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瀾滄國的分裂
關燈
小
中
大
投降,只有完全徹底地投降,才有可能挽救瀾滄滅亡的命運。但是,本來求和就已經讓蘇裏亞旺薩感覺到的面子上極大的受損,投降更加是心高氣傲的他所無法接受的。在蘇裏亞旺薩本來看來,戰死都要比這來得光彩得多!
賊心不死的蘇裏亞旺薩下定了繼續擴軍備戰,決死一戰的決心。但早就國力空虛的瀾滄,早已不容許他再如此窮兵黷武。反對蘇裏亞旺薩,推翻蘇裏亞旺薩的陰謀政變,已經在上層和下層瀾滄人中達成了驚人的一致。瀾滄即將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景平二年六月十日,以“色納”瑪法爾為首的官員發動政變,攻入瀾滄王宮。蘇裏亞旺薩組織禁軍反擊,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就連蘇裏亞旺薩最為信任的禁軍,也背叛了他們的主子,加入到了政變的隊伍之中,曾經顯赫無比的蘇裏亞旺薩成為了俘虜。
隨後,政變者宣布蘇裏亞旺薩時代結束,推舉瑪法爾為他們新的“帕沙拉”。而瑪法爾上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瀾滄一切的災難都是由蘇裏亞旺薩而起。瀾滄本身將不會改變同大明的藩屬國關系,並正式宣布向明軍投降。
隨後,蘇裏亞旺薩被瑪法爾送進了明軍的軍營,這位昔日的太陽王,當再次看到大明將領之後,臉上除了羞愧,便是對遭到同胞出賣,而產生的無比憤怒。他的心裏也清楚,從這天開始自己完了,而瀾滄的歷史也很快就會終結。
明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瀾滄的國都,在這裏,鄭天瑞宣布瀾滄戰敗,大明將開始行使戰勝國可以行使的一切主權,包括處置戰敗國的人口、軍隊,甚至是瀾滄的土地,瀾滄做為事先挑起戰爭的國家,將沒有任何可以申辯的機會。
鄭天瑞宣誓大明將盡一切可能,來保護戰勝國的一切正當權利。奧博羅將成為暹羅永久性合法的土地,頓薩奧將從此屬於安南。而對於出力最大的大明帝國,則獲得了瀾滄總計七座大小城鎮做為補償。被割讓給明朝的這個瀾滄土地,被標註在了大明的版圖之上。
同時,對於明軍在本次反擊戰中的損失,瀾滄將賠償大明白銀六千萬兩,共分十年償付,在此基礎之上,將由瀾滄的稅收來做抵押。而做為懲辦瀾滄,鑒於瀾滄在此次事件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瀾滄從此後將不允許保留有自己的軍隊。
至於瀾滄的治安,將全部由明軍接手。大明將在瀾滄國都瑯勃拉邦等十數個城鎮建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並駐軍一萬人,以李定國統管,以為瀾滄之治安考慮。
對在抗擊瀾滄侵略中死難的,以管九隆、黎老鬼等人為首的烈士,在瑯勃拉邦設立衣冠冢,號“九十九烈士忠魂之墓”,由瀾滄帕沙拉每年率文武官員,鄉紳百姓祭拜。
蠻橫地挑起戰爭,挑釁大明權威的蘇裏亞旺薩,被判處死刑。這位昔日光彩無比的“太陽王”,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斬首。而瀾滄人,則把瀾滄遭遇到的一切苦難都歸罪於他。
在蘇裏亞旺薩被行刑的那天,到處都是圍觀的瀾滄人,他們不停地咒罵著蘇裏亞旺薩,並用身邊可以揀到了一切,扔向蘇裏亞旺薩,大聲咒罵著,竭力宣洩著心中的怒火。
