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救命異香
關燈
小
中
大
一字一句,說得清晰,聽得明白,但是放在一起,卻是雷鳴電閃轟雜一片,擊得蓮生頭暈目眩,幾乎立足不定。
諸根不俱?精魂不穩?五識混沌?**散魄?
就這樣……死了……怪可憐的……?
“老丈,你別拿我開心,”蓮生勉強笑了一下,口唇已有些微微顫抖:“這話說得,教人害怕……”
“怕就對了。不怕死那是神仙。”
“老丈……能不能再解說明白一點?什麽叫諸根,五識,要怎樣修行保命?”
老者不耐煩地撇了撇嘴。“諸根就是先天的根基,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凡人只要身無殘疾,必然會以眼視色,以耳聽聲,以鼻嗅香,以舌嘗味,以身觸物,所謂生具五識,這你不懂?你先天不足,過了十六歲便會逐漸失去五識,先是看不見了,然後聽不到了,聞不著了,嘗不出了,最後全身失去觸覺……”
蓮生猛地打了個寒顫。
眼前便是敦煌城西的神虎門,門樓高大,巍峨宏偉,城墻上軍士們往來巡視,墻下百姓喧嘩穿梭。一擔擔的貨品挑過,駝馬經過,刺鼻的牲口尿騷味、垃圾腐臭味和蔬果香、樹木花草的清香、各種香料的辛辣香氣交雜在一起,黃沙、飛塵、水汽、霞光,混成一團團迷離的霧。灰黃的屋宇,青白的城墻,朱漆剝落的城門,金光耀目的門釘,周圍男女老少的艷麗衣衫,緋紅,香黃,水綠,靛藍……
這是生她養她的故土,自幼熟識的世界,每一日都這樣看著,聽著,嗅著,嘗著,摸著,踏著,從未想過這一切有什麽來歷、有什麽稀奇、有什麽值得特別留意和珍惜……從未想過,一旦有朝一日,其中的一份感覺失去,會是什麽情形?
當所有的感覺都失去,整個世界混沌一片,又是什麽情形?
“五識全失就是要死了,就算只失一識,也活不了多久。”老者似乎知道她所思所想,乜斜著眼睛打量著她,淡淡道:“凡人縱然五識全失也不見得死,那麽多瞎子聾子癱子,還不都是好端端地活著,但你不同。你精魂不穩,本來已經難以維持,五識一失,性命便保不住了。”
蓮生整個人都已經呆怔,雙目定定地望著前方虛空,好半天才楞楞開言:“要怎樣……”
“說來也簡單得緊,你以香為魂,只要借助香氣,參破五識,便不以五識混沌為礙。”
蓮生頓時振作起來,如釋重負的小臉上,笑逐顏開:“哎呀,老丈,你嚇死我!說得這樣玄妙,原來是只要用些香氣就好,我每日也都在用的呀!一日不吸食花香,便沒有精神。大不了以後多用些,每日食用鮮花百朵……”
“尋常花香怎麽成?”老者傲然道:“自然是要合你魂魄的異香。”
“咦,什麽香才合我的魂魄?”
“我怎麽知道?是你的魂魄,又不是我的。”
“那……異香要如何使用呢?”
“我怎麽知道?是你修行,又不是我修行。”
蓮生焦切地咬住了手指。
萬千疑問,紛至沓來,與那洶湧的擔憂,恐懼,絕望,期冀,攪成一團,塞得整個胸膛一片悶痛。
當當鐘鳴,自城中鐘樓響起,雄渾,悠遠,一聲聲傳遍整個城池。
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戌時已至,城門要關了。神虎門周圍的軍士們,已經開始驅趕百姓,城頭鉸鏈軋軋響起,兩道高大的門扇,緩緩自左右兩側推近。
“老丈!什麽時候可以再見你?”
