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見勢不妙(下)
關燈
小
中
大
“兩軍交戰,守城者弓箭為先,我帶來了一百萬支三棱鐵頭長箭,貴國需要嗎?”高翼跑出了誘餌。
“要要要,將軍大人,不,都督大人,請問你打算怎麽出售?”
“我需要糧食、女奴!”
“下官立即上報吾國國王,請大人報個價錢。”
“我船上還有千柄長劍,500付鎧甲,大人是否一並買下!”
吉山猶豫地說:“我國刀劍鋒利,一般的刀劍一斬就斷,大人的劍不知怎樣?”
“呈上來!”
片刻過後,吉山欣賞完高翼地上的樣品,咂巴著嘴,意猶未盡地說:“啊,天朝上國的風範!這雕飾精美,令我等嘆為觀止,只不知它耐用嗎?”
百濟馬老郡郡守比忽伊也俯身上來,欣賞著刀鞘刀柄上的雕刻。高翼隨手自樣品堆中抽出一柄劍,長劍出鞘,鋒寒逼人。“好不好,試過才知”,他說。
吉山躬身施禮:“請大人原諒。”說完,他沖身邊一名新羅衛士一使眼色,那新羅衛士也抽出一柄刀劍,樣式幾乎與高翼的一模一樣,是典型的倭刀款式。他揮舞了兩下,便惡狠狠地向高翼斬去。
當啷一聲,高翼力大,這兩劍相交,新羅衛士劍脫手飛向天空,翻滾不已的墜地。
高翼連忙反手檢視著自己的劍,劍刃上上出現一道深深的口子,他微微嘆了口氣:“還是不行,流水線上出產的東西,還是比不上手工制品,唉!”
根據後來的歷史事實推測,在所有遠赴海外躲避戰火的工匠當中,以逃入日本的工匠最為優秀,從而後日本的冶煉技術遠在韓國之上,便可以確定這一歷史事實。高翼的工匠來自高句麗,雖有他這個機械學高手進行指點,但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三山的冶煉水準還不能達到那些逃入日本的漢人工匠的水平,這怎不讓他沮喪?
但是,那些逃入日本的冶煉工匠並不是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匠師,但那些留在中國的技藝高超的工匠已經在民族融合的大潮中被屠殺掉了。高翼通過他的商隊探聽消息已獲知了這個無奈的結論。
現在,兩國的兵器進行比較,這種結局讓他無法接受。
那一廂,吉山檢視衛士那完好無損的劍後,已喜動顏色:“太好了,太好了,我國終於有了與倭國相抗的兵器。”
高翼倒提著劍,頗為郁悶的說:“郡守大人還是不要開玩笑了,兩劍相交,你那劍毫無缺損,而我這劍卻有個大口子,孰優孰劣一望而知,你何必安慰我呢?”
“錯”,吉山鼓掌而笑:“都督大人那劍雖然有了大口子,但還沒有斷折,還能殺人。重要的是先生不知道,這柄倭刀乃是日本有數的名刀,類似這樣的名劍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鍛造,這樣的劍全倭國上下不足百柄,而都督大人卻送來了上千柄與之相抗的寶劍,這豈不是我國天大的慶事。”
哦——高翼以掌擊額,懊悔不已。
忘了忘了!在儒家文化環境下成長,難免中了點儒家宣傳的毒,老以為手工制作的東西比機械制作的好,機械制作出來的那都是奇巧淫技。竟忘了到21世紀,所有手工制作的東西都敗在機械腳下。
在遙遠的史前時代,當一群動物學會了使用工具之後,這群動物才被稱為“人”,所以,善於使用機械才是先進文明的標志。現在他這種機械制作的批量產品,雖比不上倭國漢人手工制作的東西,但那只是努力不夠,只要找對了發展方向,機械制作出來的東西必定能勝過手工,要不然,當初那些動物何必進化成“人”,繼續做“獸”好了。
