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明白無誤的決心
關燈
小
中
大
1630年6月15日,在處理完了第烏島的一應事務後,“伏波萬裏”號戰列艦載著一幹人等悄然返回了果阿港。
乘坐這艘雖有些老舊但依然強大無比的戰艦的,除了東岸人之外,還有受邀一同返回果阿的弗朗西斯科·德·塔沃拉總督。總督閣下也是臨時起意乘坐東岸人的船只的,為此他還受到了一些保守貴族和教士的質疑,不過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定,理由是可以近距離觀察東岸人的戰艦。
乘坐擁有如此之多火炮的戰艦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呢?唔,塔沃拉總督表示非常覆雜,既有一些因為這是敵人戰艦而葡萄牙卻沒有的酸澀之感,同時也有對與東岸今後合作的期望。畢竟,合作方的實力越強就越是好事不是麽,尤其是他們這會正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整得欲仙欲死、焦頭爛額的情況下,急需一個盟友來分擔壓力。
當然了,合作方的實力也不能太強,蓋因一旦如此,他們便極有可能反客為主,成為強勢的一方,損害合作方的利益,甚至就連將合作者驅趕出去都有可能。而這,其實也是一些較為保守的貴族或教士們一直以來擔心的,擔心東岸人在站穩腳跟後,甩開葡萄牙人單幹,這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不過在塔沃拉總督看來,東岸人大概是看不大上葡萄牙人在印度的這點小基業的,而且他們這個國家怎麽說呢,素來比較講誠信,答應的事情從來都會辦到,承諾的約定也不會隨意毀棄,讓人比較放心。另外,東岸人雖然是異教徒,但他們對待自己的仆從卻著實不錯,雖然也有壓榨之事,但絕不會毫無底線,而且時不時也會給不少好處和便利,讓人心悅誠服——好吧,塔沃拉總督也是從庫爾蘭人身上看出來的,至於這適不適用葡萄牙,誰知道呢,反正搏上一搏就是了,葡萄牙王國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現實威脅下,若想保住現有的一點家業的話,還是得早做決斷。
其實,在後世的歷史上,葡萄牙為了對抗荷蘭人無處不在的壓力,從一開始就引入了英格蘭人的勢力,當初查理二世覆辟後將凱瑟琳公主嫁過去“和親”就是這個思路下主導的,一方面與曾經也打打殺殺過的英國人化敵為友,一方面也是為了借助英格蘭王國這個當時歐洲唯一能在海上壓住荷蘭人的國家的力量。
不過,從當時的效果來看,確實不太理想,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力量不強,對葡萄牙人能夠提供的幫助有限,雙方合作之下不但在錫蘭島獲得了慘痛的失敗,就連在印度次大陸上都混得舉步維艱,很多據點被荷蘭艦隊拔出,影響力被荷蘭商人削弱,總之是慘淡得很。就連被葡萄牙人倚為大腿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當時也是靠著三次英荷戰爭,通過國家上層施加影響力,才能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保持了一定程度、一定時間範圍內的和平,進而賺了一些錢的。君不見,現在英格蘭人愈來愈被響水港的清國貿易所吸引麽?那邊買到的生絲、茶葉、瓷器什麽的,運回國內轉手就是大筆利潤,何必在印度洋一帶與荷蘭人大聲打死呢,值得嗎?
塔沃拉總督就通過很多渠道得知,如今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雖然仍然堅定地將印度作為日後經營的重點,但其旗下的不少代理商人卻已經收拾行囊前往東方清國那片了,這無疑進一步分薄了他們的力量,令葡萄牙人大為洩氣。
所以,他們現在急需尋找一條新的大腿,最適合的也只有東岸人了!
