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上黨攻略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上黨郡治壺關城,張揚一共呆了十日。
其實等到了壺關的時候,整個上黨張揚已經看得差不多了,還留在壺關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給高順和剛剛召喚出的狄仁傑撐腰。
高順還好一些,手下有著大軍,誰都不怕,但是狄仁傑卻是毫無根基,身份也只是寒門士子,毫無可以依仗的地方,上黨這個地方的人又十分的排外,張揚留在這裏的目的,無非是告訴上黨所有的世家大族,高順和狄仁傑是他張揚的人,別想著欺上瞞下,否則的話,他張揚手中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不過,張揚除了前兩日一直呆在郡守府內,聽取眾人稟報公務、接見各級官員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壺關附近巡視,或者說游玩。
狄仁傑已經正式成為上黨郡丞,經過幾日的熟悉,也開始接手上黨的政務,不虧是能夠當一朝宰相的人,只不過幾天時間,便已經比來了幾個月之久的高順要強上不少。
張揚也是甩手掌櫃當慣了,隨意宣布了一下狄仁傑的任命,他便什麽都不管了。
張揚在上黨的時間並不長,但也不算短,程序上和之前也並沒有什麽差別,先是接見了一些郡中的官吏,算是認認下屬,外加稍微考量一下才幹,大多是一些走馬觀花的事,所以說,能給上司留下一個好印象絕對無比重要。
其中的重點還是和高順、狄仁傑兩人商談一下上黨郡的具體事宜。
和張揚所看所想的差不多,上黨的情況算不上好,但也沒有多壞,半死不活的,就如同上黨官場上表現出來的死氣沈沈如出一轍。
生平第一次如此詳細地聽取一郡的政務,又是上黨這麽一個特殊的地方,張揚很快便發現了其中有趣,或者說無趣的地方。
聽起來有點矛盾,但事實就是如此,上黨的官員、豪族還能屹立不倒的,或多活著都有著逃脫兵役、勞役、欺壓百姓的情況。
換句話說,這個年頭,遵紀守法的人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都是有著各種各樣辦法的“幸存者”,雖然算不上光彩,也這也是事實。
雖然大漢已經名存實亡,但不管是在董卓統治並州的時候,還是張揚占據並州之後,兵役、勞役都少不了,所能減免的,也就只是賦稅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話,上黨郡豪族有一多半都得出現在追緝的名單上。
說有趣,那是因為張揚頭一次發現在一郡之中能有這麽多這種人,而無趣的是,他在考慮,是不是他發布的兵役、勞役也會被這種家夥逃避。
其實仔細看看就能發現,能夠逃役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家,這些家夥本來就掌握著比普通百姓更多更好的資源,所以逃脫起來也頗為輕松,最後受苦受難的還是那些平民百姓,這也是為什麽有越來越多的人家逃到山裏的緣故。
這麽想一下,張揚的心裏就很不舒服了。
作為並州之主,張揚自然不會希望自己的治下出現這麽一種情況,否則的話,不僅僅是百姓受苦受難,只怕他張揚的腦袋上也會被安上一個殘暴不仁、荼毒百姓的惡名,反倒是造成這一切的世家大族,卻根本沒人去理會他們,就仿佛他們什麽都沒幹過一般。
而且,上黨兵也是並州大軍中非常突出的一部分,民風彪悍同樣也意味著戰力的強悍,只要稍加訓練便能成為一支精兵。可現在的情況是,張揚的麾下根本就沒什麽上黨兵,就連新征兆的士卒中,也少有上黨人的存在。
上黨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因為良田的不足,所以很多的上黨人都靠游獵為生,這自然也就鍛煉出一手很好的箭術,因此,上黨是出射手的地方,是整個並州精銳弓兵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只是上黨山多,經常跑山路造成了上黨人的腿比較短,多數並不精於騎術,硬碰硬的話會比較吃虧。
當然了,說這些也沒什麽用,張揚此時根本無心在上黨征兵。
本以為召喚狄仁傑之後,耳根子能清靜一些,但令張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卻好像更亂了。高順想要放手剿匪,但狄仁傑卻並不同意。
而且狄仁傑的理由也畢竟充分,他認為上黨的匪患不是一天兩天,最早能追溯到秦朝的時候,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盜匪和當地的大族根本脫不開關系,內外勾結之下,貿然如山剿匪,不容易建功不說,還很有可能會損兵折將。
高順當然也不是腦袋一熱便想進山剿匪,他也不是不了解上黨的情況,但他覺得憑借自己手下的精兵強將,剿匪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更何況最近征兆了不少新軍,不讓他們見見血怎麽成?
