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燈
小
中
大
素雲的女兒不久就被青雲帶走了。
青雲結了婚,對方是西園洪家的小兒子。算是當地的大門大戶。那時她和丈夫在北京,尚不知道家裏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回來後伏在姐姐墳頭痛哭了一場。
淑孝有好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的,於是李仁便讓她帶著長庚回娘家住一段。鄉下畢竟山明水秀,是個散心的好地方。
長庚是個懂事的孩子,一路上都在逗淑孝開心。
盡管情緒依然低落,卻也不想兒子的好心情被自己影響。於是她便裝作忘記煩惱,和長庚玩了起來。哪知道越玩越起勁,後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統統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淑孝在娘家住了大約有一個月,清麗三天前也去了菁菁家小住。李仁一個人守著空房子,異常想念妻小。躊躇許久,還是往淑孝家裏打了個電話。
其實他原本已經在心裏默默打好了腹稿,可聽到淑孝電話那頭細細柔柔的聲音,又開始呆呆楞楞的了。於是千言萬語話到嘴邊只剩下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教書先生總愛說文縐縐的說話。淑孝覺得別扭,心裏又抑制不住的像開出一朵浸了蜜的花。
當天晚上便收拾了行囊,第二天一早雇了車,帶著長庚回去了。
淑孝和李仁結婚的第十個年頭,王鎮長退休了,如今他已經是個豁了牙的糟老頭。退休前力排眾議推薦李仁當鎮長。
李仁彼時已經不做中學老師,而是成了當地幹部所裏的一位同志。但是他最終並沒有當上鎮長。因為劉家的兒子資歷比他老,做事也勤勤勉勉,組織裏還是更屬意他的。於是李仁就被調到當地一個富庶村當村長去了,這樣的安排也不算下了老鎮長面子。
長庚已經九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李仁尋思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送他到市裏的寄宿學校去,畢竟那兒的師資更好。但是這樣一來,長庚一周只能回來兩天,淑孝十分舍不得。
這年秋天,李仁那位失蹤了三十多年的叔叔回來了。還帶了個印尼老婆,兩個兒子,兩個孫子。
李仁的叔叔名叫李仲延,原本祖父希望多子多孫,可到頭來也就只生了伯仲兩兄弟。李仲延從小就和哥哥不一樣,不愛讀書,調皮搗蛋,卻有股子闖勁。當年下南洋的船臨時缺幾個搬運工,他想都沒有多想,當晚便收拾行囊,辭別父母,帶著三十塊銀元義無反顧的登上那艘船走了。
那船卸貨的時候停在印尼,他選擇留了下來。在異國他鄉,語言不通,只能下礦做了個采錫工。後來礦井坍塌,老板乘夜跑了,辛苦了大半年的工資說沒就沒。他很是沮喪,可是卻連買張船票回國的錢都沒有,只好咬咬牙,繼續漂泊。最後輾轉到了泗水。
最初的五六年裏,他做過幫傭,當過搬運工,開過糕餅店,也經營過食鹽。可是都沒有什麽成績。到了第七年,讓他遇到了一個好機會,賺到了第一桶金。從此事業就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彼時正是非常年代,想出去容易,回來卻困難重重。李仲延放不下泗水的一切,便決定在異國定居,娶了老婆,有了孩子,一晃三十多年就過去了。
時光匆匆,轉頭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李仲延家庭安穩事業有成,如今只消頤養天年。可越是閑著,越是常常想起故鄉的一切。他的父母,他的大哥。那四進四出的老宅,老宅門前的芒果樹。曾經約不完的朋友,聚不完的局。
不知道母親是否還會在廚房留一盞煤油燈,為他端上熱氣騰騰的地瓜湯。不知道他的父親是否會靜靜坐在廳裏,搖頭晃腦的聽著收音機裏的南曲。不知道他的大哥是否還會嫌他太吵,佯怒著把他趕出書房。不知道當年在渡口為他送別的那些人,是否還能記得這個在外漂泊的游子。
無數關於故鄉的一切悄然入夢。他想回去看看,馬上。這個念頭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裏由希望變成渴望再變成奢望。如今國內太平,他歸鄉的念頭一日勝過一日。
於是在秋天,他攜家帶口,繞了半個地球(沒有直達航線),終於回到故土。
這便也算衣錦還鄉吧。
李仲延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小鎮上,才深刻的感受到賀知章寫《回鄉偶書》時的心境。但這裏已經不是他記憶裏的故鄉了。
父母和大哥已經離世,老宅也已荒蕪。物是人非事事休。他走的時候父母健在,歸來時就連大哥大嫂也成了白骨。李仲延心中升起無法言喻的悲涼,在埋葬了父母及大哥大嫂的地方俯跪了好久,痛哭了好久。