老者悠悠然向城外走去,破爛的鞋皮踢得劈啪作響:“見一面還不夠嗎?世上多少百轉千回,不過就是為了見上一面。”
蓮生急切地追在後面:“還有很多事沒弄清楚……我是到了十六歲馬上失去五識嗎?生辰當天,就瞎了?”
“哦,不用怕,會慢慢瞎。你的大限在霜降之日,明年霜降才會徹底瞎掉。這不用我解說了吧?你以花香為魂,當然霜降難過嘛。”
“老丈,老丈!……”心頭酸痛越來越濃,已經無法遏止,蓮生再怎樣強作笑顏,也控制不住喉頭的哽咽:“為什麽……為什麽我會這樣?為什麽要承受這些?你……你是怎麽知道,你是什麽人?”
老者已經搖搖擺擺地出了城門,厚重的城門吱吱呀呀地關閉,將老者與蓮生,阻斷在城門兩側。隔著濛濛淚霧,只望見天際最後一縷餘暉斜映,靜靜籠罩在老者身周,將那襤褸衣衫鍍得金光萬道,枯瘦如幹藤的身形,一點點消失在眩目霞彩中。
晚風骎骎,依稀送來幾句嘶啞的歌唱,是流傳甚廣的《妙法蓮花經變》。
“念念欲求無上道,
心心只願度眾生。
證得菩提歸凈土,
又起慈悲化有情。
雙雙瑞鶴添香印,
兩兩靈禽註水瓶。
休向人間定愛憎,
浮世終歸不久停……”
——————
濃烈的香氣,充塞鼻端。
無邊無際的香,千奇百怪的香,洶湧的,浩大的,勢不可擋的,劈頭蓋臉的香。
這裏是敦煌城北,麻油巷附近的香市。
尋常城池,有兩個集市已經算是繁華,而敦煌自古商貿繁榮,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市場,依方位所在,分別以木金火水土五行命名。城北水市是專門的香料集市,百姓都稱之為香市。
這裏不僅有敦煌人,大涼人,更多的是無數異國商旅,中原、西域、北疆、南國,各地香料都在這裏售賣,熏陸、金顏、龍腦、降真……名香異香雲集,市場上空常年飄著濃烈的香氣。每逢初一十五大集之期,無數商販和中間牽線搭橋的牙人、通譯都擠在市內,一甕甕、一籃籃的香料流水價往來搬運,各種裝束、各種語言的人流混雜,人喊馬嘶駱駝吼,乃是全城最為熱鬧的一個所在。
蓮生咬著嘴唇,孤身立於香市角落,凝望著眼前目不暇接的盛景。
什麽香才是合她魂魄的香?能助她參破五識,修身續命的香?
只要世間有答案,一定就在敦煌。只要敦煌有答案,一定就在香市。四海八荒的奇香異香全部在此處匯聚,如果此處找不到,那就不可能找到了。但是連香料的名字都不知道,氣味、產地、屬性,全都不知道,教她如何尋找?找到了又如何使用?
她所識得的香,也不過是日常所見的那麽幾種。
忍冬香,雲龍門外草原上常見的香草,隨辛不離去牧羊的時候,常常吸食,味道十分甘美……
茉莉香,最喜歡的香氣之一,兒時與張婆婆相依為命,張婆婆到處撿拾垃圾為生,也曾拾回幾株茉莉種在草廬邊,那香氣濃郁而不失淡雅,夜夜縈繞鼻端,令小小的她,夢境都變得無比香甜……
檀香,剛剛認識的香氣,自天竺販來的木材,帶著一股藥香,令人心神安定。用它雕琢而成的簪子,此時就插在她頭頂發髻上,隱約傳入鼻端的,不僅有美味的馨香,更有一份溫暖的心意……
還有很多香氣,熟悉,但不識得。人的嗅覺,遠遠不如視覺發達,對氣味的區分,比對顏色、紋樣的區分,困難得多。以往也從未想過還需要識得這些,從小就酷愛吸食花香,離了花香便沒有精神,但苦水井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挑食,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吃茉莉香忍冬香也就足夠了,誰還想到要尋找什麽奇香異香?
