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時尚魅力(上)
關燈
小
中
大
“上學?什麽叫上學”。梁山伯一臉的迷惑,反問:“你說得是游學嗎?噢,中原離亂,士族粗遷未定,那裏有游學的好地方。荊襄蜀地還被人割據(恒溫不貢),尺寸之地,哪有游學的去處?”高翼郁悶得無以覆加,他按耐住暴跳的心情,再問:“那你讀書識字的地方在哪裏?”
“宗族祠堂,在下家境貧寒,無力購置書簡,只有入宗族祠堂才得以有書讀。鄞州風災、水災不斷,沒有官員願來赴任,在下家裏此地不遠,故而得族中為官者推薦,在此地擔任一個小小縣令,也算是為五鬥米而折腰。”
為五鬥米而折腰——這話應該出自陶淵明。縣令的官俸是五鬥米,晉代的一斤合222.73克,三十斤為一鈞,一石為四鈞、共百二十斤,一斤為十六兩,一兩為二十四銖。高翼統一三山地帶度量衡時,曾測算過這些數據,得出一石為26.727公斤。五鬥米也就是13.4公斤左右,按後世的米價折算,相當於月薪70元左右但據高翼所知陶淵明還沒有出生,難道這話是這時代小縣令之間的流行語?
正恍惚間,他又聽到梁山伯繼續說:“宗族祠堂裏沒有外姓子弟,所以,在下的同學裏沒有姓祝的。”
完了,我的化蝶,我的梁祝,我的中國愛神,都完了——高翼哀嘆著,又死不甘心地叮囑:“如果以後有個叫祝英臺的人找你,你一定告訴我一聲,嗯……罷了罷了,不說也罷。”
高翼不知道的是,這年代女子都有姓無字,最多有個小名,如果真有個梁山伯真娶個妻子姓祝,她只會被稱為“梁祝氏”。
高翼更不知道的是,傳言中的“中國愛神”梁山伯確實生於晉代,但歷史並未記載他何時出生,何時死去。也許那位“梁山伯”確實是眼前這位鄞州縣令,但也許不是。而那位祝英臺,還需要1100年才能出生。無論如何,兩人是上不了一個學校的。
那位“中國愛神”梁山伯確實在晉代擔任過鄞州縣令,因死於任上,而葬於寧波城西。據說他死後曾顯聖佑民,晉安帝時,劉裕奏封其為義忠王,並建了一座構築精致的廟宇,上題“敕封忠義王廟”。
梁山伯死了1100年後,當地又出現了一個劫富濟貧的俠女——擱現在也就是一個搶劫犯——她來自上虞,名叫祝英臺,當時是明代。寧波官員將祝英臺捉拿歸案繩之於法後,當地老百姓把這兩個人合葬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陰婚”(寧波義忠王廟至今尚存,廟正殿西首、嵌於壁間的明代石碑上記述了這段來歷)。而後,民間才演繹出那個淒美故事。
剩下的時間裏,高翼成了宴席上最郁悶的人。那些官員雖然職位低微,但魏晉人士崇尚空談的習氣倒學了個十足。宴席進行到一半,醺醺然的晉官們喧賓奪主,開始清談起來。
那些獲得了彩布的女眷們則喜滋滋的滿甲板亂逛起來。偶然有一名女眷鉆入了船艙,找見了趙婉,在趙玉的篡奪下,幾名隨船的裁縫被緊急召了上來,現場為一名女眷裁剪了一身裙裝。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兒,那些女眷們全部鉆入船艙。
沒有了女人在場,那些官員們談的話題越發深奧起來,從他們偶爾瞥向高翼的不屑目光中看,他們壓根未將這名胡人主人放在眼裏。
“正月裏地震,我早說這是土德有虧”,一名官員扯著嗓子說:“果然,二月初石虎僭即皇帝位於鄴。這不正應證了土德變化嗎?”
一名官員端起酒碗,輕蔑的哼了一聲,說:“不學無術,不學無術。土德有虧指的是什麽,指的是今上大興土木,修橋鋪路,使百姓困乏,故而上天予以警示。地乃震與石虎何幹?如果說是石虎大興土木引發地震,那應該震在石虎的地界,為嘛石虎不震我們震?”
高翼聽了這話的前半段,大為憤怒,原來修橋鋪路建立郵政和暢通道路也能扯上對國家的危害,上天的警示,什麽歪理邪說。但聽到這話的後半段,他忍不住要鼓掌讚嘆,是啊,中國歷代大約有二百多名皇帝或者自稱皇帝的人,如果每個皇帝登位大地都要震一震,那老天爺煩不勝煩了。
“你就不懂了”,那位被指斥為不學無術的官員面紅耳赤的強辯說:“石虎僭稱皇帝,吾皇豈不要下令征討,兵者兇器也,大兵開過長江,那豈不是要走路嗎,所以地預先震了一下,以示上天的警示。”
高翼確認,那個不學無術的官員確實不學無術。此外,那個罵別人不學無術的官員學了一肚子無用知識,是學而無術。他寂寞的擡起頭來仰望上蒼,心理苦悶。
岸邊,一名士兵高叫著打斷了船上的高談闊論。梁山伯等人沒有征詢高翼,便起身離座,跑到船舷邊探問,高翼與黃朝宗相視苦笑。
不一會兒,那群官員亂哄哄的回到座位上,人群裏少了那位五鬥米的縣令梁山伯。
高翼的船非常高大,船板搭不上碼頭,所以,上下船需要靠繩梯攀援。梁山伯居然不用士兵攙扶便爬下了繩梯,真難以想象他是如何揮舞著那寬大的袖子,做到這一切的。
“何事如此緊急?”,高翼好奇的詢問座上一位滿臉憨厚的官紳:“梁縣令為何而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宗族祠堂,在下家境貧寒,無力購置書簡,只有入宗族祠堂才得以有書讀。鄞州風災、水災不斷,沒有官員願來赴任,在下家裏此地不遠,故而得族中為官者推薦,在此地擔任一個小小縣令,也算是為五鬥米而折腰。”
為五鬥米而折腰——這話應該出自陶淵明。縣令的官俸是五鬥米,晉代的一斤合222.73克,三十斤為一鈞,一石為四鈞、共百二十斤,一斤為十六兩,一兩為二十四銖。高翼統一三山地帶度量衡時,曾測算過這些數據,得出一石為26.727公斤。五鬥米也就是13.4公斤左右,按後世的米價折算,相當於月薪70元左右但據高翼所知陶淵明還沒有出生,難道這話是這時代小縣令之間的流行語?