到時候砍幾個盜匪首領的腦袋傳令各縣,能震懾眾人不說,還能順勢牽連出一些勾結亂匪的人,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郡中的官員們卻基本全部站在了新來的狄仁傑身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上黨的豪族基本上沒有一個是屁股幹凈的,誰知道到時候捉住的是誰的人,若是牽連到自己身上...陷陣營可不是什麽好惹的主。
兩人最後把官司打到了張揚這來,不過兩人都算克制,高順雖然是武將,但卻不是什麽咄咄逼人的主,自然不會強拿自己太守的派頭來壓狄仁傑。狄仁傑呢,初來乍到,也不想一下便惡了上官,總之還算和氣。
而在這件事上,張揚毫無疑問更傾向於高順,因為夠果斷,見效也快,亂世已經到來,沈屙當用猛藥,更何況張揚本人便是信奉武力至上的人,他需要一個穩定的並州來支撐他爭霸天下,而不是一個由世家大族和地方豪族控制的拖油瓶。
可他並沒有急著做出決定,如今他在慢慢培養自己的習慣,什麽事都要沈下心來思慮利弊,才會給出結果。
狄仁傑可不是易與之輩,高達96的內政也不是看著好看的,雖說剛剛召喚,可能不太清楚當今的局勢,但他說的話應該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才是。
而郡中官員,也將這件事當成了上黨官場的主要話題之一,甚至有超過議論鎮北將軍性格喜好等的趨勢。
這其實也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上黨官員們其實並不歡迎張揚這個外來人,尤其是涅縣那一戰,以及襄垣、壺關的事之後,要知道,張揚的手中可是沾染了不少上黨人的鮮血。
可他們的適應能力也著實不錯,用張揚的話來說,那就是生活就像那啥,既然反抗不了,那就躺下來享受吧。
而且他們也不是傻子,在高順剛剛露出一點殺意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在壺關城內宣揚著鎮北將軍的仁慈,於是乎,根本沒用了幾日的時間,剛剛殺得襄垣一片狼藉,進入壺關之後又把崔氏一家組咩的鎮北將軍,在這壺關城中,除了百戰百勝的威名之外,居然又得到了一個愛民如子,仁慈寬厚的名聲,這可是張揚根本沒有想到的。
不過仔細考慮一下的話,也算是能理解,這些人和那亂匪或多或少都有些聯系,哪怕張揚真的殺狠下心剿匪,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名聲,不會輕易對他們下殺手。
而對於這件事,漸漸也有不少人開始給鎮北將軍出主意了。
不過橫豎也沒什麽新意,既然不能剿滅,那就只能招撫了。
想想也覺得好笑,想他張揚剛起兵的時候乃是一介黃巾賊,後來得到靈帝劉宏的招安成了官軍,沒成想卻能在上黨這裏招撫一下別人,這事辦的,連張揚自己都感覺像是開玩笑。
上黨官吏的臉皮不薄,看著鎮北將軍的笑意,只是稍微有些尷尬,並沒有什麽壓力,其實在他們看來,上黨自古以來就是官匪一家親的局面,誰來了都改變不了,當然,面前的這位可能得排除在外,這可是一位殺神,萬萬招惹不得。
所以說,他們也就開始急著開始招撫,否則的話,真把這位惹惱了...
