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解序蘭亭
關燈
小
中
大
《蘭亭集序》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永和九年,是癸醜之年,陰歷三月初,(我們)聚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是為了從事修禊祭禮。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裏,其中有年長的也有年少的。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衣帶一般的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把溪流引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是喝點小酒,作首小詩,也足以令人抒發內心深處的感情。
這一天,晴明爽朗,春風和暖暢快。往上可以看到宇宙的廣大無邊,往下可以看到地上事物的紛繁眾多,借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足以讓我們盡情地享受視覺和聽覺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呀!
人們彼此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時把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小小的室內暢談;有時則因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任何拘束,放縱不羈地生活。雖然各自的愛好和取舍各不相同,性格也有安靜與躁動之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由此所獲得的自得和滿足是多麽的令人愉快,以致不覺得自己快要變老;等到對那些所得到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亦隨之而產生。過去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成為舊跡,仍然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終歸結於消亡!古人說:‘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麽能不悲痛呢?
每當覽閱古人(對死生的大事)發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樣的一一相合,沒有不面對他們的文章而感嘆悲傷的,(卻)不能明白於心。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也是臆造的。後代的人看現在,也正如同我們今天看過去一樣,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個一個地記下當時參加聚會的人,抄錄下他們所作的詩賦,即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們興發感慨的緣由,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有感慨於這次集會的詩文。
《蘭亭集序》的第一自然段是記敘“修禊”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環境。第二自然段是描寫天氣和與會人員心情。第三自然段,由快樂可喜的事情,逐漸想到事過境遷,又由感慨光陰短暫過渡到直指“死生大事”。“豈不痛哉”四個字既表達了王羲之對人生短暫、死生不由人意的無奈和哀痛,又與前文“信可樂也”遙相呼應,鮮明對照,使文章感情陡起波瀾,不盡唏噓。第四自然段所表達的情感是很深沈的:王羲之既能與前人的生死情懷所契合,可是心裏又弄不清處到底為什麽會這樣。接著,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觀點,那就是“一死生”,是不真實的,“齊彭殤”是妄造的,這不僅直接否定了莊子的思想,也超越了與他同時代的崇尚清談的一般士大夫文人,既然死生是不一樣的,那麽作為生者就應當有一番生者的作為,醉生夢死是不應該的。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在王羲之內心深處渴著在有生之年能多務實事而不是空談玄理的志向。隨之王羲之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的感嘆,字面的意思是“後面的人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像我們看古人那樣的呢!這真是可悲啊!”,這個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但為什麽要說可悲呢,其實這裏面所暗含的意思是說我們當代人可別做什麽出格的傻事和蠢事以致讓子孫後代所嘲笑。
可見,王羲之對人生是有著熱望的,他對生死問題是看重的,是想以此來啟發當代的人們做事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王羲之一直以來是一個心懷國事的人,聯想他對殷浩主導的北伐所持的反對態度,雖然這次蘭亭聚會確實令人快慰,但是對於當時前方戰線上劍拔弩張的戰爭形勢的憂慮不可能不放在他的心上並在文章中表達出來。
最後王羲之還自信滿滿地認為後世讀者也將會對這篇文章有所感慨。
從整體上看來,《蘭亭集序》疏朗簡凈而韻味深長,遣詞造句玲瓏剔透,瑯瑯上口,不論是寫景抒情,還是評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更是屢屢談及生與死這個非常宏大的哲學命題,飽含著能夠穿越時空的並易於引起後人共鳴的濃厚的思想情懷,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是古代駢文中的精品,甚至可以成為今人與古人,後人與今人思想感情溝通的一道橋梁。
蘭亭禊會不是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它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甚至還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在裏面。那麽,我們是否還能夠從《蘭亭集序》所產生的歷史背景當中解讀到更多的信息呢?
我們現在首先提出的問題就是:身為朝廷大員的王羲之明知道前方戰事一觸即發,為什麽別的時候不挑,偏偏要在這個關鍵時候把大批的文武要員召集過來舞文弄墨,吟詩作對呢?
