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2 吏考取才
關燈
小
中
大
既然言是審查逆案,自然不可能只是獨聽民訟,臺城內的審查同樣是一個重點。
針對臺臣的搜證審查,主要由廷尉負責。而新近執掌廷尉的山遐,手段較之梁公沈維周那就直接得多,直接勒令臺內凡動蕩前後在職臺臣們俱都自陳所見動亂始末,無一能免。凡逾期不交者,俱與謀逆同黨並論。
這一告令發出,可想而知在臺內引起了怎樣大的轟動,這等於是將所有臺臣都視作嫌犯。而山遐酷吏之名,也隨著這一告令的出臺而在時局內又攀上一個新的高度。
所以一時間整個臺城內可謂怨聲載道,攻訐山遐的聲浪不絕於耳。更有眾多臺臣公開表態,寧肯蒙冤入獄,也絕不陳說一言,絕不向山遐這種敗壞世風倫常的酷吏低頭。甚至於整個廷尉機構,一時間在臺城內都成為最令人生厭的所在。
雖然群情洶湧,但山遐卻絲毫沒有軟弱退縮的意思。要知道他在淮南,可是直接面對驕兵悍將、狂悖豪宗,都能執法剛烈而無退縮,得蒼鷹之名。臺內時流這些忿怨聲,更加不被他放在眼中。
面對臺內這一局面,中書令何充可謂叫苦不疊。要知道臺內除了配合審查逆案之外,還有正常的行政工作需要維持。可是山遐如此強硬的畢集群怨於一身,令得臺臣們根本就無心任事,除了頻繁前來訴苦抱怨之外,那些抨擊山遐的奏章也幾乎要將整個中書官署堆滿。
何充這個中書令可謂可憐,本身職權便已經被完全架空,然而責難卻一點沒少。他如今身在這個位置上,最大的責任就是給梁公沈維周帶回江東的淮南系官員背黑鍋。
淮南的整體構架,都不同於江東,當大量淮南系官員進入臺城後,碰撞在所難免,類似山遐這種算是最為激進的,至於其他的就算沒有這麽劇烈,但在諸多方面也都表現出一種格格不入。
何充實權無論多寡,總還是目前臺城名義上的百官首領,其他臺臣有所抱怨也只能向何充傾瀉。可是何充對此也根本無計可施,首先他根本沒有目下臺臣的任免權,其次淮南系官員早已經充斥臺內諸多樞機要處,也根本就無從清除。
因此何充近來可謂是煩不勝煩,一俟沈哲子抵達臺城,便直接將之引到中書官署,開口便是一通訴苦:“梁公深痛朝局積弊,有匡扶肅清宏志,但積病年久,實在不能妄求一朝病除,疾功催命,不可不察啊!”
聽到何充一通抱怨,沈哲子也忍不住笑起來,何充近來有多焦灼,他自然也明白。尤其山遐那種剛烈勇猛的做事風格,有時候就連他都頂不順,更不要說臺城這群悠閑慣了的官員們。
“淮南諸員,久事邊防,邊事每有疾若流火,難容轉踵之暇,行事難免操切。雖有如此一弊,但諸人俱此世難得幹吏,才具方面足有可觀,這一點請中書放心。社稷沈屙勢在必治,無論緩急,難免痛楚。譬如肱骨囊腫,唯有揮刀速斬,方可免於流毒糜爛。”
既然要仰仗人才做事,沈哲子這個主官自然也需要分擔相應的壓力。尤其類似山遐這樣的人,其實在才能方面偏科的嚴重,如果不能營造一個適合其人發揮的環境,註定將是一事無成。
“況且廷尉近來告令,在我看來其實並無不妥。早前畿內群情騷然,詳內如何,事後其實已經難作判定。片言折獄,失於武斷,如今兼采眾說,力求覆之翔實,這本就是執法公允該有姿態。”
講到這裏,沈哲子臉色又拉下來:“我是邊臣難免厲聲,在我看來,臺內群臣不能拱衛君王垂坐明堂,反受板蕩奔波之辱,如此已是一罪。眼下允其自陳已經算是法外留情,若將此令目作羞辱,君王遭辱又該以何謝罪?”
