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3章
關燈
小
中
大
王香芹上輩子也是在農村長大的, 小時候常聽老人說,家有萬貫帶毛兒的不算。那時, 她還小不太能理解這話的意思, 直到她真正接手了養殖場後,才明白養殖業的風險到底有多大。
這要是擱在她上輩子, 國家大力推廣各種疾病預防措施,以及推出各類針對性的疫苗, 哪怕養殖業的風險並不能完全去除,起碼不像早以前那般風險不可控了。可眼下, 不是她上輩子了, 農家自個兒養個十來只雞、一兩頭豬,問題自然不大, 可要是大規模養殖的話……
說真的,假如沒有養豬系統這個金手指, 王香芹是絕對不敢這般迅速的擴大養豬場規模的。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別人她是不清楚,可溫氏明顯是沒這個能耐的。
看著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場的溫氏,王香芹不由的想起了小半年前,還是盛夏那會兒,二嫂寧氏不止一次的跳腳說溫氏養的雞太臟了, 滿院壩的雞屎, 稍不留神就能踩一腳。由於寧氏的強烈抗議, 後來溫氏就不讓雞來前頭院壩上了, 而是盡數圈養在了後院裏。正因為如此, 完全不去後院的王香芹沒能第一時間發現溫氏的養雞規模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擴大到了如此地步。
“大嫂, 有個事兒我必須提醒你。”
略思量了一下措辭,王香芹正了正神色,很是嚴肅開口跟溫氏提到了衛生消毒問題。她上輩子的家裏倒是有養雞,但養的不多,本人沒接觸過類似的事情,可養殖業需要註意的問題大多類似,王香芹將她平日裏對豬舍的清洗處理詳詳細細的告訴了溫氏,毫無半點兒保留。
養雞和養豬之間的差距肯定是有的,王香芹的意思是,溫氏完全可以借鑒她的方式,對雞舍雞棚進行針對性的衛生消毒管理。
眼下問題還不是特別嚴重,一來,如今是正月裏,數九寒天是不大可能發生疫病的;二來,百來只雞看似規模很大,卻也沒到特別大的地步。
可這會兒沒問題,不代表以後也是。
他們這邊地處南方,天氣熱起來特別快,基本上過了元宵節,家裏人就要為即將到來的春耕開始做準備了,到了二月初就該犁地播種了。到了三四月間,氣候就會飛速的轉暖,這個時候是雞群繁殖的最好機會,以溫氏的性子,絕對會毫無顧忌的大肆繁衍。如此這般,一旦到了六七月間,家裏只怕能出現幾百只雞了。
雞跟豬最大的不同就是,繁衍起來太快太快了,一只母雞一年能下差不多三百只雞蛋,出雛率在七成以上。溫氏養的雞群裏,小公雞被殺了多半,卻還剩下不少,而母雞差不多占了八成以上,要是不加以控制,明年真的極有可能像溫氏說的那樣,雞群的數目一下子逾千。
真要是那樣的話,就真的要出事了。
王香芹苦口婆心的勸溫氏控制一下雞群數目,還將自己所知道的衛生消毒方面的知識傾囊相授。可惜的是,溫氏回應她的是一臉的莫名其妙。
“四弟妹,我早先就說你這人太矯情了。你說你自個兒,大夏天的每天洗澡,冬天隔三差五的燒熱水擦身,這些我都不說了。可豬啊!豬弄得那麽幹凈幹啥?你出去瞧瞧,咱們秀水村養豬的人家也不少,誰家跟你似的,一天三次的打掃豬舍?還老洗那個食槽、水槽,誰洗那玩意兒啊?沒吃完的就丟著唄,那是豬,不是人,人也沒那麽矯情的!”
“啥?你還想讓我跟你學?可別了,就這樣啊,誰還不是這麽過來的。你看我的雞群,多精神啊,再說我不是攔住了沒讓它們往前院跑嗎?都沒搞得滿地都是雞屎,你還想咋樣?”
“行了行了,就這樣吧。知道的說你是在養豬,不知道的還以為你伺候祖宗呢。”
溫氏極是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不等王香芹再開口相勸,就先行離開了。她是真心覺得王香芹這人腦子有病,一天三次的打掃豬舍啊,她和大郎那屋一個月掃一次就算是勤快了。
王香芹眉頭緊鎖的看著溫氏離開,她不是不可以追上去繼續說,問題是這麽做有用嗎?溫氏有句話說對了,秀水村養豬養雞的人家都是這麽幹的。就拿早先的朱母來說,養豬時也極少收拾豬圈,雞窩更是從來沒管過。所以說,特殊的人是她,而非溫氏。
問題在於,也沒人家會一口氣養上幾百上千只雞啊……
等稍後,王香芹見了擔完糞過來的四郎時,忍不住同他說了自己的擔憂。四郎一臉的驚訝:“是這樣嗎?不清掃會得病?但咱們家以前……”
王香芹琢磨了一會兒,舉了個不是那麽恰當的例子:“秀水村離河近,往常家裏也有買過魚對不對?要是往缸子裏養一兩條魚,那是沒啥的,放多了,魚就會死的。雖說這跟養豬養雞是兩碼事,可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一旦大規模的飼養,就不能跟以前那麽隨便了。”
四郎點了點頭,想了一下後又道:“也不用太擔心,後院都已經被擠得滿滿當當了,大嫂想養更多的雞怕是沒地兒了,除非她殺掉一些。再說她這不是有身子了嗎?還能跟以前似的忙活?回頭我跟大哥提一下,你也跟娘支會一聲。”
這主意倒是不錯,王香芹自個兒勸不了大嫂,不過可以讓朱母去說。
生怕回頭自己忙活起來就把這事兒給忘了,當天略晚些時候,朱母回來後,王香芹就逮了個空擋,將自己的擔憂同朱母說了說。
朱母顯然沒料到還有這種說法,聽了王香芹的話,她只道:“沒事兒,她養她的,我殺我的。回頭倒是要看看,到底是她養的快,還是我的菜刀快。這事兒你別管了,有這工夫倒是可以想想還有啥新鮮的吃食,我看鯛魚燒賣到秋收前就差不多了。”
見朱母攬下了這檔事兒,王香芹立馬就輕松多了,只點了點頭:“嗯,回頭我仔細琢磨琢磨。”
新鮮的吃食多得是,麻煩的是,王香芹上輩子又不是當廚子的,她是吃過不少美食,可會吃跟會做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兒。要她說,冰激淩就是既好看又好吃,超級新鮮的吃食,可有啥用呢?她又不會做。還有其他的美味佳肴,她能一口氣不停歇的給說出上百種來,然而不會做有個屁用。
不過,好歹大嫂那事兒有解決的方案了,甭管咋說,王香芹都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至於新鮮吃食,則是第二天就有了轉機。
次日,王香芹正照例要往隔壁豬舍去時,就見到一少年人在外頭探頭探腦的,當下就奇道:“你找誰?”
“找我姐。”少年郎看著年歲比六郎還要小,清清秀秀的小男孩兒,倒是不認生,一面回答著王香芹的話,一面就舉高手大聲喚:“姐!姐!”
