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24節 登基

關燈
農歷八月三十日清晨,剛下過雨的天空沒有一絲雲彩,就象一塊湛藍色的綢緞一般覆蓋的著大地。站在午門外朝房中的孫露正饒有興趣的看著窗外一朵海棠花上的露珠在晨光下泛著七彩的光芒。今天的她即沒身著大紅紅絲蟒服帶烏紗帽,也沒身穿綠色的義勇軍軍裝。而是頭帶金冠,身著寬袖的紫色對襟錦袍,衣襟上沒有補子,百玉腰帶上佩有金魚袋,下著紫色百褶裙。特別是那紫色對襟錦袍將孫露那女性曼妙的身姿完全的體現了出來。卻又給人以英姿颯爽的感覺。這件袍子是用廣東的研究院通過白酒從煤焦油中提煉出來的人工染料染制而成的。因此這種特殊的而又鮮艷紫色是絕無僅有的。孫露的這身打扮無疑將她同周圍的大臣們完全區分開了。這也正是她想要的效果。因為從現在起她已經有了一個新的身份——首相。

是的,首相。明朝洪武年間太祖朱元漳借口宰相胡惟庸謀反,廢除宰相制,而由幾位大臣組織內閣,稱做“閣臣”或“輔臣”,其首席內閣大臣稱做首輔。五月內閣成立後孫露理所當然的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成為了首席內閣大臣。在經歷了神策門之變後孫露更是被封為護國公,掛征虜大將軍印,加正一品的太師銜,提督大學士事務。這一切都使孫露名正言順的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宰相。因此她在和沈猶龍等人商量後決定將“首輔”的“輔”字去除換為“相”字。來表達自己實際所擁有的權利。對此其他的文武百官並沒顯出多大的異議。甚至還有人特地寫了奏表在朝堂上宣揚此事。正如孫露自己所說的:“神策門之變使得朝堂上的聲音悅耳了不少。”在這樣一種氣氛中孫露今天就要以首相的身份帶領眾臣參加皇帝的登基大典。

此刻朝房中的大臣們還在興奮的說笑著。不少人正為能參加今天的登基大典而感到振奮和驕傲。一直站在門口張望著的陳邦彥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這個新安來的教書先生怎麽都沒想到過自己能在留都南京以戶部尚書的身份參加皇帝的登基大典。為此陳邦彥足足一夜都沒睡好。在自己的府邸中反覆的操練著禮儀。生怕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裏做出令人笑話的事。剛到南京出任工部尚書的沈廷揚也在一個勁的同自己的好友方以智聊著什麽。廣東一系的官員們此刻都顯得異常的興奮。今天的榮耀無疑是他們當初想都沒想過的。只有羅勝靜靜的站在孫露身後一如當初在桃源山莊時一般的恭敬。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鄭芝龍等舊軍閥。他們雖然臉上帶著笑容,但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通過整編以及神策門事件的清洗。兵部現在終於能夠掌握絕大部分舊軍隊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鄭芝龍。他和鄭芝豹來到南京請罪後。皇帝並沒有降罪於他們。相反還加封其為南安公,賜給了他一棟在南京的府邸。與之相對應的代價則是福建鄭家的水師完全交由義勇軍接管。至此明沿海地區的所有武裝艦隊均由在國家的控制之中。這樣的情況還發生在了原來的江北四鎮身上。現在的江北四鎮只剩下了黃得功一人。但他的人馬在這次的兩淮之戰中損失慘重。因此孫露不費吹灰之力的就收編了四鎮。目前湖廣的左夢庚部還同二軍付與頑抗。除此之外唯一在朝廷編制內卻不受朝廷節制的部隊就只剩下了遠在四川的秦良玉部。對此孫露並不著急。張獻忠在四川鬧得厲害,用不了多久秦良玉就會自動來找南京的。

相比較而言史可法等弘光朝的舊臣就顯得坦然得多了。畢竟在一年多前他們剛剛經歷過一次登基大典。不過史可法雖然表面上沒多大的反應不過心裏還是忍不住也微微有一些的激動。無論怎樣比起上次福王登基時朝廷的實力明顯增強了許多。原本肆虐的流寇正在漸漸的被平定。各地的百姓早已開始開墾荒地恢覆生產。就連一直目無朝廷的鄭芝龍也主動來京城負荊請罪。這讓史可法很是受用。從那些個往日不可一世的軍閥臉上他看到了一絲畏懼。一絲對中央的畏懼。當然史可法明白這種畏懼並不是來自於皇權。而是來自於對眼前這個女子的恐懼。皇上正式登基後五大臣制度也將正式被廢除。作為首相的孫露將直接掌管軍政大權。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一件事。但現在的史可法也只能指望這個才二十多歲的女子能克盡為人臣子的本分不要過分的欺壓皇室。

