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帝王休,青史薄
關燈
小
中
大
花開花落又一年,春去春來人依舊,兩人走走停停,一年的時間,竟差不多快把大齊走了一半多。
在他們此生的記憶中,這幾乎是他們此生最自由的日子,無關朝堂計與謀,無問世間愁與哀,無思過往恩與怨,這時間,唯有他們還在對方身邊,這天下如何,時間如何,眾人的看法如何,都已經毫無意義。
一年的時間,百姓依然安居,這一年的齊國同往常並無甚大變化,天下昌平,國民仍然念著太上皇在位的政德,昔日戰場謀略英姿,亦成佳傳。
而曾經死去的恭元後和太上皇太後之間的故事,亦被改編成多種戲本流傳民間,畢竟恭元後才女知名流傳甚廣,戲曲中也多有暗指含冤憐惜之情,所幸民風開化,國查不嚴,寶七和齊容路過時還跟著聽過幾場,笑而不語。
故事裏的是是非非,是過世人永遠的印記,也是活著的人揮不去的情愁,無論那戲本裏如何面熟三者的恩怨是非曲直,都將再與他們無關,他們這一輩子走過太多對的路,錯的路,唯獨沒走幾步屬於自己的路。
他們活下來的時候,命運就已經是個玩笑,但現在,這份玩笑又給了彼此最真實的情意,讓他們惶恐,珍惜,不忍。
平凡的一年,也發生了不平凡的事,讓他們最終回了一趟齊都。
平景二年初,齊衡宣昭退位於南成王,此生不再參政,文儒府爵位無論後代男女親疏,皆可世襲,退位均為自願,兵宣告此生不再納妃,愧對皇族子嗣之稱,並謝罪太上皇。
新帝登基僅一年便主動退位,且不說大齊從未遇到,其他鄰國自古也是前所未聞,無論這樁詔書是笑談還是美談,均已成定數。
大臣們雖高呼不舍和萬歲,心中卻多有數,太上皇一步高棋,讓眾臣無論之前哪個黨派,盡皆死心,效忠新帝南成王。
而這位在位僅一年的年輕帝王,無論留在眾人眼中的是癡是呆,是愚是智,於他而言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朱門前等候他的白衣少年,他們終將在一起,這一刻,他們等了十多年。
史書上寥寥數語,也不過是斷袖昏聵的無為君王,後世多翻史書者,若不在意,便極容易忽略這位君王的短暫評價,而把目光留在大齊昭明帝之後最為矚目的雄才之帝,史稱宣武帝-齊顯。
青史不留名,野史遍地傳。
紈絝昏君慶豐帝——齊衡,與文儒世家少公子淩思敬的斷袖之情,可是文人戲本的心頭好,且不說這慶豐帝的功績比不上其父,但這一生摯愛一人的感情絲毫不輸昭明帝,為了一個男人退了帝王位,癡者看到情,明者看到愚。
單單是他們還活著的時候,這傳遍四國的為博男顏讓君位的故事,已經賺足了多情者的淚,也氣夠了諸多志士的豪情,有吵有罵,有爭有執,齊國內雖不敢太多造次,可這私下悠悠眾口,卻是堵不上的。
而策馬同游的鮮衣郎,終將不在回頭,遍體鱗傷註亦不足以阻擋他們得反抗和相戀。
“也許這對他們兄弟二人,都是最好的選擇。”
齊容拍拍寶七塌下去的肩頭,
“當初若不是你勸我,我又如何能看開著一切,現在你反倒是放不下來了,恩?”