何充本來是希望沈哲子能夠稍作勸說,沒想到他的態度反而更加強硬,一時間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不過沈哲子眼下也還需要何充留在臺城作為緩沖,倒也不想讓對方過於下不來臺,不待他發聲便又說道:“這種論調,我不獨與中書私下作論,哪怕面對同僚群臣,也是如此。異日若再有人於中書當面窮爭,請他不必再費唇舌,直接往州城道我,我自予他一個難忘‘公允’!”
聽到沈哲子這麽說,何充也知再於此糾纏也不會有效果,但起碼對方是將洶湧群情包攬於一身,他也想看看那一個個在他面前作義憤填膺姿態的臺臣們到了州城又會是怎樣一種表現,這也算是焦灼之外一點惡趣味的念頭消遣。
略過此事,沈哲子才又道明來意。他將此前郡縣長官們所寫的表章拿出來,擺在了何充面前,然後便嘆息道:“朝野積弊深重,實在令人凜然側目,我本以為自己已有篤念於懷,但諸事真正披露出來才知怎樣觸目驚心。目下近畿郡縣之間,入訟之眾如蜂擁蝗禍,由此也可見早前臺公是怎樣無為,竟使鄉怨積深至此!”
何充聞言後嘴角又忍不住抖動起來,且不說他本身便是沈哲子口中所謂無為臺公中的一員,單單對方這熟練的倒打一耙的本領便讓人有些受不了。
他此前心憂於淮南系官員與原本臺臣的碰撞,但並不意味著臺內對沈哲子這個領頭者就沒有怨聲。
譬如梁公執事短短幾天,人情淡薄,鄉倫無存,所謂鄉民蜂起入訟,正是執政失德的最佳說明。往年梁公在北,江東也不見如此多的奸徒罪案,如今歸來,京畿內外幾無清白之身。這真是名為定亂,實則禍國!
這一類的論調雖然公開場合少有人敢說,但臺臣們私下裏聚會中早已是瘋傳。
當然何充也知道這些評價自然是有失公允,因為眼下這種亂象,就是朝野時流鼓動起來的。
可是在沈哲子口中,這群情洶湧的局面正是臺輔失職的最確鑿證據,其人同樣有著強大理由,本身向來註重邊事,今次歸國治亂,那些鄉野積攢的訟案總不可能歸罪到他的頭上。
這種互相攻訐,本身就是分辨不清的糊塗官司,可謂雙方合力促成,誰又是清白的。何充對此也懶作什麽無謂仲裁,只是嘆息道:“亂況終究不可久待,還是需要盡快做出定論,給君王、給朝野一個公允結果。”
“這正是我來拜望中書的原因,我奉命治逆,自然也想盡快了結此中積事,再歸江北討伐獵功。可是眼下實在是人力不濟,尤其郡縣之中吏數匱乏,治事能力嚴重不足。”
沈哲子一邊說著,一邊掏出自己的表章遞給何充:“有鑒於此,我希望臺內能將事權再稍稍假我,允我略設權宜方略。”
還要稍假事權?現在的事權還不夠大?
