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關燈
小
中
大
張瀚抱著肩膀,向李慎明和李國助等人笑了笑,一旁的孫敬亭看到這般醜態,冷哼一聲,進門做自己的事情。
魏存東不停的叩頭,幾乎把額角撞破,幾下過後,頭上就是一片烏青。
“好了,”張瀚終於止住這人,不過面色還是十分嚴峻:“魏同知,你給我添了不少麻煩,叫我費了不小的事情,你家的地我收下來,該算的股本也給你家,不過,如果這樣毫無代價的恕了你,日後人們全說,張瀚心慈,就算有過錯也會得到饒恕,那我還有寧日嗎?”
魏存東一震,他已經明白了張瀚的意思。
如果魏存東本人不付出代價,那麽就是魏家來付,要想魏家平安過這關,日後還有富貴,魏存東便過不得這關!
在場的人都想明白了,李國助有些吃驚,重新審視了一下張瀚這個人……一直以來,他眼中的張瀚是講秩序,喜歡人守規矩,張瀚的部下和各部門都是井井有條,做事十分有法度,另外就是心慈,對重要的心腹,商行的人,軍隊,吏員,都是給予厚賜,對礦工也是力圖叫他們過的很好,很多事都使張瀚獲得了良好的名聲,李國助甚至以為張瀚過於仁厚,有些濫好人的感覺。
這時他才明白,張瀚心慈的一面背後,就是對違規者絕不饒恕!
“這樣也好……”李國助突然一笑,自己低聲道:“知道他的底線是什麽。”
“下官明白了。”魏存東站起身來,面色如墻灰一般的一片灰白,他緩步走了出去,旁人已經知道他的選擇,所有人替這個老人讓開了道路。
“何至如此?”孫敬亭這時反而跑出來了,他臉上有些迷茫。
“人生就是這樣……”張瀚搖頭道:“他做了錯誤的選擇,就得承擔這樣的後果。”
孫敬亭點點頭,又道:“魏同知定然會選擇自殺,張其昌怎樣?”
“這人?”張瀚面露不屑道:“狗屎一般的人物,不必將他放在心上,明日出牌票叫他去修樺門堡,要他聚集人手,帶齊工具,督促趕工,誤了工期就彈劾他,修了堡他能滾回來,再叫他去大同修代王王宮,再下來……嗯,不會有再下來了。”
張其昌只是張家這個大將門的一個小卒,張家為了保持與和裕升的合作關系,將張武昌這個守備都調走了,犧牲已經很大,到了這地步,為了張其昌的那幾千畝地和張瀚決裂,張全昌可沒有這麽傻。
這事也可能會給雙方帶來一些小分歧和裂痕,不過在張瀚蒸蒸日上的事業之下,一切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諸位,”張瀚這時回首向鄭芝龍等人,笑著道:“我請大家吃涮鍋子,有上好的肥牛片和羊肉!”
“是,多謝大人!”
鄭芝龍等人竟是齊涮涮的躬下身去,一起行起禮來。
……
年前還有十來天的功夫,田季堂等人終於騰清楚了魏家和張家的田畝字數,張瀚決意在自己的地盤上走一圈……說不清他是什麽感覺,只是想著一定要走這麽一趟。
這可苦了跟隨他的人,李慎明托詞要去大同和陽和衛城打點,年前年後的這些事倒確實是他的首尾,旁人不好替他,孫敬亭忙著準備北上的事,李東學也是一樣,只苦了常威和張春等人,被張瀚抓差過來,還有侍從參謀軍政各司的青年骨幹,組成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在整個天成陽和靈丘的邊境地方,整整走了五六天功夫。
李國助沒跟著,鄭芝龍也沒跟,倒是何斌等人也跟著走了一圈。
這一走才知道張瀚實際控制的領地已經極大……不包括那些商團和商會控制的地方,靈丘城和新平堡,還有天成衛城,光是張瀚買下來的土地就是極大的地方了。
“北到新平堡,南到靈丘,西到天成,東到鎮虜,咱們共有熟田十七萬畝,可以開墾的荒地已經查看清楚的有十五萬畝,可能還會有更多,但那些地是真正的荒地,灌木從生,也可能是丘陵,山地,林地,引水不易,還得燒荒,我的意思是,不等那些易開墾的荒地變成熟地,暫時還是不必要去經營那些地方。”
晚間時,眾人搭了帳篷在野外住著,遠處傳來狗叫聲,遇或也有狼嚎的聲響,頭頂月明星稀,四周白雪皚皚,帳篷底下墊著幹草,內裏再生著銅火盆,倒也並不是太冷。
所有人聚集在張瀚的大帳裏閑談,李遇春先開口,說的話顯然是深思熟慮過。
張瀚點頭道:“今年我們自己的收成達到五十五萬石,明年最少能有一百萬,後年可以達到一百二十萬以上,日後會穩步增加,這些糧是我們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手裏有糧,比有銀子還叫人安心。”
李遇春笑道:“你可不象是一個身家千萬的大東主,反象是一個田主。”
常威咬著一截枯草根,笑道:“以前還真的看不出來瀚哥是這麽重視糧食。”
李遇春道:“東主不再買田也有些可惜了,不然……”
張瀚道:“不能再買,已經是強壓著軍衛裏的刺頭交了田出來,再買下去就是犯眾怒了,我早前就說過,天下之大,能人眾多,也不一定就是我一個人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有我們這幾十萬畝帶著,附近的大戶有樣學樣,糧食產量總會能上來。再說……我有另外的打算,土地遲早會有,而且會更多。”
眾人一時無語,慢慢體會著張瀚語話裏的意思。
張瀚又向田季堂道:“現在庫存的存糧有多少?”