*****************
果阿港外海闊天空,不過南風卻起得讓人感到有些憂傷。這種天氣,實在是太適合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從錫蘭島出發,一路順風長驅直入抵達印度西海岸了。這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次,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葡萄牙人執行的絞殺戰術的一部分,即在無法出動大量陸軍攻占葡萄牙人的果阿等堅固據點的情況下,通過商業手段讓葡萄牙人拿不到貨,使用軍事手段阻止滿載貨物的葡萄牙商船出港。這種手段,說實話其實是有點兩敗俱傷的意味在內的,你通過商業手段讓葡萄牙商人處處碰壁,難道就不要付出代價,不要消耗人情或關系嗎?要知道,那些印度人可也是狡猾得緊的,豈容你隨意擺布?此外,出動艦隊封鎖葡屬印度主要據點的港口,從裏斯本發往這些港口的葡萄牙船只是沒法進港了,這些港口內滿載貨物的商船也無法及時返回歐洲將利潤兌現了,但你荷蘭人的船只也一樣被拖在了這裏,沒法航海、沒法貿易,難道不是損失嗎?
不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終究是財大氣粗之輩,他們拼著損失一些利潤,就跟你耗上了,你怎麽辦?難不成,你果阿殖民政府也有那個財力和決心來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耗嗎?別開玩笑了,也沒看看那幾次荷蘭人懟上門來,果阿總督是如何委曲求全,是如何妥協退讓的!僅有的幾次戰爭,也是在實在迫不得已的情況發起的防禦性戰鬥,說起來也是慫得很,往往打到半途就因為商人們群起反對(因為商業利益損失太大)而要求盡快何談,真是沒辦法!
所以,說起來果阿殖民政府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印象與回憶,那可當真是血淚斑斑啊!而且,你說若是自己退讓了,換來了荷蘭人諒解並簽訂較為長期的和平協議的話,那也是值得的。但問題就在於,荷蘭人不喜歡這麽做,或者他們不屑於這麽做,在將葡萄牙勢力趕出東印度群島後(連帶著西班牙人,當時兩國合並),又繼續窮追不舍,錫蘭島、馬拉巴爾海岸、科羅曼德爾海岸,一步步擠壓葡萄牙人的戰略空間,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影響力。那麽這還混個屁啊,擺明了不給人活路不是?
於是,你現在便可以理解了,葡萄牙人對於將東岸人綁上他們的戰車有多麽迫切了!在英國人三心二意的情況下,他們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在西南印度洋擁有穩固殖民地,海上力量不俗,且也正充滿著擴張熱情的東岸人了。這不是哪個果阿總督一時拍腦袋的決策,從連續兩任的葡萄牙、塔沃拉總督都在尋求與東岸人的合作的情況下,就可以很清晰地得出這是果阿殖民政府乃至裏斯本宮廷的意見,是屬於戰略層面的東西了。不然的話,你以為他們能那麽巴巴地盼著東岸人闖入他們的後花園麽,怎麽可能!
在碼頭官員的指引下,“伏波萬裏”號戰列艦這次沒有在外海下錨,而是選了一個良好的泊位,並在那位混血印葡人討好般的服務下停靠了下來。隨後,也不用東岸人吩咐,一隊印度人在官員的帶領下,拉著馱馬、推著小車將各種補給品送到了碼頭上,據說是總督大人免費贈送的,東岸人可以在停靠期間每日領取三百人份的食物,一切開支均由果阿國庫支付,直到他們離去。
