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本心VS我心
關燈
小
中
大
從李曉欣家出來,問題的原因是找到了,可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是無解。
農村最大的問題是貧窮,而窮是由各方面的原因形成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水土不好,除了一些耐旱耐旱的作物,養不活什麽東西。
另一個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國道和省道都到不了這個地方,紅星村的路還是村子裏打工的人一起集資修出來的,就這樣,每天也只有一班客運車可以來往。
可以說,紅星小學的學生們遇見的各種問題,實際上全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但改善這個地方的貧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不是這幾位支教老師任期內能解決的問題。
李曉欣帶他們去的第二家更加困難。
這個學生的父親去世的早,母親獨自拉扯兩個孩子、照顧兩個老人,家裏只有幾畝薄田,農活和家務全靠這位母親支撐。
他家離李曉欣家不遠,推開院門,和李曉欣家不同,雖然一切都簡樸,卻幹幹凈凈,整潔地都讓人忘了這個家裏還需要太多的必需品。
孩子的母親不在家,孩子的爺爺把老師們請到家裏,舊木桌和窗框都被擦得鋥亮,一個滿頭花白的老太太拉過一條長板凳,用洗得發白的藍色毛巾在本就幹凈的凳子上擦了擦,招呼幾個老師坐。
那板凳雖長,也只能做兩三個人,最後幾個老師互相謙讓了下,讓張校長跟幾個女老師坐了,秦朗和江昭輝就站著,打量這個屋子。
得知張校長的來意,兩個老人家都很不好意思,他們家兩個孩子都在讀小學,一個四年級,一個六年級,沒了衣服的是老大,和其他人家普遍不同,沒衣服的老大是男孩,平時也很照顧妹妹,所以老師們才想來拜訪下,看看是不是哪裏有了困難。
“那件衣服,孩子他媽穿著正好,就套在衣服裏面下地去了。”
老爺爺的眼中帶著淡淡的酸楚,臉上的皺紋仿佛這裏飽經風霜的大地,布滿丘壑,“我們兩個老人就是拖累,家裏好點的衣服都給我們穿了,孩子他媽下地幹活沒有正經擋風的衣服,孩子就說,媽媽下地的時候就套上校服的內膽,不下地的時候就他穿……”
秦朗檢查那天正好是媽媽下地幹活那天,大兒子就把衣服脫下來給了媽媽。
這種情況,幾個老師能說什麽?
能指責一個母親搶走了孩子的衣服嗎?
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沒有改嫁,而是肩負起了照顧家中老弱的責任,竭盡全力地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從這處雖貧寒卻整潔的房子,從兒女和公婆的維護中,雖然沒有見到她,所有老師都能感受到這位偉大的母親給這個家庭帶來的一切有多麽不易。
孩子的媽媽還在田裏刨土豆,兩個孩子見老師們坐在堂屋裏很尷尬,主動說帶兩個老師參觀下自己的家。
和白集村很多人家不同,這戶人家雖然簡樸卻不簡陋,房子建的也很紮實,是村子少有的用上水泥的房子,這也是兩個孩子會讓老師參觀他們家的原因。
“這房子是我爸爸以前建的,他沒生病之前,一直在外面幫人造房子。”
哥哥大龍緊張中帶著驕傲,“我們家的房子以前是全村最好的,屋子裏家具也都是我爸打的,我媽說,這些都是我爸留下來最好的東西。”
“看的出來,屋梁都很紮實。”
秦朗擡起頭,讚賞地說。
房子裏窗戶上有些地方玻璃破了,有人拿紙糊上了,讓人驚奇的是糊上的紙上都畫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有些是語文課本裏的插圖,有些是一些房子的鉛筆畫,雖然線條簡單,但都栩栩餘生,非常靈動。
“這些是誰畫的?”
