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回臨安(中)
關燈
小
中
大
趙嘉仁來過臨安不少次,對於臨安也算是比較熟悉。之前臨安的繁榮還歷歷在目,此時親眼看到的臨安人口只剩下之前不到一半,整座城市顯現出的已經不是蕭瑟,而是荒涼。
先命人打掃皇宮,以盡快讓太後楊淑妃與小皇帝住進去。趙嘉仁就到了被搶的空空蕩蕩的政事堂與樞密院參觀了一番。從今天開始,趙嘉仁就將是這兩個地方的主人。
身為大宋左丞相,趙嘉仁自然是政事堂主宰。而兼任樞密使之後,趙嘉仁則是大宋最高的軍事長官。之所以讓大家稱自己為‘太尉’,就是因為趙嘉仁是大宋真正的太尉。與那種習慣性的尊稱完全不同。
看完兩地,趙嘉仁命道:“以後就在政事堂辦公。”
趙太尉領著朝廷重回臨安的消息迅速傳到了江北的揚州,負責揚州戰事的陳再興表哥馬上就送信前來。和賈似道不同,趙嘉仁對於信息的傳遞很重視,所以信使送來的信很快就轉遞給趙嘉仁。此時的趙嘉仁正在宋理宗的陵墓前,重新回填蒙古軍挖開的墓地。
對於宋理宗,趙嘉仁其實沒啥特別的感情。他的君臣觀與員工和公司老板的關系差不多,從這個角度,趙嘉仁與大宋時代的大部分文人其實別無二致。
但是趙嘉仁與那些文人完全不同,他對於國家的理念可不是那幫文人能夠比擬的。當然,這也不是趙嘉仁擁有強烈的道德觀,有這樣的觀念,是現代民族國家的理念和tg的革命前輩們身體力行的事跡教育出來的結果。
親自帶隊給挖開的墓穴填土,趙嘉仁情緒有些激動。宋理宗死後代表的就是大宋,而大宋則是華夏的延續。若不是宋理宗生前值得批評的地方太多,加上趙嘉仁對宋理宗也沒什麽感情,他的情緒才只是激動而已。如果是有人敢去挖了黃帝陵,趙嘉仁此時的情緒大概會因為過於強烈而只剩一個念頭,那就是‘斬盡殺絕’。
蒙古掘開宋理宗的墳墓之後,除了把屍體與棺槨都給運走之外,還把所有陪葬品都給盜走了。這都是中華的民脂民膏,趙嘉仁除了心疼之外還有些遺憾,若是能追回來送進博物館就好了。
就在此時,來自揚州的信件送到趙嘉仁這邊,他讓部隊繼續填土,自己開始讀信。
陳再興在信裏面告訴趙嘉仁,在江北的阿術元帥先是與宋軍對峙,一度用威力勝過以前的火炮與宋軍對射。不過阿術元帥的火炮是放在大車上的,大車的個頭遠遠勝過宋軍的炮車。即便蒙古軍的火炮射程有所增加,還是比不上宋軍。對射中蒙古木質大車被擊毀,蒙古軍的努力就化作泡影。
然而之後下起秋雨,宋軍也沒想到蒙古軍排出大陣仗的目的竟然是為了撤退。等雨停之後兩三天,宋軍才發現蒙古軍竟然跑的無影無蹤。派出偵查部隊,最後發現蒙古軍已經撤到了淮南西路。
得知趙嘉仁抵達臨安,陳再興就詢問接下來該怎麽辦。
收起信,趙嘉仁心中一陣遺憾。從整體形勢來看,蒙古軍收縮戰線,完全沒有在長江下游與宋軍一爭雄長的打算。這對於蒙古軍是個很好的選擇,對於宋軍可就不那麽好。在這時候,趙嘉仁的部隊也不過110個營,這些兵力可以與蒙古軍進行會戰,卻不太能夠對收縮戰線後的蒙古軍實施兇猛的追擊。現在趙嘉仁只回到了江南,連長江以北的淮東路都沒能完全控制。如果實施猛烈追擊,搞不好就會落入蒙古人設下的陷阱裏面。如果戰略正確,冷兵器的蒙古軍同樣可以讓宋軍無處著手呢。
眼瞅著地上的大坑差已經填平,士兵正在進行最後的平整工作。趙嘉仁對禦林軍統領張世傑說道:“張統領,請楊太後與官家給理宗上個香吧。”
張世傑一楞,忍不住問道:“太尉,難倒不該對著……北邊上香麽?”
