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四百二十五 幽州現狀(下)

關燈
滄州最北,界河南岸,有一軍寨名泥沽寨。

作為宋遼前沿防禦據點,泥沽寨雖然是軍寨,規模卻不比內地下等縣城小,防禦設施更是尤有勝之。

但見:門高墻壯,地闊池深。天王堂畔,兩行細柳拖枯枝垂煙;點視廳前,一簇喬松青潑黛。

寒風之中,大雪之下,來往的,盡是咬釘嚼鐵漢;出入的,無非瀝血剖肝人。

此時此刻,作為渡河點的泥沽寨,已經被明軍占滿。

寨墻上,方天定內裏裹著棉甲,外邊套著皮甲,頭上戴著貂皮帽,裹得嚴嚴實實。

泥沽寨位於界河下游,靠近大海,河水倒是沒有結冰,然而偶爾可見冰塊。

吐出一口白霧,方天定道:“如今看來,我等最大的敵人不是別的,正是這氣候。”

陳朕鵬笑道:“我等有棉甲傍身,又有鯨油護臉護手,倒也還好。”

得益於海軍的迅猛發展,方明漁船同樣橫行大洋。

作為海中巨無霸,渾身上下都是寶貝的鯨魚,自然被獵殺了許多。

為了防止凍瘡,隨軍醫師同當地郎中合作,合作開發出了以鯨油為基礎的防凍膏。

實際表明,這玩意效果不錯。

“好倒是好,只是味道不怎麽好。”龐秋霞抱怨道。

貴妃的話,陳朕鵬自然不好反駁,然而卻不能茍同。

防凍膏的味道是有點奇怪,卻不難聞。經過他們這些軍漢鑒定,關鍵時候,這可以充饑。

閑話一陣,方天定指向河面,問道:“浮橋今日可能搭建完畢?”

王寅道:“陛下放心,至傍晚,定可完工。”

河面上,無數船只相連,橫貫南北。

上面,鋪設了無數木板,軍中工匠正在砸釘子加固。

一條浮橋,可供十人並行,絕對不會耽誤大軍過河。

觀望間,周林又來,道:“陛下,遼國南京留守,耶律淳到了。”

方天定回了行宮,宣召之。

遼南京又稱燕京、析津府,是在唐代幽州城基礎上建設的城市。

遼國移交的,正是其南京道。

能夠不費一兵一卒得到幽州,方天定還是很滿意的。

畢竟,白得的誰不要呢。

耶律淳乃是遼興宗耶律宗真之孫,故南京留守、宋魏王耶律和魯斡之子,遼天祚帝耶律延禧的堂叔。

現如今,耶律淳為任彰聖軍節度使、東南京留守、都元帥,封秦晉國王。

此次,耶律淳將作為耶律延禧的持節大使,全程配合明軍接手幽州。

作為皇叔,看著皇帝侄兒如此敗家,耶律淳自然是不願意的。

可他也看的明白,若想擊敗金國,還得依靠明國。

當然,遼國上下也知道,借明滅金,無異於驅虎吞狼。

然而,國勢如此,實在無計可施啊。

萬一,明國和趙宋一樣,只滿足於中原的花花世界,看不上北方苦寒之地呢。

不一刻,耶律淳到來,躬身道:“臣遼南京留守,秦晉國王,持節使者,耶律淳拜見明國皇帝陛下。”

“使者免禮。”方天定道。

原軌跡中,因不滿耶律延禧的無能,耶律淳自立為帝,只是也沒卵用,只能老老實實對金國俯首稱臣。

如今,在明國的幹涉下,遼國同樣慘,卻沒原來慘,倒是還有反推金國的希望,

因此,這對叔侄並未反目,仍然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耶律淳也自覺地以臣下自居。

賜座謝恩後,方天定問道:“按照事前商定,貴使當於明日午時等候我軍過河,何故今日到此?”

耶律淳道:“臣來,懇請陛下接濟十萬石糧草,以供我**民遷徙途中使用。”

方天定問道:“未知幽州之地,有多少軍民願意遷徙?”

猶豫片刻,耶律淳道:“計有官民將士二十萬餘。”

二十萬,差不多是幽州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

當然,幽州具體多少人,不但明國不知道,便是遼國人自己也不清楚。

特別是女真人正式西征後,幽州人口遷徙愈加頻繁,實在難以統計。

方天定道:“十萬石糧食,可夠二十萬人食用?”

“好教陛下得知,臣亦籌措了許多牛羊,供百姓食用,亦有沿途各地支應糧草,想來是夠的。”耶律淳略帶不確定地解釋道。

方天定道:“如此,朕便支援你十萬石糧草。”

想離開的,不管胡漢,直接送走,哪怕貼些糧食也無所謂,也好過留在國內搗亂。

不過,離開的容易,再想回來可就難了。

按下心思,方天定又問道:“未免不夠,朕可平價售糧於你,只是未知幽州糧價如何?”

想了想,耶律淳決定實話實說,便道:“目下,幽州一只大羊,只能換糧米三鬥。”

嘶~眾人倒吸一口涼氣。

耶律淳解釋道:“因為女真人常來解決,北境人民大量南下避難,因此糧價日益高漲……”

女真人攻下上京,因為明軍登陸,並未實際占領。

然而,正是因為明軍的壓力,金國錢糧緊缺。

自然而然的,他們要到遼國境內尋找補貼。

幽州作為北方繁華之地,當然是女真人眼裏的大肥羊,隔三差五就要來打秋風。

雖然大城市丟失的不多,但是鄉村鎮集基本都被掃蕩過。

為此,北地遼人紛紛南下避亂。

人口猬集,生產荒廢,糧食當然珍貴異常。

不過,一只羊只能換三鬥米,還是讓明國諸人驚訝不已。

方天定道:“朕說了平價,那便平價,一匹戰馬換十石米,一頭健牛換五石米,一只羊換一石米,你以為如何?”

耶律淳立刻拜下,感激涕零地說道:“多謝陛下憐憫,臣定當盡心竭力,保證移交不出差錯。”

這麽優惠的價格,直把他心中的抱怨沖沒了。

幽州糧價高漲,除了戰亂,還有明國的功勞。

當初,為了削弱遼國國力,周林為首的私商,可是鼓動幽州各地種植棉花。

承平時節,有明國出口糧食自然看不出弊端。

此時,明國斷了進口,遼人直接坐蠟。

不過,耶律淳也沒辦法抱怨,都是自己作的,怪誰?

且,現在明國拳頭大,如何敢抱怨?

送走耶律淳,婁敏中笑道:“遼國境內糧食緊缺至此,我等收買民心易如反掌也!”

眾人都笑,覺得幽州已盡在掌握之中了。

民心可買,只要控制好糧食,幽州各族百姓,還不是隨意操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