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紫鵑(3)
關燈
小
中
大
自管家送信出去之後,柳五兒就一直默默等待, 可是一個月過去了, 林如海依然沒做出什麽布置不說, 對待賈璉和別的賈府下人也依舊放任。
柳五兒忍不住著急起來,正想著什麽時候再去林如海屋外求見, 這次——哪怕拼著僭越使用一次那個特殊能力影響林如海,也非得讓他意識到賈家對黛玉來說實是“龍潭虎穴”的這個事實不可。
“紫鵑,你最近怎麽總是走神?是家裏邊出什麽事了?”耳邊傳來黛玉清泉一般的聲音, 柳五兒怔了一下, 才緩過神來, 看著手裏的茶壺,還有桌上的水跡, 忙放下壺, 垂手向黛玉道歉, “家裏還好, 奴婢就是擔心……”她瞄了黛玉一眼,又老老實實地低下頭, “請姑娘責罰。”
“唉, 這也不是什麽大事。”黛玉笑著招呼小丫鬟過來擦桌子。
早上林如海派人來說, 他今天有要事要和管家商量,黛玉就不用過去侍疾了,黛玉也就難得清閑地留在自己屋裏, 拿著一本書慢慢看著。剛才紫鵑(柳五兒)過來倒茶,又都倒在了桌子上——幸好她沒在寫字, 這才沒讓這茶水毀了一張紙,又發覺紫鵑的心不在焉,這才出言提醒。
柳五兒認錯態度良好,可惜卻不便對著黛玉解釋自己走神的緣由,只能這樣遮掩過去。好在黛玉也不過問了一句,沒得到答案,也沒有往下追究的意思,反而和柳五兒說起了旁的事,“今兒爹和管家說事,說的是過幾日在家裏招待親戚的事……咱們家親戚不過,和宗族那邊也不大親近,已經有許多年沒有親戚上門了,這一次,不知道是哪一房的親戚要過來,爹昨兒還和我說,讓我也出面待客……”
林家的親戚,這可是第一次聽說——柳五兒依稀記得在自己寄身雪雁的時候,陪著黛玉給林如海送靈回鄉、還有在黛玉死後送靈回鄉的時候都沒見到過什麽林家宗族的人,她還以為林家人已經差不多死絕了呢,卻沒想到還有能上門做客的。
而黛玉向她提起這事,也有和她商量的意思,“我也沒出面招待過客人,紫鵑,你之前在外祖母跟前服侍的時候,也見過不少大場面,到時候還要幫襯著我才行。”
柳五兒忙笑著推拒,“有管家娘子在呢,什麽事自然都會事先安排得妥妥帖帖,不用姑娘操心。奴婢在旁邊陪著姑娘,也不過是陪著姑娘和客人逗趣說笑罷了,再有,也就是端茶倒水,不讓客人挑剔了咱們家的禮數。”
“就是這話了。”黛玉把手裏的書冊往腿上一扣,拍了拍手,“讓你幫襯我,也就是在旁邊看著我有什麽疏忽的地方好提醒我,別讓客人覺得怠慢了。”
柳五兒轉了轉眼珠,“不知那戶客人家裏是做什麽營生的?”
“自然也是讀書的。”黛玉笑了笑,“我們林家世代書香,族人再沒有做別的營生的……只是具體是哪一房的伯母嬸子,我卻不知道了,爹和管家娘子也都沒有告訴我,只說到了客人上門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這可奇怪了。柳五兒心下狐疑,卻也不好妄自猜測,只好把疑惑埋在心裏,又幫著黛玉參詳那日見客人時穿的衣裳、梳的發髻、插戴的首飾……主仆兩個半是商量半是說笑的,倒是難得閑散快活地過了一天。
***
又過了幾日,那戶神秘的客人終於來到了林府。
家裏沒有主母,現有的幾位姨娘也都不堪大用,因此黛玉並沒有被允許直接到前院陪同林如海一起迎接客人,而是由柳五兒還有林如海身邊的一位老牌姨娘宋氏陪著,等在正院的堂屋內。
第一次暫代家中的女主人之責,黛玉心裏難免忐忑,趁著客人未至,拉著柳五兒只不肯松手,並不住地問,“紫鵑,等下那位伯娘來了,我是該先問候她家裏人好,還是先請她喝茶?”
