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七章 另立新君(三)

關燈
“士兵們,是誰拖欠了你們的軍餉?是艾芬迪!是誰讓你們在外饑寒交迫,打生打死兩年時光?是艾芬迪!是誰縱容那些貪婪的包稅人,榨幹你們口袋裏最後一枚銀幣?是艾芬迪!”埃爾祖魯姆要塞之前,赫拉伯裏·艾哈邁德中氣十足地朝一群迎過來的軍官、士兵們說道:“現在,艾芬迪打算蠱惑蘇丹遷都埃迪爾內。軍官們,你們的先輩用獻血為你們置辦了伊斯坦布爾的家業,從今往後將一文不值!你們還打算等待到什麽時候?現在,跟隨我起兵,去殺了艾芬迪這個叛徒、奸賊,恢覆帝國應有的榮光和秩序。”

埃爾祖魯姆此時是一座軍事要塞,遠不是後世大城市的模樣。作為曾經的帝國東部邊陲重鎮,埃爾祖魯姆有著巨大的軍營和物資倉庫,因此平日裏的駐軍也非常不少,即便現在這裏已經不再是前線。

在格魯吉亞叛亂爆發之前,整個埃爾祖魯姆要塞的軍隊即便幾經抽調,依然在三萬人以上。叛亂爆發之後,帝國政府在伊斯坦布爾招募了大量農民、市民參軍,作為鎮壓叛亂的部隊。這些人,除去依舊駐紮在高加索山區的萬餘人,以及被赫拉伯裏帶走的人馬,基本都在這了,大概有兩萬人上下。

赫拉伯裏率領大軍從格魯吉亞返回後,第一目的地就是這裏。經過他和上層將領的一番秘密勾兌,基本上說服了這些人加入自己一方。今天在要塞前的這一番演講,則是出征前的鼓舞士氣之舉。

是的,就是出征前的動員!在得到東岸人的全力支持之後,赫拉伯裏已經拋開了所有顧忌,準備行險一搏了。他一路上不斷利用家族影響力收攏人馬,加上埃爾祖魯姆要塞的這兩萬人,目前麾下總兵力已經迅速膨脹到了七萬多,非常驚人了。而且,這些士兵不是那些問題很大的加尼沙裏軍團士兵,習氣沒有那麽壞,尤其是他從格魯吉亞帶回來的經過戰爭洗禮的數萬人,配備上東岸人援助的裝備後,已經像模像樣了。赫拉伯裏也是打過多年仗的宿將,軍事生涯中指揮過不下十次加尼沙裏軍團的驕兵悍將,他比誰都清楚該怎麽對付那幫混蛋。更何況,不少加尼沙裏軍團的高級將領早就是他這邊的人了,這形勢可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今天招降的這兩萬“首都兵”,也不是什麽歪瓜裂棗。這些人,都是伊斯坦布爾城內的市民以及周邊郊區的農民,祖上基本上都是軍人,拼死拼活給下一代掙了點家業,比如城內的一套住宅或者城郊的小塊土地。因為在天子腳下,原本生活還算過得去,兇惡的稅吏也不敢過分逼迫他們。但這次格魯吉亞亂起,因為兵力緊張,艾芬迪不得不下令征募這些人從軍,且一出征就是小兩年時光,讓這些人攢了一肚子怨氣。

結果今天赫拉伯裏告訴他們,因為蘇丹在埃迪爾內過得太舒服了,打算遷都去那片,這一下子就引爆了所有人的情緒。開什麽玩笑!大家的家業都在伊斯坦布爾,首都一遷走,還有生計嗎?還有活路嗎?以後稅是不是要漲?這個艾芬迪可真是混蛋,真是大家的公敵,必須要對他進行制裁阿拉胡阿克巴,boom不好意思,寫錯了,必須要將他斬首,以儆效尤。

於是,數萬大軍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他們幾乎搬空了埃爾祖魯姆要塞的儲備,殺氣騰騰地沖向伊斯坦布爾和埃迪爾內。而在路上的時候,對他們有利的消息不斷傳來,比如在前線指揮作戰的艾芬迪居然還有空折騰後方,下令將原本的“穆卡塔雅”征稅體制(簡單來說,就是包稅人制度,三年一競價,價高者得),改成“瑪卡裏耐”。

什麽叫“瑪卡裏耐”呢?簡單來說,還是包稅人制度,但有了一個關鍵的改動,那就是包稅人承包的包稅區從三年有效期變成了永久有效期,並且可以繼承或者互相轉賣。包稅人為此所需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向帝國繳納的一筆一次性購買費用罷了。

可以世襲和轉賣的包稅人制度?這可真是帶勁了!哪怕是智商為十的人,也可以想象到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大包稅人吞並小包稅人,每轉賣一次,包稅人都會把成本轉嫁到普通納稅人身上,最終結果就是老百姓交不起稅,農民逃離自己的土地,手工業匠人關門歇業,整個國家陷入惡性通貨膨脹之中走不出來。

僅僅為了獲得一點一次性收入以填補軍費空缺以及蘇丹在埃迪爾內大興土木的費用,艾芬迪就要涸澤而漁,破壞國家的根基,這還是人嗎?每個聽到這種消息的人都恨不得阿拉胡阿都恨不得立刻拔刀殺了這個奸賊。於是,農民、工匠、知識分子甚至是底層神職人員紛紛占到赫拉伯裏這一邊,在他進軍的陸上提供一切幫助。

