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關燈
小
中
大
沒有讓韓邈等太久, 只是七八日, 相州就有來使。如今已經覆判相州的韓琦韓相公, 讓人捎來了一封書信。
仔仔細細看過了韓琦的來信,韓邈輕聲一嘆:“相公真乃直臣也。”
其實韓邈最擔心的,就是韓琦對於新法的態度。之前的“農田水利法”, 韓琦並沒有太大意見,故而《日新報》可以順水推舟,支持一下新法, 乃至為其查漏補缺。到了“保甲法”和“將兵法”, 事關軍事,《日新報》根本沒有發言的立場, 也就避而不談。
而現在的“募役法”就大大不同了。此法是要“公議”的,要天下官吏都來“論定”, 無人有異議了方才施行。這是天子和王安石對於“募役法”的看重,同時也其軟肋所在。若是民意洶洶, 這新法還能施行嗎?
而引導民意的最好手段,正是《日新報》這樣的報紙。更重要的是,久居東京城的百姓, 未必會支持這個新法。因為新法欲對城市中的上五等戶, 官戶,僧道戶等等征收“助役錢”。偏偏這些人在東京城裏人數眾多。一旦《日新報》有意煽動,怕是能引來山呼海嘯,直接讓天子改了心思,讓這新法無疾而終。
違逆新法, 必然會引來王安石的關註,就算有甄瓊這個聖眷正濃的通玄先生,《日新報》也必然會受打壓。而支持新法,韓琦卻未必會同意。畢竟這個新法不同以往,是真正涉及到了千萬官員、豪富的利益。若是韓琦執意反對此法,《日新報》要不要遵命呢?雖說韓琦重新入兩府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但是他有五個成年的兒子,勢必要繼承其遺澤,再出一位相公也不出奇。更勿論韓邈本就是韓氏疏宗,若是執意悖逆韓琦的意思,將來勢必難做。
更讓人為難的是,韓邈自身並不反對這新法。他經商日久,去過的地方更是不少。見過數不清的中下戶人家,因為“差役法”受累。現在的新法雖有不足,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全盤否定。若是韓琦當真反對新法,韓邈也不免要細細思量,究竟是堅持本心,還是順應人意了。
好在,這封信來得及時,猶若一顆定心丸。
“景聲兄,相公究竟是何安排?”聽聞韓邈之言,一旁枯等了許久的李格非精神一震,立刻問道。
身為《日新報》的主編,他的立場也有些尷尬。一個是他的恩主,護他父子兩代,唯有肝腦塗地方能報答。另一個則是他現在的雇主,也是呵護備至,助他成就名望。這兩人若是起了爭執,他也得左右為難。
韓邈把那封信遞了過去,笑道:“文叔不妨先看看。”
李格非立刻接過信,一目十行看了起來。一直看到信末,他才輕輕松了口氣:“相公天下能臣,所言非同凡響啊。”
這信上說的,實在大大出乎了兩人的意料。韓琦對於“募役法”並不讚同,甚至言詞頗為激烈。但是反對的卻不是“募役”本身,而是其中一些內容。在“募役法”的幾條細則中,有一項極為引人註目,就是原本不需要服役的那些人家,譬如官戶、城郭戶、女戶、單丁戶等,需要繳納平常免役錢的一半,用來助役。
對於尋常的官吏,乃至大戶豪富而言,這當然是侵害了他們的利益。但是韓琦的著眼點不同於這些人。在他看來,“差役法”裏衙前、押司之類的州縣役,本就該是這些上戶的職責。他們逃避日久,現在卻只需比旁人還要輕一半的代價,就能輕松避過。而那些下戶們,每年夏秋就要繳納兩次賦稅,現在竟然還要交免役錢,豈不是又多了一樣苛捐雜稅?
至於針對災年設置的“免役寬剩錢”,就更離譜了。要每年多交二成的免役錢,儲蓄起來,到了災年就無需向民戶征收免役錢了。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若遇災年,本就應該朝廷賑濟,免除賦稅勞役,怎麽還要小民提前支付,變相斂財呢?
此法若是施行,不過是損下戶而益上戶。當年他在並州施政時,曾言“差役法”致使“富者休息有餘,貧者敗亡相繼”。這“募役法”跟當年也相差無幾了。
如此言論,可是直刺根本,想來王安石確實有把這個新法當做“富國之術”來用。而他對於官戶、上戶減免賦稅的寬待,也未嘗沒有一絲自保的心態。萬一過於嚴苛,那些兼並之家的豪富拒不執行,甚至全盤推翻新法,他豈不要難辦?
