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五十九章 北寧(十五)

關燈
1688年2月5日,北寧縣城,電閃雷鳴,傾盆大雨。

因為一場意外的山洪,打斷了何源進一步前往其他幾個定居點視察的計劃,同時也無法繼續沿著原先的破爛公路返回順化港。為了安全起見,他不得不又折回了北寧,打算從這裏前往昌順港,然後再坐船返回順化。

北寧縣是北寧地區的首府,人口眾多,經濟發達,說是巴西高原上數一數二的城市都不為過,多項指標都超過了保定地區的那些個城市,發展速度可見一斑。而之所以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其實也和北寧地區行署搞的政策有關!

在原地區行署專員劉厚非走後,新上任的領導班子就摒棄了原本全地區均衡發展的路子,轉而將地區行署接近一半的財政收入(含中央撥下來的資金),全部投入到了北寧縣的建設之中,可謂是舉全地區之力發展首府城市,以至於北寧縣多年來一直被人戲稱為“巨大的工地”。

這樣發展的成果是顯而易見的。北寧縣現在有了小規模的鋼鐵廠,提供了地區發展繼續的原材料;有政府重點投資的中央動力車間五家,為上百家作坊或小企業提供了機械加工的動力來源;有大量的農產品深加工企業,生產包括葡萄牙時代就很有名的葡萄酒、面粉、煙草、水果罐頭、腌肉在內的數十種產品;這裏同樣還聚集了數量龐大的手工業者群體,地區行署幾乎將分配過來的移民裏的手藝人裏的大部分都截下來了,同時還花錢到沿海地區去聘請手藝人學徒來北寧發展,因此使得北寧縣的日用百貨的生產量大增,開始向全地區銷售,與從保定地區過來的商品展開競爭。

當然這樣的發展模式也帶來了一定程度的惡果,那就是地區發展間的不平衡。北寧地區那麽多縣,幾十萬人口,結果就首府北寧縣的人沾光了,其他縣本來發展程度就低,現在還要從北寧進口大量工業制品和日用品,導致本就不多的資金開始往外流,市面上不可避免地就要雕敝下來。很多人都抱怨,他們這些縣的財政本就是靠土地出讓金來維持著,結果中央配套建設資金首府拿了大頭,然後還要向他們買各種商品,這哪還有餘錢建設地方?而這地方基礎設施建不好的話,他們又憑什麽吸引更多的人過來定居?

這些都是現實的問題。不過如今看起來,北寧地區行署是鐵了心要在這條道上走到黑了。他們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兩件,其一是建設好北寧縣這個地區首府城市,打算讓其人口和經濟規模都與發達地區的城市看齊,;其二就是北寧鐵路的建設了,這也是需要地方政府拿出大量資源來進行配套建設的項目,因此是地區行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每年的財政支出預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地區龍頭帶動其他城市發展,最終實現全地區的共同富裕。”以上是北寧地區行署這一屆的領導班子在上任之初提出來的口號,如今快十年過去了,也不知道有沒有實現這一點。依據何源幾年來的了解,似乎並未做到,不過卻也可以理解:順化地區何嘗不是如此呢?區區三個縣而已,另外兩個加起來實力還不足順化縣的一半,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因為天降暴雨的緣故,何源及隨從一行十餘人被困在北寧賓館原北寧縣招待所,由國營東方賓館集團所有無法離開。沒奈何之下,何源也只能耐心性子,坐在窗前喝茶,靜靜等待天氣的好轉。

北寧賓館就坐落在縣城內最繁華的十字大街上。因為大雨的緣故,這會街上行人很少,有也是匆匆而過為生活奔波的人。就在這個時候,一行十餘人打著雨傘,提著大包小包,一臉沮喪地走了過來。他們身後還跟著兩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察,他們背著步槍,面色嚴峻地看著面前這些老老小小。

這十幾個人,嚴格來說已經算不得東岸國民了,或者說他們從未入過籍。從奧斯曼帝國流亡而來的他們,對東岸的一些略顯激烈的宗教政策非常不滿,因此打算離開這兒,前往據說宗教政策更寬松的新庫爾蘭定居。那個地方因為地處熱帶且與黑人戰鬥頻繁的關系,白人人口損耗較大,繼續補充。他們那個地方,雖然是一個天主教占主流的地方,但猶太人、東正教徒、新教徒的數量也很大,對綠教徒也不苛刻,因此他們打算移居那兒。

而他們離開的關鍵,據說是因為東岸人使用的全是自己培養的阿訇,堅決不用那些從奧斯曼帝國流亡而來的宗教人士。而且,更令他們難以忍受的一點就是,他們只允許在綠教徒人口達到很高的比例時才允許建宗教場所,且型制也是中國傳統樣式的,像洋蔥頭之類的舶來品是嚴厲禁止的。

東岸宗教事務局最新的規定已經很明確了,無論是天主教、新教、正教(合法地位尚在審核之中)、綠教還是佛教,其宗教場所的建築和部分儀式用品都要力求本地化,宗教人士除特批的研習經典的人員之外,其餘都必須用漢語傳教或舉行宗教儀式,不得私下學習或使用拉丁語、阿拉伯語、梵語等外來語言,違者將被處於各類刑事處罰。