赫拉伯裏一邊派人收攏這些投奔者,一邊揀選精銳快速進軍,一路狂奔突進,只花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抵達了博斯普魯斯海峽。海軍帕夏麥紮茂特·侯賽因率艦隊來援,將赫拉伯裏的幾千精銳騎兵送到了對岸。這個時候,還在埃迪爾內打獵兼寵幸後宮的穆斯塔法蘇丹居然還沒得到消息,簡直可笑或許是艾芬迪的人隱瞞了吧,但無所謂了,現在蘇丹的態度已經不能決定事情的走向。

伊斯坦布爾的市民們熱烈歡迎赫拉伯裏軍隊的到來。尤其是那些被拖欠了兩年軍餉的士兵們,他們將軍官扣押在營房內,簇擁著赫拉伯裏的騎兵,向艾芬迪的老巢、著名的艾哈邁德蘇丹清真寺進軍。一路上,成千上萬的市民、匠人和商人們加入了進來,氣氛十分熱烈。

赫拉伯裏的騎兵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攻陷了清真寺,將忠於艾芬迪的烏裏瑪們處死,然後揮師前往皇宮,將最後的抵抗徹底剿滅這一次甚至都不需要他的人動手,投靠過來的伊斯坦布爾城防士兵們調來了大炮,在萬眾歡呼聲中攻陷了帝國的權力象征,並殺死了所有的抵抗分子,包括戰鬥至最後一刻的數百名太監阿加們。

12月8日,在撤換了伊斯坦布爾大批軍政官員之後,赫拉伯裏·艾哈邁德頒布命令,要求費祖拉赫·艾芬迪及其黨羽速度從前線返回受審。

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埃迪爾內,穆斯塔法蘇丹這才如夢初醒。狼狽不堪的艾芬迪也從匈牙利返回,與蘇丹一起商議對策。而也就在這個時候,他們恐懼地發現,埃迪爾內的兩萬駐軍也有不穩的跡象,他們神色可疑,大營中經常有不明身份的人進進出出,這讓艾芬迪的心都涼透了。

無奈之下,他請求蘇丹從行宮寶庫中拿出部分資金,補發了已拖欠一年之久的軍餉,希望以此來安撫他們。但事情似乎已經有點晚了,士兵們很快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勉強滿足之後,又有新的要求。他們的欲望似乎永無止境,這讓穆斯塔法蘇丹覺得歷史上那支驕橫跋扈、多次廢立蘇丹的禁衛軍又回來了……

日,穆斯塔法蘇丹在禁衛軍的逼迫下不得不宣布解除艾芬迪父子的職務,將其流放高加索。同時,蘇丹同意選派三十多名禁衛軍軍官前往匈牙利前線接管大軍他們的任務不是繼續與奧地利人作戰,而是把那十萬人安全地帶回來,並以此為本錢,與赫拉伯裏叫陣。

15日夜,倉皇上路的艾芬迪父子在途中被殺。截殺他們的正是一支禁衛軍騎兵,這些驕兵悍將們似乎已經有了自己的盤算,穆斯塔法蘇丹以為能夠暫時安撫他們,但誰又知道,他可能也是禁衛軍軍頭們與伊斯坦布爾討價還價的籌碼呢?

日,赫拉伯裏在整頓局勢後,率領數萬大軍西征,兵鋒直指埃迪爾內。得到消息的穆斯塔法蘇丹急得不行,給禁衛軍軍官們各種許諾,要求他們組織防線,粉碎“叛亂分子”的進攻。禁衛軍軍官們行動遲緩,陽奉陰違,同時不間斷地派出使者前往埃迪爾內的大營,與他討價還價。

日,匈牙利前線傳來噩耗,禁衛軍軍官們未能成功控制那支軍隊。派過去的軍官或被處死,或被驅逐,甚至就連他們原本的軍官都有些無法控制局勢。憤怒的士兵們撤離了前線,打著索回欠餉的旗號,大肆洗劫了西部重鎮貝爾格萊德。軍官們對此只能默許,因為他們害怕士兵們將矛頭對準自己。

禁衛軍軍官們這才發覺失掉了本錢,沒有再和赫拉伯裏叫板的本錢。於是在談好價錢之後,他們果斷地出賣了蘇丹,將埃迪爾內獻給了赫拉伯裏。

而赫拉伯裏也很有勇氣,他僅僅帶了千餘騎兵,就進入了兩萬餘禁衛軍盤踞的埃迪爾內,然後當著穆斯塔法蘇丹的面宣布將其廢黜唔,奧斯曼帝國的軍人們已經不是第一次這麽做了,整個過程非常熟練由素來柔弱膽小的艾哈邁德三世繼任帝國蘇丹。

搞定了埃迪爾內的局面後,赫拉伯裏第一時間以新蘇丹的名義大赦從前線退下來的十萬亂軍,並將艾芬迪及其黨羽的財產搜刮一空,充作所有人的賞賜,於是很快就安撫住了這支軍隊,整個國家的局面大體上穩定了下來。

事情到了這一步,可以說這場政變基本上是成功了。各地可能還有一些亂軍在肆虐,多是趁火打劫之輩,不足為慮。外部形勢也還不錯,奧地利人見土耳其人撤走,也飛快地從匈牙利閃人了,千裏奔回維也納保家衛國。路易十四在不經意間又幫了奧斯曼帝國一次,真應該發他一個一噸重的勳章呢。

至於東岸人嘛,自然也是笑哈哈了。這一票投入小,回報巨大,值得慶賀。什麽?赫拉伯裏會不認賬?兄dei,你多慮了,東岸人有的是辦法讓他就範!

:。: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