這些隱晦的想法,都被韓琦看在了眼裏,並明明白白點了出來。這就是為官四十載,歷經三朝的能臣之言了。而他對於韓邈的要求,就是針對這些,在《日新報》上撰文。役法更改不是不行,但是應該想出更穩妥,更完備的方案。
這要求,可比一味反對要好辦多了。
見李格非也明白了韓琦的用意,韓邈笑道:“文叔可想好要怎麽在報上刊文了嗎?”
李格非沈思片刻,有些遲疑:“此事不好在刊首直言,寫成話本故事,又難免失之輕佻。不如分批寫點雜文,議論一二?”
韓邈卻搖了搖頭:“市井中人,哪個耐煩看雜文?若是分批寫來,也不過是些不痛不癢的牢騷罷了。不妨尋些因役破家的案件,刊在市井新聞那欄。最好分為中戶和下戶兩類,既能顯出‘差役法’的惡處,也能點出‘募役法’的不足。物傷其類,必能讓那些百姓更為了解新法的優劣。”
李格非一聽就明白了,大喜讚道:“景聲兄此法妙啊!不如再刊些相關的讀者信函,如此一來,更顯公允。”
現如今,他們要做的並非是支持哪邊,而是就事論事,不偏不倚。也唯有如此,才能讓《日新報》在混亂中存身,同時達成韓琦的指示。
韓邈微微一笑:“文叔此言不差。既然是韓相公吩咐,咱們也要盡一份力才行。”
※
“募役法”的頒布,不止是士林中爭執不休,民間也是有人討論。大多數人聽聞要再交一份錢,就已經忙不疊的放聲大罵。但也有些有識之士,樂見原本那些可以免役的人掏錢助役。
只是如今此法只有細則,尋常百姓哪裏能弄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吵也是吵不出個所以然的。
但是很快,局面就生出了變化。《日新報》在轉載了《京報》上關於“募役法”的總則之後,開始在新聞一版講起了案件。有因為應役衙前,被官人坑害,破家後狀告不得,闔家自戕的。也有原本就窮苦不堪,因役力太苦,死在任上的。更有不少濫征役力,導致民不聊生,棄田而走的。
這些可都是明晃晃的實證,看起來尤為觸目驚心。除此之外,報上還專門僻出了一欄,刊登來信。有些信粗鄙荒唐,講些聽來的鄉人故事。亦有些大大方方計算“募役法”和“差役法”的差別,想要推斷哪種更好。當然,也有更進一步談起了“役力”的根本,和為何富戶也要應役的道理。各種言論不一而足,著實讓觀者津津樂道。
這些他們能看懂啊!不但能看得懂,還能跟人探討一番。因而每到報紙刊發那日,茶樓中都熱鬧非凡。
“我就說了,那‘募役法’是不成的!兩稅都交過了,應役也不是年年都有,為何還要再增一樣免役錢?這怕不是朝中有奸佞,想要斂財害人!”
今天講的案件,是貧戶因為賦稅太重不堪忍受,選擇逃荒流竄,最後從賊的案子。有人看了,立刻感同身受,破口大罵起來。
“應役又不給你發錢,兩年不能在家幹活,這得虧多大一筆?我看交錢倒是省事了,雇些閑漢來做差役不就行了。”這顯然是看了前天報紙的人。那篇講的卻是個中產之家,因為攤上了衙前的重役,最後家破的案子。最是能引起這些中戶的共鳴。
“你們這些都是末節。咱們東京城的百姓,有幾個家裏有田的?往年從沒服過徭役,憑什麽現在要再收一份?”說這話的,一身錦衣,滿面慍色,顯然是個被新法牽累到的上戶。
“憑什麽不能收?”坐在外間,一身粗布麻衣的漢子叫喚起來,“你也不看看應役都是幹什麽的,還不是為官府辦差?這衙門難不成是專給窮戶開的?到頭來還不是官人得了便宜!明明田賦官戶都是要交的,憑什麽就不用服役?”
