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關燈
小
中
大
在上書反對“貢舉法”, 被天子召見後, 蘇軾還以為自己能得個知誥制或是諫臣之類的差遣呢, 沒想到竟然被派去了開封府任推官。
不過對於這安排,他也沒太在意。畢竟自家弟弟都進三司條例司了,當個推官又算得了什麽, 好歹也是個京官不是?於是蘇軾就幹脆利落的上了任。
開封府設左、右二廳,每廳置推官一人,輪流審理案件。東京城可是有百萬人的大都, 每天刑獄訴訟不知凡幾, 還有不少案件涉及權貴,更難處斷。然而蘇軾並不怕這些, 他心思機敏,又有決斷, 兼之不畏強權,竟然把讓不少人頭痛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 可稱幹吏。
當然,就算公務再怎麽繁忙,生性愛熱鬧的蘇軾也沒停止交游。這不, 聽聞沈括在大氣壓力上又有所得, 還請來了淩霄子和蘇頌商討時,他耐不住好奇,也湊了過來。
“子瞻最近不是忙於公事嗎,怎地還有心赴會?”見到了蘇軾,沈括不由哼了聲。也不怪他這副模樣, 之前向朝廷提議改革算學時,蘇軾可是沒嘴下留情。沈括哪有蘇軾言辭鋒銳,被罵的差點沒氣出個好歹。
蘇軾卻是個豁達性子,並不混淆公私,渾不在意的笑道:“存中兄乃是當世氣學大家,氣壓又出新論,鄙人怎能錯過?”
蘇軾嘴毒的時候,能刺得人無地自容。但是捧起人來,又是舌燦蓮花,妙語連珠。被他一通誇,沈括也不好計較了,幹咳一聲:“這也是淩霄子提點,終讓我測出了大氣壓力之數。”
也不待眾人發問,他便命仆從取來了一個古怪至極的器具。只見此物上方是一根細細長長,足有三尺高的玻璃管子,管子外罩了一圈薄薄銅殼,殼上還標了刻度。下方則是個木匣,因是鏤空雕花的,能看見裏面套著的皮囊。匣子上還有個銅針,正指著玻璃管下端。
這物事模樣太過奇怪,旁人還在打量,甄瓊卻已瞪大了雙眼:“存中兄,這管裏裝的難不成是水銀?”
別人可能一時分辨不出,甄瓊這個道士卻絕對不會認不出來。沈括笑道:“之前用玻璃管驗證大氣壓力時,你曾說此法興許能測出氣壓值。我回去試了許久,卻始終不得其法。後來想想,應該是水的密度太小,大氣壓力又太大,就把管中液體換成了水銀。水銀的密度比水要大上十數倍,大氣壓力欲將之托住,也需要更大力道。經過幾次實驗後,我發現只要在長三尺的玻璃管內註滿水銀,隨後倒置於裝滿水銀的玻璃槽中,管內的水銀就會下降,落到二尺三分左右,其上留出的,便是真空。那水銀柱的高度,不正是大氣壓力的數值所在嗎?”
甄瓊簡直瞠目結舌,也沒管數值,先問道:“你不知道水銀有毒嗎?”
灌了水銀,還要捏住管口往水銀槽裏塞,就算是甄瓊這個道士,聽著也有些悚然。水銀可是有大毒,連他煉制時都要帶口罩手套,能不碰就不碰。沈括能想出水銀的密度差,還親自上手試,這膽子當真是夠大了。
“鉛汞有毒之事,我自是知曉。因而在測出了氣壓後,才尋了匠人制成此物。”沈括愛惜的摸了摸那細細長長的玻璃管,“此物乃是在皮囊中灌註水銀,原理跟之前實驗一模一樣。只要調節旋鈕,讓銅針指到刻度起始點,就能精準測出大氣壓力的數值。”
他用水銀測試時,是帶了口罩的,還不知洗了多少次手。但是實驗煩瑣,水銀又有毒,總不好次次都上手。因而才想了個法子,制出了這計量氣壓的儀器。密閉情況下,水銀難以蒸發,只要玻璃管不壞,就能隨時測量了。
李公麟和米芾都沒聽懂,但是不耽擱湊上去看那器械的構造,還有最上方的水銀刻度。蘇軾則有些困惑:“我怎麽有些糊塗。這大氣只能壓住二尺三分的水銀?怎麽跟寶應觀的演法截然不同呢?”