王香芹回頭一看,卻是二嫂寧氏。
寧氏一臉訝異的走過來:“波崽兒你來幹啥?家裏有事兒?還是你又要作幺了?”
“我做啥幺兒啊,這不是昨個兒聽你說了,過幾日要娘和哥一道兒去鄰鎮擺攤兒賣吃的,那會兒我就想跟你說了,你倒是喊上我和嫂子啊。不然,回頭娘跟哥加一塊兒,賺的錢還不夠他倆買好吃的。”小少年垂頭喪氣的走上院壩,一臉的愁容,“前頭你喚哥幹活,賺的工錢全叫爹娘買好吃的了,一文錢也沒攢下來。去年收成那麽好啊,糧倉瞅著又快空了……”
“啥?糧倉快空了?”寧氏差點兒沒叫他這話給嚇死,“這才正月啊,離秋收還有多久?糧倉給空了?”
“留夠了糧種,也還有地瓜土豆白菜啥的。大米全吃光了,娘說過年要吃白米飯,爹說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幹活,反正年後娘就要擺小食攤兒了,到時候賺了錢直接買米回家慢慢吃。”
寧氏:……
一臉絕望。
王香芹看了看寧氏和她弟弟,發覺這倆長得還挺像的,尤其是臉上那神情,仿佛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充滿了絕望、淒涼和無助。
再看寧氏弟弟,小少年已經抱著腦袋蹲在了地上:“姐啊,你說你倒是好,拍拍屁股就嫁出去了。你說爹咋不把我也給嫁出去了?哎喲可愁死我了,他們就沒想過,萬一小食攤兒生意不好咋辦呢?不對,爹想過的,他說真的買賣沒做成,土豆地瓜管飽。”
說話間,家裏其他人也出來了,這不是才初三嗎?倒是還要走親訪友,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大家夥兒倒是都有志一同的看起了寧家姐弟倆唱戲。
寧氏太絕望了,好在她弟弟剛才那番話安慰到了她:“對哦,我已經嫁出來了,你們吃糠喝稀都不關我的事兒。”
“姐!!!!!!!!”
“你要是我親妹,當初我怎麽著也會撮合你和五郎,輪不到表妹。可你這不是……”寧氏一眼瞄見了五郎夫妻倆出來,順口說了一句話,被點到名的五郎媳婦牛氏倒是沒啥反應,卻差點兒沒把五郎和她弟弟嚇得一個踉蹌。
“波崽兒啊,早飯吃了沒?吃了?進來喝碗熱粥暖暖身子,來來。”朱母喚了波崽兒進屋,又打發其他人該幹啥幹啥去,回身對寧氏道,“寧氏你也是,啥話都往外頭說,也不怕嚇死人。”
寧氏有氣無力的“哦”了一聲,盡管沒再說什麽,可從她的表情來看,還是能看出滿滿的生無可戀。
王香芹本來都要往豬舍去了,腳都邁出了,忽的一頓,喃喃自語的道:“波崽兒?寧氏?”她訝異的回過來,問寧氏,“你弟叫什麽?寧波崽?”
“寧波。”寧氏頹頹的回道。
“那二嫂你娘家是不是還有個姐妹叫寧夏啊?”王香芹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隨後就看到寧氏和波崽兒齊刷刷的看過來,就連已經進了堂屋的朱母也定定的看著她,嚇得她說話都打磕絆了,“咋、咋了?”
波崽兒伸手指了指他姐,寧氏反手指著自己:“寧夏。”
王香芹:……
你娘是中國地圖啊啊!
就聽寧氏回道:“我家啊,我哥叫寧冬生,因為他是冬天出生的。我呢,夏天生的,本來想叫寧夏生,我娘覺得拗口,怎麽喊都不對味兒,就幹脆管我叫寧夏了。本來我娘家可以順著季節下來的,結果我弟也是冬天生的,總不能叫寧大冬寧二冬吧?正好啊,我爹叫寧大河,河面上不是有波嗎?那就叫他寧波了,小名波崽兒。”
一旁的波崽兒猛點頭:“我覺得挺好的,寧冬生、寧夏、寧波,聽著我哥就是撿來的。”
寧氏一個眼刀子甩過去,波崽兒秒速改口:“不不,我和我姐才是撿來的……姐啊,你倒是想想辦法啊,再這麽下去,嫂子都要跟著叛變了。”
“咋說?”
“還能咋說啊!你原先指望嫂子約束哥哥,可你也不想想,她就算管得住哥哥,還能管的了爹娘?前頭過年,爹娘把家裏的錢全都花了,買了一堆吃的。嫂子氣得夠嗆,可東西都買來了,不吃還能咋地?就算她不吃,你以為這錢就能省下來?不能啊,所以嫂子也跟著吃吃吃,你昨個兒沒瞧見?她如今啊,抵得上原先三個她!”
寧氏懵了一下:“她不是懷了?”
“沒啊!懷啥懷,誰跟你說的她懷了?她那是胖的!吃出來的!”波崽兒要瘋了,“娘也胖了好多你沒發覺?難不成娘還能懷啊!”
波崽兒好可憐,就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兒,委屈巴巴的控訴家裏人跟那蝗蟲似的,能吃啊,太能吃了。他就一孩子,為了不靠譜的全家那是操碎了心。
“實在不行你也嫁了吧,給人當上門女婿去。”寧氏不負責任的隨口出著瞎主意,回應她的是波崽兒的死魚眼。
後續咋樣了,王香芹沒接著看,她生怕餓壞了她的豬們,急急的往隔壁豬舍煮豬食去了。不過,有個想法還是在她腦海裏紮根萌芽了。
原來她二嫂叫寧夏啊,寧夏……為啥不賣羊肉串去呢?他們秀水村少有養羊的人家,可隔壁秀山村卻多的是。羊肉膻,有些人是吃不慣,可只要調料配得好,那味道簡直了。再一個,羊肉大補,很多人都喜歡吃羊肉喝羊湯一定要等到冬日裏,實則不然,都說“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當然過量了肯定不行,可羊肉比豬肉貴,想過量也是挺不容易的。
就這樣,王香芹一面煮著豬食,一面琢磨著細節。
羊肉可以去鄰村采購,別地兒肯定也有,廚藝方面二嫂肯定能勝任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調料。這烤羊肉串沒有孜然怎麽行?回頭她得想想法子,打聽下縣裏有沒有孜然。要是沒有的話,還得考慮別的替代品,不過那就是二嫂的事情了,她可以幫著品鑒。
王香芹正煮著豬食,不多會兒路邊走過了幾人,見著王香芹遠遠的沖她打了招呼。
正月裏,多的是走親訪友的,他們老朱家住得也不是很偏僻,只是平日裏沒人特地從這邊過,正月裏閑逛的人太多了,再就是朱母提前備下了不少糖塊果子,就等著親戚家的孩子過來討要。因此,正月裏的老朱家比平常熱鬧了好多。
見打招呼的人走遠了,王香芹也沒把這事兒放心上,自顧自的忙活起來。
誰知,沒過多久又有大娘嬸子結伴過來了,徑直走到了豬舍前的空地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同她說話:“瞧瞧四郎媳婦,把這豬養得多肥啊,年前咋沒殺?這是留著年中殺?你呀,還是太年輕了,年前肉價貴,就算沒那麽肥,買的價也不低的,幹嘛要多養這幾個月呢。”
“二大娘你想岔了,四郎媳婦是打算留著做種豬。瞧瞧,那邊一排的母豬都是懷上的吧?”