正恍惚間,他又聽到梁山伯繼續說:“宗族祠堂裏沒有外姓子弟,所以,在下的同學裏沒有姓祝的。”
完了,我的化蝶,我的梁祝,我的中國愛神,都完了——高翼哀嘆著,又死不甘心地叮囑:“如果以後有個叫祝英臺的人找你,你一定告訴我一聲,嗯……罷了罷了,不說也罷。”
高翼不知道的是,這年代女子都有姓無字,最多有個小名,如果真有個梁山伯真娶個妻子姓祝,她只會被稱為“梁祝氏”。
高翼更不知道的是,傳言中的“中國愛神”梁山伯確實生於晉代,但歷史並未記載他何時出生,何時死去。也許那位“梁山伯”確實是眼前這位鄞州縣令,但也許不是。而那位祝英臺,還需要1100年才能出生。無論如何,兩人是上不了一個學校的。
那位“中國愛神”梁山伯確實在晉代擔任過鄞州縣令,因死於任上,而葬於寧波城西。據說他死後曾顯聖佑民,晉安帝時,劉裕奏封其為義忠王,並建了一座構築精致的廟宇,上題“敕封忠義王廟”。
梁山伯死了1100年後,當地又出現了一個劫富濟貧的俠女——擱現在也就是一個搶劫犯——她來自上虞,名叫祝英臺,當時是明代。寧波官員將祝英臺捉拿歸案繩之於法後,當地老百姓把這兩個人合葬在一起,這就是所謂的“陰婚”(寧波義忠王廟至今尚存,廟正殿西首、嵌於壁間的明代石碑上記述了這段來歷)。而後,民間才演繹出那個淒美故事。
剩下的時間裏,高翼成了宴席上最郁悶的人。那些官員雖然職位低微,但魏晉人士崇尚空談的習氣倒學了個十足。宴席進行到一半,醺醺然的晉官們喧賓奪主,開始清談起來。
那些獲得了彩布的女眷們則喜滋滋的滿甲板亂逛起來。偶然有一名女眷鉆入了船艙,找見了趙婉,在趙玉的篡奪下,幾名隨船的裁縫被緊急召了上來,現場為一名女眷裁剪了一身裙裝。這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一會兒,那些女眷們全部鉆入船艙。
沒有了女人在場,那些官員們談的話題越發深奧起來,從他們偶爾瞥向高翼的不屑目光中看,他們壓根未將這名胡人主人放在眼裏。
“正月裏地震,我早說這是土德有虧”,一名官員扯著嗓子說:“果然,二月初石虎僭即皇帝位於鄴。這不正應證了土德變化嗎?”
一名官員端起酒碗,輕蔑的哼了一聲,說:“不學無術,不學無術。土德有虧指的是什麽,指的是今上大興土木,修橋鋪路,使百姓困乏,故而上天予以警示。地乃震與石虎何幹?如果說是石虎大興土木引發地震,那應該震在石虎的地界,為嘛石虎不震我們震?”
高翼聽了這話的前半段,大為憤怒,原來修橋鋪路建立郵政和暢通道路也能扯上對國家的危害,上天的警示,什麽歪理邪說。但聽到這話的後半段,他忍不住要鼓掌讚嘆,是啊,中國歷代大約有二百多名皇帝或者自稱皇帝的人,如果每個皇帝登位大地都要震一震,那老天爺煩不勝煩了。
“你就不懂了”,那位被指斥為不學無術的官員面紅耳赤的強辯說:“石虎僭稱皇帝,吾皇豈不要下令征討,兵者兇器也,大兵開過長江,那豈不是要走路嗎,所以地預先震了一下,以示上天的警示。”
高翼確認,那個不學無術的官員確實不學無術。此外,那個罵別人不學無術的官員學了一肚子無用知識,是學而無術。他寂寞的擡起頭來仰望上蒼,心理苦悶。
岸邊,一名士兵高叫著打斷了船上的高談闊論。梁山伯等人沒有征詢高翼,便起身離座,跑到船舷邊探問,高翼與黃朝宗相視苦笑。
不一會兒,那群官員亂哄哄的回到座位上,人群裏少了那位五鬥米的縣令梁山伯。
高翼的船非常高大,船板搭不上碼頭,所以,上下船需要靠繩梯攀援。梁山伯居然不用士兵攙扶便爬下了繩梯,真難以想象他是如何揮舞著那寬大的袖子,做到這一切的。
“何事如此緊急?”,高翼好奇的詢問座上一位滿臉憨厚的官紳:“梁縣令為何而去?”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