王羲之一共邀請了四十一人參加這次集會,包括瑯琊王氏的王羲之及其子王凝之、王奐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陳郡謝氏謝安、謝萬兩兄弟;潁川庾氏的庾友、庾蘊;高平郗氏的郗曇;譙國龍亢桓氏的桓偉;陳郡袁氏的袁嶠之;太原王氏的王蘊;其他士族如魏滂、虞谷、羊模、孔熾以及當時的著名玄學家孫綽、孫統,庾亮故吏王豐之、殷浩幕僚王彬之等。從上述名單裏,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勢力最大的幾個門閥士族全都有代表參加了這次盛會,與其說是一次士人們放浪形骸、談玄論道的集會,不如說是一次把各派政治力量召集在一起聯誼的政治沙龍。
當時朝中的政治形勢是:桓溫自從在永和三年逆流滅了成漢政權後,龍亢桓氏在上游迅速崛起,已經成為朝廷一塊心病,於是東晉中央政府選擇扶植殷浩出來抗衡桓溫。朝廷既不想失去北伐這面政治正確的旗幟,又不想讓桓溫再立新功,無奈之下只好讓殷浩領導北伐,但是又把桓溫明顯排斥在外。
殷浩對王羲之是極其欣賞的,他處於守喪期間就曾推薦王羲之出任護軍將軍。護軍將軍是禁軍高級將領,統率著獨立的營兵,為禁軍“六軍”之一。護軍將軍的名稱很有講究,“資重者為護軍,資輕者為中護軍”。後來看到王羲之反對北伐,殷浩也不勉強,遂以王羲之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會稽是建康的戰略後方,也是東晉最重要的糧食產地,政治、軍事、經濟意義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會稽還是司馬昱的封地,王羲之能夠出任會稽內史,替司馬昱打理封國事務,說明王羲之是司馬昱、殷浩這一政治集團內的親信人物。就個人的友情、興趣愛好和年齡遠近上,王羲之與殷浩之間無疑要比桓溫密切親近得多。不過就是因為王羲之對殷浩實在太熟悉了,所以他才不看好殷浩,他才對殷浩所領導的北伐持悲觀的態度。
我們不能單純地給王羲之下一個反對北伐的標簽,他只是反對情況混沌不明情況下的貿然開戰,反對他認為不合適的人來主導北伐。鑒於桓溫與朝廷嚴重對立的情形以及他本人與司馬昱和殷浩的親密關系,他是不可能提出支持桓溫主導北伐的建議的,因此他只好含蓄地提出反對北伐。
王羲之不是一味地反對動武,至於贏面較大的戰爭他是支持的,回想當年庾翼北伐的時候,王羲之是持積極讚成態度的。桓溫出兵進攻成漢之前,曾經向朝廷上奏,朝堂裏的絕大多數人對此持反對態度,王羲之卻聞訊大喜,在給友人的一封書信中興高采烈地說:“十四日,諸問如昨,雲西有伐蜀意,覆是大事,速送袍來。”《詩經?秦風?無衣》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王羲之這時流露出願意與桓溫一同前往平定巴蜀的意願。桓溫平蜀後,命益州刺史周撫鎮彭模,王羲之特致周撫書信詢問:“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嚴君平、司馬相如、楊子雲皆有後不?”其對蜀地名賢人文的關切之心躍然在字裏行間。
既然自己分別上書給司馬昱和殷浩的反對北伐的那兩封信已經如石沈大海,既然已經知道在北伐的問題上不能再作無謂的勸諫,那麽,讓這次北伐的結果變得稍微好一點也許就成為王羲之的最後一點心願。因此,這蘭亭集會說是有政治目的吧,雖然與會的大多數人有著強大的門閥背景,但與會者本人並非頂級政要,還沒有達到可以左右政局的地步,根本不可能談出什麽名堂。說是沒有目的吧,大事當前聚集這麽多要人過來,飲酒賦詩的過程當中相互之間不八卦一下政治時事也是不可能的。
聯想到之前早在永和六年(公元350年),王羲之就曾致書殷浩,認為殷浩不宜與桓溫構隙,望其效法藺相如、廉頗,謀求“將相和”。不久,又密見殷浩,力陳唯內外協和國家方可安生之理,可惜不被采納。
再聯想到在其後的東晉升平元年(公元357年),王羲之因自家的金庭莊園五谷豐登,果木成蔭,剡槌紙、繭絲業等手工業作坊已初具規模。他欲邀請中表兄弟們來共享田園之樂。他在《與謝萬書》中說:“衣食之餘,欲與親知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裏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耶!”據《王羲之集》僅存的六百多篇書劄統計,應邀來金庭的有他叔叔的兒子鄱陽太守王耆之,族叔王導的兒子王恬、王洽、王劭、王薈,妻弟郗愔、郗曇,兒媳謝道韞、範新婦等。這是繼蘭亭修禊後王羲之所組織的又一次盛大集會。他認為這次親友聚會和蘭亭聚會的曲水流觴相比,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但“語田裏所行,其為得意,可勝言耶!”。
