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章 兵權
關燈
小
中
大
朝中派系之中,太子一黨軍中勢力頗大,而昭王李穆則所得甚少,因為他禮賢下士於人的美名,在儒林之中,聲名遠遠要盛於軍中,但是,他又何嘗不明白,掌握軍隊,就是掌握了奪嫡的主動權,就算有一天你能把朝中文官大臣全部收羅旗下,可是只要一場兵變,這所有的一切,就有可能變成落花水流,夢幻泡影。
從來,歷史都是由鮮血鋪就寫成,多少人的教訓說明了這一點,昭王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在軍中安插一個足夠分量屬於自己一個派系的人,這樣在關鍵時刻,最少也能保護自己,甚至扭轉整個戰局。
可是軍中不同於朝廷,從來不是那和好安插進人的,而蔣琬的事情,則給了他一個契機。
不知道為何,他敏銳的感覺到了那位太中大夫對太子的不感冒,第一次,當自己與清崖郡王李軒閣、太子李溫一起前往李府祝賀的時候,雖然蔣琬是接收了四人的禮物,可是在接收禮物的時候,禮節是不一樣的,這個小小的破綻太子、清崖郡王都沒有觀察到,而自己卻敏銳地看到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他接收太子、清崖郡王的禮物之時,只是吩咐身後的一個老管家,將禮單提進去,而在接到自己與十四弟的禮物之時,卻是讓那個在他身邊一步不離,就算上朝,也得站在宮門外等著的侍女提了進去,晉王李恨水是自己這邊的人,那麽,只可能是看在是跟他同來的份上,一起的吧?
而且,他總隱隱覺得,這位新來的太中大夫李四,似乎曾在哪個地方見過。
尤其是他那一對眼睛,仿佛漆黑的深淵,給人一種死氣沈沈的感覺。
他見過的盲眼之人並不多,那個神秘的讓蜀國公主吳婉惦念的撫琴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人他可以確定沒有這麽年輕,神情沒有這麽相像,而每每,他總有一種錯覺,或許這個人,就是那個在觀止亭步下來的背著古琴的少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身邊也時時刻刻的跟著那名侍女,雖然每次入宮,她都蒙上了一方白紗,似是不願人見到她的面目,可是她的那種柔婉、清弱,卻還是如同那撫琴少年身後的侍女一樣,是那般的相似。
這兩個人,神秘的溶匯在一起,最後身影漸漸重疊,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可是他又不敢確認,因為除了這些特點之外,這個人又和那個少年完全不一樣,首先是面容,其次是行為。
他自然知道人皮面具,可是這種面具是絕對不能久戴的,他派人暗中觀察了太中李府,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見過他換下臉上的面具,就連洗臉的時候,也是如此。
人皮面具是不能沾水的,一旦沾水,雖然不會融化消失,可是,因為水的緣故,表面膨脹,就會在臉上鼓起一塊一塊的,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可是這個李四,卻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出現,還是剛才一樣。看不出一絲的端鯢。
他的行為也和那日的撫琴少年不同,那個少年清冷,不像是眷戀紅塵的人,可是這個人,卻心狠手辣,為了上位,不擇手段,只觀他對付吏部尚書秦安鋼時的鐵血手段,便可窺其全豹,與他映像中的那個在觀止亭上撫琴的少年的性格,好像完全搭不到一塊去。
不過這些,他已經不想管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昔日在禮賢下士上的作為,沒有白費,很多人在太子與自己之間,更傾向於自己;而不管如何,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敵人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敵人,既然太子反對,那麽自己自己應該支持!
不管李四是不是自己這一邊的人,至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他也不是太子那一邊的人,白樸一向忠於東宮,如果能讓李四將他手中的那五萬兵馬搶過來,那麽,就算李四不是自己的人,能讓太子損失重大,自己與他在軍隊上的差距就會縮小至少一半。而且,自己不遺餘力的這麽幫他,如果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當中來,一加一減,那可就不是簡單的一半來衡量了,自己就完全有了與太子一抗的實力。
因此朝堂之上,硝煙彌漫,太子一黨竭力反對蔣琬掌軍,而九江郡王、晉王,還有清崖郡王這兩邊的人,此刻似乎拋棄了成見,站在了一起,竭力來保舉蔣琬入掌中軍。
看到九江郡王的表現,李穆輕蔑的一笑,這家夥,畢竟還不算是太笨。
太子雖然勢大,可是多在武官,那些人對於朝庭爭辯,怎麽及得過在文官之中擁有偌大影響力的李穆,而且首次清崖郡王九江郡王一起聯手,朝中大半文官都站在了他們這邊,力保蔣琬,形勢一目了然,蔣琬的任命已成定局,就這樣,那些本來一直叫囂著,文官不能領軍,蔣琬功德不足以掌管五萬大軍的大臣,因為李軒閣李穆李恨水的暗中指使,立即改變口風,哪裏還管什麽你是文職武職,有沒有能力,能不能服眾,全力支持蔣琬掌兵。
世事就是如此諷刺,在利益面前,從來都沒有什麽對錯。就算蔣琬只是一個黃口小兒,連五萬是什麽概念都不知道,只要對太子不利,他們都會支持他的上位。
就這樣,本來絕不可能掌握這五萬大軍的蔣琬,因為太子的反對,那些本來眾口一調的文官,立即對他大加讚揚,什麽話都敢說,最後,反而把他頂了上去。變得好像理所當然,順乎民心天道,滿朝歡欣,剛才反對的,根本沒有他們幾個人一般,變口之快,直令人嘆為觀止。只有幾個武官在一邊一臉的黑線。可是大勢已定,朝中官員大多站在了蔣琬的這邊,他們也只能徒呼奈何,而毫無辦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從來,歷史都是由鮮血鋪就寫成,多少人的教訓說明了這一點,昭王最迫切的就是需要在軍中安插一個足夠分量屬於自己一個派系的人,這樣在關鍵時刻,最少也能保護自己,甚至扭轉整個戰局。
可是軍中不同於朝廷,從來不是那和好安插進人的,而蔣琬的事情,則給了他一個契機。
不知道為何,他敏銳的感覺到了那位太中大夫對太子的不感冒,第一次,當自己與清崖郡王李軒閣、太子李溫一起前往李府祝賀的時候,雖然蔣琬是接收了四人的禮物,可是在接收禮物的時候,禮節是不一樣的,這個小小的破綻太子、清崖郡王都沒有觀察到,而自己卻敏銳地看到了其中的不同之處。
他接收太子、清崖郡王的禮物之時,只是吩咐身後的一個老管家,將禮單提進去,而在接到自己與十四弟的禮物之時,卻是讓那個在他身邊一步不離,就算上朝,也得站在宮門外等著的侍女提了進去,晉王李恨水是自己這邊的人,那麽,只可能是看在是跟他同來的份上,一起的吧?