田季堂道:“天成衛城,新平堡,李莊,咱們現在一共有三個大倉儲庫區,庫房有一千六百七十九間,存儲糧食一百二十萬石,每月向北方運送六萬石,李二櫃的人每月能收進這個數字,現在的儲存已經是飽合,要想達到東主說的正常儲存三百萬石,倉儲區還得擴大一倍。”
“慢慢來……”張瀚臉上露出笑容道:“兩到三年達到我說的目標就好。”
李遇春吐了口唾沫,一臉厭惡的道:“現在咱們的車輛越造越多,越造越好,若不是沿途那麽多稅卡,咱們已經可以到河南那邊收,關中也行,一年百萬石準定能收到。”
張瀚道:“人家說欲張文事必得有武備,咱們的商團兵能到哪兒,哪兒就能有順暢的車隊,到不了的地方,只能看別人的臉色,二櫃說這事不必急,過幾年再看。”
李遇春點點頭,不過對這事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河南的問題是和山西這邊不同,山西晉北大同這裏是軍鎮,地方的士紳勢力不強,另外就是親藩也不是很多,不少縣城和州城都沒有封藩親王或郡王,河南那裏,隨便一個小城就有個郡王,親王更是有周王唐王福王伊王汝王,雖然有的親王國除,但郡王仍存,河南親郡王有好幾十個,加上士紳力量也很強,要不說河南的土地和丁口是山西的好幾倍,上交的賦稅卻是與山西差不多,大量的土地都被親藩和士紳瓜分了,哪有錢糧再上交國庫?
地方上也是稅卡林立,現在和裕升的車隊只能到河南邊境地方收糧,不敢深入,要是深入其境內,費用要上去好幾倍,甚至會有更大的麻煩。
那些親藩勳貴可是什麽也不怕,只要不造反,他們做什麽也不會有人管。
……
轉眼就到新年。
這幾年來,居住在天成衛,鎮虜衛,陽和東路,包括新平堡,樺門堡等諸堡,還有靈丘一帶的居民,明顯感覺自己的日子好過了。
天時一年比一年不好,但手頭的收入反而在增加,各地的糧商收糧的價格很高,打短工和長工的地方很多,工錢也多,各地的商會把持下的商行對用工都有一定之規,並不瞎搞胡來,加上李莊要用的工實在太多,不管是給張瀚當佃農,還是去幫工,甚至當商團兵,都是一條很不錯的出路。
張瀚在巡行歸來之後,又在衛城和陽和衛之間走了一趟,感受到各處都很熱鬧,但到了陽和附近時,境況就是截然不同。
四處村落冷清,人煙稀少,人們都在家裏不怎麽出門,快過年了,還有差役在催逼沒有繳清賦稅的人家交稅,到了集鎮上,也是很少有辦年貨的人,多半的人臉上都有愁苦之色。
這麽一冷一熱的極端情形,就是造成了天成衛和李莊附近,湧入了大量的流民和正經的乞丐。
“今天又來五百多戶,三千七百多人。”孫敬亭急吼吼的跑進來,對張瀚道:“前前後後,衛城,李莊,已經來了一萬八千多流民,多半是從晉南過來,大同等地也來了一些,但並不多。”
張瀚不動聲色的道:“今年的災情果然嚴重啊。”
天啟二年,然後是天啟四年到五年,兩次大災都確實十分嚴重,遼東和蒙古,九邊,河南,這些地方都是受災最重,災害一直到崇禎年間也沒好轉,最終引發了超大規模的北方農民的大起義。
這些都是歷史上真真切切記下來的事,張瀚聽著孫敬亭說話時,也感受著一種既知歷史走向,又真真切切感受著它在發生的似真似幻的虛幻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魏存東不停的叩頭,幾乎把額角撞破,幾下過後,頭上就是一片烏青。
“好了,”張瀚終於止住這人,不過面色還是十分嚴峻:“魏同知,你給我添了不少麻煩,叫我費了不小的事情,你家的地我收下來,該算的股本也給你家,不過,如果這樣毫無代價的恕了你,日後人們全說,張瀚心慈,就算有過錯也會得到饒恕,那我還有寧日嗎?”