如果只是想自娛自樂的話,王羲之其實大可以象金庭莊園聚會那樣只邀請親友和至交來參與聚會,而不是把一批軍政大佬在戎馬倥傯時招來。因此,喜歡當魯仲連的王羲之召集這次蘭亭集會的根本目的可能不在於修禊,也不在於飲酒賦詩和清談哲學問題的,應該寄托了王羲之謀求荊揚和解、達成桓溫與殷浩兩派之間互相拋棄成見,互相諒解,同心協力的心願。所以在這次集會中,王羲之邀請了全部的重量級門閥的代表,同時也有諸多軍方背景而非名士身份的高級官員參加。王羲之也許希望通過這個樂而無憂的集會拉近對立雙方的距離,給雙方創造一個對話和溝通的平臺,讓矛盾雙方的代言表都能夠坐下來談一下,至於能不能談成,或者能談成多少,我這個發起者也是無法控制的,但是如果我明知不妥卻不盡一點義務的話,我是會問心有愧的。
不知道王羲之的心意後來有沒有被桓溫的兒子桓偉帶給桓溫,以及被殷浩的幕僚王彬之帶給殷浩。不過就算都傳達出去,也都太晚了,因為此時離殷浩的敗落之日也不剩幾天了。
桓偉,字幼道,桓溫第五子,平厚篤實,居藩為士庶所懷,後來累官至持節、都督荊益寧秦梁五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封西昌縣侯,作為桓溫方面的代表似乎也挺合適的。桓偉作了在集會中《蘭亭詩》一首:“主人雖無懷,應物寄有為。宣尼遨沂津,蕭然心神王。數子各言志,曾生發奇唱。今我歡斯游,慍情亦暫暢。”從這首小詩上來看,桓偉似乎對王羲之的這次集會的意圖是心領神會的,這“慍情”兩字有點露骨,表明桓家對於朝廷方面的決策是有一定的埋怨色彩的。
不久之後,殷浩方面的與會代表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襄時,被姚襄所殺。王彬之生前只留下《蘭亭詩兩首》。其一,“丹崖竦立,葩藻英林。淥水揚波,載浮載沈。”其二,“鮮葩映林薄,游鱗戲清渠。臨川欣投釣,得意豈在魚。”如果說王彬之的得意不在魚,那麽在哪裏呢?如果他能預料到自己快要兵敗身亡,他還會那麽的得意嗎?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盡管和事佬王羲之煞費苦心地把各方政治勢力的代表都撮合到一起了,然而由於關鍵雙方之間根深蒂固的對抗心理始終無法釋然,還是絲毫沒能起到改變歷史進程的作用,只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次文人風流聚會的雅名,而後來研究《蘭亭集序》書法的人又遠遠地多於研究他憂國憂民思想的人,骨感的現實頗為黑色地幽默了一下王羲之的初衷。
這世上唯一不缺的就是無奈。不過,王羲之弄拙成巧,無意中反而成就了被唐太宗所肉麻吹捧出來的天下第一行書,不知道這種瓜得豆的結局有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鹹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雲:‘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
翻譯成白話文就是:
“永和九年,是癸醜之年,陰歷三月初,(我們)聚會在會稽山陰的蘭亭,是為了從事修禊祭禮。眾多賢才都匯聚在這裏,其中有年長的也有年少的。蘭亭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衣帶一般的環繞在亭子的四周,(我們)把溪流引來作為流觴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邊。雖然沒有演奏音樂的盛況,但是喝點小酒,作首小詩,也足以令人抒發內心深處的感情。
這一天,晴明爽朗,春風和暖暢快。往上可以看到宇宙的廣大無邊,往下可以看到地上事物的紛繁眾多,借以縱展眼力,開暢胸懷,足以讓我們盡情地享受視覺和聽覺的樂趣,實在是快樂呀!