寶七搖搖頭,
“有些路有多難走,我自己走了,便不忍讓他們再走,只是,他們的人生是自己的,我們即便為人父母,也有諸多無能為力,最後的努力,也便是送他們遠去。”
“好了好了,我的兒子,無論做出什麽選擇,都要是擔得起的,這才是我齊家的男兒,又有什麽好憂愁的,更何況,我這一步如此好的安排和預知,你都沒誇一句呢。”
說罷,齊容一副求讚賞的表情望向寶七,看的寶七忍不住轉過頭,
“一大把年紀,我真是不忍直視了。”
“怎麽了,現在就開始嫌我老了,我可才退位一年,我們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呢……”
“不敢不敢,臣妾怎麽敢對您不敬,別別別,癢~哈哈哈哈,我錯了我錯了,好哥哥,我錯了……”
同年齊顯登基,年號未變,延續平景二年,留下一片重情的好評,次年年末,鄰國終派使者,這位二十出頭的新帝王,開啟了平景年間的新國策和新外交,也開啟了齊國史書上濃墨重彩的幾十年。
建興年間積累下來的國力,也終於在平景幾年後,進入了大齊的全盛時期,一時間毗鄰無不瞻仰進貢,虎視憂心。
平景十年,先帝病重,太後憂心之下臥床難起,二人游歷數年歸後,常住七幸年,終在此病重之時被齊顯迎回宮內。
不足一年,先帝轉好,太後體弱,臥床已成定數,二人經幾番與齊顯商討,再次搬回七幸年,此時緩亦曲宮被加派人手多達數百,隨行醫者十多人,齊容將這些人同同安排在七幸年外院,僅留數十名貼身奴婢侍奉。
平景十二年,寶七熬過五十七大壽,身體已飄搖欲墜,食之難咽,先帝身體卻逐年好轉,再無大病。
平景十三年冬,大雪,寒冬,終未能再見次年春花開,聞傲梅飄香,齊國大喪,太後薨。
舉國齋戒,曼羅出使,贈曼羅國王親折聖枝,行聖女升天之大禮。
那年大雪極厚,冬極寒,滿天飄白,如一場天與同悲的喪歌,那個被世人揣度,指點,暗諷,欽羨,褒貶難平,讓帝王一生一人,身世傳奇的女子,終於走在了皚皚大雪的無聲哀鳴中,再無問身後評說是非。
先帝親自督辦,厚葬帝陵旁後陵。
史書記為崇禎後,惑奪帝王心僅此一人,出身為傳奇卻不入正冊,沖喜之身,難入大雅,雖賢德無過,誕二子,卻獨占帝王,至子嗣不盛,君家大忌,才不比恭元後,且生大皇子為斷袖者,大過。
崇禎後在史書上的記載難言其長,多為批,其一生傳奇神秘,幾經戰亂而存活,多次失蹤又出現,也被後世探究吸引,更多內容,也只能卻野史尋覓,那是後話。
昭明帝在崇禎後去世後,終再次病倒,無力支撐,皇帝幾乎日日探視,眼見齊容消瘦如骨,病態蒼老再無生願,全靠太醫一碗藥吊著半縷青魂。
次年,平景十四年,戰火微起,昭明帝濁目蒼蒼,在喝完最後一口藥,突然唇微張,半年多不曾開口的他,喉間輕哼幾聲,直視前方,好似瞬間目色明朗,喚一聲阿七等我,淚落而終。
帝後同陵,同葬。
“……你趕緊好起來啊,病的這麽重,可別留下我一人……”
“……會好的,朕會好的,朕怎麽舍得讓阿七自己……咳咳……”
“……你都病糊塗了,還說朕呢……恩,咳……”
“不怕不怕,朕等你,不會丟下你自己的……回七幸年,咱們這就回七幸年……”
“……哥哥,還記得那棵桂花樹嗎……我好像,好像聞到了桂花香……”
“記得,都記得……”
“……那個時候,我好害怕,怕這一生再也見不到你,還好……”
“……不怕的,就算這一生找不到你,下一生,我也要找到你,下下生,也要找到你……”
“……凈胡說,人哪有下……”
突然頓住的話,那些病重時的話,飄飄渺渺,如在耳畔,如在昨日。
“哥哥,你說我們,會有來生嗎……”
