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30章 危山迷夢

關燈
一列手持兵刃的軍士, 玄鐵兜鍪, 裲襠皮甲, 緋色短袍, 麻白袴褶,月光下燦然生輝。面上或長髯,或短髭,相貌各各不同,唯有一雙雙怒目, 皆如銅鈴般圓睜,虎虎生威地瞪著蓮生。

手中長-槍橫持,槍頭爍爍寒光,凜然直逼蓮生面前, 槍桿上緊握的雙手, 骨格粗大,筋肉鼓凸, 指節處攥得發白, 顯然早已蓄滿勁力,隨時都要暴起刺出。

蓮生本能地叉起雙臂擋住頭臉,急忙閃身避向墻邊。仰頭又見一列軍士殺來, 個個手持長刀,刃口處白光耀目, 胯-下駿馬奮蹄奔馳,耳邊仿佛都能聽到人喊馬嘶……

等等!

洞窟裏……有馬隊?……

驚懼之下,胸口心跳洶湧, 咚咚咚幾乎躍出喉嚨。緊緊貼在墻角,震蕩了好一會兒才看明白,那不是活人,是畫。

是繪在壁上的,頂天立地的一幅畫。

畫面兩旁,還繪有浩大隊伍,正在曠野奔馳,個個身披重甲,手持利刃,頭頂旌旗招展,胯-下駿馬奔騰,號角聲與呼喝聲幾欲破壁而出……只因畫得太過活靈活現,月光映照下,全然如一支鬼魅般的隊伍,無聲無息地穿行空中。

蓮生苦笑著順著墻壁坐倒,一頭歪向禪窟裏,橫臥於地,將整個身體團成一團。

在這等殺氣騰騰的洞窟裏過夜,只怕做夢也做不安穩。然而這身子,實在已經太累,太倦,太痛,太苦,沒有精力再拖著腳步去尋找合適的洞窟。

殺氣騰騰,又有何妨?她什麽沒經歷過,別說這壁上只繪了一隊官兵,就算是繪滿十八層地獄的慘景,繪滿妖魔鬼怪,此時此刻,都抵不過對一場好夢的渴求。

禪窟四壁,都是裸-露的砂巖,這樣硬,這樣冷。縱然蜷緊身體,也依然能感受到隱隱寒風。暗夜裏奔波數十裏的疲倦,在她躺倒的一刻,一古腦地籠罩全身,仿佛所有的筋骨都在這一刻剝離開來,酸麻,酥軟,像一團松散的破布。下午遭受那番虐打的傷口,此時也劇烈地疼起來,每一道血痕都在一抽一抽地絞著心底,不得不伸手用力按緊小腿,試圖減輕一點點傷痛。

已經不願多想,不願流淚,不願去悲痛傷懷。惟願好好睡上一覺,待得明日天明,開了城門,還得趕回去上工,然而這洞窟實在冷硬,翻來覆去難以入眠……

月亮斜斜映入窟中,照得對面墻壁上的圖畫一片鮮明。這一面的墻壁繪的不是軍士,是一幅佛祖說法圖,依稀只見滿壁都是菩薩,個個神情安詳,眉眼含笑,姿容寧定地俯視人間。下方的人間樓閣,皆是一戶戶人家,內中有挺著大肚子的孕婦,有正在苦苦掙紮生子的產婦,有懷抱嬰兒的父母,還有為孩子洗浴的,餵奶的,陪孩子玩耍的,哄著孩子睡覺的……

蓮生睜大眼睛,好奇地細看圖畫。她知道這些繪的是什麽,她聽過這部變文,叫做《父母恩重經變》。故事講的是父母養育子女苦勞的“十恩德”:懷胎守護恩、臨產受苦恩、生子忘憂恩、咽苦吐甘恩、推幹就濕恩、乳哺養育恩、洗濯不凈恩、為造惡業恩、遠行懷念恩、究竟憐憫恩……腦海中恍惚想起變文中的句子:

“慈母德,實堪哀,

十月三年受苦災。

冒熱沖寒勞氣力,

回幹就濕費心懷。

憂憐不啻千千度,

養育寧論萬萬回。

既有諸多恩德事,

爭合孤負也唱將來……”

蓮生自己的父母,是什麽樣子?

