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心腹大患
關燈
小
中
大
乾元宮。
“好了,此事朕早已知曉了。”嘉和帝隨意的擺了擺手,平淡的說道。
梁庭芳及眾朝臣們都楞住了,啞然無語了,陛下竟然這麽不在意他們的意見?
在進宮面聖之前,梁庭芳及眾朝臣們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嘉和帝是知還是不知,都是五五之數,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嘉和帝不僅知道,而且態度還是如此的平淡,甚至可以說是不在意,這就令他們難以接受了。
當一個君王毫不在意臣子的意見和態度時,這不正說明君王對於臣子這個人已經毫不在乎了嗎?
這可是大事啊,這可是關系他們仕途、名聲和家族前途的大事啊!
梁庭芳及眾朝臣們難以接受,明明嘉和帝以前不是這樣的,明明嘉和帝很善於納讕的,怎麽如今竟然變成這樣了?
賀瑯冷眼旁觀梁庭芳他們的愕然震驚,趁著他們還在消化震驚時,賀瑯“客氣”的把他們趕了出去,不讓他們再杵在這裏礙眼。
梁庭芳他們走後,正殿裏一下子清凈了許多,只餘賀瑯與嘉和帝四目相對。
對視良久,賀瑯拱手大拜:“兒臣謝父皇。”
嘉和帝長嘆一聲,搖了搖頭:“你啊。”
賀瑯的確該謝,因為他對於嘉和帝也是先斬後奏,先把令旨派出去了,才把劍北道的軍情和他的處置安排告訴給嘉和帝,為此嘉和帝還大大的訓斥了賀瑯一番,不過今日在眾朝臣面前,嘉和帝還是維護住了賀瑯的顏面,沒有說出賀瑯先斬後奏的實情。
“你啊,長大了,主意大的很,父皇已經管不了你啦。”嘉和帝靠坐在圈椅中,閉上了眼睛。
賀瑯上前幾步,蹲坐在嘉和帝的跟前:“父皇,兒臣只是性子急,不願眼睜睜地看著劍北道那邊軍情告急,將士戰死,兒臣卻只能束手無策、無可奈何,耳朵邊還要聽那些臣子絮絮叨叨的爭執不休,父皇,軍情不等人,十萬火急,實在等不得那些臣子的定論啊。”
嘉和帝還是閉著眼睛,也不說話。
其實賀瑯說的,嘉和帝都懂,但他還是覺得賀瑯這麽做不對,點將派兵不是小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麽貿然妄行,很容易引發大燕的連鎖動蕩,畢竟全國各地並不平靜,反賊不是只有成賊一支,只是成賊最為勢大而已,各地的駐軍是要負責鎮壓清剿這些反賊的,軍隊一旦抽調,對於那些小反賊,不就是放任壯大了嗎?大燕已經經不起再來一個義成王了。
更何況,嘉和帝並不想兩頭作戰,東北的申奴,西北的成賊,這兩頭的戰線消耗了大燕一半以上的軍力、財力、人力,再這樣消耗下去,只怕大燕會被生生拖垮。
所以,嘉和帝的意思是,先與成賊和談、退讓,集中軍力驅逐申奴,待申奴驅逐了,再來平定成賊。
嘉和帝這麽想也沒錯,先攘外再安內,道理也是站得住腳的。
只是,賀瑯卻不是這麽想的,因為他有前世的經驗,義成王不僅野心大,而且也確有能力,打仗能打,治理內政也能粗略的理理,所以他的民望也是有的,並不是真正的草莽匪寇,這樣的對手,不趁著他還沒有發展到頂峰,早點打滅,等他壯大起來,只會比申奴更加難打。
前世時也的確是如此,義成王的軍隊、勢力、地盤、人才,都比申奴強上一等,是大燕的頭一號威脅,要不是義成王這邊的戰局消耗了大燕太多的軍力、民力,賀瑯何至於要全國興兵,興了近四十年才總算打回了大燕的原有版圖,這都是因為人力缺口啊。
人力缺口的造成,除了打戰,男丁死的太多了,有的死在戰場上,有的死在補給運輸上,有的死在逃兵亂匪上,除了這些外,還有大量的逃往成賊地盤的普通百姓,甚至其中還有舉人和秀才,這些人口流失都進一步造成了大燕內部的人力缺口。
就因為男丁缺口太多,後期補充不上,所以大燕與成賊和申奴的打仗都是斷斷續續的打,以戰止戰,以戰養戰,而賀瑯這麽持續幾十年的打仗,最終坐實了他窮兵黷武的惡名。
軍力的損失,百姓的奔逃,賀瑯實在受夠了這樣的境況,所以這一世,他要先打滅義成王,然後再對付申奴。
賀瑯與嘉和帝理念不合,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不歡而散。
太子私邸。
向陽聽賀瑯倒完了一肚子的苦水,也覺得很是為難,不知如何取舍:“其實吧,我覺得你父皇考慮的也沒錯,先集中力量擊退外敵,再來平安內亂,也是可以的。”
先一致對外嘛,本朝太、祖也是這麽做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後才能定鼎山河嘛。
賀瑯沒想到向陽竟然不站在他這邊:“你也覺得我做錯了?”