黛文婷驚奇地摸著一頁學校小樓鉛筆畫的速寫,某種意義上這個不算速寫,只能說是對房屋外形的一種臨摹,但是已經頗具有速寫的雛形了。
她是學畫畫的,對這個有一種天然的敏感。
“是哥哥畫的。”
妹妹推了推哥哥。
“就,就瞎畫的。”
大龍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小時候,我爸教了點,後來就沒畫過。我看到有白紙覺得白著可惜,就拿來畫畫了。”
“你小子行啊,有天賦,一定不能浪費了。”
江昭輝和一群大孩子關系挺好,把大龍的背拍得“邦邦”響,“努力一點,繼續下去,以後就可以去當建築師了?”
“什麽是建築師?”
兩個孩子一臉懵懂。
“就是學習怎麽造房子的人。”
張校長通俗易懂地解釋。
“哦,那跟爸爸一樣啊。”
妹妹恍然大悟地說。
哥哥晃神了一會兒,問他們:“當建築師能掙錢嗎?”
張校長看向幾個老師,一時間,幾個老師都笑了起來。
“建築師賺得可多啦,一畢業就比老師上班的工資要多……嗯,大概多三倍?”
江昭輝算了算自己如果去當體育老師的錢,笑著說,“而且,建築師造的房子會有很多很多人住,會給很多人帶來家,很有意義。”
哥哥聽到建築師掙錢,很開心地點著頭。
“行,那我就當建築師。”
老師們又是一陣笑。
“以後沒事的時候,到老師辦公室來,老師教你怎麽畫畫。”
黛文婷摸著大龍刺猬一樣的腦袋,溫柔地說,“老師帶了很多鉛筆和素描紙來,我可以分你一點。”
“謝謝老師。”
大龍笑得更開心了。
沒一會兒,抱著一筐土豆的孩子媽媽回來了,這是位個子很嬌小的女人,也難怪能穿得下大龍的衣服。
知道幾個老師來“家訪”,她很高興地留幾個老師在家裏吃飯,還準備去殺一只雞,幾個老師這下一點都不敢留了,丟下準備的糖果和餅幹做禮物,連忙說自己在路上已經吃過了,婉拒她的好意。
送老師們出來時,孩子的媽媽猶猶豫豫地問:“張校長,你看我們家的娃娃,能上大學嗎?”
“好好努力,一定可以的。哥哥成績很好,幾乎全是八十分以上,妹妹雖然差一點,但是最近進步也很大。”
張校長知道孩子媽媽在擔心什麽,再三鼓勵,“現在雖然是難一點,但有兩免一補,上中學也要不了多少錢的,只要他考上縣裏的高中,大學就不遠了。”
“聽說現在的大學都不包分配,上完一個大學要幾萬,出來也就千把塊錢……哎。”
大龍媽媽的臉上寫滿憂愁。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孩子們想上,就先給他們上。”
說到這個話題,張校長的臉也一下子沈郁下來,不知道該怎麽安慰。
走出大龍兄妹家,張校長又點著了煙,狠狠吸了幾口。
老師們都滿臉茫然。
“供養一個大學生,相當於我們這裏的農民二十年不吃不喝的錢。”
張校長長嘆口氣,“以前,讀大學等於穩吃皇糧,金榜題名就等於衣錦還鄉。可現在,大學也不包分配了,上大學的人也多,出去打工的人回了家以後,反倒不願意讓孩子讀書了。”
“他們說畢業的大學生還沒他們搬磚的錢多,說讀書沒用,花了那麽多錢,花十年都賺不回來。我們村因為有小學,算是學生比較多的,這麽多年來,紅星村也就出了四個大學生。但是這四個大學生,現在已經畢業五六年了,還餘不出錢來給家裏,甚至還不如初中讀完書出去打工的孩子。”
“現在‘讀書無用’的話,連白集村都在傳了,大龍家原來還算比較有見識的人家,現在都在考慮這個……”
他該怎麽和這些城裏老師們解釋他心裏的焦躁?