也曾這樣辛勞地孕育過她嗎?苦苦掙紮著生下她嗎?為她洗過澡嗎,哺過乳嗎,哼過曲子哄她睡覺嗎,陪她玩耍過嗎?……

自幼無父無母,也沒有過一點點關於父母的訊息。她都不知道父母曾經陪伴過自己幾天,還是一生下她來,就……就棄在了鳴沙山……縱然有張婆婆撫養她長大,縱然有不離哥哥的陪伴,但是阿爺阿娘能給予的安定感,始終是沒法替代。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天倫之樂,見到別的孩童撲進阿爺阿娘懷裏,見到別的阿娘親吻孩兒的面頰,見到別的阿爺將孩兒高高舉到空中,逗得孩子咯咯大笑……蓮生這心裏,就如刀紮般的一陣絞痛。

也曾無數次地幻想阿爺阿娘的樣子,幻想他們和自己在一起的情形。阿娘一定是天下最秀美的女子,阿爺一定是天下最雄壯的男兒,她擁有的家,一定是世上最幸福最完滿的家。阿爺阿娘一定都很愛自己,一定熱切地盼望過自己的到來……

阿爺一定親過她,吻過她,緊緊抱過她,一定像對待世上最珍貴的寶貝那樣,深重地愛惜過她……阿娘的懷抱,一定至為溫暖,小小的蓮生拱在她的懷裏,啜吸著香甜的奶水,一定有著最甜最美的笑容……

一定是……一定是什麽萬不得已的原因,他們……才……才丟下了她……

一切都那麽模糊,就像蓮生此刻眼前的畫面,因心中的酸痛,因眼中不絕湧出的淚水,變得模糊一片,看不清每個人的面容。終究是不知道自己的阿爺阿娘到底是什麽人,長什麽樣子,每一次夢中相見,都是一張模糊的笑臉,隔著重重雲霧,向她俯下身來,張開溫暖的懷抱……每一次待她撲上去,都撲了一個空,茫茫雲海裏,終歸還是只有她一個人……

“……嬰孩漸長作童兒,

兩頰桃花色整輝。

五五相隨騎竹馬,

三三結伴趁猧兒。

貪逐蝴蝶拋家遠,

為釣青苔忘卻歸。

慈母引頭千度覓,

心心只怕被人欺……”

若是她的阿爺阿娘還在,她會過著什麽樣的生活?縱使仍是貧寒淒苦,都沒什麽關系,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是世上最不可替代的溫暖。若是阿爺阿娘還在,是不是她就不會這樣受人欺辱?他們會保護她,痛惜她,幫她出主意,助她逃脫苦海嗎?

若是阿爺阿娘在,起碼,她還可以拱到阿娘懷裏,撒一撒嬌,流幾滴淚,訴一訴這些無盡的委屈,有阿娘幾句心疼的撫慰,幾下溫柔的撫摸,便能抹平胸中所有的悲苦,撫去身上所有的傷痕……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一切咬牙承受,獨自一人面對茫茫前路,強行咽下所有的苦痛與淒酸……

浸滿淚水的雙眼,已經半睜半閉,依稀還看見那壁畫一角,繪著一個推著嬰兒欄車的母親。那母親正慈愛地俯視手中的欄車,車裏有一個小小嬰兒,裹在繈褓裏,在母親的護持下,嘟起胖胖的臉頰,陷入安穩的沈睡……

那麽安穩,那麽寧定。一切憂傷,愁悶,焦慮,屈辱,都離得那麽遠,仿佛這一生一世都無須觸碰。這美好的畫面,令蓮生也漸漸安定下來,周圍擠迫的石壁,也令她生出一種被包裹一般的暖意與安全感,仿佛在自己小小的草廬裏,在張婆婆的臂彎裏,在……遙遠的不可知的……母親的懷抱裏……

蓮生……蓮生……

月光越來越亮,眼前一片光明。

整個莫高窟,都被溫暖的光暈籠罩,四下裏浮光藹藹,每一粒黃沙都有了生機。

一個小小嬰孩自九天而降,緩緩落於窟外,身下一朵蓮花狀的浮雲,將她小心承托、包裹,守護那柔嫩的肌膚絲毫不受損傷。清晨暖陽照在空寂無人的山頂,照在她祥雲繚繞的面上身上,和天地萬物一起,默默凝視這個無名嬰孩,望著她天真地蹬著腿,吃著手指,對著天空笑。

她沒有名字,是張婆婆給她取的名字,張婆婆堅持說拾到她的時候,親眼看到蓮花狀的雲彩托著這嬰孩自天而降,所以取名叫蓮生。

沒有人信這老婆婆的話。蓮生自己也不信。哪裏有什麽蓮花狀的雲彩,哪裏有什麽從天而降的嬰孩?大涼上百年,世上幾千年,從天而降的只有一個飛天。

然而那幻影仍在眼前,蓮生清楚地看見那嬰孩躺在窟前,對著天空憨憨地笑,偶爾張開胖嘟嘟的手臂,向著天空揮舞,仿佛在要一個看不見的擁抱。

蓮生……蓮生……

她感覺自己化作了一縷清風,飛過蒼穹,飛過大地,飛過山頂漫漫黃沙……飛近那個嬰孩。天真的笑容就在眼前,黑亮的雙眸,柔嫩的口唇,胖得圓滾滾的面頰和藕節一樣凸起的手臂,都在她眼前咫尺,然而她無形無蹤,飛掠而過,觸不到她半分。

