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刁蠻公主68
關燈
小
中
大
第218章 刁蠻公主68
建寧翻看著那張卷宗,“葛爾丹是主謀, 索爾哈還給出了行進路線, 並且裏應外合, 看來烏爾袞死的不冤,這麽多人想要他的命, 在他身邊埋下釘子他都毫無所覺。”
康熙說道:“你好像並不意外,是不是早覺得是葛爾丹做的手腳?”他剛知道的時候,十分震怒, 恨不得馬上親征踏平準格爾的土地, 他沒想到葛爾丹竟然敢膽大妄為到刺殺蒙古來的和親隊伍, 這根本就是對大清的挑釁!
建寧說道:“並不太意外,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誰都值得懷疑, 能在草原上神出鬼沒消隱無蹤, 我早就覺得是他們蒙古人幹的。要說為了挑起事端, 葛爾丹確實嫌疑最大。”
康熙道:“真是豈有此理!葛爾丹此舉簡直是向朕宣戰, 朕若是不即刻作出回應豈不是顯得是朕怕了他。不久前施瑯的戰報剛送上來,臺灣已經完全收覆, 盡歸我大清國土。現在唯有北方虎視眈眈, 若想天下太平, 這葛爾丹就非剿滅不可!”
建寧說道:“還是稍安勿躁,按照之前預定的方案把葛爾丹誘出西北,讓他出兵東進才有將他們一舉剿滅的希望, 否則準噶爾那個地方崇山峻嶺,易守難攻, 再加上氣候苦寒,不是土生土長在那的人根本難以適應,恐怕大清的陸軍根本不是葛爾丹部隊的對手。”
康熙說道:“看來還得讓福全再跑一趟科爾沁,讓他去給鄂爾齊帶個信――是時候引蛇出洞了。”
遠在西北的葛爾丹還在沾沾自喜,建寧拒絕他的求婚,那他就殺了她的未婚夫,以報此大仇。不久,就收到科爾沁郡王邀他出兵東蒙古,好兵合一處統一蒙古草原,之後,再一舉揮師南下。
葛爾丹雖然每年都給科爾沁郡王送金子,不過對他本人還是有戒心的,直到他的長子索爾哈也傳來消息,說他的父王因為嫡子慘死,所以對大清懷恨在心,真的在秘密調兵籌糧準備南下,葛爾丹這才信了。
葛爾丹野心勃勃,這一點兒不假。十幾年來,他遠交近攻,東殺西砍。喀爾喀的土謝圖早就不覆存在,成了他的刀下亡魂,喀爾喀並入葛爾丹的領地,連當年的“草原月光”寶日龍梅格格也成了他眾多妃妾之一。
他在西蒙古稱雄稱霸,又與西藏達賴喇嘛和羅剎國暗中勾結。在一切都準備停當之後,康熙二十七年的秋天,他率十萬大兵東進,占領了東蒙古的烏蘭布通。
他計劃得很周密,只要在烏蘭布通站穩了腳跟,東蒙、西蒙、漠南、漠北,全都不在話下。然後,進一步殺進關內,用不了幾年,就能奪過康熙的江山,建成像當年成吉思汗那樣的廣袤無邊的大帝國!
可是,一到烏蘭布通,葛爾丹就敏銳地感覺到,他這次東進是上當了!那位熱情地寫信邀他前來的科爾沁郡王,就在他大軍來到之際,突然說生病了不能來,沒有親自派兵迎接,只派了一位管家,送來了一百頭瘦得皮包骨頭的老山羊,還有一千匹不知在庫房裏漚了多少年的破布,拿手一摸,就一塊塊往下掉碎片。
蒙古人剽悍爽直,一向重信義,科爾沁王給葛爾丹來這一手,分明是告訴葛爾丹他不願意合夥了!
