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遠舶司·94
關燈
小
中
大
天澤十七年恰逢各地八旗換防的年頭,邸報上滿篇都是兵部、八旗衙門和各地駐防上的關於換防的題本,可翊勳心裏想的卻全是茶和瓷器出口的事情。不知是因見了香蘿而想起了南越,還是惦記著南越的港口是否也可以嘗試通商,翊勳竟堅持要去南越看看,眼瞧著一天天熱了起來,伊蘭卻怎麽也攔不住他,正在無計可施的關口上,翊功到了福州。
“你堂堂坐鎮西南的大將軍王,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你這個應該中攝內外的總理王大臣,不也快一年沒回京了麽?”
“皇上還沒著急,你急什麽?”翊勳笑著打趣道。
“哥,倒不是我著急,只是當下換防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你就真放心得下?”
翊勳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翊功,問道:“怎麽?你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說不對勁兒倒也不至於,只是……只是我覺得今年的換防好像格外熱鬧些……”
“熱鬧?”
“你看啊哥,照說換防不過是八旗衙門和兵部的事情,開幾次會研究下就可以的,今年卻連地方的提督們都在攙和,我怎麽總覺得不是味兒呢?”
“今年是五年輪防的大年,大概是因為涉及到將校的調任事宜才這樣動靜較大吧?”翊勳略想了想說。
“我還是覺得小心點兒好,你出來也已經七八個月了,再加上杭州圈地案的事兒……”
“你等等,是誰跟你說什麽了?”
“嗨!哥你不要總拿我當成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成麽?”翊功笑道:“怎麽說我也算得上是多年督撫一方的諸侯不是?這麽敏感的事情萬不至於無動於衷的!”
翊勳笑著點點頭,可很快又沈默起來。翊功看著他嚴肅的表情知道是在想事情,便不再做聲。這兩年翊勳衰老的很快,消瘦的臉頰使得胡須顯得淩亂起來,他身上的輕紗外褂不知是何時做的,如今看上去又松又大很不合體。翊功看著看著傷感起來,索性扭過頭去擺弄起手中的折扇來。
翊勳回過神來的時候見他正望著花園裏的景致出神,便問:“瞧什麽呢這麽出神?”
“我在瞧那落盡的梨花、滿地的殘陽……”
翊勳知道弟弟是在因為自己日趨衰頹的身體而傷感,他嘆了口氣說:“是啊,翠色和煙老嘛!說起來我的身子確實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這兩年四境稍安內政順遂,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找尋些個富民強國的長久之計……軍務上的事情從邸報上看似乎也還正常著,雖說皇子們確實有‘鬧家務’的苗頭,可說到底也只有德枋管著個正紅旗,應該不至於掀起多大的風浪來吧!”
“我只是覺得若是平時各個駐防四平八穩的時候倒是不會有事,可如今基本上都活分起來了,就怕平時能覺察的一些個東西容易被遮住。不過,只要你心裏有數就行了!”
“既然是輪防大年,領侍衛內大臣是不是也該換了?”
翊功點點頭:“我聽說皇上打算外放丹達禮去組建津門水師。”
“天津衛是京師的門戶,這幾年東洋、朝鮮和西洋的商船來往頻繁,海境的安全確實該當著重對待的……可是丹達禮去做水師的事情能行麽?”
“他可是帶兵的好手,就算船艦的事兒不都知道,朝廷不也已經給他調派了福建和南洋水師副都統了麽?我看一準兒沒問題的!”
“哦,我倒不全是這個意思,相比駐防……京師的戍衛部隊要更敏感……聽說是誰接任領侍衛內大臣了麽?”
“這倒沒有,不過我聽說你非要趕在最熱的時候去南越?”
翊功突然轉換話題讓翊勳有些措手不及,他啞然一笑:“其實也是打算去坐坐西洋的船嘛,和泰說正好有一艘可以南下的裏斯本商船,我就去安多城而已,也沒打算多呆……”
“現在那邊除了太陽就是連天的雨水,你去幹嘛?”
“東南各省的府庫漸漸充實,可南越卻還是差著一些,災害不斷收成又不好……”
“你呀,別總是這麽操旁人的心了,兒孫還自有兒孫福呢,何況是天下的蕓蕓眾生?”翊功還沒等翊勳說完便打斷了他。
翊勳被他噎得一時間沒了下文。“那你是什麽章程?”