人們彼此交往,很快便度過一生。有時把自己的志趣抱負,在小小的室內暢談;有時則因著自己所愛好的事物,借以寄托自己的情懷,不受任何拘束,放縱不羈地生活。雖然各自的愛好和取舍各不相同,性格也有安靜與躁動之分,當他們對所接觸的事物感到高興時,由此所獲得的自得和滿足是多麽的令人愉快,以致不覺得自己快要變老;等到對那些所得到的東西已經厭倦,感情會隨著事物的變化而改變,感慨亦隨之而產生。過去感到高興的事,轉眼之間成為舊跡,仍然不能不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觸,何況壽命的長短,聽憑造化,最終歸結於消亡!古人說:‘死生也是一件大事。’怎麽能不悲痛呢?
每當覽閱古人(對死生的大事)發生感慨的原因,(和我所感慨的)像符契那樣的一一相合,沒有不面對他們的文章而感嘆悲傷的,(卻)不能明白於心。本來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來的說法是不真實的,把長壽和短命等同起來的說法也是臆造的。後代的人看現在,也正如同我們今天看過去一樣,這真是可悲呀!所以我一個一個地記下當時參加聚會的人,抄錄下他們所作的詩賦,即使時代變了,世事不同了,但是人們興發感慨的緣由,人們的思想情趣是一樣的。後世的讀者,也將有感慨於這次集會的詩文。
《蘭亭集序》的第一自然段是記敘“修禊”活動的時間、地點、參加人員、環境。第二自然段是描寫天氣和與會人員心情。第三自然段,由快樂可喜的事情,逐漸想到事過境遷,又由感慨光陰短暫過渡到直指“死生大事”。“豈不痛哉”四個字既表達了王羲之對人生短暫、死生不由人意的無奈和哀痛,又與前文“信可樂也”遙相呼應,鮮明對照,使文章感情陡起波瀾,不盡唏噓。第四自然段所表達的情感是很深沈的:王羲之既能與前人的生死情懷所契合,可是心裏又弄不清處到底為什麽會這樣。接著,他提出了自己的核心觀點,那就是“一死生”,是不真實的,“齊彭殤”是妄造的,這不僅直接否定了莊子的思想,也超越了與他同時代的崇尚清談的一般士大夫文人,既然死生是不一樣的,那麽作為生者就應當有一番生者的作為,醉生夢死是不應該的。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在王羲之內心深處渴著在有生之年能多務實事而不是空談玄理的志向。隨之王羲之又發出“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的感嘆,字面的意思是“後面的人我們現在所做的事情,就像我們看古人那樣的呢!這真是可悲啊!”,這個字面的意思好理解,但為什麽要說可悲呢,其實這裏面所暗含的意思是說我們當代人可別做什麽出格的傻事和蠢事以致讓子孫後代所嘲笑。
可見,王羲之對人生是有著熱望的,他對生死問題是看重的,是想以此來啟發當代的人們做事要經得起歷史的考驗。王羲之一直以來是一個心懷國事的人,聯想他對殷浩主導的北伐所持的反對態度,雖然這次蘭亭聚會確實令人快慰,但是對於當時前方戰線上劍拔弩張的戰爭形勢的憂慮不可能不放在他的心上並在文章中表達出來。
最後王羲之還自信滿滿地認為後世讀者也將會對這篇文章有所感慨。
從整體上看來,《蘭亭集序》疏朗簡凈而韻味深長,遣詞造句玲瓏剔透,瑯瑯上口,不論是寫景抒情,還是評史述志,都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更是屢屢談及生與死這個非常宏大的哲學命題,飽含著能夠穿越時空的並易於引起後人共鳴的濃厚的思想情懷,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風格,是古代駢文中的精品,甚至可以成為今人與古人,後人與今人思想感情溝通的一道橋梁。
蘭亭禊會不是一次普通的文人聚會,它有著豐富的歷史背景,甚至還帶有一定的政治目的在裏面。那麽,我們是否還能夠從《蘭亭集序》所產生的歷史背景當中解讀到更多的信息呢?
我們現在首先提出的問題就是:身為朝廷大員的王羲之明知道前方戰事一觸即發,為什麽別的時候不挑,偏偏要在這個關鍵時候把大批的文武要員召集過來舞文弄墨,吟詩作對呢?
