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卷十二 天變(叁)
關燈
小
中
大
馬車一路駛入齊皇宮, 於內宮門前方停,兩個打頭太監提了燈籠引著,換過正裝的衛大將軍與長恭便緊隨其後, 快步入宮門, 穿過白石鋪的宮道,直至行抵先帝生前用以接見大臣的承明殿。
此刻殿上燈火未熄, 正中垂了一簾,簾後有一素衣婦人, 雖是寡淡衣飾, 卻也不失莊重體面, 見到一老一少二位將軍入殿,似乎有些疲憊的身子正了正。
“微臣叩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衛大將軍與長恭拜下, 皇後方才緩緩開口:“二位將軍免禮。”
話音落時,眼角餘光不經意瞥了側旁一擋落地屏風一眼。那屏風後似有一道人影,分明看不見,卻像於暗中牢牢盯緊了她一般。於是雙手捏緊拇指攥了攥, 見衛家兩位將軍起身,便又道:“今夜急召二位將軍,乃是有份軍情, 十萬火急。只因先帝駕崩,事出突然,朝中一時無人主事,哀家雖垂簾暫代, 卻也終歸婦道人家,於此不通。眼下軍情貽誤不得,方才連夜急召二位將軍,且聽聽將軍有何主意。”
衛大將軍忙躬身拜道:“娘娘但請吩咐。”
皇後遂而使一眼色,身旁大太監便捧了只木盤上前,木托盤上頭擱著兩份文牒,衛大將軍與長恭各執一份,迅速看了看。
原是派去北燕的探子密報,北燕將起戰事。
齊君新喪,膝下諸皇子,除去太子已於昨年薨了,豫王削爵被遠發荊州,別餘諸王皆不成氣候。太子已薨,皇太孫又年幼,朝中一時群龍無首。值此良機,北燕便速速調集兵馬,預備大舉來犯。
雖然古訓禮不伐喪,但也難防國君宵小,北燕此舉雖於禮義不通,卻於勝算上大。衛家軍常年駐守北境,自建軍來便不知與北燕打過多少回了,此番齊燕若有一戰,確實該當召見衛氏父子。只是,往常哪怕狀況再如何緊急,人選再如何非他莫屬,也須得召集三公,同堂議過。此一規矩,皇後是知道的,而今卻舍此繁縟,獨獨召了他二人覲見,似乎已然是拿定主意了。
衛大將軍心下忽而有些明白,皇後並非如她所說,是來聽意見的,反而應是借了聽主意的口,想要他二人赴前線禦敵。於是放下文牒便問皇後:“敢問娘娘心中是何盤算?”
“哀家現下六神無主,不知該當如何,只是……”她頓過一頓又道,“齊燕交惡已久,雖有爭戰,卻也還算相安,然而此番燕君趁我國喪之際發難,這口惡氣實難下咽。哀家以為,當主戰,不主和,否則將令北燕覬我朝中無人,往後欺淩,更當無窮。”
她話音未落,衛大將軍便知果不其然。
話既到了這個份上,擺明是便是要他主動請纓的。他當場便躬身拜下:“臣願領兵,出征北境。”
“衛將軍此話當真?”