羅剎國原來說好送給葛爾丹三千支快槍。事到臨頭,羅剎國派了個叫伊萬諾夫的中校來,說沙皇彼得正在處理西部和南部的邊界糾紛,無暇他顧。況且康熙皇上近幾年正與沙皇俄國之間就兩國的疆界問題在協商簽訂一份合約,如今合約還沒有簽下來,沙皇俄國也不便插手中國內務。所以,原來答應的軍火不能到位了。
葛爾丹窩了一肚子的火,他在大帳裏走來走去,大聲叫罵:“叛徒!全是叛徒!一個個無恥小人!把老子騙到這裏,卻又出賣了老子!”但是他準備了這麽久,也不打算就這樣回去,照樣要開始他的東進計劃。況且事情到了這一步也不是他想回就能回得去的,他不知道京城那邊,康熙已經準備禦駕親征了。
北京城,康熙要禦駕親征,今晚的禦前議事就是康熙出征前的大政決策。雖然也有大臣勸諫說,皇上金貴之體,不宜遠征沙漠,受那顛沛之苦;也有人說,國家存糧不多,難以應付。
但康熙心中有數,葛爾丹狡猾,非禦駕親征不能徹底制服他,至於糧食他早有準備。
早在幾年前,決定會向西北用兵的時候,建寧就向他提出過必須要有足夠的屯糧,因為茫茫草原上一旦軍隊斷糧,就將會是滅頂之災。所以他在延安等地暗藏了四百萬石軍糧,這件事情辦得很秘密,康熙特地在幾個交通要道以及江南產糧大地都放著了為他秘密準備存糧的官員,而且是幾位閣臣都沒有經手。
另外,京師存糧還有一千萬石,這些加在一起足夠了。所以,康熙才下了這麽大的決心,任誰說什麽都不聽。
他當即下旨,從今年起,在全國各地,永不加賦,與民生息,並命禮部、兵部、吏部會同上書房大臣,立即草擬討賊詔書和隨駕、留守人員名單,以及監國事宜,定於五天之後,出征討賊。
索額圖說道:“皇上親征的這段時間,臣建議還是由太子監國,有一個統領之人,要比各部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好。”
這一年太子已經十五歲了,《四書》、《書經》已經全部讀完,並且深通義旨,已經在在康熙二十五年舉行過皇太子的出閣講書典禮,讓滿朝文武,以及慕名而來的民間名士們一睹過皇太子的風采。他開講經筵;代替康熙主持祭祀。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裏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
他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宮廷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能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中華帝國前所未有的偉大皇帝之一。
康熙說道:“朕本來也打算讓太子監國,這次是親征戰場,不像出游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回得來。有太子在後方總領全局朕很放心。”
明珠適時的說道:“皇上大哥和三阿哥也都不小了,到了可以參政的年紀,不如讓他們二人輔佐太子,共同理政,也能為第一次監國的太子減輕負擔。”
皇上沈吟道:“準奏!”剛剛他腦中回想起建寧曾經說過的話,她說:一旦太子涉政監國,其他皇子不宜參政。建寧就像是有預見的能力一樣,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所以提前給他打了預防針。但是康熙不願意埋沒有能力的兒子,也想看看,真把他們都放到朝堂之上,到底會怎麽樣。
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北京城內漫天大雪,午門外廣場上,紅妝素裹,瓊玉鋪地。三萬名頂盔帶甲的軍士,在廣場上排成方隊,在瑞雪紛揚的寒冷中,如鋼澆銅鑄一般,一動不動地站著,奉命西征大將軍費揚古站在廣場中央,靜候康熙的到來。
前一天一連下了兩道聖旨,一道是大赦天下,一道是永不加賦,北京城的百姓都沸騰了,無不感激涕零。又聽說皇上要頂風冒雪的去親自征討叛軍葛爾丹,壞天氣也阻擋不了老百姓們的熱情,大家紛紛走上街頭,要親自把這位勤政愛民的皇上送出城。
太子胤礽率領著留守京城的上書房大臣,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們站在右掖門前等候著恭送皇帝禦駕親征。午時正刻,打著龍旗的羽林軍威風凜凜的出來,隨後就是這個國家的天子康熙。霎時間號角震天響,軍樂隊奏起了雄壯的軍歌。皇太子率領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山呼萬歲。三萬鐵甲軍士也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的“吾皇萬歲”的吶喊聲。
看著下面這嚴整軍容,高昂士氣,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康熙的心裏充滿了豪情和自信。他輕輕地舉起手來,向三軍致意。樓下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只有漫天飄灑的大雪,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康熙揚聲道:“將士們!葛爾丹賊子野心勃勃,十餘年來與羅剎勾結,兼並蒙古,東侵中原,屠我城池,殺我子民,壞我華夏一統,擾我百姓生業,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朕親統三軍,以滿蒙漢鐵騎三十萬討此國賊。不滅逆賊,誓不還朝!”說著,他從腰間箭袋中抽出一支鑲金的雕翎箭來,“啪”的一聲折為兩段,“有臨陣怯敵,不遵號令,貽誤軍機者,猶如此箭!”
五鳳樓下,三萬接受檢閱的軍士,全都是飛揚古訓練有素的精兵,聽皇上說出此話,隨著飛揚古一齊單膝跪下,大聲答道:“不滅逆賊,誓不還朝!”
禮部的官員們擡著一千多只大酒壇來到了廣場,給每個出征的將士都斟滿了一大碗酒。張廷玉和佟國維兩位新晉的上書房大臣也急忙捧著酒壇,陪著太子來到五鳳樓上。
太子跪在康熙面前,將酒樽高舉過頭,大聲說道:“兒臣敬請阿瑪滿飲此杯,願阿瑪此去旗開得勝!兒臣將遵從阿瑪皇命,在京督辦糧草,靜待皇上捷報!”