何充聞言後已是忍不住腹誹連連,現在臺城還屬於他的只剩下自己這清白一身了。當然他也知這只是一種客氣說法,如今臺事決此一人之手,真要力推什麽,他是阻攔不住的。
接過那表章匆匆一覽,何充臉色又是陡然一變,對於沈哲子的膽大妄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表章中所陳只有一條方略,是一條被擬名為“吏考”的取士方法,即就是通過詔令形式向內外宣告,組織一場面向畿內士庶的類似策問考評,擇優充入宮寺官署任職吏首。
“朝廷自有才取定策,梁公此論,似是多餘……”
何充將表章合起來,暫且不論心中震驚,直接望向沈哲子表示自己的反對。關於這一條策略,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沈哲子對於當下此態仍然不滿足,想要另編名目再將自己黨羽俱都網羅進臺城各個官署機構內。
“或是多餘,但也只是權宜。才取吏考,所任在吏不在官。其實類似取用之法,不過此世通行俗論。凡在職官長若需盡於王事,哪一位不是要以私財自募僚屬,又因人情拘限,多以不才充事……”
何充的反對也在沈哲子預料之中,但他既然提出這樣一條方案,自然也是準備了充足的說辭。
當下的官職構架,負責處理具體事務的本就是官職之下大量的屬吏。高位者如三公、方伯,俱都開府私聘掾屬,這些掾屬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王臣序列,包括沈哲子起家的東曹掾在內,他當時所負責的對象乃是時任太保的王導而非直接受事於君王。
官員即便不開府,同樣也需要大量的屬員。當年沈哲子擔任東曹掾,就需要自己招募吏員來處理那些案牘瑣事。至於地方上除了自養規模龐大的吏戶之外,還有各種各樣門生、蔭屬的方便法門。
這一部分屬吏,本身並不具備品秩,僅僅只是官員的私聘僚屬,但其實朝廷在給官員的俸祿支付當中,就包含了一部分此類費用。
沈哲子所提議的吏考,就是將這種官場規則制度化,將官員的私聘行為收為朝廷的定制舉措,在現存官僚之外打造一個完整的輔助系統。將這一部分屬吏群體效忠對象從主官轉向朝廷。
何充聽到沈哲子所言權宜,再翻開表章仔細一看,發現果然是標註了這個所謂的吏考即便得取,也並不是一個終身的任命,而是按照具體事務不同規定一定的年限時間。等到超過這個時間,便放免為民。
比如當下揚州州府之下急缺各種司法人才,甚至無需通曉律法,只要能夠識文斷字、從容書寫就足夠用了。因此吏目開考,取用兩百到三百人,時限半年或一年。
有了這一點認識,何充再將這所謂吏考諸多細則仔細一番,發現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策略。同樣站在中樞的立場考慮,這算是能夠將權力大大集中於臺城的方法。若是此前臺城采用這種考評,不至於發生江北近乎割據,完全插不進手的情況。
而且這對現行官制幾乎沒有任何觸動,甚至於官員俸祿中這一部分的費用都不作裁減,相當於隨職事增發的一份福利。至於這些通過吏考得來的屬吏們,事急則用,事定則罷,也無需增加太大的錢糧負擔。
但唯有一點可慮:“野中是否真有許多遺賢可用?若真果具賢能,又是否樂於側身鞭下之列?”
聽到何充這個問題,沈哲子便笑語道:“眼下尚是草創一策,至於真正收效如何,還待檢驗,或許真是我偶發奇想、無謂之勞也未定。”
考吏而不考官,是沈哲子根據現世情況所擬定一條阻力相對較小的取士改革,同樣也是給真正寒門子弟打開一條加入統治秩序中的道路。至於何充所考慮沒有那麽多遺賢可用,這其實不成問題。
目下這個世道雖然門閥仍成畸大之態,但已經不再是東漢以來學術並統治技術唯高門把持的局面。漫及社會上下階層的動蕩,本就在促進知識的分散與向下傳播。
而且那些寒門與次等世族參政熱情之大也是不容小覷,像沈家這樣為了加入統治階級而屢屢反叛的更是不乏。他們這一類的群體,相對而言更加註重加入統治秩序這樣一個事實,反而不太重視品秩這一類的虛名。
北方那些所謂世族高門,為了維系家業存續並獲取政治特權,甚至容許異族統治者騎在他們頭頂上拉屎撒尿。沈哲子並不覺得名分上的貶低,就能阻止廣大寒門子弟參與治世的熱情。而吏考制度對人才的統籌取用,一定程度上又能將他們抽離出原本的鄉土環境。
至於來自世族高門的阻撓,眼下無論南北世族勢力都已經陷入極度萎靡的狀態,最起碼來自他們的阻力,硬不過來自沈哲子江北十數萬王師的鋼刀!
