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在三國做個大當家30
關燈
小
中
大
顧雍和王祥真算起來, 待在阿玉這裏的時間並不長。半下午的時候就回去了,可阿玉接待兩個名士的收獲卻十分的大,不但是一直記掛的名聲問題得到解決, 連著經濟問題也迅速的得到了改善。
你看啊, 王祥雖然隨身帶的東西不多, 可這一次上山賞景隨身帶著畫畫的東西卻全留下了, 不說這字啊,畫的,是不是有什麽藝術價值,光是那些用具,就挺值錢的。嗯,也不單單是值錢讓阿玉高興, 而是在不用自己花錢采購的情況下, 填補上家裏的裝/逼道具, 說起來還是這麽一個名人送的,這一點讓阿玉相當的滿意。
至於本地大佬顧雍?那就更是不用說了, 人家或許真的是看中了阿玉這個人才, 有提前投資的跡象,所以出手十分的大方。琴留下了不說, 還順帶在走後不到一日的功夫,就派家人送來了好些日常用品, 從布料衣物,到筆墨紙硯,米面醬醋等等, 甚至還有兩壇所謂的好酒,色色俱全到福壽叔都忍不住咋舌了。直說半年都不用采買,你說是多少。反正是一次性讓阿玉這裏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看著還沒一處金銀的銅臭,這手筆,這體貼的,阿玉是十分的滿意啊。
你說筆墨紙硯不值錢?親,這是三國,這年頭寫字什麽的,竹簡依然還有人用,豪門大戶奢靡的還在用布帛當紙用呢,你說這紙張是個啥價格?反正阿玉覺得不錯。最起碼在他第一次自己做紙,只做出了廁紙的情況下,這真的是及時雨了。
哦,說起廁紙,這個大家是不是突然就想起了阿玉在冬日還沒到的時候,浸下的那些竹子了?對,就是那個。你說他這妥妥是按照方子做的,怎麽出來的紙就那麽脆,那麽粗呢?難道自己手藝太差?按說阿玉也算是心靈手巧的一類吧。不說那麽多次穿越之後,大腦被開發了多少,記憶力有多好,腦子轉的有多快,就他那幹過的無數手工技術工種來算,這手也絕對是巧的,怎麽放到這造紙上,楞就是吃了這麽一次教訓?
阿玉覺得,這妥妥是實驗不夠的緣故,這纖維到底要搗多細,這篩子該怎麽晃動,肯定都有訣竅,只是他目前還沒摸索出來而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當然阿玉覺得不滿意的,其他人卻覺得很不錯,在這個平民百姓上廁所還用著廁籌,豪門大戶用布擦屁股的情況下,能有這麽一個粗咧咧的,不能寫字的紙上廁所,他們感覺,簡直就是一種禁忌般的享受。
是的,禁忌般的。聽著是不是覺得有些很詭異?前頭說了,這時代紙張稀罕啊,稀罕的道士用的黃表紙什麽的,都是高檔貨。不然人黃巾起義的時候,那五鬥米道的符紙灰也不至於這麽有效果。紙張這東西,就差沒有被神化了。
更要緊的是,這個時代的紙張,在蔡倫造紙之前,所謂的紙,其實就是關中稱赫蹏(hètí)在南郡則叫方絮的東西。那是蠶桑的產物,自來上等的蠶繭可直接抽絲,而那些惡繭、病繭養蠶戶們不舍得扔,放入滾燙的水中,用漂絮法取絲。漂絮完畢,篾席上往往會遺留一些殘絮,幾次下來,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這東西在太陽下晾幹剝離,就是赫蹏、方絮了。
而在蔡倫造紙值錢,在織女之家,赫蹏是用來祭祀嫘祖的祭品,祭祀前,常會請識字的人,在上面寫些頌文。蔡倫就是發現了這一點,在這基礎上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制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幹,而制成紙,後世稱之為“蔡侯紙”。可是親,那是啥時候的事兒?是東漢,就蔡倫的生卒年月來看,也就是公元61年到公元121年。距離如今已經一百多年了,而這所謂的紙,依然這麽貴,這說明啥?