二尺三分的水銀又有多重?寶應觀演法可是用了十六匹馬才拉開的鐵球啊。兩者表現出來的壓力,看來截然不同呢。
聞言蘇頌倒是笑了出來:“存中不是說了汞之密度是水的十數倍嘛,若是玻璃管裏換成水,管子怕是要制個三丈高才行吧?”
他也是知道密度測量法的,略略心算,就得出了個大概數值。
沈括欣然點頭:“子容兄算的不差,這也是為何井深超過三丈,就再難用水泵抽水了。”
三丈的玻璃管,立刻讓蘇軾有了直觀的概念,他不由驚嘆道:“這氣壓真乃天地偉力!最上面那節也是真空,無有大氣嗎?還有之前不是提過,登山或是雷雨時感覺氣悶,可能是大氣壓力出現了變化,這物事能測得出嗎?”
他可記得第一次討論大氣壓力時說過的話。上山入水,氣壓都有改變,只是當初臆測做不得準,現在有了能測量的玩意,豈不能一探究竟了?
說到這個,沈括頓時神情一震:“子瞻可是說到了點上。制成此物後,我就登繁塔測試了一番。繁臺高二百四十尺,遠遠比不得山峰。我還以為測不出變化呢,誰料只登了三層,水銀柱就有了改變。一層層測下來,大致是每登高一百二十尺,水銀柱就能降低一分。登到塔頂,正好降了兩分!”
蘇軾輕輕嘶了一聲:“高處氣壓當真會低?!”
那登山時的氣悶,暈眩,到底是因為元氣缺少,還是因為氣壓變化?若是登千丈高峰,這玻璃管中的水銀柱,又會生出何等變化呢?
一想到此處,蘇軾簡直心癢難耐:“快快!帶上這氣壓儀,咱們去繁塔瞧瞧!”
聞言米芾立刻跳起來讚成,甄瓊臉都綠了,趕忙阻止道:“登塔也太費事了,既然存中兄都測了,何必再去一遭?坐而論道,還是要鉆研其中道理才是……”
米芾嘿了一聲:“甄兄是怕高吧?”
知道你還多話!甄瓊黑著臉瞪他。
蘇軾倒是很喜歡“坐而論道”的說法,去繁塔看水銀柱變化當然有趣,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琢磨其中深意才是。靈光一閃,他開口道:“莫不是越往高處,大氣越是稀薄,故而氣壓才會降低?如此一來,豈不是更證明天穹乃是真空了?”
這說法簡直天衣無縫啊!一想到自己的學說再次被證實,蘇軾就覺得激動莫名。
蘇頌則輕輕撚須:“若是高處氣壓低,低處氣壓高,相互之間定然要生出斥力。風皆是自天上來,莫不是也因為此?”
兩人的猜測都別開生面,讓人浮想聯翩,誰料沈括卻輕輕搖了搖頭:“我想的卻是,低處氣壓為何會高?只百來尺,大氣又能有多少變化?就算登到繁塔塔頂,呼吸也同樣暢快,想來大氣跟地面也無區別。若是進入山谷,乃至潛入深海,氣壓還會不會繼續攀升,比現如今要高上許多呢?”