蘇裏亞旺薩沒有畏懼,他拼盡全力向他曾經的子民叫道:“醒來吧,瀾滄人。趕走這裏一切的外國軍隊,否則,你們早晚有一天會為自己的愚昧付出最慘重的代價。我們雖然失敗了,但只要瀾滄人的心不死,最後的勝利就一定屬於我們。我,蘇裏亞旺薩,就算死了我的靈魂也會為瀾滄祈禱……”
但沒有人願意聽他的,一口口的唾沫飛向了蘇裏亞旺薩。“瀾滄的敗類”,“殺死他”,“絞死他”,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好像他們面對的不是瀾滄曾經的國王,曾經帶領他們差點就走向強盛的君主,而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為痛恨的仇人一般。
蘇裏亞旺薩就這麽死了。帶著無盡的遺憾,帶著對瀾滄未來的憂慮死了。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反對他,在他身後一樣有著一批忠實的追隨者。
因為沈重的戰爭賠款,使瀾滄人的生活急劇惡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而這一切使人開始懷念起蘇裏亞旺薩瓦罐來。八月,瀾滄部分地區爆發暴亂。他們打著太陽王蘇裏亞旺薩王並沒有死,將帶領瀾滄人繼續戰鬥的旗號,公開號召所有的瀾滄人起來戰鬥。
暴亂的戰火在富有蠱惑性的號召下,迅速在瀾滄蔓延。到了九月,除了國都瑯勃拉邦外,幾乎所有的瀾滄城邦都相繼發生了叛亂。他們開始襲擊在當地駐紮的明軍,公開鑄造武器,甚至發生了搶奪當地明軍軍糧的事件!
中旬,大明駐瀾滄總督李定國,下令各地之明軍迅速平定暴亂。瀾滄新的帕沙拉瑪法爾堅定地站在了大明這一邊,他強烈譴責瀾滄人這種卑劣的行徑,並願意為明軍提供一切必要協助。瑪法爾的行動,也在最大程度上將瀾滄貴族爭取到了大明一方。
一萬明軍駐兵要鎮壓瀾滄全國的暴亂,顯然在人數上顯得少了一點。但對於此,胸有成竹的李定國並不如何擔心。分化瓦解,爭取中立派,永遠都是最好的辦法。
瀾滄由老聽族、老龍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組成。老龍族與中國傣族同源,大約在公元前五六世紀開始向南遷移,沿著南烏江、湄公河進入老撾。因此與中國感情最深。
李定國召集了老龍族各族族長,力爭他們能站在大明一邊,並且答應,一旦平叛成功之後,將竭力扶植老龍族,成為瀾滄最大的勢力,並且減免掉一切原本該由老龍族承擔的軍事賠款,戰後也將給予其一定的經濟援助等等條件。
本來就與中國感情深厚,加上那麽誘人的條件就放在了自己眼前,老龍族各族族長根本沒有任何考慮,就答應了全力協助明軍的軍事行動。他們關閉一切村寨,嚴禁叛亂分子進入,並積極地向明軍將領通風報信。這一來,就使瀾滄的局面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並且,李定國指示各地明軍將領,盡可能地收買當地民眾,暴亂分子中的變節者,並以重金賄賂各地的貴族,讓他們站到大明這一邊來。最大程度的孤立暴亂分子,使其生存空間,活動空間越來越小。而這顯然是相當奏效的。
暴亂分子的行蹤,已經完全在明軍的掌握之中。無論他們有襲擊哪處明軍設施的計劃,明軍似乎總能夠提前得知。他們歇腳安生的地方,往往尚沒有來得及喘上口氣,便會遭到明軍的突然襲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連暴亂隊伍內部都出現了動蕩。
