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關燈
小
中
大
高家那邊,高毅中了秀才,是增生,高太爺還在嘆息,可惜了,不是廩生。而高家大爺,就是高太爺他大哥家二十歲的二孫子考中了廩生,把高家樂得,兩家合起來辦了一場三天的流水席,桌上有魚有肉,上桌還宰了雞鴨。
當年高太爺讀書,就是他大哥供的,可惜沒供出來,他那嫂子就有了意見,等兩老過世了就分了家。高太爺也是個重情的人,心裏記著自家大哥對他的好,等自己教書了,就把他大哥家幾個孫子帶去讀書,這不四個孫子中有三個不愛讀書的,一個愛讀書的就中了秀才,這日子不就好起來了嗎。當初大孫子讀書,高太爺嫂子還不樂意,還是他大哥拍板說讀,她幾個兒子也說讓他們讀,她才不情不願的讓幾個孫子去讀書了。以前看高太爺家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這下孫子考了秀才,她高興了,都忘了以往自己的醜態,還誇高太爺眼光好,教書也教的好。
這高家算是這鄉下的書香門第了,一家出了兩個秀才,這村裏考上秀才的也就他們兩個,高太爺的名聲就上去了,連鎮上高家都派了一個兒子來送禮,還來攀起了親戚,說是本家。雖說兩家都姓高,但是翻起族譜來,兩家是本家還是十幾輩前的事情了,如今不止出了五服,還相隔了幾百上千年,連本族都算不上了。但是嘛,這高家是鎮上的土霸王,送的禮也多,不止幾十兩銀子,那些布匹點心什麽的也送了不少。
一次出兩個秀才,是這高家的福氣旺,鎮上誰不知的,不止高家,還有這安定鎮其他的鄉紳地主們也都送了禮,那地主們就直接送田,連那縣太爺都派人送了禮來。一時高家供讀書的本錢都回來了,還賺了幾倍不止。還有些有錢人家想把自己兒孫送到高家這邊來,讓高太爺教書,還有人想請高太爺上門教書的,束修絕對高。其他讀書人也慕名而來,大都想拜在高太爺門下,特別是參加了這次童試未過的,那心意是十分足。
高太爺自己沒考上秀才,但教出了兩個秀才,心裏十分得意,地位一下子高了許多。不過他也不是那種特別愛慕虛名的人,這種名聲,他該接的就接了,也不為此自滿得意了,能考中不只是他教得好,更是他們學得好,這就是為什麽他教的學生也多,往年沒有人考中過,而今年出了兩個。
薛家除了蕓露一家子,薛大爺也帶著三個小孫子來了,除了道喜,還有就是想把自家這三個適齡孫子放入高大爺的門下了。高家出了秀才,薛大爺也羨慕啊,羨慕之餘就想著自家要是能出個秀才就好了,這麽想著就帶著三個孫子來詢問了。
這幾天,來說要拜入高太爺門下的何其多,他不可能個個都應承了,自然都是說了幾句模棱兩可的話,先推了。
薛大爺有些失落,高太爺想著他們是姻親,這幾年薛大爺家也挺幫助蕓露他們三的,就說:「老哥,這事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呢,我們村裏的學堂不大,得擴建才行。這教書育人啊,是好事,我看和我兒子們商量一下能否擴建一下,若是擴建了,能多收弟子了,你就把他們哥三送來,老弟我教。」
薛大爺喜出望外,心想高太爺這麽說,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這次宴客高家收了不少禮,田有幾畝,銀子一百多兩,還有很多布匹點心吃食之類的,而辦宴席只買了那麽多的魚肉雞鴨都只花了十幾兩。家中有了秀才,就可以掛五十畝的免稅田,兩家合計就是一百畝。高太爺家有十幾畝,加上分的幾畝就是二十來畝,他大哥家也是差不多,比他家還多四五畝水田,兩家合起來才五十畝,剩下五十畝也在商量著是買田還是讓村裏其他親戚掛在她們名下。最後考慮了一下,這田暫時不買了,那二十多畝也夠他們吃了,錢留著供孫子們繼續考,然後召集村長說明了問題,挑了幾戶家裏名聲好又家計有困難的掛在了名下,而蕓露家那幾畝田就被掛到了她表兄名下,免了稅。
除此之外,她外祖還給了她一些別人送的布匹點心吃食,光雞蛋就提回家半籃子,還是各色沒吃過的點心,還有一匹布料細膩些的布。
七月初蕓露去鎮上交貨的時候碰到了李範氏,兩人一道回的村,在路上李範氏告訴她她打算去縣裏租個鋪子,自己開家成衣店經營。而且她去鎮上看過了,有一個門面出租,就是地段偏一點,之前是開的亦是成衣店,這大部分成衣店也兼賣布匹,只是那家的老板不久前過世了,他兒子不善經營,就想把鋪子賣出去或者租出去。