“會吧……會的。”
“……恩。”
什麽是永恒,永恒就是這一世我與你攜手,不問來世,渴求來世。
史書記昭明帝,雄才謀略,忍辱登位,開拓大齊新盛世,卻一聲難逃情之所困,有帝王大才,勵精圖治,卻一生無妃妾,子嗣不盛,獨寵崇禎後,帝王大忌,未可學。
寥寥數語,同寶七一般,這一世的情,數十年的精心為國,不過幾語不可學之,青史留名昭明帝,不足兩頁。
平景十八年,與曼羅開戰,後大戰三年未修,擴疆土,展雄才,戰火延綿不休,數十年後,四國再進混戰,此時為齊國主導。
曼齊交界,滿目炮火,唯一城安穩,一樹獨立,開花多年,為曲城。
完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在他們此生的記憶中,這幾乎是他們此生最自由的日子,無關朝堂計與謀,無問世間愁與哀,無思過往恩與怨,這時間,唯有他們還在對方身邊,這天下如何,時間如何,眾人的看法如何,都已經毫無意義。
一年的時間,百姓依然安居,這一年的齊國同往常並無甚大變化,天下昌平,國民仍然念著太上皇在位的政德,昔日戰場謀略英姿,亦成佳傳。
而曾經死去的恭元後和太上皇太後之間的故事,亦被改編成多種戲本流傳民間,畢竟恭元後才女知名流傳甚廣,戲曲中也多有暗指含冤憐惜之情,所幸民風開化,國查不嚴,寶七和齊容路過時還跟著聽過幾場,笑而不語。
故事裏的是是非非,是過世人永遠的印記,也是活著的人揮不去的情愁,無論那戲本裏如何面熟三者的恩怨是非曲直,都將再與他們無關,他們這一輩子走過太多對的路,錯的路,唯獨沒走幾步屬於自己的路。
他們活下來的時候,命運就已經是個玩笑,但現在,這份玩笑又給了彼此最真實的情意,讓他們惶恐,珍惜,不忍。
平凡的一年,也發生了不平凡的事,讓他們最終回了一趟齊都。
平景二年初,齊衡宣昭退位於南成王,此生不再參政,文儒府爵位無論後代男女親疏,皆可世襲,退位均為自願,兵宣告此生不再納妃,愧對皇族子嗣之稱,並謝罪太上皇。
新帝登基僅一年便主動退位,且不說大齊從未遇到,其他鄰國自古也是前所未聞,無論這樁詔書是笑談還是美談,均已成定數。
大臣們雖高呼不舍和萬歲,心中卻多有數,太上皇一步高棋,讓眾臣無論之前哪個黨派,盡皆死心,效忠新帝南成王。
而這位在位僅一年的年輕帝王,無論留在眾人眼中的是癡是呆,是愚是智,於他而言都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站在朱門前等候他的白衣少年,他們終將在一起,這一刻,他們等了十多年。
史書上寥寥數語,也不過是斷袖昏聵的無為君王,後世多翻史書者,若不在意,便極容易忽略這位君王的短暫評價,而把目光留在大齊昭明帝之後最為矚目的雄才之帝,史稱宣武帝-齊顯。
青史不留名,野史遍地傳。
紈絝昏君慶豐帝——齊衡,與文儒世家少公子淩思敬的斷袖之情,可是文人戲本的心頭好,且不說這慶豐帝的功績比不上其父,但這一生摯愛一人的感情絲毫不輸昭明帝,為了一個男人退了帝王位,癡者看到情,明者看到愚。
單單是他們還活著的時候,這傳遍四國的為博男顏讓君位的故事,已經賺足了多情者的淚,也氣夠了諸多志士的豪情,有吵有罵,有爭有執,齊國內雖不敢太多造次,可這私下悠悠眾口,卻是堵不上的。
而策馬同游的鮮衣郎,終將不在回頭,遍體鱗傷註亦不足以阻擋他們得反抗和相戀。
“也許這對他們兄弟二人,都是最好的選擇。”
齊容拍拍寶七塌下去的肩頭,
“當初若不是你勸我,我又如何能看開著一切,現在你反倒是放不下來了,恩?”