康熙見皇太子激動得臉都紅了,也不免動了真情,他接過酒樽:“好,這酒朕用了!皇兒,你留守京師,責任重大,凡事都要與眾大臣商議,有委決不了的大事,要飛馬報與朕知道,還有,不要忘了讀書,各皇子都是你的手足,你要嚴加約束他們但不可輕易責罰,還有你曾祖母和你姑母,朕不在的時候,你要照顧她們,你記下了嗎?”
胤礽鏗鏘有力的答道:“兒臣謹遵聖諭,請阿瑪放心。”
康熙舉起酒樽一飲而盡,三萬官兵也都將酒喝完,康熙大喝一聲:“三軍出發!”
龍旗飄蕩,鼓樂高奏,康熙皇上疾步走下五鳳樓,翻身上馬,率領著三萬禦前精銳鐵騎,迎著呼嘯的北風和漫天的飛雪,浩浩蕩蕩地出京了,一路上有百姓沿街送行,直到出了城門才安靜下來。
路過京門城樓的時候,康熙忽然聽到一縷琴音,正是以磅礴的氣勢和獨特的風格著稱的那一曲廣陵散。這是一曲送別英雄去遠征的曲子,從城樓之上,遠遠飄散開來。
康熙心中一動,轉頭看向高高的城門樓上,一人正在雪中撫琴,一身白衣幾乎與漫天的風雪中容融在一起,在遠處看不太清輪廓,但是也知道她臉色白得透明,襯著她的黑發和黑眼睛,在這漫天的飛雪之中,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只要看見她,天地間似乎只有這黑白兩色。
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康熙能感覺得到心臟在胸腔裏不受控制地“砰砰”跳得極塊,只要望著她,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愫擊中了他,蔓延全身,竟然令他手腳發軟,在馬上險些握不穩韁繩。康熙又定定的看了看那個在專註撫琴,不往下面的隊伍看一眼的人。康熙的臉色晦暗不明。
這時候費揚古策馬過來,請旨說道:“皇上,已經出城了,風雪越來越大,請皇上登上鑾輿吧。”
康熙一把將身上披著的黑貂裘扯落,在費揚古驚訝的眼神中說道:“給三公主送去。”
費揚古還沒來得及阻止康熙在大冷天除下衣服的自殘行為,已經被他的話弄傻了,今日的閱兵儀式上後宮女眷們都沒有出席,皇上讓他把衣服給三公主送去,不會是讓他回一趟宮吧?
康熙指了指城門樓上,費揚古這才知道,原來那上面奏琴送別將士們的竟然是三公主!不愧是巾幗不讓須眉,上過戰場的三公主!他手下的將士們在出城時還能聽到有人專門來談的這首曲子,哪個不是精神振奮!勢要和葛爾丹定個你死我活,然後凱旋而歸。
不過,這麽遠的距離,再加上一直下雪,根本看不出多遠的能見度,皇上是怎麽一眼看出那個人影是三公主的?這個時候也容不得費揚古多思考了,連忙讓人把鑾輿擡過來,催促康熙趕緊上車,自己則策馬向城樓而去。
費揚古的心中還有些雀躍,果然到了城樓之上也見到了一直跟在三公主身邊形影不離的墨菊。費揚古能在出征之前再見墨菊一眼,已經是心滿意足。
他連忙雙手將披風奉上。建寧的眼力很好,即便隔著風雪她也能清楚的看到康熙脫下披風,讓費揚古給他送來的整個場景。收下之後,就讓這個大將軍趕快趕回他的隊伍當中了。
費揚古辦完了差事,到康熙的禦駕外面覆命,康熙隔著厚重的車簾子問道:“她有沒有說什麽?”
費揚古以為皇上是問三公主有沒有帶話給他,回道:“三公主並沒有說什麽。”
康熙明顯的有些失望,也不讓他退下。費揚古便覺得自己這趟差事沒辦好,怎麽這麽笨!當時也不問問三公主有什麽話要帶給皇上。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如果皇上是問奴才在時,三公主有沒有說別的話,奴才倒是隱約聽她自言自語了兩個字。”
康熙掀起車簾兒:“她說了什麽?”
費揚古又有些後悔,不該為了自己覆命出賣三公主,不過康熙明顯是不等到答案不會死心,“這個,三公主她說……多事。”他正要解釋說,也許三公主並不是在說皇上您多事,可能是在說奴才我呢!
