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建文
關燈
小
中
大
八百多年過去,文藝覆興的曙光已在西方亮起;在被蒙古統治壓迫一個多世紀後,整個中華終於回歸漢人正朔。
大明,建文初年,京師應天府。時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未滿一年。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對皇權旁落甚為失望,而且因為朱允炆的顧忌與削藩策略,他的封地與權利岌岌可危。
這年初夏,太.祖祭日時,燕王因忌憚朝廷對他的打壓而留在北平,派自己的三個兒子前去京師。大臣們商議將此三子扣為人質,而最終仁弱的朱允炆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放虎歸山。
“陛下竟然放走了朱高熾他們!誰都知道燕王狼子野心,這一走恐怕再難制約其反意!”
宮城北門,羽林左衛內,百戶和總旗們得知這一消息後議論紛紛。他們中大都世襲自洪武年間跟隨太.祖的父輩職位,是忠心耿耿的侍衛親軍。
“即使不放走他們,也未必阻擋得了朱棣,”蕭義仍是端坐在椅上,放下手中的茶杯道:“燕王肯讓王子們過來,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抑或他早就料得陛下不會為難他們,或者不敢為難他們。”
“蕭總旗,你說的倒輕巧,那幾個可是他精心培養身負大才,怎麽會舍得拿來冒險呢?”一旁的鄭守似乎在提醒他。
蕭義道:“鄭總旗說的沒錯。正是如此,才見得燕王心機深重難測。陛下這般溫文仁厚,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當今聖上的皇位名正言順,天下之內即使有誰妄圖撼動,也不可能有借口。”又有人議論道。
“所謂借口,是給那些無視忠孝罔顧蒼生的野心家借來用的。”蕭義還是冷靜的說道。
管理文書事務的羽林左衛經歷陳覆,此時也在,他說道:“是黃子澄黃大人建議陛下送回三人,此舉太過失策,怕是讀書讀傻了?”陳覆乃是進士出身,從太學調任至京衛指揮使司不久。
“陳大人,如此議論陛下欽點的翰林學士是否不妥?”鄭守又質疑道。
“妥不妥當,很快便知。”面對他的詰問,陳覆並不以為意:“只是我們這些人身份低微,再多嘴議論也不能改變什麽。”
蕭義看了看陳覆的從容眉眼和青色官服,似乎欲言又止。此人應當不是池中之物。
一個月後,燕王起兵叛亂,理由直指黃子澄等人為奸臣,而他則是要清君側以靖國難。
至此,靖難之役爆發,剛建立幾十年的國家又因為奪權而引起戰亂。
戰爭持續三年,燕王雖不占兵力優勢,卻善於謀略軍功累累,而朝庭疏於指揮節節敗退。
建文四年初夏,燕軍逼近都城,應天府中人心惶惶。六月十三,內奸開城北金川門迎燕軍,城破,宮中起火。
上十二衛的侍衛親軍同殘餘軍隊一起,與湧入宮城中的燕軍做最後的殊死搏鬥。
蕭義也正帶領手下衛兵與敵軍混戰;眼見平日共事的同僚們在多年守衛巡查的宮內各處紛紛傷亡倒下,越來越寡不敵眾,他心中感到無比淒涼與悲狂。雖說幾年來糟糕的戰況讓他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然而真正到了最終的時刻,他還是感到命運無比的分量。
所幸,他知曉陛下已在部分親軍的保護下喬裝改扮準備脫逃。
靖難之役中喪生的雙方士卒,總數竟達五十幾萬之多,歷史罕見。蕭義滿身是血與傷,本來他可以選擇戰死,只是天子尚有一線希望。他奮力從東側城門逃出,往城外山上踉蹌跑去。
燕王當日進京,有文武百官迎附。不日登基,後世稱成祖或永樂大帝。之後蕭義在流亡中又聽親軍餘黨說,黃子澄方孝孺等均被殘忍誅殺滅族。而曾經的同僚陳覆,則被覆官升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大明,建文初年,京師應天府。時明太.祖朱元璋駕崩,皇太孫朱允炆即位未滿一年。野心勃勃的燕王朱棣對皇權旁落甚為失望,而且因為朱允炆的顧忌與削藩策略,他的封地與權利岌岌可危。
這年初夏,太.祖祭日時,燕王因忌憚朝廷對他的打壓而留在北平,派自己的三個兒子前去京師。大臣們商議將此三子扣為人質,而最終仁弱的朱允炆做了一個錯誤的選擇:放虎歸山。
“陛下竟然放走了朱高熾他們!誰都知道燕王狼子野心,這一走恐怕再難制約其反意!”
