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 37 章節

關燈


這事兒說來其實簡單。那年頭人都不富裕,一只煙要抽到手都捏不住才會丟掉。圍棋名將過惕生先生還有個絕招,能把新煙和快燒完的煙頭連接起來,噴雲吐霧,仿佛不斷。所以,無論比賽中抽多少煙,永遠只有一個煙頭。

這個古怪的現象曾令與他對陣的日本棋手百思不得其解。

而那個行騙的姐夫,拿到錢以後立即把煙甩了,正好抽剩一個煙屁股的可能性極小。在這一百多個煙頭中,夾雜著一根只燒了半截的香煙,所以,一下子就引起了“教授”的註意。

“教授”人多謙虛啊,說,我這是運氣,運氣。

可不是,一百多個煙頭裏,只有一根跟別人的不一樣,是運氣;煙頭落地,就把火撞滅了,沒有繼續燒,也是運氣。

破案有時候是需要運氣的,但是光有運氣可不夠。北京“炮局四大姑奶奶”,有一位專門給人看手相的。有一回看來看去,也沒找到合適的,隊長說看來是個新手幹的,算了,找找別的途徑。人家姑奶奶是個慢性子,抿著嘴琢磨半天,也沒舍得把那指紋放下,說,那怎麽成呢?我再找找唄。

半個月以後,姑奶奶拿著一份檔案就來了:“您看,是不是這小子?”

一枚指紋,破獲一起惡性殺人案件。

案犯正好留下過指紋,可謂運氣好,但要是沒有這麽個慢性子的姑奶奶,也許,這線索就放跑了。

煙,不是什麽特別的好煙,連過濾嘴都沒有。“教授”看著煙頭,苦笑著搖搖頭。

助手問了,說這不是線索嗎?

“是啊,”“教授”不情不願地說,“可這線索一來,離破案就越來越遠了。”

“為什麽啊?”

“你說呢?”“教授”把煙頭遞給偵察員,意思是考考他。

偵察員左看右看,得出一個結論來:東北牌子,北京應該沒賣過。

對。我估摸著,這姐夫根本就不在北京工作,這仨人都是從東北來的,在北京找人,沒戲。

唉,您這可就武斷了吧。偵察員大著膽子問道,一根煙頭說明不了問題,也沒準是別人送他的煙呢。

“你以為我是看見煙才這麽琢磨的?那就是一個驗證。”

“那……”

“四個人第一次出去吃飯,誰掏錢?”

“姐夫啊,他說盡地主之誼。”

“他們在哪兒吃的飯?”

“北京站口對面,一飯館,我去看過,後來安書記請客,兩回都那兒。”

“哦,本地人請客吃飯,有在火車站門口的嗎?”

……

是啊,一般來說,無論哪個城市,火車站口的飲食都不太讓人恭維。

一個細節可能是巧合,兩個細節都對上,巧合的概率就不大了。

北京這邊也留人查查,不過姐夫在北京工作的可能性我覺得不大。覺得,這仨都東北的,分頭來北京給咱書記下的套,那查起來可就……“教授”搖搖頭。別人越找線索離破案越近,他可好,把案犯追東三省範圍去了。

這可怎麽找啊?

“不過……”“教授”說了半截話,沒往下言語。

後來談到這案子的時候,“教授”跟偵察員說這是一教訓,再多想一步就海闊天空,自己呢,多想了半步,沒往前琢磨。

“教授”想的是:這仨小子可夠膽兒大的,要是那安書記不上當,來回的火車票,可也不是一個小數呢。

這是怎麽回事兒?案子破了,才恍然大悟:其實,這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

不管怎樣,排查,與東北警方聯系,找這三個人,工作開始進行,嫌疑人在劃定……

可是,這種異地作案,蜻蜓點水式的犯罪,破起案來如同大海撈針,確實不是那樣容易的事情。首都警察雖然厲害也不是神仙,一來二去,一個月過去了,除了一堆結論被否定之外,沒有任何進展。

安書記呢?