寶七搖搖頭,
“有些路有多難走,我自己走了,便不忍讓他們再走,只是,他們的人生是自己的,我們即便為人父母,也有諸多無能為力,最後的努力,也便是送他們遠去。”
“好了好了,我的兒子,無論做出什麽選擇,都要是擔得起的,這才是我齊家的男兒,又有什麽好憂愁的,更何況,我這一步如此好的安排和預知,你都沒誇一句呢。”
說罷,齊容一副求讚賞的表情望向寶七,看的寶七忍不住轉過頭,
“一大把年紀,我真是不忍直視了。”
“怎麽了,現在就開始嫌我老了,我可才退位一年,我們還有好多地方沒去過呢……”
“不敢不敢,臣妾怎麽敢對您不敬,別別別,癢~哈哈哈哈,我錯了我錯了,好哥哥,我錯了……”
同年齊顯登基,年號未變,延續平景二年,留下一片重情的好評,次年年末,鄰國終派使者,這位二十出頭的新帝王,開啟了平景年間的新國策和新外交,也開啟了齊國史書上濃墨重彩的幾十年。
建興年間積累下來的國力,也終於在平景幾年後,進入了大齊的全盛時期,一時間毗鄰無不瞻仰進貢,虎視憂心。
平景十年,先帝病重,太後憂心之下臥床難起,二人游歷數年歸後,常住七幸年,終在此病重之時被齊顯迎回宮內。
不足一年,先帝轉好,太後體弱,臥床已成定數,二人經幾番與齊顯商討,再次搬回七幸年,此時緩亦曲宮被加派人手多達數百,隨行醫者十多人,齊容將這些人同同安排在七幸年外院,僅留數十名貼身奴婢侍奉。
平景十二年,寶七熬過五十七大壽,身體已飄搖欲墜,食之難咽,先帝身體卻逐年好轉,再無大病。
平景十三年冬,大雪,寒冬,終未能再見次年春花開,聞傲梅飄香,齊國大喪,太後薨。
舉國齋戒,曼羅出使,贈曼羅國王親折聖枝,行聖女升天之大禮。
那年大雪極厚,冬極寒,滿天飄白,如一場天與同悲的喪歌,那個被世人揣度,指點,暗諷,欽羨,褒貶難平,讓帝王一生一人,身世傳奇的女子,終於走在了皚皚大雪的無聲哀鳴中,再無問身後評說是非。
先帝親自督辦,厚葬帝陵旁後陵。
史書記為崇禎後,惑奪帝王心僅此一人,出身為傳奇卻不入正冊,沖喜之身,難入大雅,雖賢德無過,誕二子,卻獨占帝王,至子嗣不盛,君家大忌,才不比恭元後,且生大皇子為斷袖者,大過。
崇禎後在史書上的記載難言其長,多為批,其一生傳奇神秘,幾經戰亂而存活,多次失蹤又出現,也被後世探究吸引,更多內容,也只能卻野史尋覓,那是後話。
昭明帝在崇禎後去世後,終再次病倒,無力支撐,皇帝幾乎日日探視,眼見齊容消瘦如骨,病態蒼老再無生願,全靠太醫一碗藥吊著半縷青魂。
次年,平景十四年,戰火微起,昭明帝濁目蒼蒼,在喝完最後一口藥,突然唇微張,半年多不曾開口的他,喉間輕哼幾聲,直視前方,好似瞬間目色明朗,喚一聲阿七等我,淚落而終。
帝後同陵,同葬。
“……你趕緊好起來啊,病的這麽重,可別留下我一人……”
“……會好的,朕會好的,朕怎麽舍得讓阿七自己……咳咳……”
“……你都病糊塗了,還說朕呢……恩,咳……”
“不怕不怕,朕等你,不會丟下你自己的……回七幸年,咱們這就回七幸年……”
“……哥哥,還記得那棵桂花樹嗎……我好像,好像聞到了桂花香……”
“記得,都記得……”
“……那個時候,我好害怕,怕這一生再也見不到你,還好……”
“……不怕的,就算這一生找不到你,下一生,我也要找到你,下下生,也要找到你……”
“……凈胡說,人哪有下……”
突然頓住的話,那些病重時的話,飄飄渺渺,如在耳畔,如在昨日。
“哥哥,你說我們,會有來生嗎……”
“會吧……會的。”
“……恩。”
什麽是永恒,永恒就是這一世我與你攜手,不問來世,渴求來世。
史書記昭明帝,雄才謀略,忍辱登位,開拓大齊新盛世,卻一聲難逃情之所困,有帝王大才,勵精圖治,卻一生無妃妾,子嗣不盛,獨寵崇禎後,帝王大忌,未可學。
寥寥數語,同寶七一般,這一世的情,數十年的精心為國,不過幾語不可學之,青史留名昭明帝,不足兩頁。
平景十八年,與曼羅開戰,後大戰三年未修,擴疆土,展雄才,戰火延綿不休,數十年後,四國再進混戰,此時為齊國主導。
曼齊交界,滿目炮火,唯一城安穩,一樹獨立,開花多年,為曲城。
完結。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