獨尊儒術的後遺癥啊!親們,這麽些年楞是還在用蔡倫的法子造紙,更絕的是,這些造紙的技術不但沒能推廣,還成為了世家大戶們嚴守洩密的私家財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幾個人會去彎下腰,沈下心改良技術?所以嘍,到了如今,紙這個東西,依然是這麽的牛掰!牛掰到畫個畫用的尋常紙張都能直接當禮物的地步。
這樣高高在上的紙,有一天突然被自家郎君給造出來了,還成了擦屁/股的東西,你說,這些常年,甚至是祖祖輩輩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們,在用的時候是個啥心情?膜拜?呵呵了,都擦屁/股了,還膜拜個/屁啊!可偏偏價值觀又不住地額在提醒他們這東西的珍稀程度,你說,這每一次用的時候,是個啥滋味?反正偷偷的用,不敢讓人知道是一定的,這不是禁忌是啥?
反過來當他們再一次看到阿玉將竹葉,樹葉,藤蔓,麻桿什麽的,往大缸裏丟的時候,這驕傲又忍不住的往上湧。以至於阿玉吩咐的,每一個和這些水缸裏有關的吩咐都被執行的戰戰兢兢,生怕漏了什麽,耽擱了自家郎君造紙的大業。並對自家郎君不知道從什麽地方尋到了這樣的秘方而欣喜不已,福壽叔甚至覺得,就憑著這個,哪怕以後一直只能出廁紙呢,那也絕對是個不錯的營生,自家以後的未來妥妥能成為大世家之一,這希望閃光的,他都有些真不開眼。
“郎君,那水缸今兒還換水嗎?”
看看,這主觀能動性多強,眼見著送禮的人走了,沒了外人,也不管自家郎君正對著太陽細看那送來的紙張上的纖維,就上來問起了工作。積極主動的比阿玉都上心。
“換,怎麽不換,這一次咱們多換一次,就是搗泥也要在多細致些,看看,看看人家這紙,多細致,咱們還是差了些啊。”
“郎君,人家多少年的方子了,咱們怎麽能比?再說了,那用料,老奴可從沒聽說過還能用竹葉的,你這連樹葉子都不放過,和這……沒得比啊。如今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福壽叔覺得,自家郎君這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方子雖然確實不錯,最起碼能做出廁紙來,可想和這些好紙比,那簡直就是瞎想。雖然他不懂,這些紙裏頭到底都是用啥做的,可想想這價格,在想想自家那隨處可見的竹葉,那就不是一個檔次好不。
當然他這也是不知道,到了後世,竹紙這東西,早宋代幾乎成了紙業中占據大半江山的拳頭產品,也不知道這所謂的好紙,其實用料也沒高檔到哪兒去的緣故。
“怎麽沒的比,既然能做出廁紙,就一定能做出能寫字的紙來。不一樣都是紙?肯定是不夠細致的緣故。別灰心,我知道分寸。”
阿玉作為家主都這麽說了,福壽叔還能說啥,除了安排全叔他們趕緊的忙乎,繼續支持阿玉實驗,就只有換個話題說起別的了。
“郎君,這次去采買,咱們因為來人沒去,那這過一陣子還去不?我瞅著別的倒是沒什麽,這針線實在是不夠用了,天一日日的熱起來了,咱們這夏衣……怎麽也該新作幾件吧,就是咱們能穿舊的,您這,眼見著都有名士來走動了,體面還是要的。家裏如今有顧家送來的布,拋費也不大,自己做也就費個針線而已,不做上兩身實在是說不過去。”
福壽叔一說到名士來訪,這語調都上揚了幾分,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老秦家這麽些年來最體面地誰人了。往日別說是從別國來的名士了,就是自家附近的,像是老顧家這樣,屬於名門的,那真是看都不帶看他們一眼的;旁支都能碾壓他們;就是找上門去,人家都未必理會,可如今呢?哎呦,想想都長臉啊!說出去腰桿子都直啊。
反過來再想自家郎君,福壽叔那更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心下人不足傲嬌一下:還是咱們郎君有才學,有本事,看看,這才第一次見就給鎮住了吧。人家這麽重視,連著名門大臣都要送禮……
越想越美的福壽叔臉上蕩漾起的笑容簡直讓人不忍直視,總覺得帶著幾分嘚瑟。這讓聽到福壽叔這麽說,微微側頭的阿玉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麽應對了,緩了緩神,瞧著福壽叔有些回神了,這才好笑的說到:
“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說不?不過單單為了針線,倒也不用特意去,問問那些山下的,什麽時候過去,讓他們帶就是了,又不是什麽大東西,買上幾百文,就夠咱們用好久了。對了,這次他們去了怎麽樣?收獲可好?”
