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九章 兄弟逃席聞危言,武氏三思逞心計
關燈
小
中
大
刺客?
這是李賢聽到那莫名其妙一句話的時候,心中生出的第一反應。然而,那念頭來得快去得也快,要知道,這芙蓉園為了今天的夜宴,上上下下的人也不知忙碌了多久,尤其是內侍省那些有頭有臉的宦官們更是累了個人仰馬翻,怎麽也不可能被人混進來。再說了,芙蓉園外駐紮的羽林軍又豈是吃素的?
然而,雖說不是刺客,這話聽來總歸沒什麽善意,因此,他在李弘的肩膀上輕輕一捏,對方立刻會意地屏息凝神,靜聽人家究竟要說些什麽。可是,這節骨眼上,那聲音忽然又壓低了下來,加上四周鳴蟲鼓噪,一時間那隨風飄來的聲音竟是模模糊糊,難以分辨清楚。
“吐蕃……疏勒王……舉旗……”
“李遮匐……不死……李繼諸……”
模模糊糊幾個字一過,兩個說話的聲音忽然偃旗息鼓,到最後一點聲息都沒了。李賢在那裏等了許久也不聽下文,遂低聲吩咐李弘站在原地不要動,自己則悄悄掩了上去,沒一炷香功夫便回轉了來,頗有些懊惱。
“人已經走了,聽這聲音,肯定是今晚參加夜宴的某個番子!”
對於聽壁角的勾當,李弘這個太子自然沒什麽經驗,但是對於國家大事,他的經驗就比李賢豐富多了。可仔細思量了一下那簡簡單單幾個詞,他一時卻也找不出什麽思路,此時,見一縷月光從樹葉的縫隙中射下來,正好照在李賢臉上,映襯出一張咬牙切齒的臉,他頓時為之莞爾。
“有什麽可懊惱的,我大唐東征西討滅的國家部落不少,那些番邦嘴上臣服,心裏不服的多了,不過幾句話的光景,有什麽好擔心的?遼東指日可待,至於西北,你這個雍王不是親自在那裏打了一場大勝仗?如今還有裴行儉看著,出不了事。”
這再赫赫有名的名將也未必能保證百戰百勝,他這太子兄長居然斷言出不了事?李賢白眼一翻,沒好氣地說出了一番話。
“五哥你是沒去過西域那地方,不知道那裏的風險。那裏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就是連綿起伏的高山,沒有中原這種城池,大唐雖說設了安西大都護府,但那不過是名義上的所有權,安西四鎮的兵權還是掌握在各自的王手上,這不亂還好,一亂就是大亂。就比如吐蕃,眼下雖然說他們國內鬥得不可開交,但一旦內鬥完了,就該打別的主意了!”
泱泱中國講究的是氣度,所以,這儲君作為未來的君王,太傅所講授的第一課中,往往就是仁義氣度。這中原歷朝歷代,在內鬥的時候無不是你死我活恨不得死掐到底,但每每對外作戰,卻往往是點到為止。換言之,也就是你上了降表表示了“誠意”,這兵也就能撤了,順便朝廷還會表示一下大方,充闊佬似的拿出錢糧支援一下,哪怕那年頭中原百姓都得勒緊褲帶過日子。
這就是中原大國的氣度!
李弘就是從小潛移默化,深受這種教育影響的儲君。太宗皇帝當年制進德冠賜予文武百官,就是為了顯示文治大於武治,這天下太平就得收刀兵入庫,歷來是文臣鼓吹的重點——原因很簡單,要維持一支百戰精兵,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李弘還有一點非常卓越的優點,那就是從善如流——不過這從善如流只是針對某些人而言,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待遇。因此沈吟片刻,他便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我想辦法把剛剛說話的那兩個人的身份查清楚。”李賢一根根捏著手指,面上依舊是笑瞇瞇的,“雖說今天來的番人不少,但能夠和這兩句話搭上邊的總歸還有限。大不了我讓慕容覆那小子出馬,讓他四處拜拜門頭也好。”
李弘還沒來得及提出自己的意見,忽然又聽得不遠處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緊跟著,隨風就飄來一股酸臭的味道。他只是眉頭一皺,旁邊的李賢就立刻拽著他退到了上風的位置。順著樹枝的枝丫,隱約能看到那個扶著樹幹不斷嘔吐的人影。
李賢瞧著那家夥頗覺得有些眼熟,再一想,不就是早上剛剛見過的武三思?忖度這時候上去見面沒什麽意思,他聳聳肩拉著李弘就想走,忽然感到一絲不對勁——這喝酒喝多了嘔吐是很自然的,可看武三思的光景,分明是摳著喉嚨使勁往外嘔吐,更像是想把吃進去的東西全都吐出來。
這家夥……不是懷疑有人在酒菜中下毒吧?
