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關燈
小
中
大
有錢賺, 寧氏別提有多安心了,哪怕她再怎麽崇拜劉神仙, 那也比不上擱在眼前的日進鬥金。
王香芹也很安心,甭管是先前猜測的哪一種可能性,對她而言都挺好的。
再說朱母, 雖說伴隨著老朱家的分家, 寧氏將來賺再多的錢,也不可能再交到她手上了, 可這不是還有王香芹的一半分紅嗎?再說了,就算最終她落不到一文錢,以寧氏的性子, 賺的錢除了大吃大喝外,剩下的還不得花在竈臺和寧氏肚子裏的孩子身上?這麽一想, 朱母也別提有多安心了。
還有就是寧家那邊的人,或多或少謀了個來錢的差事,哪怕不能跟著去石門鎮, 可想也知道, 開小飯館麻煩著呢!如今又不是王香芹上輩子了,市場上啥都有得賣。事實上, 寧氏想要的米面果蔬豆制品肉類等等, 沒有一樣是現成的。
米面要用石磨碾好,蔬果也要初步清洗, 總不能帶著泥土直接拿過去, 還有豆制品等等, 每一樣都很費時間。可偏生,鄉下地頭的人們,在農閑時最多的就是時間了,拿那些不值當什麽的時間去換些錢來,是他們最常做的事情。然而,比起離開家去鎮上、縣城裏打短工,在家做這些原先就做慣了的事情,不但有錢拿,還不用受氣,也不用累得家裏人替外出的人擔驚受怕的。
當然,也不止寧氏的小飯館缺人,王香芹的豬舍在徹底的擴建完畢之後,又招了幾個人。
她那頭招人的標準異常得高,要進去幫忙,首先得是老朱家的族親,還要看平常的為人處世,當然手腳勤快也是必然的。甚至王香芹還要求赤腳醫生過來給每個人把脈診斷,確定身體康健才會被正式聘用。
這般高的標準,薪酬自然也不少,也因此大家夥兒都是先緊著王香芹的豬舍去的,沒叫這邊聘上,再轉身去找寧氏要活兒幹。
也因為要求太高了,豬舍這邊哪怕幾次招聘人手,依舊數量不多。好在,那些被聘用上的人都很珍惜這份工作,一個兩個的都勤快得很,再加上寧氏的小飯館消耗豬肉的速度也很快,一時間倒是達到了一個平衡。
……
今年,怕是秀水村過得最忙碌的一個農閑了。
可要知道,這些莊稼人家,最怕的是沒錢花沒糧吃,完全不在乎出這些力氣。想著使使勁兒多幹些活,保不準這幾個月下來就能攢下一筆不小的錢,那等秋收後再賣一部分糧,自家就可以推翻舊屋重新蓋新屋了。
鄉下人家一輩子的大事無非就是蓋新屋、娶媳婦。
托這些年風調雨順的福,秀水村這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餘糧。然而,有餘糧在災荒年間是個稀罕事兒,擱在這年頭,還真沒啥值得吹噓的。反而因為日子過得好了,本地的嫁娶花費日漸升高。就拿今年來說,娶媳婦要是不準備個五兩銀子,你都不好意思出門找媒人說合。甚至好些養姑娘的人家都放出話去,自家姑娘要住新屋。
秀水村臨河多水田,離山也不是特別遠,因此假如說蓋的是泥墻稻草頂的屋子,倒也不算難。
可誰家願意將閨女嫁到那種只有泥墻稻草頂的人家過苦日子?再不濟也要個泥墻瓦房,要是條件好的,還要求青磚瓦房。
——就老朱家分家後蓋的那個!
——總不能比老朱家新蓋的豬舍差吧?
前頭那句話,指的是寧氏他們分家單過後,拿分家銀子蓋的幾大間青磚瓦房。遙遠去年那會兒,他們幾兄弟全都拿了錢出來,蓋的是相差無幾的敞亮大屋子,著實羨慕了一村人。好一陣子,外村人來秀水村時,都忍不住指著那幾間新屋問,屋主娶媳婦了沒?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後,還難掩失望神色
而後頭那句話就更紮心了,人住的屋子,咋能連豬住的地方都比不上呢?