簡單得說,就是有很多人害怕了,張揚的兇名還是很能唬人的,若不趁此時表表忠心,獻上一些功勞,今日的日子,恐怕就要不好過了。
而且天下大勢變化得這麽快,前幾日還是董仲穎,這幾日又換了張子昂,誰知道以後怎麽樣,過得一時算一時吧...
其實他們想的還真不算錯,張揚心底的打算還真是想讓高順進山剿匪,在他看來,快刀斬亂麻無疑是最簡單實用的一招,哪怕殺得上黨人頭滾滾他也不在乎,抄沒的良田正好分給百姓,反正這次他又不是無故殺人,哪怕田豐、劉伯溫等人知道了他也有話要說。
不過上黨的大族還算聰明,能不殺人的話,張揚也就不想殺人了,於是就有人進入山中去招撫賊匪了,張揚又開始在壺關附近繼續游玩。
壺關是必到之處,不是壺關城,而是那座年代久遠的關隘,這裏的守衛已經換上了高順的部下,南邊的長平關也是如此。
說起來的話,上黨的離石還算是豐富,比如說屯留城,在春秋的時候就做過晉國的都城,後來五胡亂華的時候也有人在這立都,至於晉國的都城,現在還留有不少的遺跡。
不過真正令張揚納悶的是,他不明白晉國的君主是怎麽想的,像後來那些胡人他還能理解,底氣不足,實力不夠,選這麽地方無可厚非,但晉國在春秋期絕對算得上一個大國,可選這麽一個群山環繞的地方,難不成是想當山大王?
陪同在張揚身邊的上黨官員很是講了不少上黨故事,這種若有若無的自豪感其實和之前的襄垣官吏很是相似,只不過沒人敢再在張揚面前放肆罷了。
張揚也可以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然,若是把上黨看成是自家地盤,不把他這個並州之主放在眼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張揚可絕對不算大方,不會任由自己麾下的官吏任意妄為。
游山玩水之間,張揚對上黨的了解又增進不少,只是張揚的上黨之行也來到了終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其實等到了壺關的時候,整個上黨張揚已經看得差不多了,還留在壺關的目的,無非是為了給高順和剛剛召喚出的狄仁傑撐腰。
高順還好一些,手下有著大軍,誰都不怕,但是狄仁傑卻是毫無根基,身份也只是寒門士子,毫無可以依仗的地方,上黨這個地方的人又十分的排外,張揚留在這裏的目的,無非是告訴上黨所有的世家大族,高順和狄仁傑是他張揚的人,別想著欺上瞞下,否則的話,他張揚手中的刀可不是吃素的。
不過,張揚除了前兩日一直呆在郡守府內,聽取眾人稟報公務、接見各級官員之外,其餘時間都在壺關附近巡視,或者說游玩。
狄仁傑已經正式成為上黨郡丞,經過幾日的熟悉,也開始接手上黨的政務,不虧是能夠當一朝宰相的人,只不過幾天時間,便已經比來了幾個月之久的高順要強上不少。
張揚也是甩手掌櫃當慣了,隨意宣布了一下狄仁傑的任命,他便什麽都不管了。
張揚在上黨的時間並不長,但也不算短,程序上和之前也並沒有什麽差別,先是接見了一些郡中的官吏,算是認認下屬,外加稍微考量一下才幹,大多是一些走馬觀花的事,所以說,能給上司留下一個好印象絕對無比重要。
其中的重點還是和高順、狄仁傑兩人商談一下上黨郡的具體事宜。
和張揚所看所想的差不多,上黨的情況算不上好,但也沒有多壞,半死不活的,就如同上黨官場上表現出來的死氣沈沈如出一轍。
生平第一次如此詳細地聽取一郡的政務,又是上黨這麽一個特殊的地方,張揚很快便發現了其中有趣,或者說無趣的地方。
聽起來有點矛盾,但事實就是如此,上黨的官員、豪族還能屹立不倒的,或多活著都有著逃脫兵役、勞役、欺壓百姓的情況。
換句話說,這個年頭,遵紀守法的人已經不存在了,剩下的都是有著各種各樣辦法的“幸存者”,雖然算不上光彩,也這也是事實。