這人長大了,當年那結下的梁子李賢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此時除了覺得好笑沒有其他想法——你武三思又不是什麽大人物,死一個活一個有什麽大不了的?武後若真的要下毒,就是當面賜你毒藥,你敢不吃?
“那個人似乎是……”
看到李弘似乎也要認出人了,李賢趕緊一把拖著他就走,一路上又接連打岔,楞是硬生生讓對方忘了這事。兩人重回席上的時候,通身大汗已經都息了,這一落座才發現,筵席也已經進行到了尾聲,幾個文學臣子正在那裏奉制和詩,此時正輪到上官儀,而另一頭一排往下坐著的十一個新科進士個個都在絞盡腦汁,顯然是想憋著勁占得頭名。
老上官雖說名氣大,但做詩其實不如他的文章,但這個首席宰相往那裏一坐,揮灑自如地把詩一吟,就是不好也有人說好。而李大帝如今雖然不是文學青年,但對於文學還是很有愛好研究,對上官儀這個寵臣的信任這些年也只是略減,所以自然也是稱讚有加,親自斟了一杯酒讓王福順拿了下去。
唐人愛詩,所以這做詩的勾當竟是一個個輪下去,從宰相到尚書,從學士到中書舍人,人人都要獻技,一首首華麗的詩篇婉轉流出,卻可謂是詩文與美酒齊飛,皓月與鳴蟲共賞,而李賢卻漸漸打起了瞌睡——他不是什麽詩評家,但問題是,這詩是否空洞,除了頌聖之外有沒有格調,他勉強還是有點感覺的。
剛剛太子雍王兩兄弟逃席,別人沒註意,有幾個人還是註意到的,比如說心思縝密的武後,比如說眼觀八方的上官儀。所以,當這兩人看見李賢端著個酒杯伏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額頭同時爆起了一根青筋。於是,坐在李賢身邊的李弘,就領受到了四道犀利的目光。
這下子,原本想代為遮掩一下的他也坐不住了,遂用力推了李賢一把。然而,不知道是故意為之還是根本就睡熟了,他就只見李賢挪動了一下胳膊照舊睡,頓時為之氣結。
“五哥想叫醒六哥?”李顯唯恐天下不亂地湊了上來,見李弘沈著臉點頭,他就拍胸脯大包大攬道,“放心,看我的!”
他小心翼翼地湊近李賢的耳朵,猛地叫嚷了一聲:“屈突申若來了!”
李賢幾乎是一個激靈驚醒過來,旋即四面一望,發覺壓根不見大姊頭的蹤影,他才知道是有人弄鬼,不免狠狠瞪了李顯一眼。後者一面往李弘身後縮,一面笑嘻嘻地道:“不關我的事,是五哥讓我叫醒你的!六哥你可真逍遙,這種時候還睡大覺,剛剛母後和上官相公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不就是瞇瞪一會罷了,怎麽誰都喜歡盯著自己?
不情願地重新坐直,李賢終於看到了武後那邊嗔怒的目光,至於老上官的眼神則被他本能地忽略了過去。要說那十一個進士還是很有真才實學的,那詩雖不能說有什麽雄渾的格調,卻勝在寧靜而致遠,不愧是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角色。
正東張西望的時候,這應制詩似乎暫時告一段落,他還沒來得及松一口氣,忽然就只見內侍們從皇親國戚那邊的席上收上來一疊墨跡淋漓的卷子,這才明白除了賦詩的之外,其他人也都有份。瞧見太子李弘和李顯已經笑吟吟地交出了卷子,再看看自己面前的一片空白,他眼珠子一轉,幹脆就把白卷交了上去,讓王福順一下子呆住了。
卷子收上來,武後自不免一份份細看,順便和丈夫一起品評。待看到那張白卷的時候,李治固然為之愕然,她也是一陣奇怪,幾乎不曾細想,她就擡頭給了李賢一個惱怒的眼神——敢於在這種事情上弄鬼的,除了她這個不省心的兒子絕對沒有別人。
“彼木生何代,為槎覆幾年。欲乘銀漢曲,先泛玉池邊。
擁溜根橫岸,沈波影倒懸。無勞問蜀客,此處即高天。”
李治忽然抽出一張卷子念了出來,最後指著卷子上的名字對武後道:“看不出,媚娘你的侄兒還有這樣的本事,年紀輕輕詩倒是做得不錯。”
召回武家那些子弟,對於武後來說不過是一件小事。畢竟,在名義上,榮國夫人楊氏也是武元慶武元爽的嫡母,其他人也是楊氏的晚輩。就是這晚上的做詩,她也沒指望這些武家人能有什麽表現,所以,聽到李治這誇獎,她順勢謙遜了一句,然後便往武家那一席望去。
她看到的,是幾張恭順得無以覆加的臉孔。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這是李賢聽到那莫名其妙一句話的時候,心中生出的第一反應。然而,那念頭來得快去得也快,要知道,這芙蓉園為了今天的夜宴,上上下下的人也不知忙碌了多久,尤其是內侍省那些有頭有臉的宦官們更是累了個人仰馬翻,怎麽也不可能被人混進來。再說了,芙蓉園外駐紮的羽林軍又豈是吃素的?