嬰孩的雙手依然張著,一雙黑眸不解地眨動,小嘴唇向下一撇,兩條胖腿蹬得更快更不安,淚花也迸出來了。

蓮生……不哭。

一個聲音,輕輕響起,飄向那嬰孩,飄向……她自己。

蓮生,不哭。

命運無常,將你孤身一人丟棄在這萬丈紅塵,浮沈喧囂人世,遭遇無盡熬煎。

你不是凡人,卻要承受凡人的苦難,你亦不是神,卻要肩負神靈的重任。或許天上地下,三界六道,人人都是如此,眾生皆苦,本無人神之分。

苦海無邊,回頭亦不是岸。歡樂只是一時的點綴,苦難才是踏不過的永遠。為人為神,都是一個掙紮的過程,哪有什麽真正的極樂,就算佛祖自己,亦要面對涅槃。

我願守護你,願將我一切付與你,然而生而為人,這漫漫苦海都要靠你一人渡過,我無力助你,無力救你。能做的一切,不過是陪在你身邊……一程,不是永遠。

我常想,如此苦難人世,為何要浮沈一場。或許因為我們都是修行不夠,不能真正地放棄欲求。花花世界,萬丈紅塵,縱使步步皆苦,也總有些人,有些事,值得你苦苦追求,苦苦守護,祭上一生也是不枉。

蓮生,不哭。

我知道你吃了多少苦,我什麽都知道。你是最柔韌的女子,亦是最強悍的男兒,你是打不垮的蓮生,是我的驕傲。

一切都將過去,無論歡樂還是悲傷。你這一生,註定不凡,眼前千溝萬壑,都還只是歷煉的幻影。別放棄,別停步,你的終身,還在遙不可及的遠方。

蓮生,不哭。那些值得你戀戰一生的人和事,都已來臨。一切萍水,都有相遇,一切殊途,都將同歸。終有一日你將知道,這一生所有的付出,都將有所報償,沒有一樣會是空付。

蓮生……不哭。

月光下的禪窟裏,那疲累不堪的少女,早已靜靜睡熟。雙手枕在臉頰下,纖濃的長睫蓋緊眼簾,幾縷發絲飄散頸間。整個身體蜷成圓圓一團,宛如身處母親腹中。

眼角一滴淚,悄然垂落。

然而唇邊微翹,正泛起一個暖融融的笑容。

——————

未時剛過,廚房裏的活計便已經做完了。

地板擦得鋥明瓦亮,鏡子一樣閃著光。鍋碗瓢盆,各歸其位,竈臺櫥架,一塵不染。

廚房大門吱呀呀被推開,探出蓮生的小臉,左望望,右望望,見四下無人,滿意地拍了拍手,反手將門拉好,便哼著歌兒,沿著廊道,施施然往後園去了。

躲在廚房窗外的烏沈看著她的背影,心情相當覆雜。

作為師父,瞧著徒兒屢教不改,無法無天,當然是一肚子的惱火;不過,一想到又可以揪著那頭黑發,照著那如花似玉的小臉,連踢帶踹,狠狠抽上一頓藤條,這心裏是又興奮又痛快,簡直就是滿腔期待。

以前還都沒什麽要命的證據,懲責也不能太過分,今日且待我抓你個現行,教你真正知道師父的厲害!

作者有話要說: 蓮生露宿的這個洞窟,現代編號為第156窟,莫高窟最負盛名的洞窟之一,需要單獨買票參觀的特窟。

窟中最著名的壁畫是歸義軍統帥張議潮的出行圖,兵馬齊整,聲勢浩大,因為其實是個唐代窟,所以在文中沒有實寫。那幅《父母恩重經變》壁畫也很有名,尤其那個睡著嬰兒的欄車,與現代嬰兒車一模一樣,甚至嬰兒身上還扣著安全帶,十分神奇。

佛教其實不講孝道,佛門弟子都要“出家”,就是舍棄父母雙親。而中國儒家思想以孝為做人根本,孝敬父母的傳統道德觀念根深蒂固,不講孝道的宗教根本無法在中國傳播。所以佛教一進入中國就開始入鄉隨俗了,挖掘和編造了不少佛門孝道故事來講。

這部《父母恩重經》就是佛教進入中國之後才出現的偽經,並不是真正的佛門經典,但在中國很受歡迎。到現在普遍觀念中也都覺得佛門也講孝順父母,其實是被中國改造了的結果。

中國傳統文化的包容力和同化力,嘆為觀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