沒等王香芹回答,早先那大娘就驚訝的叫出聲兒:“你在煮啥啊?這是豬食?”
王香芹低頭瞧了瞧,才道:“是啊,煮豬食,這是專門快臨盆的母豬配的。”見幾人一臉的不解,她耐心的解釋道,“妊娠最後一個月的胎兒發育很快的,需要大量的營養,所以我才加大了精細飼料的供應。簡單的說,就是要多吃點兒好東西,肚子裏的豬崽子才能身子骨壯壯的。”
道理大家都懂,就是該懵的還是懵。
麥麩、大豆餅、稻谷、菜籽餅、玉米、骨肉粉、魚粉……
盡管已經煮成一鍋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成分都分析出來,但僅能瞧清楚的幾樣吃食,就讓大娘嬸子一臉懵。王香芹也盡量解釋了,別的階段的豬飼料肯定沒那麽精細的,甚至妊娠初期的母豬都不用吃的那麽好,那也是因為妊娠初期的胎兒並不需要太多的營養,餵的太好胖的母豬本身,而非供應營養給胎兒。然而,她養的妊娠母豬裏面,最早查出有孕的母豬已經到了孕後期,這個階段需要太多太多的營養物質,一旦營養跟不上,極易造成死胎,又或者勉強生下來了,成活率卻很低。
王香芹當然不可能解釋得那麽清楚,不過也大致了解釋了一番。
看大娘嬸子那表情,聽肯定是聽懂了,孕期要吃好的嘛,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明顯大家還是沒有認可王香芹的做法,就感覺……咋說呢……
“你這是養豬呢,還是伺候祖宗呢?”半晌,某大娘才喃喃的擠出這麽一句話,“我年輕時候懷孕生娃,就是天天吃紅薯粥的,連個細白面都吃不上。”
“我家就更別提了,你這養豬……你大嫂吃啥啊?她不是也懷了?”又有人問道。
王香芹露出了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容,誠懇的表示,她也不知道她大嫂在吃啥,畢竟她只負責煮豬食,給家人做飯的活兒,眼下主要是五郎媳婦牛氏管著。
結果,她這話又引起了驚呼聲。
“你們家居然讓個剛進門才一個月的新媳婦管竈屋的活兒啊!真真是厚道人。”
燒飯做菜是有油水的活兒,多半人家都是當婆婆的管著,又或者活兒讓媳婦幹,一應的吃食都是由婆婆牢牢的捏在手裏。可老朱家必須不能啊,道理很簡單,朱母和寧氏平常都要外出擺小食攤兒,要是朱母捏著糧食不放,那回來就可以看到被餓死的一家子人了。也因為平常習慣了,哪怕正月裏朱母不太出門,也不會死盯著那點兒糧食吃食不放的。
王香芹費了點勁兒才打發走了閑聊天的大娘嬸子,不想,人家倒是離開了豬舍,卻是徑自去找她大嫂溫氏了。
在村子裏,溫氏的人緣比老朱家其他妯娌要好很多,畢竟全家就屬她最閑,再一個,別看她老喜歡在弟媳婦跟前擺譜,可在村裏其他大娘嬸子跟前,她還是很收著的,說話也是好聲好氣的,哪怕時常抱怨一些事兒,也多得是人願意聽。
這不,溫氏就同幾個素來聊得不錯的村中婦人說開了。
她倒是沒敢抱怨婆婆偏心之類的話,只說這年頭啊,當真是人不如豬。
“……你們都知道了吧?哎喲這個王氏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她。她這哪裏是伺候豬啊,別人伺候祖宗都沒她那樣兒。一天到晚的待在豬舍裏就不說了,成天打掃這邊擦洗那邊我也懶得說道了,就說給豬吃的那些東西,還不稀罕剩飯剩菜,只要最新鮮的。原先餵的起碼只是豬草和豆渣,後來她養的母豬接二連三的懷上了,你們猜怎麽著?”
“哎喲,她還給母豬們做好吃的,說什麽不加餐肚子裏的仔豬養不好。還非要跟我說,這什麽懷孕初期、中期、後期,吃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每個階段要餵啥東西,都是有定量的,她還讓我二弟妹從鎮上幫她稍帶了個秤,要配比啥啥啥的。”
“我看,她就是傻!不單傻,還壞得很。”
“唉,我真的不知道說她什麽才好,我這個做大嫂的,還不如母豬金貴!哦對了,我還沒說呢,她早先同我說,母豬生產完了要那個什麽……產後護理,就是坐月子!你說氣人不氣人,她要伺候母豬坐月子!”
溫氏說到後面,已經不是抱怨那麽簡單了,簡直氣到不行。
然而,更氣的人事情還在後面,而且還是排著隊來的,就跟專門來搞她似的。
一般來說,母豬的妊娠期從最初的受精開始,到最後的分娩結束,大概是111天到117天之間。當然,系統確定母豬妊娠成功通常需要三到五天時間,有些則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完全依賴母體的,而母豬不是人類,它們的健康狀況以及營養吸收則完全依賴於養殖者。
王香芹從得到系統通知有母豬妊娠成功後,就將絕大多數的精力放在了妊娠母豬身上。當然,這不代表她就不管其他豬了,只是將更多的註意力投放在了妊娠母豬上頭,其他的雜事,四郎幫著分擔了很多,尤其在地裏的活兒徹底忙完之後,他就跟王香芹一起,埋頭於豬舍的管理上。
在王香芹有意識無意識的科普下,四郎也被迫灌輸了不少養豬知識。
就拿妊娠母豬來說,王香芹告訴他,妊娠期間照顧妥當,母豬才能生產出數量多、體重大、生命力頑強的仔豬。而且,母豬的產後護理,也決定了泌.乳.性能和質量,從而再度提高初生仔豬的身體素質。
四郎聽了絕大多數,還以此反推了一波:“怪不得以前大伯娘養的母豬,好不容易下了十多個仔豬,只養活了一小半。還有一次,母豬下了崽沒多久就癱了。從那以後,大伯娘就跟娘一樣,寧可每年開春捉豬崽,也不想費勁兒養母豬了。”
王香芹了然。
鄉下人家養豬的多,養母豬繁殖的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沒這個意識,跟原先一樣的餵法,直接導致胎兒營養不良,流產死胎倒是不太多,但生產下來後,看著就沒精氣神,或者養不了多久就沒了。
這個道理其實還通用於人,為啥這年頭的小兒夭折率那麽高,除開一部分是因為醫療水平不夠外,還有些原因在於胎兒在母體中並未好生發育。說白了,當娘的自己都吃不飽,肚子裏的孩子怎麽可能養得好呢?先天沒調養好,哪怕勉強生下來了,這身子骨又能好到哪裏去?更可怕的是,好多人家在孕婦懷孕期間倒是讓吃飽喝足的,可一旦生下來了就不管了,仿佛任務完成了,你該幹啥就幹啥去吧。殊不知,母體未保養好,會直接導致泌.乳問題,從而影響到初生兒的身體健康。
老朱家正好有個孕婦在,王香芹上輩子沒結婚也沒生過孩子,因此對孕婦相關知識了解的不深。不過,她還是提醒了家裏人,要給溫氏多補充些營養,還拿了她養的母豬舉例子。
王香芹倒是好意,只可惜溫氏並不領情。
非但不領情,還氣了個夠嗆。
“大郎,你說四弟妹她到底是啥意思啊?一面又說讓我好好養身子,一面又提她養的母豬……她這是拿我跟母豬比?哎喲氣死我了!”