向陽趕緊搖頭:“不是,你先發令旨調兵遣將,不聽那些朝臣打嘴皮子仗,我覺得是對的,因為軍情十萬火急等不了人嘛。但是,你覺得要先安內再攘外,你父皇覺得要先攘外再安內,都有道理,我也不知道怎麽做才是對的。呃,也不能這麽說,兩種選擇都是對的,只是遇到的困難,與達成的時間,會有所不同,但沒有去做,誰又能知道哪種會更省時省力呢?”
看到向陽這麽說,賀瑯心裏舒服了一些,只要她不是反對他的就行。
“但是我有預見能力啊,我預見到成賊會成為大燕的心腹大患,比申奴還要危險,所以我要趁著成賊還沒有那麽強大,先把成賊給打滅了,免得後患無窮。”賀瑯說出了更有力的理由。
向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你預見到未來了啊,來,和我說一說,你具體預見到了什麽?”
向陽興致勃勃。
賀瑯下巴微擡:“給我添些茶,讓我潤潤嗓。”
向陽殷勤地倒茶捧杯:“太子殿下請喝茶。”
賀瑯被她逗笑,接過茶喝了一口:“好,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賀瑯緩緩的把義成王的壯大史說了一番,義成王原本只是一個驛卒,能騎馬能彎弓,嘉和帝登基第一年,他揭竿而起,成了一方反賊。
其實慶平帝在位期間,大燕各地的匪患就多起來了,到了嘉和帝登基之後,有些匪患就公然舉旗造反了,義成王原本並不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也不是第一個公然造反的,但是他不僅熬過了初期的清剿,還慢慢的壯大了,短短五年,義成王就號稱旗下有兵馬十萬眾了,雖然這十萬中,一大半是烏合之眾,但是這數量也足夠驚人了。
發現義成王的勢力壯大的太快,大燕就加大了對義成王的打擊清剿,但是不知怎地,義成王最終並沒有被清剿,反而割據為王了。
對於其中的過程,賀瑯雖然貴為太子,但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大概的發展軌跡,因為那時候他還未重生,根本不會去關註這些,而他重生後,又一直被困在宮闈之中,好不容易在向陽的“鬧妖風”“鬧冤鬼”的幫助下建立了輔兵營,有了私邸,能出宮了,但他還是沒有辦法接觸到軍事這一方面,而且他手底下也無人可用,所以消息還是閉塞的,等到他初掌權柄,以往的事早就淹沒在故紙堆中了。
所以,如今除非有一個親歷其中的當事人來與賀瑯說清原委,不然僅憑著地方駐軍呈上來的卷宗,而且這些卷宗的可疑度還很高,賀瑯怎麽能夠弄清楚當中的真實原委呢?
誰知道是不是因為地方駐軍養寇自重而引發的勢大難制呢?
當義成王真正做到割據為王,把西北之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後,大燕朝廷才赫然發現,義成王已經自成一隅,不再是尋常反賊了。
嘉和帝在驚怒之下,砍了劍北道原主帥的腦袋,派出了兵部推薦的葉奉超,並允許劍北道駐軍自主擴軍,嘉和帝對葉奉超期望很大,讓他一定要盡快打滅成賊,奪回國土。
可惜,葉奉超完全就是一個草包,他完全辜負了嘉和帝的期望,把劍北道軍營搞得烏煙瘴氣,他任人唯親、貪沒兵餉,後來甚至還插手地方事務,讓丁春海頭大如鬥。
好在賀瑯初掌權柄之後,馬上就把葉奉超給撤了下來,並把丁春海推了上去,讓他兼任總督一職,同時大力支援劍北道,派出了單壯和輔兵營,還送去了米糧和兵餉,極大的安撫了劍北道的軍心、民心,沒讓劍北道成為一團亂局。
但是,再積極的補救也無法立即挽回已經敗壞的局面,義成王的地盤已經成為了大燕版圖中的國中之國,已經成為了大燕內部的一顆毒瘤。
這次義成王能組織起二十萬的大軍,對劍北道發起總攻,讓劍北道軍情告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這二十萬大軍不是湊人頭的烏合之眾,而是真正能打戰的兵。
這個事實就很令人驚恐了,要養兵,就意味著要有大量的武器、糧草、馬匹、男丁,缺一不可,對比一下賀瑯,賀瑯還是大燕太子呢,他直接掌控的輔兵營能有多少人?