可不能再繼續往名士什麽的裏頭說了,看看福壽叔的表情,阿玉就知道,這兩個老頭來過這麽一回,那真是將福壽叔整個人都在蕩漾。雖說激動什麽的,也是常理,畢竟這年頭名聲那真是能當飯吃的狀態,可再怎麽激動,也該有個分寸,一直子啊上頭飄著下不來可不是什麽好事兒。最關鍵的是,阿玉知道,就自己的規劃,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著呢,總不能讓福壽叔一直這麽暈乎吧。也該冷一冷,多適應一下,保持一點平常心才是。
所以嘍,這話題轉的是非常的快,從新衣裳的問題,忽的一下,換到采買上,再從采買忽悠悠的,又轉到了山下的那些人身上,接地氣接的,一個大轉折,直接和電梯一樣,下降三層。而福壽叔雖然沒明白阿玉的意思,可接話也飛快的很,本就是他一直在關註的,怎麽可能不知道。
“好,怎麽不好,有了您教的法子,他們這次帶了不少的藥材,獵物過去,換了好些的米糧回來,如今瞧著這日子比以往都強些。每日都能混上一頓稍幹的,瞧著臉色都好看了好些。對了,這一次去,他們還打聽了些別的,據說南面水澤邊似乎有水匪出沒,鎮子上好些人家都人心惶惶的不怎麽往那邊去了,唉,要不是咱們家如今有了鹽的來路,這可真是麻煩。那邊可是咱們這往東南采買鹹鹽最快的水路。”
又有匪類?阿玉怎麽感覺這比後世民國後期,號稱的無山不匪都厲害呢?你難道說咱們民族的血脈裏還有強盜基因?從這近兩千年前開始,就已經前赴後繼了?
“水匪?鎮子裏這麽害怕,難不成這些人還能殺進鎮子裏?雖說如今不是秦漢時期了,捕盜的事兒抓的也不那麽緊,可到底這裏還是會稽,不是什麽荒蠻之地,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吧。”
“哎呦,郎君啊,咱們這裏到底不是吳郡這樣的繁華地方,糟了難能求食的地方也少,那些混不下去的狠人自然就成了匪人,若是在夾雜些南面竄過來的越人,山蠻子,那更是……北面那些郡,雖說兵營多些,偶爾也會吃這些人的虧,可有了這些人,到底這些麻煩也少,唉,真不知道這什麽時候才能不打仗,什麽時候才能太平啊。有時候想想,大漢……其實也挺好。”
說起太平兩個字,就是作為奴仆,沒有被征兵打仗危機的福壽叔都忍不住露出幾分渴求來,他每每下山,望向那老宅都心生酸澀,總覺得有些對不住老主家,對不住自己這世代管家的身份。那可是祖產啊,如今卻只能任憑荒蕪,那空空的宅院就像是一把刀子,插在心上,日日泣血。為此,連著東漢末年災荒遍地,似乎都變得能接受了,畢竟那時候他們看得到未來。可如今……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上層的士人們尋求統一,那多數是為了利益,為了爭權奪利,而底層的人們渴望統一,更多是為了一個天下太平,為了安生的活著。這或許也是為什麽,後來司馬家統一天下這麽快的緣故。當上層最中堅的力量被擊潰,當所謂的朝臣失望服軟,這所謂的三國,所謂的國家就散了。
畢竟這所謂的國,對於底層的百姓們的凝聚力並不大,感情並不深,除了繁覆的稅賦,除了征兵的頻繁,百姓從未感受過多少這個國給予的好,自然沒什麽人願意為此死守,為此拼命。也正是如此,才能輕易的接受城頭皇旗的變換。甚至還期盼著這一次之後,從此天下無戰事,從此家中男丁能逃脫被強征的淒苦,如此一來自然大勢席卷而至,可不就順當的很嘛。
“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