關鍵還不在於王香芹拿母豬跟溫氏比,關鍵是比還沒比過。
這就很尷尬了。
更慘烈的事情還在後頭,隨著初春的到來,豬舍裏最早懷孕的母豬終於到了預產期。王香芹是有系統這個金手指的,會提前通知她每頭妊娠母豬的具體預產期,這個時間是相當準確的,但也不一定百分百正確,畢竟每頭豬的情況都不同,偶爾提前個一天半天的,也屬於正常範圍。
早有經驗的王香芹提前小半日就蹲守在了即將臨盆的母豬欄裏,至於所需的東西更是早早的就備下了。
母豬臨產前,王香芹就在其豬欄裏提前鋪上了清潔幹凈的幹稻草,全是用滾水燙過後又仔細曬幹的,保證幹凈無憂。等母豬分娩後,立刻更換墊草,將汙物清除,時刻保證墊草和整個豬欄的幹燥清潔。同時還要防風傾襲,畢竟眼下還是初春,外頭仍是挺冷的,母豬剛分娩完的第一天,需要格外得謹慎。
同時,因為在分娩時失水過多,母豬會格外得身體虛弱疲乏無力,因此王香芹提前準備好了麥麩鹽水湯,成分倒是簡單,不過是麥麩加食鹽和水,視情況餵個兩三次。
做這些事情時,王香芹壓根就沒有瞞著其他人,起碼沒有刻意隱瞞。尤其她本人必須在分娩母豬欄裏,四郎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其他事情,寧氏和二郎也加入了進來,家裏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幫了些忙,只溫氏除外。
這回倒不是溫氏故意拿喬,而是朱母不讓。
他們這兒的風俗習慣裏,有一條就是懷孕的女人不可以進產房。雖說情況有些不大相同,可朱母也吃不準母豬分娩算不算在內,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朱母讓溫氏老實待在家裏,哪兒都別去。
溫氏倒是聽話的待在了家裏,可隔壁豬舍那麽大的動靜,她還是聽到了。尤其王香芹一聲聲的吩咐其他人幫忙,她也皆聽在了耳裏。
一個沒忍住,溫氏想的是,等她臨盆時會有這麽大動靜嗎?
而另一邊人在豬舍裏的朱母想法更奇葩,她偷偷的跟朱父說:“我咋瞧著四郎媳婦比村頭苗穩婆還能耐?我看回頭大郎媳婦生娃,都不用去請人了,她上就成了。”
“瞎說啥呢,她自個兒都沒生過孩子!”
“我看她手法挺老臉的,感覺接生過好多次一樣……唉,我就隨口這麽一說,肯定還是要請穩婆的,就四郎媳婦那麽年輕我也不放心啊!”
朱母不會想到,她就這麽無心一說,卻是猜到了某些事實。王香芹當然不是頭一次給母豬接生了,事實上連她自己都記不清楚到底給多少母豬接生過了。除了手法老練外,王香芹因為系統的緣故,還能額外給母豬和仔豬不少好處,相當於小幅度的增益了。
第一頭母豬平安分娩,一共誕下了十二頭仔豬,每一只都格外得健康活潑,看得朱母兩眼放光。
要說老朱家這邊,除了王香芹外,也就朱母對養豬最為熟悉了。可就算她以往每年都會捉豬崽來養,卻也是頭一回看到初生的仔豬,還是這麽健壯的仔豬。
“剛出生就這麽活潑?我咋看著像是出生五六天的?”朱母何止眼熱,她還第一時間想到了,“這麽康健咱們家全留下吧,一頭也不賣!哦不對,我答應了大嫂要給她留兩頭的。”
一時間,朱母陷入了天人交加之中。
從情感上來說,她肯定是更在乎自家人的,有好東西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家。可理智上又告訴她,她大嫂對她一直不錯,也不能太自私了。思量了半晌,她咬咬牙:“還是分你大伯娘一頭……兩頭吧。養的可真好啊,太好啊。”
“除開這頭母豬,咱們家豬舍裏還有十八頭懷孕的母豬。這個月會臨盆的有五頭,懷相都十分得好,每個應該都有超過十頭仔豬。”王香芹手頭上的活兒暫時告一段落,回神給朱母細細解釋,“不過我還是不建議大伯娘抱這胎的,眼下天氣還不是很熱,不如等月底或者下月初抱新生的。再不就是,我幫她養大一些再說。”
“成成,都成,你說了算!”