李範氏可沒有百來兩買鋪子,就只能租了,而且一租就交了三年的租子。蕓露聽她講完,考慮了一番,就問她能不能幫她去經營鋪子,還毛遂自薦的說她懂得基本算賬,可以省掉請賬房的錢。李範氏應了她,其實開一家小鋪子是用不著賬房的,自己記就好了,不過嘛,她識字不多,不會記賬,蕓露自薦了她考慮一下覺得不錯就應了。加之剛剛租鋪子,很多地方需要整理,這確是需要人手。
其實她也是為蕓露考慮過,存了想邀她一道去的心思才將這些講給她聽。
這一年,李範氏和蕓露可越發熟悉了,兩人時常嘮嘮家常,說說體幾話,剛開始李範氏只覺得這麽一個小女孩,年紀小小的就開始當家,有些可憐心疼她。可處久了,就越發喜歡她了,心性好,老成穩重,又勤快,簡直把她當成親侄女一樣來疼了,每回李全打獵獵到了什麽好東西像送給她娘家一樣,也會給她送一份,全然把她當成家人了。
兩人聊天自然也聊過蕓露的打算的,蕓露也不隱瞞,告訴她,她想供雲霖讀書,想搬出谷山村。李範氏自然理解她的想法,這哪家長輩不盼著自家兒女姐妹能出人頭地的,她也盼著她的閨女將來能嫁個好人家。
回到家中,蕓露就和範氏說要去縣裏做幫工,範氏沒說什麽,只問了幾句,怕她被騙了,蕓露說是順水村的李範氏李嬸開的鋪子,因為剛開,缺人手,又顧念著她的處境才喊了她去做幫工的。聽她說是李範氏,她祖母就放心了,李範氏來過谷山村,範氏自然記得她,也念著她對她們家的好。她祖母又囑咐她要記住這李範氏的好,幹活勤懇一點,將來有能力有機會了要記得報答人家,還感嘆李範氏真是位好人,將來會有好報的。
店鋪才租下來,剛開始的就是整理了,得忙一子才能營業,蕓露就和範氏商量著自己先去,然後等秋收後再說後續的。
蕓露會想著跟李範氏去縣裏過活,也是經過細細思考的,也是她之前一直在想的,她如今是招不來一個夫婿幫著她養家,若是家裏沒個成年男丁,她不可能靠在家種地養雲霖,還供他讀書。她們不能就靠著每年那幾兩收入在村裏活著,而且她想把雲霖帶離那個村子,古有孟母三遷,就為了自己兒子有個好的讀書壞境,而她們村子顯然是不利於雲霖成長的,別說讀書,連識字的都沒幾個,估摸著她都能代表村裏的最高學問者了。鄉下孩子又野,她是不願意讓雲霖在這麽一個沒有一點讀書氣氛的地方長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當年高太爺讀書,就是他大哥供的,可惜沒供出來,他那嫂子就有了意見,等兩老過世了就分了家。高太爺也是個重情的人,心裏記著自家大哥對他的好,等自己教書了,就把他大哥家幾個孫子帶去讀書,這不四個孫子中有三個不愛讀書的,一個愛讀書的就中了秀才,這日子不就好起來了嗎。當初大孫子讀書,高太爺嫂子還不樂意,還是他大哥拍板說讀,她幾個兒子也說讓他們讀,她才不情不願的讓幾個孫子去讀書了。以前看高太爺家總是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這下孫子考了秀才,她高興了,都忘了以往自己的醜態,還誇高太爺眼光好,教書也教的好。
這高家算是這鄉下的書香門第了,一家出了兩個秀才,這村裏考上秀才的也就他們兩個,高太爺的名聲就上去了,連鎮上高家都派了一個兒子來送禮,還來攀起了親戚,說是本家。雖說兩家都姓高,但是翻起族譜來,兩家是本家還是十幾輩前的事情了,如今不止出了五服,還相隔了幾百上千年,連本族都算不上了。但是嘛,這高家是鎮上的土霸王,送的禮也多,不止幾十兩銀子,那些布匹點心什麽的也送了不少。
一次出兩個秀才,是這高家的福氣旺,鎮上誰不知的,不止高家,還有這安定鎮其他的鄉紳地主們也都送了禮,那地主們就直接送田,連那縣太爺都派人送了禮來。一時高家供讀書的本錢都回來了,還賺了幾倍不止。還有些有錢人家想把自己兒孫送到高家這邊來,讓高太爺教書,還有人想請高太爺上門教書的,束修絕對高。其他讀書人也慕名而來,大都想拜在高太爺門下,特別是參加了這次童試未過的,那心意是十分足。
高太爺自己沒考上秀才,但教出了兩個秀才,心裏十分得意,地位一下子高了許多。不過他也不是那種特別愛慕虛名的人,這種名聲,他該接的就接了,也不為此自滿得意了,能考中不只是他教得好,更是他們學得好,這就是為什麽他教的學生也多,往年沒有人考中過,而今年出了兩個。