阿玉能說什麽呢?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不是三國演義,一言以蔽之只能用於史書,而不能用在現實。現實永遠比書裏的文字更殘酷。這裏的人命從不只是數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你看啊, 王祥雖然隨身帶的東西不多, 可這一次上山賞景隨身帶著畫畫的東西卻全留下了, 不說這字啊,畫的,是不是有什麽藝術價值,光是那些用具,就挺值錢的。嗯,也不單單是值錢讓阿玉高興, 而是在不用自己花錢采購的情況下, 填補上家裏的裝/逼道具, 說起來還是這麽一個名人送的,這一點讓阿玉相當的滿意。
至於本地大佬顧雍?那就更是不用說了, 人家或許真的是看中了阿玉這個人才, 有提前投資的跡象,所以出手十分的大方。琴留下了不說, 還順帶在走後不到一日的功夫,就派家人送來了好些日常用品, 從布料衣物,到筆墨紙硯,米面醬醋等等, 甚至還有兩壇所謂的好酒,色色俱全到福壽叔都忍不住咋舌了。直說半年都不用采買,你說是多少。反正是一次性讓阿玉這裏生活得到了大大的改善。看著還沒一處金銀的銅臭,這手筆,這體貼的,阿玉是十分的滿意啊。
你說筆墨紙硯不值錢?親,這是三國,這年頭寫字什麽的,竹簡依然還有人用,豪門大戶奢靡的還在用布帛當紙用呢,你說這紙張是個啥價格?反正阿玉覺得不錯。最起碼在他第一次自己做紙,只做出了廁紙的情況下,這真的是及時雨了。
哦,說起廁紙,這個大家是不是突然就想起了阿玉在冬日還沒到的時候,浸下的那些竹子了?對,就是那個。你說他這妥妥是按照方子做的,怎麽出來的紙就那麽脆,那麽粗呢?難道自己手藝太差?按說阿玉也算是心靈手巧的一類吧。不說那麽多次穿越之後,大腦被開發了多少,記憶力有多好,腦子轉的有多快,就他那幹過的無數手工技術工種來算,這手也絕對是巧的,怎麽放到這造紙上,楞就是吃了這麽一次教訓?
阿玉覺得,這妥妥是實驗不夠的緣故,這纖維到底要搗多細,這篩子該怎麽晃動,肯定都有訣竅,只是他目前還沒摸索出來而已。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啊!
當然阿玉覺得不滿意的,其他人卻覺得很不錯,在這個平民百姓上廁所還用著廁籌,豪門大戶用布擦屁股的情況下,能有這麽一個粗咧咧的,不能寫字的紙上廁所,他們感覺,簡直就是一種禁忌般的享受。
是的,禁忌般的。聽著是不是覺得有些很詭異?前頭說了,這時代紙張稀罕啊,稀罕的道士用的黃表紙什麽的,都是高檔貨。不然人黃巾起義的時候,那五鬥米道的符紙灰也不至於這麽有效果。紙張這東西,就差沒有被神化了。
更要緊的是,這個時代的紙張,在蔡倫造紙之前,所謂的紙,其實就是關中稱赫蹏(hètí)在南郡則叫方絮的東西。那是蠶桑的產物,自來上等的蠶繭可直接抽絲,而那些惡繭、病繭養蠶戶們不舍得扔,放入滾燙的水中,用漂絮法取絲。漂絮完畢,篾席上往往會遺留一些殘絮,幾次下來,便積成一層纖維薄片,這東西在太陽下晾幹剝離,就是赫蹏、方絮了。
而在蔡倫造紙值錢,在織女之家,赫蹏是用來祭祀嫘祖的祭品,祭祀前,常會請識字的人,在上面寫些頌文。蔡倫就是發現了這一點,在這基礎上用樹皮、麻頭及敝布。魚網以為紙。先搗制成漿,取膜而去水,後晾幹,而制成紙,後世稱之為“蔡侯紙”。可是親,那是啥時候的事兒?是東漢,就蔡倫的生卒年月來看,也就是公元61年到公元121年。距離如今已經一百多年了,而這所謂的紙,依然這麽貴,這說明啥?