到底是剛年過十一的孩子,哪怕從小被賈敏還有賈母帶在身邊言傳身教,黛玉還是露出了些怯意,問出來的問題,也是進退失據,顯得很沒有章法。
聽了這天真之語,宋姨娘就先“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柳五兒眉頭一豎,斜著眼睛看去,見宋姨娘臉上眼底並沒有鄙薄之意,神色才緩和了些。她一跟著黛玉回林府,就聽王嬤嬤和雪雁說過些林府後院的事——雪雁年紀小,跟著黛玉北上進京的時候年紀更小,對府裏後院的事了解不多,大部分都是王嬤嬤告訴她的。
比起賈家來,林家真可謂人口稀少,林如海後院裏的姨娘、通房也都不多,這次能得到特別的臉面、陪著黛玉在堂屋待客的這位宋姨娘,已經是少有的能說得上幾句的女人了:這位宋姨娘是當年林老夫人身邊的丫鬟,性格和順爽利,又愛笑,自然而然就得了林老夫人的青眼,被送去“服侍”自己的兒子。
在賈敏過門三年之後,憑著老資歷,自然而然地被擡為了姨娘——也是府裏的第一位姨娘。賈敏對她,倒是沒什麽不喜,雖說也只是面子情,卻也頗得重用。偶爾賈敏出門,需要一位姨娘跟在身邊裝點面子的時候,多數都是帶著她的。
也因此,比起別的姨娘來,她終歸是多了幾分見識,在外人面前,不至於丟了林家的臉。
雖然突兀地笑了一聲,似是有些僭越了,但是宋姨娘卻像是沒感受到屋裏瞬間沈下來的氣氛似的,“姑娘還小呢,雖然是府裏的小主人,但是在長輩面前,也不用太過緊張——只管陪著堂太太說話,別的事,自有奴婢和管家娘子幫著姑娘張羅。”
雖說有些沒規矩,但是宋姨娘的話說得倒是在理——就算宋姨娘並不值得信任,林家的管家娘子料理林家事務那麽些年,自然不會讓黛玉失禮於人前。
黛玉為人雖然有些清高,但是對待父親的妾氏們卻頗為和善,更何況宋姨娘是切實地幫了她一把,至少在這個主意被柳五兒認同之後,黛玉也有了主心骨。“多謝姨娘指點。”
她笑著客氣了一句,宋姨娘也沒有再無理地多說什麽,而是微微福了福身子,就轉身出去安排茶水點心等事宜了。不得不說,林家的姨娘,在行事上,還是比賈家的那幾位姨娘多了幾分守禮。
只是宋姨娘出去的時間太過短暫,黛玉和柳五兒還沒來得及再多說幾句話,她就已經折身回到屋內,“姑娘,管家娘子已經帶著宗房二太太往這邊院子裏來了,咱們趕緊迎出去吧。”
身為林家小輩,黛玉沒有站在垂花門處迎接,已經是頗為失禮的表現了,更不能大喇喇地坐在正院堂屋裏等長輩上門。她連忙起身,讓柳五兒幫她打理了一下衣裙,才扶著柳五兒的手,在宋姨娘的陪同下,出了堂屋,直接站到了院子中央。
不一時,管家娘子魏大娘侍奉著一位看上去非常板正嚴肅的中年婦人穿過穿堂,走了進來。宋姨娘悄悄一拽黛玉的袖子,黛玉才深吸了一口氣,朝著那位中年婦人快走了幾步,款款下拜行禮,“黛玉見過宗房二伯母。”
宗房二太太嚴肅的面容中也帶上了幾抹和善,她微微一點頭,伸手扶起黛玉,“侄女不必如此。”
黛玉順勢起身,在眾人眼神的鼓勵下引著宗房二太太進了堂屋,又請宗房二太太坐到太師椅上,自己只坐在兩側的交椅上相陪。宗房二太太讓出東面的位置,當仁不讓地坐在了西面的太師椅上,一臉儼然地喝了一口宋姨娘親自端上來的茶水。
有宋姨娘、魏大娘、還有柳五兒幫襯著,黛玉招待宗房二太太的時候也算得上進退有據,至少沒有丟了林家的臉,也沒有墮了京城國公府嫡親外孫女的名頭。
在短暫的寒暄之後,宗房二太太主動露出了自己的來意:原來,在今年春天的一場殿試中,宗房二房的獨苗苗林五爺竟然有幸中了二甲傳臚,已經定下了進翰林院供職。這一次是回鄉祭祖,順便接寡母進京奉養的。