對這種封建迷信,趙嘉仁非常不喜歡,不過這還在他能容忍的範疇之內。所以趙嘉仁答道:“理宗乃是我華夏人,即便屍首被劫走,他的魂魄也不會跟著蒙古人走。難倒你覺得蒙古人還有妖法能夠拘走理宗的魂魄不成?”說到最後,趙嘉仁的聲音已經非常嚴厲了。
張世傑聽完趙嘉仁的話,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不不不,太尉想岔了。我也覺得理宗的魂魄已經還留在我大宋的土地上。”
趙嘉仁見張世傑沒有犯渾,便繼續說道:“既然如此,就請太後與官家過來祭奠理宗的魂魄。”
沒多久,楊太後就抱著小皇帝,在張世傑的陪同下走到已經設好的香案前開始祭拜。楊淑妃,初選入宮為美人。鹹淳三年,進封淑妃。反正從長相上,絕不能算難看,甚至還能說有點姿色。
不過趙嘉仁並不是用男人看女人的視角去看楊淑妃的,他正在用權力者看待另外一個權力者的眼光打量著楊淑妃。這個女人與趙嘉仁相比,論能力才幹等個人素質,她都無法與趙嘉仁抗衡,唯一有優勢的大概是年齡吧。她好像比趙嘉仁小五歲,以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的規律,這位太後有極大幾率死在趙嘉仁之後。
但這並沒有讓趙嘉仁感到威脅。真正有威脅的就是楊淑妃畢竟是太後,這女人若是被別人挑動起什麽野心,這個女人在有了野心之後再具備愚蠢的話,那很有可能在某次朝會上,楊淑妃就公開吆喝‘趙嘉仁謀逆,當殺之’。那時候即便趙嘉仁把她給弄死,他也會整的灰頭土臉。
想到這裏,趙嘉仁忍不住去看了看張世傑。至少這位張世傑就屬於有能力穿針引線的人,而且張世傑到現在為止的行動中,好像也沒什麽能證明他不會穿針引線的證據。
在看著太後祭奠的時候,趙嘉仁心裏面翻騰著權術的問題。等楊太後祭奠完畢,在張世傑的護送下乘坐車輦離開。趙嘉仁就在禦林軍以及其他前來的部隊做了個小演講。
“今日我等來祭奠理宗,有人認為理宗的屍體被蒙古人劫走,所以理宗的魂魄也被帶走。我可以告訴諸位,這想法是大錯特錯。我等生為華夏人,死為華夏鬼。我華夏之地就是我等魂魄安眠之地。我華夏不亡,我等祖宗死後就不會無處安眠。我等死後魂魄也不會沒有歸處。理宗的在天之靈依舊在我們華夏的土地上。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是打敗萬惡的蒙古侵略者,奪回被他們劫走的屍骨。你們有信心麽?”
盡管趙嘉仁自己是不信在天之靈的,而且他理想中的中國是一個唯物主義無神論掌權的中國,可面對沒進行唯物主義無神論教育的軍隊,趙嘉仁也只能先搶占對於死後世界的解釋權。而且這個解釋權看來得到軍人們的認同,聽到了趙嘉仁的問候,一眾軍人們紛紛喊了起來,“有!”“我們有信心!”
既然自己的解釋權得到了認同,趙嘉仁便繼續喊道:“很好!那麽我們就唱起歌來,讓理宗在天之靈看看我們的軍威!”