“臣本就戍邊,娘娘即使不說,臣也該當固守。”
“如此甚好。”有些奇怪,皇後竟會顯得如釋重負一般,又道,“此役許是兇險,有大將軍與北中郎將同征,哀家安心不少。”
言下之意,長恭亦要同赴北境。
長恭低著頭,雖然職責所在,但也感到頗為不對,皇後娘娘似乎在迫不及待趕他們走。
耳朵裏聽見皇後又交待幾聲,大意明日一早便傳旨兵部點兵,但因事態緊急,兵部點兵尚需一二時日,還望他們能夠先行回營,早作準備。
不與大軍同時出發?衛大將軍聞言亦是一楞。
但皇後堅持,他二人也不好再多言什麽,聽完交待,受了封銜領了旨,便退出殿上。
原路折回,出宮門後,辭了宮車接送,只道兩人步行回去。甫一作別送行太監,長恭便忙不疊道出心中疑竇,懷疑會否有人居心叵測從中作梗,嫌他二人留在京中必會礙事,按捺不住地要攆他們出京。
知他言下之意,衛大將軍眉心緊鎖,沈默半晌,只道:“前路雖險,但眼下你我也唯此一條路可走。衛家軍在北境,你我於京中幾乎可謂手無寸鐵,京中波詭,來日若要變天,光憑你我二人也無能為力。唯有先回北境,大軍在手,一切方有資格從長計議。”
長恭皺眉道:“是。”
“何況衛家世代將門,效忠的是大齊江山,江山待固,不可忘本。皇後是在趕我們也好,真為戰事考慮也好,衛家男兒該肩負的,都不可推卸。”
“是。”
見長恭面色凝重,衛大將軍倏忽又拍了拍他的肩頭,平緩的聲音道:“此役我會升你作統兵副將,來日動蕩如有不測,你接我衣缽……”
“父親。”長恭瞬而擡頭,便見夜色下衛大將軍目光沈靜堅毅,帶著期許與不容分說,心頭一時不知該作何滋味。默然許久,只輕輕移開話端,道:“此役北燕勢在必得,應是比之以往更難對付。”
“嗯。”
“父親也不必太過憂心,兵來將擋,父親治軍多年,無論戰況如何兇險,也定能化險為夷的。”
“但願是吧。”
衛大將軍淺笑一笑,長恭方才略略安下心來。與他並肩走著,又忽起了一些不平:“燕軍見我國喪,大舉來犯,趁人之危實在不齒。”
然而衛大將軍聽罷卻會倏忽嘆口氣,道:“同樣的事,二十多年前便發生過了,北燕如今,不過仍是如法炮制而已。”
“如法炮制?”
“是,二十餘年前,齊燕之間尚還有一趙國,趙君新喪,膝下諸皇子內鬥得厲害,大齊與北燕便趁此聯手出兵。趙腹背受敵,竟至亡國。所得領土,齊分七,燕分三,當初齊燕還因領土之分大動幹戈,青兒母親身負重傷的那場燕平之戰便是由此而來。如今北燕走的,不過是曾走過的老路罷了。”
衛大將軍背影有些無奈,長恭見狀,亦不由心生感慨,國與國的征戰,從來便無所謂的全然正義,不過皆是利益所趨罷了。
月色拖著他二人的身影頎長,投在永安城的大街上,隨著步子漸行漸遠,遠處傳來打更人敲梆子的聲響,空——空——
此刻承明殿內,簾已卷起,皇後神色疲累,微微斜倚,靠在椅上。擡眼盯緊屏風之後走出來一位妝容精細的婦人,夜雖已深,卻是打扮得一絲不茍,她有些無力喚了聲:“蕭夫人。”
蕭夫人兆冉福了一福身子,應道:“娘娘。”
“蕭夫人要哀家說的,可有錯處?”
蕭夫人便淺淺一笑,道:“國家有難,娘娘是為大齊江山深思熟慮,娘娘做下的決定,怎是兆冉可左右的。”
皇後緩緩別過頭:“罷了……衛家父子明日便離京都,兆將軍處……”
“娘娘只管安心,衛將軍前腳出城門,娘娘母親與妹妹後腳便抵家中。”
蕭夫人又是一福身子,溫柔笑道。
----------
連笙早起才得知長恭要出征的消息,急急翻了墻去他院子裏時,長恭正在背身收拾行裝,聽見她的動靜,回頭看了她一眼。
連笙本是急急奔來,生怕長恭已然出發,然而真到了近前,看見他的身影埋著頭,卻又倏然頓住了腳。她倚門停下,低低喚一聲:“你要走了?”
“嗯。”長恭答著又背過臉去。
“怎的說出征就出征了。”
“中宮的旨意,不得有誤。”
“要很久才回來嗎?”