朱母是不知道王香芹哪來的這麽足的底氣,不過眼下的情況確實如她所言,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聽著唄。
王香芹又道:“分娩是結束了,不過產後護理很重要的。尤其哺乳母豬不能受到驚嚇,還請娘回頭吩咐下家裏的娃兒,不要太吵鬧了。”
萬幸的是,他們村裏沒有放鞭炮的,不知道是這東西沒普及,還是價格太貴了,根本就沒人買。王香芹覺得應該是後者,因為在她的記憶裏,當日她妹妹王香椿出嫁時,家裏是放了好多鞭炮的。
對於王香芹的要求,朱母是一口答應。
“他倆不是在上學嗎?回頭我跟楊鐵蛋說一聲,讓他放學後多教一段時間,就……就給他拎兩只雞去好了。”
這才是真正的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在豬毛和竈臺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朱母擅自決定讓他們留堂開小竈。更可怕的是,這個決定居然得到了溫氏的支持,溫氏頭一次沒嫌朱母拿她的雞,而是親自去屋後捉兩只大肥雞,也沒讓朱母跑,而是由她去了一趟村學那頭。
也不知道她是怎麽說的,反正原本只需要上大半天學的豬毛和竈臺,在別的同窗放學後,被先生留下來單獨開了小竈。至於原因,家裏人也沒有隱瞞,直說是因為隔壁豬舍裏的母豬需要靜養,仔豬也不能受到驚嚇,所以請他倆晚點兒回家。
豬毛、竈臺:……………………
這才是真正的人不如豬啊啊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要是擱在她上輩子, 國家大力推廣各種疾病預防措施,以及推出各類針對性的疫苗, 哪怕養殖業的風險並不能完全去除,起碼不像早以前那般風險不可控了。可眼下, 不是她上輩子了, 農家自個兒養個十來只雞、一兩頭豬,問題自然不大, 可要是大規模養殖的話……
說真的,假如沒有養豬系統這個金手指, 王香芹是絕對不敢這般迅速的擴大養豬場規模的。
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別人她是不清楚,可溫氏明顯是沒這個能耐的。
看著意氣風發準備大幹一場的溫氏,王香芹不由的想起了小半年前,還是盛夏那會兒,二嫂寧氏不止一次的跳腳說溫氏養的雞太臟了, 滿院壩的雞屎, 稍不留神就能踩一腳。由於寧氏的強烈抗議, 後來溫氏就不讓雞來前頭院壩上了, 而是盡數圈養在了後院裏。正因為如此, 完全不去後院的王香芹沒能第一時間發現溫氏的養雞規模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擴大到了如此地步。
“大嫂, 有個事兒我必須提醒你。”
略思量了一下措辭,王香芹正了正神色,很是嚴肅開口跟溫氏提到了衛生消毒問題。她上輩子的家裏倒是有養雞,但養的不多,本人沒接觸過類似的事情,可養殖業需要註意的問題大多類似,王香芹將她平日裏對豬舍的清洗處理詳詳細細的告訴了溫氏,毫無半點兒保留。
養雞和養豬之間的差距肯定是有的,王香芹的意思是,溫氏完全可以借鑒她的方式,對雞舍雞棚進行針對性的衛生消毒管理。
眼下問題還不是特別嚴重,一來,如今是正月裏,數九寒天是不大可能發生疫病的;二來,百來只雞看似規模很大,卻也沒到特別大的地步。
可這會兒沒問題,不代表以後也是。
他們這邊地處南方,天氣熱起來特別快,基本上過了元宵節,家裏人就要為即將到來的春耕開始做準備了,到了二月初就該犁地播種了。到了三四月間,氣候就會飛速的轉暖,這個時候是雞群繁殖的最好機會,以溫氏的性子,絕對會毫無顧忌的大肆繁衍。如此這般,一旦到了六七月間,家裏只怕能出現幾百只雞了。
雞跟豬最大的不同就是,繁衍起來太快太快了,一只母雞一年能下差不多三百只雞蛋,出雛率在七成以上。溫氏養的雞群裏,小公雞被殺了多半,卻還剩下不少,而母雞差不多占了八成以上,要是不加以控制,明年真的極有可能像溫氏說的那樣,雞群的數目一下子逾千。
真要是那樣的話,就真的要出事了。
王香芹苦口婆心的勸溫氏控制一下雞群數目,還將自己所知道的衛生消毒方面的知識傾囊相授。可惜的是,溫氏回應她的是一臉的莫名其妙。
“四弟妹,我早先就說你這人太矯情了。你說你自個兒,大夏天的每天洗澡,冬天隔三差五的燒熱水擦身,這些我都不說了。可豬啊!豬弄得那麽幹凈幹啥?你出去瞧瞧,咱們秀水村養豬的人家也不少,誰家跟你似的,一天三次的打掃豬舍?還老洗那個食槽、水槽,誰洗那玩意兒啊?沒吃完的就丟著唄,那是豬,不是人,人也沒那麽矯情的!”
“啥?你還想讓我跟你學?可別了,就這樣啊,誰還不是這麽過來的。你看我的雞群,多精神啊,再說我不是攔住了沒讓它們往前院跑嗎?都沒搞得滿地都是雞屎,你還想咋樣?”
“行了行了,就這樣吧。知道的說你是在養豬,不知道的還以為你伺候祖宗呢。”
溫氏極是不耐煩的擺了擺手,不等王香芹再開口相勸,就先行離開了。她是真心覺得王香芹這人腦子有病,一天三次的打掃豬舍啊,她和大郎那屋一個月掃一次就算是勤快了。
王香芹眉頭緊鎖的看著溫氏離開,她不是不可以追上去繼續說,問題是這麽做有用嗎?溫氏有句話說對了,秀水村養豬養雞的人家都是這麽幹的。就拿早先的朱母來說,養豬時也極少收拾豬圈,雞窩更是從來沒管過。所以說,特殊的人是她,而非溫氏。
問題在於,也沒人家會一口氣養上幾百上千只雞啊……
等稍後,王香芹見了擔完糞過來的四郎時,忍不住同他說了自己的擔憂。四郎一臉的驚訝:“是這樣嗎?不清掃會得病?但咱們家以前……”
王香芹琢磨了一會兒,舉了個不是那麽恰當的例子:“秀水村離河近,往常家裏也有買過魚對不對?要是往缸子裏養一兩條魚,那是沒啥的,放多了,魚就會死的。雖說這跟養豬養雞是兩碼事,可其實道理是相通的,一旦大規模的飼養,就不能跟以前那麽隨便了。”
四郎點了點頭,想了一下後又道:“也不用太擔心,後院都已經被擠得滿滿當當了,大嫂想養更多的雞怕是沒地兒了,除非她殺掉一些。再說她這不是有身子了嗎?還能跟以前似的忙活?回頭我跟大哥提一下,你也跟娘支會一聲。”
這主意倒是不錯,王香芹自個兒勸不了大嫂,不過可以讓朱母去說。
生怕回頭自己忙活起來就把這事兒給忘了,當天略晚些時候,朱母回來後,王香芹就逮了個空擋,將自己的擔憂同朱母說了說。
朱母顯然沒料到還有這種說法,聽了王香芹的話,她只道:“沒事兒,她養她的,我殺我的。回頭倒是要看看,到底是她養的快,還是我的菜刀快。這事兒你別管了,有這工夫倒是可以想想還有啥新鮮的吃食,我看鯛魚燒賣到秋收前就差不多了。”
見朱母攬下了這檔事兒,王香芹立馬就輕松多了,只點了點頭:“嗯,回頭我仔細琢磨琢磨。”
新鮮的吃食多得是,麻煩的是,王香芹上輩子又不是當廚子的,她是吃過不少美食,可會吃跟會做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兒。要她說,冰激淩就是既好看又好吃,超級新鮮的吃食,可有啥用呢?她又不會做。還有其他的美味佳肴,她能一口氣不停歇的給說出上百種來,然而不會做有個屁用。
不過,好歹大嫂那事兒有解決的方案了,甭管咋說,王香芹都長長的松了一口氣。
至於新鮮吃食,則是第二天就有了轉機。
次日,王香芹正照例要往隔壁豬舍去時,就見到一少年人在外頭探頭探腦的,當下就奇道:“你找誰?”
“找我姐。”少年郎看著年歲比六郎還要小,清清秀秀的小男孩兒,倒是不認生,一面回答著王香芹的話,一面就舉高手大聲喚:“姐!姐!”
王香芹回頭一看,卻是二嫂寧氏。
寧氏一臉訝異的走過來:“波崽兒你來幹啥?家裏有事兒?還是你又要作幺了?”