樹欲靜而風不止。無法回報父母的,就用來饋澤桑梓吧。李仲延後來翻修了老宅,作為李家祠堂行供奉之用。記得李伯延當年勸他多讀書的時候,常常說“若求家小康,須重教育子弟;欲達國富強,必先培養人才”。所以他以大哥的名義設立了家族讀書基金。捐建了鎮上通往市裏的最便捷的公路,橋梁還有當地的第一個民用機場。兩年後又建了中學,為維持學校的運作,又建了一個糖果廠。李仁後來辭了村長的工作,成了基金,學校和工廠的實際管理人,直到他離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青雲結了婚,對方是西園洪家的小兒子。算是當地的大門大戶。那時她和丈夫在北京,尚不知道家裏發生了這樣大的事情。回來後伏在姐姐墳頭痛哭了一場。
淑孝有好一段時間都悶悶不樂的,於是李仁便讓她帶著長庚回娘家住一段。鄉下畢竟山明水秀,是個散心的好地方。
長庚是個懂事的孩子,一路上都在逗淑孝開心。
盡管情緒依然低落,卻也不想兒子的好心情被自己影響。於是她便裝作忘記煩惱,和長庚玩了起來。哪知道越玩越起勁,後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統統都拋到九霄雲外了。
淑孝在娘家住了大約有一個月,清麗三天前也去了菁菁家小住。李仁一個人守著空房子,異常想念妻小。躊躇許久,還是往淑孝家裏打了個電話。
其實他原本已經在心裏默默打好了腹稿,可聽到淑孝電話那頭細細柔柔的聲音,又開始呆呆楞楞的了。於是千言萬語話到嘴邊只剩下一句“陌上花開可緩緩歸矣。”
教書先生總愛說文縐縐的說話。淑孝覺得別扭,心裏又抑制不住的像開出一朵浸了蜜的花。
當天晚上便收拾了行囊,第二天一早雇了車,帶著長庚回去了。
淑孝和李仁結婚的第十個年頭,王鎮長退休了,如今他已經是個豁了牙的糟老頭。退休前力排眾議推薦李仁當鎮長。
李仁彼時已經不做中學老師,而是成了當地幹部所裏的一位同志。但是他最終並沒有當上鎮長。因為劉家的兒子資歷比他老,做事也勤勤勉勉,組織裏還是更屬意他的。於是李仁就被調到當地一個富庶村當村長去了,這樣的安排也不算下了老鎮長面子。
長庚已經九歲,到了該讀書的年紀,李仁尋思了許久,最後還是決定送他到市裏的寄宿學校去,畢竟那兒的師資更好。但是這樣一來,長庚一周只能回來兩天,淑孝十分舍不得。
這年秋天,李仁那位失蹤了三十多年的叔叔回來了。還帶了個印尼老婆,兩個兒子,兩個孫子。
李仁的叔叔名叫李仲延,原本祖父希望多子多孫,可到頭來也就只生了伯仲兩兄弟。李仲延從小就和哥哥不一樣,不愛讀書,調皮搗蛋,卻有股子闖勁。當年下南洋的船臨時缺幾個搬運工,他想都沒有多想,當晚便收拾行囊,辭別父母,帶著三十塊銀元義無反顧的登上那艘船走了。
那船卸貨的時候停在印尼,他選擇留了下來。在異國他鄉,語言不通,只能下礦做了個采錫工。後來礦井坍塌,老板乘夜跑了,辛苦了大半年的工資說沒就沒。他很是沮喪,可是卻連買張船票回國的錢都沒有,只好咬咬牙,繼續漂泊。最後輾轉到了泗水。
最初的五六年裏,他做過幫傭,當過搬運工,開過糕餅店,也經營過食鹽。可是都沒有什麽成績。到了第七年,讓他遇到了一個好機會,賺到了第一桶金。從此事業就如滾雪球般越滾越大。
彼時正是非常年代,想出去容易,回來卻困難重重。李仲延放不下泗水的一切,便決定在異國定居,娶了老婆,有了孩子,一晃三十多年就過去了。
時光匆匆,轉頭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李仲延家庭安穩事業有成,如今只消頤養天年。可越是閑著,越是常常想起故鄉的一切。他的父母,他的大哥。那四進四出的老宅,老宅門前的芒果樹。曾經約不完的朋友,聚不完的局。
不知道母親是否還會在廚房留一盞煤油燈,為他端上熱氣騰騰的地瓜湯。不知道他的父親是否會靜靜坐在廳裏,搖頭晃腦的聽著收音機裏的南曲。不知道他的大哥是否還會嫌他太吵,佯怒著把他趕出書房。不知道當年在渡口為他送別的那些人,是否還能記得這個在外漂泊的游子。
無數關於故鄉的一切悄然入夢。他想回去看看,馬上。這個念頭在過去的三十多年裏由希望變成渴望再變成奢望。如今國內太平,他歸鄉的念頭一日勝過一日。
於是在秋天,他攜家帶口,繞了半個地球(沒有直達航線),終於回到故土。
這便也算衣錦還鄉吧。
李仲延回到了生他養他的小鎮上,才深刻的感受到賀知章寫《回鄉偶書》時的心境。但這裏已經不是他記憶裏的故鄉了。
父母和大哥已經離世,老宅也已荒蕪。物是人非事事休。他走的時候父母健在,歸來時就連大哥大嫂也成了白骨。李仲延心中升起無法言喻的悲涼,在埋葬了父母及大哥大嫂的地方俯跪了好久,痛哭了好久。
樹欲靜而風不止。無法回報父母的,就用來饋澤桑梓吧。李仲延後來翻修了老宅,作為李家祠堂行供奉之用。記得李伯延當年勸他多讀書的時候,常常說“若求家小康,須重教育子弟;欲達國富強,必先培養人才”。所以他以大哥的名義設立了家族讀書基金。捐建了鎮上通往市裏的最便捷的公路,橋梁還有當地的第一個民用機場。兩年後又建了中學,為維持學校的運作,又建了一個糖果廠。李仁後來辭了村長的工作,成了基金,學校和工廠的實際管理人,直到他離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