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兼濟天下——殤懷憂國
關燈
小
中
大
(《孟子·盡心上》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嘉靖初年(世宗皇帝十五歲),內閣首輔楊廷和,有著敏銳的政治眼光和過人的膽識。他意識到,此時的大明朝,局勢十分嚴峻,要政局穩定,必須革除武宗留下的弊政。嘉靖初年,楊廷和以內閣首輔的身份進行了一些列的政治革新。(加強京城防衛;遣回入衛邊軍;罷皇店;罷斥武宗遺留的少數民族僧侶與樂人,遣歸各地貢使;釋放因進諫而被武宗關押的官僚;遣散四方進獻的女子,停京師不急工務;設計誅除宦官江彬,清除宦官勢力……如此一來,裁剪大量富餘人員,有效減輕財政負擔;清除宦官勢力,排除宦官幹政……)
楊廷和是個清廉的官員,他曾說:“吾立身四字:正直忠厚”正是他一身清廉的作風,才把武宗以來官場腐敗之氣整肅一新,為嘉靖初年政治局面帶來了嶄新的風貌。
嘉靖帝在首輔楊廷和的輔佐之下,登極之初尚思勵精圖治,對楊廷和亦是言聽計從。隨著時間長久,他求治的意志漸漸消沈,慢慢地走上了武宗的老路。他開始崇尚道教,大肆齋醮,寵幸佞幸,窮奢極華,不斷增加對百姓的剝削,如此有傷治化,必失人心。針對當時的嘉靖帝,楊廷和上疏直言規諫,言明厲害。(楊廷和向嘉靖帝指出:“齋醮、祈禱必須豫絕,起端不可輕信”只能“朽損聖治,耗蠹民財”請求罷免一切齋醮活動……)面對楊廷和直言規勸,嘉靖帝處於鞏固統治地位之需,開始還能接受,但經過數年之後,他為了擺脫楊廷和,實現君權獨斷,開始逐漸選拔親信,疏遠楊廷和,是楊廷和無所作為。
楊廷和因為失去了嘉靖皇帝的支持,其改革又觸動了不少權貴的利益,遭道了權貴們的聯合誹謗與誣陷,加之在嘉靖帝一手掀起的大禮議中,楊廷和最終離開了政治舞臺。他的革新盡管為時不長,帶來的清明政治局面也應為嘉靖帝的腐化而曇花一現。至此,嘉靖初年的政治革新宣告終結,大明朝走向了衰落。
慕府——
征炆剛至慕府,只見豐泰鹽號的馬福生笑盈而來:“征炆啊!許久不見啊。”征炆回道:“馬伯伯,別來無恙啊!”一番寒暄後,馬福生坐轎離去,征炆不禁搖頭:“看來,府上又多了幾件‘珍品’!(馬福此行,必是行賄)”
府內,幾個下人清掃落花,慕征焱迎著雪花嬉笑玩鬧著:“飛嘍!飛樓!”一丫鬟追趕道:“小少爺!小少爺!”只見征炆一把將他抱起:“飛嘍!”征焱欣喜道:“哥!你回來啦!”他粘著征炆,一陣好鬧。
征炆書房內掛滿了各色字畫,只見征焱問道:“咦!這畫得是什麽呀?”征炆回道:“這是衛協的《上林苑圖》,北宋摹本。”征焱喃喃道:“上林苑是哪裏呀?”征炆回道:“上林苑呀,是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秦滅六國,“徙天下富豪於鹹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十年後,“乃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征焱又問:“哥,這上林苑還在嗎?”征炆回道:“‘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東方朔)’,如今這上林苑已是一片廢墟。”征焱顯得有些失落,征炆問道:“征焱,可背得《阿房宮賦》?”征焱點點頭:“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征炆道:“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覆哀後人也。”他教導道:“王朝的興衰與愛民息息相關。自古歷史輪回,循環往覆而不曾更改。(王朝需要官僚體系來治理國家,卻無法抑制官僚掠奪國家與人民的財富。開放土地,自由競爭,就會引來土地兼並,造成兩極分化。若是將土地歸為國有,平分社會財富,就有違人類求利致富的本性,在封建王朝,這顯然是理想主義的追求。中華歷史上,所有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王朝,無論多麽偉大都擺脫不了被人民覆滅的命運。”)”