“不知道,至少,戰事結束吧。”
方才尚還火急火燎的,隨了他這一聲答話,二人之間驀然又沈靜了下來。
連笙靜靜看他收拾包袱,一時竟又不知該說些什麽。方才黎嬸同她提起昨夜他們父子二人入宮領旨一事,連笙話也還未聽完,碗筷一摔便跑了來。明明跑得那樣急,仿佛有一腔的話要說的,這會子卻又發起楞來。
事出突然,連笙這才發覺自己一點兒準備也沒有。
長恭此一出征,也不知何時才會回來。想到自己將要與他分別許久,不知歸期的許久,她又忽而湧起滿心的離愁來。默默將腦袋靠在門上,手指不自覺地摳著門沿。
木頭門板在她指尖下,發出一點極輕細的嗒嗒聲,連笙瞧著長恭的背影,他正忙著,揀了些緊要物什裝好,可忙忙碌碌間卻不回身也不擡頭,乃至連聲招呼也無,仿佛便當她不存在一般。於是連笙的滿心離愁裏,一時又生了些許的難過——自己這廂哀思重重,於他卻是截然不同的。
知道就要遠征了,行前卻也不想再多看她一眼。
果然自己於他,永遠不足輕重。
連笙心底一聲嘆息,默默了許久,終於還是垂下了眼。手上一點小動作也停了,心頭絲般絞著,不知該不該繼續站在這裏。然而就在猶豫不決之際,耳朵裏卻又傳來長恭低低的聲音:“我們走後這些時日,你與兄長就留在將府,最好哪裏也不要去。外面許是不太平,你們身旁沒個護著的人,更要小心些。”
“怎麽,墨先生白先生也要走嗎?”連笙擡眼,忽覺詫然,先頭光聽黎嬸說到長恭要出征她便跑了,後邊還講了些什麽,她一概也沒聽見。
此刻便見長恭背對著她的腦袋略點一點:“嗯。”
“沈世伯一事已了,兄長已無性命之憂,二位先生從前便在軍中輔佐父親,只因沈世伯之故才留守京都,而今戰事一觸即發,比之以往應是更為兇險,二位先生自然也要同去。”
連笙聽罷,立時又擺正了身子:“那你們都走了,往後的日子就我與兄長守著偌大將府,幹脆我和你們同去吧,有白先生在軍中,先夫人素氏亦是女流之輩,我也……”
“胡鬧!”
然而話還未說完,便被長恭的一聲低喝打斷了。
連笙一怔,見他剎那回過頭來,好不容易終於擡頭肯理她了,開口卻是聽他厲聲斥責:“這是行軍打仗!又不是游山玩水!你也不怕有個好歹!”
連笙不想他的反應如此之大,一時語塞,又似驚弓之鳥一般,登時瑟瑟地閉了嘴。
長恭與她四目而對,見她眼裏乍起的小心翼翼,轉眼又呈落寞之色,意識到是自己話說得重了,頓過一頓,才又緩緩放低了聲音道:“以前我回軍營,不也是這樣,如今不過再多帶上墨先生與白先生同去罷了,你不必太敏感了……”
可是一聲“不一樣”,連笙低著腦袋小聲駁他:“過去無戰事,你是自由身,想起便可回來,而如今你這一去,卻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
話音漸沈,她神色也跟著黯了下去,隨她這樣黯然傷神,倏忽一抹愁緒竟也悄然泛上長恭心頭。過去回回出征,皆從未有過的愁緒。從前只知道一心奔赴戰場的,而今卻好像有了牽掛,有了一點盼頭,於是再要走時,便覺舍不得。
長恭意識到這一點,擡眼重又望向連笙。
“沙場上刀劍無眼,你要多當心些。”連笙頭低低的,交代他。
他抿著嘴,默默一聲“嗯”。
而後又聽身前方的連笙小聲怨念:“你還未走,我卻已然開始想你了……”
心頭竟就驀地化了開。
打從遇見她來,便發生了太多的事,有好有壞,可唯有一件,他不知好壞的,便是發覺自己喜歡連笙。
喜歡她。
於是想到自己這一去,實在太久太久了,久到自己甚至沒了一點自信,連笙將要離開他的這些時日,會不會因為自己久等不至而變了心意。從前仿佛毫無所謂,甚至從未考慮過的問題,而今忽然想起,竟卻感到心頭酸澀無比。
畢竟,自己此去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煎熬,畢竟兄長還在京都。
長恭心念倏忽一動,默默別過頭去,背對連笙,卻是輕輕開口道:“我也想你。”
字字隨風飄飄渺渺,連笙剎那擡起頭來。
剛要張口不確信地問他你說什麽?院子裏卻來了個小廝,張口便喊長恭,道是大將軍催著,該走了。
長恭胡亂應一聲,便迅速紮好包袱,拿了劍,低頭便往門外走去。
連笙立在門邊,他一路出了屋門,並未擡頭看她一眼。
她就這樣見他埋頭經過,覺得滿心失落至極,想來方才那一聲不算告白的告白,大概也只是自己幻聽而已。於是傷心難過,不想再見他背影遠走,倚門別過頭去。
然而腦袋還未挨抵門框,忽然卻被一只手攬了一攬。
長恭折回來,一手提著包袱與劍,一手直直攬過她的腦袋,不等她回過神來,便已輕輕吻在她的額上。
“等我。”
連笙心頭怦怦亂跳。