這些刀劍的優勢在於:制作它所需的時間短,故而產量大,價格低,而且規格統一。僅憑這點,就足以讓那些以倭國人自居的漢人工匠跳海。
高翼回過神來,開始與吉山討價還價。見到這樣價廉物美的三山刀劍,比忽伊也禁不住插上一腳,經過數度交手,高翼得到了一個滿意的價格。由於換取的糧草數量過大,吉山一時不便作主,隨急報新羅國王。
新羅國王昔基臨一邊派遣信使替高翼送遞信件,借此再度向高句麗請兵,另一方面,懾於高句麗的威名,他全盤答應了高翼的要求,準許高翼在韓多沙郡,毗鄰百濟馬老郡的地方建造大型倉庫儲存糧草,並雇請當地漢民幫助管理。
高翼為了避免與高句麗王相見時產生尷尬,在高句麗兵進入新羅的當天便滿載著四船糧食與女奴返回三山,從此,他再也未踏上新羅的土地。然而,他在韓多沙郡草立的倉儲點,後來卻越發展越大,最後成為類似於日本戰國時代的界町鎮一樣,由商人自治的特殊城市。外逃至新羅與百濟的漢民最終都匯集於此,依靠他們懂漢語的優勢為漢商打工。在這個商業城鎮中,漢語成為正式官方語言。這是後話了。
新羅氣候溫暖,雨水充沛。這時,他們的主要作物是稻米,依靠新羅源源不斷地稻米支持,高翼不僅實現了不對農人征稅的諾言,而且渡過了因宇文群部來歸而產生的糧食缺口。當數十噸稻米在碼頭上卸下時,整個三山歡聲雷動。
“高郎,這便是你說的‘讓殖民地為我種糧,而我們的農夫只管征戰,商人只管生產’的道理嗎”,碼頭上,宇文昭若有所思地問。而後,她又補充一句:“那麽,新羅今後將是我們的殖民地嗎?”
高翼笑得很開心,答:“現在,新羅還不能算殖民地,但……”
高卉眨巴眨巴眼,插話:“殖民地、這是什麽意思?”
高翼避而不答,宇文昭找到了一個她明白而高卉不懂的機會,她一翻白眼,也不回答。
“種一畝地需要一年時間,其間精心照料,唯恐照顧不周,畝產不過五石。但造一支箭,動用輪床的話,一個時辰可以造30餘支,每支箭便宜點,也賣1鬥谷子,一個匠戶一天工夫,抵得上農夫數年的勞作,種地,太麻煩,不如讓他們去打仗、去開拓、去掠奪。”高翼用事實向宇文昭解釋這另一種治國之策。
“那麽打仗是為了什麽、掠奪是為了什麽呢、不就是為了爭奪土地麽、爭奪土地用來幹什麽、不種糧食搶什麽土地?”高卉稀裏嘩啦地一口氣說出她的疑問。
“爭奪土地是為了搶奪土地中蘊含的資源與能源,比如鐵礦、銅礦或者煤礦等等”,見到宇文昭也瞪大眼睛,雖不開口也是滿腹疑問的樣子,高翼繼續解釋道:“再比如,慕容鮮卑的都城龍城,那就是一個令人垂涎欲滴的寶藏啊,若是有朝一日能奪占龍城,三山的發展就不可預期了。”
經過對比龍城附近的山川地理,高翼已經肯定,慕容鮮卑的發祥地龍城,所在的位置就是後世的遼陽。那真是一塊礦藏豐富的土地。附近的撫順更是令人望眼欲穿,本身是個大銅礦,附近還有一個鐵嶺——聽聽這名字你就知道它蘊含什麽礦藏了。有煤有鐵有銅,遼河沖積而成的平原讓那片土地肥沃無比,無論是耕作還是放牧務工經商,都是塊天府寶地。更妙的是,慕容鮮卑幾乎沒有對那裏的礦藏開發。無論誰進據遼陽,恐怕做夢都會笑出來。
這是高翼第一次露出對慕容鮮卑的敵意,盡管這份敵意來自於貪婪,但宇文昭已經很滿意了,她躬身使了一個漢式福禮:“高郎待我如父兄也,今後,凡事拜托了。”
高卉眨巴眨巴眼睛,似乎還沒弄明白高翼所說的治國之策,但宇文昭已不願繼續問下去,她再問就顯得自己智力比不上阿昭。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她有了處處與阿昭比較的興致,潛意識裏她不甘認輸,遂決定不懂裝懂。她歪著頭,裝模作樣地思考了片刻,突然沒頭沒腦地冒出一句:“我信你!”