征焱問道:“哥,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呢?”征炆向指著一旁的畫像:“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光靠皇帝一個人是不行的。最關鍵的就是人才,他們是國家的棟梁。”征焱喃喃道:“人才?”征炆指著宋代摹本的《十八學士圖》:“這是《十八學士圖》,當年唐太宗‘唯才是任’(當年李世民和他兄弟李建成爭皇位之際,魏征身為李建成的謀士,極力勸說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稱帝後,不僅沒有殺掉魏征,反任命他為諫議大夫。李世民認為魏征雖是自己“仇人”,但這“仇”不是私仇,魏征只是各為其主,況且他確是個人才,亦是忠臣,理當受到重用。為報答李世民,魏征給李世民提出了很多治國建議,並不斷提醒李世民要“修己正身”。),他用的人除了有才,品德還必須高尚。要不然,這些‘有才之士’就成會變成歪才,如若重用,雖不會成為庸吏,但必定會是一個‘狗官’。”征焱點點頭,看著畫像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禁問道:“為什麽偏偏是十八個學士呀?”征炆目光充滿著敬佩:“因為這十八個人,都追隨過李太宗,且各以其力,為大唐統一、政治的穩定和社會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指著畫像中的人物:“無論是唐太宗,還是魏徵、房玄齡等千古名臣,他們都經歷過隋末的亂世(貞觀初年,中原地區飽受戰火摧殘,繁華不再,出現了“莽蕩巨澤,茫茫千裏,人煙斷絕,雞犬不聞”之破敗景象,恢覆經濟成為李世民的首要任務。為此,他認真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調法,以促使生產恢覆,保證租稅的收入。均田令讓老百姓都有田可種,而要使百姓“富足”,就要施行租庸調法,它是在保證國家基本賦稅的前提下,不再向百姓濫征額外賦稅的保障。均田令和租庸調法在當時的農業社會中,具有先進性、合理性,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唐太宗克制己欲、唯才是用、以民為本,並嚴格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調法的治國之道,成就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也正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之下,一個國泰民安,空前繁華的盛世從此出現,後世稱為‘貞觀之治’。”
征焱又問:“哥,要之理好國家,除了‘唯才是任’,還有其他的嗎?”征炆回道:“歷朝歷代,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汙吏,‘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是唐太宗最常掛在嘴邊、記在心裏之言。如何才能順應民心?”征焱回道:“要殺掉貪官汙吏!”征炆又問:“如何才能讓百官做到清正廉潔呢?”征焱思索著,征炆道:“首先,‘天子正,則百官正。’天子帝王若任性放縱,奢靡無度,信任小人,疏遠忠良,那帝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這隋煬帝就因驕奢淫逸而死。”他繼續道:“其次……”他還未說完,只聞征焱道:“哥,唐太宗曾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征炆回道:“征焱,不僅要牢牢記住這句話,還要真正地理解它。等你長大了,自會受益無窮。”征焱點點頭,忽然問道:“那爹爹是賢臣嗎?”征炆對他微微一笑:“當然是。”征焱不禁念道《前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征炆摸摸他的頭:“嗯!利國為民之官,是謂賢臣。”征焱又問:“哥,那大唐為何會沒落的呢?”征炆道:“太宗走後,便到了玄宗時期。”他不禁嘆了口氣:“那時候,在有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擔任宰相,在這些能臣廉吏的輔佐下,玄宗亦開創了一個強盛輝煌的‘開元盛世’。可到了玄宗後期,在權臣李林甫被任命為宰相後,大唐就開始腐敗沒落了……”
征焱氣道:“李林甫一定是個大惡人!可是宣宗皇帝怎麽會相信他呢?”征炆回道:“他投皇帝之所好,想方設法滿足玄宗享樂之欲,取得了君王的信賴與依賴。”他不禁搖頭:“從此君王不早朝,朝政大事皆交付給李林甫。正是如此,鉆營拍馬的小人開始受到重用,整個唐帝國上下貪腐成風,從此走向了衰頹。”征炆繼續道:“沒過多久,大唐就空虛腐敗,無法挽回。節度使安祿山開始起兵反唐,七年多的安史之亂,使整個華夏又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動亂局面。”他語帶憐憫:“這場延續了兩百多年的亂世,奪去了千萬百姓的性命。‘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生靈之殤,天地之殤!”