而且,他總隱隱覺得,這位新來的太中大夫李四,似乎曾在哪個地方見過。
尤其是他那一對眼睛,仿佛漆黑的深淵,給人一種死氣沈沈的感覺。
他見過的盲眼之人並不多,那個神秘的讓蜀國公主吳婉惦念的撫琴少年,就是其中之一。
其他人他可以確定沒有這麽年輕,神情沒有這麽相像,而每每,他總有一種錯覺,或許這個人,就是那個在觀止亭步下來的背著古琴的少年。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身邊也時時刻刻的跟著那名侍女,雖然每次入宮,她都蒙上了一方白紗,似是不願人見到她的面目,可是她的那種柔婉、清弱,卻還是如同那撫琴少年身後的侍女一樣,是那般的相似。
這兩個人,神秘的溶匯在一起,最後身影漸漸重疊,慢慢變得清晰起來。
可是他又不敢確認,因為除了這些特點之外,這個人又和那個少年完全不一樣,首先是面容,其次是行為。
他自然知道人皮面具,可是這種面具是絕對不能久戴的,他派人暗中觀察了太中李府,可是卻沒有一個人見過他換下臉上的面具,就連洗臉的時候,也是如此。
人皮面具是不能沾水的,一旦沾水,雖然不會融化消失,可是,因為水的緣故,表面膨脹,就會在臉上鼓起一塊一塊的,一眼就能看得出來,可是這個李四,卻完全沒有這種情況出現,還是剛才一樣。看不出一絲的端鯢。
他的行為也和那日的撫琴少年不同,那個少年清冷,不像是眷戀紅塵的人,可是這個人,卻心狠手辣,為了上位,不擇手段,只觀他對付吏部尚書秦安鋼時的鐵血手段,便可窺其全豹,與他映像中的那個在觀止亭上撫琴的少年的性格,好像完全搭不到一塊去。
不過這些,他已經不想管了,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昔日在禮賢下士上的作為,沒有白費,很多人在太子與自己之間,更傾向於自己;而不管如何,敵人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敵人的朋友就是自己的敵人,既然太子反對,那麽自己自己應該支持!
不管李四是不是自己這一邊的人,至少現在可以肯定的是,他也不是太子那一邊的人,白樸一向忠於東宮,如果能讓李四將他手中的那五萬兵馬搶過來,那麽,就算李四不是自己的人,能讓太子損失重大,自己與他在軍隊上的差距就會縮小至少一半。而且,自己不遺餘力的這麽幫他,如果能把他拉到自己的陣營當中來,一加一減,那可就不是簡單的一半來衡量了,自己就完全有了與太子一抗的實力。
因此朝堂之上,硝煙彌漫,太子一黨竭力反對蔣琬掌軍,而九江郡王、晉王,還有清崖郡王這兩邊的人,此刻似乎拋棄了成見,站在了一起,竭力來保舉蔣琬入掌中軍。
看到九江郡王的表現,李穆輕蔑的一笑,這家夥,畢竟還不算是太笨。
太子雖然勢大,可是多在武官,那些人對於朝庭爭辯,怎麽及得過在文官之中擁有偌大影響力的李穆,而且首次清崖郡王九江郡王一起聯手,朝中大半文官都站在了他們這邊,力保蔣琬,形勢一目了然,蔣琬的任命已成定局,就這樣,那些本來一直叫囂著,文官不能領軍,蔣琬功德不足以掌管五萬大軍的大臣,因為李軒閣李穆李恨水的暗中指使,立即改變口風,哪裏還管什麽你是文職武職,有沒有能力,能不能服眾,全力支持蔣琬掌兵。
世事就是如此諷刺,在利益面前,從來都沒有什麽對錯。就算蔣琬只是一個黃口小兒,連五萬是什麽概念都不知道,只要對太子不利,他們都會支持他的上位。
就這樣,本來絕不可能掌握這五萬大軍的蔣琬,因為太子的反對,那些本來眾口一調的文官,立即對他大加讚揚,什麽話都敢說,最後,反而把他頂了上去。變得好像理所當然,順乎民心天道,滿朝歡欣,剛才反對的,根本沒有他們幾個人一般,變口之快,直令人嘆為觀止。只有幾個武官在一邊一臉的黑線。可是大勢已定,朝中官員大多站在了蔣琬的這邊,他們也只能徒呼奈何,而毫無辦法。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