這問題,一時把眾人都問住了。甄瓊只覺得這番話有些耳熟,卻想不出在哪兒聽過。好在沈括沒讓他們思考太久,直接給出了自己設想的答案:“萬物自上而下,乃是亙古未變的天理。可是為何雨點會自天頂傾落?為何稻麥成熟時,穗子會微微伏低?為何拋出一物,不論用了多大力道,都終歸會落在地上……”
他這番話用了許多問句,但句句似乎都跟氣壓沒關系啊?眾人還迷茫著呢,甄瓊卻突然一拍大腿:“是引力!”
這一聲喊太過突兀,身邊幾人都被嚇了一跳,沈括面上卻露出了笑容:“是了,大地深處必然還有一種力,就如磁石一般,把萬物吸在了地上。越是靠近地心,這力道就越大。故而大氣才會越往下降,壓力越大。”
這話簡直猶如驚雷,震得眾人一陣目眩。地上也有引力?這難不成是什麽離譜的玩笑?好好的大地,為何要生出力道,束縛萬物呢?
然而蘇頌卻是一凜,看向了沈括。這引力,不正補全了大地渾圓之說?因為這無處不在的力,世間萬物才能被吸在地球之上,下至鳥獸,上至大氣,混成一體。進一步說,是不是也因為這個力有極限,所以越往高處,能吸到的大氣就越少,故而氣壓才越低。直到天穹盡頭,不再有力,也不再有氣,成了真空一片,其他星辰漂浮其中……
似乎註意到了蘇頌探究的目光,沈括微不可查的沖他點了點頭,認定了他的猜測。兩人都知道日心說,豈會不明白其中深意?
這一瞬間,就連蘇頌都有些失神。最後一塊拼板被拼了上來,一個高遠無邊,又無可反駁的大道,就這樣被他們尋到了?
在座諸人此刻也是心頭巨震,浮想聯翩。蘇軾長於詩文,又好奇心勝,對於世間觀察入微。米芾和李公麟則是畫家,比旁人更註重身邊的細節,更是瞬間想到了不少所見所聞。這道理,似乎無可指摘啊?
長長舒了一口氣,蘇軾慨嘆道:“今日所言,讓人心驚。未曾想尋常所見,竟然藏了至理……沈兄,此事當告知世人才是啊!”
他可是耐不住寂寞的,且不說大氣壓力的測量方法,只是這“引力”的推測,就讓人神魂顛倒,說不出的震撼。
然而沈括卻嘆了一聲:“這道理尋常百姓怕是想不透徹,我正苦惱要如何發文呢。”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理論,而是涉及地動說這個大道的前置學說。偏偏他現在還沒能算出一個定式,也無法證明氣壓和引力的關系。而就算把式子寫出來,放在《日新報》上恐怕會適得其反。
蘇軾聞言皺了皺眉,剛想勸沈括不要瞻前顧後,大膽寫出,傳遍士林即可。一旁坐了許久,一直都沒開口的韓邈卻微微一笑:“這驚世的道理,的確不宜放在報上,但並非不能公諸於眾。存中兄為《日新報》供稿已有數十篇,頗有受眾。何不把這些雜文編纂成冊,出一本書呢?既然是新書,再往其中加些文章,也無不可嘛。”
沈括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這話有道理啊!出書不比辦報,市井小民多半是不會買的。想要收藏的,肯定是士人,多半還是心中有奇思,對夢溪生的小論頗為認同之人。而這些人裏,也不乏聰慧之輩,若是把“引力”的理論傳播出去,必然會引起討論。只要有人議論,就不怕沒人認同。畢竟這是大道,至簡卻又無可反駁,乃世間真理!
心中一陣澎湃,沈括立刻拱手:“我這就回去寫稿,出書之事,就煩勞景聲了!”