征炆一臉憤慨,隨後回過神:“沒事!征焱啊,答應哥,一定要立志成為清廉的官員。”征焱點點頭,眼神堅毅:“恩!哥,我答應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嘉靖初年(世宗皇帝十五歲),內閣首輔楊廷和,有著敏銳的政治眼光和過人的膽識。他意識到,此時的大明朝,局勢十分嚴峻,要政局穩定,必須革除武宗留下的弊政。嘉靖初年,楊廷和以內閣首輔的身份進行了一些列的政治革新。(加強京城防衛;遣回入衛邊軍;罷皇店;罷斥武宗遺留的少數民族僧侶與樂人,遣歸各地貢使;釋放因進諫而被武宗關押的官僚;遣散四方進獻的女子,停京師不急工務;設計誅除宦官江彬,清除宦官勢力……如此一來,裁剪大量富餘人員,有效減輕財政負擔;清除宦官勢力,排除宦官幹政……)
楊廷和是個清廉的官員,他曾說:“吾立身四字:正直忠厚”正是他一身清廉的作風,才把武宗以來官場腐敗之氣整肅一新,為嘉靖初年政治局面帶來了嶄新的風貌。
嘉靖帝在首輔楊廷和的輔佐之下,登極之初尚思勵精圖治,對楊廷和亦是言聽計從。隨著時間長久,他求治的意志漸漸消沈,慢慢地走上了武宗的老路。他開始崇尚道教,大肆齋醮,寵幸佞幸,窮奢極華,不斷增加對百姓的剝削,如此有傷治化,必失人心。針對當時的嘉靖帝,楊廷和上疏直言規諫,言明厲害。(楊廷和向嘉靖帝指出:“齋醮、祈禱必須豫絕,起端不可輕信”只能“朽損聖治,耗蠹民財”請求罷免一切齋醮活動……)面對楊廷和直言規勸,嘉靖帝處於鞏固統治地位之需,開始還能接受,但經過數年之後,他為了擺脫楊廷和,實現君權獨斷,開始逐漸選拔親信,疏遠楊廷和,是楊廷和無所作為。
楊廷和因為失去了嘉靖皇帝的支持,其改革又觸動了不少權貴的利益,遭道了權貴們的聯合誹謗與誣陷,加之在嘉靖帝一手掀起的大禮議中,楊廷和最終離開了政治舞臺。他的革新盡管為時不長,帶來的清明政治局面也應為嘉靖帝的腐化而曇花一現。至此,嘉靖初年的政治革新宣告終結,大明朝走向了衰落。
慕府——
征炆剛至慕府,只見豐泰鹽號的馬福生笑盈而來:“征炆啊!許久不見啊。”征炆回道:“馬伯伯,別來無恙啊!”一番寒暄後,馬福生坐轎離去,征炆不禁搖頭:“看來,府上又多了幾件‘珍品’!(馬福此行,必是行賄)”
府內,幾個下人清掃落花,慕征焱迎著雪花嬉笑玩鬧著:“飛嘍!飛樓!”一丫鬟追趕道:“小少爺!小少爺!”只見征炆一把將他抱起:“飛嘍!”征焱欣喜道:“哥!你回來啦!”他粘著征炆,一陣好鬧。
征炆書房內掛滿了各色字畫,只見征焱問道:“咦!這畫得是什麽呀?”征炆回道:“這是衛協的《上林苑圖》,北宋摹本。”征焱喃喃道:“上林苑是哪裏呀?”征炆回道:“上林苑呀,是秦漢時期的皇家園林。(秦滅六國,“徙天下富豪於鹹陽十二萬戶。諸廟及章臺、上林皆在渭南”;十年後,“乃作朝宮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征焱又問:“哥,這上林苑還在嗎?”征炆回道:“‘上乏國家之用,下奪農桑之業(東方朔)’,如今這上林苑已是一片廢墟。”征焱顯得有些失落,征炆問道:“征焱,可背得《阿房宮賦》?”征焱點點頭:“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征炆道:“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覆哀後人也。”他教導道:“王朝的興衰與愛民息息相關。自古歷史輪回,循環往覆而不曾更改。(王朝需要官僚體系來治理國家,卻無法抑制官僚掠奪國家與人民的財富。開放土地,自由競爭,就會引來土地兼並,造成兩極分化。若是將土地歸為國有,平分社會財富,就有違人類求利致富的本性,在封建王朝,這顯然是理想主義的追求。中華歷史上,所有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王朝,無論多麽偉大都擺脫不了被人民覆滅的命運。”)”