莫烈鰻上校對此表示感謝,這令領頭的那位似乎是婆羅門階層的印度官員受寵若驚,嘴都差點笑歪了。莫烈鰻知道,婆羅門階層在果阿殖民地的地位非常高,比如,來自薩拉斯瓦特的婆羅門控制了果阿絕大部分的稅收。無論是貴族、教會還是殖民地政府的包稅合同,80%都是與這些薩拉斯瓦特婆羅門簽訂的,剩下的才是基督徒(一般是印葡人)。可以說,他們是果阿的葡萄牙統治者們最主要的管家,幫助他們打理財產,與印葡人基督徒、剎帝利階層一起控制著廣大的印度土人,讓他們更好地為來自歐洲的老爺們服務。
葡萄牙人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通化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及其他種姓者在內的印度教徒,但說實話只取得了一小部分成果,離成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大約在三十年前果阿總督就發布了一項“奇特的命令”,將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轉到了控制著果阿很多商業渠道的婆羅門商人。
這項命令是如何之奇特呢?其實很簡單,同時也很無恥,那就是總督授意果阿市議會上書給國王,然後國王批準後總督正式下令,要求“任何有產業的婆羅門、剎帝利或其他任何種姓等級的人,只能把女兒嫁給在葡萄牙出生的葡萄牙人,而且還必須把所有財產都留給自己的女兒。”
這種強行征用有錢的印度教徒的命令,究竟被執行得如何,莫烈鰻不清楚,但他同時也知道,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初來乍到的葡萄牙人獲得了好處。因為他們娶的印度妻子帶來了大量的嫁妝和遺產,這使得他們在經濟上迅速富裕了起來。而他們的富裕,勢必會大大增加葡萄牙統治階層的經濟實力,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殖民地,這都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此外,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基本上也都會成為天主教徒!這樣看來,總督當初下的命令其目的其實也不單純,不能簡單地視之為對有錢的印度走狗的洗劫或例行薅羊毛,而是還帶有擴大基督徒、消滅印度教徒的意味在內,這對於葡萄牙人在果阿的統治十分關鍵。
當然印度教徒們也不是傻瓜,他們不可能看不透葡萄牙人這道命令背後的東西。只不過因為槍桿子在別人手裏,自己的戰鬥力實在太弱的緣故,他們反抗不能罷了。當然了,沒有武力反抗,未必就沒有其他方面的反抗,比如種種不合作行為等等,這對外來的葡萄牙人來說也比較頭疼,畢竟他們還是離不開這些印度教徒的幫助的,否則怕是無法有效管理好整個殖民地。因此,莫烈鰻認為,這些印度教徒們應該是最後與自己的葡萄牙主子達成了默契,即他們出讓一部分財產作為女兒嫁妝“送”給從歐洲到來的葡萄牙人(當然也不可能什麽人都有份,至少得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然後果阿總督也不能阻止自己將其他財產給自己其他兒女。這中間肯定有一個大家都約定俗成的度的把握,只不過東岸人沒有長久在果阿生活,搞不清楚罷了,但有一點其實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葡萄牙人為了撈錢也真是夠無恥的,而他們的印度奴仆們確實也比較溫順,這更加堅定了莫烈鰻進軍印度的想法。
這樣好的奴隸、這樣肥沃的土地、這樣豐富的物產,還不得是“有德者居之”?中國雖然同樣人口眾多(但不如印度)、地大物博,還是大家祖上的老家,可卻不是那麽容易征服的。比起中國,印度應當還征服得多,成本收益比應該也會好很多。當然以東岸人此時的胃口,根本不需要多少的印度土地——當然可能也沒實力吃下多少,莫臥兒王朝還不是死人呢——僅僅一個古拉傑普特國的地方應該就會覺得頗為滿足了。