雖然大漢已經名存實亡,但不管是在董卓統治並州的時候,還是張揚占據並州之後,兵役、勞役都少不了,所能減免的,也就只是賦稅而已。
也就是說,如果是在太平盛世的話,上黨郡豪族有一多半都得出現在追緝的名單上。
說有趣,那是因為張揚頭一次發現在一郡之中能有這麽多這種人,而無趣的是,他在考慮,是不是他發布的兵役、勞役也會被這種家夥逃避。
其實仔細看看就能發現,能夠逃役的人都不是普通人家,這些家夥本來就掌握著比普通百姓更多更好的資源,所以逃脫起來也頗為輕松,最後受苦受難的還是那些平民百姓,這也是為什麽有越來越多的人家逃到山裏的緣故。
這麽想一下,張揚的心裏就很不舒服了。
作為並州之主,張揚自然不會希望自己的治下出現這麽一種情況,否則的話,不僅僅是百姓受苦受難,只怕他張揚的腦袋上也會被安上一個殘暴不仁、荼毒百姓的惡名,反倒是造成這一切的世家大族,卻根本沒人去理會他們,就仿佛他們什麽都沒幹過一般。
而且,上黨兵也是並州大軍中非常突出的一部分,民風彪悍同樣也意味著戰力的強悍,只要稍加訓練便能成為一支精兵。可現在的情況是,張揚的麾下根本就沒什麽上黨兵,就連新征兆的士卒中,也少有上黨人的存在。
上黨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優勢,因為良田的不足,所以很多的上黨人都靠游獵為生,這自然也就鍛煉出一手很好的箭術,因此,上黨是出射手的地方,是整個並州精銳弓兵最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
只是上黨山多,經常跑山路造成了上黨人的腿比較短,多數並不精於騎術,硬碰硬的話會比較吃虧。
當然了,說這些也沒什麽用,張揚此時根本無心在上黨征兵。
本以為召喚狄仁傑之後,耳根子能清靜一些,但令張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卻好像更亂了。高順想要放手剿匪,但狄仁傑卻並不同意。
而且狄仁傑的理由也畢竟充分,他認為上黨的匪患不是一天兩天,最早能追溯到秦朝的時候,而且最重要的是,這些盜匪和當地的大族根本脫不開關系,內外勾結之下,貿然如山剿匪,不容易建功不說,還很有可能會損兵折將。
高順當然也不是腦袋一熱便想進山剿匪,他也不是不了解上黨的情況,但他覺得憑借自己手下的精兵強將,剿匪自然不會有什麽問題。更何況最近征兆了不少新軍,不讓他們見見血怎麽成?
到時候砍幾個盜匪首領的腦袋傳令各縣,能震懾眾人不說,還能順勢牽連出一些勾結亂匪的人,可以說是一舉兩得。
兩人誰也說服不了誰,郡中的官員們卻基本全部站在了新來的狄仁傑身後,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上黨的豪族基本上沒有一個是屁股幹凈的,誰知道到時候捉住的是誰的人,若是牽連到自己身上...陷陣營可不是什麽好惹的主。
兩人最後把官司打到了張揚這來,不過兩人都算克制,高順雖然是武將,但卻不是什麽咄咄逼人的主,自然不會強拿自己太守的派頭來壓狄仁傑。狄仁傑呢,初來乍到,也不想一下便惡了上官,總之還算和氣。
而在這件事上,張揚毫無疑問更傾向於高順,因為夠果斷,見效也快,亂世已經到來,沈屙當用猛藥,更何況張揚本人便是信奉武力至上的人,他需要一個穩定的並州來支撐他爭霸天下,而不是一個由世家大族和地方豪族控制的拖油瓶。
可他並沒有急著做出決定,如今他在慢慢培養自己的習慣,什麽事都要沈下心來思慮利弊,才會給出結果。
狄仁傑可不是易與之輩,高達96的內政也不是看著好看的,雖說剛剛召喚,可能不太清楚當今的局勢,但他說的話應該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才是。