作者有話要說: 搜了搜,發現蘇東坡擔任的官職名叫“推官”而不是判官,改一下orz
水銀氣壓計來自著名的托裏拆利實驗,那個成品比較類似福廷式水銀氣壓計。計量上面,宋尺比現代的市尺要短一點,一分也不是非常精準,故而用了約數。正常是每升高12米降低1毫米汞柱的大氣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不過對於這安排,他也沒太在意。畢竟自家弟弟都進三司條例司了,當個推官又算得了什麽, 好歹也是個京官不是?於是蘇軾就幹脆利落的上了任。
開封府設左、右二廳,每廳置推官一人,輪流審理案件。東京城可是有百萬人的大都, 每天刑獄訴訟不知凡幾, 還有不少案件涉及權貴,更難處斷。然而蘇軾並不怕這些, 他心思機敏,又有決斷, 兼之不畏強權,竟然把讓不少人頭痛的事務處理的井井有條, 可稱幹吏。
當然,就算公務再怎麽繁忙,生性愛熱鬧的蘇軾也沒停止交游。這不, 聽聞沈括在大氣壓力上又有所得, 還請來了淩霄子和蘇頌商討時,他耐不住好奇,也湊了過來。
“子瞻最近不是忙於公事嗎,怎地還有心赴會?”見到了蘇軾,沈括不由哼了聲。也不怪他這副模樣, 之前向朝廷提議改革算學時,蘇軾可是沒嘴下留情。沈括哪有蘇軾言辭鋒銳,被罵的差點沒氣出個好歹。
蘇軾卻是個豁達性子,並不混淆公私,渾不在意的笑道:“存中兄乃是當世氣學大家,氣壓又出新論,鄙人怎能錯過?”
蘇軾嘴毒的時候,能刺得人無地自容。但是捧起人來,又是舌燦蓮花,妙語連珠。被他一通誇,沈括也不好計較了,幹咳一聲:“這也是淩霄子提點,終讓我測出了大氣壓力之數。”
也不待眾人發問,他便命仆從取來了一個古怪至極的器具。只見此物上方是一根細細長長,足有三尺高的玻璃管子,管子外罩了一圈薄薄銅殼,殼上還標了刻度。下方則是個木匣,因是鏤空雕花的,能看見裏面套著的皮囊。匣子上還有個銅針,正指著玻璃管下端。
這物事模樣太過奇怪,旁人還在打量,甄瓊卻已瞪大了雙眼:“存中兄,這管裏裝的難不成是水銀?”
別人可能一時分辨不出,甄瓊這個道士卻絕對不會認不出來。沈括笑道:“之前用玻璃管驗證大氣壓力時,你曾說此法興許能測出氣壓值。我回去試了許久,卻始終不得其法。後來想想,應該是水的密度太小,大氣壓力又太大,就把管中液體換成了水銀。水銀的密度比水要大上十數倍,大氣壓力欲將之托住,也需要更大力道。經過幾次實驗後,我發現只要在長三尺的玻璃管內註滿水銀,隨後倒置於裝滿水銀的玻璃槽中,管內的水銀就會下降,落到二尺三分左右,其上留出的,便是真空。那水銀柱的高度,不正是大氣壓力的數值所在嗎?”
甄瓊簡直瞠目結舌,也沒管數值,先問道:“你不知道水銀有毒嗎?”
灌了水銀,還要捏住管口往水銀槽裏塞,就算是甄瓊這個道士,聽著也有些悚然。水銀可是有大毒,連他煉制時都要帶口罩手套,能不碰就不碰。沈括能想出水銀的密度差,還親自上手試,這膽子當真是夠大了。
“鉛汞有毒之事,我自是知曉。因而在測出了氣壓後,才尋了匠人制成此物。”沈括愛惜的摸了摸那細細長長的玻璃管,“此物乃是在皮囊中灌註水銀,原理跟之前實驗一模一樣。只要調節旋鈕,讓銅針指到刻度起始點,就能精準測出大氣壓力的數值。”
他用水銀測試時,是帶了口罩的,還不知洗了多少次手。但是實驗煩瑣,水銀又有毒,總不好次次都上手。因而才想了個法子,制出了這計量氣壓的儀器。密閉情況下,水銀難以蒸發,只要玻璃管不壞,就能隨時測量了。
李公麟和米芾都沒聽懂,但是不耽擱湊上去看那器械的構造,還有最上方的水銀刻度。蘇軾則有些困惑:“我怎麽有些糊塗。這大氣只能壓住二尺三分的水銀?怎麽跟寶應觀的演法截然不同呢?”
