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北海(七)
關燈
小
中
大
1689年1月3日,奈梅亨德意志雇傭軍光榮投降的第二天,剛剛訪問威斯敏斯特教堂結束的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在馬車上接到了海對岸傳來的最新消息。
消息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海牙的三級議會發出的聯合聲明了。因為三級議會接管政權後下令海軍不得出港,同時嚴密搜查往來英國的商船,因此這些消息被拖延了好些日子,最後才通過一艘忠於奧蘭治家族的武裝商船送來了倫敦——這艘船為了等貨又耽擱了幾天,因此這個消息一直拖到了十來天後才傳遞到了威廉三世手上,而此時倫敦街頭已經有了零星的有關荷蘭變故的傳言了,這也是醉了。
威廉三世非常快速地讀完了這些消息,然後將信紙捏成一團,臉上表情扭曲了好久,最終才漸漸平覆了下來。老實說,發生在聯合省的事情給了他極大的震撼!雖然預料到這次有東岸異教徒幫忙,三級議會那幫人肯定會在國內掀起滔天巨浪,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股滔天巨浪的能量過於巨大,以至於都把他遺留在荷蘭的船給掀翻了,這大大超出了他的認知。
原本威廉三世以為,軍隊中尚有不少終於自己家族的軍官,那兩萬名德意志雇傭軍也會在關鍵時刻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等自己處理完了倫敦這邊的事情,就再返回了一次聯合省,利用人望和種種暗手,將目前稍有些不利的局勢翻轉過來。
可誰成想,三級議會議長範博伊寧根竟然如此果決,通過軟硬兩手直接控制了七省的議員,讓有關罷免自己聯合省執政職位的決議得以通過,徹底將自己推入了更深的深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罷了,自己還有辦法慢慢找機會,可他們竟然在東岸異教徒的攛掇下,從瑞士、南尼德蘭等地搞來了很多雇傭軍,再加上該死的東岸雇傭軍的配合,竟然控制了荷蘭、澤蘭二省的局勢,進而利用這兩個最富裕省份的資源,收編拉攏了其他省份的官員、軍隊,徹底奠定了勝局。
這種操作手法,毫無疑問共和派玩不出來。自從德維特兄弟下臺並客死他鄉後,共和派就缺乏強硬分子,一直以軟弱無力著稱。他們或許在搞經濟、搞貿易、搞政治陰謀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軍事領域卻毫無建樹,也缺乏相關的人才,因此威廉三世對他們多多少少有些輕視。
現在事實給了他一記很響亮的耳光。共和派不但在政治方面獲得了成功,同時也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軍事調動在軍事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們先是控制了海牙周邊的軍隊(老實說,這並不困難),然後接管了布雷達要塞,獲得了大量武器彈藥及當地軍人的支持。
當然事情到了這一步還可以挽回,如果威廉三世調整部署,正確應對的話,應該還可以挽回局面。但他千不該萬不該,在這個時候離開了聯合省,前往英國爭搶王位。這種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背叛”的行為自然被共和派拿來大書特書,這進一步損害了威廉三世的聲譽。如果再結合前陣子共和派在全國範圍內廣泛發放的小冊子,以及剛剛爆出來沒多久的挪用資金醜聞的話,威廉三世的名聲當真是跌到了歷史低谷。
這個時候,共和派再順勢窮追猛打,利用掌握中央的大義名分,用金錢開道,自然不難大量收編軍隊為己用。而且他們這些人也相當清醒,還派出了不少使者火速前往德意志地區,散了無數金錢,許諾了無數條件,成功瓦解了原本支持威廉三世的一些德意志諸侯,成功穩住了外部環境,掐滅了外國武裝幹涉的風險。
可以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威廉三世大勢已去,剩下的懸念就是奧蘭治派的支持者能堅持多久,荷蘭會不會爆發內戰罷了。如果爆發了內戰,雖然於國有害,但對奧蘭治親王本人來說,卻未必是什麽壞事,因為這意味著他還有翻盤的機會。但範博伊寧根在東岸情報官員的強烈建議下,當機立斷,一天內簽署了十幾份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調集最多的軍隊圍向奈梅亨。東岸情報官員認為,兵貴神速,這個時候行事越果決,速度越快,越容易將內戰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按照他們原本的設想,與弗裏斯蘭、格羅寧根等省討價還價的話,遷延日久之下事情必然會變得不可收拾。
而最後的結果也證明,東岸情報官員分析得一點也不錯。奈梅亨的德意志雇傭軍在強大的壓力之下選擇妥協,光榮投降之後拿著遣散費一哄而散。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奧蘭治派籌集到足夠的資金,聯絡到更多的外部關系的話,事情很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
所以說,威廉三世現在對東岸人可謂是恨之入骨,是他們破壞了他的計劃,讓他在即將登上英王寶座的喜慶日子裏猶如吞下了一粒老鼠屎般膈應。聯合省執政的位置,雖然不如英格蘭的王位,但也是整個歐洲數一數二的炙手可熱的寶座啊。可如今竟然丟掉了,這如何能不讓威廉三世憤怒欲狂!
