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難堪大用(修)
關燈
小
中
大
王承裕當天下午就帶著試行改革衛所司的官吏二十人往永平府城而去。
說是官吏二十人,其實是一名副使,十九名吏員。
試行改革衛所司仿照的是市舶提舉司的架構。設正使一人,副使兩人,吏目一人。
副使姓李,從七品,由吏部選官而來。吏員基本都是王承裕在國子監中招募的畢業監生。
畢業監生們雖然具備會試資格,但如今不是國朝初年,監生們的水平在會試中根本不夠看。監生們是奔著畢業監生可以做官這個資格來的。
但是,在大明朝想要做官,需要到吏部選官。就算是進士們都是這個待遇。而沒門路,選個毛線。
是以,每年大批的畢業監生被充實到朝廷各衙門中打雜。監生最“熱門”的去處便是行人司。主要任務是陪著朝廷命官出差,又苦又累。監生大概是大明官場上最苦逼的品種。
試行改革衛所司雖然苦,且是一個臨時機構。但還是吸引到大批的畢業監生前來效力。
…
張昭在視察過唐山境內的鐵礦和煤礦之後,於第二天清晨帶著他的衛隊離開開平中屯衛,往北向喜峰口而去。
薊州鎮總兵駐紮在三屯營,距離喜峰口數十裏。三屯營在他這一路過去的行程中。
董朗和幾名鐵礦上的管事,還有開平中屯衛的曹指揮使、指揮使同知、僉事等人在官道邊相送。
鐵礦的價值自不必說。能在開平中屯衛這裏占一座礦山的主兒,最少是永平府當地縉紳。
而這裏荒涼,東家們肯定都不在。也趕不及。只能是這些管事們來送張昭。
“走吧。”
董朗和得力的助手,老步打一聲招呼,往自家的礦山而去。
老步三十三歲的年紀,皮膚粗糙,看著像塊黑炭一樣。他是董朗從京西煤窯中招募來的管事。擁有豐富的管人經驗。
走在已經被礦車碾壓的面目全非的黃土官道上,老步看看後面不遠處說笑的幾家鐵礦的管事,低聲道:“掌櫃的,咱們的鐵礦儲量太小,在這裏不占優勢,你有沒有向張伯爺提出來,把他們這幾家的礦山給吃掉?”
董朗微微一笑,“老步,這事我心裏有數。”
董朗這邊在說話時,曹指揮使和幾名同僚一起回到衛所小鎮中。鎮子口一些沒有去種地、衣不遮體的老人、小孩看著他們。眼中帶著希望。
昨天下午,京中來的大人物派親衛一家一戶發了一斤粟米。
曹指揮使揮手驅散道:“都散了,散了。張大帥走了。”
看著衛所中老弱失望的表情,跟在曹指揮使的劉同知嘿嘿一笑,這才對嗎?搞的好像來了個救星似的。和同僚說道:“張大帥過來視察,只說要把咱們開平中屯衛建設成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卻絲毫不提廢除衛所的方案。”
“就是啊。誰知道他怎麽想的?關於土地的事情,一句話都不給。”
“要是像順天府、天津衛那樣,允許我們贖買土地就好了。像寧夏鎮那樣把土地收回去,允許入股也行。就怕像平涼府那樣直接分土地就完蛋。”
這些衛所的“大人物”議論著走進小鎮中那象征著權力的衛指揮使府中時,鎮口的老人、小孩們那希望的眼神,如同星星之火,慢慢的熄滅。
京師來的張大帥給他們留下吃一兩天飽飯的希望,又這樣沒有任何改變的離開。
但,真的如此嗎?
…
…
張昭在當天下午抵達三屯營,和薊州鎮總兵阮興見面。
營門外,阮興帶著一幫身穿鐵盔甲,頭戴避雷針款式紅纓頭盔的武將們恭候多時。
他帶著眾將躬身行禮參拜後,熱絡的道:“大帥,卑職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將大帥盼來。請大帥入營!”