安書記是死活不回去了。

無顏見江東父老啊,那點兒錢,有一塊的,還有五毛的,全村人家裏能拿得出來的,差不多都在這兒了。灰頭土臉地回去,老安不尋短見也得窩囊死。

警察也是講情理的。北新橋有個僑辦,是二處的協作單位,就把安書記放那兒了。白吃白住,算起來,一個月也不少錢呢。

誰叫人家在北京讓騙子給騙了呢?那時候這樣的案子不多,警察們還有點心存歉疚的意思。

問題是,安書記並不是很領情,每天吃完了飯就蹲在門口等警察,眼睛越瞪越大。半個月以後,就奔銅鈴那麽大去了。

偵察員們隔三差五去看一次,都有點兒含糊,有人說這老頭別是要出事兒吧。

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沒過兩天,忽然有人打電話到二處來,點名要“教授”接電話。

教授拿過聽筒一聽,是地安門派出所的。

出什麽大案子了?

沒有。人家就是告訴他:“那安書記,讓我們給抓起來了,你們過來看看?”

【3.這大隊書記也不是省油的燈】

為了核實“林海雪原”一案中朝鮮族警察追狗一段的細節,曾和北京處理此案的一位老偵察員通電話。說到中間,順口提起一位網名“行走40國”老兄的事情,以及他怎樣瞞天過海輕取各國簽證、因勢利導糊弄非洲農民等種種情形,說完之後電話那端半晌無語。

就在老薩以為電話斷了的時候,那邊說話了,似乎也很郁悶:“這人可別作案——太不好抓了。”

放下電話想想,“林海雪原”這個案子,到東三省抓人已經把偵察員們玩得跟楊子榮似的。要是碰上這流竄63國的主兒,警察同志估計得撓墻。

還好,行走兄就是一個驢客,倒沒聽說他有意幹什麽違法亂紀的勾當,真我國警察之幸也。

好,言歸正傳。

安書記被抓起來了?!

難道此人是騙子?

簡直沒有天理了,辦這個案子的偵察員,警齡加一塊兒超過一百年,連審帶查半個月,沒一個腦子裏想過安書記是騙子。要是讓這看著老實巴交的主兒給騙了,大夥兒出門都用布把腦袋包起來——這種事兒還能看走眼,沒臉見人吶。

“教授”急三火四帶了一個偵察員,奔地安門派出所去了。

到進院一看,正瞅見安書記:可不是他麽,在墻角那兒蹲著呢,臉漲得跟紅布似的,看見“教授”以後一言不發,雙手抱頭,趕緊把臉遮上。

看這意思,安書記也是個沒臉見人的架勢。

這怎麽回事兒呢?

處理案子的小警察迎面而來,十分囂張地沖著安書記一指,喝道:“你,蹲好!”一轉頭就換了一副面孔,很殷勤地請“教授”進門上座,神態極為恭敬。

可二處的,當年到北京任何一個地方管片兒,都是這個待遇。哪怕是一個小警察,對方的所長局長也會來親自接待。

聽說這種待遇,老薩第一個印象就是二處太跋扈——這明顯是北宋時代禁軍欺負廂軍嘛,再怎麽著,人家那兒也有級別擺著呢。

二處還真不怎麽在乎級別。

聽過二處老處長少華的一段軼事:北京某著名大學一個學者的家人下班回來,忽然發現他已經吊死家中。此學者聲望甚隆,沒有任何自殺理由和跡象。

因為影響甚大,各方人馬紛紛出動。二處當然也不例外,少華親自帶隊出現場,而且到得最快。

勘查,檢驗,15分鐘後,少華說,走。

看守現場的警察問:王處,X局長已經在路上了,要不要等等他,匯報完了再走?

王處撇撇嘴:“這也能叫案子?一個性窒息事故而已。還有別的案子,不等了。”

牛氣吧?

可是X局長聽了一點兒也不生氣,連門兒也沒進就走了,丟下一句話:

“少華定的案子,沒必要看。”

事後查證果然如此,事情十分簡單,以暴病卒報,家屬默然而已。

南端木、北少華,中國警界的西門吹雪、葉孤城,交到他們手上的案件,幾乎每個都像福爾摩斯探案一樣精彩,自然看不上“教授”出事故這樣簡單到沒有拐彎的案子了。

可惜天壽不予,未能一識英豪,如今,若是懷念二人,只能對著端木的銅像感慨一番了——這銅像不是組織上給鑄的,是一個案子的受害者家屬,偶然聽說端木去世了,特意趕來,送了一筆錢,就是請求給老爺子塑個像。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信然。

不過大多數時候,二處下去時受接待的級別比較高,是因為他們到任何一個案子的現場,都意味著這個案子是“重案”。自己管界出了重案,當地的警界老大當然要出面了,還帶有向二處學習一下的意思。這跟跋扈是沒有關系的。

然而,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