二尺三分的水銀又有多重?寶應觀演法可是用了十六匹馬才拉開的鐵球啊。兩者表現出來的壓力,看來截然不同呢。
聞言蘇頌倒是笑了出來:“存中不是說了汞之密度是水的十數倍嘛,若是玻璃管裏換成水,管子怕是要制個三丈高才行吧?”
他也是知道密度測量法的,略略心算,就得出了個大概數值。
沈括欣然點頭:“子容兄算的不差,這也是為何井深超過三丈,就再難用水泵抽水了。”
三丈的玻璃管,立刻讓蘇軾有了直觀的概念,他不由驚嘆道:“這氣壓真乃天地偉力!最上面那節也是真空,無有大氣嗎?還有之前不是提過,登山或是雷雨時感覺氣悶,可能是大氣壓力出現了變化,這物事能測得出嗎?”
他可記得第一次討論大氣壓力時說過的話。上山入水,氣壓都有改變,只是當初臆測做不得準,現在有了能測量的玩意,豈不能一探究竟了?
說到這個,沈括頓時神情一震:“子瞻可是說到了點上。制成此物後,我就登繁塔測試了一番。繁臺高二百四十尺,遠遠比不得山峰。我還以為測不出變化呢,誰料只登了三層,水銀柱就有了改變。一層層測下來,大致是每登高一百二十尺,水銀柱就能降低一分。登到塔頂,正好降了兩分!”
蘇軾輕輕嘶了一聲:“高處氣壓當真會低?!”
那登山時的氣悶,暈眩,到底是因為元氣缺少,還是因為氣壓變化?若是登千丈高峰,這玻璃管中的水銀柱,又會生出何等變化呢?
一想到此處,蘇軾簡直心癢難耐:“快快!帶上這氣壓儀,咱們去繁塔瞧瞧!”
聞言米芾立刻跳起來讚成,甄瓊臉都綠了,趕忙阻止道:“登塔也太費事了,既然存中兄都測了,何必再去一遭?坐而論道,還是要鉆研其中道理才是……”
米芾嘿了一聲:“甄兄是怕高吧?”
知道你還多話!甄瓊黑著臉瞪他。
蘇軾倒是很喜歡“坐而論道”的說法,去繁塔看水銀柱變化當然有趣,但是歸根結底,還是要琢磨其中深意才是。靈光一閃,他開口道:“莫不是越往高處,大氣越是稀薄,故而氣壓才會降低?如此一來,豈不是更證明天穹乃是真空了?”
這說法簡直天衣無縫啊!一想到自己的學說再次被證實,蘇軾就覺得激動莫名。
蘇頌則輕輕撚須:“若是高處氣壓低,低處氣壓高,相互之間定然要生出斥力。風皆是自天上來,莫不是也因為此?”
兩人的猜測都別開生面,讓人浮想聯翩,誰料沈括卻輕輕搖了搖頭:“我想的卻是,低處氣壓為何會高?只百來尺,大氣又能有多少變化?就算登到繁塔塔頂,呼吸也同樣暢快,想來大氣跟地面也無區別。若是進入山谷,乃至潛入深海,氣壓還會不會繼續攀升,比現如今要高上許多呢?”
這問題,一時把眾人都問住了。甄瓊只覺得這番話有些耳熟,卻想不出在哪兒聽過。好在沈括沒讓他們思考太久,直接給出了自己設想的答案:“萬物自上而下,乃是亙古未變的天理。可是為何雨點會自天頂傾落?為何稻麥成熟時,穗子會微微伏低?為何拋出一物,不論用了多大力道,都終歸會落在地上……”
他這番話用了許多問句,但句句似乎都跟氣壓沒關系啊?眾人還迷茫著呢,甄瓊卻突然一拍大腿:“是引力!”