午門上鐘鼓突然響起了三鳴。孫露聽罷擡頭望了望天空,此時的日頭已經升得老高了。她下意識的整了整自己的官服對著百官做了個請的姿勢便率先走出了朝房。在孫露跨出門檻的那一刻史可法第一次讓她先出了門。在孫露的帶領下百官肅然地從右掖門走進了紫禁城,很快的就來到了武德閣下肅立。武英門外的鐘聲響了三下,百官門按照文左武右,分兩行來到,過了金水橋,進入武英門,從錦衣旗校和錦衣力士中穿過,避開中間的禦道,從東西兩邊登上了丹埠,在丹墀上按部就班,肅立等候。

不一會兒侍衛走到丹墀一角,拿起鼓槌擊了三下鼓。隨著那三聲莊嚴的鼓聲響起,文武百官就更加的寂靜無聲了。按照原來的制度應該是由太監走到丹墀一角,揮動三次長鞭,也就是所謂的靜鞭。但孫露實在討厭那鞭子的聲音。每次上朝時太監都會把鞭子扯得很響。這讓孫露有種被人當牲口驅趕的感覺。因此她這次特地該“靜鞭”為“靜鼓”。並且撤消了原來的“廷杖”制度。

武英殿前錦衣校衛擺好了皇帝的全套儀仗。身著彩衣象奴牽著六匹披紅掛彩的大象,分立在金水橋外。另有兩行錦衣校衛分立在丹陛下邊。接著有兩行錦衣旗校,手持著金瓜、鉞斧、朝天蹬等等儀仗。所有的大臣都在靜靜的等待著皇帝的到來。過了半晌鴻臚寺官員進入武英殿。此時在東暖閣一個宮女正揭開黃緞繡龍門簾,跪在地下磕了三個頭,說道:“恭請皇上起駕!”

暖閣中的穿戴整齊的朱聿鍵早已等得不耐煩了。身穿黃緞繡龍袍,腳踏直緞粉底金線繡龍嵌珠雲頭靴的他並沒有正端坐在禦座上。而是反覆的在鏡子前照著自己的身姿。這面同真人一樣高的鏡子是由廣東的玻璃商人聯合制作獻與皇帝的。鏡子的周圍黃金鑲邊上鑲嵌著印度的寶石和南非的象牙。但這些天然的寶石在平整的人工玻璃面前卻顯得黯然失色。因為這面平整而又勻稱的鏡子傾註了廣東玻璃工匠們對皇權的無限虔誠與敬仰。殿外皇家雅樂已經響起,鴻臚寺官員正跪在外面請他出去行禮。朱聿鍵深吸一口氣最後在鏡子面前打量了一番自己。鏡中的自己看上去年輕了不少,面色紅潤,氣質不凡。“不錯,很有王者風範,”在對自己首肯一番後,他便在四個直指使進來導駕下邁著方步朝正殿走去,受百官朝賀。

只見朱聿鍵隨著樂聲中升入寶座。文武百官也從兩邊退出,歸入班中。依照鴻臚寺官員的高聲唱讚,文武百官在丹墀上向北跪下,行三跪九磕頭禮。整個動作整齊化一,看來這百十來號人事先是做過不少訓練的。接著鴻臚寺官員恭讀了由孫露和史可法領銜繕就的賀表。其實文章就是史可法一人所寫。可謂是引經據典,華采四溢。這其中除了一些歌功頌德的祝福的話之外。多多少少的也寄托了些這個老人對未來的一些美好展望。賀表之後,文武百官又一次向皇帝磕頭,山呼萬歲。接著鴻臚寺官員開始以一種陰陽頓挫的語調宣讀皇帝的敕諭。

此刻的孫露覺得自己就象是一個被線扯著的木偶一般反覆重覆著同樣的動作來滿足龍椅上那個男子的虛榮心。幸好自己特意刪除了某些不必要的過程。否則的話這跟上刑也沒什麽區別。長長敕諭終於讀完了,百官再一次叩拜,山呼萬歲。隨著一旁的樂隊開始奏樂,朱聿鍵從寶座上下來,又退回武英殿的東暖閣。群臣也從武英殿的丹墀上退下去朝房休息。登基儀式其實到這裏已經算結束了。但孫露和文武百官的正式工作才剛剛開始。

不一回兒鴻臚寺官員便來到了朝房傳呼:文武百官齊去承天門肅立等候。於是剛喘了口氣的大臣們又象趕鴨子一般來到了承天門。承天門樓上設有禦案禦座,由錦衣旗校侍立禦座兩邊,但朱聿鍵並沒有親自前來。而是由孫露代皇帝頒詔。站在承天門樓上的孫露俯視著底下的百官和百姓。這一刻她覺得整個國家都在自己的腳下。一旁的鴻臚寺官員將詔書遞了孫露。孫露恭敬的打開詔書開始朗生宣讀起來。那清脆而又穩重的聲音穿透了廣場顯得莊嚴而又有力。