鄉下的孩子們一次又一次悲壯地沖向大學校門,耗盡自己和父老鄉親們的無數心血後,終於有個別幸運者到達了夢寐以求的高校課堂,四年後卻要面對大學欠下的沈重債務,又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求一個飯碗,城市裏,沒有根的孩子猶如浮萍,無論是在任何方面,在這個大學文憑急劇貶值的時代,農村子弟整體上都是出於競爭弱勢的。
處處碰壁心力交瘁後返鄉的學子有很多甚至連自己解決溫飽都做不到,讓鄉親們對於大學的信仰也為之破碎。
這裏的人太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了,為了一絲絲的希望他們肯付出比許多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但是當一個苦苦追索的神話從高處墜下時,誰又能理解他們內心的煎熬?
“像你們剛才說,大龍可以去當建築師,我看孩子高興,我就沒打短。”
張校長吧嗒吧嗒地吸著煙,眉間是揮之不去的愁緒,“農村孩子學不起畫畫啊!大龍家父親去了,國家對他們家有補助和照顧,讀書還是可以的。畫畫這種事,隨便畫著玩玩還好,要是真學這個,他的妹妹也許就讀不上學了,還不如就這麽苦一點,兄妹兩個都能讀上去。”
“光顧著驚嘆孩子的天賦了,忘了美術生多花錢……”
黛文婷露出失望和後悔地表情。
“沒事,孩子明白你的心意就行了,不能當美術生,也可以當多個興趣。”
江昭輝將她的手握住。
杜若沒說話。
作為一個快要走出學校的大學生,她當然知道外面的競爭有多激烈,所以才執意要得到一個文憑夠硬的研究生學位,選擇支教保研這條道路。
就連她們這些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都能感受到進入社會的困難,又怎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來說服這些迷茫又無奈的念頭?
帶著這樣沈重的心情,老師們又跟著張校長走訪了其餘幾家。
和大龍家相仿,這些校服必須要拆分的人家,無一不是條件太差、家裏有弟弟妹妹或年老的老人要禦寒衣物,一件衣服輪流穿的。
即使是孩子,在學校裏也想保有一絲尊嚴,固執地不肯說出家裏已經窮到無衣禦寒的地步,一邊瑟瑟發抖一邊用“我不冷”的理由來搪塞,就連老師已經家訪了,依然固執著堅持自己“不冷”。
等“家訪”結束,他們曾經的那些義憤填膺和不平也蕩然無存,大家都默默無語。
“要不,我們學著李老師和方老師,把捐衣活動再搞起來吧。”
江昭輝一路上用手機拍了不少照片,尤其是一些窮困學生家的外面,可見他已經有了想法,“現在才十一月份就這麽冷,等入了九,這些人家怎麽過?”
就憑那些漏風的磚墻,就算冬天不出門也不一定扛的過啊。
“這裏物流太不方便,等各地捐獻的衣物送過來,說不定冬天都過去了。”
他們從西安購買的校服,用了足足二十天才到,這裏只能走EMS,其他地方更慢,誰知道到這裏要多久?
再想想李老師和方老師分類、整理那些衣服時無法利用的部分,很難讓人理解那些捐獻的人是把這裏當急需物資的地方,還是廢品收購站。
“那我就再開一次直播,幫這裏的人募捐冬衣?”
黛文婷遲疑了一下,建議著。
“暫時還是不要了,你之前接受捐款的事兒引起那麽大爭議!”
江昭輝一口否定了黛文婷的想法,“你這個畢竟不是募捐直播,是私人直播室,別讓人覺得你吃人血饅頭!”
黛文婷嘴唇無力地翕動了一下,沒能說出反駁的話來。
幾個老師都在絞盡腦汁的想著該怎麽才能改善這裏人們的生活,可受限與閱歷和生活經驗的不足,即使他們很努力地在想,也想不出該怎麽辦。
如果貧窮能那麽容易改善,扶貧工作也就不會那麽困難了。
“實在不行,只能選擇在各個平臺上發動捐獻冬衣的活動。”
秦朗無奈地嘆氣。
說話間,又一次路過了村口的溝渠,那幾個青年還在彎著腰刨著黃土地,已經挖出長長的一條來。
看到幾位年輕女老師又一次從他們身邊過,那些青年放下了挖著溝渠的鐵鍬,不住地打望,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敢走上來和她們說一句話,幾位女老師感受到背後灼熱的視線,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直到他們繞出白集村外的那處山包,那種怪異的感覺才減輕了不少。
與此同時,悠揚高亢又摻和著濃郁鄉土味道的旋律卻乍然而起,從白集村的方向傳來。
“山溝溝那個土坳坳,
不見著長一根草草!