這樣說起來的話,第烏島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楔入拉傑普特地區的釘子呢。東岸人也不用太過著急,先從生意做起,哪怕依托葡萄牙人的渠道也沒關系,就先讓他們掙點前,這都無所謂的。重要的是,東岸人要花個幾年時間,慢慢建設起自己的商業渠道和人脈關系網絡,這對於以後在印度次大陸上謀取更大的利益,可謂是至關重要的先決條件。
莫烈鰻上校相信,以東岸人在印度洋的實力及影響力,只要不是得罪所有人,同時與所有敵對勢力開戰,並惡了莫臥兒王朝的話,那麽在第烏島猥瑣發育起來,難度應該不是很大。以這個為目的的話,那麽現在就是與葡萄牙人在印度建立攻守同盟的關系,又有何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乘坐這艘雖有些老舊但依然強大無比的戰艦的,除了東岸人之外,還有受邀一同返回果阿的弗朗西斯科·德·塔沃拉總督。總督閣下也是臨時起意乘坐東岸人的船只的,為此他還受到了一些保守貴族和教士的質疑,不過他還是堅持了自己的決定,理由是可以近距離觀察東岸人的戰艦。
乘坐擁有如此之多火炮的戰艦是一種什麽樣的體驗呢?唔,塔沃拉總督表示非常覆雜,既有一些因為這是敵人戰艦而葡萄牙卻沒有的酸澀之感,同時也有對與東岸今後合作的期望。畢竟,合作方的實力越強就越是好事不是麽,尤其是他們這會正被荷蘭東印度公司整得欲仙欲死、焦頭爛額的情況下,急需一個盟友來分擔壓力。
當然了,合作方的實力也不能太強,蓋因一旦如此,他們便極有可能反客為主,成為強勢的一方,損害合作方的利益,甚至就連將合作者驅趕出去都有可能。而這,其實也是一些較為保守的貴族或教士們一直以來擔心的,擔心東岸人在站穩腳跟後,甩開葡萄牙人單幹,這都是很難說的事情。
不過在塔沃拉總督看來,東岸人大概是看不大上葡萄牙人在印度的這點小基業的,而且他們這個國家怎麽說呢,素來比較講誠信,答應的事情從來都會辦到,承諾的約定也不會隨意毀棄,讓人比較放心。另外,東岸人雖然是異教徒,但他們對待自己的仆從卻著實不錯,雖然也有壓榨之事,但絕不會毫無底線,而且時不時也會給不少好處和便利,讓人心悅誠服——好吧,塔沃拉總督也是從庫爾蘭人身上看出來的,至於這適不適用葡萄牙,誰知道呢,反正搏上一搏就是了,葡萄牙王國沒有太多選擇的餘地,在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現實威脅下,若想保住現有的一點家業的話,還是得早做決斷。
其實,在後世的歷史上,葡萄牙為了對抗荷蘭人無處不在的壓力,從一開始就引入了英格蘭人的勢力,當初查理二世覆辟後將凱瑟琳公主嫁過去“和親”就是這個思路下主導的,一方面與曾經也打打殺殺過的英國人化敵為友,一方面也是為了借助英格蘭王國這個當時歐洲唯一能在海上壓住荷蘭人的國家的力量。
不過,從當時的效果來看,確實不太理想,英國東印度公司在東方的力量不強,對葡萄牙人能夠提供的幫助有限,雙方合作之下不但在錫蘭島獲得了慘痛的失敗,就連在印度次大陸上都混得舉步維艱,很多據點被荷蘭艦隊拔出,影響力被荷蘭商人削弱,總之是慘淡得很。就連被葡萄牙人倚為大腿的英國東印度公司,當時也是靠著三次英荷戰爭,通過國家上層施加影響力,才能與荷蘭東印度公司保持了一定程度、一定時間範圍內的和平,進而賺了一些錢的。君不見,現在英格蘭人愈來愈被響水港的清國貿易所吸引麽?那邊買到的生絲、茶葉、瓷器什麽的,運回國內轉手就是大筆利潤,何必在印度洋一帶與荷蘭人大聲打死呢,值得嗎?
塔沃拉總督就通過很多渠道得知,如今英國東印度公司總部雖然仍然堅定地將印度作為日後經營的重點,但其旗下的不少代理商人卻已經收拾行囊前往東方清國那片了,這無疑進一步分薄了他們的力量,令葡萄牙人大為洩氣。
所以,他們現在急需尋找一條新的大腿,最適合的也只有東岸人了!