“君子豈能勞身?”對方恨恨斥道。
“沒讓你勞身啊,掏錢不就行了!你看看那些手力,散從官,還不是為官老爺賣命的。賣命不說,還要破財,簡直不當人子!”義憤填膺的聲調,頓時高了起來,竟然引來了一片讚同之聲。
當然,這些人裏,也不免前幾天還在吹捧“募役法”,過兩日又破口大罵的。不過是隨波逐流,沒有個定念。自然是報上說什麽,他們就信什麽了。
然而不論百姓如何評斷,《日新報》最大的好處,就是下至細民,上至天子都有翻閱。而這些言論會讓無知小民猶疑不定,但是那些能看得懂的,就難免有些坐立不安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仔仔細細看過了韓琦的來信,韓邈輕聲一嘆:“相公真乃直臣也。”
其實韓邈最擔心的,就是韓琦對於新法的態度。之前的“農田水利法”, 韓琦並沒有太大意見,故而《日新報》可以順水推舟,支持一下新法, 乃至為其查漏補缺。到了“保甲法”和“將兵法”, 事關軍事,《日新報》根本沒有發言的立場, 也就避而不談。
而現在的“募役法”就大大不同了。此法是要“公議”的,要天下官吏都來“論定”, 無人有異議了方才施行。這是天子和王安石對於“募役法”的看重,同時也其軟肋所在。若是民意洶洶, 這新法還能施行嗎?
而引導民意的最好手段,正是《日新報》這樣的報紙。更重要的是,久居東京城的百姓, 未必會支持這個新法。因為新法欲對城市中的上五等戶, 官戶,僧道戶等等征收“助役錢”。偏偏這些人在東京城裏人數眾多。一旦《日新報》有意煽動,怕是能引來山呼海嘯,直接讓天子改了心思,讓這新法無疾而終。
違逆新法, 必然會引來王安石的關註,就算有甄瓊這個聖眷正濃的通玄先生,《日新報》也必然會受打壓。而支持新法,韓琦卻未必會同意。畢竟這個新法不同以往,是真正涉及到了千萬官員、豪富的利益。若是韓琦執意反對此法,《日新報》要不要遵命呢?雖說韓琦重新入兩府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但是他有五個成年的兒子,勢必要繼承其遺澤,再出一位相公也不出奇。更勿論韓邈本就是韓氏疏宗,若是執意悖逆韓琦的意思,將來勢必難做。
更讓人為難的是,韓邈自身並不反對這新法。他經商日久,去過的地方更是不少。見過數不清的中下戶人家,因為“差役法”受累。現在的新法雖有不足,但是也不能因噎廢食,全盤否定。若是韓琦當真反對新法,韓邈也不免要細細思量,究竟是堅持本心,還是順應人意了。
好在,這封信來得及時,猶若一顆定心丸。
“景聲兄,相公究竟是何安排?”聽聞韓邈之言,一旁枯等了許久的李格非精神一震,立刻問道。
身為《日新報》的主編,他的立場也有些尷尬。一個是他的恩主,護他父子兩代,唯有肝腦塗地方能報答。另一個則是他現在的雇主,也是呵護備至,助他成就名望。這兩人若是起了爭執,他也得左右為難。
韓邈把那封信遞了過去,笑道:“文叔不妨先看看。”
李格非立刻接過信,一目十行看了起來。一直看到信末,他才輕輕松了口氣:“相公天下能臣,所言非同凡響啊。”
這信上說的,實在大大出乎了兩人的意料。韓琦對於“募役法”並不讚同,甚至言詞頗為激烈。但是反對的卻不是“募役”本身,而是其中一些內容。在“募役法”的幾條細則中,有一項極為引人註目,就是原本不需要服役的那些人家,譬如官戶、城郭戶、女戶、單丁戶等,需要繳納平常免役錢的一半,用來助役。
對於尋常的官吏,乃至大戶豪富而言,這當然是侵害了他們的利益。但是韓琦的著眼點不同於這些人。在他看來,“差役法”裏衙前、押司之類的州縣役,本就該是這些上戶的職責。他們逃避日久,現在卻只需比旁人還要輕一半的代價,就能輕松避過。而那些下戶們,每年夏秋就要繳納兩次賦稅,現在竟然還要交免役錢,豈不是又多了一樣苛捐雜稅?
至於針對災年設置的“免役寬剩錢”,就更離譜了。要每年多交二成的免役錢,儲蓄起來,到了災年就無需向民戶征收免役錢了。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若遇災年,本就應該朝廷賑濟,免除賦稅勞役,怎麽還要小民提前支付,變相斂財呢?
此法若是施行,不過是損下戶而益上戶。當年他在並州施政時,曾言“差役法”致使“富者休息有餘,貧者敗亡相繼”。這“募役法”跟當年也相差無幾了。
如此言論,可是直刺根本,想來王安石確實有把這個新法當做“富國之術”來用。而他對於官戶、上戶減免賦稅的寬待,也未嘗沒有一絲自保的心態。萬一過於嚴苛,那些兼並之家的豪富拒不執行,甚至全盤推翻新法,他豈不要難辦?