這也怪王香芹,因為當初分家時,他們四房是跟著朱父朱母住的,加上朱家老屋其實挺牢固的,十年前朱大郎娶媳婦時,才剛剛翻修過。家裏人商量了一下,都覺得沒必要蓋新屋。要知道,鄉下地頭蓋房子都是考慮百年大計的,哪裏有大翻修才十年就推倒重建的?有錢也不是這麽糟蹋的。因此,他們只是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內部,小細節處修繕了一下,再就是換了下房間,主要就是王香芹倆口從西屋搬到了東屋那頭,又打了幾樣家舍,別的大動作倒是沒有。
可自家人住的屋子沒咋太折騰過,豬舍那頭卻幾乎是一年一個翻新。
原先最早蓋的那一排豬舍,倒僅僅是簡單的修繕了一下,然而在相鄰的那塊空地上,卻依次蓋起了好幾排豬舍。
新房子嘛,哪怕它的作用是養豬,那也是好料子蓋起來的房舍,最多也就是層高略低了點兒。其實也沒太低,彎腰進去多累人呢,王香芹當初設計的就是差不多三米的層高。這對豬舍來說是足夠了的,因為是凈層高,而且頂部還特地留了五十公分的通氣口。不過,誰讓這年頭流行那種聳起的青瓦片屋頂呢?對比民居,豬舍還是略有些矮的。
就算矮,那也是新屋,是好料子蓋的青磚房呢!!
以前只聽說過,人比人氣死人,眼下就有不少人家拿自家的屋子跟老朱家的豬舍去比,這一比,分分鐘心態炸了。
幸好,被王香芹和寧氏這對妯娌倆聯手一折騰,村裏絕大多數人都多了一筆進項,仔細省著點,回頭等糧食收上來了,就能蓋新屋了,哪怕沒辦法一口氣蓋一排,起碼能多蓋幾間了。
又因為王香芹並不介意招未嫁人的小姑娘,但凡被她選上的,爹娘就開始盤算開了,絕對不能把閨女嫁遠了,不然不就白丟了這份工嗎?甚至有些幹脆就想著不嫁了,了不起招贅嘛,哪有把會賺錢的寶貝閨女嫁出去,再花一大筆錢讓傻不楞登的蠢兒子娶媳婦?那也太劃不來了。
在這件事情上,寧氏她親爹寧大河相當得有發言權。
事實上,寧大河不止一次的表示過懊悔,要是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把蠢兒子嫁出去了,把能招財的閨女留下來招贅,橫豎都是自家的娃,假如只能留一個,只要不傻都知道怎麽選擇。
其他人聽了這番話也就哈哈一笑,唯獨寧二河聽了進去,他是盤算著,寶貝閨女如今跟了她堂姐寧氏,都不求學到多少本事,哪怕只學會一兩手好了,他就舍不得把人輕易嫁了。他跟胃口已經被養大的寧氏是截然不同的,他只求家裏能有個穩定的來錢路子,都沒想過要發大財,每個月賺個二三百文就滿足了。畢竟,寧氏是包吃包住的,這個錢純粹就是白賺的,一年下來往少了算都該有三兩銀子了。
三兩銀子代表著啥?
要知道,鄉下地頭前些年娶個媳婦也就差不多這個價格,而娶媳婦的錢,往往是全家人省吃儉用了好些年才攢下來的。
錢啊,說好賺也好賺,可當沒路子的時候,那是你就算願意豁出去一切也很難真的賺到錢。
……
這些事情,王香芹都看在眼裏。
其實,這跟她上輩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養豬系統有時候是沙雕了點兒,可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武力值為零,也不能給宿主增加什麽魅力啊、顏值啊、智商啊等等。但不得不說,當養豬系統進行到後期時,它改變的並非宿主一個人,而是一大群人,甚至一大片區域。
因為,王香芹一個人是沒辦法兼顧整個養豬場的。而養豬系統並不能憑空出現全自動化的機械設備,哪怕是王香芹上輩子那種科技水平,也做不到全自動化。
蓋一排排豬舍需要人手吧?
養連成片的苜蓿草需要人手吧?
割草、剁草、煮豬食需要人手吧?
還有生火燒水餵食、鏟屎挑糞管理衍生出來的果蔬種植基地等等,這些事情試問哪樣缺得了人?
這個時候,秀水村的人還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被王香芹帶著走。哪怕明知道糧食是農民的根本,可假如種別的經濟效應更高呢?不是高出個一星半點兒,而是高出幾倍乃至十幾倍呢?豬糞能很好的滋養土地,一年兩年的興許效果還不是特別大,可若是十幾年幾十年後呢?以前就有那種因為災荒導致人口大量流失的,土地荒蕪雜草叢生,哪怕原先還不錯的土地慢慢的也不好了。反過來說,只要肯用心養土地,土地是絕對不會辜負你的。
王香芹還在可惜呢,可惜這年頭不適合搞旅游經濟。
要知道,她上輩子的養豬場,每年光參觀游覽的人就無數。像她還是不收門票的,但吃喝住行哪樣不花錢?還有那種特別高大上的養豬場,每年光是門票錢就是巨大的一筆資金。
真可惜啊,這年頭出個門太不方便了,不然弄出個風景區還真挺不錯的。
……
秀水村多數人都挺樂呵的,可不管什麽情況下,總有極個別的案例。
溫氏就屬於個中翹楚。
她懷孕了,跟寧氏一前一後發現有孕的,大致算下來,估摸著連預產期都差不多。然而,她這頭忙不過來,天天叫苦不疊,那頭寧氏卻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倒是反襯得她故意搞事裝矯情。
但是,人跟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寧氏這種情況真的是特例,她完全是因為小時候養得太好了。可以說,這年頭沒有哪家人會跟寧家似的,將幾乎全部的收入盡數花在吃喝上頭。哪怕有些比較富裕的人家,最多也是緊著金孫餵好吃的,誰在乎一個丫頭片子如何呢?