獨尊儒術的後遺癥啊!親們,這麽些年楞是還在用蔡倫的法子造紙,更絕的是,這些造紙的技術不但沒能推廣,還成為了世家大戶們嚴守洩密的私家財產,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幾個人會去彎下腰,沈下心改良技術?所以嘍,到了如今,紙這個東西,依然是這麽的牛掰!牛掰到畫個畫用的尋常紙張都能直接當禮物的地步。
這樣高高在上的紙,有一天突然被自家郎君給造出來了,還成了擦屁/股的東西,你說,這些常年,甚至是祖祖輩輩生活在最底層的人們,在用的時候是個啥心情?膜拜?呵呵了,都擦屁/股了,還膜拜個/屁啊!可偏偏價值觀又不住地額在提醒他們這東西的珍稀程度,你說,這每一次用的時候,是個啥滋味?反正偷偷的用,不敢讓人知道是一定的,這不是禁忌是啥?
反過來當他們再一次看到阿玉將竹葉,樹葉,藤蔓,麻桿什麽的,往大缸裏丟的時候,這驕傲又忍不住的往上湧。以至於阿玉吩咐的,每一個和這些水缸裏有關的吩咐都被執行的戰戰兢兢,生怕漏了什麽,耽擱了自家郎君造紙的大業。並對自家郎君不知道從什麽地方尋到了這樣的秘方而欣喜不已,福壽叔甚至覺得,就憑著這個,哪怕以後一直只能出廁紙呢,那也絕對是個不錯的營生,自家以後的未來妥妥能成為大世家之一,這希望閃光的,他都有些真不開眼。
“郎君,那水缸今兒還換水嗎?”
看看,這主觀能動性多強,眼見著送禮的人走了,沒了外人,也不管自家郎君正對著太陽細看那送來的紙張上的纖維,就上來問起了工作。積極主動的比阿玉都上心。
“換,怎麽不換,這一次咱們多換一次,就是搗泥也要在多細致些,看看,看看人家這紙,多細致,咱們還是差了些啊。”
“郎君,人家多少年的方子了,咱們怎麽能比?再說了,那用料,老奴可從沒聽說過還能用竹葉的,你這連樹葉子都不放過,和這……沒得比啊。如今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福壽叔覺得,自家郎君這不知道從哪兒弄來的方子雖然確實不錯,最起碼能做出廁紙來,可想和這些好紙比,那簡直就是瞎想。雖然他不懂,這些紙裏頭到底都是用啥做的,可想想這價格,在想想自家那隨處可見的竹葉,那就不是一個檔次好不。
當然他這也是不知道,到了後世,竹紙這東西,早宋代幾乎成了紙業中占據大半江山的拳頭產品,也不知道這所謂的好紙,其實用料也沒高檔到哪兒去的緣故。
“怎麽沒的比,既然能做出廁紙,就一定能做出能寫字的紙來。不一樣都是紙?肯定是不夠細致的緣故。別灰心,我知道分寸。”
阿玉作為家主都這麽說了,福壽叔還能說啥,除了安排全叔他們趕緊的忙乎,繼續支持阿玉實驗,就只有換個話題說起別的了。
“郎君,這次去采買,咱們因為來人沒去,那這過一陣子還去不?我瞅著別的倒是沒什麽,這針線實在是不夠用了,天一日日的熱起來了,咱們這夏衣……怎麽也該新作幾件吧,就是咱們能穿舊的,您這,眼見著都有名士來走動了,體面還是要的。家裏如今有顧家送來的布,拋費也不大,自己做也就費個針線而已,不做上兩身實在是說不過去。”
福壽叔一說到名士來訪,這語調都上揚了幾分,在他看來,這簡直就是老秦家這麽些年來最體面地誰人了。往日別說是從別國來的名士了,就是自家附近的,像是老顧家這樣,屬於名門的,那真是看都不帶看他們一眼的;旁支都能碾壓他們;就是找上門去,人家都未必理會,可如今呢?哎呦,想想都長臉啊!說出去腰桿子都直啊。
反過來再想自家郎君,福壽叔那更是滿意的不能再滿意。心下人不足傲嬌一下:還是咱們郎君有才學,有本事,看看,這才第一次見就給鎮住了吧。人家這麽重視,連著名門大臣都要送禮……
越想越美的福壽叔臉上蕩漾起的笑容簡直讓人不忍直視,總覺得帶著幾分嘚瑟。這讓聽到福壽叔這麽說,微微側頭的阿玉一時都不知道該怎麽應對了,緩了緩神,瞧著福壽叔有些回神了,這才好笑的說到:
“你都說到這份上了,我還能說不?不過單單為了針線,倒也不用特意去,問問那些山下的,什麽時候過去,讓他們帶就是了,又不是什麽大東西,買上幾百文,就夠咱們用好久了。對了,這次他們去了怎麽樣?收獲可好?”