魏存東一震,他已經明白了張瀚的意思。
如果魏存東本人不付出代價,那麽就是魏家來付,要想魏家平安過這關,日後還有富貴,魏存東便過不得這關!
在場的人都想明白了,李國助有些吃驚,重新審視了一下張瀚這個人……一直以來,他眼中的張瀚是講秩序,喜歡人守規矩,張瀚的部下和各部門都是井井有條,做事十分有法度,另外就是心慈,對重要的心腹,商行的人,軍隊,吏員,都是給予厚賜,對礦工也是力圖叫他們過的很好,很多事都使張瀚獲得了良好的名聲,李國助甚至以為張瀚過於仁厚,有些濫好人的感覺。
這時他才明白,張瀚心慈的一面背後,就是對違規者絕不饒恕!
“這樣也好……”李國助突然一笑,自己低聲道:“知道他的底線是什麽。”
“下官明白了。”魏存東站起身來,面色如墻灰一般的一片灰白,他緩步走了出去,旁人已經知道他的選擇,所有人替這個老人讓開了道路。
“何至如此?”孫敬亭這時反而跑出來了,他臉上有些迷茫。
“人生就是這樣……”張瀚搖頭道:“他做了錯誤的選擇,就得承擔這樣的後果。”
孫敬亭點點頭,又道:“魏同知定然會選擇自殺,張其昌怎樣?”
“這人?”張瀚面露不屑道:“狗屎一般的人物,不必將他放在心上,明日出牌票叫他去修樺門堡,要他聚集人手,帶齊工具,督促趕工,誤了工期就彈劾他,修了堡他能滾回來,再叫他去大同修代王王宮,再下來……嗯,不會有再下來了。”
張其昌只是張家這個大將門的一個小卒,張家為了保持與和裕升的合作關系,將張武昌這個守備都調走了,犧牲已經很大,到了這地步,為了張其昌的那幾千畝地和張瀚決裂,張全昌可沒有這麽傻。
這事也可能會給雙方帶來一些小分歧和裂痕,不過在張瀚蒸蒸日上的事業之下,一切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諸位,”張瀚這時回首向鄭芝龍等人,笑著道:“我請大家吃涮鍋子,有上好的肥牛片和羊肉!”
“是,多謝大人!”
鄭芝龍等人竟是齊涮涮的躬下身去,一起行起禮來。
……
年前還有十來天的功夫,田季堂等人終於騰清楚了魏家和張家的田畝字數,張瀚決意在自己的地盤上走一圈……說不清他是什麽感覺,只是想著一定要走這麽一趟。
這可苦了跟隨他的人,李慎明托詞要去大同和陽和衛城打點,年前年後的這些事倒確實是他的首尾,旁人不好替他,孫敬亭忙著準備北上的事,李東學也是一樣,只苦了常威和張春等人,被張瀚抓差過來,還有侍從參謀軍政各司的青年骨幹,組成了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在整個天成陽和靈丘的邊境地方,整整走了五六天功夫。
李國助沒跟著,鄭芝龍也沒跟,倒是何斌等人也跟著走了一圈。
這一走才知道張瀚實際控制的領地已經極大……不包括那些商團和商會控制的地方,靈丘城和新平堡,還有天成衛城,光是張瀚買下來的土地就是極大的地方了。
“北到新平堡,南到靈丘,西到天成,東到鎮虜,咱們共有熟田十七萬畝,可以開墾的荒地已經查看清楚的有十五萬畝,可能還會有更多,但那些地是真正的荒地,灌木從生,也可能是丘陵,山地,林地,引水不易,還得燒荒,我的意思是,不等那些易開墾的荒地變成熟地,暫時還是不必要去經營那些地方。”
晚間時,眾人搭了帳篷在野外住著,遠處傳來狗叫聲,遇或也有狼嚎的聲響,頭頂月明星稀,四周白雪皚皚,帳篷底下墊著幹草,內裏再生著銅火盆,倒也並不是太冷。
所有人聚集在張瀚的大帳裏閑談,李遇春先開口,說的話顯然是深思熟慮過。
張瀚點頭道:“今年我們自己的收成達到五十五萬石,明年最少能有一百萬,後年可以達到一百二十萬以上,日後會穩步增加,這些糧是我們自己可以完全掌控的,手裏有糧,比有銀子還叫人安心。”
李遇春笑道:“你可不象是一個身家千萬的大東主,反象是一個田主。”
常威咬著一截枯草根,笑道:“以前還真的看不出來瀚哥是這麽重視糧食。”
李遇春道:“東主不再買田也有些可惜了,不然……”
張瀚道:“不能再買,已經是強壓著軍衛裏的刺頭交了田出來,再買下去就是犯眾怒了,我早前就說過,天下之大,能人眾多,也不一定就是我一個人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做了。有我們這幾十萬畝帶著,附近的大戶有樣學樣,糧食產量總會能上來。再說……我有另外的打算,土地遲早會有,而且會更多。”
眾人一時無語,慢慢體會著張瀚語話裏的意思。
張瀚又向田季堂道:“現在庫存的存糧有多少?”