也因此,多數女子身子骨都不是特別好,加上又早早的嫁人、操持家務、孝順公婆、生兒育女等等,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垮了身子骨。
溫氏本來體質還湊合,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畢竟溫家也確實不窮,加上她剛出生那會兒,家裏就她和堂哥兩個孩子,倒也不會太過分了。可別忘了,她去年才生過一個孩子,早產不說,產後連月子都沒做,就瘋魔一般的開始殺雞。再後來,又是分家單過,又是忙著蓋新屋,還有豬毛病倒,以及剛出生的豬丫需要她這個當娘的不離身的照顧……
這一次,還真不是溫氏矯情了,是她真的吃不消。
豬丫是去年秋收那會兒生的,到如今連一周歲都不到。她這個年歲的孩子,既不如剛出生那會兒躺得住,又不想兩三歲了可以稍微脫開手。等於說,如今的豬丫是頂頂煩人的,屎尿憋不住,吃喝要人餵,還鬧著咿咿呀呀的瞎嚷嚷,甚至再過幾個月又該學習走路了。
溫氏娘家離得遠,老朱家又分家了,假如她跟妯娌們相處得好,那興許還能幫著帶下娃,好叫她稍稍松口氣。然而,事情就是那麽糟糕,她一個幫忙的人都找不到,還被人拿來處處跟寧氏作對比。
也難怪,她跟寧氏前後腳進門,前後腳懷孕,前後腳生兒子……也就是去年那次寧氏沒趕上趟,可她生的卻是個閨女。她自己也感覺多個閨女實在是沒臉誇耀,反而多了個累贅不說,眼下她跟寧氏又一齊懷孕。
她累得要死,每天清晨一睜眼就是犯愁,嗓子眼裏都是泛著苦味兒,反觀寧氏,那叫一個精神奕奕中氣十足,把小飯館經營得紅紅火火,生生的把她這個當大嫂的給比了下去。
到這會兒,溫氏甚至失去了跟寧氏比較的想法,她只想找個人搭把手。
可惜,男人永遠不知道幹家務有多辛苦,帶孩子有多崩潰。反正朱大郎除了時不時的去一趟地裏,就是忙著幫二房趕牛車運食材。錢倒是賺了的,寧氏素來秉持親兄弟明算賬的想法,甭管誰幹都無所謂,只要保證東西是好的,她就按車結算錢。
溫氏有心讓朱大郎回家幫襯一把,卻又舍不得那些錢,本來想讓朱母幫自己,結果朱母是一天到晚的連個人影都見不著,連她已經想妥當了的苦肉計都不知道要演給誰來看。
又一日,溫氏將女兒背在後頭,臉色極為難看的去了豬舍那頭。
王香芹自打新的連排豬舍蓋好以後,就找人弄了個圍墻。墻倒是不算高,因為本身也不是防備著那些藝高膽大的毛賊,就是單純的圈起來,好叫人知道這裏頭是私人領地。她還找了人幫著看門,是老朱家本家的一位長輩,說的也不是看門,而是震懾,還特地搭了個門房,裏頭有躺椅有床榻,還弄了個小爐子好煮個茶啥的。反正弄好以後,朱父過來一看是特別嫉妒,差點兒沒讓他那堂兄出去,換他自己上。
溫氏去的是新豬舍,楞是被攔在了外頭,偏她還不敢硬闖,誰叫那是長輩呢?
朱家堂伯問她幹啥來的,而後才喚了個七八歲大的孩子去裏頭說一聲。足足過了一盞茶的時間,王香芹才一臉納悶的出來看情況。
“大嫂?”
“娘到底上哪兒去了?為啥我咋都找不著她?還是你說話不算數,又哄她幫你做事?”一見面,溫氏就火氣很大的開了口,她身子虧了太多,哪怕去年一下子沒暴露,卻隨著這次懷孕,弊端都出來了。
“去給六郎說媳婦了。”王香芹如是說。
溫氏驚呆了,她咋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楞是懵了半晌才不敢置信的問:“你說的是真的?你沒騙我?那她不管家裏這些事兒了?直接撂攤子啥都不管了?”