*****************
果阿港外海闊天空,不過南風卻起得讓人感到有些憂傷。這種天氣,實在是太適合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艦隊從錫蘭島出發,一路順風長驅直入抵達印度西海岸了。這在歷史上發生過不少次,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葡萄牙人執行的絞殺戰術的一部分,即在無法出動大量陸軍攻占葡萄牙人的果阿等堅固據點的情況下,通過商業手段讓葡萄牙人拿不到貨,使用軍事手段阻止滿載貨物的葡萄牙商船出港。這種手段,說實話其實是有點兩敗俱傷的意味在內的,你通過商業手段讓葡萄牙商人處處碰壁,難道就不要付出代價,不要消耗人情或關系嗎?要知道,那些印度人可也是狡猾得緊的,豈容你隨意擺布?此外,出動艦隊封鎖葡屬印度主要據點的港口,從裏斯本發往這些港口的葡萄牙船只是沒法進港了,這些港口內滿載貨物的商船也無法及時返回歐洲將利潤兌現了,但你荷蘭人的船只也一樣被拖在了這裏,沒法航海、沒法貿易,難道不是損失嗎?
不過,荷蘭東印度公司終究是財大氣粗之輩,他們拼著損失一些利潤,就跟你耗上了,你怎麽辦?難不成,你果阿殖民政府也有那個財力和決心來與荷蘭東印度公司對耗嗎?別開玩笑了,也沒看看那幾次荷蘭人懟上門來,果阿總督是如何委曲求全,是如何妥協退讓的!僅有的幾次戰爭,也是在實在迫不得已的情況發起的防禦性戰鬥,說起來也是慫得很,往往打到半途就因為商人們群起反對(因為商業利益損失太大)而要求盡快何談,真是沒辦法!
所以,說起來果阿殖民政府對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印象與回憶,那可當真是血淚斑斑啊!而且,你說若是自己退讓了,換來了荷蘭人諒解並簽訂較為長期的和平協議的話,那也是值得的。但問題就在於,荷蘭人不喜歡這麽做,或者他們不屑於這麽做,在將葡萄牙勢力趕出東印度群島後(連帶著西班牙人,當時兩國合並),又繼續窮追不舍,錫蘭島、馬拉巴爾海岸、科羅曼德爾海岸,一步步擠壓葡萄牙人的戰略空間,擴大自己的勢力範圍和影響力。那麽這還混個屁啊,擺明了不給人活路不是?
於是,你現在便可以理解了,葡萄牙人對於將東岸人綁上他們的戰車有多麽迫切了!在英國人三心二意的情況下,他們現在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在西南印度洋擁有穩固殖民地,海上力量不俗,且也正充滿著擴張熱情的東岸人了。這不是哪個果阿總督一時拍腦袋的決策,從連續兩任的葡萄牙、塔沃拉總督都在尋求與東岸人的合作的情況下,就可以很清晰地得出這是果阿殖民政府乃至裏斯本宮廷的意見,是屬於戰略層面的東西了。不然的話,你以為他們能那麽巴巴地盼著東岸人闖入他們的後花園麽,怎麽可能!
在碼頭官員的指引下,“伏波萬裏”號戰列艦這次沒有在外海下錨,而是選了一個良好的泊位,並在那位混血印葡人討好般的服務下停靠了下來。隨後,也不用東岸人吩咐,一隊印度人在官員的帶領下,拉著馱馬、推著小車將各種補給品送到了碼頭上,據說是總督大人免費贈送的,東岸人可以在停靠期間每日領取三百人份的食物,一切開支均由果阿國庫支付,直到他們離去。
莫烈鰻上校對此表示感謝,這令領頭的那位似乎是婆羅門階層的印度官員受寵若驚,嘴都差點笑歪了。莫烈鰻知道,婆羅門階層在果阿殖民地的地位非常高,比如,來自薩拉斯瓦特的婆羅門控制了果阿絕大部分的稅收。無論是貴族、教會還是殖民地政府的包稅合同,80%都是與這些薩拉斯瓦特婆羅門簽訂的,剩下的才是基督徒(一般是印葡人)。可以說,他們是果阿的葡萄牙統治者們最主要的管家,幫助他們打理財產,與印葡人基督徒、剎帝利階層一起控制著廣大的印度土人,讓他們更好地為來自歐洲的老爺們服務。