田季堂道:“天成衛城,新平堡,李莊,咱們現在一共有三個大倉儲庫區,庫房有一千六百七十九間,存儲糧食一百二十萬石,每月向北方運送六萬石,李二櫃的人每月能收進這個數字,現在的儲存已經是飽合,要想達到東主說的正常儲存三百萬石,倉儲區還得擴大一倍。”
“慢慢來……”張瀚臉上露出笑容道:“兩到三年達到我說的目標就好。”
李遇春吐了口唾沫,一臉厭惡的道:“現在咱們的車輛越造越多,越造越好,若不是沿途那麽多稅卡,咱們已經可以到河南那邊收,關中也行,一年百萬石準定能收到。”
張瀚道:“人家說欲張文事必得有武備,咱們的商團兵能到哪兒,哪兒就能有順暢的車隊,到不了的地方,只能看別人的臉色,二櫃說這事不必急,過幾年再看。”
李遇春點點頭,不過對這事並沒有太大的信心。
河南的問題是和山西這邊不同,山西晉北大同這裏是軍鎮,地方的士紳勢力不強,另外就是親藩也不是很多,不少縣城和州城都沒有封藩親王或郡王,河南那裏,隨便一個小城就有個郡王,親王更是有周王唐王福王伊王汝王,雖然有的親王國除,但郡王仍存,河南親郡王有好幾十個,加上士紳力量也很強,要不說河南的土地和丁口是山西的好幾倍,上交的賦稅卻是與山西差不多,大量的土地都被親藩和士紳瓜分了,哪有錢糧再上交國庫?
地方上也是稅卡林立,現在和裕升的車隊只能到河南邊境地方收糧,不敢深入,要是深入其境內,費用要上去好幾倍,甚至會有更大的麻煩。
那些親藩勳貴可是什麽也不怕,只要不造反,他們做什麽也不會有人管。
……
轉眼就到新年。
這幾年來,居住在天成衛,鎮虜衛,陽和東路,包括新平堡,樺門堡等諸堡,還有靈丘一帶的居民,明顯感覺自己的日子好過了。
天時一年比一年不好,但手頭的收入反而在增加,各地的糧商收糧的價格很高,打短工和長工的地方很多,工錢也多,各地的商會把持下的商行對用工都有一定之規,並不瞎搞胡來,加上李莊要用的工實在太多,不管是給張瀚當佃農,還是去幫工,甚至當商團兵,都是一條很不錯的出路。
張瀚在巡行歸來之後,又在衛城和陽和衛之間走了一趟,感受到各處都很熱鬧,但到了陽和附近時,境況就是截然不同。
四處村落冷清,人煙稀少,人們都在家裏不怎麽出門,快過年了,還有差役在催逼沒有繳清賦稅的人家交稅,到了集鎮上,也是很少有辦年貨的人,多半的人臉上都有愁苦之色。
這麽一冷一熱的極端情形,就是造成了天成衛和李莊附近,湧入了大量的流民和正經的乞丐。
“今天又來五百多戶,三千七百多人。”孫敬亭急吼吼的跑進來,對張瀚道:“前前後後,衛城,李莊,已經來了一萬八千多流民,多半是從晉南過來,大同等地也來了一些,但並不多。”
張瀚不動聲色的道:“今年的災情果然嚴重啊。”
天啟二年,然後是天啟四年到五年,兩次大災都確實十分嚴重,遼東和蒙古,九邊,河南,這些地方都是受災最重,災害一直到崇禎年間也沒好轉,最終引發了超大規模的北方農民的大起義。
這些都是歷史上真真切切記下來的事,張瀚聽著孫敬亭說話時,也感受著一種既知歷史走向,又真真切切感受著它在發生的似真似幻的虛幻感。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