“我做啥幺兒啊,這不是昨個兒聽你說了,過幾日要娘和哥一道兒去鄰鎮擺攤兒賣吃的,那會兒我就想跟你說了,你倒是喊上我和嫂子啊。不然,回頭娘跟哥加一塊兒,賺的錢還不夠他倆買好吃的。”小少年垂頭喪氣的走上院壩,一臉的愁容,“前頭你喚哥幹活,賺的工錢全叫爹娘買好吃的了,一文錢也沒攢下來。去年收成那麽好啊,糧倉瞅著又快空了……”
“啥?糧倉快空了?”寧氏差點兒沒叫他這話給嚇死,“這才正月啊,離秋收還有多久?糧倉給空了?”
“留夠了糧種,也還有地瓜土豆白菜啥的。大米全吃光了,娘說過年要吃白米飯,爹說吃飽喝足才有力氣幹活,反正年後娘就要擺小食攤兒了,到時候賺了錢直接買米回家慢慢吃。”
寧氏:……
一臉絕望。
王香芹看了看寧氏和她弟弟,發覺這倆長得還挺像的,尤其是臉上那神情,仿佛是一個模子刻出來似的,充滿了絕望、淒涼和無助。
再看寧氏弟弟,小少年已經抱著腦袋蹲在了地上:“姐啊,你說你倒是好,拍拍屁股就嫁出去了。你說爹咋不把我也給嫁出去了?哎喲可愁死我了,他們就沒想過,萬一小食攤兒生意不好咋辦呢?不對,爹想過的,他說真的買賣沒做成,土豆地瓜管飽。”
說話間,家裏其他人也出來了,這不是才初三嗎?倒是還要走親訪友,不過也不急於一時,大家夥兒倒是都有志一同的看起了寧家姐弟倆唱戲。
寧氏太絕望了,好在她弟弟剛才那番話安慰到了她:“對哦,我已經嫁出來了,你們吃糠喝稀都不關我的事兒。”
“姐!!!!!!!!”
“你要是我親妹,當初我怎麽著也會撮合你和五郎,輪不到表妹。可你這不是……”寧氏一眼瞄見了五郎夫妻倆出來,順口說了一句話,被點到名的五郎媳婦牛氏倒是沒啥反應,卻差點兒沒把五郎和她弟弟嚇得一個踉蹌。
“波崽兒啊,早飯吃了沒?吃了?進來喝碗熱粥暖暖身子,來來。”朱母喚了波崽兒進屋,又打發其他人該幹啥幹啥去,回身對寧氏道,“寧氏你也是,啥話都往外頭說,也不怕嚇死人。”
寧氏有氣無力的“哦”了一聲,盡管沒再說什麽,可從她的表情來看,還是能看出滿滿的生無可戀。
王香芹本來都要往豬舍去了,腳都邁出了,忽的一頓,喃喃自語的道:“波崽兒?寧氏?”她訝異的回過來,問寧氏,“你弟叫什麽?寧波崽?”
“寧波。”寧氏頹頹的回道。
“那二嫂你娘家是不是還有個姐妹叫寧夏啊?”王香芹忍不住吐槽了一句,隨後就看到寧氏和波崽兒齊刷刷的看過來,就連已經進了堂屋的朱母也定定的看著她,嚇得她說話都打磕絆了,“咋、咋了?”
波崽兒伸手指了指他姐,寧氏反手指著自己:“寧夏。”
王香芹:……
你娘是中國地圖啊啊!
就聽寧氏回道:“我家啊,我哥叫寧冬生,因為他是冬天出生的。我呢,夏天生的,本來想叫寧夏生,我娘覺得拗口,怎麽喊都不對味兒,就幹脆管我叫寧夏了。本來我娘家可以順著季節下來的,結果我弟也是冬天生的,總不能叫寧大冬寧二冬吧?正好啊,我爹叫寧大河,河面上不是有波嗎?那就叫他寧波了,小名波崽兒。”
一旁的波崽兒猛點頭:“我覺得挺好的,寧冬生、寧夏、寧波,聽著我哥就是撿來的。”
寧氏一個眼刀子甩過去,波崽兒秒速改口:“不不,我和我姐才是撿來的……姐啊,你倒是想想辦法啊,再這麽下去,嫂子都要跟著叛變了。”
“咋說?”
“還能咋說啊!你原先指望嫂子約束哥哥,可你也不想想,她就算管得住哥哥,還能管的了爹娘?前頭過年,爹娘把家裏的錢全都花了,買了一堆吃的。嫂子氣得夠嗆,可東西都買來了,不吃還能咋地?就算她不吃,你以為這錢就能省下來?不能啊,所以嫂子也跟著吃吃吃,你昨個兒沒瞧見?她如今啊,抵得上原先三個她!”
寧氏懵了一下:“她不是懷了?”
“沒啊!懷啥懷,誰跟你說的她懷了?她那是胖的!吃出來的!”波崽兒要瘋了,“娘也胖了好多你沒發覺?難不成娘還能懷啊!”
波崽兒好可憐,就一個十來歲的小孩兒,委屈巴巴的控訴家裏人跟那蝗蟲似的,能吃啊,太能吃了。他就一孩子,為了不靠譜的全家那是操碎了心。
“實在不行你也嫁了吧,給人當上門女婿去。”寧氏不負責任的隨口出著瞎主意,回應她的是波崽兒的死魚眼。
後續咋樣了,王香芹沒接著看,她生怕餓壞了她的豬們,急急的往隔壁豬舍煮豬食去了。不過,有個想法還是在她腦海裏紮根萌芽了。
原來她二嫂叫寧夏啊,寧夏……為啥不賣羊肉串去呢?他們秀水村少有養羊的人家,可隔壁秀山村卻多的是。羊肉膻,有些人是吃不慣,可只要調料配得好,那味道簡直了。再一個,羊肉大補,很多人都喜歡吃羊肉喝羊湯一定要等到冬日裏,實則不然,都說“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當然過量了肯定不行,可羊肉比豬肉貴,想過量也是挺不容易的。
就這樣,王香芹一面煮著豬食,一面琢磨著細節。
羊肉可以去鄰村采購,別地兒肯定也有,廚藝方面二嫂肯定能勝任的,唯一的問題就是調料。這烤羊肉串沒有孜然怎麽行?回頭她得想想法子,打聽下縣裏有沒有孜然。要是沒有的話,還得考慮別的替代品,不過那就是二嫂的事情了,她可以幫著品鑒。
王香芹正煮著豬食,不多會兒路邊走過了幾人,見著王香芹遠遠的沖她打了招呼。
正月裏,多的是走親訪友的,他們老朱家住得也不是很偏僻,只是平日裏沒人特地從這邊過,正月裏閑逛的人太多了,再就是朱母提前備下了不少糖塊果子,就等著親戚家的孩子過來討要。因此,正月裏的老朱家比平常熱鬧了好多。
見打招呼的人走遠了,王香芹也沒把這事兒放心上,自顧自的忙活起來。
誰知,沒過多久又有大娘嬸子結伴過來了,徑直走到了豬舍前的空地上,有一搭沒一搭的同她說話:“瞧瞧四郎媳婦,把這豬養得多肥啊,年前咋沒殺?這是留著年中殺?你呀,還是太年輕了,年前肉價貴,就算沒那麽肥,買的價也不低的,幹嘛要多養這幾個月呢。”
“二大娘你想岔了,四郎媳婦是打算留著做種豬。瞧瞧,那邊一排的母豬都是懷上的吧?”