威廉三世覺得自己的怒火已經有些無法抑制了。他幾乎想不顧一切地返回聯合省,然後召集那些多多少少已經背叛他的舊部——在他看來,關鍵時刻沒站出來,仍然保持沈默,就是背叛了——問問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怎麽能讓共和派那幫瞎胡鬧的文人給奪了權!
不過威廉三世也是有理智的人,在怒不可遏的情緒慢慢平息下去後,他又理想思考起了如今的局勢。聯合省肯定還有大批支持自己的人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只不過他們在大勢之下選擇了沈默,選擇了明哲保身,沒有堅決地站出來維護奧蘭治家族的利益罷了。如果在合適的情況下,自己重返聯合省的話,這些人未必就不會跳出來,重新成為自己的羽翼。
只是,這需要一個契機,暫時他還沒找到這個機會。想到這裏,即便是久歷世事的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也不得不長嘆了一口氣,慢慢等吧。
同樣是在這一天,位於奈梅亨城外的荷蘭軍營內,東岸陸軍中校毛君也在給全權特使高文剛寫信。
城內的德意志雇傭軍已經收到了緊急從附近地區籌集到的價值二十萬盾的金銀幣——荷蘭人一夜之間就能籌集到這麽多資金,真是令人驚嘆——作為遣散他們的首批費用。看得出來,這些來自普魯士、薩克森和南尼德蘭等地的雇傭軍心情不錯,都在討論著是不是在荷蘭采買一些緊俏物資,然後帶回鄉下老家,整個軍營洋溢著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大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離家千裏去當雇傭軍,還不是為了求財麽?既然奧蘭治親王的人已經斷絕了資金來源,那麽之前所謂的雇傭協議自然已經作廢。好在荷蘭新政府還算大氣,居然願意給他們發相當於三個月軍餉的遣散費,讓他們得以攜帶武器返回家鄉,這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甚至還有一些德意志雇傭軍軍官在詢問,荷蘭新政府願不願意雇傭他們,他們保證願意為新政府效勞。只不過荷蘭人到底對他們還是有些忌憚,最終婉拒了,這令很多人感到非常遺憾。
毛君中校對這些德國人不感興趣,不過這些人的事情也給他提了一個醒,那就是掌握一支能夠完全掌控,輕易不會被敵人收買的軍隊有多麽重要,尤其是對眼前的荷蘭新政府而言更是如此。毛君中校在信裏向高文剛特使建議,趁著這次荷蘭整肅軍隊的機會,幫助荷蘭的共和政府組建一支完全聽命於他們的新軍。
新軍的軍官,宜從同情、支持共和的軍人中提拔,哪怕出身低一些也無所謂,現在要的是忠誠,軍事素質什麽的低一些也不影響大局。不可靠的軍官就讓他回家抱孩子去,不穩的部隊可以分批慢慢裁撤,然後將省下來的經費投入到絕對忠誠的部隊上面去。如此堅持個幾年的話,應當可以收到奇效,極大降低奧蘭治家族在軍中的影響力。
毛君中校認為,這件事情非常緊要,必須盡快去辦。現在威廉三世看起來已經沒什麽危害了,但未來如果局勢大變——比如法國如今低地地區——他還是有可能重返荷蘭掌權的,因為民眾對於他抗法英雄的稱號非常敬畏,認為只有他可以帶荷蘭人民走出戰爭的泥淖,而不是那些只會擺脫海軍的共和政府。
而說到共和派和海軍,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聯合省海軍的動向。自從海牙三級議會發出聯合聲明,昭告全國之後,大部分海軍基本上接受上事實,宣布接受新政府的領導。特別是在威廉三世帶走了大部分忠於他的海軍艦船和官兵後,剩下的要麽是同情共和派的,要麽是中立派,新政府控制起來毫不費力。