葡萄牙人多年來一直沒有放棄通化包括婆羅門、剎帝利及其他種姓者在內的印度教徒,但說實話只取得了一小部分成果,離成功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比如,大約在三十年前果阿總督就發布了一項“奇特的命令”,將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轉到了控制著果阿很多商業渠道的婆羅門商人。
這項命令是如何之奇特呢?其實很簡單,同時也很無恥,那就是總督授意果阿市議會上書給國王,然後國王批準後總督正式下令,要求“任何有產業的婆羅門、剎帝利或其他任何種姓等級的人,只能把女兒嫁給在葡萄牙出生的葡萄牙人,而且還必須把所有財產都留給自己的女兒。”
這種強行征用有錢的印度教徒的命令,究竟被執行得如何,莫烈鰻不清楚,但他同時也知道,肯定有相當一部分初來乍到的葡萄牙人獲得了好處。因為他們娶的印度妻子帶來了大量的嫁妝和遺產,這使得他們在經濟上迅速富裕了起來。而他們的富裕,勢必會大大增加葡萄牙統治階層的經濟實力,使得他們能夠更好地控制殖民地,這都是相輔相成的事情。此外,他們的妻子和孩子,基本上也都會成為天主教徒!這樣看來,總督當初下的命令其目的其實也不單純,不能簡單地視之為對有錢的印度走狗的洗劫或例行薅羊毛,而是還帶有擴大基督徒、消滅印度教徒的意味在內,這對於葡萄牙人在果阿的統治十分關鍵。
當然印度教徒們也不是傻瓜,他們不可能看不透葡萄牙人這道命令背後的東西。只不過因為槍桿子在別人手裏,自己的戰鬥力實在太弱的緣故,他們反抗不能罷了。當然了,沒有武力反抗,未必就沒有其他方面的反抗,比如種種不合作行為等等,這對外來的葡萄牙人來說也比較頭疼,畢竟他們還是離不開這些印度教徒的幫助的,否則怕是無法有效管理好整個殖民地。因此,莫烈鰻認為,這些印度教徒們應該是最後與自己的葡萄牙主子達成了默契,即他們出讓一部分財產作為女兒嫁妝“送”給從歐洲到來的葡萄牙人(當然也不可能什麽人都有份,至少得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然後果阿總督也不能阻止自己將其他財產給自己其他兒女。這中間肯定有一個大家都約定俗成的度的把握,只不過東岸人沒有長久在果阿生活,搞不清楚罷了,但有一點其實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葡萄牙人為了撈錢也真是夠無恥的,而他們的印度奴仆們確實也比較溫順,這更加堅定了莫烈鰻進軍印度的想法。
這樣好的奴隸、這樣肥沃的土地、這樣豐富的物產,還不得是“有德者居之”?中國雖然同樣人口眾多(但不如印度)、地大物博,還是大家祖上的老家,可卻不是那麽容易征服的。比起中國,印度應當還征服得多,成本收益比應該也會好很多。當然以東岸人此時的胃口,根本不需要多少的印度土地——當然可能也沒實力吃下多少,莫臥兒王朝還不是死人呢——僅僅一個古拉傑普特國的地方應該就會覺得頗為滿足了。
這樣說起來的話,第烏島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楔入拉傑普特地區的釘子呢。東岸人也不用太過著急,先從生意做起,哪怕依托葡萄牙人的渠道也沒關系,就先讓他們掙點前,這都無所謂的。重要的是,東岸人要花個幾年時間,慢慢建設起自己的商業渠道和人脈關系網絡,這對於以後在印度次大陸上謀取更大的利益,可謂是至關重要的先決條件。
莫烈鰻上校相信,以東岸人在印度洋的實力及影響力,只要不是得罪所有人,同時與所有敵對勢力開戰,並惡了莫臥兒王朝的話,那麽在第烏島猥瑣發育起來,難度應該不是很大。以這個為目的的話,那麽現在就是與葡萄牙人在印度建立攻守同盟的關系,又有何妨?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