這些隱晦的想法,都被韓琦看在了眼裏,並明明白白點了出來。這就是為官四十載,歷經三朝的能臣之言了。而他對於韓邈的要求,就是針對這些,在《日新報》上撰文。役法更改不是不行,但是應該想出更穩妥,更完備的方案。
這要求,可比一味反對要好辦多了。
見李格非也明白了韓琦的用意,韓邈笑道:“文叔可想好要怎麽在報上刊文了嗎?”
李格非沈思片刻,有些遲疑:“此事不好在刊首直言,寫成話本故事,又難免失之輕佻。不如分批寫點雜文,議論一二?”
韓邈卻搖了搖頭:“市井中人,哪個耐煩看雜文?若是分批寫來,也不過是些不痛不癢的牢騷罷了。不妨尋些因役破家的案件,刊在市井新聞那欄。最好分為中戶和下戶兩類,既能顯出‘差役法’的惡處,也能點出‘募役法’的不足。物傷其類,必能讓那些百姓更為了解新法的優劣。”
李格非一聽就明白了,大喜讚道:“景聲兄此法妙啊!不如再刊些相關的讀者信函,如此一來,更顯公允。”
現如今,他們要做的並非是支持哪邊,而是就事論事,不偏不倚。也唯有如此,才能讓《日新報》在混亂中存身,同時達成韓琦的指示。
韓邈微微一笑:“文叔此言不差。既然是韓相公吩咐,咱們也要盡一份力才行。”
※
“募役法”的頒布,不止是士林中爭執不休,民間也是有人討論。大多數人聽聞要再交一份錢,就已經忙不疊的放聲大罵。但也有些有識之士,樂見原本那些可以免役的人掏錢助役。
只是如今此法只有細則,尋常百姓哪裏能弄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吵也是吵不出個所以然的。
但是很快,局面就生出了變化。《日新報》在轉載了《京報》上關於“募役法”的總則之後,開始在新聞一版講起了案件。有因為應役衙前,被官人坑害,破家後狀告不得,闔家自戕的。也有原本就窮苦不堪,因役力太苦,死在任上的。更有不少濫征役力,導致民不聊生,棄田而走的。
這些可都是明晃晃的實證,看起來尤為觸目驚心。除此之外,報上還專門僻出了一欄,刊登來信。有些信粗鄙荒唐,講些聽來的鄉人故事。亦有些大大方方計算“募役法”和“差役法”的差別,想要推斷哪種更好。當然,也有更進一步談起了“役力”的根本,和為何富戶也要應役的道理。各種言論不一而足,著實讓觀者津津樂道。
這些他們能看懂啊!不但能看得懂,還能跟人探討一番。因而每到報紙刊發那日,茶樓中都熱鬧非凡。
“我就說了,那‘募役法’是不成的!兩稅都交過了,應役也不是年年都有,為何還要再增一樣免役錢?這怕不是朝中有奸佞,想要斂財害人!”
今天講的案件,是貧戶因為賦稅太重不堪忍受,選擇逃荒流竄,最後從賊的案子。有人看了,立刻感同身受,破口大罵起來。
“應役又不給你發錢,兩年不能在家幹活,這得虧多大一筆?我看交錢倒是省事了,雇些閑漢來做差役不就行了。”這顯然是看了前天報紙的人。那篇講的卻是個中產之家,因為攤上了衙前的重役,最後家破的案子。最是能引起這些中戶的共鳴。
“你們這些都是末節。咱們東京城的百姓,有幾個家裏有田的?往年從沒服過徭役,憑什麽現在要再收一份?”說這話的,一身錦衣,滿面慍色,顯然是個被新法牽累到的上戶。
“憑什麽不能收?”坐在外間,一身粗布麻衣的漢子叫喚起來,“你也不看看應役都是幹什麽的,還不是為官府辦差?這衙門難不成是專給窮戶開的?到頭來還不是官人得了便宜!明明田賦官戶都是要交的,憑什麽就不用服役?”
“君子豈能勞身?”對方恨恨斥道。
“沒讓你勞身啊,掏錢不就行了!你看看那些手力,散從官,還不是為官老爺賣命的。賣命不說,還要破財,簡直不當人子!”義憤填膺的聲調,頓時高了起來,竟然引來了一片讚同之聲。
當然,這些人裏,也不免前幾天還在吹捧“募役法”,過兩日又破口大罵的。不過是隨波逐流,沒有個定念。自然是報上說什麽,他們就信什麽了。
然而不論百姓如何評斷,《日新報》最大的好處,就是下至細民,上至天子都有翻閱。而這些言論會讓無知小民猶疑不定,但是那些能看得懂的,就難免有些坐立不安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