一部分人主張停止和明軍作對,爭取國內的同情,以和平的方式與明軍進行談判。但死硬分子卻堅決反對這種主張。在他們看來只有以暴力的形式,才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暴亂隊伍開始出現了瓦解的狀況。
十月,部分暴亂者走出藏身之處,向對面之明軍投降。明軍出人意料的不但沒有為難他們,反而還就地釋放了這些人。而這消息傳出,讓尚在觀望之中的暴亂分子們也步了後塵。至十月底的時候,投降者便達到了幾萬人之眾。
暴亂的隊伍越來越少了,進入到了十一月份,李定國宣布從本月起,不再接受暴亂者任何形式的投降,他們將對自己的性負責,並親自指揮著大明軍隊進行了最後的圍剿。
最殘酷的絞殺行動開始了。明軍以強大的火炮反覆梳理著暴亂者可能藏身的每一處山谷,放火燒毀暴亂者可能發起襲擊的每一處樹林。在這裏,不需要什麽憐憫。只有血淋淋的屠殺和觸目驚心的鮮血,才能夠穩固住帝國在這裏的統治。
據不完全地統計,僅在大明景平二年十一月這一個月中,死在絞殺戰中的瀾滄暴亂者,便高達一萬餘人,而指揮著這次軍地軍事行動的李定國,也被冠以“瀾滄之惡夢”這一聽起來不太好聽的綽號。不過李定國對這一外號倒顯得非常滿意的樣子。
隨著絞殺戰的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漸漸稀少。提前投降的慶幸自己及早做了明確地選擇。那麽被追剿得無處藏身,無時無刻都要面對死亡威脅的暴亂者,卻開始深深後悔為什麽沒有和他們的同伴一樣盡快地向明軍投降……
隨著十一月進入尾聲,發生在瀾滄的暴亂基本結束。是役,瀾滄總計被殺死暴亂者一萬八千九百餘人,失蹤近兩萬人。其中以老聽族的傷亡最大,老松族次之。而一早就站在明朝這一方的老龍族,則基本沒有遭到什麽損失。
十二月,勢力大漲的老龍族,強烈要求獨立於瀾滄之外,另立一個完全聽命於大明,並且徹底獨立的,由老龍族人自己管理的國家。瑪法爾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狀況,但他心裏同時也很清楚,在老龍族背後站立著的最大靠山正是強大得無可動搖的大明帝國!
進入到了景平三年,老龍族宣布獨立,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萬象國。大明帝國在第一時間,宣布萬象國為合法王國,並將成為與瀾滄地位等同的藩屬國。
大明隨即派出精兵兩千,進入到萬象國,保衛萬象國做為大明藩屬國的一切正常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侵犯。
這一做法似乎刺激到了老松族,他們也開始蠢蠢欲動的想要獨立於瑯勃拉邦朝廷之外,成立自己的國家。
半年後,老松族試探性地建立了占巴塞國,而大明對此也采取了默認的態度。眼看著自己統治下的國家四分五裂,瑪法爾哭泣著尋求大明的幫助,但大明以這是老松族自己內部的事物為由拒絕了瑪法爾的請求。
顯然,一個分裂的瀾滄,要遠比一個統一的瀾滄更利於大明管理。
而在瀾滄發生的一切,似乎也給了大明一個啟示,未來對於其它國家的管理似乎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
“神聖北京協約”,在瀾滄之戰中顯示了其巨大的威力,但並不代表著協約國家內部就會永遠地那麽平靜下去。