康熙已經放下簾子,道:“你忙你的去吧,不用在朕車邊伺候。”簾子之後,是康熙不自覺的露出笑意。
建寧從小就不怕冷,冬天別人都裹在厚厚的貂裘狐裘裏面,她就能穿這一身春裝來去自如。每次康熙把自己的衣服給她,或者是讓她的宮女回去取厚衣裳,都會換來她嫌棄地說他多事。
但是每次看到她穿得單薄,康熙又總會忍不住“多事”。
在車裏發了一上午的呆,康熙也沒有心思去看折子,和想對付葛爾丹的作戰方略,腦中都是從小到大兩人相處的回憶,他以為很久之前的事都已經忘了,但是每一幕有她的畫面在他腦中都印得清清楚楚。
他一直以為對建寧的深厚感情是源自血脈的手足之情,但是他越來越沒法欺騙自己,特別是在得知烏爾袞去世的消息,並且建寧決定終身不嫁,這個做皇兄的竟然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甚至在她面前康熙差點沒控制住露出笑容!有哪個皇兄會為自己準妹夫的死,而高興成這樣?!
康熙早就察覺得到自己的異樣,一直在自欺欺人罷了。當發現征兆越來越多,不得不面對時,他也打算繼續自欺欺人下去,他要把這一份感情深深地埋藏,爛在肚子裏,死後帶進棺材,對誰都不會說。
如果有人說作為一個皇上就可以富有天下,任何想要的都可以得到。那康熙肯定會呲之以鼻,是皇上又怎麽樣?老天偏偏愛這樣捉弄人,會將人最珍愛的東西放到觸手可及,又遙不可及之處。
皇上一走,太子還年幼,什麽牛鬼蛇神都蹦出來了,毓慶宮中前來給太子送禮的官員們一波接著一波。如果是來求他辦事情的,胤礽會直接告訴他,“孤不能徇私枉法,你還是另謀別處吧。”
如果是無緣無故非要來給他送禮的,每到這個時候,皇太子都不會親自接見,而是由手下的孔太監代為處置,將送禮的官員人名以及禮品的數量金額登記造冊。
如果建寧公主住在宮中的話,他們這種風氣還會收斂一些,畢竟要在這位公主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還是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的,但是建寧最近都住在暢春園。也許是因為太子監國的關系,為避參政的嫌疑所以她才一直未回宮。反道是給這些想要走太子門路的官員行了方便。
太子以前就知道朝中跟著索額圖的官員眾多,但是之前有康熙和建寧在宮裏,姑姑一向對他管得嚴,怎麽可能讓他參與到那幫人當中去,所以太子一直以來和索額圖一黨保持著距離。
這次索額圖隨駕親征去了,他手下的那些以他馬首是瞻的,便都紛紛向皇太子靠攏。本來嘛,索額圖所打的旗號就是太子一黨!他們常年接觸不到正主早就被晾得抓心撓肺的了!如今有這個機會,豈能不在太子爺面前好好表現表現。所以自從有人開始給太子送了禮物之後,其他人紛紛去搜羅奇珍異寶或者是太子偏愛的東西加以效仿。
太子呢,就由著他們折騰,但是處理政事的時候,絕對不會因為有人給他送了禮物或者是來套過關系就有所偏頗。
上書房是皇子們學習的地方,除了大哥已經出宮建府不需要再讀書之外。老二胤礽以下,直到九阿哥都已經進了上書房。後宮裏還有幾個未滿六歲的還不能來。康熙是一個多子的君王,如今皇宮裏的孩子加起來都有二十多個了。
太子從小被教育得極其克己勤勉,處理完正事之後,他會去上書房看看上課的阿哥們,督促他們功課,讓本來想松懈下來的皇子能不得不認真聽課。
如果宮裏哪個小阿哥小格格染了風寒或是有個小病小痛,太子也會向太醫院負責的太醫殷殷垂詢。
太子雖然處理朝政上仍有些稚嫩,但是他畢竟年輕剛剛開始聽政,正是處在學習的階段,朝臣們對他的包容性很大,特別是看到康熙走後太子的所作所為,那些心懷天下家國的臣子們自然都是老懷安慰,國家有此儲君,何愁大清不興啊?
但是對那些一個勁兒的往毓慶宮鉆營的臣子們,中立派們很是看不上眼,但那些人又都是索額圖的心腹,他們勢力龐大,剩下大臣們自覺得罪不起,也不敢多說什麽。只盼望太子可千萬別被他們帶壞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建寧翻看著那張卷宗,“葛爾丹是主謀, 索爾哈還給出了行進路線, 並且裏應外合, 看來烏爾袞死的不冤,這麽多人想要他的命, 在他身邊埋下釘子他都毫無所覺。”
康熙說道:“你好像並不意外,是不是早覺得是葛爾丹做的手腳?”他剛知道的時候,十分震怒, 恨不得馬上親征踏平準格爾的土地, 他沒想到葛爾丹竟然敢膽大妄為到刺殺蒙古來的和親隊伍, 這根本就是對大清的挑釁!