“大刀向韃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即便楊太後上了車輦,距離填坑的場所有段距離,嘹亮的歌聲依舊能夠聽得清楚。看得出這位楊太後並沒有為軍人們的激昂情緒所感動,她對張世傑說道:“張統領,我們娘倆蒙受你照顧到現在。以後就更得拜托你照顧才是。”
聽了太後的囑托,張世傑忍住激動,用力點頭,“請太後放心,只要臣在,就一定護得太後與官家周全。”
先解決了此事,趙嘉仁便帶領部隊返回臨安。走在路上的時候,趙嘉仁心裏面還是非常不理解,伯顏到底是腦子裏進了什麽樣的水,才會做出盜走屍體的選擇呢?這麽做只能讓大宋對於蒙古的敵意更強才對。
就在趙嘉仁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運送宋理宗的船依舊在行駛的道路上。自從挖掘出宋理宗的棺槨之後,伯顏就立刻下令把宋理宗的屍體隨著棺槨送去大都。這一路都有水路,而且蒙古可不會給宋理宗的棺槨什麽風光體面的接待。他們就是一個勁的趕路趕路,棺槨在這些人眼中也就是一件行李貨物而已。
以這樣的努力,等趙嘉仁填了坑,祭拜了宋理宗的在天之靈後的第三天,宋理宗的棺槨就給運送到了大都。蒙古平章郝經身為儒生,當然知道這麽幹是違背了儒家理念的。但是郝經卻沒有因為而表現出絲毫的不高興。他心裏面甚至還有些高興。
伯顏這麽做並非是按照儒家或者漢人的傳統,伯顏這麽做是根據蒙古人的傳統。果然,忽必烈大汗接到宋理宗的棺槨與屍體之後,就昭告蒙古。一直以來與蒙古作戰的宋國皇帝宋理宗已經被蒙古抓到了。作為戰爭挑起者的宋理宗既然被抓,宋國臨安朝廷以及投降。對宋國的懲罰完成了目的。
郝經心中對這發言無比支持。無論如何,蒙古大汗踏上了下臺階。戰爭已經有了結束的跡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先命人打掃皇宮,以盡快讓太後楊淑妃與小皇帝住進去。趙嘉仁就到了被搶的空空蕩蕩的政事堂與樞密院參觀了一番。從今天開始,趙嘉仁就將是這兩個地方的主人。
身為大宋左丞相,趙嘉仁自然是政事堂主宰。而兼任樞密使之後,趙嘉仁則是大宋最高的軍事長官。之所以讓大家稱自己為‘太尉’,就是因為趙嘉仁是大宋真正的太尉。與那種習慣性的尊稱完全不同。
看完兩地,趙嘉仁命道:“以後就在政事堂辦公。”
趙太尉領著朝廷重回臨安的消息迅速傳到了江北的揚州,負責揚州戰事的陳再興表哥馬上就送信前來。和賈似道不同,趙嘉仁對於信息的傳遞很重視,所以信使送來的信很快就轉遞給趙嘉仁。此時的趙嘉仁正在宋理宗的陵墓前,重新回填蒙古軍挖開的墓地。
對於宋理宗,趙嘉仁其實沒啥特別的感情。他的君臣觀與員工和公司老板的關系差不多,從這個角度,趙嘉仁與大宋時代的大部分文人其實別無二致。
但是趙嘉仁與那些文人完全不同,他對於國家的理念可不是那幫文人能夠比擬的。當然,這也不是趙嘉仁擁有強烈的道德觀,有這樣的觀念,是現代民族國家的理念和tg的革命前輩們身體力行的事跡教育出來的結果。