這位宗房二太太,娘家姓陳,也是京城一戶官宦人家,聽聞黛玉說起之前的一年多時間內都在京城的外祖母家生活,不禁勾起了對娘家的想念之情,“從出嫁到如今,我也有近三十年沒有回過京城了。”提起家鄉,林陳氏的語氣裏也帶上了些許唏噓,倒是讓她多出了一點人氣,“若不是棲兒這次進了翰林院,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去呢。”
對於黛玉來說,京城卻又比不上她從小生長到大的江南了,而且她對京城的了解,也僅限於賈家的範圍之內——而且基本上就是榮國府的那一點地方,連寧國府幾乎都沒去過,因此對於林陳氏的感嘆之言,也只能隨口附和幾聲,多的卻說不出來了。
好在林陳氏的唏噓之意很快就平覆下來,呷了一口茶,又擡頭細細問起了黛玉的日常起居——這就展現出她身為長輩對小輩們的愛護了,又說早就聽說黛玉自小身子骨若,從老家帶來了不少珍貴補身子的藥材雲雲,還告訴了黛玉幾個補身子的湯水,讓黛玉聽了大為感激,恨不得立時就吩咐廚房煮來,送去給林如海喝下。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柳五兒忍不住著急起來,正想著什麽時候再去林如海屋外求見, 這次——哪怕拼著僭越使用一次那個特殊能力影響林如海,也非得讓他意識到賈家對黛玉來說實是“龍潭虎穴”的這個事實不可。
“紫鵑,你最近怎麽總是走神?是家裏邊出什麽事了?”耳邊傳來黛玉清泉一般的聲音, 柳五兒怔了一下, 才緩過神來, 看著手裏的茶壺,還有桌上的水跡, 忙放下壺, 垂手向黛玉道歉, “家裏還好, 奴婢就是擔心……”她瞄了黛玉一眼,又老老實實地低下頭, “請姑娘責罰。”
“唉, 這也不是什麽大事。”黛玉笑著招呼小丫鬟過來擦桌子。
早上林如海派人來說, 他今天有要事要和管家商量,黛玉就不用過去侍疾了,黛玉也就難得清閑地留在自己屋裏, 拿著一本書慢慢看著。剛才紫鵑(柳五兒)過來倒茶,又都倒在了桌子上——幸好她沒在寫字, 這才沒讓這茶水毀了一張紙,又發覺紫鵑的心不在焉,這才出言提醒。
柳五兒認錯態度良好,可惜卻不便對著黛玉解釋自己走神的緣由,只能這樣遮掩過去。好在黛玉也不過問了一句,沒得到答案,也沒有往下追究的意思,反而和柳五兒說起了旁的事,“今兒爹和管家說事,說的是過幾日在家裏招待親戚的事……咱們家親戚不過,和宗族那邊也不大親近,已經有許多年沒有親戚上門了,這一次,不知道是哪一房的親戚要過來,爹昨兒還和我說,讓我也出面待客……”
林家的親戚,這可是第一次聽說——柳五兒依稀記得在自己寄身雪雁的時候,陪著黛玉給林如海送靈回鄉、還有在黛玉死後送靈回鄉的時候都沒見到過什麽林家宗族的人,她還以為林家人已經差不多死絕了呢,卻沒想到還有能上門做客的。
而黛玉向她提起這事,也有和她商量的意思,“我也沒出面招待過客人,紫鵑,你之前在外祖母跟前服侍的時候,也見過不少大場面,到時候還要幫襯著我才行。”
柳五兒忙笑著推拒,“有管家娘子在呢,什麽事自然都會事先安排得妥妥帖帖,不用姑娘操心。奴婢在旁邊陪著姑娘,也不過是陪著姑娘和客人逗趣說笑罷了,再有,也就是端茶倒水,不讓客人挑剔了咱們家的禮數。”
“就是這話了。”黛玉把手裏的書冊往腿上一扣,拍了拍手,“讓你幫襯我,也就是在旁邊看著我有什麽疏忽的地方好提醒我,別讓客人覺得怠慢了。”
柳五兒轉了轉眼珠,“不知那戶客人家裏是做什麽營生的?”