建寧說道:“並不太意外,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誰都值得懷疑, 能在草原上神出鬼沒消隱無蹤, 我早就覺得是他們蒙古人幹的。要說為了挑起事端, 葛爾丹確實嫌疑最大。”
康熙道:“真是豈有此理!葛爾丹此舉簡直是向朕宣戰, 朕若是不即刻作出回應豈不是顯得是朕怕了他。不久前施瑯的戰報剛送上來,臺灣已經完全收覆, 盡歸我大清國土。現在唯有北方虎視眈眈, 若想天下太平, 這葛爾丹就非剿滅不可!”
建寧說道:“還是稍安勿躁,按照之前預定的方案把葛爾丹誘出西北,讓他出兵東進才有將他們一舉剿滅的希望, 否則準噶爾那個地方崇山峻嶺,易守難攻, 再加上氣候苦寒,不是土生土長在那的人根本難以適應,恐怕大清的陸軍根本不是葛爾丹部隊的對手。”
康熙說道:“看來還得讓福全再跑一趟科爾沁,讓他去給鄂爾齊帶個信――是時候引蛇出洞了。”
遠在西北的葛爾丹還在沾沾自喜,建寧拒絕他的求婚,那他就殺了她的未婚夫,以報此大仇。不久,就收到科爾沁郡王邀他出兵東蒙古,好兵合一處統一蒙古草原,之後,再一舉揮師南下。
葛爾丹雖然每年都給科爾沁郡王送金子,不過對他本人還是有戒心的,直到他的長子索爾哈也傳來消息,說他的父王因為嫡子慘死,所以對大清懷恨在心,真的在秘密調兵籌糧準備南下,葛爾丹這才信了。
葛爾丹野心勃勃,這一點兒不假。十幾年來,他遠交近攻,東殺西砍。喀爾喀的土謝圖早就不覆存在,成了他的刀下亡魂,喀爾喀並入葛爾丹的領地,連當年的“草原月光”寶日龍梅格格也成了他眾多妃妾之一。
他在西蒙古稱雄稱霸,又與西藏達賴喇嘛和羅剎國暗中勾結。在一切都準備停當之後,康熙二十七年的秋天,他率十萬大兵東進,占領了東蒙古的烏蘭布通。
他計劃得很周密,只要在烏蘭布通站穩了腳跟,東蒙、西蒙、漠南、漠北,全都不在話下。然後,進一步殺進關內,用不了幾年,就能奪過康熙的江山,建成像當年成吉思汗那樣的廣袤無邊的大帝國!
可是,一到烏蘭布通,葛爾丹就敏銳地感覺到,他這次東進是上當了!那位熱情地寫信邀他前來的科爾沁郡王,就在他大軍來到之際,突然說生病了不能來,沒有親自派兵迎接,只派了一位管家,送來了一百頭瘦得皮包骨頭的老山羊,還有一千匹不知在庫房裏漚了多少年的破布,拿手一摸,就一塊塊往下掉碎片。
蒙古人剽悍爽直,一向重信義,科爾沁王給葛爾丹來這一手,分明是告訴葛爾丹他不願意合夥了!