可不能再繼續往名士什麽的裏頭說了,看看福壽叔的表情,阿玉就知道,這兩個老頭來過這麽一回,那真是將福壽叔整個人都在蕩漾。雖說激動什麽的,也是常理,畢竟這年頭名聲那真是能當飯吃的狀態,可再怎麽激動,也該有個分寸,一直子啊上頭飄著下不來可不是什麽好事兒。最關鍵的是,阿玉知道,就自己的規劃,以後這樣的事兒還多著呢,總不能讓福壽叔一直這麽暈乎吧。也該冷一冷,多適應一下,保持一點平常心才是。
所以嘍,這話題轉的是非常的快,從新衣裳的問題,忽的一下,換到采買上,再從采買忽悠悠的,又轉到了山下的那些人身上,接地氣接的,一個大轉折,直接和電梯一樣,下降三層。而福壽叔雖然沒明白阿玉的意思,可接話也飛快的很,本就是他一直在關註的,怎麽可能不知道。
“好,怎麽不好,有了您教的法子,他們這次帶了不少的藥材,獵物過去,換了好些的米糧回來,如今瞧著這日子比以往都強些。每日都能混上一頓稍幹的,瞧著臉色都好看了好些。對了,這一次去,他們還打聽了些別的,據說南面水澤邊似乎有水匪出沒,鎮子上好些人家都人心惶惶的不怎麽往那邊去了,唉,要不是咱們家如今有了鹽的來路,這可真是麻煩。那邊可是咱們這往東南采買鹹鹽最快的水路。”
又有匪類?阿玉怎麽感覺這比後世民國後期,號稱的無山不匪都厲害呢?你難道說咱們民族的血脈裏還有強盜基因?從這近兩千年前開始,就已經前赴後繼了?
“水匪?鎮子裏這麽害怕,難不成這些人還能殺進鎮子裏?雖說如今不是秦漢時期了,捕盜的事兒抓的也不那麽緊,可到底這裏還是會稽,不是什麽荒蠻之地,沒有那麽大的膽子吧。”
“哎呦,郎君啊,咱們這裏到底不是吳郡這樣的繁華地方,糟了難能求食的地方也少,那些混不下去的狠人自然就成了匪人,若是在夾雜些南面竄過來的越人,山蠻子,那更是……北面那些郡,雖說兵營多些,偶爾也會吃這些人的虧,可有了這些人,到底這些麻煩也少,唉,真不知道這什麽時候才能不打仗,什麽時候才能太平啊。有時候想想,大漢……其實也挺好。”
說起太平兩個字,就是作為奴仆,沒有被征兵打仗危機的福壽叔都忍不住露出幾分渴求來,他每每下山,望向那老宅都心生酸澀,總覺得有些對不住老主家,對不住自己這世代管家的身份。那可是祖產啊,如今卻只能任憑荒蕪,那空空的宅院就像是一把刀子,插在心上,日日泣血。為此,連著東漢末年災荒遍地,似乎都變得能接受了,畢竟那時候他們看得到未來。可如今……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上層的士人們尋求統一,那多數是為了利益,為了爭權奪利,而底層的人們渴望統一,更多是為了一個天下太平,為了安生的活著。這或許也是為什麽,後來司馬家統一天下這麽快的緣故。當上層最中堅的力量被擊潰,當所謂的朝臣失望服軟,這所謂的三國,所謂的國家就散了。
畢竟這所謂的國,對於底層的百姓們的凝聚力並不大,感情並不深,除了繁覆的稅賦,除了征兵的頻繁,百姓從未感受過多少這個國給予的好,自然沒什麽人願意為此死守,為此拼命。也正是如此,才能輕易的接受城頭皇旗的變換。甚至還期盼著這一次之後,從此天下無戰事,從此家中男丁能逃脫被強征的淒苦,如此一來自然大勢席卷而至,可不就順當的很嘛。
“會好的,一切都會好的。”
阿玉能說什麽呢?說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三國,不是三國演義,一言以蔽之只能用於史書,而不能用在現實。現實永遠比書裏的文字更殘酷。這裏的人命從不只是數字!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