“自然也是讀書的。”黛玉笑了笑,“我們林家世代書香,族人再沒有做別的營生的……只是具體是哪一房的伯母嬸子,我卻不知道了,爹和管家娘子也都沒有告訴我,只說到了客人上門的時候,自然就知道了。”
這可奇怪了。柳五兒心下狐疑,卻也不好妄自猜測,只好把疑惑埋在心裏,又幫著黛玉參詳那日見客人時穿的衣裳、梳的發髻、插戴的首飾……主仆兩個半是商量半是說笑的,倒是難得閑散快活地過了一天。
***
又過了幾日,那戶神秘的客人終於來到了林府。
家裏沒有主母,現有的幾位姨娘也都不堪大用,因此黛玉並沒有被允許直接到前院陪同林如海一起迎接客人,而是由柳五兒還有林如海身邊的一位老牌姨娘宋氏陪著,等在正院的堂屋內。
第一次暫代家中的女主人之責,黛玉心裏難免忐忑,趁著客人未至,拉著柳五兒只不肯松手,並不住地問,“紫鵑,等下那位伯娘來了,我是該先問候她家裏人好,還是先請她喝茶?”
到底是剛年過十一的孩子,哪怕從小被賈敏還有賈母帶在身邊言傳身教,黛玉還是露出了些怯意,問出來的問題,也是進退失據,顯得很沒有章法。
聽了這天真之語,宋姨娘就先“噗嗤”一聲笑了出來。柳五兒眉頭一豎,斜著眼睛看去,見宋姨娘臉上眼底並沒有鄙薄之意,神色才緩和了些。她一跟著黛玉回林府,就聽王嬤嬤和雪雁說過些林府後院的事——雪雁年紀小,跟著黛玉北上進京的時候年紀更小,對府裏後院的事了解不多,大部分都是王嬤嬤告訴她的。
比起賈家來,林家真可謂人口稀少,林如海後院裏的姨娘、通房也都不多,這次能得到特別的臉面、陪著黛玉在堂屋待客的這位宋姨娘,已經是少有的能說得上幾句的女人了:這位宋姨娘是當年林老夫人身邊的丫鬟,性格和順爽利,又愛笑,自然而然就得了林老夫人的青眼,被送去“服侍”自己的兒子。
在賈敏過門三年之後,憑著老資歷,自然而然地被擡為了姨娘——也是府裏的第一位姨娘。賈敏對她,倒是沒什麽不喜,雖說也只是面子情,卻也頗得重用。偶爾賈敏出門,需要一位姨娘跟在身邊裝點面子的時候,多數都是帶著她的。
也因此,比起別的姨娘來,她終歸是多了幾分見識,在外人面前,不至於丟了林家的臉。
雖然突兀地笑了一聲,似是有些僭越了,但是宋姨娘卻像是沒感受到屋裏瞬間沈下來的氣氛似的,“姑娘還小呢,雖然是府裏的小主人,但是在長輩面前,也不用太過緊張——只管陪著堂太太說話,別的事,自有奴婢和管家娘子幫著姑娘張羅。”
雖說有些沒規矩,但是宋姨娘的話說得倒是在理——就算宋姨娘並不值得信任,林家的管家娘子料理林家事務那麽些年,自然不會讓黛玉失禮於人前。
黛玉為人雖然有些清高,但是對待父親的妾氏們卻頗為和善,更何況宋姨娘是切實地幫了她一把,至少在這個主意被柳五兒認同之後,黛玉也有了主心骨。“多謝姨娘指點。”
她笑著客氣了一句,宋姨娘也沒有再無理地多說什麽,而是微微福了福身子,就轉身出去安排茶水點心等事宜了。不得不說,林家的姨娘,在行事上,還是比賈家的那幾位姨娘多了幾分守禮。
