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52章 跟著展昭去破案51

關燈
有了牛, 鐵礦,等實證,再加上匠戶獵戶失蹤的人數, 時間, 還有包大人這邊對像樣周邊官吏的調查, 層層疊疊的加在一起, 這襄陽王謀反一事已經昭然若揭,在這樣的情況下,包大人立馬休書,將各色證據整理後快馬送到了前頭因為真假狀元而關系更進一步的王丞相那裏,托他代為當面上呈官家。

什麽?為什麽不著八賢王?是,包青天這一整部戲裏頭, 八賢王確實挺不賴, 妥妥是包大人的好基友, 可問題是,人八賢王也是皇室宗親, 血緣不遠, 這樣的時候,這樣的案子, 弄不好就容易牽扯上關系,以後日子難過, 避嫌都來不及。怎麽能這麽不講義氣,關鍵時刻將人家拉下水呢?以後還想不想人家幫忙了?

所以說,包大人別看鐵面無私, 好像對著誰都能懟,都能杠,事實上人家門清,心思玲瓏著呢。也是啊,沒點政治智慧,沒點做人的圓滑,怎麽可能一路高升?包拯同學之所以有如此清名,說白了不過是公心更重,重法重義,在做官做人更有底線罷了。

且不說這題外話,卻說皇帝那裏得了王丞相當面呈告,捏著那一疊的證據滿臉失望難過,弄得王丞相都急了。一疊聲的勸慰催促道:

“官家,對待這些宗親上,您足夠寬容了,是他們不知道惜福,總奢望不該有的福分,您又何必為這樣的逆臣賊子傷心?如今要緊的是,趕緊給包拯傳下旨意,趕緊的將這事兒處理妥當才是天下之福。否則萬一走漏了一絲半點的消息,這……襄陽王能將這事兒瞞下二十多年,只怕這朝中也少不得他的朋黨,若是尋機發難,必有天下大亂之憂。”

這是第二次了,皇帝眉頭皺了起來,第二次有人提醒他這朝堂上,這圍毆在他身邊的人當中,有這逆臣賊黨,俗話說,眾口鑠金,即使沒這樣的事兒,一個皇帝讓人勸說多了,也容易起疑心,更別說還說的這麽有理有據了,宋仁宗這次怎麽也不能當沒聽到,心下難得起了一次狠心,要好好的清查一下自己這皇城內外。

一向寬厚仁慈的皇帝要查身邊人?這麽一來,這後頭的改變……宋仁宗一生3子15女,為什麽只有4個女兒長大,其他的全是早亡?特別是皇長子,為什麽出生就死?你說遺傳基因?他爹也差點沒兒子?孩子身體弱?別人也就罷了,人第二個小子可是活到了5歲的。更詭異的是,後實記載這老二趙昕居然葬在親媽苗貴妃娘家的地盤上,你說這裏頭沒有貓膩?

看看這不成比例的男女性別,想想一出生就死的比例,這裏有多少是後宮陰私?又有多少是宗室手腳?別以為不可能啊,前頭也說了,他爹當時差點沒兒子,可是接了宗室子弟進宮教養的,有一就有二,你怎麽知道那些人死心了?怎麽知道他們沒在宮裏留下人手?

就是皇帝自己能安全長大,那也是托了劉太後強勢的福,等到了他的子女?親媽沒本事(有本事也不會被劉太後壓下去了對吧。)養母的人手又年老淘汰(知道了親媽養母對上,他即使為了孝道還能待見這劉太後的人?)他自己又端著仁慈的面孔,這哪裏還鎮得住?

如今有了這麽一出,哪怕只是清理出去一半呢,好歹他以後的子女那生存的希望也多了一半不是?說不得這一輩子,在這裏,宋仁宗總算是不用為無子送終犯愁了。這歷史改的,不知不覺,呵呵,依然是阿玉背鍋躺槍的份。

扯遠了,不說這宋仁宗一心清理宮城的事兒,只說這裏,他聽了王丞相的勸,直接祭出了超級大殺器尚方寶劍,快馬直送到包拯這裏。那邊襄陽王終於也感覺不對了。

就像是阿玉說的,人家能瞞上這麽些年,別的不說,朝中的消息那是必定靈通的很的,這尚方寶劍都出來了,作為心理有鬼的襄陽王,想想在不遠處停留了蠻長時間的包拯,他立馬心慌了。

心慌了怎麽辦?二十多年都沒搞定謀反大事兒,可見這襄陽王效率有多低,人有多墨跡,這樣的墨跡的人讓他當機立斷立馬舉事這不可能,那麽探聽消息就成了最要緊的事兒。於是乎,就在某一天,包拯的地方就迎來了送上門的殺手。

阿玉的十香軟筋散那麽一下去,嘿,立馬活捉襄陽王心腹高手一名,有了這樣的活口,呵呵,就開封府的本事,想撬開他的嘴那真是……啊,還用問?