沒等王香芹回答,早先那大娘就驚訝的叫出聲兒:“你在煮啥啊?這是豬食?”
王香芹低頭瞧了瞧,才道:“是啊,煮豬食,這是專門快臨盆的母豬配的。”見幾人一臉的不解,她耐心的解釋道,“妊娠最後一個月的胎兒發育很快的,需要大量的營養,所以我才加大了精細飼料的供應。簡單的說,就是要多吃點兒好東西,肚子裏的豬崽子才能身子骨壯壯的。”
道理大家都懂,就是該懵的還是懵。
麥麩、大豆餅、稻谷、菜籽餅、玉米、骨肉粉、魚粉……
盡管已經煮成一鍋了,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成分都分析出來,但僅能瞧清楚的幾樣吃食,就讓大娘嬸子一臉懵。王香芹也盡量解釋了,別的階段的豬飼料肯定沒那麽精細的,甚至妊娠初期的母豬都不用吃的那麽好,那也是因為妊娠初期的胎兒並不需要太多的營養,餵的太好胖的母豬本身,而非供應營養給胎兒。然而,她養的妊娠母豬裏面,最早查出有孕的母豬已經到了孕後期,這個階段需要太多太多的營養物質,一旦營養跟不上,極易造成死胎,又或者勉強生下來了,成活率卻很低。
王香芹當然不可能解釋得那麽清楚,不過也大致了解釋了一番。
看大娘嬸子那表情,聽肯定是聽懂了,孕期要吃好的嘛,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明顯大家還是沒有認可王香芹的做法,就感覺……咋說呢……
“你這是養豬呢,還是伺候祖宗呢?”半晌,某大娘才喃喃的擠出這麽一句話,“我年輕時候懷孕生娃,就是天天吃紅薯粥的,連個細白面都吃不上。”
“我家就更別提了,你這養豬……你大嫂吃啥啊?她不是也懷了?”又有人問道。
王香芹露出了尷尬而又不失禮貌的笑容,誠懇的表示,她也不知道她大嫂在吃啥,畢竟她只負責煮豬食,給家人做飯的活兒,眼下主要是五郎媳婦牛氏管著。
結果,她這話又引起了驚呼聲。
“你們家居然讓個剛進門才一個月的新媳婦管竈屋的活兒啊!真真是厚道人。”
燒飯做菜是有油水的活兒,多半人家都是當婆婆的管著,又或者活兒讓媳婦幹,一應的吃食都是由婆婆牢牢的捏在手裏。可老朱家必須不能啊,道理很簡單,朱母和寧氏平常都要外出擺小食攤兒,要是朱母捏著糧食不放,那回來就可以看到被餓死的一家子人了。也因為平常習慣了,哪怕正月裏朱母不太出門,也不會死盯著那點兒糧食吃食不放的。
王香芹費了點勁兒才打發走了閑聊天的大娘嬸子,不想,人家倒是離開了豬舍,卻是徑自去找她大嫂溫氏了。
在村子裏,溫氏的人緣比老朱家其他妯娌要好很多,畢竟全家就屬她最閑,再一個,別看她老喜歡在弟媳婦跟前擺譜,可在村裏其他大娘嬸子跟前,她還是很收著的,說話也是好聲好氣的,哪怕時常抱怨一些事兒,也多得是人願意聽。
這不,溫氏就同幾個素來聊得不錯的村中婦人說開了。
她倒是沒敢抱怨婆婆偏心之類的話,只說這年頭啊,當真是人不如豬。
“……你們都知道了吧?哎喲這個王氏啊,我都不知道該怎麽說她。她這哪裏是伺候豬啊,別人伺候祖宗都沒她那樣兒。一天到晚的待在豬舍裏就不說了,成天打掃這邊擦洗那邊我也懶得說道了,就說給豬吃的那些東西,還不稀罕剩飯剩菜,只要最新鮮的。原先餵的起碼只是豬草和豆渣,後來她養的母豬接二連三的懷上了,你們猜怎麽著?”
“哎喲,她還給母豬們做好吃的,說什麽不加餐肚子裏的仔豬養不好。還非要跟我說,這什麽懷孕初期、中期、後期,吃的東西是不一樣的。每個階段要餵啥東西,都是有定量的,她還讓我二弟妹從鎮上幫她稍帶了個秤,要配比啥啥啥的。”
“我看,她就是傻!不單傻,還壞得很。”
“唉,我真的不知道說她什麽才好,我這個做大嫂的,還不如母豬金貴!哦對了,我還沒說呢,她早先同我說,母豬生產完了要那個什麽……產後護理,就是坐月子!你說氣人不氣人,她要伺候母豬坐月子!”
溫氏說到後面,已經不是抱怨那麽簡單了,簡直氣到不行。
然而,更氣的人事情還在後面,而且還是排著隊來的,就跟專門來搞她似的。
一般來說,母豬的妊娠期從最初的受精開始,到最後的分娩結束,大概是111天到117天之間。當然,系統確定母豬妊娠成功通常需要三到五天時間,有些則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在這期間,胎兒的生長發育是完全依賴母體的,而母豬不是人類,它們的健康狀況以及營養吸收則完全依賴於養殖者。
王香芹從得到系統通知有母豬妊娠成功後,就將絕大多數的精力放在了妊娠母豬身上。當然,這不代表她就不管其他豬了,只是將更多的註意力投放在了妊娠母豬上頭,其他的雜事,四郎幫著分擔了很多,尤其在地裏的活兒徹底忙完之後,他就跟王香芹一起,埋頭於豬舍的管理上。
在王香芹有意識無意識的科普下,四郎也被迫灌輸了不少養豬知識。
就拿妊娠母豬來說,王香芹告訴他,妊娠期間照顧妥當,母豬才能生產出數量多、體重大、生命力頑強的仔豬。而且,母豬的產後護理,也決定了泌.乳.性能和質量,從而再度提高初生仔豬的身體素質。
四郎聽了絕大多數,還以此反推了一波:“怪不得以前大伯娘養的母豬,好不容易下了十多個仔豬,只養活了一小半。還有一次,母豬下了崽沒多久就癱了。從那以後,大伯娘就跟娘一樣,寧可每年開春捉豬崽,也不想費勁兒養母豬了。”
王香芹了然。
鄉下人家養豬的多,養母豬繁殖的少,其根本原因就是沒這個意識,跟原先一樣的餵法,直接導致胎兒營養不良,流產死胎倒是不太多,但生產下來後,看著就沒精氣神,或者養不了多久就沒了。
這個道理其實還通用於人,為啥這年頭的小兒夭折率那麽高,除開一部分是因為醫療水平不夠外,還有些原因在於胎兒在母體中並未好生發育。說白了,當娘的自己都吃不飽,肚子裏的孩子怎麽可能養得好呢?先天沒調養好,哪怕勉強生下來了,這身子骨又能好到哪裏去?更可怕的是,好多人家在孕婦懷孕期間倒是讓吃飽喝足的,可一旦生下來了就不管了,仿佛任務完成了,你該幹啥就幹啥去吧。殊不知,母體未保養好,會直接導致泌.乳問題,從而影響到初生兒的身體健康。
老朱家正好有個孕婦在,王香芹上輩子沒結婚也沒生過孩子,因此對孕婦相關知識了解的不深。不過,她還是提醒了家裏人,要給溫氏多補充些營養,還拿了她養的母豬舉例子。
王香芹倒是好意,只可惜溫氏並不領情。
非但不領情,還氣了個夠嗆。
“大郎,你說四弟妹她到底是啥意思啊?一面又說讓我好好養身子,一面又提她養的母豬……她這是拿我跟母豬比?哎喲氣死我了!”