府外幾聲亂馬嘶鳴,出征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此刻殿上燈火未熄, 正中垂了一簾,簾後有一素衣婦人, 雖是寡淡衣飾, 卻也不失莊重體面, 見到一老一少二位將軍入殿,似乎有些疲憊的身子正了正。
“微臣叩見皇後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衛大將軍與長恭拜下, 皇後方才緩緩開口:“二位將軍免禮。”
話音落時,眼角餘光不經意瞥了側旁一擋落地屏風一眼。那屏風後似有一道人影,分明看不見,卻像於暗中牢牢盯緊了她一般。於是雙手捏緊拇指攥了攥, 見衛家兩位將軍起身,便又道:“今夜急召二位將軍,乃是有份軍情, 十萬火急。只因先帝駕崩,事出突然,朝中一時無人主事,哀家雖垂簾暫代, 卻也終歸婦道人家,於此不通。眼下軍情貽誤不得,方才連夜急召二位將軍,且聽聽將軍有何主意。”
衛大將軍忙躬身拜道:“娘娘但請吩咐。”
皇後遂而使一眼色,身旁大太監便捧了只木盤上前,木托盤上頭擱著兩份文牒,衛大將軍與長恭各執一份,迅速看了看。
原是派去北燕的探子密報,北燕將起戰事。
齊君新喪,膝下諸皇子,除去太子已於昨年薨了,豫王削爵被遠發荊州,別餘諸王皆不成氣候。太子已薨,皇太孫又年幼,朝中一時群龍無首。值此良機,北燕便速速調集兵馬,預備大舉來犯。
雖然古訓禮不伐喪,但也難防國君宵小,北燕此舉雖於禮義不通,卻於勝算上大。衛家軍常年駐守北境,自建軍來便不知與北燕打過多少回了,此番齊燕若有一戰,確實該當召見衛氏父子。只是,往常哪怕狀況再如何緊急,人選再如何非他莫屬,也須得召集三公,同堂議過。此一規矩,皇後是知道的,而今卻舍此繁縟,獨獨召了他二人覲見,似乎已然是拿定主意了。
衛大將軍心下忽而有些明白,皇後並非如她所說,是來聽意見的,反而應是借了聽主意的口,想要他二人赴前線禦敵。於是放下文牒便問皇後:“敢問娘娘心中是何盤算?”
“哀家現下六神無主,不知該當如何,只是……”她頓過一頓又道,“齊燕交惡已久,雖有爭戰,卻也還算相安,然而此番燕君趁我國喪之際發難,這口惡氣實難下咽。哀家以為,當主戰,不主和,否則將令北燕覬我朝中無人,往後欺淩,更當無窮。”
她話音未落,衛大將軍便知果不其然。
話既到了這個份上,擺明是便是要他主動請纓的。他當場便躬身拜下:“臣願領兵,出征北境。”
“衛將軍此話當真?”
“臣本就戍邊,娘娘即使不說,臣也該當固守。”
“如此甚好。”有些奇怪,皇後竟會顯得如釋重負一般,又道,“此役許是兇險,有大將軍與北中郎將同征,哀家安心不少。”
言下之意,長恭亦要同赴北境。
長恭低著頭,雖然職責所在,但也感到頗為不對,皇後娘娘似乎在迫不及待趕他們走。
耳朵裏聽見皇後又交待幾聲,大意明日一早便傳旨兵部點兵,但因事態緊急,兵部點兵尚需一二時日,還望他們能夠先行回營,早作準備。
不與大軍同時出發?衛大將軍聞言亦是一楞。
但皇後堅持,他二人也不好再多言什麽,聽完交待,受了封銜領了旨,便退出殿上。
原路折回,出宮門後,辭了宮車接送,只道兩人步行回去。甫一作別送行太監,長恭便忙不疊道出心中疑竇,懷疑會否有人居心叵測從中作梗,嫌他二人留在京中必會礙事,按捺不住地要攆他們出京。
知他言下之意,衛大將軍眉心緊鎖,沈默半晌,只道:“前路雖險,但眼下你我也唯此一條路可走。衛家軍在北境,你我於京中幾乎可謂手無寸鐵,京中波詭,來日若要變天,光憑你我二人也無能為力。唯有先回北境,大軍在手,一切方有資格從長計議。”
長恭皺眉道:“是。”
“何況衛家世代將門,效忠的是大齊江山,江山待固,不可忘本。皇後是在趕我們也好,真為戰事考慮也好,衛家男兒該肩負的,都不可推卸。”
“是。”
見長恭面色凝重,衛大將軍倏忽又拍了拍他的肩頭,平緩的聲音道:“此役我會升你作統兵副將,來日動蕩如有不測,你接我衣缽……”
“父親。”長恭瞬而擡頭,便見夜色下衛大將軍目光沈靜堅毅,帶著期許與不容分說,心頭一時不知該作何滋味。默然許久,只輕輕移開話端,道:“此役北燕勢在必得,應是比之以往更難對付。”
“嗯。”
“父親也不必太過憂心,兵來將擋,父親治軍多年,無論戰況如何兇險,也定能化險為夷的。”
“但願是吧。”
衛大將軍淺笑一笑,長恭方才略略安下心來。與他並肩走著,又忽起了一些不平:“燕軍見我國喪,大舉來犯,趁人之危實在不齒。”
然而衛大將軍聽罷卻會倏忽嘆口氣,道:“同樣的事,二十多年前便發生過了,北燕如今,不過仍是如法炮制而已。”
“如法炮制?”