從瀾滄撤兵歸國的安南鄭氏和阮氏之間,因為頓薩奧的歸屬問題,很快又爆發了尖銳的矛盾,鄭氏和阮氏都想著把這塊地方劃歸到自己名下,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盡早統一安南。
這兩個政權的君主,都非常聰明地避開了大明劃分的軍事緩沖區,半隱蔽,半公開的,不斷進行著大大小小的軍事沖突,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武力統一安南的道路。
雙方這樣的戰爭,一直持續了一年,互相都有傷亡,誰也無法徹底地解決戰爭,但大明,卻奇怪地保持了沈默,並沒有插手其中,嚴格地保持了中立,任由雙方如此發展下去。
大明暫時沒有精力,來管安南的這些矛盾,他們此時的註意力,已經被完全放到了另一個地方,滿清所統治的盛京,對韃子最後一擊的條件,對這時的大明來說,已經完全成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賊心不死的蘇裏亞旺薩下定了繼續擴軍備戰,決死一戰的決心。但早就國力空虛的瀾滄,早已不容許他再如此窮兵黷武。反對蘇裏亞旺薩,推翻蘇裏亞旺薩的陰謀政變,已經在上層和下層瀾滄人中達成了驚人的一致。瀾滄即將迎來天翻地覆的變化。
景平二年六月十日,以“色納”瑪法爾為首的官員發動政變,攻入瀾滄王宮。蘇裏亞旺薩組織禁軍反擊,但在最關鍵的時候,就連蘇裏亞旺薩最為信任的禁軍,也背叛了他們的主子,加入到了政變的隊伍之中,曾經顯赫無比的蘇裏亞旺薩成為了俘虜。
隨後,政變者宣布蘇裏亞旺薩時代結束,推舉瑪法爾為他們新的“帕沙拉”。而瑪法爾上臺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宣布瀾滄一切的災難都是由蘇裏亞旺薩而起。瀾滄本身將不會改變同大明的藩屬國關系,並正式宣布向明軍投降。
隨後,蘇裏亞旺薩被瑪法爾送進了明軍的軍營,這位昔日的太陽王,當再次看到大明將領之後,臉上除了羞愧,便是對遭到同胞出賣,而產生的無比憤怒。他的心裏也清楚,從這天開始自己完了,而瀾滄的歷史也很快就會終結。
明軍浩浩蕩蕩地開進了瀾滄的國都,在這裏,鄭天瑞宣布瀾滄戰敗,大明將開始行使戰勝國可以行使的一切主權,包括處置戰敗國的人口、軍隊,甚至是瀾滄的土地,瀾滄做為事先挑起戰爭的國家,將沒有任何可以申辯的機會。
鄭天瑞宣誓大明將盡一切可能,來保護戰勝國的一切正當權利。奧博羅將成為暹羅永久性合法的土地,頓薩奧將從此屬於安南。而對於出力最大的大明帝國,則獲得了瀾滄總計七座大小城鎮做為補償。被割讓給明朝的這個瀾滄土地,被標註在了大明的版圖之上。
同時,對於明軍在本次反擊戰中的損失,瀾滄將賠償大明白銀六千萬兩,共分十年償付,在此基礎之上,將由瀾滄的稅收來做抵押。而做為懲辦瀾滄,鑒於瀾滄在此次事件中所扮演的不光彩角色,瀾滄從此後將不允許保留有自己的軍隊。
至於瀾滄的治安,將全部由明軍接手。大明將在瀾滄國都瑯勃拉邦等十數個城鎮建立永久性的軍事基地。並駐軍一萬人,以李定國統管,以為瀾滄之治安考慮。
對在抗擊瀾滄侵略中死難的,以管九隆、黎老鬼等人為首的烈士,在瑯勃拉邦設立衣冠冢,號“九十九烈士忠魂之墓”,由瀾滄帕沙拉每年率文武官員,鄉紳百姓祭拜。
蠻橫地挑起戰爭,挑釁大明權威的蘇裏亞旺薩,被判處死刑。這位昔日光彩無比的“太陽王”,在眾目睽睽之下被斬首。而瀾滄人,則把瀾滄遭遇到的一切苦難都歸罪於他。
在蘇裏亞旺薩被行刑的那天,到處都是圍觀的瀾滄人,他們不停地咒罵著蘇裏亞旺薩,並用身邊可以揀到了一切,扔向蘇裏亞旺薩,大聲咒罵著,竭力宣洩著心中的怒火。