關鍵還不在於王香芹拿母豬跟溫氏比,關鍵是比還沒比過。
這就很尷尬了。
更慘烈的事情還在後頭,隨著初春的到來,豬舍裏最早懷孕的母豬終於到了預產期。王香芹是有系統這個金手指的,會提前通知她每頭妊娠母豬的具體預產期,這個時間是相當準確的,但也不一定百分百正確,畢竟每頭豬的情況都不同,偶爾提前個一天半天的,也屬於正常範圍。
早有經驗的王香芹提前小半日就蹲守在了即將臨盆的母豬欄裏,至於所需的東西更是早早的就備下了。
母豬臨產前,王香芹就在其豬欄裏提前鋪上了清潔幹凈的幹稻草,全是用滾水燙過後又仔細曬幹的,保證幹凈無憂。等母豬分娩後,立刻更換墊草,將汙物清除,時刻保證墊草和整個豬欄的幹燥清潔。同時還要防風傾襲,畢竟眼下還是初春,外頭仍是挺冷的,母豬剛分娩完的第一天,需要格外得謹慎。
同時,因為在分娩時失水過多,母豬會格外得身體虛弱疲乏無力,因此王香芹提前準備好了麥麩鹽水湯,成分倒是簡單,不過是麥麩加食鹽和水,視情況餵個兩三次。
做這些事情時,王香芹壓根就沒有瞞著其他人,起碼沒有刻意隱瞞。尤其她本人必須在分娩母豬欄裏,四郎一個人根本就忙不過來其他事情,寧氏和二郎也加入了進來,家裏其他人或多或少的都幫了些忙,只溫氏除外。
這回倒不是溫氏故意拿喬,而是朱母不讓。
他們這兒的風俗習慣裏,有一條就是懷孕的女人不可以進產房。雖說情況有些不大相同,可朱母也吃不準母豬分娩算不算在內,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朱母讓溫氏老實待在家裏,哪兒都別去。
溫氏倒是聽話的待在了家裏,可隔壁豬舍那麽大的動靜,她還是聽到了。尤其王香芹一聲聲的吩咐其他人幫忙,她也皆聽在了耳裏。
一個沒忍住,溫氏想的是,等她臨盆時會有這麽大動靜嗎?
而另一邊人在豬舍裏的朱母想法更奇葩,她偷偷的跟朱父說:“我咋瞧著四郎媳婦比村頭苗穩婆還能耐?我看回頭大郎媳婦生娃,都不用去請人了,她上就成了。”
“瞎說啥呢,她自個兒都沒生過孩子!”
“我看她手法挺老臉的,感覺接生過好多次一樣……唉,我就隨口這麽一說,肯定還是要請穩婆的,就四郎媳婦那麽年輕我也不放心啊!”
朱母不會想到,她就這麽無心一說,卻是猜到了某些事實。王香芹當然不是頭一次給母豬接生了,事實上連她自己都記不清楚到底給多少母豬接生過了。除了手法老練外,王香芹因為系統的緣故,還能額外給母豬和仔豬不少好處,相當於小幅度的增益了。
第一頭母豬平安分娩,一共誕下了十二頭仔豬,每一只都格外得健康活潑,看得朱母兩眼放光。
要說老朱家這邊,除了王香芹外,也就朱母對養豬最為熟悉了。可就算她以往每年都會捉豬崽來養,卻也是頭一回看到初生的仔豬,還是這麽健壯的仔豬。
“剛出生就這麽活潑?我咋看著像是出生五六天的?”朱母何止眼熱,她還第一時間想到了,“這麽康健咱們家全留下吧,一頭也不賣!哦不對,我答應了大嫂要給她留兩頭的。”
一時間,朱母陷入了天人交加之中。
從情感上來說,她肯定是更在乎自家人的,有好東西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自己家。可理智上又告訴她,她大嫂對她一直不錯,也不能太自私了。思量了半晌,她咬咬牙:“還是分你大伯娘一頭……兩頭吧。養的可真好啊,太好啊。”
“除開這頭母豬,咱們家豬舍裏還有十八頭懷孕的母豬。這個月會臨盆的有五頭,懷相都十分得好,每個應該都有超過十頭仔豬。”王香芹手頭上的活兒暫時告一段落,回神給朱母細細解釋,“不過我還是不建議大伯娘抱這胎的,眼下天氣還不是很熱,不如等月底或者下月初抱新生的。再不就是,我幫她養大一些再說。”
“成成,都成,你說了算!”
朱母是不知道王香芹哪來的這麽足的底氣,不過眼下的情況確實如她所言,那還有什麽好說的?聽著唄。
王香芹又道:“分娩是結束了,不過產後護理很重要的。尤其哺乳母豬不能受到驚嚇,還請娘回頭吩咐下家裏的娃兒,不要太吵鬧了。”
萬幸的是,他們村裏沒有放鞭炮的,不知道是這東西沒普及,還是價格太貴了,根本就沒人買。王香芹覺得應該是後者,因為在她的記憶裏,當日她妹妹王香椿出嫁時,家裏是放了好多鞭炮的。
對於王香芹的要求,朱母是一口答應。
“他倆不是在上學嗎?回頭我跟楊鐵蛋說一聲,讓他放學後多教一段時間,就……就給他拎兩只雞去好了。”
這才是真正的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在豬毛和竈臺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朱母擅自決定讓他們留堂開小竈。更可怕的是,這個決定居然得到了溫氏的支持,溫氏頭一次沒嫌朱母拿她的雞,而是親自去屋後捉兩只大肥雞,也沒讓朱母跑,而是由她去了一趟村學那頭。
也不知道她是怎麽說的,反正原本只需要上大半天學的豬毛和竈臺,在別的同窗放學後,被先生留下來單獨開了小竈。至於原因,家裏人也沒有隱瞞,直說是因為隔壁豬舍裏的母豬需要靜養,仔豬也不能受到驚嚇,所以請他倆晚點兒回家。
豬毛、竈臺:……………………
這才是真正的人不如豬啊啊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