親自帶隊給挖開的墓穴填土,趙嘉仁情緒有些激動。宋理宗死後代表的就是大宋,而大宋則是華夏的延續。若不是宋理宗生前值得批評的地方太多,加上趙嘉仁對宋理宗也沒什麽感情,他的情緒才只是激動而已。如果是有人敢去挖了黃帝陵,趙嘉仁此時的情緒大概會因為過於強烈而只剩一個念頭,那就是‘斬盡殺絕’。
蒙古掘開宋理宗的墳墓之後,除了把屍體與棺槨都給運走之外,還把所有陪葬品都給盜走了。這都是中華的民脂民膏,趙嘉仁除了心疼之外還有些遺憾,若是能追回來送進博物館就好了。
就在此時,來自揚州的信件送到趙嘉仁這邊,他讓部隊繼續填土,自己開始讀信。
陳再興在信裏面告訴趙嘉仁,在江北的阿術元帥先是與宋軍對峙,一度用威力勝過以前的火炮與宋軍對射。不過阿術元帥的火炮是放在大車上的,大車的個頭遠遠勝過宋軍的炮車。即便蒙古軍的火炮射程有所增加,還是比不上宋軍。對射中蒙古木質大車被擊毀,蒙古軍的努力就化作泡影。
然而之後下起秋雨,宋軍也沒想到蒙古軍排出大陣仗的目的竟然是為了撤退。等雨停之後兩三天,宋軍才發現蒙古軍竟然跑的無影無蹤。派出偵查部隊,最後發現蒙古軍已經撤到了淮南西路。
得知趙嘉仁抵達臨安,陳再興就詢問接下來該怎麽辦。
收起信,趙嘉仁心中一陣遺憾。從整體形勢來看,蒙古軍收縮戰線,完全沒有在長江下游與宋軍一爭雄長的打算。這對於蒙古軍是個很好的選擇,對於宋軍可就不那麽好。在這時候,趙嘉仁的部隊也不過110個營,這些兵力可以與蒙古軍進行會戰,卻不太能夠對收縮戰線後的蒙古軍實施兇猛的追擊。現在趙嘉仁只回到了江南,連長江以北的淮東路都沒能完全控制。如果實施猛烈追擊,搞不好就會落入蒙古人設下的陷阱裏面。如果戰略正確,冷兵器的蒙古軍同樣可以讓宋軍無處著手呢。
眼瞅著地上的大坑差已經填平,士兵正在進行最後的平整工作。趙嘉仁對禦林軍統領張世傑說道:“張統領,請楊太後與官家給理宗上個香吧。”
張世傑一楞,忍不住問道:“太尉,難倒不該對著……北邊上香麽?”
對這種封建迷信,趙嘉仁非常不喜歡,不過這還在他能容忍的範疇之內。所以趙嘉仁答道:“理宗乃是我華夏人,即便屍首被劫走,他的魂魄也不會跟著蒙古人走。難倒你覺得蒙古人還有妖法能夠拘走理宗的魂魄不成?”說到最後,趙嘉仁的聲音已經非常嚴厲了。
張世傑聽完趙嘉仁的話,腦袋搖的跟撥浪鼓一樣。“不不不,太尉想岔了。我也覺得理宗的魂魄已經還留在我大宋的土地上。”
趙嘉仁見張世傑沒有犯渾,便繼續說道:“既然如此,就請太後與官家過來祭奠理宗的魂魄。”
沒多久,楊太後就抱著小皇帝,在張世傑的陪同下走到已經設好的香案前開始祭拜。楊淑妃,初選入宮為美人。鹹淳三年,進封淑妃。反正從長相上,絕不能算難看,甚至還能說有點姿色。
不過趙嘉仁並不是用男人看女人的視角去看楊淑妃的,他正在用權力者看待另外一個權力者的眼光打量著楊淑妃。這個女人與趙嘉仁相比,論能力才幹等個人素質,她都無法與趙嘉仁抗衡,唯一有優勢的大概是年齡吧。她好像比趙嘉仁小五歲,以女性平均壽命比男性長的規律,這位太後有極大幾率死在趙嘉仁之後。
但這並沒有讓趙嘉仁感到威脅。真正有威脅的就是楊淑妃畢竟是太後,這女人若是被別人挑動起什麽野心,這個女人在有了野心之後再具備愚蠢的話,那很有可能在某次朝會上,楊淑妃就公開吆喝‘趙嘉仁謀逆,當殺之’。那時候即便趙嘉仁把她給弄死,他也會整的灰頭土臉。