蘇裏亞旺薩沒有畏懼,他拼盡全力向他曾經的子民叫道:“醒來吧,瀾滄人。趕走這裏一切的外國軍隊,否則,你們早晚有一天會為自己的愚昧付出最慘重的代價。我們雖然失敗了,但只要瀾滄人的心不死,最後的勝利就一定屬於我們。我,蘇裏亞旺薩,就算死了我的靈魂也會為瀾滄祈禱……”
但沒有人願意聽他的,一口口的唾沫飛向了蘇裏亞旺薩。“瀾滄的敗類”,“殺死他”,“絞死他”,這樣的聲音此起彼伏,好像他們面對的不是瀾滄曾經的國王,曾經帶領他們差點就走向強盛的君主,而是他們內心深處最為痛恨的仇人一般。
蘇裏亞旺薩就這麽死了。帶著無盡的遺憾,帶著對瀾滄未來的憂慮死了。可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反對他,在他身後一樣有著一批忠實的追隨者。
因為沈重的戰爭賠款,使瀾滄人的生活急劇惡化。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人吃人的現象,而這一切使人開始懷念起蘇裏亞旺薩瓦罐來。八月,瀾滄部分地區爆發暴亂。他們打著太陽王蘇裏亞旺薩王並沒有死,將帶領瀾滄人繼續戰鬥的旗號,公開號召所有的瀾滄人起來戰鬥。
暴亂的戰火在富有蠱惑性的號召下,迅速在瀾滄蔓延。到了九月,除了國都瑯勃拉邦外,幾乎所有的瀾滄城邦都相繼發生了叛亂。他們開始襲擊在當地駐紮的明軍,公開鑄造武器,甚至發生了搶奪當地明軍軍糧的事件!
中旬,大明駐瀾滄總督李定國,下令各地之明軍迅速平定暴亂。瀾滄新的帕沙拉瑪法爾堅定地站在了大明這一邊,他強烈譴責瀾滄人這種卑劣的行徑,並願意為明軍提供一切必要協助。瑪法爾的行動,也在最大程度上將瀾滄貴族爭取到了大明一方。
一萬明軍駐兵要鎮壓瀾滄全國的暴亂,顯然在人數上顯得少了一點。但對於此,胸有成竹的李定國並不如何擔心。分化瓦解,爭取中立派,永遠都是最好的辦法。
瀾滄由老聽族、老龍族和老松族三大民族組成。老龍族與中國傣族同源,大約在公元前五六世紀開始向南遷移,沿著南烏江、湄公河進入老撾。因此與中國感情最深。
李定國召集了老龍族各族族長,力爭他們能站在大明一邊,並且答應,一旦平叛成功之後,將竭力扶植老龍族,成為瀾滄最大的勢力,並且減免掉一切原本該由老龍族承擔的軍事賠款,戰後也將給予其一定的經濟援助等等條件。
本來就與中國感情深厚,加上那麽誘人的條件就放在了自己眼前,老龍族各族族長根本沒有任何考慮,就答應了全力協助明軍的軍事行動。他們關閉一切村寨,嚴禁叛亂分子進入,並積極地向明軍將領通風報信。這一來,就使瀾滄的局面發生了極大的改變。
並且,李定國指示各地明軍將領,盡可能地收買當地民眾,暴亂分子中的變節者,並以重金賄賂各地的貴族,讓他們站到大明這一邊來。最大程度的孤立暴亂分子,使其生存空間,活動空間越來越小。而這顯然是相當奏效的。
暴亂分子的行蹤,已經完全在明軍的掌握之中。無論他們有襲擊哪處明軍設施的計劃,明軍似乎總能夠提前得知。他們歇腳安生的地方,往往尚沒有來得及喘上口氣,便會遭到明軍的突然襲擊。在這樣的情況下,就連暴亂隊伍內部都出現了動蕩。
一部分人主張停止和明軍作對,爭取國內的同情,以和平的方式與明軍進行談判。但死硬分子卻堅決反對這種主張。在他們看來只有以暴力的形式,才能夠得到他們想要的。在爭執不下的情況下,暴亂隊伍開始出現了瓦解的狀況。
十月,部分暴亂者走出藏身之處,向對面之明軍投降。明軍出人意料的不但沒有為難他們,反而還就地釋放了這些人。而這消息傳出,讓尚在觀望之中的暴亂分子們也步了後塵。至十月底的時候,投降者便達到了幾萬人之眾。