吆上個騾子馱水水,
十裏八鄉麽跑斷個腿腿!
下坎坎那個爬窪窪,
汗水濕透了褂褂……”
“是花兒。”
張校長搖晃著腦袋,噗嗤笑了,“這群男娃娃,腦子被驢踩啰!”
也不知道他是說這些男娃娃看到女老師就唱“花兒”是腦子被驢踩了,還是這裏的男娃娃也敢向外面來的女老師唱“花兒”是被驢踩了。
在來這裏之前,幾個老師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邊有一種叫“花兒”的民歌,卻從未聽過。
於是哪怕心中有什麽樣的感受,在回程的路上能聽到這樣的“花兒”,都是一種意外驚喜。當豪邁粗獷的“花兒”響徹荒野時,貧瘠和幹旱似乎在這一瞬間都被拋灑的無影無蹤。
在沒有生命的荒涼高原上,竟然有著這樣一種壓制不住的狂放不羈,漢子們扯開嗓子發出的那一聲“大吼”,仿佛要將生命中所有的不甘和壓抑都釋放出去。
是在地下孕育許久的種子,在破土那一刻的石破天驚。
伴著這樣牽人心肺的“花兒”,老師們感覺心胸似乎都隨之變得開闊,就連剛剛那灼熱的目光,也不再覺得是一種冒犯。
歌裏對老天、對大自然、對命運的控訴,讓他們紛紛想起自己決定來這裏的原因。
他們之中,有人是為了獲得知名度、有人是為了摘得芳心,有人是為了獲得保研資格,有人是為了減肥,有人則單純是為了得到一份付出後收獲的快樂……
誰又能想到,為了這樣“動機不純”目的來到這裏的他們,現在會為了怎麽讓所有孩子都能穿上冬衣而在這裏絞盡腦汁?
幾個月過去了,抿心自問,面對此情此景,我心是否依舊?
是否真能甩手不理?
他們,明明就不是為了這樣的事情來的這裏啊。
**
沈默著回去的路上,某個黃土坷垃的山包上,黛文婷發現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子。
孩子約莫三四歲大小,呆呆地看著走近的老師們,臉上臟兮兮地還掛著鼻涕,面頰上刻著饑色,卻仍然掩不住他無邪的面容,正在地裏刨著什麽,似乎是找吃的。
在遼闊無邊的黃土高原背景下,他顯得那麽渺小,仿佛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刮沒了。誰也不知道他從哪裏來,也不知道他會去哪裏,為什麽要蹲在這裏,因為這樣沒人看顧而跑出來的孩子,在這裏實在是太多。
這片貧瘠的大地上為什麽要承載著這麽多心酸和無助,有了這麽多如同棄兒一般苦難的孩子?