羅剎國原來說好送給葛爾丹三千支快槍。事到臨頭,羅剎國派了個叫伊萬諾夫的中校來,說沙皇彼得正在處理西部和南部的邊界糾紛,無暇他顧。況且康熙皇上近幾年正與沙皇俄國之間就兩國的疆界問題在協商簽訂一份合約,如今合約還沒有簽下來,沙皇俄國也不便插手中國內務。所以,原來答應的軍火不能到位了。
葛爾丹窩了一肚子的火,他在大帳裏走來走去,大聲叫罵:“叛徒!全是叛徒!一個個無恥小人!把老子騙到這裏,卻又出賣了老子!”但是他準備了這麽久,也不打算就這樣回去,照樣要開始他的東進計劃。況且事情到了這一步也不是他想回就能回得去的,他不知道京城那邊,康熙已經準備禦駕親征了。
北京城,康熙要禦駕親征,今晚的禦前議事就是康熙出征前的大政決策。雖然也有大臣勸諫說,皇上金貴之體,不宜遠征沙漠,受那顛沛之苦;也有人說,國家存糧不多,難以應付。
但康熙心中有數,葛爾丹狡猾,非禦駕親征不能徹底制服他,至於糧食他早有準備。
早在幾年前,決定會向西北用兵的時候,建寧就向他提出過必須要有足夠的屯糧,因為茫茫草原上一旦軍隊斷糧,就將會是滅頂之災。所以他在延安等地暗藏了四百萬石軍糧,這件事情辦得很秘密,康熙特地在幾個交通要道以及江南產糧大地都放著了為他秘密準備存糧的官員,而且是幾位閣臣都沒有經手。
另外,京師存糧還有一千萬石,這些加在一起足夠了。所以,康熙才下了這麽大的決心,任誰說什麽都不聽。
他當即下旨,從今年起,在全國各地,永不加賦,與民生息,並命禮部、兵部、吏部會同上書房大臣,立即草擬討賊詔書和隨駕、留守人員名單,以及監國事宜,定於五天之後,出征討賊。
索額圖說道:“皇上親征的這段時間,臣建議還是由太子監國,有一個統領之人,要比各部各自為政一盤散沙的好。”
這一年太子已經十五歲了,《四書》、《書經》已經全部讀完,並且深通義旨,已經在在康熙二十五年舉行過皇太子的出閣講書典禮,讓滿朝文武,以及慕名而來的民間名士們一睹過皇太子的風采。他開講經筵;代替康熙主持祭祀。作為康熙殷切期望的繼承人,他不負眾望,精通文韜武略,具有不俗的治國才能,他那英俊端正的儀表在北京宮廷裏同年齡的皇族中是最完美無缺的。
他是一個十全十美的皇太子,已至在皇族中,在宮廷中沒有一個人不稱讚他,都相信有朝一日,他能像他父親一樣,成為中華帝國前所未有的偉大皇帝之一。
康熙說道:“朕本來也打算讓太子監國,這次是親征戰場,不像出游一個月兩個月就能回得來。有太子在後方總領全局朕很放心。”
明珠適時的說道:“皇上大哥和三阿哥也都不小了,到了可以參政的年紀,不如讓他們二人輔佐太子,共同理政,也能為第一次監國的太子減輕負擔。”
皇上沈吟道:“準奏!”剛剛他腦中回想起建寧曾經說過的話,她說:一旦太子涉政監國,其他皇子不宜參政。建寧就像是有預見的能力一樣,知道這一天早晚會來,所以提前給他打了預防針。但是康熙不願意埋沒有能力的兒子,也想看看,真把他們都放到朝堂之上,到底會怎麽樣。
康熙二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北京城內漫天大雪,午門外廣場上,紅妝素裹,瓊玉鋪地。三萬名頂盔帶甲的軍士,在廣場上排成方隊,在瑞雪紛揚的寒冷中,如鋼澆銅鑄一般,一動不動地站著,奉命西征大將軍費揚古站在廣場中央,靜候康熙的到來。
前一天一連下了兩道聖旨,一道是大赦天下,一道是永不加賦,北京城的百姓都沸騰了,無不感激涕零。又聽說皇上要頂風冒雪的去親自征討叛軍葛爾丹,壞天氣也阻擋不了老百姓們的熱情,大家紛紛走上街頭,要親自把這位勤政愛民的皇上送出城。
太子胤礽率領著留守京城的上書房大臣,文武百官和皇親國戚們站在右掖門前等候著恭送皇帝禦駕親征。午時正刻,打著龍旗的羽林軍威風凜凜的出來,隨後就是這個國家的天子康熙。霎時間號角震天響,軍樂隊奏起了雄壯的軍歌。皇太子率領百官俯伏在地,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禮,山呼萬歲。三萬鐵甲軍士也同時發出了山呼海嘯的“吾皇萬歲”的吶喊聲。
看著下面這嚴整軍容,高昂士氣,聽著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康熙的心裏充滿了豪情和自信。他輕輕地舉起手來,向三軍致意。樓下立刻變得鴉雀無聲,只有漫天飄灑的大雪,發出輕微的沙沙聲。
康熙揚聲道:“將士們!葛爾丹賊子野心勃勃,十餘年來與羅剎勾結,兼並蒙古,東侵中原,屠我城池,殺我子民,壞我華夏一統,擾我百姓生業,是可忍,孰不可忍!今日朕親統三軍,以滿蒙漢鐵騎三十萬討此國賊。不滅逆賊,誓不還朝!”說著,他從腰間箭袋中抽出一支鑲金的雕翎箭來,“啪”的一聲折為兩段,“有臨陣怯敵,不遵號令,貽誤軍機者,猶如此箭!”
五鳳樓下,三萬接受檢閱的軍士,全都是飛揚古訓練有素的精兵,聽皇上說出此話,隨著飛揚古一齊單膝跪下,大聲答道:“不滅逆賊,誓不還朝!”