張昭身上掛著總督宣府、遼東、薊州三鎮軍務的差事,這在明代就是妥妥的“大帥”。
“請。”張昭騎在馬上受眾將一禮,此時反而是翻身下馬,步行著由薊州鎮的眾將簇擁著他進入大營中。這其中的分寸他拿捏的很準。
薊州鎮是九邊重鎮。明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三次打到京城之下,有兩次就是從薊州鎮突破。
第一次,嘉靖年間,韃靼俺答汗從古北口入。第二次,崇禎年間,滿清皇太極自喜峰口入。這次事變導致袁崇煥被殺。(土木堡那次直接從大同打進來。)
在大寧都司沒有放棄之前,薊州鎮並非前線。其兵馬戰力歷來就很差。在戚繼光戚少保總理薊、遼兵事之前,薊州鎮兵馬一直都是難堪大用。
此時,薊州鎮設總兵官一人,副總兵一人,分守參將十人,游擊將軍六人,統領南兵游擊將軍三人,領班游擊將軍七人。之下還有坐營官、守備、把總、提調官。
總兵力十餘萬。
張昭沒有召諸將前來。諸將自然不敢擅離職守。匯聚在這裏的都是薊州鎮內的將校。
在三屯營休息一晚之後,張昭第二天上午帶著薊州鎮七名將軍登上明長城喜峰口,遠眺塞外。
“三千年來誰著史?”張昭拍著長城上的磚墻,在險要的山間隘口上輕聲感嘆著。
他想起明末的故事。那是華夏百姓最深沈的苦難之一。這一次,他要皇太極連成為種子的機會都沒有。
龐泰、王武跟在張昭身邊。還有幾名今年六月份從新軍營初級學堂畢業年滿十六歲的青年。他們充著張昭的軍中參謀。張昭有意培養他們。
龐泰道:“少爺,大寧都司被裁撤,這裏就成了前線。想依靠山河之固終究是不靠譜的。薊州鎮十餘萬軍隊分布在這漫長的邊墻上。每個隘口只有兩三千人。北虜的騎兵動輒數萬騎聯合入寇,這怎麽守得住?”
阮興眼角跳了跳,張大帥身邊的人都是銳氣十足啊,連太宗、宣宗的過失都敢指責。趕緊解釋道:“大帥,喜峰口這裏出塞路途難,朵顏衛那邊過來也不容易。薊州鎮守得住。朵顏衛自成化年間,就沒有犯境。”
張昭笑了笑,不想和阮興掰扯,道:“嗯。阮總兵的辛苦,我看在眼裏。你好好做事。”
朵顏衛傻了才敢一家來打大明。但是他們混在小王子的隊伍中入關搶掠,你阮總兵知道?
下了長城,張昭帶著親衛沿長城巡視薊州鎮各地的兵將。把古北口、居庸關都跑遍,做到心中有數。於七月二十二日下午返回京城。
臨進城前,龐泰道:“少爺,薊州鎮兵將難堪大用。燧發槍都給各部裝配。加起來不下一萬支,卻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屬下建議調新軍營一團,駐守密雲,以防不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說是官吏二十人,其實是一名副使,十九名吏員。
試行改革衛所司仿照的是市舶提舉司的架構。設正使一人,副使兩人,吏目一人。
副使姓李,從七品,由吏部選官而來。吏員基本都是王承裕在國子監中招募的畢業監生。
畢業監生們雖然具備會試資格,但如今不是國朝初年,監生們的水平在會試中根本不夠看。監生們是奔著畢業監生可以做官這個資格來的。
但是,在大明朝想要做官,需要到吏部選官。就算是進士們都是這個待遇。而沒門路,選個毛線。
是以,每年大批的畢業監生被充實到朝廷各衙門中打雜。監生最“熱門”的去處便是行人司。主要任務是陪著朝廷命官出差,又苦又累。監生大概是大明官場上最苦逼的品種。
試行改革衛所司雖然苦,且是一個臨時機構。但還是吸引到大批的畢業監生前來效力。
…
張昭在視察過唐山境內的鐵礦和煤礦之後,於第二天清晨帶著他的衛隊離開開平中屯衛,往北向喜峰口而去。
薊州鎮總兵駐紮在三屯營,距離喜峰口數十裏。三屯營在他這一路過去的行程中。
董朗和幾名鐵礦上的管事,還有開平中屯衛的曹指揮使、指揮使同知、僉事等人在官道邊相送。
鐵礦的價值自不必說。能在開平中屯衛這裏占一座礦山的主兒,最少是永平府當地縉紳。
而這裏荒涼,東家們肯定都不在。也趕不及。只能是這些管事們來送張昭。
“走吧。”
董朗和得力的助手,老步打一聲招呼,往自家的礦山而去。
老步三十三歲的年紀,皮膚粗糙,看著像塊黑炭一樣。他是董朗從京西煤窯中招募來的管事。擁有豐富的管人經驗。
走在已經被礦車碾壓的面目全非的黃土官道上,老步看看後面不遠處說笑的幾家鐵礦的管事,低聲道:“掌櫃的,咱們的鐵礦儲量太小,在這裏不占優勢,你有沒有向張伯爺提出來,把他們這幾家的礦山給吃掉?”