王羲之一共邀請了四十一人參加這次集會,包括瑯琊王氏的王羲之及其子王凝之、王奐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陳郡謝氏謝安、謝萬兩兄弟;潁川庾氏的庾友、庾蘊;高平郗氏的郗曇;譙國龍亢桓氏的桓偉;陳郡袁氏的袁嶠之;太原王氏的王蘊;其他士族如魏滂、虞谷、羊模、孔熾以及當時的著名玄學家孫綽、孫統,庾亮故吏王豐之、殷浩幕僚王彬之等。從上述名單裏,我們就可以看出來,當時勢力最大的幾個門閥士族全都有代表參加了這次盛會,與其說是一次士人們放浪形骸、談玄論道的集會,不如說是一次把各派政治力量召集在一起聯誼的政治沙龍。
當時朝中的政治形勢是:桓溫自從在永和三年逆流滅了成漢政權後,龍亢桓氏在上游迅速崛起,已經成為朝廷一塊心病,於是東晉中央政府選擇扶植殷浩出來抗衡桓溫。朝廷既不想失去北伐這面政治正確的旗幟,又不想讓桓溫再立新功,無奈之下只好讓殷浩領導北伐,但是又把桓溫明顯排斥在外。
殷浩對王羲之是極其欣賞的,他處於守喪期間就曾推薦王羲之出任護軍將軍。護軍將軍是禁軍高級將領,統率著獨立的營兵,為禁軍“六軍”之一。護軍將軍的名稱很有講究,“資重者為護軍,資輕者為中護軍”。後來看到王羲之反對北伐,殷浩也不勉強,遂以王羲之為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會稽是建康的戰略後方,也是東晉最重要的糧食產地,政治、軍事、經濟意義不言而喻。除此之外,會稽還是司馬昱的封地,王羲之能夠出任會稽內史,替司馬昱打理封國事務,說明王羲之是司馬昱、殷浩這一政治集團內的親信人物。就個人的友情、興趣愛好和年齡遠近上,王羲之與殷浩之間無疑要比桓溫密切親近得多。不過就是因為王羲之對殷浩實在太熟悉了,所以他才不看好殷浩,他才對殷浩所領導的北伐持悲觀的態度。
我們不能單純地給王羲之下一個反對北伐的標簽,他只是反對情況混沌不明情況下的貿然開戰,反對他認為不合適的人來主導北伐。鑒於桓溫與朝廷嚴重對立的情形以及他本人與司馬昱和殷浩的親密關系,他是不可能提出支持桓溫主導北伐的建議的,因此他只好含蓄地提出反對北伐。
王羲之不是一味地反對動武,至於贏面較大的戰爭他是支持的,回想當年庾翼北伐的時候,王羲之是持積極讚成態度的。桓溫出兵進攻成漢之前,曾經向朝廷上奏,朝堂裏的絕大多數人對此持反對態度,王羲之卻聞訊大喜,在給友人的一封書信中興高采烈地說:“十四日,諸問如昨,雲西有伐蜀意,覆是大事,速送袍來。”《詩經?秦風?無衣》雲:“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王羲之這時流露出願意與桓溫一同前往平定巴蜀的意願。桓溫平蜀後,命益州刺史周撫鎮彭模,王羲之特致周撫書信詢問:“雲譙周有孫,高尚不出,今為所在?其人有以副此志不?令人依依。足下具示……嚴君平、司馬相如、楊子雲皆有後不?”其對蜀地名賢人文的關切之心躍然在字裏行間。
既然自己分別上書給司馬昱和殷浩的反對北伐的那兩封信已經如石沈大海,既然已經知道在北伐的問題上不能再作無謂的勸諫,那麽,讓這次北伐的結果變得稍微好一點也許就成為王羲之的最後一點心願。因此,這蘭亭集會說是有政治目的吧,雖然與會的大多數人有著強大的門閥背景,但與會者本人並非頂級政要,還沒有達到可以左右政局的地步,根本不可能談出什麽名堂。說是沒有目的吧,大事當前聚集這麽多要人過來,飲酒賦詩的過程當中相互之間不八卦一下政治時事也是不可能的。
聯想到之前早在永和六年(公元350年),王羲之就曾致書殷浩,認為殷浩不宜與桓溫構隙,望其效法藺相如、廉頗,謀求“將相和”。不久,又密見殷浩,力陳唯內外協和國家方可安生之理,可惜不被采納。