小孩孤零零蹲在無邊無際地沙土中,看人時迷茫又麻木的目光,實在讓人的步伐如同灌鉛般沈重。蘇麗和黛文婷幾乎是噙著眼淚從包裏掏出剩下的餅幹,拆開包裝塞到他的手裏。
而他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說,也沒有再看她們,只是貪婪地啃著手裏的餅幹,閉著眼睛沈浸其中,一點一點地通過幹澀的喉嚨艱難地咽下去。
秦朗掏出包裏的礦泉水,蹲下身準備餵孩子喝一點,卻在孩子的腳邊發現了什麽。
他從一堆亂草一樣的“苦苦菜”裏拈出幾根細黑如發絲一樣的野菜,露出困惑的表情。
“這是……發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農村最大的問題是貧窮,而窮是由各方面的原因形成的,其中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水土不好,除了一些耐旱耐旱的作物,養不活什麽東西。
另一個原因就是交通不便,國道和省道都到不了這個地方,紅星村的路還是村子裏打工的人一起集資修出來的,就這樣,每天也只有一班客運車可以來往。
可以說,紅星小學的學生們遇見的各種問題,實際上全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但改善這個地方的貧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至少不是這幾位支教老師任期內能解決的問題。
李曉欣帶他們去的第二家更加困難。
這個學生的父親去世的早,母親獨自拉扯兩個孩子、照顧兩個老人,家裏只有幾畝薄田,農活和家務全靠這位母親支撐。
他家離李曉欣家不遠,推開院門,和李曉欣家不同,雖然一切都簡樸,卻幹幹凈凈,整潔地都讓人忘了這個家裏還需要太多的必需品。
孩子的母親不在家,孩子的爺爺把老師們請到家裏,舊木桌和窗框都被擦得鋥亮,一個滿頭花白的老太太拉過一條長板凳,用洗得發白的藍色毛巾在本就幹凈的凳子上擦了擦,招呼幾個老師坐。
那板凳雖長,也只能做兩三個人,最後幾個老師互相謙讓了下,讓張校長跟幾個女老師坐了,秦朗和江昭輝就站著,打量這個屋子。
得知張校長的來意,兩個老人家都很不好意思,他們家兩個孩子都在讀小學,一個四年級,一個六年級,沒了衣服的是老大,和其他人家普遍不同,沒衣服的老大是男孩,平時也很照顧妹妹,所以老師們才想來拜訪下,看看是不是哪裏有了困難。
“那件衣服,孩子他媽穿著正好,就套在衣服裏面下地去了。”
老爺爺的眼中帶著淡淡的酸楚,臉上的皺紋仿佛這裏飽經風霜的大地,布滿丘壑,“我們兩個老人就是拖累,家裏好點的衣服都給我們穿了,孩子他媽下地幹活沒有正經擋風的衣服,孩子就說,媽媽下地的時候就套上校服的內膽,不下地的時候就他穿……”
秦朗檢查那天正好是媽媽下地幹活那天,大兒子就把衣服脫下來給了媽媽。
這種情況,幾個老師能說什麽?
能指責一個母親搶走了孩子的衣服嗎?
一個失去丈夫的女人,沒有改嫁,而是肩負起了照顧家中老弱的責任,竭盡全力地給他們更好的生活。
從這處雖貧寒卻整潔的房子,從兒女和公婆的維護中,雖然沒有見到她,所有老師都能感受到這位偉大的母親給這個家庭帶來的一切有多麽不易。
孩子的媽媽還在田裏刨土豆,兩個孩子見老師們坐在堂屋裏很尷尬,主動說帶兩個老師參觀下自己的家。
和白集村很多人家不同,這戶人家雖然簡樸卻不簡陋,房子建的也很紮實,是村子少有的用上水泥的房子,這也是兩個孩子會讓老師參觀他們家的原因。
“這房子是我爸爸以前建的,他沒生病之前,一直在外面幫人造房子。”
哥哥大龍緊張中帶著驕傲,“我們家的房子以前是全村最好的,屋子裏家具也都是我爸打的,我媽說,這些都是我爸留下來最好的東西。”
“看的出來,屋梁都很紮實。”
秦朗擡起頭,讚賞地說。
房子裏窗戶上有些地方玻璃破了,有人拿紙糊上了,讓人驚奇的是糊上的紙上都畫著各種各樣的圖案,有些是語文課本裏的插圖,有些是一些房子的鉛筆畫,雖然線條簡單,但都栩栩餘生,非常靈動。
“這些是誰畫的?”