派去劍北道的單壯和兵卒,派去庸寧道的林樓、肖甲三和兵卒,留在輔兵營本部的兵卒,三方合起來也達不到兩萬!
所以兩廂一對比,就知道義成王在西北之地的號召力和控制力了,他真的是一地之王,可以大肆征兵、養兵,而且西北的百姓們會服從他,不會反抗他。
賀瑯從劍北道急報的只字片語中,甚至還能猜測出這二十萬軍隊的戰鬥力,就算這二十萬中只有一半是正兵,也足夠攻破劍北道了,因為劍北道的正兵還不足十萬數,這是無法抹掉的戰力差距。
“原來情況已經這麽危急了啊。”向陽覺得自己還是想的太少,也太淺了,“既然如此,要不我先去西北那邊看一看,看看義成王那邊的情況是怎樣,也許我能給你收集來一些情報呢。”
向陽自告奮勇。
賀瑯皺起眉頭,就要反對,向陽卻伸手捂住了他的嘴。
“放心,我會隱身去的,不必擔心。”
賀瑯張嘴就要咬她,向陽趕緊收手。
“不許去。”賀瑯喝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向陽才不怕他,“你不能出京,前線的事情你不能完全掌控,而且西北那邊,大燕的探子也無法深入探知所有詳情,你就算再想知道義成王的事,也難免信息不暢,而且大燕的交通太差,道路不行,運力不行,就是快馬加鞭,來回一遍也得好幾天,就算你真的完全了解了雙方情況,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和布置,可等你的令旨傳到前線,情況說不定又發生了變化,所以,你好好安坐在京中,我替你去看去聽,以後,我就是你的眼,你的耳,你想知道的,我都會幫你打聽來。”
賀瑯有些動容,他握著向陽的手,將她拉入自己懷中:“好。”
她是他的眼,他的耳,多麽動聽的情話,夫妻一心,其利斷金,她對他的真心,果真是這世間最好的珍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好了,此事朕早已知曉了。”嘉和帝隨意的擺了擺手,平淡的說道。
梁庭芳及眾朝臣們都楞住了,啞然無語了,陛下竟然這麽不在意他們的意見?
在進宮面聖之前,梁庭芳及眾朝臣們早已做好了心理準備,嘉和帝是知還是不知,都是五五之數,但是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嘉和帝不僅知道,而且態度還是如此的平淡,甚至可以說是不在意,這就令他們難以接受了。
當一個君王毫不在意臣子的意見和態度時,這不正說明君王對於臣子這個人已經毫不在乎了嗎?
這可是大事啊,這可是關系他們仕途、名聲和家族前途的大事啊!
梁庭芳及眾朝臣們難以接受,明明嘉和帝以前不是這樣的,明明嘉和帝很善於納讕的,怎麽如今竟然變成這樣了?
賀瑯冷眼旁觀梁庭芳他們的愕然震驚,趁著他們還在消化震驚時,賀瑯“客氣”的把他們趕了出去,不讓他們再杵在這裏礙眼。
梁庭芳他們走後,正殿裏一下子清凈了許多,只餘賀瑯與嘉和帝四目相對。
對視良久,賀瑯拱手大拜:“兒臣謝父皇。”
嘉和帝長嘆一聲,搖了搖頭:“你啊。”
賀瑯的確該謝,因為他對於嘉和帝也是先斬後奏,先把令旨派出去了,才把劍北道的軍情和他的處置安排告訴給嘉和帝,為此嘉和帝還大大的訓斥了賀瑯一番,不過今日在眾朝臣面前,嘉和帝還是維護住了賀瑯的顏面,沒有說出賀瑯先斬後奏的實情。
“你啊,長大了,主意大的很,父皇已經管不了你啦。”嘉和帝靠坐在圈椅中,閉上了眼睛。