而郡中官員,也將這件事當成了上黨官場的主要話題之一,甚至有超過議論鎮北將軍性格喜好等的趨勢。
這其實也是一件比較奇怪的事,上黨官員們其實並不歡迎張揚這個外來人,尤其是涅縣那一戰,以及襄垣、壺關的事之後,要知道,張揚的手中可是沾染了不少上黨人的鮮血。
可他們的適應能力也著實不錯,用張揚的話來說,那就是生活就像那啥,既然反抗不了,那就躺下來享受吧。
而且他們也不是傻子,在高順剛剛露出一點殺意的時候,他們就開始在壺關城內宣揚著鎮北將軍的仁慈,於是乎,根本沒用了幾日的時間,剛剛殺得襄垣一片狼藉,進入壺關之後又把崔氏一家組咩的鎮北將軍,在這壺關城中,除了百戰百勝的威名之外,居然又得到了一個愛民如子,仁慈寬厚的名聲,這可是張揚根本沒有想到的。
不過仔細考慮一下的話,也算是能理解,這些人和那亂匪或多或少都有些聯系,哪怕張揚真的殺狠下心剿匪,也要考慮考慮自己的名聲,不會輕易對他們下殺手。
而對於這件事,漸漸也有不少人開始給鎮北將軍出主意了。
不過橫豎也沒什麽新意,既然不能剿滅,那就只能招撫了。
想想也覺得好笑,想他張揚剛起兵的時候乃是一介黃巾賊,後來得到靈帝劉宏的招安成了官軍,沒成想卻能在上黨這裏招撫一下別人,這事辦的,連張揚自己都感覺像是開玩笑。
上黨官吏的臉皮不薄,看著鎮北將軍的笑意,只是稍微有些尷尬,並沒有什麽壓力,其實在他們看來,上黨自古以來就是官匪一家親的局面,誰來了都改變不了,當然,面前的這位可能得排除在外,這可是一位殺神,萬萬招惹不得。
所以說,他們也就開始急著開始招撫,否則的話,真把這位惹惱了...
簡單得說,就是有很多人害怕了,張揚的兇名還是很能唬人的,若不趁此時表表忠心,獻上一些功勞,今日的日子,恐怕就要不好過了。
而且天下大勢變化得這麽快,前幾日還是董仲穎,這幾日又換了張子昂,誰知道以後怎麽樣,過得一時算一時吧...
其實他們想的還真不算錯,張揚心底的打算還真是想讓高順進山剿匪,在他看來,快刀斬亂麻無疑是最簡單實用的一招,哪怕殺得上黨人頭滾滾他也不在乎,抄沒的良田正好分給百姓,反正這次他又不是無故殺人,哪怕田豐、劉伯溫等人知道了他也有話要說。
不過上黨的大族還算聰明,能不殺人的話,張揚也就不想殺人了,於是就有人進入山中去招撫賊匪了,張揚又開始在壺關附近繼續游玩。
壺關是必到之處,不是壺關城,而是那座年代久遠的關隘,這裏的守衛已經換上了高順的部下,南邊的長平關也是如此。
說起來的話,上黨的離石還算是豐富,比如說屯留城,在春秋的時候就做過晉國的都城,後來五胡亂華的時候也有人在這立都,至於晉國的都城,現在還留有不少的遺跡。
不過真正令張揚納悶的是,他不明白晉國的君主是怎麽想的,像後來那些胡人他還能理解,底氣不足,實力不夠,選這麽地方無可厚非,但晉國在春秋期絕對算得上一個大國,可選這麽一個群山環繞的地方,難不成是想當山大王?
陪同在張揚身邊的上黨官員很是講了不少上黨故事,這種若有若無的自豪感其實和之前的襄垣官吏很是相似,只不過沒人敢再在張揚面前放肆罷了。
張揚也可以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當然,若是把上黨看成是自家地盤,不把他這個並州之主放在眼裏,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張揚可絕對不算大方,不會任由自己麾下的官吏任意妄為。
游山玩水之間,張揚對上黨的了解又增進不少,只是張揚的上黨之行也來到了終點。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