王香芹心裏沒有婆婆必須幹家務這種想法,主要是她眼下也不是很缺人手,因此只道:“也沒事兒要做的,簡單的洗洗涮涮這些小事兒,六郎就會做。吃飯的話,我請了堂嬸過來幫著掌勺,雇來的人都在這兒吃,咱們家裏人也跟著吃唄。”
大鍋飯肯定沒有寧氏做的飯菜好吃,可好在這年頭多數人都不大講究。再說了,吃的是白面米飯,還每頓都能見到葷腥,就算手藝略差了點兒,那就怎樣呢?白吃的飯菜啊,再計較那麽多……不愛吃你回家吃去!
反正老朱家這邊一切都挺正常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寧氏的小飯館消化了太多的育肥豬,偏那些育肥豬本身就是最能吃的,少了一批後,連活兒都輕巧了很多。
溫氏沒找到朱母,又知道指望不上王香芹,遲疑了一下,轉身離開去了三房那頭。
彼時,田氏雖然還沒出月子,卻也已經下床走動了。她生的時候是初夏,熱是熱了點兒,卻勝在不用擔心會著涼。感覺身子骨養好了點兒,她就開始在屋前屋後走動了,也沒幹啥重活,就是餵餵雞哄哄兒子。
乍一看到溫氏,田氏驚著了。
算起來,自打田氏月份大了以後,她還真就沒跟溫氏正面碰上過。像之前一些熱鬧的大場面,她是連去都沒去,幾乎就一直待在她那院子裏,只偶爾會去一趟娘家。算下來,她還真就有段時日沒跟溫氏碰面了。誰知道,一碰面就看到了一個無比憔悴神情萎靡毫無生氣的溫氏。
“大、大嫂?大嫂你這是咋了?病了啊?”
溫氏本來是想好好說話的,因為她知道田氏她娘因為眼睛不太好的緣故,其實在田家那邊也幹不了太多的活兒,最重要的是,田家不缺人做家務。反而待在田氏這邊,有吃有喝不用受氣,幹的活兒也不重,多數時間還是陪著說說話解解悶,因此就算將來田氏出了月子,田母依舊會留下來的。
就是大清早的過來,到太陽快下山時再回去。
田家也不會計較這些的,只因為老朱家去年分家時,田氏要的最多的就是田產,朱三郎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因此多半田產都被田氏賃給了娘家人,收的租子比正常的低了半成到一成。因此,只舍個瞎婆娘過去給田氏幫忙,是任憑誰都挑不出理來的。
溫氏打的主意就是讓田母順帶看下自家豬丫,反正就是個丫頭片子,隨便看著點兒就成了,還能省下夥食嚼用呢。
她原本是想的好好的,甚至還在來時的路上回憶了前些年寧氏是如何拍王香芹馬屁的,學個十足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打算略學幾句,哄哄田氏,反正最後能得實惠就成,臉面也不是那麽重要的了。
結果,一打照面,溫氏就變臉了。
還在月子裏的田氏因為萬事不愁,養得那叫一個白白胖胖,乍一看還道她是寧氏的親妹妹呢。這年頭面黃肌瘦才不招人待見,像這種略有些豐腴的,而且氣色養得極好的,在一眾農婦裏頭顯得格外的出眾。尤其被溫氏一襯,原本也僅僅是中等長相的田氏,楞是被襯托成了大美人。
溫氏憋氣,再憋氣。
面對田氏驚訝之中帶著不解,又摻雜了些許不敢置信的目光,溫氏最終還是沒能憋住:“沒事!我就是過來看看你,你兒子咋樣?”
到底是妯娌,平常可以選擇不來往,人家都登門拜訪了,還能轟出去不成?這事兒寧氏或許做得到,但田氏決計做不出來。
就這樣,田氏領著面色蒼白氣色極差的溫氏去見了養得圓滾滾的兒子,前後也就半刻鐘時間,溫氏果斷告辭。
田氏那頭行不通,那牛氏呢?
牛氏去石門鎮幫寧氏端盤子去了……
連著幾次失敗後,溫氏徹底死心了,感覺婆家人就是靠不住,她索性讓朱大郎明個兒往她娘家跑一趟,問問能不能讓她娘來秀水村幫襯一段時間。再這麽下去,她怕是真的熬不住了。
**
與此同時,王管家再度從鄰縣歸來,剛進村卻發現了村裏的異常,恰好有幾個老太太在村口大樹底下閑聊,提到了最近的新鮮事兒,寧氏那小飯館。
王管家認不全村裏人,可村裏人卻全都認識他,當下就有人故意扯著嗓門說開了。
“要說老朱家運氣就是好,白白的從王家撿了個有本事的兒媳婦。你們是不知道啊,那飯館子生意可好了,貢豬燜肉那是一出鍋就有人搶著要,那隊喲,排出去半條街!”
“還是王家沒這個福氣!跟那貢豬沒緣分哦!”
貢豬?