宮城北門,羽林左衛內,百戶和總旗們得知這一消息後議論紛紛。他們中大都世襲自洪武年間跟隨太.祖的父輩職位,是忠心耿耿的侍衛親軍。
“即使不放走他們,也未必阻擋得了朱棣,”蕭義仍是端坐在椅上,放下手中的茶杯道:“燕王肯讓王子們過來,就做好了最壞的打算;抑或他早就料得陛下不會為難他們,或者不敢為難他們。”
“蕭總旗,你說的倒輕巧,那幾個可是他精心培養身負大才,怎麽會舍得拿來冒險呢?”一旁的鄭守似乎在提醒他。
蕭義道:“鄭總旗說的沒錯。正是如此,才見得燕王心機深重難測。陛下這般溫文仁厚,遠遠不是他的對手。”
“當今聖上的皇位名正言順,天下之內即使有誰妄圖撼動,也不可能有借口。”又有人議論道。
“所謂借口,是給那些無視忠孝罔顧蒼生的野心家借來用的。”蕭義還是冷靜的說道。
管理文書事務的羽林左衛經歷陳覆,此時也在,他說道:“是黃子澄黃大人建議陛下送回三人,此舉太過失策,怕是讀書讀傻了?”陳覆乃是進士出身,從太學調任至京衛指揮使司不久。
“陳大人,如此議論陛下欽點的翰林學士是否不妥?”鄭守又質疑道。
“妥不妥當,很快便知。”面對他的詰問,陳覆並不以為意:“只是我們這些人身份低微,再多嘴議論也不能改變什麽。”
蕭義看了看陳覆的從容眉眼和青色官服,似乎欲言又止。此人應當不是池中之物。
一個月後,燕王起兵叛亂,理由直指黃子澄等人為奸臣,而他則是要清君側以靖國難。
至此,靖難之役爆發,剛建立幾十年的國家又因為奪權而引起戰亂。
戰爭持續三年,燕王雖不占兵力優勢,卻善於謀略軍功累累,而朝庭疏於指揮節節敗退。
建文四年初夏,燕軍逼近都城,應天府中人心惶惶。六月十三,內奸開城北金川門迎燕軍,城破,宮中起火。
上十二衛的侍衛親軍同殘餘軍隊一起,與湧入宮城中的燕軍做最後的殊死搏鬥。
蕭義也正帶領手下衛兵與敵軍混戰;眼見平日共事的同僚們在多年守衛巡查的宮內各處紛紛傷亡倒下,越來越寡不敵眾,他心中感到無比淒涼與悲狂。雖說幾年來糟糕的戰況讓他做好了最壞的心理準備,然而真正到了最終的時刻,他還是感到命運無比的分量。
所幸,他知曉陛下已在部分親軍的保護下喬裝改扮準備脫逃。
靖難之役中喪生的雙方士卒,總數竟達五十幾萬之多,歷史罕見。蕭義滿身是血與傷,本來他可以選擇戰死,只是天子尚有一線希望。他奮力從東側城門逃出,往城外山上踉蹌跑去。
燕王當日進京,有文武百官迎附。不日登基,後世稱成祖或永樂大帝。之後蕭義在流亡中又聽親軍餘黨說,黃子澄方孝孺等均被殘忍誅殺滅族。而曾經的同僚陳覆,則被覆官升職。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