“是,二十餘年前,齊燕之間尚還有一趙國,趙君新喪,膝下諸皇子內鬥得厲害,大齊與北燕便趁此聯手出兵。趙腹背受敵,竟至亡國。所得領土,齊分七,燕分三,當初齊燕還因領土之分大動幹戈,青兒母親身負重傷的那場燕平之戰便是由此而來。如今北燕走的,不過是曾走過的老路罷了。”
衛大將軍背影有些無奈,長恭見狀,亦不由心生感慨,國與國的征戰,從來便無所謂的全然正義,不過皆是利益所趨罷了。
月色拖著他二人的身影頎長,投在永安城的大街上,隨著步子漸行漸遠,遠處傳來打更人敲梆子的聲響,空——空——
此刻承明殿內,簾已卷起,皇後神色疲累,微微斜倚,靠在椅上。擡眼盯緊屏風之後走出來一位妝容精細的婦人,夜雖已深,卻是打扮得一絲不茍,她有些無力喚了聲:“蕭夫人。”
蕭夫人兆冉福了一福身子,應道:“娘娘。”
“蕭夫人要哀家說的,可有錯處?”
蕭夫人便淺淺一笑,道:“國家有難,娘娘是為大齊江山深思熟慮,娘娘做下的決定,怎是兆冉可左右的。”
皇後緩緩別過頭:“罷了……衛家父子明日便離京都,兆將軍處……”
“娘娘只管安心,衛將軍前腳出城門,娘娘母親與妹妹後腳便抵家中。”
蕭夫人又是一福身子,溫柔笑道。
----------
連笙早起才得知長恭要出征的消息,急急翻了墻去他院子裏時,長恭正在背身收拾行裝,聽見她的動靜,回頭看了她一眼。
連笙本是急急奔來,生怕長恭已然出發,然而真到了近前,看見他的身影埋著頭,卻又倏然頓住了腳。她倚門停下,低低喚一聲:“你要走了?”
“嗯。”長恭答著又背過臉去。
“怎的說出征就出征了。”
“中宮的旨意,不得有誤。”
“要很久才回來嗎?”