“這都眼瞧著入夏了,你還是歇歇北上回京吧!怎麽著值省駐防換防前肯定是要開議政王大臣會的,你這個領議政不在場總歸是說不過去的不是?”
“你該不會是怕我不在場,人家把你調去烏裏雅蘇臺吧?”翊勳笑著說。
“還真不是,我已經被調回京裏處理旗務了!”
“哦?”翊勳有些意外。
“三哥在我的密折裏說,大哥上了年紀最近身體不好,你又……京裏不能沒有持重的帶兵王爺。”
翊勳再次沈默了片刻,端起茶幾上的奶茶一飲而盡,緩緩的說:“好吧,看起來是該回去了!你回去把要交接的事情準備下,咱們一起北上。”
---------------------------------------------------------------------------------
翊功在福州盤桓了幾日便回了雲南,翊勳將自己南巡的最後一站定在了泉州,他要親自將許明則的頂戴還給他。當許明則得知自己在村店偶遇的正是當朝的和碩裕親王時,自然是欣喜異常。他在自己的府邸設宴款待翊勳一行,又將自己對遠洋貿易的一些見解進諫給翊勳,兩個人聊得十分暢懷。
正聊著,蕭遠山捧著邸報的匣子進了客廳,翊勳見他這個時候進來知道是有急事,便問:“怎麽了?”
“回主子,和三爺說這份邸報務必請您馬上過目……”
翊勳跟許明則道了聲“失禮”,接過邸報看了看,又對蕭遠山說:“你去告訴他,京畿駐防調度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原駐良鄉的正紅旗與駐三口的正白旗換防也是兩翼調度的一部分,不要這樣草木皆兵。”
看著蕭遠山的背影,翊勳似乎想起了些什麽,他和許明則又說了一會兒話,囑咐他上任後要盡心辦差等,便坐車回了驛館。果不其然,和泰正在這裏等他。
“京畿駐防調度的行文下來了?”
“是的,京畿直隸25處駐防這一次就換了19個。”和泰回道:“鑲黃旗被從京南的采育裏調往張家口,六爺的鑲白旗改派保定駐防,十四爺的正白旗更是遠調山海關一線,這是不是遠了點兒啊?”
“正紅旗難道不是跟正白旗對調的?”
“不是,現在良鄉駐防的是正黃旗的一個參……”
“采育裏呢?”
“正藍旗。”
翊勳聽了好像眉頭舒展了些:“良鄉和采育裏是離豐臺大營最近的兩處駐防,三叔的正藍旗過去還算穩妥些……”
“可是二哥,按照現在這個調法兒,離京師最近的一圈防線上,北面是兩紅旗,西南角上是正黃旗,東南方是兩藍旗,除了采育裏正藍旗的兩個參之外全是右翼的旗份,這種布局可是前所未有的……”
“這個我是知道的,不過倒也不必為此就怎樣。不管怎麽說這個調動的安排也不是一兩個人定下來的,至少皇上也是批準了的不是麽?”
“夜長夢多、日久生變可都是你常常掛在嘴邊兒的話,如今皇上正是日益倚重皇子們的時候,老莊親王病不能主政、懋親王年事漸高,你又快一年不在京師,八旗軍務只能由軍機處和兵部那幾個齷蹉官兒代管,誰知道會出什麽差子……”
翊勳見和泰依舊沒有善罷甘休的意思,只好對他擺擺手,自己回身去寢房裏拿出一份折本來,遞給和泰說:“你自己看看吧!”