征焱問道:“哥,如何才能治理好國家呢?”征炆向指著一旁的畫像:“要治理好一個國家,光靠皇帝一個人是不行的。最關鍵的就是人才,他們是國家的棟梁。”征焱喃喃道:“人才?”征炆指著宋代摹本的《十八學士圖》:“這是《十八學士圖》,當年唐太宗‘唯才是任’(當年李世民和他兄弟李建成爭皇位之際,魏征身為李建成的謀士,極力勸說李建成殺掉李世民。李世民稱帝後,不僅沒有殺掉魏征,反任命他為諫議大夫。李世民認為魏征雖是自己“仇人”,但這“仇”不是私仇,魏征只是各為其主,況且他確是個人才,亦是忠臣,理當受到重用。為報答李世民,魏征給李世民提出了很多治國建議,並不斷提醒李世民要“修己正身”。),他用的人除了有才,品德還必須高尚。要不然,這些‘有才之士’就成會變成歪才,如若重用,雖不會成為庸吏,但必定會是一個‘狗官’。”征焱點點頭,看著畫像上形形色色的人物,不禁問道:“為什麽偏偏是十八個學士呀?”征炆目光充滿著敬佩:“因為這十八個人,都追隨過李太宗,且各以其力,為大唐統一、政治的穩定和社會文化的發展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指著畫像中的人物:“無論是唐太宗,還是魏徵、房玄齡等千古名臣,他們都經歷過隋末的亂世(貞觀初年,中原地區飽受戰火摧殘,繁華不再,出現了“莽蕩巨澤,茫茫千裏,人煙斷絕,雞犬不聞”之破敗景象,恢覆經濟成為李世民的首要任務。為此,他認真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調法,以促使生產恢覆,保證租稅的收入。均田令讓老百姓都有田可種,而要使百姓“富足”,就要施行租庸調法,它是在保證國家基本賦稅的前提下,不再向百姓濫征額外賦稅的保障。均田令和租庸調法在當時的農業社會中,具有先進性、合理性,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經濟發展。唐太宗克制己欲、唯才是用、以民為本,並嚴格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調法的治國之道,成就了歷史上有名的“貞觀之治”。)。也正是在唐太宗李世民勵精圖治之下,一個國泰民安,空前繁華的盛世從此出現,後世稱為‘貞觀之治’。”
征焱又問:“哥,要之理好國家,除了‘唯才是任’,還有其他的嗎?”征炆回道:“歷朝歷代,老百姓最痛恨的就是貪官汙吏,‘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是唐太宗最常掛在嘴邊、記在心裏之言。如何才能順應民心?”征焱回道:“要殺掉貪官汙吏!”征炆又問:“如何才能讓百官做到清正廉潔呢?”征焱思索著,征炆道:“首先,‘天子正,則百官正。’天子帝王若任性放縱,奢靡無度,信任小人,疏遠忠良,那帝國離滅亡也就不遠了……這隋煬帝就因驕奢淫逸而死。”他繼續道:“其次……”他還未說完,只聞征焱道:“哥,唐太宗曾言: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征炆回道:“征焱,不僅要牢牢記住這句話,還要真正地理解它。等你長大了,自會受益無窮。”征焱點點頭,忽然問道:“那爹爹是賢臣嗎?”征炆對他微微一笑:“當然是。”征焱不禁念道《前出師表》:“……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征炆摸摸他的頭:“嗯!利國為民之官,是謂賢臣。”征焱又問:“哥,那大唐為何會沒落的呢?”征炆道:“太宗走後,便到了玄宗時期。”他不禁嘆了口氣:“那時候,在有姚崇、宋璟、張九齡等人擔任宰相,在這些能臣廉吏的輔佐下,玄宗亦開創了一個強盛輝煌的‘開元盛世’。可到了玄宗後期,在權臣李林甫被任命為宰相後,大唐就開始腐敗沒落了……”
征焱氣道:“李林甫一定是個大惡人!可是宣宗皇帝怎麽會相信他呢?”征炆回道:“他投皇帝之所好,想方設法滿足玄宗享樂之欲,取得了君王的信賴與依賴。”他不禁搖頭:“從此君王不早朝,朝政大事皆交付給李林甫。正是如此,鉆營拍馬的小人開始受到重用,整個唐帝國上下貪腐成風,從此走向了衰頹。”征炆繼續道:“沒過多久,大唐就空虛腐敗,無法挽回。節度使安祿山開始起兵反唐,七年多的安史之亂,使整個華夏又陷入了藩鎮割據的動亂局面。”他語帶憐憫:“這場延續了兩百多年的亂世,奪去了千萬百姓的性命。‘寧做太平犬,不為亂世人’,生靈之殤,天地之殤!”
征炆一臉憤慨,隨後回過神:“沒事!征焱啊,答應哥,一定要立志成為清廉的官員。”征焱點點頭,眼神堅毅:“恩!哥,我答應你!”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