等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王香芹也很安心,甭管是先前猜測的哪一種可能性,對她而言都挺好的。
再說朱母, 雖說伴隨著老朱家的分家, 寧氏將來賺再多的錢,也不可能再交到她手上了, 可這不是還有王香芹的一半分紅嗎?再說了,就算最終她落不到一文錢,以寧氏的性子, 賺的錢除了大吃大喝外,剩下的還不得花在竈臺和寧氏肚子裏的孩子身上?這麽一想, 朱母也別提有多安心了。
還有就是寧家那邊的人,或多或少謀了個來錢的差事,哪怕不能跟著去石門鎮, 可想也知道, 開小飯館麻煩著呢!如今又不是王香芹上輩子了,市場上啥都有得賣。事實上, 寧氏想要的米面果蔬豆制品肉類等等, 沒有一樣是現成的。
米面要用石磨碾好,蔬果也要初步清洗, 總不能帶著泥土直接拿過去, 還有豆制品等等, 每一樣都很費時間。可偏生,鄉下地頭的人們,在農閑時最多的就是時間了,拿那些不值當什麽的時間去換些錢來,是他們最常做的事情。然而,比起離開家去鎮上、縣城裏打短工,在家做這些原先就做慣了的事情,不但有錢拿,還不用受氣,也不用累得家裏人替外出的人擔驚受怕的。
當然,也不止寧氏的小飯館缺人,王香芹的豬舍在徹底的擴建完畢之後,又招了幾個人。
她那頭招人的標準異常得高,要進去幫忙,首先得是老朱家的族親,還要看平常的為人處世,當然手腳勤快也是必然的。甚至王香芹還要求赤腳醫生過來給每個人把脈診斷,確定身體康健才會被正式聘用。
這般高的標準,薪酬自然也不少,也因此大家夥兒都是先緊著王香芹的豬舍去的,沒叫這邊聘上,再轉身去找寧氏要活兒幹。
也因為要求太高了,豬舍這邊哪怕幾次招聘人手,依舊數量不多。好在,那些被聘用上的人都很珍惜這份工作,一個兩個的都勤快得很,再加上寧氏的小飯館消耗豬肉的速度也很快,一時間倒是達到了一個平衡。
……
今年,怕是秀水村過得最忙碌的一個農閑了。
可要知道,這些莊稼人家,最怕的是沒錢花沒糧吃,完全不在乎出這些力氣。想著使使勁兒多幹些活,保不準這幾個月下來就能攢下一筆不小的錢,那等秋收後再賣一部分糧,自家就可以推翻舊屋重新蓋新屋了。
鄉下人家一輩子的大事無非就是蓋新屋、娶媳婦。
托這些年風調雨順的福,秀水村這一帶幾乎家家戶戶都有餘糧。然而,有餘糧在災荒年間是個稀罕事兒,擱在這年頭,還真沒啥值得吹噓的。反而因為日子過得好了,本地的嫁娶花費日漸升高。就拿今年來說,娶媳婦要是不準備個五兩銀子,你都不好意思出門找媒人說合。甚至好些養姑娘的人家都放出話去,自家姑娘要住新屋。
秀水村臨河多水田,離山也不是特別遠,因此假如說蓋的是泥墻稻草頂的屋子,倒也不算難。
可誰家願意將閨女嫁到那種只有泥墻稻草頂的人家過苦日子?再不濟也要個泥墻瓦房,要是條件好的,還要求青磚瓦房。
——就老朱家分家後蓋的那個!
——總不能比老朱家新蓋的豬舍差吧?
前頭那句話,指的是寧氏他們分家單過後,拿分家銀子蓋的幾大間青磚瓦房。遙遠去年那會兒,他們幾兄弟全都拿了錢出來,蓋的是相差無幾的敞亮大屋子,著實羨慕了一村人。好一陣子,外村人來秀水村時,都忍不住指著那幾間新屋問,屋主娶媳婦了沒?得到了肯定的答覆後,還難掩失望神色
而後頭那句話就更紮心了,人住的屋子,咋能連豬住的地方都比不上呢?
這也怪王香芹,因為當初分家時,他們四房是跟著朱父朱母住的,加上朱家老屋其實挺牢固的,十年前朱大郎娶媳婦時,才剛剛翻修過。家裏人商量了一下,都覺得沒必要蓋新屋。要知道,鄉下地頭蓋房子都是考慮百年大計的,哪裏有大翻修才十年就推倒重建的?有錢也不是這麽糟蹋的。因此,他們只是簡單的收拾了一下內部,小細節處修繕了一下,再就是換了下房間,主要就是王香芹倆口從西屋搬到了東屋那頭,又打了幾樣家舍,別的大動作倒是沒有。
可自家人住的屋子沒咋太折騰過,豬舍那頭卻幾乎是一年一個翻新。
原先最早蓋的那一排豬舍,倒僅僅是簡單的修繕了一下,然而在相鄰的那塊空地上,卻依次蓋起了好幾排豬舍。
新房子嘛,哪怕它的作用是養豬,那也是好料子蓋起來的房舍,最多也就是層高略低了點兒。其實也沒太低,彎腰進去多累人呢,王香芹當初設計的就是差不多三米的層高。這對豬舍來說是足夠了的,因為是凈層高,而且頂部還特地留了五十公分的通氣口。不過,誰讓這年頭流行那種聳起的青瓦片屋頂呢?對比民居,豬舍還是略有些矮的。
就算矮,那也是新屋,是好料子蓋的青磚房呢!!