但是茉莉香,忍冬香,肯定都不是老者說的合她魂魄的異香。不然她現在早參破了什麽五識,沒有性命之憂了,哪還需要站在這裏冥思苦想?
已經七天了。日日在這裏逡巡,游蕩,聞聞這裏聞聞那裏,仍是茫然不知前途命運到底在哪裏。
有時也忍不住地想,那老丈是不是在胡言亂語,編了個變文故事給她聽?畢竟言辭太過玄妙,比寺裏講經的高僧還更天花亂墜不知所雲……但這老丈說出了旁人不可能知曉的秘密,知道她能變男女,嗜食花香,知道她剛過十五歲生辰……顯然還知道太多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
是個下凡的神仙?
敦煌自古各色人等交雜,什麽樣的異人都出現過,又是全民虔誠禮佛的佛都,遍地都是寺廟,滿壁都是菩薩,飛天下凡顯聖都是二十幾年前剛發生的事,百姓並不覺得與天界神靈有太遠的距離。
只是,人家飛天下凡,那是天現金光萬道,天花漫天飛散,仙樂齊鳴,珍禽異獸起舞,飛天神光藹藹,自九霄緩緩而降……哪像這個老爺子,一身酸臭刺鼻,衣不蔽體,鞋皮破爛,令人馬上想施舍幾個銅錢給他……
陡然間,眼前金光一閃。
一個身影飄然掠過,頭上雲髻寶冠,遍體花鬘瓔珞,眉眼安詳,姿容曼妙,手持一支簫笛,身周披帛輕揚,裙裾四下飄飛。
飛……飛天?
作者有話要說: 《妙法蓮花經變》是流傳至今的敦煌變文,不是我的創作。不過文中這段是我從中集句,不是原文。
變文這種藝術形式,最早記載是在唐代,西涼時期應該還沒有。架空文,大家別當真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諸根不俱?精魂不穩?五識混沌?**散魄?
就這樣……死了……怪可憐的……?
“老丈,你別拿我開心,”蓮生勉強笑了一下,口唇已有些微微顫抖:“這話說得,教人害怕……”
“怕就對了。不怕死那是神仙。”
“老丈……能不能再解說明白一點?什麽叫諸根,五識,要怎樣修行保命?”
老者不耐煩地撇了撇嘴。“諸根就是先天的根基,五識就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凡人只要身無殘疾,必然會以眼視色,以耳聽聲,以鼻嗅香,以舌嘗味,以身觸物,所謂生具五識,這你不懂?你先天不足,過了十六歲便會逐漸失去五識,先是看不見了,然後聽不到了,聞不著了,嘗不出了,最後全身失去觸覺……”
蓮生猛地打了個寒顫。
眼前便是敦煌城西的神虎門,門樓高大,巍峨宏偉,城墻上軍士們往來巡視,墻下百姓喧嘩穿梭。一擔擔的貨品挑過,駝馬經過,刺鼻的牲口尿騷味、垃圾腐臭味和蔬果香、樹木花草的清香、各種香料的辛辣香氣交雜在一起,黃沙、飛塵、水汽、霞光,混成一團團迷離的霧。灰黃的屋宇,青白的城墻,朱漆剝落的城門,金光耀目的門釘,周圍男女老少的艷麗衣衫,緋紅,香黃,水綠,靛藍……
這是生她養她的故土,自幼熟識的世界,每一日都這樣看著,聽著,嗅著,嘗著,摸著,踏著,從未想過這一切有什麽來歷、有什麽稀奇、有什麽值得特別留意和珍惜……從未想過,一旦有朝一日,其中的一份感覺失去,會是什麽情形?
當所有的感覺都失去,整個世界混沌一片,又是什麽情形?