然而,雖說不是刺客,這話聽來總歸沒什麽善意,因此,他在李弘的肩膀上輕輕一捏,對方立刻會意地屏息凝神,靜聽人家究竟要說些什麽。可是,這節骨眼上,那聲音忽然又壓低了下來,加上四周鳴蟲鼓噪,一時間那隨風飄來的聲音竟是模模糊糊,難以分辨清楚。
“吐蕃……疏勒王……舉旗……”
“李遮匐……不死……李繼諸……”
模模糊糊幾個字一過,兩個說話的聲音忽然偃旗息鼓,到最後一點聲息都沒了。李賢在那裏等了許久也不聽下文,遂低聲吩咐李弘站在原地不要動,自己則悄悄掩了上去,沒一炷香功夫便回轉了來,頗有些懊惱。
“人已經走了,聽這聲音,肯定是今晚參加夜宴的某個番子!”
對於聽壁角的勾當,李弘這個太子自然沒什麽經驗,但是對於國家大事,他的經驗就比李賢豐富多了。可仔細思量了一下那簡簡單單幾個詞,他一時卻也找不出什麽思路,此時,見一縷月光從樹葉的縫隙中射下來,正好照在李賢臉上,映襯出一張咬牙切齒的臉,他頓時為之莞爾。
“有什麽可懊惱的,我大唐東征西討滅的國家部落不少,那些番邦嘴上臣服,心裏不服的多了,不過幾句話的光景,有什麽好擔心的?遼東指日可待,至於西北,你這個雍王不是親自在那裏打了一場大勝仗?如今還有裴行儉看著,出不了事。”
這再赫赫有名的名將也未必能保證百戰百勝,他這太子兄長居然斷言出不了事?李賢白眼一翻,沒好氣地說出了一番話。
“五哥你是沒去過西域那地方,不知道那裏的風險。那裏不是一望無際的草原,就是連綿起伏的高山,沒有中原這種城池,大唐雖說設了安西大都護府,但那不過是名義上的所有權,安西四鎮的兵權還是掌握在各自的王手上,這不亂還好,一亂就是大亂。就比如吐蕃,眼下雖然說他們國內鬥得不可開交,但一旦內鬥完了,就該打別的主意了!”
泱泱中國講究的是氣度,所以,這儲君作為未來的君王,太傅所講授的第一課中,往往就是仁義氣度。這中原歷朝歷代,在內鬥的時候無不是你死我活恨不得死掐到底,但每每對外作戰,卻往往是點到為止。換言之,也就是你上了降表表示了“誠意”,這兵也就能撤了,順便朝廷還會表示一下大方,充闊佬似的拿出錢糧支援一下,哪怕那年頭中原百姓都得勒緊褲帶過日子。
這就是中原大國的氣度!
李弘就是從小潛移默化,深受這種教育影響的儲君。太宗皇帝當年制進德冠賜予文武百官,就是為了顯示文治大於武治,這天下太平就得收刀兵入庫,歷來是文臣鼓吹的重點——原因很簡單,要維持一支百戰精兵,花費實在是太大了。
不過,李弘還有一點非常卓越的優點,那就是從善如流——不過這從善如流只是針對某些人而言,並非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待遇。因此沈吟片刻,他便問道:“那你的意思是……”
“我想辦法把剛剛說話的那兩個人的身份查清楚。”李賢一根根捏著手指,面上依舊是笑瞇瞇的,“雖說今天來的番人不少,但能夠和這兩句話搭上邊的總歸還有限。大不了我讓慕容覆那小子出馬,讓他四處拜拜門頭也好。”
李弘還沒來得及提出自己的意見,忽然又聽得不遠處傳來一陣嘔吐的聲音,緊跟著,隨風就飄來一股酸臭的味道。他只是眉頭一皺,旁邊的李賢就立刻拽著他退到了上風的位置。順著樹枝的枝丫,隱約能看到那個扶著樹幹不斷嘔吐的人影。
李賢瞧著那家夥頗覺得有些眼熟,再一想,不就是早上剛剛見過的武三思?忖度這時候上去見面沒什麽意思,他聳聳肩拉著李弘就想走,忽然感到一絲不對勁——這喝酒喝多了嘔吐是很自然的,可看武三思的光景,分明是摳著喉嚨使勁往外嘔吐,更像是想把吃進去的東西全都吐出來。
這家夥……不是懷疑有人在酒菜中下毒吧?