黛文婷驚奇地摸著一頁學校小樓鉛筆畫的速寫,某種意義上這個不算速寫,只能說是對房屋外形的一種臨摹,但是已經頗具有速寫的雛形了。
她是學畫畫的,對這個有一種天然的敏感。
“是哥哥畫的。”
妹妹推了推哥哥。
“就,就瞎畫的。”
大龍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小時候,我爸教了點,後來就沒畫過。我看到有白紙覺得白著可惜,就拿來畫畫了。”
“你小子行啊,有天賦,一定不能浪費了。”
江昭輝和一群大孩子關系挺好,把大龍的背拍得“邦邦”響,“努力一點,繼續下去,以後就可以去當建築師了?”
“什麽是建築師?”
兩個孩子一臉懵懂。
“就是學習怎麽造房子的人。”
張校長通俗易懂地解釋。
“哦,那跟爸爸一樣啊。”
妹妹恍然大悟地說。
哥哥晃神了一會兒,問他們:“當建築師能掙錢嗎?”
張校長看向幾個老師,一時間,幾個老師都笑了起來。
“建築師賺得可多啦,一畢業就比老師上班的工資要多……嗯,大概多三倍?”
江昭輝算了算自己如果去當體育老師的錢,笑著說,“而且,建築師造的房子會有很多很多人住,會給很多人帶來家,很有意義。”
哥哥聽到建築師掙錢,很開心地點著頭。
“行,那我就當建築師。”
老師們又是一陣笑。
“以後沒事的時候,到老師辦公室來,老師教你怎麽畫畫。”
黛文婷摸著大龍刺猬一樣的腦袋,溫柔地說,“老師帶了很多鉛筆和素描紙來,我可以分你一點。”
“謝謝老師。”
大龍笑得更開心了。
沒一會兒,抱著一筐土豆的孩子媽媽回來了,這是位個子很嬌小的女人,也難怪能穿得下大龍的衣服。
知道幾個老師來“家訪”,她很高興地留幾個老師在家裏吃飯,還準備去殺一只雞,幾個老師這下一點都不敢留了,丟下準備的糖果和餅幹做禮物,連忙說自己在路上已經吃過了,婉拒她的好意。
送老師們出來時,孩子的媽媽猶猶豫豫地問:“張校長,你看我們家的娃娃,能上大學嗎?”
“好好努力,一定可以的。哥哥成績很好,幾乎全是八十分以上,妹妹雖然差一點,但是最近進步也很大。”
張校長知道孩子媽媽在擔心什麽,再三鼓勵,“現在雖然是難一點,但有兩免一補,上中學也要不了多少錢的,只要他考上縣裏的高中,大學就不遠了。”
“聽說現在的大學都不包分配,上完一個大學要幾萬,出來也就千把塊錢……哎。”
大龍媽媽的臉上寫滿憂愁。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孩子們想上,就先給他們上。”
說到這個話題,張校長的臉也一下子沈郁下來,不知道該怎麽安慰。
走出大龍兄妹家,張校長又點著了煙,狠狠吸了幾口。
老師們都滿臉茫然。
“供養一個大學生,相當於我們這裏的農民二十年不吃不喝的錢。”
張校長長嘆口氣,“以前,讀大學等於穩吃皇糧,金榜題名就等於衣錦還鄉。可現在,大學也不包分配了,上大學的人也多,出去打工的人回了家以後,反倒不願意讓孩子讀書了。”
“他們說畢業的大學生還沒他們搬磚的錢多,說讀書沒用,花了那麽多錢,花十年都賺不回來。我們村因為有小學,算是學生比較多的,這麽多年來,紅星村也就出了四個大學生。但是這四個大學生,現在已經畢業五六年了,還餘不出錢來給家裏,甚至還不如初中讀完書出去打工的孩子。”
“現在‘讀書無用’的話,連白集村都在傳了,大龍家原來還算比較有見識的人家,現在都在考慮這個……”
他該怎麽和這些城裏老師們解釋他心裏的焦躁?