想到這裏,趙嘉仁忍不住去看了看張世傑。至少這位張世傑就屬於有能力穿針引線的人,而且張世傑到現在為止的行動中,好像也沒什麽能證明他不會穿針引線的證據。
在看著太後祭奠的時候,趙嘉仁心裏面翻騰著權術的問題。等楊太後祭奠完畢,在張世傑的護送下乘坐車輦離開。趙嘉仁就在禦林軍以及其他前來的部隊做了個小演講。
“今日我等來祭奠理宗,有人認為理宗的屍體被蒙古人劫走,所以理宗的魂魄也被帶走。我可以告訴諸位,這想法是大錯特錯。我等生為華夏人,死為華夏鬼。我華夏之地就是我等魂魄安眠之地。我華夏不亡,我等祖宗死後就不會無處安眠。我等死後魂魄也不會沒有歸處。理宗的在天之靈依舊在我們華夏的土地上。我們現在要做的只是打敗萬惡的蒙古侵略者,奪回被他們劫走的屍骨。你們有信心麽?”
盡管趙嘉仁自己是不信在天之靈的,而且他理想中的中國是一個唯物主義無神論掌權的中國,可面對沒進行唯物主義無神論教育的軍隊,趙嘉仁也只能先搶占對於死後世界的解釋權。而且這個解釋權看來得到軍人們的認同,聽到了趙嘉仁的問候,一眾軍人們紛紛喊了起來,“有!”“我們有信心!”
既然自己的解釋權得到了認同,趙嘉仁便繼續喊道:“很好!那麽我們就唱起歌來,讓理宗在天之靈看看我們的軍威!”
“大刀向韃子們的頭上砍去!
全國武裝的弟兄們!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抗戰的一天來到了!”
即便楊太後上了車輦,距離填坑的場所有段距離,嘹亮的歌聲依舊能夠聽得清楚。看得出這位楊太後並沒有為軍人們的激昂情緒所感動,她對張世傑說道:“張統領,我們娘倆蒙受你照顧到現在。以後就更得拜托你照顧才是。”
聽了太後的囑托,張世傑忍住激動,用力點頭,“請太後放心,只要臣在,就一定護得太後與官家周全。”
先解決了此事,趙嘉仁便帶領部隊返回臨安。走在路上的時候,趙嘉仁心裏面還是非常不理解,伯顏到底是腦子裏進了什麽樣的水,才會做出盜走屍體的選擇呢?這麽做只能讓大宋對於蒙古的敵意更強才對。
就在趙嘉仁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運送宋理宗的船依舊在行駛的道路上。自從挖掘出宋理宗的棺槨之後,伯顏就立刻下令把宋理宗的屍體隨著棺槨送去大都。這一路都有水路,而且蒙古可不會給宋理宗的棺槨什麽風光體面的接待。他們就是一個勁的趕路趕路,棺槨在這些人眼中也就是一件行李貨物而已。
以這樣的努力,等趙嘉仁填了坑,祭拜了宋理宗的在天之靈後的第三天,宋理宗的棺槨就給運送到了大都。蒙古平章郝經身為儒生,當然知道這麽幹是違背了儒家理念的。但是郝經卻沒有因為而表現出絲毫的不高興。他心裏面甚至還有些高興。
伯顏這麽做並非是按照儒家或者漢人的傳統,伯顏這麽做是根據蒙古人的傳統。果然,忽必烈大汗接到宋理宗的棺槨與屍體之後,就昭告蒙古。一直以來與蒙古作戰的宋國皇帝宋理宗已經被蒙古抓到了。作為戰爭挑起者的宋理宗既然被抓,宋國臨安朝廷以及投降。對宋國的懲罰完成了目的。
郝經心中對這發言無比支持。無論如何,蒙古大汗踏上了下臺階。戰爭已經有了結束的跡象。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