只是宋姨娘出去的時間太過短暫,黛玉和柳五兒還沒來得及再多說幾句話,她就已經折身回到屋內,“姑娘,管家娘子已經帶著宗房二太太往這邊院子裏來了,咱們趕緊迎出去吧。”
身為林家小輩,黛玉沒有站在垂花門處迎接,已經是頗為失禮的表現了,更不能大喇喇地坐在正院堂屋裏等長輩上門。她連忙起身,讓柳五兒幫她打理了一下衣裙,才扶著柳五兒的手,在宋姨娘的陪同下,出了堂屋,直接站到了院子中央。
不一時,管家娘子魏大娘侍奉著一位看上去非常板正嚴肅的中年婦人穿過穿堂,走了進來。宋姨娘悄悄一拽黛玉的袖子,黛玉才深吸了一口氣,朝著那位中年婦人快走了幾步,款款下拜行禮,“黛玉見過宗房二伯母。”
宗房二太太嚴肅的面容中也帶上了幾抹和善,她微微一點頭,伸手扶起黛玉,“侄女不必如此。”
黛玉順勢起身,在眾人眼神的鼓勵下引著宗房二太太進了堂屋,又請宗房二太太坐到太師椅上,自己只坐在兩側的交椅上相陪。宗房二太太讓出東面的位置,當仁不讓地坐在了西面的太師椅上,一臉儼然地喝了一口宋姨娘親自端上來的茶水。
有宋姨娘、魏大娘、還有柳五兒幫襯著,黛玉招待宗房二太太的時候也算得上進退有據,至少沒有丟了林家的臉,也沒有墮了京城國公府嫡親外孫女的名頭。
在短暫的寒暄之後,宗房二太太主動露出了自己的來意:原來,在今年春天的一場殿試中,宗房二房的獨苗苗林五爺竟然有幸中了二甲傳臚,已經定下了進翰林院供職。這一次是回鄉祭祖,順便接寡母進京奉養的。
這位宗房二太太,娘家姓陳,也是京城一戶官宦人家,聽聞黛玉說起之前的一年多時間內都在京城的外祖母家生活,不禁勾起了對娘家的想念之情,“從出嫁到如今,我也有近三十年沒有回過京城了。”提起家鄉,林陳氏的語氣裏也帶上了些許唏噓,倒是讓她多出了一點人氣,“若不是棲兒這次進了翰林院,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去呢。”
對於黛玉來說,京城卻又比不上她從小生長到大的江南了,而且她對京城的了解,也僅限於賈家的範圍之內——而且基本上就是榮國府的那一點地方,連寧國府幾乎都沒去過,因此對於林陳氏的感嘆之言,也只能隨口附和幾聲,多的卻說不出來了。
好在林陳氏的唏噓之意很快就平覆下來,呷了一口茶,又擡頭細細問起了黛玉的日常起居——這就展現出她身為長輩對小輩們的愛護了,又說早就聽說黛玉自小身子骨若,從老家帶來了不少珍貴補身子的藥材雲雲,還告訴了黛玉幾個補身子的湯水,讓黛玉聽了大為感激,恨不得立時就吩咐廚房煮來,送去給林如海喝下。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大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