再聯想到在其後的東晉升平元年(公元357年),王羲之因自家的金庭莊園五谷豐登,果木成蔭,剡槌紙、繭絲業等手工業作坊已初具規模。他欲邀請中表兄弟們來共享田園之樂。他在《與謝萬書》中說:“衣食之餘,欲與親知共歡宴,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語田裏所行,故以為撫掌之資其為得意,可勝言耶!”據《王羲之集》僅存的六百多篇書劄統計,應邀來金庭的有他叔叔的兒子鄱陽太守王耆之,族叔王導的兒子王恬、王洽、王劭、王薈,妻弟郗愔、郗曇,兒媳謝道韞、範新婦等。這是繼蘭亭修禊後王羲之所組織的又一次盛大集會。他認為這次親友聚會和蘭亭聚會的曲水流觴相比,雖不能“興言高詠,銜杯引滿”,但“語田裏所行,其為得意,可勝言耶!”。
如果只是想自娛自樂的話,王羲之其實大可以象金庭莊園聚會那樣只邀請親友和至交來參與聚會,而不是把一批軍政大佬在戎馬倥傯時招來。因此,喜歡當魯仲連的王羲之召集這次蘭亭集會的根本目的可能不在於修禊,也不在於飲酒賦詩和清談哲學問題的,應該寄托了王羲之謀求荊揚和解、達成桓溫與殷浩兩派之間互相拋棄成見,互相諒解,同心協力的心願。所以在這次集會中,王羲之邀請了全部的重量級門閥的代表,同時也有諸多軍方背景而非名士身份的高級官員參加。王羲之也許希望通過這個樂而無憂的集會拉近對立雙方的距離,給雙方創造一個對話和溝通的平臺,讓矛盾雙方的代言表都能夠坐下來談一下,至於能不能談成,或者能談成多少,我這個發起者也是無法控制的,但是如果我明知不妥卻不盡一點義務的話,我是會問心有愧的。
不知道王羲之的心意後來有沒有被桓溫的兒子桓偉帶給桓溫,以及被殷浩的幕僚王彬之帶給殷浩。不過就算都傳達出去,也都太晚了,因為此時離殷浩的敗落之日也不剩幾天了。
桓偉,字幼道,桓溫第五子,平厚篤實,居藩為士庶所懷,後來累官至持節、都督荊益寧秦梁五州諸軍事、安西將軍、領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封西昌縣侯,作為桓溫方面的代表似乎也挺合適的。桓偉作了在集會中《蘭亭詩》一首:“主人雖無懷,應物寄有為。宣尼遨沂津,蕭然心神王。數子各言志,曾生發奇唱。今我歡斯游,慍情亦暫暢。”從這首小詩上來看,桓偉似乎對王羲之的這次集會的意圖是心領神會的,這“慍情”兩字有點露骨,表明桓家對於朝廷方面的決策是有一定的埋怨色彩的。
不久之後,殷浩方面的與會代表王彬之在山桑攻打姚襄時,被姚襄所殺。王彬之生前只留下《蘭亭詩兩首》。其一,“丹崖竦立,葩藻英林。淥水揚波,載浮載沈。”其二,“鮮葩映林薄,游鱗戲清渠。臨川欣投釣,得意豈在魚。”如果說王彬之的得意不在魚,那麽在哪裏呢?如果他能預料到自己快要兵敗身亡,他還會那麽的得意嗎?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卻是骨感的,盡管和事佬王羲之煞費苦心地把各方政治勢力的代表都撮合到一起了,然而由於關鍵雙方之間根深蒂固的對抗心理始終無法釋然,還是絲毫沒能起到改變歷史進程的作用,只在歷史上留下了一次文人風流聚會的雅名,而後來研究《蘭亭集序》書法的人又遠遠地多於研究他憂國憂民思想的人,骨感的現實頗為黑色地幽默了一下王羲之的初衷。
這世上唯一不缺的就是無奈。不過,王羲之弄拙成巧,無意中反而成就了被唐太宗所肉麻吹捧出來的天下第一行書,不知道這種瓜得豆的結局有沒有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