按照沈哲子的形容,這所謂吏考僅僅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更像是他困於當下局面而采取的變通之策。唯一需要註意一點是要以詔令形式宣告於外,以此來作為一種制度的嘗試,若是能夠收效,未來臺城無異於有了一條制衡地方官員的善法。
何充在略作沈吟後,也實在沒有發現什麽太明顯的弊病,更何況他也知道自己中書令的位置沒有那麽穩固,所以很快便聯合署名呈送苑中,皇帝批覆之後即刻發放詔令,小作試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針對臺臣的搜證審查,主要由廷尉負責。而新近執掌廷尉的山遐,手段較之梁公沈維周那就直接得多,直接勒令臺內凡動蕩前後在職臺臣們俱都自陳所見動亂始末,無一能免。凡逾期不交者,俱與謀逆同黨並論。
這一告令發出,可想而知在臺內引起了怎樣大的轟動,這等於是將所有臺臣都視作嫌犯。而山遐酷吏之名,也隨著這一告令的出臺而在時局內又攀上一個新的高度。
所以一時間整個臺城內可謂怨聲載道,攻訐山遐的聲浪不絕於耳。更有眾多臺臣公開表態,寧肯蒙冤入獄,也絕不陳說一言,絕不向山遐這種敗壞世風倫常的酷吏低頭。甚至於整個廷尉機構,一時間在臺城內都成為最令人生厭的所在。
雖然群情洶湧,但山遐卻絲毫沒有軟弱退縮的意思。要知道他在淮南,可是直接面對驕兵悍將、狂悖豪宗,都能執法剛烈而無退縮,得蒼鷹之名。臺內時流這些忿怨聲,更加不被他放在眼中。
面對臺內這一局面,中書令何充可謂叫苦不疊。要知道臺內除了配合審查逆案之外,還有正常的行政工作需要維持。可是山遐如此強硬的畢集群怨於一身,令得臺臣們根本就無心任事,除了頻繁前來訴苦抱怨之外,那些抨擊山遐的奏章也幾乎要將整個中書官署堆滿。
何充這個中書令可謂可憐,本身職權便已經被完全架空,然而責難卻一點沒少。他如今身在這個位置上,最大的責任就是給梁公沈維周帶回江東的淮南系官員背黑鍋。
淮南的整體構架,都不同於江東,當大量淮南系官員進入臺城後,碰撞在所難免,類似山遐這種算是最為激進的,至於其他的就算沒有這麽劇烈,但在諸多方面也都表現出一種格格不入。
何充實權無論多寡,總還是目前臺城名義上的百官首領,其他臺臣有所抱怨也只能向何充傾瀉。可是何充對此也根本無計可施,首先他根本沒有目下臺臣的任免權,其次淮南系官員早已經充斥臺內諸多樞機要處,也根本就無從清除。
因此何充近來可謂是煩不勝煩,一俟沈哲子抵達臺城,便直接將之引到中書官署,開口便是一通訴苦:“梁公深痛朝局積弊,有匡扶肅清宏志,但積病年久,實在不能妄求一朝病除,疾功催命,不可不察啊!”
聽到何充一通抱怨,沈哲子也忍不住笑起來,何充近來有多焦灼,他自然也明白。尤其山遐那種剛烈勇猛的做事風格,有時候就連他都頂不順,更不要說臺城這群悠閑慣了的官員們。
“淮南諸員,久事邊防,邊事每有疾若流火,難容轉踵之暇,行事難免操切。雖有如此一弊,但諸人俱此世難得幹吏,才具方面足有可觀,這一點請中書放心。社稷沈屙勢在必治,無論緩急,難免痛楚。譬如肱骨囊腫,唯有揮刀速斬,方可免於流毒糜爛。”
既然要仰仗人才做事,沈哲子這個主官自然也需要分擔相應的壓力。尤其類似山遐這樣的人,其實在才能方面偏科的嚴重,如果不能營造一個適合其人發揮的環境,註定將是一事無成。
“況且廷尉近來告令,在我看來其實並無不妥。早前畿內群情騷然,詳內如何,事後其實已經難作判定。片言折獄,失於武斷,如今兼采眾說,力求覆之翔實,這本就是執法公允該有姿態。”
講到這裏,沈哲子臉色又拉下來:“我是邊臣難免厲聲,在我看來,臺內群臣不能拱衛君王垂坐明堂,反受板蕩奔波之辱,如此已是一罪。眼下允其自陳已經算是法外留情,若將此令目作羞辱,君王遭辱又該以何謝罪?”