和泰走到燈前將那折本展開,才發現這是皇帝給翊勳的私信,他遲疑著擡眼看了看翊勳,翊勳並沒說話,只是輕輕的點點頭,他才細細讀起來:
“旬月前,三阿哥代兵部奏請商議換防程議事,朕前書已經說了與你,你所言‘靜而觀之’亦與朕不謀而合,但你之寬懷卻難慰小子之私心。朕觀議政王會及兵部所奏調防之方案,竟意在將左翼之旗俱調離京畿之地,而右翼諸旗環踞京郊,似有挾令之意。朕所慮者原非此跳梁之輩,而若將此情形與浙省侵地及內府弊案相思忖,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矣!哀哉,崇泰尚束於北境苦寒之地,而今又有欲以身試法者,朕縱能容,祖宗安能容其哉?國法安能容其哉?朕知你一向不忍骨肉戕害,對此又當作何對策?速與朕知道。”
信的中間是一部分換防方案的節錄,和泰看時與現在這份大同小異,再往後則是他再熟悉不過的翊勳那筆行楷小字:
“皇兄所慮甚為至要,然臣弟以為僅據此一二征兆之事即獲罪宗親尚有商榷處。於外,是杭州駐防圈地案尚在偵辦,宗室染指之處尚不明晰,內府皇商與遠舶司之幹系亦未得證,此時將其三者聯而論之,臣弟恐有不能服人之隱憂。於內者,料此事若開非手足即父子,骨肉相向蕭薔不寧,豈非留弊於世人耶?臣弟前後思之,皇兄不若姑且隨其所欲,並在明暗處切責一二以示教戒。彼若知進退收斂,則天下之幸宗廟之幸,彼若迷而沈其事,則亦不至留不教而誅之聲名於後世。況調防之事雖關安危,畢竟只一二參佐之數,縱合而為一其眾亦不足萬,京師防務之重本在豐臺及九門軍禁,只需選忠正之員督此兩處則安危無虞也。”
再往下,卻又是一行朱批:“是也。仍望你速歸,朕頗思念。”和泰看罷了折本,恭恭敬敬的將它還給翊勳,說:“看來這一切都是在皇上盤算之中的,是我多慮了。”
“倒也不是多慮,你行伍出身的封疆大吏,敏感些是對的。袁文泰你是怎麽處置的?”
“我怕在杭州不穩妥,已經把他押送到福州了,目前在總督府收押,不過審訊之事都是福建道禦史負責的,我並沒有插手過。”
“他一旦招供,供詞必須以密折的形式直接送達天聽,這個過程中萬萬不能出岔子……”
“你的意思是這份供詞足以……”
翊勳點點頭:“這個當口我是不能繼續留在南邊了,你安排下,我打算從海路回明州。”
“什麽時候動身?”
“明天就走!”
“那十四爺那邊?”
“你給他去個信兒,就說我不等他了讓他也馬上回京。”
“je(是)。”
雖然翊勳勸了和泰那麽多,可當他靜下來仔細考察前前後後的一些事情時卻也覺得煩躁起來。禁軍都統的人選遲遲沒有著落,豐臺大營年後又剛剛換過一批中級校官,更主要的是他覺得自己的五哥寧親王崇和最近太過安靜了些,似乎當下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他沒有任何瓜葛。“是我看低了德枋,還是這事兒確實跟五哥他們沒有關系呢?”翊勳反反覆覆的對自己說,一夜也沒合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你堂堂坐鎮西南的大將軍王,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你這個應該中攝內外的總理王大臣,不也快一年沒回京了麽?”
“皇上還沒著急,你急什麽?”翊勳笑著打趣道。
“哥,倒不是我著急,只是當下換防的事情鬧得沸沸揚揚的,你就真放心得下?”
翊勳若有所思的看了看翊功,問道:“怎麽?你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說不對勁兒倒也不至於,只是……只是我覺得今年的換防好像格外熱鬧些……”
“熱鬧?”
“你看啊哥,照說換防不過是八旗衙門和兵部的事情,開幾次會研究下就可以的,今年卻連地方的提督們都在攙和,我怎麽總覺得不是味兒呢?”
“今年是五年輪防的大年,大概是因為涉及到將校的調任事宜才這樣動靜較大吧?”翊勳略想了想說。
“我還是覺得小心點兒好,你出來也已經七八個月了,再加上杭州圈地案的事兒……”
“你等等,是誰跟你說什麽了?”
“嗨!哥你不要總拿我當成玩世不恭的公子哥成麽?”翊功笑道:“怎麽說我也算得上是多年督撫一方的諸侯不是?這麽敏感的事情萬不至於無動於衷的!”
翊勳笑著點點頭,可很快又沈默起來。翊功看著他嚴肅的表情知道是在想事情,便不再做聲。這兩年翊勳衰老的很快,消瘦的臉頰使得胡須顯得淩亂起來,他身上的輕紗外褂不知是何時做的,如今看上去又松又大很不合體。翊功看著看著傷感起來,索性扭過頭去擺弄起手中的折扇來。
翊勳回過神來的時候見他正望著花園裏的景致出神,便問:“瞧什麽呢這麽出神?”
“我在瞧那落盡的梨花、滿地的殘陽……”
翊勳知道弟弟是在因為自己日趨衰頹的身體而傷感,他嘆了口氣說:“是啊,翠色和煙老嘛!說起來我的身子確實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這兩年四境稍安內政順遂,也是想趁著這個機會找尋些個富民強國的長久之計……軍務上的事情從邸報上看似乎也還正常著,雖說皇子們確實有‘鬧家務’的苗頭,可說到底也只有德枋管著個正紅旗,應該不至於掀起多大的風浪來吧!”