“五識全失就是要死了,就算只失一識,也活不了多久。”老者似乎知道她所思所想,乜斜著眼睛打量著她,淡淡道:“凡人縱然五識全失也不見得死,那麽多瞎子聾子癱子,還不都是好端端地活著,但你不同。你精魂不穩,本來已經難以維持,五識一失,性命便保不住了。”
蓮生整個人都已經呆怔,雙目定定地望著前方虛空,好半天才楞楞開言:“要怎樣……”
“說來也簡單得緊,你以香為魂,只要借助香氣,參破五識,便不以五識混沌為礙。”
蓮生頓時振作起來,如釋重負的小臉上,笑逐顏開:“哎呀,老丈,你嚇死我!說得這樣玄妙,原來是只要用些香氣就好,我每日也都在用的呀!一日不吸食花香,便沒有精神。大不了以後多用些,每日食用鮮花百朵……”
“尋常花香怎麽成?”老者傲然道:“自然是要合你魂魄的異香。”
“咦,什麽香才合我的魂魄?”
“我怎麽知道?是你的魂魄,又不是我的。”
“那……異香要如何使用呢?”
“我怎麽知道?是你修行,又不是我修行。”
蓮生焦切地咬住了手指。
萬千疑問,紛至沓來,與那洶湧的擔憂,恐懼,絕望,期冀,攪成一團,塞得整個胸膛一片悶痛。
當當鐘鳴,自城中鐘樓響起,雄渾,悠遠,一聲聲傳遍整個城池。
天地昏黃,萬物朦朧,戌時已至,城門要關了。神虎門周圍的軍士們,已經開始驅趕百姓,城頭鉸鏈軋軋響起,兩道高大的門扇,緩緩自左右兩側推近。
“老丈!什麽時候可以再見你?”
老者悠悠然向城外走去,破爛的鞋皮踢得劈啪作響:“見一面還不夠嗎?世上多少百轉千回,不過就是為了見上一面。”
蓮生急切地追在後面:“還有很多事沒弄清楚……我是到了十六歲馬上失去五識嗎?生辰當天,就瞎了?”
“哦,不用怕,會慢慢瞎。你的大限在霜降之日,明年霜降才會徹底瞎掉。這不用我解說了吧?你以花香為魂,當然霜降難過嘛。”
“老丈,老丈!……”心頭酸痛越來越濃,已經無法遏止,蓮生再怎樣強作笑顏,也控制不住喉頭的哽咽:“為什麽……為什麽我會這樣?為什麽要承受這些?你……你是怎麽知道,你是什麽人?”
老者已經搖搖擺擺地出了城門,厚重的城門吱吱呀呀地關閉,將老者與蓮生,阻斷在城門兩側。隔著濛濛淚霧,只望見天際最後一縷餘暉斜映,靜靜籠罩在老者身周,將那襤褸衣衫鍍得金光萬道,枯瘦如幹藤的身形,一點點消失在眩目霞彩中。
晚風骎骎,依稀送來幾句嘶啞的歌唱,是流傳甚廣的《妙法蓮花經變》。
“念念欲求無上道,
心心只願度眾生。
證得菩提歸凈土,
又起慈悲化有情。
雙雙瑞鶴添香印,
兩兩靈禽註水瓶。
休向人間定愛憎,
浮世終歸不久停……”
——————
濃烈的香氣,充塞鼻端。
無邊無際的香,千奇百怪的香,洶湧的,浩大的,勢不可擋的,劈頭蓋臉的香。
這裏是敦煌城北,麻油巷附近的香市。
尋常城池,有兩個集市已經算是繁華,而敦煌自古商貿繁榮,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市場,依方位所在,分別以木金火水土五行命名。城北水市是專門的香料集市,百姓都稱之為香市。
這裏不僅有敦煌人,大涼人,更多的是無數異國商旅,中原、西域、北疆、南國,各地香料都在這裏售賣,熏陸、金顏、龍腦、降真……名香異香雲集,市場上空常年飄著濃烈的香氣。每逢初一十五大集之期,無數商販和中間牽線搭橋的牙人、通譯都擠在市內,一甕甕、一籃籃的香料流水價往來搬運,各種裝束、各種語言的人流混雜,人喊馬嘶駱駝吼,乃是全城最為熱鬧的一個所在。
蓮生咬著嘴唇,孤身立於香市角落,凝望著眼前目不暇接的盛景。
什麽香才是合她魂魄的香?能助她參破五識,修身續命的香?