何充本來是希望沈哲子能夠稍作勸說,沒想到他的態度反而更加強硬,一時間臉色也變得難看起來。
不過沈哲子眼下也還需要何充留在臺城作為緩沖,倒也不想讓對方過於下不來臺,不待他發聲便又說道:“這種論調,我不獨與中書私下作論,哪怕面對同僚群臣,也是如此。異日若再有人於中書當面窮爭,請他不必再費唇舌,直接往州城道我,我自予他一個難忘‘公允’!”
聽到沈哲子這麽說,何充也知再於此糾纏也不會有效果,但起碼對方是將洶湧群情包攬於一身,他也想看看那一個個在他面前作義憤填膺姿態的臺臣們到了州城又會是怎樣一種表現,這也算是焦灼之外一點惡趣味的念頭消遣。
略過此事,沈哲子才又道明來意。他將此前郡縣長官們所寫的表章拿出來,擺在了何充面前,然後便嘆息道:“朝野積弊深重,實在令人凜然側目,我本以為自己已有篤念於懷,但諸事真正披露出來才知怎樣觸目驚心。目下近畿郡縣之間,入訟之眾如蜂擁蝗禍,由此也可見早前臺公是怎樣無為,竟使鄉怨積深至此!”
何充聞言後嘴角又忍不住抖動起來,且不說他本身便是沈哲子口中所謂無為臺公中的一員,單單對方這熟練的倒打一耙的本領便讓人有些受不了。
他此前心憂於淮南系官員與原本臺臣的碰撞,但並不意味著臺內對沈哲子這個領頭者就沒有怨聲。
譬如梁公執事短短幾天,人情淡薄,鄉倫無存,所謂鄉民蜂起入訟,正是執政失德的最佳說明。往年梁公在北,江東也不見如此多的奸徒罪案,如今歸來,京畿內外幾無清白之身。這真是名為定亂,實則禍國!
這一類的論調雖然公開場合少有人敢說,但臺臣們私下裏聚會中早已是瘋傳。
當然何充也知道這些評價自然是有失公允,因為眼下這種亂象,就是朝野時流鼓動起來的。
可是在沈哲子口中,這群情洶湧的局面正是臺輔失職的最確鑿證據,其人同樣有著強大理由,本身向來註重邊事,今次歸國治亂,那些鄉野積攢的訟案總不可能歸罪到他的頭上。
這種互相攻訐,本身就是分辨不清的糊塗官司,可謂雙方合力促成,誰又是清白的。何充對此也懶作什麽無謂仲裁,只是嘆息道:“亂況終究不可久待,還是需要盡快做出定論,給君王、給朝野一個公允結果。”
“這正是我來拜望中書的原因,我奉命治逆,自然也想盡快了結此中積事,再歸江北討伐獵功。可是眼下實在是人力不濟,尤其郡縣之中吏數匱乏,治事能力嚴重不足。”
沈哲子一邊說著,一邊掏出自己的表章遞給何充:“有鑒於此,我希望臺內能將事權再稍稍假我,允我略設權宜方略。”
還要稍假事權?現在的事權還不夠大?