以前只聽說過,人比人氣死人,眼下就有不少人家拿自家的屋子跟老朱家的豬舍去比,這一比,分分鐘心態炸了。
幸好,被王香芹和寧氏這對妯娌倆聯手一折騰,村裏絕大多數人都多了一筆進項,仔細省著點,回頭等糧食收上來了,就能蓋新屋了,哪怕沒辦法一口氣蓋一排,起碼能多蓋幾間了。
又因為王香芹並不介意招未嫁人的小姑娘,但凡被她選上的,爹娘就開始盤算開了,絕對不能把閨女嫁遠了,不然不就白丟了這份工嗎?甚至有些幹脆就想著不嫁了,了不起招贅嘛,哪有把會賺錢的寶貝閨女嫁出去,再花一大筆錢讓傻不楞登的蠢兒子娶媳婦?那也太劃不來了。
在這件事情上,寧氏她親爹寧大河相當得有發言權。
事實上,寧大河不止一次的表示過懊悔,要是再給他一次機會,他一定把蠢兒子嫁出去了,把能招財的閨女留下來招贅,橫豎都是自家的娃,假如只能留一個,只要不傻都知道怎麽選擇。
其他人聽了這番話也就哈哈一笑,唯獨寧二河聽了進去,他是盤算著,寶貝閨女如今跟了她堂姐寧氏,都不求學到多少本事,哪怕只學會一兩手好了,他就舍不得把人輕易嫁了。他跟胃口已經被養大的寧氏是截然不同的,他只求家裏能有個穩定的來錢路子,都沒想過要發大財,每個月賺個二三百文就滿足了。畢竟,寧氏是包吃包住的,這個錢純粹就是白賺的,一年下來往少了算都該有三兩銀子了。
三兩銀子代表著啥?
要知道,鄉下地頭前些年娶個媳婦也就差不多這個價格,而娶媳婦的錢,往往是全家人省吃儉用了好些年才攢下來的。
錢啊,說好賺也好賺,可當沒路子的時候,那是你就算願意豁出去一切也很難真的賺到錢。
……
這些事情,王香芹都看在眼裏。
其實,這跟她上輩子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養豬系統有時候是沙雕了點兒,可作用卻是毋庸置疑的,哪怕武力值為零,也不能給宿主增加什麽魅力啊、顏值啊、智商啊等等。但不得不說,當養豬系統進行到後期時,它改變的並非宿主一個人,而是一大群人,甚至一大片區域。
因為,王香芹一個人是沒辦法兼顧整個養豬場的。而養豬系統並不能憑空出現全自動化的機械設備,哪怕是王香芹上輩子那種科技水平,也做不到全自動化。
蓋一排排豬舍需要人手吧?
養連成片的苜蓿草需要人手吧?
割草、剁草、煮豬食需要人手吧?
還有生火燒水餵食、鏟屎挑糞管理衍生出來的果蔬種植基地等等,這些事情試問哪樣缺得了人?
這個時候,秀水村的人還不知道,他們接下來會被王香芹帶著走。哪怕明知道糧食是農民的根本,可假如種別的經濟效應更高呢?不是高出個一星半點兒,而是高出幾倍乃至十幾倍呢?豬糞能很好的滋養土地,一年兩年的興許效果還不是特別大,可若是十幾年幾十年後呢?以前就有那種因為災荒導致人口大量流失的,土地荒蕪雜草叢生,哪怕原先還不錯的土地慢慢的也不好了。反過來說,只要肯用心養土地,土地是絕對不會辜負你的。
王香芹還在可惜呢,可惜這年頭不適合搞旅游經濟。
要知道,她上輩子的養豬場,每年光參觀游覽的人就無數。像她還是不收門票的,但吃喝住行哪樣不花錢?還有那種特別高大上的養豬場,每年光是門票錢就是巨大的一筆資金。
真可惜啊,這年頭出個門太不方便了,不然弄出個風景區還真挺不錯的。
……
秀水村多數人都挺樂呵的,可不管什麽情況下,總有極個別的案例。
溫氏就屬於個中翹楚。
她懷孕了,跟寧氏一前一後發現有孕的,大致算下來,估摸著連預產期都差不多。然而,她這頭忙不過來,天天叫苦不疊,那頭寧氏卻把生意做得風生水起,倒是反襯得她故意搞事裝矯情。
但是,人跟人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寧氏這種情況真的是特例,她完全是因為小時候養得太好了。可以說,這年頭沒有哪家人會跟寧家似的,將幾乎全部的收入盡數花在吃喝上頭。哪怕有些比較富裕的人家,最多也是緊著金孫餵好吃的,誰在乎一個丫頭片子如何呢?