董朗微微一笑,“老步,這事我心裏有數。”
董朗這邊在說話時,曹指揮使和幾名同僚一起回到衛所小鎮中。鎮子口一些沒有去種地、衣不遮體的老人、小孩看著他們。眼中帶著希望。
昨天下午,京中來的大人物派親衛一家一戶發了一斤粟米。
曹指揮使揮手驅散道:“都散了,散了。張大帥走了。”
看著衛所中老弱失望的表情,跟在曹指揮使的劉同知嘿嘿一笑,這才對嗎?搞的好像來了個救星似的。和同僚說道:“張大帥過來視察,只說要把咱們開平中屯衛建設成一座百萬人口的大城。卻絲毫不提廢除衛所的方案。”
“就是啊。誰知道他怎麽想的?關於土地的事情,一句話都不給。”
“要是像順天府、天津衛那樣,允許我們贖買土地就好了。像寧夏鎮那樣把土地收回去,允許入股也行。就怕像平涼府那樣直接分土地就完蛋。”
這些衛所的“大人物”議論著走進小鎮中那象征著權力的衛指揮使府中時,鎮口的老人、小孩們那希望的眼神,如同星星之火,慢慢的熄滅。
京師來的張大帥給他們留下吃一兩天飽飯的希望,又這樣沒有任何改變的離開。
但,真的如此嗎?
…
…
張昭在當天下午抵達三屯營,和薊州鎮總兵阮興見面。
營門外,阮興帶著一幫身穿鐵盔甲,頭戴避雷針款式紅纓頭盔的武將們恭候多時。
他帶著眾將躬身行禮參拜後,熱絡的道:“大帥,卑職盼星星盼月亮總算將大帥盼來。請大帥入營!”
張昭身上掛著總督宣府、遼東、薊州三鎮軍務的差事,這在明代就是妥妥的“大帥”。
“請。”張昭騎在馬上受眾將一禮,此時反而是翻身下馬,步行著由薊州鎮的眾將簇擁著他進入大營中。這其中的分寸他拿捏的很準。
薊州鎮是九邊重鎮。明王朝被北方游牧民族三次打到京城之下,有兩次就是從薊州鎮突破。
第一次,嘉靖年間,韃靼俺答汗從古北口入。第二次,崇禎年間,滿清皇太極自喜峰口入。這次事變導致袁崇煥被殺。(土木堡那次直接從大同打進來。)
在大寧都司沒有放棄之前,薊州鎮並非前線。其兵馬戰力歷來就很差。在戚繼光戚少保總理薊、遼兵事之前,薊州鎮兵馬一直都是難堪大用。
此時,薊州鎮設總兵官一人,副總兵一人,分守參將十人,游擊將軍六人,統領南兵游擊將軍三人,領班游擊將軍七人。之下還有坐營官、守備、把總、提調官。
總兵力十餘萬。
張昭沒有召諸將前來。諸將自然不敢擅離職守。匯聚在這裏的都是薊州鎮內的將校。
在三屯營休息一晚之後,張昭第二天上午帶著薊州鎮七名將軍登上明長城喜峰口,遠眺塞外。
“三千年來誰著史?”張昭拍著長城上的磚墻,在險要的山間隘口上輕聲感嘆著。
他想起明末的故事。那是華夏百姓最深沈的苦難之一。這一次,他要皇太極連成為種子的機會都沒有。
龐泰、王武跟在張昭身邊。還有幾名今年六月份從新軍營初級學堂畢業年滿十六歲的青年。他們充著張昭的軍中參謀。張昭有意培養他們。
龐泰道:“少爺,大寧都司被裁撤,這裏就成了前線。想依靠山河之固終究是不靠譜的。薊州鎮十餘萬軍隊分布在這漫長的邊墻上。每個隘口只有兩三千人。北虜的騎兵動輒數萬騎聯合入寇,這怎麽守得住?”
阮興眼角跳了跳,張大帥身邊的人都是銳氣十足啊,連太宗、宣宗的過失都敢指責。趕緊解釋道:“大帥,喜峰口這裏出塞路途難,朵顏衛那邊過來也不容易。薊州鎮守得住。朵顏衛自成化年間,就沒有犯境。”
張昭笑了笑,不想和阮興掰扯,道:“嗯。阮總兵的辛苦,我看在眼裏。你好好做事。”
朵顏衛傻了才敢一家來打大明。但是他們混在小王子的隊伍中入關搶掠,你阮總兵知道?
下了長城,張昭帶著親衛沿長城巡視薊州鎮各地的兵將。把古北口、居庸關都跑遍,做到心中有數。於七月二十二日下午返回京城。
臨進城前,龐泰道:“少爺,薊州鎮兵將難堪大用。燧發槍都給各部裝配。加起來不下一萬支,卻還沒有形成戰鬥力。屬下建議調新軍營一團,駐守密雲,以防不測。”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