何充聞言後已是忍不住腹誹連連,現在臺城還屬於他的只剩下自己這清白一身了。當然他也知這只是一種客氣說法,如今臺事決此一人之手,真要力推什麽,他是阻攔不住的。
接過那表章匆匆一覽,何充臉色又是陡然一變,對於沈哲子的膽大妄為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表章中所陳只有一條方略,是一條被擬名為“吏考”的取士方法,即就是通過詔令形式向內外宣告,組織一場面向畿內士庶的類似策問考評,擇優充入宮寺官署任職吏首。
“朝廷自有才取定策,梁公此論,似是多餘……”
何充將表章合起來,暫且不論心中震驚,直接望向沈哲子表示自己的反對。關於這一條策略,他首先想到的便是沈哲子對於當下此態仍然不滿足,想要另編名目再將自己黨羽俱都網羅進臺城各個官署機構內。
“或是多餘,但也只是權宜。才取吏考,所任在吏不在官。其實類似取用之法,不過此世通行俗論。凡在職官長若需盡於王事,哪一位不是要以私財自募僚屬,又因人情拘限,多以不才充事……”
何充的反對也在沈哲子預料之中,但他既然提出這樣一條方案,自然也是準備了充足的說辭。
當下的官職構架,負責處理具體事務的本就是官職之下大量的屬吏。高位者如三公、方伯,俱都開府私聘掾屬,這些掾屬嚴格來說並不屬於王臣序列,包括沈哲子起家的東曹掾在內,他當時所負責的對象乃是時任太保的王導而非直接受事於君王。
官員即便不開府,同樣也需要大量的屬員。當年沈哲子擔任東曹掾,就需要自己招募吏員來處理那些案牘瑣事。至於地方上除了自養規模龐大的吏戶之外,還有各種各樣門生、蔭屬的方便法門。
這一部分屬吏,本身並不具備品秩,僅僅只是官員的私聘僚屬,但其實朝廷在給官員的俸祿支付當中,就包含了一部分此類費用。
沈哲子所提議的吏考,就是將這種官場規則制度化,將官員的私聘行為收為朝廷的定制舉措,在現存官僚之外打造一個完整的輔助系統。將這一部分屬吏群體效忠對象從主官轉向朝廷。
何充聽到沈哲子所言權宜,再翻開表章仔細一看,發現果然是標註了這個所謂的吏考即便得取,也並不是一個終身的任命,而是按照具體事務不同規定一定的年限時間。等到超過這個時間,便放免為民。
比如當下揚州州府之下急缺各種司法人才,甚至無需通曉律法,只要能夠識文斷字、從容書寫就足夠用了。因此吏目開考,取用兩百到三百人,時限半年或一年。
有了這一點認識,何充再將這所謂吏考諸多細則仔細一番,發現未嘗不是一個可行的策略。同樣站在中樞的立場考慮,這算是能夠將權力大大集中於臺城的方法。若是此前臺城采用這種考評,不至於發生江北近乎割據,完全插不進手的情況。
而且這對現行官制幾乎沒有任何觸動,甚至於官員俸祿中這一部分的費用都不作裁減,相當於隨職事增發的一份福利。至於這些通過吏考得來的屬吏們,事急則用,事定則罷,也無需增加太大的錢糧負擔。
但唯有一點可慮:“野中是否真有許多遺賢可用?若真果具賢能,又是否樂於側身鞭下之列?”
聽到何充這個問題,沈哲子便笑語道:“眼下尚是草創一策,至於真正收效如何,還待檢驗,或許真是我偶發奇想、無謂之勞也未定。”
考吏而不考官,是沈哲子根據現世情況所擬定一條阻力相對較小的取士改革,同樣也是給真正寒門子弟打開一條加入統治秩序中的道路。至於何充所考慮沒有那麽多遺賢可用,這其實不成問題。
目下這個世道雖然門閥仍成畸大之態,但已經不再是東漢以來學術並統治技術唯高門把持的局面。漫及社會上下階層的動蕩,本就在促進知識的分散與向下傳播。
而且那些寒門與次等世族參政熱情之大也是不容小覷,像沈家這樣為了加入統治階級而屢屢反叛的更是不乏。他們這一類的群體,相對而言更加註重加入統治秩序這樣一個事實,反而不太重視品秩這一類的虛名。
北方那些所謂世族高門,為了維系家業存續並獲取政治特權,甚至容許異族統治者騎在他們頭頂上拉屎撒尿。沈哲子並不覺得名分上的貶低,就能阻止廣大寒門子弟參與治世的熱情。而吏考制度對人才的統籌取用,一定程度上又能將他們抽離出原本的鄉土環境。
至於來自世族高門的阻撓,眼下無論南北世族勢力都已經陷入極度萎靡的狀態,最起碼來自他們的阻力,硬不過來自沈哲子江北十數萬王師的鋼刀!
按照沈哲子的形容,這所謂吏考僅僅只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也更像是他困於當下局面而采取的變通之策。唯一需要註意一點是要以詔令形式宣告於外,以此來作為一種制度的嘗試,若是能夠收效,未來臺城無異於有了一條制衡地方官員的善法。
何充在略作沈吟後,也實在沒有發現什麽太明顯的弊病,更何況他也知道自己中書令的位置沒有那麽穩固,所以很快便聯合署名呈送苑中,皇帝批覆之後即刻發放詔令,小作試水。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