“不知道,至少,戰事結束吧。”
方才尚還火急火燎的,隨了他這一聲答話,二人之間驀然又沈靜了下來。
連笙靜靜看他收拾包袱,一時竟又不知該說些什麽。方才黎嬸同她提起昨夜他們父子二人入宮領旨一事,連笙話也還未聽完,碗筷一摔便跑了來。明明跑得那樣急,仿佛有一腔的話要說的,這會子卻又發起楞來。
事出突然,連笙這才發覺自己一點兒準備也沒有。
長恭此一出征,也不知何時才會回來。想到自己將要與他分別許久,不知歸期的許久,她又忽而湧起滿心的離愁來。默默將腦袋靠在門上,手指不自覺地摳著門沿。
木頭門板在她指尖下,發出一點極輕細的嗒嗒聲,連笙瞧著長恭的背影,他正忙著,揀了些緊要物什裝好,可忙忙碌碌間卻不回身也不擡頭,乃至連聲招呼也無,仿佛便當她不存在一般。於是連笙的滿心離愁裏,一時又生了些許的難過——自己這廂哀思重重,於他卻是截然不同的。
知道就要遠征了,行前卻也不想再多看她一眼。
果然自己於他,永遠不足輕重。
連笙心底一聲嘆息,默默了許久,終於還是垂下了眼。手上一點小動作也停了,心頭絲般絞著,不知該不該繼續站在這裏。然而就在猶豫不決之際,耳朵裏卻又傳來長恭低低的聲音:“我們走後這些時日,你與兄長就留在將府,最好哪裏也不要去。外面許是不太平,你們身旁沒個護著的人,更要小心些。”
“怎麽,墨先生白先生也要走嗎?”連笙擡眼,忽覺詫然,先頭光聽黎嬸說到長恭要出征她便跑了,後邊還講了些什麽,她一概也沒聽見。
此刻便見長恭背對著她的腦袋略點一點:“嗯。”
“沈世伯一事已了,兄長已無性命之憂,二位先生從前便在軍中輔佐父親,只因沈世伯之故才留守京都,而今戰事一觸即發,比之以往應是更為兇險,二位先生自然也要同去。”
連笙聽罷,立時又擺正了身子:“那你們都走了,往後的日子就我與兄長守著偌大將府,幹脆我和你們同去吧,有白先生在軍中,先夫人素氏亦是女流之輩,我也……”
“胡鬧!”
然而話還未說完,便被長恭的一聲低喝打斷了。
連笙一怔,見他剎那回過頭來,好不容易終於擡頭肯理她了,開口卻是聽他厲聲斥責:“這是行軍打仗!又不是游山玩水!你也不怕有個好歹!”
連笙不想他的反應如此之大,一時語塞,又似驚弓之鳥一般,登時瑟瑟地閉了嘴。
長恭與她四目而對,見她眼裏乍起的小心翼翼,轉眼又呈落寞之色,意識到是自己話說得重了,頓過一頓,才又緩緩放低了聲音道:“以前我回軍營,不也是這樣,如今不過再多帶上墨先生與白先生同去罷了,你不必太敏感了……”
可是一聲“不一樣”,連笙低著腦袋小聲駁他:“過去無戰事,你是自由身,想起便可回來,而如今你這一去,卻也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了。”
話音漸沈,她神色也跟著黯了下去,隨她這樣黯然傷神,倏忽一抹愁緒竟也悄然泛上長恭心頭。過去回回出征,皆從未有過的愁緒。從前只知道一心奔赴戰場的,而今卻好像有了牽掛,有了一點盼頭,於是再要走時,便覺舍不得。
長恭意識到這一點,擡眼重又望向連笙。
“沙場上刀劍無眼,你要多當心些。”連笙頭低低的,交代他。
他抿著嘴,默默一聲“嗯”。
而後又聽身前方的連笙小聲怨念:“你還未走,我卻已然開始想你了……”
心頭竟就驀地化了開。
打從遇見她來,便發生了太多的事,有好有壞,可唯有一件,他不知好壞的,便是發覺自己喜歡連笙。
喜歡她。
於是想到自己這一去,實在太久太久了,久到自己甚至沒了一點自信,連笙將要離開他的這些時日,會不會因為自己久等不至而變了心意。從前仿佛毫無所謂,甚至從未考慮過的問題,而今忽然想起,竟卻感到心頭酸澀無比。
畢竟,自己此去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煎熬,畢竟兄長還在京都。
長恭心念倏忽一動,默默別過頭去,背對連笙,卻是輕輕開口道:“我也想你。”
字字隨風飄飄渺渺,連笙剎那擡起頭來。
剛要張口不確信地問他你說什麽?院子裏卻來了個小廝,張口便喊長恭,道是大將軍催著,該走了。
長恭胡亂應一聲,便迅速紮好包袱,拿了劍,低頭便往門外走去。
連笙立在門邊,他一路出了屋門,並未擡頭看她一眼。
她就這樣見他埋頭經過,覺得滿心失落至極,想來方才那一聲不算告白的告白,大概也只是自己幻聽而已。於是傷心難過,不想再見他背影遠走,倚門別過頭去。
然而腦袋還未挨抵門框,忽然卻被一只手攬了一攬。
長恭折回來,一手提著包袱與劍,一手直直攬過她的腦袋,不等她回過神來,便已輕輕吻在她的額上。
“等我。”
連笙心頭怦怦亂跳。
府外幾聲亂馬嘶鳴,出征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