“我只是覺得若是平時各個駐防四平八穩的時候倒是不會有事,可如今基本上都活分起來了,就怕平時能覺察的一些個東西容易被遮住。不過,只要你心裏有數就行了!”
“既然是輪防大年,領侍衛內大臣是不是也該換了?”
翊功點點頭:“我聽說皇上打算外放丹達禮去組建津門水師。”
“天津衛是京師的門戶,這幾年東洋、朝鮮和西洋的商船來往頻繁,海境的安全確實該當著重對待的……可是丹達禮去做水師的事情能行麽?”
“他可是帶兵的好手,就算船艦的事兒不都知道,朝廷不也已經給他調派了福建和南洋水師副都統了麽?我看一準兒沒問題的!”
“哦,我倒不全是這個意思,相比駐防……京師的戍衛部隊要更敏感……聽說是誰接任領侍衛內大臣了麽?”
“這倒沒有,不過我聽說你非要趕在最熱的時候去南越?”
翊功突然轉換話題讓翊勳有些措手不及,他啞然一笑:“其實也是打算去坐坐西洋的船嘛,和泰說正好有一艘可以南下的裏斯本商船,我就去安多城而已,也沒打算多呆……”
“現在那邊除了太陽就是連天的雨水,你去幹嘛?”
“東南各省的府庫漸漸充實,可南越卻還是差著一些,災害不斷收成又不好……”
“你呀,別總是這麽操旁人的心了,兒孫還自有兒孫福呢,何況是天下的蕓蕓眾生?”翊功還沒等翊勳說完便打斷了他。
翊勳被他噎得一時間沒了下文。“那你是什麽章程?”
“這都眼瞧著入夏了,你還是歇歇北上回京吧!怎麽著值省駐防換防前肯定是要開議政王大臣會的,你這個領議政不在場總歸是說不過去的不是?”
“你該不會是怕我不在場,人家把你調去烏裏雅蘇臺吧?”翊勳笑著說。
“還真不是,我已經被調回京裏處理旗務了!”
“哦?”翊勳有些意外。
“三哥在我的密折裏說,大哥上了年紀最近身體不好,你又……京裏不能沒有持重的帶兵王爺。”
翊勳再次沈默了片刻,端起茶幾上的奶茶一飲而盡,緩緩的說:“好吧,看起來是該回去了!你回去把要交接的事情準備下,咱們一起北上。”
---------------------------------------------------------------------------------
翊功在福州盤桓了幾日便回了雲南,翊勳將自己南巡的最後一站定在了泉州,他要親自將許明則的頂戴還給他。當許明則得知自己在村店偶遇的正是當朝的和碩裕親王時,自然是欣喜異常。他在自己的府邸設宴款待翊勳一行,又將自己對遠洋貿易的一些見解進諫給翊勳,兩個人聊得十分暢懷。
正聊著,蕭遠山捧著邸報的匣子進了客廳,翊勳見他這個時候進來知道是有急事,便問:“怎麽了?”
“回主子,和三爺說這份邸報務必請您馬上過目……”
翊勳跟許明則道了聲“失禮”,接過邸報看了看,又對蕭遠山說:“你去告訴他,京畿駐防調度的事情我是知道的,原駐良鄉的正紅旗與駐三口的正白旗換防也是兩翼調度的一部分,不要這樣草木皆兵。”
看著蕭遠山的背影,翊勳似乎想起了些什麽,他和許明則又說了一會兒話,囑咐他上任後要盡心辦差等,便坐車回了驛館。果不其然,和泰正在這裏等他。
“京畿駐防調度的行文下來了?”
“是的,京畿直隸25處駐防這一次就換了19個。”和泰回道:“鑲黃旗被從京南的采育裏調往張家口,六爺的鑲白旗改派保定駐防,十四爺的正白旗更是遠調山海關一線,這是不是遠了點兒啊?”
“正紅旗難道不是跟正白旗對調的?”
“不是,現在良鄉駐防的是正黃旗的一個參……”
“采育裏呢?”