這一聲喊太過突兀,身邊幾人都被嚇了一跳,沈括面上卻露出了笑容:“是了,大地深處必然還有一種力,就如磁石一般,把萬物吸在了地上。越是靠近地心,這力道就越大。故而大氣才會越往下降,壓力越大。”
這話簡直猶如驚雷,震得眾人一陣目眩。地上也有引力?這難不成是什麽離譜的玩笑?好好的大地,為何要生出力道,束縛萬物呢?
然而蘇頌卻是一凜,看向了沈括。這引力,不正補全了大地渾圓之說?因為這無處不在的力,世間萬物才能被吸在地球之上,下至鳥獸,上至大氣,混成一體。進一步說,是不是也因為這個力有極限,所以越往高處,能吸到的大氣就越少,故而氣壓才越低。直到天穹盡頭,不再有力,也不再有氣,成了真空一片,其他星辰漂浮其中……
似乎註意到了蘇頌探究的目光,沈括微不可查的沖他點了點頭,認定了他的猜測。兩人都知道日心說,豈會不明白其中深意?
這一瞬間,就連蘇頌都有些失神。最後一塊拼板被拼了上來,一個高遠無邊,又無可反駁的大道,就這樣被他們尋到了?
在座諸人此刻也是心頭巨震,浮想聯翩。蘇軾長於詩文,又好奇心勝,對於世間觀察入微。米芾和李公麟則是畫家,比旁人更註重身邊的細節,更是瞬間想到了不少所見所聞。這道理,似乎無可指摘啊?
長長舒了一口氣,蘇軾慨嘆道:“今日所言,讓人心驚。未曾想尋常所見,竟然藏了至理……沈兄,此事當告知世人才是啊!”
他可是耐不住寂寞的,且不說大氣壓力的測量方法,只是這“引力”的推測,就讓人神魂顛倒,說不出的震撼。
然而沈括卻嘆了一聲:“這道理尋常百姓怕是想不透徹,我正苦惱要如何發文呢。”
這可不是簡簡單單的理論,而是涉及地動說這個大道的前置學說。偏偏他現在還沒能算出一個定式,也無法證明氣壓和引力的關系。而就算把式子寫出來,放在《日新報》上恐怕會適得其反。
蘇軾聞言皺了皺眉,剛想勸沈括不要瞻前顧後,大膽寫出,傳遍士林即可。一旁坐了許久,一直都沒開口的韓邈卻微微一笑:“這驚世的道理,的確不宜放在報上,但並非不能公諸於眾。存中兄為《日新報》供稿已有數十篇,頗有受眾。何不把這些雜文編纂成冊,出一本書呢?既然是新書,再往其中加些文章,也無不可嘛。”
沈括一聽,眼睛立刻亮了起來。這話有道理啊!出書不比辦報,市井小民多半是不會買的。想要收藏的,肯定是士人,多半還是心中有奇思,對夢溪生的小論頗為認同之人。而這些人裏,也不乏聰慧之輩,若是把“引力”的理論傳播出去,必然會引起討論。只要有人議論,就不怕沒人認同。畢竟這是大道,至簡卻又無可反駁,乃世間真理!
心中一陣澎湃,沈括立刻拱手:“我這就回去寫稿,出書之事,就煩勞景聲了!”
作者有話要說: 搜了搜,發現蘇東坡擔任的官職名叫“推官”而不是判官,改一下orz
水銀氣壓計來自著名的托裏拆利實驗,那個成品比較類似福廷式水銀氣壓計。計量上面,宋尺比現代的市尺要短一點,一分也不是非常精準,故而用了約數。正常是每升高12米降低1毫米汞柱的大氣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