詔書中首先反省了皇室歷年來的所犯的種種錯誤,並以皇帝的身份向百姓正式道歉。表示將會在往後的日子裏同百姓同舟共濟一同光覆中華河山。只要誠心歸附朝廷一起驅除靼虜的個人或軍隊。朝廷對其往日的罪行一律既往不咎,願意招納。接著便是重申了一遍新的稅制。其中包括改革土地制度,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地方官府設立的關卡,撤消官府專營制度。並宣布湖廣、河南、安徽兵禍嚴重的三地免稅三年。然後就是在廢除人頭稅的基礎上給予江南各地奴仆、雇農以人身自由。廢除傳統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以及官爵俸祿。一律以國民的身份代替。之後則是重申了新的行政區劃分以及國會和地方議會的制度。詔書在最後說道,在登極以前,除掉弒殺父母,大逆不道的,其他不論什麽重罪,一律赦免,不再追究。但是頒詔之後,再有觸犯王法的,決不寬恕,等等眾多條款。孫露在讀完詔書後,又宣讀了一遍新頒布的《憲誥》。這份《憲誥》是孫露在神策門之變發生後的第二天親眼看著朱聿鍵蓋上玉璽的。今天她將《憲誥》同詔書一同宣讀無疑是向眾人揭示了《憲誥》在法律上的重要地位。孫露在宣讀完畢後。鴻臚寺官員將詔書連同《憲誥》一起放在一個盤子裏邊,盤子上有一個結頭,用黃色繩系著從承天門上邊放下去。跪在下邊的文武群臣及百姓又是一陣山呼萬歲。他們中有的人是在為新皇登基而歡呼,有的是為國家再次走入正規而歡呼,有的是為自己能有自由的身份而歡呼。此刻孫露在心裏也在歡呼,為的則是《憲誥》的正式頒布。

1645年八月,朱聿鍵在留都南京舉行了正式的登基大典,定年號為隆武。在原有五月內閣的基礎上改進並組成了新的內閣:內閣首相:孫露吏部尚書:史可法;左侍郎:龔芝麓;右侍郎:瞿式耜戶部尚書:陳邦彥;左侍郎:羅勝;右侍郎:黃宗羲禮部尚書:錢謙益;左侍郎:陳子龍;右侍郎:朱舜水兵部尚書:孫露;左侍郎:張煌言;右侍郎:蕭雲刑部尚書:沈猶龍;左侍郎:姚奇胤;右侍郎:沈宸荃工部尚書:沈廷揚;左侍郎:方以智;右侍郎:李啟新司法院左督禦史:張慎言;右督禦史:湯來賀隆武政府成立後極力推行新政。對原有的中央和地方制度實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將原有的督察院同大理寺合並為司法院不再受內閣控制。由於歷代封建王朝為強化中央集權,經常派出中央監察官巡視地方。因此負責監察用的禦史言官往往比負責日常行政的官員多出幾倍。對於這種情況隆武政府以“議會就是朝廷最大的言官”為理由。果斷的將六科等監察系統一同並入司法院下屬的督察司。極大的精簡了政府機構,提高了政府的運作效率。由此也使得政府官員的職責變得更加的明確。在地方將行政區劃分為省、州、縣三級。各級都設有行政、司法、議會三個機構。將地方的行政與司法一分為二。從而結束了中國歷史上政法合一的局面。利用議會與法律限制了地方官員的權利膨脹。雖然議會制度,稅收制度等政策是在隆武帝正式登基前就已經開始執行了。但後世依然將1645年農歷八月三十日視為“隆武新政”正式開始的日子。

不可否認隆武政府在改進政府機構;制定稅法;確立身份制度上為日後種種改革跨出了堅實的一步。特別是國民概念的引入。這在當時看起來並沒多大的用處。老百姓和官員們根本分不清“國民”同“百姓”的區別。其對後世的影響卻遠大於《乙酉憲誥》。但孫露特殊的身份卻將兵部至於了內閣的控制之外。政府實際上被分成了內閣、國會與兵部三部分。由於隆武時期的國會不能監督皇帝。充其量只能在預算上,對內閣產生制衡作用。內閣的首相負責總理政務,但內閣是對皇帝(首相?)負責,而不是對國會負責。所有軍令都由軍方領袖直接奏告首相,然後奉赦令行動。軍方在殖民地又有一套自己的生財之道。這一切無疑讓隆武政府蒙上了濃重的軍政色彩。

另外附上書中新的政府結構:內閣:吏部:內政司文教司詹士府翰林院戶部:財政司工商司農林司礦務司禮部:外務司海務司太常寺光祿寺鴻臚寺太仆寺兵部:都督府總參府監軍府刑部:警務司科道司(反貪局)

工部:水利司衛生司交通司研發司工程司司法院:大理寺(最高法院)督察司(最高檢察院)

內閣:尚書(從一品)、左右侍郎(正二品)、司長(正三品)、主事(從四品)。

司法院:左督禦史(從一品)兼任大理寺卿(總審判長);右督禦史(從一品)兼任督察司卿(總檢察長)。

地方:省、州、縣三級。

省級行政長官——知府(從三品);省級司法長官兼法官——布政禦史(從二品);省級檢察官——監察禦史(正三品)

州級行政長官——知州(正五品);州級法官——布政使(從六品);州級檢察官——按察使(正五品)

縣級行政長官——知縣(正七品);縣級司法長官——通判(從七品);縣級由知縣提起公訴。

第一部第六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