現在的荷蘭海軍,實力距離巔峰期大概只剩下了七成左右,讓人稍稍有些擔心。不過考慮到荷蘭深厚的航海傳統,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大量的人才儲備的現狀,恢覆頂峰實力應該是可能的。
據悉,荷蘭新政府現在已經正式邀請東岸海軍特遣支隊離開布魯日,進駐聯合省的幾個主要軍港,以便更好地封鎖北海海面,應對英國人可能發起的突然襲擊,雖然這可能性有點低。東岸海軍原則上已經同意了荷蘭人的邀請,他們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與荷蘭海軍一同努力,密切監視英格蘭海軍(含部分跟隨威廉三世前往倫敦的艦船)的動向,防止威廉三世狗急跳墻之下反撲過來。要知道,現在可以說是新政府最脆弱的時刻,他們需要一點時間來穩定浮動的人心,建立起自己穩固的統治秩序,因此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出意外。
“……聯合省與我國經濟存在著極大的互補關系。範博伊寧根的新政府有意與我國簽訂一系列采購合同、貿易協定,對於我國工商業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在這個重要關口,尤其需要註意奧蘭治親王反動勢力的反撲,動搖聯合省大局。我建議,可以從葡萄牙駐屯軍內挑選三百名精明強幹之軍人,從荷蘭現有陸軍中挑選身體強健、無不良習氣之軍人一萬名,組建現代化新軍部隊。新軍之器械裝備,可就近從維亞納堡基地庫存調撥,訓練成軍之事宜早不宜遲。一俟新軍練成,則可威壓全國,鞏固局面,斷了反動勢力覆辟的妄想。”毛君中校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只見他繼續寫道:“海軍艦隊宜繼續駐留六個月以上,穩定北海局勢,維護貿易自由。其中所需巨額之軍費,當可由荷蘭新政府發債解決,同時亦可鍛煉海軍遠航、搜索、戰鬥之技能,對未來發展益處頗多。”
寫完了以上這些,毛君中校想了想,最後又加上了部分有關最近局勢的猜想。他通過種種渠道得知,現在法國人又蠢蠢欲動了,想要趁著如今荷蘭、英格蘭打亂,形勢有利的大好時機,對外發動一場以兼並土地為主要目的的侵略戰爭,以實現路易十四的將法國推到“自然邊界”(所謂自然邊界,即阿爾卑斯山、萊茵河、大海之類)的目的。
根據目前法國人囤積糧草和戰備物資的路線,毛君初盤判斷這次法國人的用兵方向是萊茵河,這大概與奧斯曼人三番兩次的催促脫不開關系。而法國人一旦動兵,那麽歐陸局勢又將平添變數。這個時候,東岸人更應該與他們剛剛下了重註的聯合省新政府站在一起,一起解決可能面臨的內部或外部問題,保障自己的利益。
當然這目前看起來還不是特別急切,因為法國人才剛剛開始戰爭前的外交準備,距離真正開戰大概還有一段時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消息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海牙的三級議會發出的聯合聲明了。因為三級議會接管政權後下令海軍不得出港,同時嚴密搜查往來英國的商船,因此這些消息被拖延了好些日子,最後才通過一艘忠於奧蘭治家族的武裝商船送來了倫敦——這艘船為了等貨又耽擱了幾天,因此這個消息一直拖到了十來天後才傳遞到了威廉三世手上,而此時倫敦街頭已經有了零星的有關荷蘭變故的傳言了,這也是醉了。
威廉三世非常快速地讀完了這些消息,然後將信紙捏成一團,臉上表情扭曲了好久,最終才漸漸平覆了下來。老實說,發生在聯合省的事情給了他極大的震撼!雖然預料到這次有東岸異教徒幫忙,三級議會那幫人肯定會在國內掀起滔天巨浪,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這股滔天巨浪的能量過於巨大,以至於都把他遺留在荷蘭的船給掀翻了,這大大超出了他的認知。
