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微醺出詩人 李白道義的一半化為了酒

關燈
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

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

已聞清比聖,覆道濁如賢。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月下獨酌》其二

李白《月下獨酌》四首,最出名的當然是“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的第一首,但是第二首對理解李白更有用。

李白是中國詩人中修道最虔誠的,他自言“五歲誦《六甲》”、“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學道三十年”,他尋仙訪道,朋友多為神仙交,隱居過深山,煉過外丹,修過內丹,受過道箓,其詩十之八九都體現了他的道教思想。

可以說,李白的一生,就是修道的一生。

道家“道”、“運”、“自然”、“貴生愛身”、“神仙”等觀念貫穿了他的詩,只是由於酒的存在,這種觀念顯得更為樸實了。

“天地即愛酒,愛酒不愧天。”天地的觀點,在道家中是道的外化,李白展現了自己可愛的一面,以天地為自己代言。

“賢聖既已飲,何必求神仙。”李白對屈原、嵇康、陶淵明甚至杜甫這樣的或以死亡、或狷狂或通過儒家之法表達己見的人是不以為然的,他的偶像是張儀、韓信、謝安、魯仲連,他出世之心旺盛的時候,常緬懷、自比這些人,出世之心占主流時,則覆歸於“求神仙”,但一旦飲盡杯中酒,則賢聖、神仙都忘懷了。

“三杯通大道,一鬥合自然。”大道、自然,乃道家要義,在李白,三杯、一鬥酒當前,大道和自然盡顯。

“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這裏的醒者,應該就是李白《山中答俗人》中的俗人了。

喝過酒的人都知道,微醺之時才是最美妙的,醉後不知言,醒時言無味,李白最好的詩,都是微醺時出來的。

三杯兩盞淡酒後,再來寫東西,別有一番風味。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