賀瑯上前幾步,蹲坐在嘉和帝的跟前:“父皇,兒臣只是性子急,不願眼睜睜地看著劍北道那邊軍情告急,將士戰死,兒臣卻只能束手無策、無可奈何,耳朵邊還要聽那些臣子絮絮叨叨的爭執不休,父皇,軍情不等人,十萬火急,實在等不得那些臣子的定論啊。”
嘉和帝還是閉著眼睛,也不說話。
其實賀瑯說的,嘉和帝都懂,但他還是覺得賀瑯這麽做不對,點將派兵不是小事,牽一發而動全身,這麽貿然妄行,很容易引發大燕的連鎖動蕩,畢竟全國各地並不平靜,反賊不是只有成賊一支,只是成賊最為勢大而已,各地的駐軍是要負責鎮壓清剿這些反賊的,軍隊一旦抽調,對於那些小反賊,不就是放任壯大了嗎?大燕已經經不起再來一個義成王了。
更何況,嘉和帝並不想兩頭作戰,東北的申奴,西北的成賊,這兩頭的戰線消耗了大燕一半以上的軍力、財力、人力,再這樣消耗下去,只怕大燕會被生生拖垮。
所以,嘉和帝的意思是,先與成賊和談、退讓,集中軍力驅逐申奴,待申奴驅逐了,再來平定成賊。
嘉和帝這麽想也沒錯,先攘外再安內,道理也是站得住腳的。
只是,賀瑯卻不是這麽想的,因為他有前世的經驗,義成王不僅野心大,而且也確有能力,打仗能打,治理內政也能粗略的理理,所以他的民望也是有的,並不是真正的草莽匪寇,這樣的對手,不趁著他還沒有發展到頂峰,早點打滅,等他壯大起來,只會比申奴更加難打。
前世時也的確是如此,義成王的軍隊、勢力、地盤、人才,都比申奴強上一等,是大燕的頭一號威脅,要不是義成王這邊的戰局消耗了大燕太多的軍力、民力,賀瑯何至於要全國興兵,興了近四十年才總算打回了大燕的原有版圖,這都是因為人力缺口啊。
人力缺口的造成,除了打戰,男丁死的太多了,有的死在戰場上,有的死在補給運輸上,有的死在逃兵亂匪上,除了這些外,還有大量的逃往成賊地盤的普通百姓,甚至其中還有舉人和秀才,這些人口流失都進一步造成了大燕內部的人力缺口。
就因為男丁缺口太多,後期補充不上,所以大燕與成賊和申奴的打仗都是斷斷續續的打,以戰止戰,以戰養戰,而賀瑯這麽持續幾十年的打仗,最終坐實了他窮兵黷武的惡名。
軍力的損失,百姓的奔逃,賀瑯實在受夠了這樣的境況,所以這一世,他要先打滅義成王,然後再對付申奴。
賀瑯與嘉和帝理念不合,最終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不歡而散。
太子私邸。
向陽聽賀瑯倒完了一肚子的苦水,也覺得很是為難,不知如何取舍:“其實吧,我覺得你父皇考慮的也沒錯,先集中力量擊退外敵,再來平安內亂,也是可以的。”
先一致對外嘛,本朝太、祖也是這麽做的,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最後才能定鼎山河嘛。
賀瑯沒想到向陽竟然不站在他這邊:“你也覺得我做錯了?”
向陽趕緊搖頭:“不是,你先發令旨調兵遣將,不聽那些朝臣打嘴皮子仗,我覺得是對的,因為軍情十萬火急等不了人嘛。但是,你覺得要先安內再攘外,你父皇覺得要先攘外再安內,都有道理,我也不知道怎麽做才是對的。呃,也不能這麽說,兩種選擇都是對的,只是遇到的困難,與達成的時間,會有所不同,但沒有去做,誰又能知道哪種會更省時省力呢?”
看到向陽這麽說,賀瑯心裏舒服了一些,只要她不是反對他的就行。
“但是我有預見能力啊,我預見到成賊會成為大燕的心腹大患,比申奴還要危險,所以我要趁著成賊還沒有那麽強大,先把成賊給打滅了,免得後患無窮。”賀瑯說出了更有力的理由。
向陽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啊,你預見到未來了啊,來,和我說一說,你具體預見到了什麽?”