有了這麽一出,那接下來的事兒就容易了,這都派殺手了,還等啥,直接上門吧。

“私制龍袍,侵吞稅賦,克扣貢品,演練私兵,鍛造兵甲,私開礦山,宮室違建,勾結朋黨,關押官匠,殺人滅口,強擄婦人,呵呵,這居然是我大宋的親王?居然是一國宗室?大逆不道,為非作歹到如此地步,若不嚴懲,國朝法紀何在?來人,請尚方寶劍,即刻啟程,前往襄陽。”

“是。”

有尚方寶劍,包拯又提早調來了別的地區的兵將,如今是要兵有兵,要理有理,懟上剛得到消息,連毀滅證據都還沒想到幹的襄陽王,這結果就已經是明擺著的了。

而等著一群人進了襄陽王府,阿玉都沒興趣圍觀襄陽王失敗的嘴臉,一門心思就想著將這裏裏外外的罪證都給收攏了,免得九十九步都走了,最後一步還讓人給算計了去。

宮室?連廚房都用上了禦膳房的匾,僭越的程度可想而知。衣裳?龍袍都搜出來了,其他越軌的就不用說了。刀兵?近兩千的兵甲鐵證如山。再有那大肆搶奪的後妃女子,肆意殺害滅口的工匠曠工,等等。

阿玉將這些那麽一整理,往包大人那邊一遞,呵呵,他似乎已經看到龍頭鍘已經虛位以待,不用和襄陽王廢話了。

話說到這裏,有人問了,那沖霄樓呢?那不都是陷阱機關嘛?嘿,這人都逮著了,想要破除機關,入內搜查還用費勁?就阿玉這早知道裏頭有點啥的,還能傻不拉幾送上門去找死?所以說白玉堂死的不值呢,看看,這次多順當。什麽負隅頑抗,在大軍面前全是灰灰。

不但不麻煩,阿玉這一趟啊,還順帶的發了小小的一筆。什麽?在包大人麾下中飽私囊沒可能?什麽時候他說他是中飽私囊了?親,抄家什麽的也是有規矩的,別說是這樣捉拿謀反逆賊,沖在前頭的這些人了,就是後頭喝湯的都能沒人弄點小錢錢,像是阿玉這樣的,約定俗成,怎麽也能分潤抄家資產的三成。

按規矩,除規制內必須上繳的物品和罪證的之外,七成上繳國庫,三成是各色人等的辛苦費知道不?而這辛苦費裏頭,上官們分潤一層,外頭幹苦力的兵將們一層,這些沖在前頭,冒死立了首功的又是一層。

阿玉屬於首功,又是審理案件主管的隨從,兩頭分潤之下,200兩銀子,妥妥到手啊,這一筆錢不說能還清欠款,還能瞬間翻身變小康。這來錢快的,阿玉恨不能再來那麽一次。到了這會兒,阿玉突然覺得,這案子多其實也挺不錯了。難道說這包青天能有這麽多集,這裏頭也有這個原因?這是整個開封府屬官們的民意造成的?看看,張龍可是拿了400兩啊,真是發大財了,比打劫都快……

不管是不是吧,阿玉好歹也是了了一樁心事,順利的救下了白玉堂的命,感覺在這個世界那是相當的圓滿,足可獲得後世無數白玉堂迷弟迷妹們的崇拜了。不過世上的事兒就是這麽奇怪,這順起來,就像是乘風破浪一樣順當。這裏剛發了財,那裏新的驚喜就來了,這不是剛回到開封,公孫先生就過來透露新消息說,因為阿玉醫毒武功不凡,此次立下大功,所以啊包大人特意為他請了功,很有可能封他一個小官……

你爺爺的,幾輩子了,他居然真的有了做官的機會?實在是太不容易了。你說以前他怎麽沒想做官?不是一門心思要當杏林世家嗎?切,那是停留時間太短好嗎,如今他可還有二十幾年可以過呢,有官做幹嘛不要?再說了,這可是武官?不用離家千裏,不用老死才回,還是在開封府這樣的衙門,他幹嘛不當?

是的,阿玉的官就在開封,他接替了正式退休的戴捕頭,成為了新一任開封府捕頭,外帶一個正七品上致果校尉的武散官階。這就是他這一次襄陽之行最大的收獲。

都說七品芝麻官,實際上在宋朝,這個秉承了大半唐制的朝代,五品以上基本都是高官了,八、九品比比皆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雖然只是個武職散官,既沒有“職”,也沒有“銜”,可從此他就可以領官員的俸祿,享受官員福利了。你說阿玉樂不樂?

反正阿玉爹那是樂的,直接回家上墳,給往上三代的祖宗都上了香,另外還遍請鄰裏的吃了一頓。連帶著阿玉那未來媳婦家,都有人送禮上門了,這就是官啊,千百年來,官本位下行程的普遍認知,在這一刻,阿玉家已經脫離了原本的階級,跨入了新的層次。

“阿玉,聽說你成親的日子定了?好啊,大登科連帶小登科,你小子,這下可美了啊,好好幹,有前途。”

是啊,好好幹,阿玉的眼睛亮閃閃的,這一世他又走出了一條新路,怎麽可能不好好幹?每一段人生,每一條新路,都是一場歷練,一場造化,值得細細品味咀嚼。

作者有話要說:  一般官員都有“官”和“差遣”兩個頭銜,有的官還加有“職”的頭銜。

“官”只是說明他可以領取俸祿,而“職”才有實際的權力。

每個機關彼此互相牽制, “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

例如左、右仆射、六部尚書、侍郎、大夫、郎中、員外郎、卿、少卿等,在成為官階的名稱後,就失去了原有的意義,不再擔任與官名相應的職務。

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祿、章服和序遷的根據,因此稱為正官或本官,又稱階官或寄祿官。其中有文資、武階的區別。

差遣是指官員擔任的實際職務,又稱“職事官”。差遣名稱中常帶有判、知、權、直、試、管勾、提舉、提點、簽書、監等字,如知縣、參知政事、知制誥、直秘閣、判祠部事、提點刑獄公事之類。也有一些差遣並不帶上這些字樣,如縣令、安撫使等。官階按年資升遷,即使不擔任差遣,也可依階領取俸祿,而差遣則根據朝廷的需要和官員的才能,進行調動和升降。所以真正決定其實權的不是官階,而是差遣。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