這人長大了,當年那結下的梁子李賢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此時除了覺得好笑沒有其他想法——你武三思又不是什麽大人物,死一個活一個有什麽大不了的?武後若真的要下毒,就是當面賜你毒藥,你敢不吃?
“那個人似乎是……”
看到李弘似乎也要認出人了,李賢趕緊一把拖著他就走,一路上又接連打岔,楞是硬生生讓對方忘了這事。兩人重回席上的時候,通身大汗已經都息了,這一落座才發現,筵席也已經進行到了尾聲,幾個文學臣子正在那裏奉制和詩,此時正輪到上官儀,而另一頭一排往下坐著的十一個新科進士個個都在絞盡腦汁,顯然是想憋著勁占得頭名。
老上官雖說名氣大,但做詩其實不如他的文章,但這個首席宰相往那裏一坐,揮灑自如地把詩一吟,就是不好也有人說好。而李大帝如今雖然不是文學青年,但對於文學還是很有愛好研究,對上官儀這個寵臣的信任這些年也只是略減,所以自然也是稱讚有加,親自斟了一杯酒讓王福順拿了下去。
唐人愛詩,所以這做詩的勾當竟是一個個輪下去,從宰相到尚書,從學士到中書舍人,人人都要獻技,一首首華麗的詩篇婉轉流出,卻可謂是詩文與美酒齊飛,皓月與鳴蟲共賞,而李賢卻漸漸打起了瞌睡——他不是什麽詩評家,但問題是,這詩是否空洞,除了頌聖之外有沒有格調,他勉強還是有點感覺的。
剛剛太子雍王兩兄弟逃席,別人沒註意,有幾個人還是註意到的,比如說心思縝密的武後,比如說眼觀八方的上官儀。所以,當這兩人看見李賢端著個酒杯伏在桌子上呼呼大睡,額頭同時爆起了一根青筋。於是,坐在李賢身邊的李弘,就領受到了四道犀利的目光。
這下子,原本想代為遮掩一下的他也坐不住了,遂用力推了李賢一把。然而,不知道是故意為之還是根本就睡熟了,他就只見李賢挪動了一下胳膊照舊睡,頓時為之氣結。
“五哥想叫醒六哥?”李顯唯恐天下不亂地湊了上來,見李弘沈著臉點頭,他就拍胸脯大包大攬道,“放心,看我的!”
他小心翼翼地湊近李賢的耳朵,猛地叫嚷了一聲:“屈突申若來了!”
李賢幾乎是一個激靈驚醒過來,旋即四面一望,發覺壓根不見大姊頭的蹤影,他才知道是有人弄鬼,不免狠狠瞪了李顯一眼。後者一面往李弘身後縮,一面笑嘻嘻地道:“不關我的事,是五哥讓我叫醒你的!六哥你可真逍遙,這種時候還睡大覺,剛剛母後和上官相公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不就是瞇瞪一會罷了,怎麽誰都喜歡盯著自己?
不情願地重新坐直,李賢終於看到了武後那邊嗔怒的目光,至於老上官的眼神則被他本能地忽略了過去。要說那十一個進士還是很有真才實學的,那詩雖不能說有什麽雄渾的格調,卻勝在寧靜而致遠,不愧是千軍萬馬中殺出來的角色。
正東張西望的時候,這應制詩似乎暫時告一段落,他還沒來得及松一口氣,忽然就只見內侍們從皇親國戚那邊的席上收上來一疊墨跡淋漓的卷子,這才明白除了賦詩的之外,其他人也都有份。瞧見太子李弘和李顯已經笑吟吟地交出了卷子,再看看自己面前的一片空白,他眼珠子一轉,幹脆就把白卷交了上去,讓王福順一下子呆住了。
卷子收上來,武後自不免一份份細看,順便和丈夫一起品評。待看到那張白卷的時候,李治固然為之愕然,她也是一陣奇怪,幾乎不曾細想,她就擡頭給了李賢一個惱怒的眼神——敢於在這種事情上弄鬼的,除了她這個不省心的兒子絕對沒有別人。
“彼木生何代,為槎覆幾年。欲乘銀漢曲,先泛玉池邊。
擁溜根橫岸,沈波影倒懸。無勞問蜀客,此處即高天。”
李治忽然抽出一張卷子念了出來,最後指著卷子上的名字對武後道:“看不出,媚娘你的侄兒還有這樣的本事,年紀輕輕詩倒是做得不錯。”
召回武家那些子弟,對於武後來說不過是一件小事。畢竟,在名義上,榮國夫人楊氏也是武元慶武元爽的嫡母,其他人也是楊氏的晚輩。就是這晚上的做詩,她也沒指望這些武家人能有什麽表現,所以,聽到李治這誇獎,她順勢謙遜了一句,然後便往武家那一席望去。
她看到的,是幾張恭順得無以覆加的臉孔。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