宗教事務局還特地以本地化的模範佛教來舉例,指出佛教傳來中國一千多年,已經與華夏文化深深地融合在一起,並被社會精英階層所接受。其他外來宗教若想獲得發展,第一步就是進行全面改革,與過往歷史做切割,重新紮根於華夏文化進行發展。他們直接指出,中國大陸的很多清真寺就是傳統的中式飛檐畫棟的風格,這不就很好麽?難道非要建一個洋蔥頭才滿意?對不起,這是不被允許的,一旦違反,宗教事務局有權申請地方公安局協助進行強拆。

同化,從來都不是一個溫情脈脈的詞!很多時候,在這個看起來輕飄飄的詞背後,意味著屠刀與征服,意味著大批人被強迫著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重新過一種難言的生活。在這一點上,嚴格說起來東岸是不如奧斯曼、俄羅斯帝國文明的,甚至連聯合省都有所不如。在以上這些國家,異教徒是可以安定生活著的,甚至連宗教活動都可以照常進行,美人幹涉,只需額外繳納一份稅收即可(俄羅斯帝國甚至連這筆額外的稅收都沒),但在東岸,你必須做出很大程度的改變,甚至可能會被變得面目全非,這讓很多移民而來的異教徒郁悶不已,乃至有些社會精英分子又想辦法移民離開了。

在這種堪稱宗教高壓的態勢下,說東岸人不文明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這會主要大國中,也就法蘭西王國一家是通過暴力強迫異教徒或異端改變自己的了,原來宗教異常狂熱的西班牙、葡萄牙兩國都熄火了,中國大陸也沒心思管這些,因此東岸的行為就顯得比較紮眼了,讓文明燈塔的外表蒙了一層灰。

不過也無所謂了,東岸現在已經有了六百多萬人口,工業、農業、商業穩步發展,殖民地四處開花,各項科學研究也是穩步推進,這個國家似乎已經渡過了很多年前那種對外來移民、技術、資金極其渴望的階段。原來你奧斯曼帝國的移民都是高知識分子、經驗豐富的軍官、見多識廣的商人,看起來價值很高,但現在東岸發展了這麽多年,各類人才也比比皆是,再不是誰都收的階段了,因此這才出現了最近一年時間推進得轟轟烈烈的地下教堂、清真寺的清理工作,嚴格純化宗教環境,嚴格推行本土化的宗旨,不能適應的宗教人士就只能禮送出境了,否則不排除流放到海外殖民地去的下場。

何源作為順化地區行署的一把手,這兩年也配合梅毒病人統計調查局幹過一些此類濕活,清理了一些他都不知道從哪冒出來的地下講經會等非法機構。那些人在被審判的時候往往滿腹委屈,因為被東岸人批準興建的除道教以外的宗教場所較少,導致很多異教徒沒法集體進行宗教活動,這間接促成了地下講經會的泛濫。偏偏國家又時不時地進行專項行動打擊此類教會,故讓這些人滿腹冤屈,無所適從,最後只能被發配到海外殖民地去給袋鼠傳教。

何源對這類行動自然也是支持的,雖然他有時候也因為其對經濟秩序的破壞而有些微詞,但大體上她還是明事理的,知道在東岸這麽一個移民國家,同化是重中之重,東岸優先和東岸主義是需要隨時掛在嘴邊的,不然這個國家就只會是一盤散沙。

從這個角度出發的話,他對奧斯曼、俄羅斯這類多民族大帝國好吧,最近奧地利王國也在瘋狂占領異族的土地的前景非常不看好,覺得其國內始終埋藏著一個巨大的炸彈,以後稍有不慎的話可能就會爆炸,給社會造成巨大的破壞。這種破壞,往往是外敵都永遠無法做到的完美效果,會造成社會分裂、族群分裂,讓這個大帝國在無盡的內耗中轟然倒下,瓦解於無形。

吃牛肉、喝白酒、戴皮帽、穿宋朝服飾(異化版或改良版的,如前文白玉堂妻子的服飾)、聽東岸音樂(融合了中國傳統樂器和歐洲、摩爾人樂器),學習各類科學文化知識,忠誠於執委會和國家,這才是一個東岸百姓該做的事情。不符合這一點的,必然無法被東岸主流社會所接納。而邊緣化的代價,則意味著你再這個社會群體裏的地位的降低,最終下場無疑就是自生自滅,再也發揮不了什麽影響力。

何源也算是上流社會的一員、二代的夫婿,對國家執政者們的心思還是摸得比較透的。隨著老一輩的故去,現在的執政者們越來越無所顧忌,他們依托著東岸強大的國力,對外不斷輸出影響力,攫取商業利益,對內則強調融合、同化,力圖將內部擰成一股繩。毫無疑問,這種操作是正確的發展國家的方式,如果好好堅持個百八十年的話,那麽東岸的國本也就徹底穩固了,在世界上的地位再也不可動搖。

“如今東岸百姓的生活都這麽好了。人人有飯吃,肉、魚、酒、奶、水果的消費量也非常之大,全世界各地的商品也都能看見,娛樂方式也越來越多樣化了。如果這樣都不能滿意的話,那麽還有什麽可說的呢?這些人,腦袋裏整天想的都是些什麽東西?北寧地區的生活條件即便不如鴨子湖和東岸大草原,也已經是相當不錯了。結果就這樣也無法讓你們從經文中擡起頭來,努力適應全新的生活,只能說明你們對真正的力量一無所知,註定只能被世界所淘汰。那樣的話,死了就死了吧,沒人會同情,也不值得同情!”從窗臺前起身離開時,何源想道:“後面,也是時候加強基礎教育的投資了。目前很多地方還是一片空白呢,小學義務教育從未真正落到實處,這對同化的作用也相當明顯呢。”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