也因此,多數女子身子骨都不是特別好,加上又早早的嫁人、操持家務、孝順公婆、生兒育女等等,一而再再而三的拖垮了身子骨。
溫氏本來體質還湊合,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畢竟溫家也確實不窮,加上她剛出生那會兒,家裏就她和堂哥兩個孩子,倒也不會太過分了。可別忘了,她去年才生過一個孩子,早產不說,產後連月子都沒做,就瘋魔一般的開始殺雞。再後來,又是分家單過,又是忙著蓋新屋,還有豬毛病倒,以及剛出生的豬丫需要她這個當娘的不離身的照顧……
這一次,還真不是溫氏矯情了,是她真的吃不消。
豬丫是去年秋收那會兒生的,到如今連一周歲都不到。她這個年歲的孩子,既不如剛出生那會兒躺得住,又不想兩三歲了可以稍微脫開手。等於說,如今的豬丫是頂頂煩人的,屎尿憋不住,吃喝要人餵,還鬧著咿咿呀呀的瞎嚷嚷,甚至再過幾個月又該學習走路了。
溫氏娘家離得遠,老朱家又分家了,假如她跟妯娌們相處得好,那興許還能幫著帶下娃,好叫她稍稍松口氣。然而,事情就是那麽糟糕,她一個幫忙的人都找不到,還被人拿來處處跟寧氏作對比。
也難怪,她跟寧氏前後腳進門,前後腳懷孕,前後腳生兒子……也就是去年那次寧氏沒趕上趟,可她生的卻是個閨女。她自己也感覺多個閨女實在是沒臉誇耀,反而多了個累贅不說,眼下她跟寧氏又一齊懷孕。
她累得要死,每天清晨一睜眼就是犯愁,嗓子眼裏都是泛著苦味兒,反觀寧氏,那叫一個精神奕奕中氣十足,把小飯館經營得紅紅火火,生生的把她這個當大嫂的給比了下去。
到這會兒,溫氏甚至失去了跟寧氏比較的想法,她只想找個人搭把手。
可惜,男人永遠不知道幹家務有多辛苦,帶孩子有多崩潰。反正朱大郎除了時不時的去一趟地裏,就是忙著幫二房趕牛車運食材。錢倒是賺了的,寧氏素來秉持親兄弟明算賬的想法,甭管誰幹都無所謂,只要保證東西是好的,她就按車結算錢。
溫氏有心讓朱大郎回家幫襯一把,卻又舍不得那些錢,本來想讓朱母幫自己,結果朱母是一天到晚的連個人影都見不著,連她已經想妥當了的苦肉計都不知道要演給誰來看。
又一日,溫氏將女兒背在後頭,臉色極為難看的去了豬舍那頭。
王香芹自打新的連排豬舍蓋好以後,就找人弄了個圍墻。墻倒是不算高,因為本身也不是防備著那些藝高膽大的毛賊,就是單純的圈起來,好叫人知道這裏頭是私人領地。她還找了人幫著看門,是老朱家本家的一位長輩,說的也不是看門,而是震懾,還特地搭了個門房,裏頭有躺椅有床榻,還弄了個小爐子好煮個茶啥的。反正弄好以後,朱父過來一看是特別嫉妒,差點兒沒讓他那堂兄出去,換他自己上。
溫氏去的是新豬舍,楞是被攔在了外頭,偏她還不敢硬闖,誰叫那是長輩呢?
朱家堂伯問她幹啥來的,而後才喚了個七八歲大的孩子去裏頭說一聲。足足過了一盞茶的時間,王香芹才一臉納悶的出來看情況。
“大嫂?”
“娘到底上哪兒去了?為啥我咋都找不著她?還是你說話不算數,又哄她幫你做事?”一見面,溫氏就火氣很大的開了口,她身子虧了太多,哪怕去年一下子沒暴露,卻隨著這次懷孕,弊端都出來了。
“去給六郎說媳婦了。”王香芹如是說。
溫氏驚呆了,她咋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答案,楞是懵了半晌才不敢置信的問:“你說的是真的?你沒騙我?那她不管家裏這些事兒了?直接撂攤子啥都不管了?”