忽而,紅暈上臉,她一溜小跑地跑離了碼頭。
高翼默然想了半晌,分不清對方相信的是什麽?是相信自己終能打敗慕容恪,還是相信自己的治國之策中能令三山昌盛。後一種信任沒什麽大不了,畢竟這種治國方略的優秀是被歷史驗證過了,但前一種……他自己都沒有信心戰勝那絕代風華的魏晉第一美男。
“叫康恭明來”,想不通就不想了,高翼一番思慮到記起他在新羅籌劃的一件事。
康恭明就是那個為高翼建府院的僧侶建築隊頭目,這時代的僧人常以康、竺、支、僧、佛等為姓。隨著高翼的召喚,早已焦急地等待在碼頭上的一名肥胖僧人,邊啃著一根鳥腿邊奔跑到高翼身邊。
“大人,請問,您什麽時候準許我建寺,春天快到了,這個……”那僧人急急將嘴中的肉咽下肚內,騰出嘴來問。
就在這一年春,大和尚佛圖澄建造完他平生第892所寺廟,並開始他的第893座寺廟的建築。這一豐功偉績令中原大地的僧侶建築隊為之瘋狂,康恭明也為此心急難耐,所以一聽高翼進港,便等在碼頭等待召見。
這時候的僧人尚沒有戒律一說,直到50年後,在公元402年,高僧法顯穿越蔥嶺抵達印度,才取得完整的佛徒戒律,所以這時的僧人葷素不禁。高翼初見到僧人吃肉,曾大為奇怪,等到問明白這是的佛教尚無戒律時,雖不知道那戒律是多時確定,但再也不會拿21世紀的僧人標準衡量當代僧人了。
“我還願意資助你建十座寺廟,你可以立刻動工”,高翼臉上又浮上了習慣性的笑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要要要,將軍大人,不,都督大人,請問你打算怎麽出售?”
“我需要糧食、女奴!”
“下官立即上報吾國國王,請大人報個價錢。”
“我船上還有千柄長劍,500付鎧甲,大人是否一並買下!”
吉山猶豫地說:“我國刀劍鋒利,一般的刀劍一斬就斷,大人的劍不知怎樣?”
“呈上來!”
片刻過後,吉山欣賞完高翼地上的樣品,咂巴著嘴,意猶未盡地說:“啊,天朝上國的風範!這雕飾精美,令我等嘆為觀止,只不知它耐用嗎?”
百濟馬老郡郡守比忽伊也俯身上來,欣賞著刀鞘刀柄上的雕刻。高翼隨手自樣品堆中抽出一柄劍,長劍出鞘,鋒寒逼人。“好不好,試過才知”,他說。
吉山躬身施禮:“請大人原諒。”說完,他沖身邊一名新羅衛士一使眼色,那新羅衛士也抽出一柄刀劍,樣式幾乎與高翼的一模一樣,是典型的倭刀款式。他揮舞了兩下,便惡狠狠地向高翼斬去。
當啷一聲,高翼力大,這兩劍相交,新羅衛士劍脫手飛向天空,翻滾不已的墜地。
高翼連忙反手檢視著自己的劍,劍刃上上出現一道深深的口子,他微微嘆了口氣:“還是不行,流水線上出產的東西,還是比不上手工制品,唉!”
根據後來的歷史事實推測,在所有遠赴海外躲避戰火的工匠當中,以逃入日本的工匠最為優秀,從而後日本的冶煉技術遠在韓國之上,便可以確定這一歷史事實。高翼的工匠來自高句麗,雖有他這個機械學高手進行指點,但限於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三山的冶煉水準還不能達到那些逃入日本的漢人工匠的水平,這怎不讓他沮喪?