原本威廉三世以為,軍隊中尚有不少終於自己家族的軍官,那兩萬名德意志雇傭軍也會在關鍵時刻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等自己處理完了倫敦這邊的事情,就再返回了一次聯合省,利用人望和種種暗手,將目前稍有些不利的局勢翻轉過來。
可誰成想,三級議會議長範博伊寧根竟然如此果決,通過軟硬兩手直接控制了七省的議員,讓有關罷免自己聯合省執政職位的決議得以通過,徹底將自己推入了更深的深淵。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還罷了,自己還有辦法慢慢找機會,可他們竟然在東岸異教徒的攛掇下,從瑞士、南尼德蘭等地搞來了很多雇傭軍,再加上該死的東岸雇傭軍的配合,竟然控制了荷蘭、澤蘭二省的局勢,進而利用這兩個最富裕省份的資源,收編拉攏了其他省份的官員、軍隊,徹底奠定了勝局。
這種操作手法,毫無疑問共和派玩不出來。自從德維特兄弟下臺並客死他鄉後,共和派就缺乏強硬分子,一直以軟弱無力著稱。他們或許在搞經濟、搞貿易、搞政治陰謀方面是一把好手,但在軍事領域卻毫無建樹,也缺乏相關的人才,因此威廉三世對他們多多少少有些輕視。
現在事實給了他一記很響亮的耳光。共和派不但在政治方面獲得了成功,同時也通過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軍事調動在軍事上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們先是控制了海牙周邊的軍隊(老實說,這並不困難),然後接管了布雷達要塞,獲得了大量武器彈藥及當地軍人的支持。
當然事情到了這一步還可以挽回,如果威廉三世調整部署,正確應對的話,應該還可以挽回局面。但他千不該萬不該,在這個時候離開了聯合省,前往英國爭搶王位。這種在很多人看來幾乎是“背叛”的行為自然被共和派拿來大書特書,這進一步損害了威廉三世的聲譽。如果再結合前陣子共和派在全國範圍內廣泛發放的小冊子,以及剛剛爆出來沒多久的挪用資金醜聞的話,威廉三世的名聲當真是跌到了歷史低谷。
這個時候,共和派再順勢窮追猛打,利用掌握中央的大義名分,用金錢開道,自然不難大量收編軍隊為己用。而且他們這些人也相當清醒,還派出了不少使者火速前往德意志地區,散了無數金錢,許諾了無數條件,成功瓦解了原本支持威廉三世的一些德意志諸侯,成功穩住了外部環境,掐滅了外國武裝幹涉的風險。
可以說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威廉三世大勢已去,剩下的懸念就是奧蘭治派的支持者能堅持多久,荷蘭會不會爆發內戰罷了。如果爆發了內戰,雖然於國有害,但對奧蘭治親王本人來說,卻未必是什麽壞事,因為這意味著他還有翻盤的機會。但範博伊寧根在東岸情報官員的強烈建議下,當機立斷,一天內簽署了十幾份命令,以最快的速度調集最多的軍隊圍向奈梅亨。東岸情報官員認為,兵貴神速,這個時候行事越果決,速度越快,越容易將內戰的風險降到最低。如果按照他們原本的設想,與弗裏斯蘭、格羅寧根等省討價還價的話,遷延日久之下事情必然會變得不可收拾。
而最後的結果也證明,東岸情報官員分析得一點也不錯。奈梅亨的德意志雇傭軍在強大的壓力之下選擇妥協,光榮投降之後拿著遣散費一哄而散。如果給他們足夠的時間,讓奧蘭治派籌集到足夠的資金,聯絡到更多的外部關系的話,事情很可能就是另一個樣子。
所以說,威廉三世現在對東岸人可謂是恨之入骨,是他們破壞了他的計劃,讓他在即將登上英王寶座的喜慶日子裏猶如吞下了一粒老鼠屎般膈應。聯合省執政的位置,雖然不如英格蘭的王位,但也是整個歐洲數一數二的炙手可熱的寶座啊。可如今竟然丟掉了,這如何能不讓威廉三世憤怒欲狂!