只要世間有答案,一定就在敦煌。只要敦煌有答案,一定就在香市。四海八荒的奇香異香全部在此處匯聚,如果此處找不到,那就不可能找到了。但是連香料的名字都不知道,氣味、產地、屬性,全都不知道,教她如何尋找?找到了又如何使用?
她所識得的香,也不過是日常所見的那麽幾種。
忍冬香,雲龍門外草原上常見的香草,隨辛不離去牧羊的時候,常常吸食,味道十分甘美……
茉莉香,最喜歡的香氣之一,兒時與張婆婆相依為命,張婆婆到處撿拾垃圾為生,也曾拾回幾株茉莉種在草廬邊,那香氣濃郁而不失淡雅,夜夜縈繞鼻端,令小小的她,夢境都變得無比香甜……
檀香,剛剛認識的香氣,自天竺販來的木材,帶著一股藥香,令人心神安定。用它雕琢而成的簪子,此時就插在她頭頂發髻上,隱約傳入鼻端的,不僅有美味的馨香,更有一份溫暖的心意……
還有很多香氣,熟悉,但不識得。人的嗅覺,遠遠不如視覺發達,對氣味的區分,比對顏色、紋樣的區分,困難得多。以往也從未想過還需要識得這些,從小就酷愛吸食花香,離了花香便沒有精神,但苦水井長大的孩子自然不會挑食,一年三百六十天都吃茉莉香忍冬香也就足夠了,誰還想到要尋找什麽奇香異香?
但是茉莉香,忍冬香,肯定都不是老者說的合她魂魄的異香。不然她現在早參破了什麽五識,沒有性命之憂了,哪還需要站在這裏冥思苦想?
已經七天了。日日在這裏逡巡,游蕩,聞聞這裏聞聞那裏,仍是茫然不知前途命運到底在哪裏。
有時也忍不住地想,那老丈是不是在胡言亂語,編了個變文故事給她聽?畢竟言辭太過玄妙,比寺裏講經的高僧還更天花亂墜不知所雲……但這老丈說出了旁人不可能知曉的秘密,知道她能變男女,嗜食花香,知道她剛過十五歲生辰……顯然還知道太多連她自己也不知道的東西。
是個下凡的神仙?
敦煌自古各色人等交雜,什麽樣的異人都出現過,又是全民虔誠禮佛的佛都,遍地都是寺廟,滿壁都是菩薩,飛天下凡顯聖都是二十幾年前剛發生的事,百姓並不覺得與天界神靈有太遠的距離。
只是,人家飛天下凡,那是天現金光萬道,天花漫天飛散,仙樂齊鳴,珍禽異獸起舞,飛天神光藹藹,自九霄緩緩而降……哪像這個老爺子,一身酸臭刺鼻,衣不蔽體,鞋皮破爛,令人馬上想施舍幾個銅錢給他……
陡然間,眼前金光一閃。
一個身影飄然掠過,頭上雲髻寶冠,遍體花鬘瓔珞,眉眼安詳,姿容曼妙,手持一支簫笛,身周披帛輕揚,裙裾四下飄飛。
飛……飛天?
作者有話要說: 《妙法蓮花經變》是流傳至今的敦煌變文,不是我的創作。不過文中這段是我從中集句,不是原文。
變文這種藝術形式,最早記載是在唐代,西涼時期應該還沒有。架空文,大家別當真哈~~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