鄉下的孩子們一次又一次悲壯地沖向大學校門,耗盡自己和父老鄉親們的無數心血後,終於有個別幸運者到達了夢寐以求的高校課堂,四年後卻要面對大學欠下的沈重債務,又要在茫茫人海中尋求一個飯碗,城市裏,沒有根的孩子猶如浮萍,無論是在任何方面,在這個大學文憑急劇貶值的時代,農村子弟整體上都是出於競爭弱勢的。
處處碰壁心力交瘁後返鄉的學子有很多甚至連自己解決溫飽都做不到,讓鄉親們對於大學的信仰也為之破碎。
這裏的人太渴望改變自己的命運了,為了一絲絲的希望他們肯付出比許多人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但是當一個苦苦追索的神話從高處墜下時,誰又能理解他們內心的煎熬?
“像你們剛才說,大龍可以去當建築師,我看孩子高興,我就沒打短。”
張校長吧嗒吧嗒地吸著煙,眉間是揮之不去的愁緒,“農村孩子學不起畫畫啊!大龍家父親去了,國家對他們家有補助和照顧,讀書還是可以的。畫畫這種事,隨便畫著玩玩還好,要是真學這個,他的妹妹也許就讀不上學了,還不如就這麽苦一點,兄妹兩個都能讀上去。”
“光顧著驚嘆孩子的天賦了,忘了美術生多花錢……”
黛文婷露出失望和後悔地表情。
“沒事,孩子明白你的心意就行了,不能當美術生,也可以當多個興趣。”
江昭輝將她的手握住。
杜若沒說話。
作為一個快要走出學校的大學生,她當然知道外面的競爭有多激烈,所以才執意要得到一個文憑夠硬的研究生學位,選擇支教保研這條道路。
就連她們這些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都能感受到進入社會的困難,又怎麽能找到合適的理由來說服這些迷茫又無奈的念頭?
帶著這樣沈重的心情,老師們又跟著張校長走訪了其餘幾家。
和大龍家相仿,這些校服必須要拆分的人家,無一不是條件太差、家裏有弟弟妹妹或年老的老人要禦寒衣物,一件衣服輪流穿的。
即使是孩子,在學校裏也想保有一絲尊嚴,固執地不肯說出家裏已經窮到無衣禦寒的地步,一邊瑟瑟發抖一邊用“我不冷”的理由來搪塞,就連老師已經家訪了,依然固執著堅持自己“不冷”。
等“家訪”結束,他們曾經的那些義憤填膺和不平也蕩然無存,大家都默默無語。
“要不,我們學著李老師和方老師,把捐衣活動再搞起來吧。”
江昭輝一路上用手機拍了不少照片,尤其是一些窮困學生家的外面,可見他已經有了想法,“現在才十一月份就這麽冷,等入了九,這些人家怎麽過?”
就憑那些漏風的磚墻,就算冬天不出門也不一定扛的過啊。
“這裏物流太不方便,等各地捐獻的衣物送過來,說不定冬天都過去了。”
他們從西安購買的校服,用了足足二十天才到,這裏只能走EMS,其他地方更慢,誰知道到這裏要多久?
再想想李老師和方老師分類、整理那些衣服時無法利用的部分,很難讓人理解那些捐獻的人是把這裏當急需物資的地方,還是廢品收購站。
“那我就再開一次直播,幫這裏的人募捐冬衣?”
黛文婷遲疑了一下,建議著。
“暫時還是不要了,你之前接受捐款的事兒引起那麽大爭議!”
江昭輝一口否定了黛文婷的想法,“你這個畢竟不是募捐直播,是私人直播室,別讓人覺得你吃人血饅頭!”
黛文婷嘴唇無力地翕動了一下,沒能說出反駁的話來。
幾個老師都在絞盡腦汁的想著該怎麽才能改善這裏人們的生活,可受限與閱歷和生活經驗的不足,即使他們很努力地在想,也想不出該怎麽辦。
如果貧窮能那麽容易改善,扶貧工作也就不會那麽困難了。
“實在不行,只能選擇在各個平臺上發動捐獻冬衣的活動。”
秦朗無奈地嘆氣。
說話間,又一次路過了村口的溝渠,那幾個青年還在彎著腰刨著黃土地,已經挖出長長的一條來。
看到幾位年輕女老師又一次從他們身邊過,那些青年放下了挖著溝渠的鐵鍬,不住地打望,卻沒有一個人真正敢走上來和她們說一句話,幾位女老師感受到背後灼熱的視線,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直到他們繞出白集村外的那處山包,那種怪異的感覺才減輕了不少。
與此同時,悠揚高亢又摻和著濃郁鄉土味道的旋律卻乍然而起,從白集村的方向傳來。
“山溝溝那個土坳坳,
不見著長一根草草!