但是,那些逃入日本的冶煉工匠並不是當時中國最高水平的匠師,但那些留在中國的技藝高超的工匠已經在民族融合的大潮中被屠殺掉了。高翼通過他的商隊探聽消息已獲知了這個無奈的結論。
現在,兩國的兵器進行比較,這種結局讓他無法接受。
那一廂,吉山檢視衛士那完好無損的劍後,已喜動顏色:“太好了,太好了,我國終於有了與倭國相抗的兵器。”
高翼倒提著劍,頗為郁悶的說:“郡守大人還是不要開玩笑了,兩劍相交,你那劍毫無缺損,而我這劍卻有個大口子,孰優孰劣一望而知,你何必安慰我呢?”
“錯”,吉山鼓掌而笑:“都督大人那劍雖然有了大口子,但還沒有斷折,還能殺人。重要的是先生不知道,這柄倭刀乃是日本有數的名刀,類似這樣的名劍需要花費數年的時間鍛造,這樣的劍全倭國上下不足百柄,而都督大人卻送來了上千柄與之相抗的寶劍,這豈不是我國天大的慶事。”
哦——高翼以掌擊額,懊悔不已。
忘了忘了!在儒家文化環境下成長,難免中了點儒家宣傳的毒,老以為手工制作的東西比機械制作的好,機械制作出來的那都是奇巧淫技。竟忘了到21世紀,所有手工制作的東西都敗在機械腳下。
在遙遠的史前時代,當一群動物學會了使用工具之後,這群動物才被稱為“人”,所以,善於使用機械才是先進文明的標志。現在他這種機械制作的批量產品,雖比不上倭國漢人手工制作的東西,但那只是努力不夠,只要找對了發展方向,機械制作出來的東西必定能勝過手工,要不然,當初那些動物何必進化成“人”,繼續做“獸”好了。
這些刀劍的優勢在於:制作它所需的時間短,故而產量大,價格低,而且規格統一。僅憑這點,就足以讓那些以倭國人自居的漢人工匠跳海。
高翼回過神來,開始與吉山討價還價。見到這樣價廉物美的三山刀劍,比忽伊也禁不住插上一腳,經過數度交手,高翼得到了一個滿意的價格。由於換取的糧草數量過大,吉山一時不便作主,隨急報新羅國王。
新羅國王昔基臨一邊派遣信使替高翼送遞信件,借此再度向高句麗請兵,另一方面,懾於高句麗的威名,他全盤答應了高翼的要求,準許高翼在韓多沙郡,毗鄰百濟馬老郡的地方建造大型倉庫儲存糧草,並雇請當地漢民幫助管理。
高翼為了避免與高句麗王相見時產生尷尬,在高句麗兵進入新羅的當天便滿載著四船糧食與女奴返回三山,從此,他再也未踏上新羅的土地。然而,他在韓多沙郡草立的倉儲點,後來卻越發展越大,最後成為類似於日本戰國時代的界町鎮一樣,由商人自治的特殊城市。外逃至新羅與百濟的漢民最終都匯集於此,依靠他們懂漢語的優勢為漢商打工。在這個商業城鎮中,漢語成為正式官方語言。這是後話了。
新羅氣候溫暖,雨水充沛。這時,他們的主要作物是稻米,依靠新羅源源不斷地稻米支持,高翼不僅實現了不對農人征稅的諾言,而且渡過了因宇文群部來歸而產生的糧食缺口。當數十噸稻米在碼頭上卸下時,整個三山歡聲雷動。
“高郎,這便是你說的‘讓殖民地為我種糧,而我們的農夫只管征戰,商人只管生產’的道理嗎”,碼頭上,宇文昭若有所思地問。而後,她又補充一句:“那麽,新羅今後將是我們的殖民地嗎?”
高翼笑得很開心,答:“現在,新羅還不能算殖民地,但……”
高卉眨巴眨巴眼,插話:“殖民地、這是什麽意思?”