威廉三世覺得自己的怒火已經有些無法抑制了。他幾乎想不顧一切地返回聯合省,然後召集那些多多少少已經背叛他的舊部——在他看來,關鍵時刻沒站出來,仍然保持沈默,就是背叛了——問問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怎麽能讓共和派那幫瞎胡鬧的文人給奪了權!
不過威廉三世也是有理智的人,在怒不可遏的情緒慢慢平息下去後,他又理想思考起了如今的局勢。聯合省肯定還有大批支持自己的人的,這一點毫無疑問,只不過他們在大勢之下選擇了沈默,選擇了明哲保身,沒有堅決地站出來維護奧蘭治家族的利益罷了。如果在合適的情況下,自己重返聯合省的話,這些人未必就不會跳出來,重新成為自己的羽翼。
只是,這需要一個契機,暫時他還沒找到這個機會。想到這裏,即便是久歷世事的奧蘭治親王,威廉三世也不得不長嘆了一口氣,慢慢等吧。
同樣是在這一天,位於奈梅亨城外的荷蘭軍營內,東岸陸軍中校毛君也在給全權特使高文剛寫信。
城內的德意志雇傭軍已經收到了緊急從附近地區籌集到的價值二十萬盾的金銀幣——荷蘭人一夜之間就能籌集到這麽多資金,真是令人驚嘆——作為遣散他們的首批費用。看得出來,這些來自普魯士、薩克森和南尼德蘭等地的雇傭軍心情不錯,都在討論著是不是在荷蘭采買一些緊俏物資,然後帶回鄉下老家,整個軍營洋溢著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大家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離家千裏去當雇傭軍,還不是為了求財麽?既然奧蘭治親王的人已經斷絕了資金來源,那麽之前所謂的雇傭協議自然已經作廢。好在荷蘭新政府還算大氣,居然願意給他們發相當於三個月軍餉的遣散費,讓他們得以攜帶武器返回家鄉,這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了。甚至還有一些德意志雇傭軍軍官在詢問,荷蘭新政府願不願意雇傭他們,他們保證願意為新政府效勞。只不過荷蘭人到底對他們還是有些忌憚,最終婉拒了,這令很多人感到非常遺憾。
毛君中校對這些德國人不感興趣,不過這些人的事情也給他提了一個醒,那就是掌握一支能夠完全掌控,輕易不會被敵人收買的軍隊有多麽重要,尤其是對眼前的荷蘭新政府而言更是如此。毛君中校在信裏向高文剛特使建議,趁著這次荷蘭整肅軍隊的機會,幫助荷蘭的共和政府組建一支完全聽命於他們的新軍。
新軍的軍官,宜從同情、支持共和的軍人中提拔,哪怕出身低一些也無所謂,現在要的是忠誠,軍事素質什麽的低一些也不影響大局。不可靠的軍官就讓他回家抱孩子去,不穩的部隊可以分批慢慢裁撤,然後將省下來的經費投入到絕對忠誠的部隊上面去。如此堅持個幾年的話,應當可以收到奇效,極大降低奧蘭治家族在軍中的影響力。