吆上個騾子馱水水,
十裏八鄉麽跑斷個腿腿!
下坎坎那個爬窪窪,
汗水濕透了褂褂……”
“是花兒。”
張校長搖晃著腦袋,噗嗤笑了,“這群男娃娃,腦子被驢踩啰!”
也不知道他是說這些男娃娃看到女老師就唱“花兒”是腦子被驢踩了,還是這裏的男娃娃也敢向外面來的女老師唱“花兒”是被驢踩了。
在來這裏之前,幾個老師都或多或少聽說過這邊有一種叫“花兒”的民歌,卻從未聽過。
於是哪怕心中有什麽樣的感受,在回程的路上能聽到這樣的“花兒”,都是一種意外驚喜。當豪邁粗獷的“花兒”響徹荒野時,貧瘠和幹旱似乎在這一瞬間都被拋灑的無影無蹤。
在沒有生命的荒涼高原上,竟然有著這樣一種壓制不住的狂放不羈,漢子們扯開嗓子發出的那一聲“大吼”,仿佛要將生命中所有的不甘和壓抑都釋放出去。
是在地下孕育許久的種子,在破土那一刻的石破天驚。
伴著這樣牽人心肺的“花兒”,老師們感覺心胸似乎都隨之變得開闊,就連剛剛那灼熱的目光,也不再覺得是一種冒犯。
歌裏對老天、對大自然、對命運的控訴,讓他們紛紛想起自己決定來這裏的原因。
他們之中,有人是為了獲得知名度、有人是為了摘得芳心,有人是為了獲得保研資格,有人是為了減肥,有人則單純是為了得到一份付出後收獲的快樂……
誰又能想到,為了這樣“動機不純”目的來到這裏的他們,現在會為了怎麽讓所有孩子都能穿上冬衣而在這裏絞盡腦汁?
幾個月過去了,抿心自問,面對此情此景,我心是否依舊?
是否真能甩手不理?
他們,明明就不是為了這樣的事情來的這裏啊。
**
沈默著回去的路上,某個黃土坷垃的山包上,黛文婷發現了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子。
孩子約莫三四歲大小,呆呆地看著走近的老師們,臉上臟兮兮地還掛著鼻涕,面頰上刻著饑色,卻仍然掩不住他無邪的面容,正在地裏刨著什麽,似乎是找吃的。
在遼闊無邊的黃土高原背景下,他顯得那麽渺小,仿佛一陣風就可以把他刮沒了。誰也不知道他從哪裏來,也不知道他會去哪裏,為什麽要蹲在這裏,因為這樣沒人看顧而跑出來的孩子,在這裏實在是太多。
這片貧瘠的大地上為什麽要承載著這麽多心酸和無助,有了這麽多如同棄兒一般苦難的孩子?
小孩孤零零蹲在無邊無際地沙土中,看人時迷茫又麻木的目光,實在讓人的步伐如同灌鉛般沈重。蘇麗和黛文婷幾乎是噙著眼淚從包裏掏出剩下的餅幹,拆開包裝塞到他的手裏。
而他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說,也沒有再看她們,只是貪婪地啃著手裏的餅幹,閉著眼睛沈浸其中,一點一點地通過幹澀的喉嚨艱難地咽下去。
秦朗掏出包裏的礦泉水,蹲下身準備餵孩子喝一點,卻在孩子的腳邊發現了什麽。
他從一堆亂草一樣的“苦苦菜”裏拈出幾根細黑如發絲一樣的野菜,露出困惑的表情。
“這是……發菜?”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