暴亂的隊伍越來越少了,進入到了十一月份,李定國宣布從本月起,不再接受暴亂者任何形式的投降,他們將對自己的性負責,並親自指揮著大明軍隊進行了最後的圍剿。
最殘酷的絞殺行動開始了。明軍以強大的火炮反覆梳理著暴亂者可能藏身的每一處山谷,放火燒毀暴亂者可能發起襲擊的每一處樹林。在這裏,不需要什麽憐憫。只有血淋淋的屠殺和觸目驚心的鮮血,才能夠穩固住帝國在這裏的統治。
據不完全地統計,僅在大明景平二年十一月這一個月中,死在絞殺戰中的瀾滄暴亂者,便高達一萬餘人,而指揮著這次軍地軍事行動的李定國,也被冠以“瀾滄之惡夢”這一聽起來不太好聽的綽號。不過李定國對這一外號倒顯得非常滿意的樣子。
隨著絞殺戰的進行,有組織的抵抗漸漸稀少。提前投降的慶幸自己及早做了明確地選擇。那麽被追剿得無處藏身,無時無刻都要面對死亡威脅的暴亂者,卻開始深深後悔為什麽沒有和他們的同伴一樣盡快地向明軍投降……
隨著十一月進入尾聲,發生在瀾滄的暴亂基本結束。是役,瀾滄總計被殺死暴亂者一萬八千九百餘人,失蹤近兩萬人。其中以老聽族的傷亡最大,老松族次之。而一早就站在明朝這一方的老龍族,則基本沒有遭到什麽損失。
十二月,勢力大漲的老龍族,強烈要求獨立於瀾滄之外,另立一個完全聽命於大明,並且徹底獨立的,由老龍族人自己管理的國家。瑪法爾當然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狀況,但他心裏同時也很清楚,在老龍族背後站立著的最大靠山正是強大得無可動搖的大明帝國!
進入到了景平三年,老龍族宣布獨立,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萬象國。大明帝國在第一時間,宣布萬象國為合法王國,並將成為與瀾滄地位等同的藩屬國。
大明隨即派出精兵兩千,進入到萬象國,保衛萬象國做為大明藩屬國的一切正常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形式的侵犯。
這一做法似乎刺激到了老松族,他們也開始蠢蠢欲動的想要獨立於瑯勃拉邦朝廷之外,成立自己的國家。
半年後,老松族試探性地建立了占巴塞國,而大明對此也采取了默認的態度。眼看著自己統治下的國家四分五裂,瑪法爾哭泣著尋求大明的幫助,但大明以這是老松族自己內部的事物為由拒絕了瑪法爾的請求。
顯然,一個分裂的瀾滄,要遠比一個統一的瀾滄更利於大明管理。
而在瀾滄發生的一切,似乎也給了大明一個啟示,未來對於其它國家的管理似乎也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
“神聖北京協約”,在瀾滄之戰中顯示了其巨大的威力,但並不代表著協約國家內部就會永遠地那麽平靜下去。
從瀾滄撤兵歸國的安南鄭氏和阮氏之間,因為頓薩奧的歸屬問題,很快又爆發了尖銳的矛盾,鄭氏和阮氏都想著把這塊地方劃歸到自己名下,增強自己的軍事力量,盡早統一安南。
這兩個政權的君主,都非常聰明地避開了大明劃分的軍事緩沖區,半隱蔽,半公開的,不斷進行著大大小小的軍事沖突,不約而同地開始了武力統一安南的道路。
雙方這樣的戰爭,一直持續了一年,互相都有傷亡,誰也無法徹底地解決戰爭,但大明,卻奇怪地保持了沈默,並沒有插手其中,嚴格地保持了中立,任由雙方如此發展下去。
大明暫時沒有精力,來管安南的這些矛盾,他們此時的註意力,已經被完全放到了另一個地方,滿清所統治的盛京,對韃子最後一擊的條件,對這時的大明來說,已經完全成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