毛君中校認為,這件事情非常緊要,必須盡快去辦。現在威廉三世看起來已經沒什麽危害了,但未來如果局勢大變——比如法國如今低地地區——他還是有可能重返荷蘭掌權的,因為民眾對於他抗法英雄的稱號非常敬畏,認為只有他可以帶荷蘭人民走出戰爭的泥淖,而不是那些只會擺脫海軍的共和政府。
而說到共和派和海軍,就不能不提一下如今聯合省海軍的動向。自從海牙三級議會發出聯合聲明,昭告全國之後,大部分海軍基本上接受上事實,宣布接受新政府的領導。特別是在威廉三世帶走了大部分忠於他的海軍艦船和官兵後,剩下的要麽是同情共和派的,要麽是中立派,新政府控制起來毫不費力。
現在的荷蘭海軍,實力距離巔峰期大概只剩下了七成左右,讓人稍稍有些擔心。不過考慮到荷蘭深厚的航海傳統,雄厚的資金實力,以及大量的人才儲備的現狀,恢覆頂峰實力應該是可能的。
據悉,荷蘭新政府現在已經正式邀請東岸海軍特遣支隊離開布魯日,進駐聯合省的幾個主要軍港,以便更好地封鎖北海海面,應對英國人可能發起的突然襲擊,雖然這可能性有點低。東岸海軍原則上已經同意了荷蘭人的邀請,他們將在接下來一段時間內與荷蘭海軍一同努力,密切監視英格蘭海軍(含部分跟隨威廉三世前往倫敦的艦船)的動向,防止威廉三世狗急跳墻之下反撲過來。要知道,現在可以說是新政府最脆弱的時刻,他們需要一點時間來穩定浮動的人心,建立起自己穩固的統治秩序,因此這個時候千萬不能出意外。
“……聯合省與我國經濟存在著極大的互補關系。範博伊寧根的新政府有意與我國簽訂一系列采購合同、貿易協定,對於我國工商業發展意義重大。因此,在這個重要關口,尤其需要註意奧蘭治親王反動勢力的反撲,動搖聯合省大局。我建議,可以從葡萄牙駐屯軍內挑選三百名精明強幹之軍人,從荷蘭現有陸軍中挑選身體強健、無不良習氣之軍人一萬名,組建現代化新軍部隊。新軍之器械裝備,可就近從維亞納堡基地庫存調撥,訓練成軍之事宜早不宜遲。一俟新軍練成,則可威壓全國,鞏固局面,斷了反動勢力覆辟的妄想。”毛君中校坐在書桌前奮筆疾書,只見他繼續寫道:“海軍艦隊宜繼續駐留六個月以上,穩定北海局勢,維護貿易自由。其中所需巨額之軍費,當可由荷蘭新政府發債解決,同時亦可鍛煉海軍遠航、搜索、戰鬥之技能,對未來發展益處頗多。”
寫完了以上這些,毛君中校想了想,最後又加上了部分有關最近局勢的猜想。他通過種種渠道得知,現在法國人又蠢蠢欲動了,想要趁著如今荷蘭、英格蘭打亂,形勢有利的大好時機,對外發動一場以兼並土地為主要目的的侵略戰爭,以實現路易十四的將法國推到“自然邊界”(所謂自然邊界,即阿爾卑斯山、萊茵河、大海之類)的目的。
根據目前法國人囤積糧草和戰備物資的路線,毛君初盤判斷這次法國人的用兵方向是萊茵河,這大概與奧斯曼人三番兩次的催促脫不開關系。而法國人一旦動兵,那麽歐陸局勢又將平添變數。這個時候,東岸人更應該與他們剛剛下了重註的聯合省新政府站在一起,一起解決可能面臨的內部或外部問題,保障自己的利益。
當然這目前看起來還不是特別急切,因為法國人才剛剛開始戰爭前的外交準備,距離真正開戰大概還有一段時間。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