。
接下來,該動動親王了。
但皇帝忽然問道,“對沿江幾處州府的官員委派,不知趙國公和江夏王爺有什麽看法?”
趙國公不搶著說,江夏王也不搶話,彼此謙讓。
然後李道宗起身道,“陛下所任這幾人,依微臣看真是再合適不過!這幾位都有賑濟水災的履歷,多年來,官聲亦屬踏實勤勉,陛下將他們任往沿江州府,正是人盡其才。”
趙國公道,“嗯嗯!江夏王爺所言,正是微臣所想!”
皇帝如釋重負的樣子,說道,“難得我們君臣想到一起去了。”
趙國公暗道,“應該是陛下你同晉王殿下……想到一起去才對吧?陛下你何時讓我想過什麽呢!”
江夏王暗道,“當著這麽多的親王、重臣,讓我怎麽說?惡人讓我做?又不牽筋扯骨,本王憑什麽!”
皇帝一樂,“別的臣工……哪位還有不同看法,今日盡可暢所欲言。”
褚遂良奏道,“幾州所任,恰如其分,微臣由衷擁戴!”
皇帝道,“如此甚好,晉王,你再往下講。”
晉王躬身道,“臣弟遵命。”底下的許多人重新屏息靜聽。
“年前,曹王明奏請為其母妃遷葬一事,使天下人盡知其孝道,陛下猶為在意。曹王年僅十五,尚未成家,任地卻遠在曹州,一早一晚孤身一人,如今就連離著母妃的陵寢也遠了,令我們這些身為兄長的,時時想起來,都忍不住自責!”
怎麽說著說著委任,又轉到孝道上去了?
晉王說的言辭懇切,令聽者動容,真是這麽回事!但這到底是陛下的意思,還是晉王轉達陛下的意思?
曹王李明從班列中出來,朝龍座方向施禮,“臣弟多謝陛下想著!”
趙國公暗道,“陛下難道這是要替曹王作媒?可老夫家裏已經準備出兩個義女、要匹配給曹王了!”
這件事就不同於什麽岳州或江州的刺史了,陛下若是一張嘴,再將太極宮女學中哪位品學兼優的學生賜婚曹王,自己的打算豈不落空?
趙國公連忙起身,奏道,“陛下之意,微臣深有感慨!微臣這裏有一事,思慮了數日,正想請陛下主張!”
“哦?”皇帝很是有興趣地看向趙國公,“國公有什麽事是同曹王有關,怎麽不早說?”
長孫無忌道,“呃……老夫府上認得了白雪、白梅兩位義女,此次曹王抵京,老夫倒看兩個女兒同曹王極為匹合,有心搓合,只差個英豪月老。”
如果能請到陛下出來作媒,那麽曹王的婚事便跑不掉了!他看向皇帝,若皇帝肯說句好,那他便就勢、請這個天底下塊頭最大的媒人。
江夏王低頭尋思,長孫大人真不愧做買賣的出身。
皇帝十分驚訝,“不錯!朕必得親自為曹王選個英豪的月老!國公,朕看江夏王爺才最當得起這一角色!朕定下來,月老便是江夏王叔了!”
李道宗有些意外,但欣然起身,回道,“陛下無命,微臣也正有此意!”
王爺意外於皇帝來得快,本來是趙國公借著義女婚事去拉曹王,但皇帝又將自己摻和進來。
按常理去想,趙國公既然嫁女,那麽自己自然就是代表著曹王一方了。
他哪能不馬上答應呢?
曹王的婚姻大事便在三言兩語間定了下來。皇帝說散朝之後,還要將這件喜事告訴皇後及眾妃,必要讓她們人人都備厚禮。
朝堂上充滿了人情味,兩位當朝重臣,共同為大唐的一位年輕親王操辦婚事,堪稱新年中的一段佳話了。
皇帝對眾臣道,“常言道,‘家有孝子,天地不絕其嗣’,朕一直在考慮曹王婚事。白氏姐妹人品出眾,如花並蒂,不瞞諸位——朕在承天門夜宴上見了白氏姐妹,便生出了同樣的想法,看來真是與趙國公不謀而合!”
長孫無忌暗道,“老夫做件功德事,李道宗搶一塊出去、陛下你又搶。”但也成,總之義女也是老夫的!
曹王道,“臣弟請求為母妃遷葬,事先曾經忐忑不安,唯恐給陛下出了個難題。陛下不但恩準臣弟所請,還為臣弟婚事操心,令臣弟感激莫名!”
皇帝道,“朕已然走在趙國公的後頭了,那便追上一步!曹王大婚在即,曹州便不必去了。”
連李明在內,人人都有些詫異,看來曹王要動一動了。
李治這才接話道,“按陛下之意,岐州刺史致仕後,曹王轉任岐州刺史,封邑等級與官品不變,仍食一千戶。”
皇帝插話道,“岐州人口二十五萬,總比曹州近七十萬人口好管些。岐州又地近京師,一來可以使曹王安心成婚,婚後兩位王妃歸省亦便。二來又方便曹王就近在其母妃陵前盡孝。三來,又可方便朕、與他在京的諸王兄多盡手足之誼。”
沒毛病!
真沒毛病!
一點毛病都沒有!看看人家金徽陛下和晉王殿下,一唱一和想的多周到。
而對曹王來說,任地上多幾人、少幾人還真不算什麽,因為李明的職、祿什麽都沒少。小兄弟靠著皇兄,成家立業先!
曹王滿懷欣喜,立刻謝恩。
但眾人想,曹州這麽大塊肥肉,難道是吳王的、或者是長孫潤的?除了這兩位應該也沒別人了!
涼州刺史李襲譽,也就是婉妃的父親、皇帝岳丈,已上了奏章請求致仕。左武衛大將軍長孫潤,接任涼州中都督,正三品。
涼州升格了!
趙國公一陣激動,聽了這麽久,這是頭一個都督!
涼州,西接肅州、甘州,勾連著偏遠的西州、安西都護府方向。在南邊接應河源重地鄯州、河州。往東又與靈州隔河呼應,這樣的重地,實為長安西半片的門軸!
升格升的理所當然!
趙國公想,就差吳王了。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