禮部的官員們擡著一千多只大酒壇來到了廣場,給每個出征的將士都斟滿了一大碗酒。張廷玉和佟國維兩位新晉的上書房大臣也急忙捧著酒壇,陪著太子來到五鳳樓上。
太子跪在康熙面前,將酒樽高舉過頭,大聲說道:“兒臣敬請阿瑪滿飲此杯,願阿瑪此去旗開得勝!兒臣將遵從阿瑪皇命,在京督辦糧草,靜待皇上捷報!”
康熙見皇太子激動得臉都紅了,也不免動了真情,他接過酒樽:“好,這酒朕用了!皇兒,你留守京師,責任重大,凡事都要與眾大臣商議,有委決不了的大事,要飛馬報與朕知道,還有,不要忘了讀書,各皇子都是你的手足,你要嚴加約束他們但不可輕易責罰,還有你曾祖母和你姑母,朕不在的時候,你要照顧她們,你記下了嗎?”
胤礽鏗鏘有力的答道:“兒臣謹遵聖諭,請阿瑪放心。”
康熙舉起酒樽一飲而盡,三萬官兵也都將酒喝完,康熙大喝一聲:“三軍出發!”
龍旗飄蕩,鼓樂高奏,康熙皇上疾步走下五鳳樓,翻身上馬,率領著三萬禦前精銳鐵騎,迎著呼嘯的北風和漫天的飛雪,浩浩蕩蕩地出京了,一路上有百姓沿街送行,直到出了城門才安靜下來。
路過京門城樓的時候,康熙忽然聽到一縷琴音,正是以磅礴的氣勢和獨特的風格著稱的那一曲廣陵散。這是一曲送別英雄去遠征的曲子,從城樓之上,遠遠飄散開來。
康熙心中一動,轉頭看向高高的城門樓上,一人正在雪中撫琴,一身白衣幾乎與漫天的風雪中容融在一起,在遠處看不太清輪廓,但是也知道她臉色白得透明,襯著她的黑發和黑眼睛,在這漫天的飛雪之中,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而只要看見她,天地間似乎只有這黑白兩色。
看著那個熟悉的身影,康熙能感覺得到心臟在胸腔裏不受控制地“砰砰”跳得極塊,只要望著她,一種從未有過的情愫擊中了他,蔓延全身,竟然令他手腳發軟,在馬上險些握不穩韁繩。康熙又定定的看了看那個在專註撫琴,不往下面的隊伍看一眼的人。康熙的臉色晦暗不明。
這時候費揚古策馬過來,請旨說道:“皇上,已經出城了,風雪越來越大,請皇上登上鑾輿吧。”
康熙一把將身上披著的黑貂裘扯落,在費揚古驚訝的眼神中說道:“給三公主送去。”
費揚古還沒來得及阻止康熙在大冷天除下衣服的自殘行為,已經被他的話弄傻了,今日的閱兵儀式上後宮女眷們都沒有出席,皇上讓他把衣服給三公主送去,不會是讓他回一趟宮吧?
康熙指了指城門樓上,費揚古這才知道,原來那上面奏琴送別將士們的竟然是三公主!不愧是巾幗不讓須眉,上過戰場的三公主!他手下的將士們在出城時還能聽到有人專門來談的這首曲子,哪個不是精神振奮!勢要和葛爾丹定個你死我活,然後凱旋而歸。
不過,這麽遠的距離,再加上一直下雪,根本看不出多遠的能見度,皇上是怎麽一眼看出那個人影是三公主的?這個時候也容不得費揚古多思考了,連忙讓人把鑾輿擡過來,催促康熙趕緊上車,自己則策馬向城樓而去。
費揚古的心中還有些雀躍,果然到了城樓之上也見到了一直跟在三公主身邊形影不離的墨菊。費揚古能在出征之前再見墨菊一眼,已經是心滿意足。
他連忙雙手將披風奉上。建寧的眼力很好,即便隔著風雪她也能清楚的看到康熙脫下披風,讓費揚古給他送來的整個場景。收下之後,就讓這個大將軍趕快趕回他的隊伍當中了。
費揚古辦完了差事,到康熙的禦駕外面覆命,康熙隔著厚重的車簾子問道:“她有沒有說什麽?”
費揚古以為皇上是問三公主有沒有帶話給他,回道:“三公主並沒有說什麽。”
康熙明顯的有些失望,也不讓他退下。費揚古便覺得自己這趟差事沒辦好,怎麽這麽笨!當時也不問問三公主有什麽話要帶給皇上。
他想了想又補充道:“如果皇上是問奴才在時,三公主有沒有說別的話,奴才倒是隱約聽她自言自語了兩個字。”
康熙掀起車簾兒:“她說了什麽?”