薛家除了蕓露一家子,薛大爺也帶著三個小孫子來了,除了道喜,還有就是想把自家這三個適齡孫子放入高大爺的門下了。高家出了秀才,薛大爺也羨慕啊,羨慕之餘就想著自家要是能出個秀才就好了,這麽想著就帶著三個孫子來詢問了。
這幾天,來說要拜入高太爺門下的何其多,他不可能個個都應承了,自然都是說了幾句模棱兩可的話,先推了。
薛大爺有些失落,高太爺想著他們是姻親,這幾年薛大爺家也挺幫助蕓露他們三的,就說:「老哥,這事也不是不可以,不過呢,我們村裏的學堂不大,得擴建才行。這教書育人啊,是好事,我看和我兒子們商量一下能否擴建一下,若是擴建了,能多收弟子了,你就把他們哥三送來,老弟我教。」
薛大爺喜出望外,心想高太爺這麽說,這事十有八九就成了。
這次宴客高家收了不少禮,田有幾畝,銀子一百多兩,還有很多布匹點心吃食之類的,而辦宴席只買了那麽多的魚肉雞鴨都只花了十幾兩。家中有了秀才,就可以掛五十畝的免稅田,兩家合計就是一百畝。高太爺家有十幾畝,加上分的幾畝就是二十來畝,他大哥家也是差不多,比他家還多四五畝水田,兩家合起來才五十畝,剩下五十畝也在商量著是買田還是讓村裏其他親戚掛在她們名下。最後考慮了一下,這田暫時不買了,那二十多畝也夠他們吃了,錢留著供孫子們繼續考,然後召集村長說明了問題,挑了幾戶家裏名聲好又家計有困難的掛在了名下,而蕓露家那幾畝田就被掛到了她表兄名下,免了稅。
除此之外,她外祖還給了她一些別人送的布匹點心吃食,光雞蛋就提回家半籃子,還是各色沒吃過的點心,還有一匹布料細膩些的布。
七月初蕓露去鎮上交貨的時候碰到了李範氏,兩人一道回的村,在路上李範氏告訴她她打算去縣裏租個鋪子,自己開家成衣店經營。而且她去鎮上看過了,有一個門面出租,就是地段偏一點,之前是開的亦是成衣店,這大部分成衣店也兼賣布匹,只是那家的老板不久前過世了,他兒子不善經營,就想把鋪子賣出去或者租出去。
李範氏可沒有百來兩買鋪子,就只能租了,而且一租就交了三年的租子。蕓露聽她講完,考慮了一番,就問她能不能幫她去經營鋪子,還毛遂自薦的說她懂得基本算賬,可以省掉請賬房的錢。李範氏應了她,其實開一家小鋪子是用不著賬房的,自己記就好了,不過嘛,她識字不多,不會記賬,蕓露自薦了她考慮一下覺得不錯就應了。加之剛剛租鋪子,很多地方需要整理,這確是需要人手。
其實她也是為蕓露考慮過,存了想邀她一道去的心思才將這些講給她聽。
這一年,李範氏和蕓露可越發熟悉了,兩人時常嘮嘮家常,說說體幾話,剛開始李範氏只覺得這麽一個小女孩,年紀小小的就開始當家,有些可憐心疼她。可處久了,就越發喜歡她了,心性好,老成穩重,又勤快,簡直把她當成親侄女一樣來疼了,每回李全打獵獵到了什麽好東西像送給她娘家一樣,也會給她送一份,全然把她當成家人了。
兩人聊天自然也聊過蕓露的打算的,蕓露也不隱瞞,告訴她,她想供雲霖讀書,想搬出谷山村。李範氏自然理解她的想法,這哪家長輩不盼著自家兒女姐妹能出人頭地的,她也盼著她的閨女將來能嫁個好人家。
回到家中,蕓露就和範氏說要去縣裏做幫工,範氏沒說什麽,只問了幾句,怕她被騙了,蕓露說是順水村的李範氏李嬸開的鋪子,因為剛開,缺人手,又顧念著她的處境才喊了她去做幫工的。聽她說是李範氏,她祖母就放心了,李範氏來過谷山村,範氏自然記得她,也念著她對她們家的好。她祖母又囑咐她要記住這李範氏的好,幹活勤懇一點,將來有能力有機會了要記得報答人家,還感嘆李範氏真是位好人,將來會有好報的。
店鋪才租下來,剛開始的就是整理了,得忙一子才能營業,蕓露就和範氏商量著自己先去,然後等秋收後再說後續的。
蕓露會想著跟李範氏去縣裏過活,也是經過細細思考的,也是她之前一直在想的,她如今是招不來一個夫婿幫著她養家,若是家裏沒個成年男丁,她不可能靠在家種地養雲霖,還供他讀書。她們不能就靠著每年那幾兩收入在村裏活著,而且她想把雲霖帶離那個村子,古有孟母三遷,就為了自己兒子有個好的讀書壞境,而她們村子顯然是不利於雲霖成長的,別說讀書,連識字的都沒幾個,估摸著她都能代表村裏的最高學問者了。鄉下孩子又野,她是不願意讓雲霖在這麽一個沒有一點讀書氣氛的地方長大。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