“正藍旗。”
翊勳聽了好像眉頭舒展了些:“良鄉和采育裏是離豐臺大營最近的兩處駐防,三叔的正藍旗過去還算穩妥些……”
“可是二哥,按照現在這個調法兒,離京師最近的一圈防線上,北面是兩紅旗,西南角上是正黃旗,東南方是兩藍旗,除了采育裏正藍旗的兩個參之外全是右翼的旗份,這種布局可是前所未有的……”
“這個我是知道的,不過倒也不必為此就怎樣。不管怎麽說這個調動的安排也不是一兩個人定下來的,至少皇上也是批準了的不是麽?”
“夜長夢多、日久生變可都是你常常掛在嘴邊兒的話,如今皇上正是日益倚重皇子們的時候,老莊親王病不能主政、懋親王年事漸高,你又快一年不在京師,八旗軍務只能由軍機處和兵部那幾個齷蹉官兒代管,誰知道會出什麽差子……”
翊勳見和泰依舊沒有善罷甘休的意思,只好對他擺擺手,自己回身去寢房裏拿出一份折本來,遞給和泰說:“你自己看看吧!”
和泰走到燈前將那折本展開,才發現這是皇帝給翊勳的私信,他遲疑著擡眼看了看翊勳,翊勳並沒說話,只是輕輕的點點頭,他才細細讀起來:
“旬月前,三阿哥代兵部奏請商議換防程議事,朕前書已經說了與你,你所言‘靜而觀之’亦與朕不謀而合,但你之寬懷卻難慰小子之私心。朕觀議政王會及兵部所奏調防之方案,竟意在將左翼之旗俱調離京畿之地,而右翼諸旗環踞京郊,似有挾令之意。朕所慮者原非此跳梁之輩,而若將此情形與浙省侵地及內府弊案相思忖,則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矣!哀哉,崇泰尚束於北境苦寒之地,而今又有欲以身試法者,朕縱能容,祖宗安能容其哉?國法安能容其哉?朕知你一向不忍骨肉戕害,對此又當作何對策?速與朕知道。”
信的中間是一部分換防方案的節錄,和泰看時與現在這份大同小異,再往後則是他再熟悉不過的翊勳那筆行楷小字:
“皇兄所慮甚為至要,然臣弟以為僅據此一二征兆之事即獲罪宗親尚有商榷處。於外,是杭州駐防圈地案尚在偵辦,宗室染指之處尚不明晰,內府皇商與遠舶司之幹系亦未得證,此時將其三者聯而論之,臣弟恐有不能服人之隱憂。於內者,料此事若開非手足即父子,骨肉相向蕭薔不寧,豈非留弊於世人耶?臣弟前後思之,皇兄不若姑且隨其所欲,並在明暗處切責一二以示教戒。彼若知進退收斂,則天下之幸宗廟之幸,彼若迷而沈其事,則亦不至留不教而誅之聲名於後世。況調防之事雖關安危,畢竟只一二參佐之數,縱合而為一其眾亦不足萬,京師防務之重本在豐臺及九門軍禁,只需選忠正之員督此兩處則安危無虞也。”
再往下,卻又是一行朱批:“是也。仍望你速歸,朕頗思念。”和泰看罷了折本,恭恭敬敬的將它還給翊勳,說:“看來這一切都是在皇上盤算之中的,是我多慮了。”
“倒也不是多慮,你行伍出身的封疆大吏,敏感些是對的。袁文泰你是怎麽處置的?”
“我怕在杭州不穩妥,已經把他押送到福州了,目前在總督府收押,不過審訊之事都是福建道禦史負責的,我並沒有插手過。”
“他一旦招供,供詞必須以密折的形式直接送達天聽,這個過程中萬萬不能出岔子……”
“你的意思是這份供詞足以……”
翊勳點點頭:“這個當口我是不能繼續留在南邊了,你安排下,我打算從海路回明州。”
“什麽時候動身?”
“明天就走!”
“那十四爺那邊?”
“你給他去個信兒,就說我不等他了讓他也馬上回京。”
“je(是)。”
雖然翊勳勸了和泰那麽多,可當他靜下來仔細考察前前後後的一些事情時卻也覺得煩躁起來。禁軍都統的人選遲遲沒有著落,豐臺大營年後又剛剛換過一批中級校官,更主要的是他覺得自己的五哥寧親王崇和最近太過安靜了些,似乎當下所發生的一切都與他沒有任何瓜葛。“是我看低了德枋,還是這事兒確實跟五哥他們沒有關系呢?”翊勳反反覆覆的對自己說,一夜也沒合眼。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