費揚古又有些後悔,不該為了自己覆命出賣三公主,不過康熙明顯是不等到答案不會死心,“這個,三公主她說……多事。”他正要解釋說,也許三公主並不是在說皇上您多事,可能是在說奴才我呢!
康熙已經放下簾子,道:“你忙你的去吧,不用在朕車邊伺候。”簾子之後,是康熙不自覺的露出笑意。
建寧從小就不怕冷,冬天別人都裹在厚厚的貂裘狐裘裏面,她就能穿這一身春裝來去自如。每次康熙把自己的衣服給她,或者是讓她的宮女回去取厚衣裳,都會換來她嫌棄地說他多事。
但是每次看到她穿得單薄,康熙又總會忍不住“多事”。
在車裏發了一上午的呆,康熙也沒有心思去看折子,和想對付葛爾丹的作戰方略,腦中都是從小到大兩人相處的回憶,他以為很久之前的事都已經忘了,但是每一幕有她的畫面在他腦中都印得清清楚楚。
他一直以為對建寧的深厚感情是源自血脈的手足之情,但是他越來越沒法欺騙自己,特別是在得知烏爾袞去世的消息,並且建寧決定終身不嫁,這個做皇兄的竟然是大大的松了一口氣!甚至在她面前康熙差點沒控制住露出笑容!有哪個皇兄會為自己準妹夫的死,而高興成這樣?!
康熙早就察覺得到自己的異樣,一直在自欺欺人罷了。當發現征兆越來越多,不得不面對時,他也打算繼續自欺欺人下去,他要把這一份感情深深地埋藏,爛在肚子裏,死後帶進棺材,對誰都不會說。
如果有人說作為一個皇上就可以富有天下,任何想要的都可以得到。那康熙肯定會呲之以鼻,是皇上又怎麽樣?老天偏偏愛這樣捉弄人,會將人最珍愛的東西放到觸手可及,又遙不可及之處。
皇上一走,太子還年幼,什麽牛鬼蛇神都蹦出來了,毓慶宮中前來給太子送禮的官員們一波接著一波。如果是來求他辦事情的,胤礽會直接告訴他,“孤不能徇私枉法,你還是另謀別處吧。”
如果是無緣無故非要來給他送禮的,每到這個時候,皇太子都不會親自接見,而是由手下的孔太監代為處置,將送禮的官員人名以及禮品的數量金額登記造冊。
如果建寧公主住在宮中的話,他們這種風氣還會收斂一些,畢竟要在這位公主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動作還是要先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的,但是建寧最近都住在暢春園。也許是因為太子監國的關系,為避參政的嫌疑所以她才一直未回宮。反道是給這些想要走太子門路的官員行了方便。
太子以前就知道朝中跟著索額圖的官員眾多,但是之前有康熙和建寧在宮裏,姑姑一向對他管得嚴,怎麽可能讓他參與到那幫人當中去,所以太子一直以來和索額圖一黨保持著距離。
這次索額圖隨駕親征去了,他手下的那些以他馬首是瞻的,便都紛紛向皇太子靠攏。本來嘛,索額圖所打的旗號就是太子一黨!他們常年接觸不到正主早就被晾得抓心撓肺的了!如今有這個機會,豈能不在太子爺面前好好表現表現。所以自從有人開始給太子送了禮物之後,其他人紛紛去搜羅奇珍異寶或者是太子偏愛的東西加以效仿。
太子呢,就由著他們折騰,但是處理政事的時候,絕對不會因為有人給他送了禮物或者是來套過關系就有所偏頗。
上書房是皇子們學習的地方,除了大哥已經出宮建府不需要再讀書之外。老二胤礽以下,直到九阿哥都已經進了上書房。後宮裏還有幾個未滿六歲的還不能來。康熙是一個多子的君王,如今皇宮裏的孩子加起來都有二十多個了。
太子從小被教育得極其克己勤勉,處理完正事之後,他會去上書房看看上課的阿哥們,督促他們功課,讓本來想松懈下來的皇子能不得不認真聽課。
如果宮裏哪個小阿哥小格格染了風寒或是有個小病小痛,太子也會向太醫院負責的太醫殷殷垂詢。
太子雖然處理朝政上仍有些稚嫩,但是他畢竟年輕剛剛開始聽政,正是處在學習的階段,朝臣們對他的包容性很大,特別是看到康熙走後太子的所作所為,那些心懷天下家國的臣子們自然都是老懷安慰,國家有此儲君,何愁大清不興啊?
但是對那些一個勁兒的往毓慶宮鉆營的臣子們,中立派們很是看不上眼,但那些人又都是索額圖的心腹,他們勢力龐大,剩下大臣們自覺得罪不起,也不敢多說什麽。只盼望太子可千萬別被他們帶壞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