高翼避而不答,宇文昭找到了一個她明白而高卉不懂的機會,她一翻白眼,也不回答。
“種一畝地需要一年時間,其間精心照料,唯恐照顧不周,畝產不過五石。但造一支箭,動用輪床的話,一個時辰可以造30餘支,每支箭便宜點,也賣1鬥谷子,一個匠戶一天工夫,抵得上農夫數年的勞作,種地,太麻煩,不如讓他們去打仗、去開拓、去掠奪。”高翼用事實向宇文昭解釋這另一種治國之策。
“那麽打仗是為了什麽、掠奪是為了什麽呢、不就是為了爭奪土地麽、爭奪土地用來幹什麽、不種糧食搶什麽土地?”高卉稀裏嘩啦地一口氣說出她的疑問。
“爭奪土地是為了搶奪土地中蘊含的資源與能源,比如鐵礦、銅礦或者煤礦等等”,見到宇文昭也瞪大眼睛,雖不開口也是滿腹疑問的樣子,高翼繼續解釋道:“再比如,慕容鮮卑的都城龍城,那就是一個令人垂涎欲滴的寶藏啊,若是有朝一日能奪占龍城,三山的發展就不可預期了。”
經過對比龍城附近的山川地理,高翼已經肯定,慕容鮮卑的發祥地龍城,所在的位置就是後世的遼陽。那真是一塊礦藏豐富的土地。附近的撫順更是令人望眼欲穿,本身是個大銅礦,附近還有一個鐵嶺——聽聽這名字你就知道它蘊含什麽礦藏了。有煤有鐵有銅,遼河沖積而成的平原讓那片土地肥沃無比,無論是耕作還是放牧務工經商,都是塊天府寶地。更妙的是,慕容鮮卑幾乎沒有對那裏的礦藏開發。無論誰進據遼陽,恐怕做夢都會笑出來。
這是高翼第一次露出對慕容鮮卑的敵意,盡管這份敵意來自於貪婪,但宇文昭已經很滿意了,她躬身使了一個漢式福禮:“高郎待我如父兄也,今後,凡事拜托了。”
高卉眨巴眨巴眼睛,似乎還沒弄明白高翼所說的治國之策,但宇文昭已不願繼續問下去,她再問就顯得自己智力比不上阿昭。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她有了處處與阿昭比較的興致,潛意識裏她不甘認輸,遂決定不懂裝懂。她歪著頭,裝模作樣地思考了片刻,突然沒頭沒腦地冒出一句:“我信你!”
忽而,紅暈上臉,她一溜小跑地跑離了碼頭。
高翼默然想了半晌,分不清對方相信的是什麽?是相信自己終能打敗慕容恪,還是相信自己的治國之策中能令三山昌盛。後一種信任沒什麽大不了,畢竟這種治國方略的優秀是被歷史驗證過了,但前一種……他自己都沒有信心戰勝那絕代風華的魏晉第一美男。
“叫康恭明來”,想不通就不想了,高翼一番思慮到記起他在新羅籌劃的一件事。
康恭明就是那個為高翼建府院的僧侶建築隊頭目,這時代的僧人常以康、竺、支、僧、佛等為姓。隨著高翼的召喚,早已焦急地等待在碼頭上的一名肥胖僧人,邊啃著一根鳥腿邊奔跑到高翼身邊。
“大人,請問,您什麽時候準許我建寺,春天快到了,這個……”那僧人急急將嘴中的肉咽下肚內,騰出嘴來問。
就在這一年春,大和尚佛圖澄建造完他平生第892所寺廟,並開始他的第893座寺廟的建築。這一豐功偉績令中原大地的僧侶建築隊為之瘋狂,康恭明也為此心急難耐,所以一聽高翼進港,便等在碼頭等待召見。
這時候的僧人尚沒有戒律一說,直到50年後,在公元402年,高僧法顯穿越蔥嶺抵達印度,才取得完整的佛徒戒律,所以這時的僧人葷素不禁。高翼初見到僧人吃肉,曾大為奇怪,等到問明白這是的佛教尚無戒律時,雖不知道那戒律是多時確定,但再也不會拿21世紀的僧人標準衡量當代僧人了。
“我還願意資助你建十座寺廟,你可以立刻動工”,高翼臉上又浮上了習慣性的笑容。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