王香芹心裏沒有婆婆必須幹家務這種想法,主要是她眼下也不是很缺人手,因此只道:“也沒事兒要做的,簡單的洗洗涮涮這些小事兒,六郎就會做。吃飯的話,我請了堂嬸過來幫著掌勺,雇來的人都在這兒吃,咱們家裏人也跟著吃唄。”
大鍋飯肯定沒有寧氏做的飯菜好吃,可好在這年頭多數人都不大講究。再說了,吃的是白面米飯,還每頓都能見到葷腥,就算手藝略差了點兒,那就怎樣呢?白吃的飯菜啊,再計較那麽多……不愛吃你回家吃去!
反正老朱家這邊一切都挺正常的,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寧氏的小飯館消化了太多的育肥豬,偏那些育肥豬本身就是最能吃的,少了一批後,連活兒都輕巧了很多。
溫氏沒找到朱母,又知道指望不上王香芹,遲疑了一下,轉身離開去了三房那頭。
彼時,田氏雖然還沒出月子,卻也已經下床走動了。她生的時候是初夏,熱是熱了點兒,卻勝在不用擔心會著涼。感覺身子骨養好了點兒,她就開始在屋前屋後走動了,也沒幹啥重活,就是餵餵雞哄哄兒子。
乍一看到溫氏,田氏驚著了。
算起來,自打田氏月份大了以後,她還真就沒跟溫氏正面碰上過。像之前一些熱鬧的大場面,她是連去都沒去,幾乎就一直待在她那院子裏,只偶爾會去一趟娘家。算下來,她還真就有段時日沒跟溫氏碰面了。誰知道,一碰面就看到了一個無比憔悴神情萎靡毫無生氣的溫氏。
“大、大嫂?大嫂你這是咋了?病了啊?”
溫氏本來是想好好說話的,因為她知道田氏她娘因為眼睛不太好的緣故,其實在田家那邊也幹不了太多的活兒,最重要的是,田家不缺人做家務。反而待在田氏這邊,有吃有喝不用受氣,幹的活兒也不重,多數時間還是陪著說說話解解悶,因此就算將來田氏出了月子,田母依舊會留下來的。
就是大清早的過來,到太陽快下山時再回去。
田家也不會計較這些的,只因為老朱家去年分家時,田氏要的最多的就是田產,朱三郎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因此多半田產都被田氏賃給了娘家人,收的租子比正常的低了半成到一成。因此,只舍個瞎婆娘過去給田氏幫忙,是任憑誰都挑不出理來的。
溫氏打的主意就是讓田母順帶看下自家豬丫,反正就是個丫頭片子,隨便看著點兒就成了,還能省下夥食嚼用呢。
她原本是想的好好的,甚至還在來時的路上回憶了前些年寧氏是如何拍王香芹馬屁的,學個十足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她打算略學幾句,哄哄田氏,反正最後能得實惠就成,臉面也不是那麽重要的了。
結果,一打照面,溫氏就變臉了。
還在月子裏的田氏因為萬事不愁,養得那叫一個白白胖胖,乍一看還道她是寧氏的親妹妹呢。這年頭面黃肌瘦才不招人待見,像這種略有些豐腴的,而且氣色養得極好的,在一眾農婦裏頭顯得格外的出眾。尤其被溫氏一襯,原本也僅僅是中等長相的田氏,楞是被襯托成了大美人。
溫氏憋氣,再憋氣。
面對田氏驚訝之中帶著不解,又摻雜了些許不敢置信的目光,溫氏最終還是沒能憋住:“沒事!我就是過來看看你,你兒子咋樣?”
到底是妯娌,平常可以選擇不來往,人家都登門拜訪了,還能轟出去不成?這事兒寧氏或許做得到,但田氏決計做不出來。
就這樣,田氏領著面色蒼白氣色極差的溫氏去見了養得圓滾滾的兒子,前後也就半刻鐘時間,溫氏果斷告辭。
田氏那頭行不通,那牛氏呢?
牛氏去石門鎮幫寧氏端盤子去了……
連著幾次失敗後,溫氏徹底死心了,感覺婆家人就是靠不住,她索性讓朱大郎明個兒往她娘家跑一趟,問問能不能讓她娘來秀水村幫襯一段時間。再這麽下去,她怕是真的熬不住了。
**
與此同時,王管家再度從鄰縣歸來,剛進村卻發現了村裏的異常,恰好有幾個老太太在村口大樹底下閑聊,提到了最近的新鮮事兒,寧氏那小飯館。
王管家認不全村裏人,可村裏人卻全都認識他,當下就有人故意扯著嗓門說開了。
“要說老朱家運氣就是好,白白的從王家撿了個有本事的兒媳婦。你們是不知道啊,那飯館子生意可好了,貢豬燜肉那是一出鍋就有人搶著要,那隊喲,排出去半條街!”
“還是王家沒這個福氣!跟那貢豬沒緣分哦!”
貢豬?
等等!!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