向陽興致勃勃。
賀瑯下巴微擡:“給我添些茶,讓我潤潤嗓。”
向陽殷勤地倒茶捧杯:“太子殿下請喝茶。”
賀瑯被她逗笑,接過茶喝了一口:“好,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賀瑯緩緩的把義成王的壯大史說了一番,義成王原本只是一個驛卒,能騎馬能彎弓,嘉和帝登基第一年,他揭竿而起,成了一方反賊。
其實慶平帝在位期間,大燕各地的匪患就多起來了,到了嘉和帝登基之後,有些匪患就公然舉旗造反了,義成王原本並不是其中勢力最大的,也不是第一個公然造反的,但是他不僅熬過了初期的清剿,還慢慢的壯大了,短短五年,義成王就號稱旗下有兵馬十萬眾了,雖然這十萬中,一大半是烏合之眾,但是這數量也足夠驚人了。
發現義成王的勢力壯大的太快,大燕就加大了對義成王的打擊清剿,但是不知怎地,義成王最終並沒有被清剿,反而割據為王了。
對於其中的過程,賀瑯雖然貴為太子,但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大概的發展軌跡,因為那時候他還未重生,根本不會去關註這些,而他重生後,又一直被困在宮闈之中,好不容易在向陽的“鬧妖風”“鬧冤鬼”的幫助下建立了輔兵營,有了私邸,能出宮了,但他還是沒有辦法接觸到軍事這一方面,而且他手底下也無人可用,所以消息還是閉塞的,等到他初掌權柄,以往的事早就淹沒在故紙堆中了。
所以,如今除非有一個親歷其中的當事人來與賀瑯說清原委,不然僅憑著地方駐軍呈上來的卷宗,而且這些卷宗的可疑度還很高,賀瑯怎麽能夠弄清楚當中的真實原委呢?
誰知道是不是因為地方駐軍養寇自重而引發的勢大難制呢?
當義成王真正做到割據為王,把西北之地掌控在他的手中後,大燕朝廷才赫然發現,義成王已經自成一隅,不再是尋常反賊了。
嘉和帝在驚怒之下,砍了劍北道原主帥的腦袋,派出了兵部推薦的葉奉超,並允許劍北道駐軍自主擴軍,嘉和帝對葉奉超期望很大,讓他一定要盡快打滅成賊,奪回國土。
可惜,葉奉超完全就是一個草包,他完全辜負了嘉和帝的期望,把劍北道軍營搞得烏煙瘴氣,他任人唯親、貪沒兵餉,後來甚至還插手地方事務,讓丁春海頭大如鬥。
好在賀瑯初掌權柄之後,馬上就把葉奉超給撤了下來,並把丁春海推了上去,讓他兼任總督一職,同時大力支援劍北道,派出了單壯和輔兵營,還送去了米糧和兵餉,極大的安撫了劍北道的軍心、民心,沒讓劍北道成為一團亂局。
但是,再積極的補救也無法立即挽回已經敗壞的局面,義成王的地盤已經成為了大燕版圖中的國中之國,已經成為了大燕內部的一顆毒瘤。
這次義成王能組織起二十萬的大軍,對劍北道發起總攻,讓劍北道軍情告急,這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這二十萬大軍不是湊人頭的烏合之眾,而是真正能打戰的兵。
這個事實就很令人驚恐了,要養兵,就意味著要有大量的武器、糧草、馬匹、男丁,缺一不可,對比一下賀瑯,賀瑯還是大燕太子呢,他直接掌控的輔兵營能有多少人?
派去劍北道的單壯和兵卒,派去庸寧道的林樓、肖甲三和兵卒,留在輔兵營本部的兵卒,三方合起來也達不到兩萬!
所以兩廂一對比,就知道義成王在西北之地的號召力和控制力了,他真的是一地之王,可以大肆征兵、養兵,而且西北的百姓們會服從他,不會反抗他。
賀瑯從劍北道急報的只字片語中,甚至還能猜測出這二十萬軍隊的戰鬥力,就算這二十萬中只有一半是正兵,也足夠攻破劍北道了,因為劍北道的正兵還不足十萬數,這是無法抹掉的戰力差距。
“原來情況已經這麽危急了啊。”向陽覺得自己還是想的太少,也太淺了,“既然如此,要不我先去西北那邊看一看,看看義成王那邊的情況是怎樣,也許我能給你收集來一些情報呢。”
向陽自告奮勇。
賀瑯皺起眉頭,就要反對,向陽卻伸手捂住了他的嘴。
“放心,我會隱身去的,不必擔心。”
賀瑯張嘴就要咬她,向陽趕緊收手。
“不許去。”賀瑯喝道。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向陽才不怕他,“你不能出京,前線的事情你不能完全掌控,而且西北那邊,大燕的探子也無法深入探知所有詳情,你就算再想知道義成王的事,也難免信息不暢,而且大燕的交通太差,道路不行,運力不行,就是快馬加鞭,來回一遍也得好幾天,就算你真的完全了解了雙方情況,做出了正確的判斷和布置,可等你的令旨傳到前線,情況說不定又發生了變化,所以,你好好安坐在京中,我替你去看去聽,以後,我就是你的眼,你的耳,你想知道的,我都會幫你打聽來。”
賀瑯有些動容,他握著向陽的手,將她拉入自己懷中:“好。”
她是他的眼,他的耳,多麽動聽的情話,夫妻一心,其利斷金,她對他的真心,果真是這世間最好的珍寶。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