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六十五章 鐵騎突出刀槍鳴(六)

關燈
曹娥江中游西岸一帶山勢嵯峨,易守難攻,如果這裏有個數千兵丁,裝備火槍、大炮,且子藥充足的話,當可給渡江的東岸人造成極大的困難。

但事實上沒有!清軍在這裏只有一個千總,麾下兵額缺損也很厲害,林林總總只有六七百人,再加上一些臨時動員起來的鄉勇,也不過千人罷了,既缺火槍、又缺火炮,如何濟得了事!因此,在驍勇的第七混成營、第十一混成營揀選出來的兩百名優等射手乘船沖到河岸附近後,只用了幾分鐘的排槍齊射,就讓這些清軍、團丁一哄而散了,輕松地像是一場武裝游行。

72噸級小火輪還送過來了兩個工程兵排,這些人在登岸後,立刻第一時間修築起了簡易的工事,防止清軍派出騎兵大隊來沖擊這兩百名當先渡河的火槍手。不過很顯然他們想多了,一直到日上三竿,足足好幾個小時過去,都沒有出現人數上百的清國騎兵。而這個時候,第十一混成營差不多已經全數登岸了,營長李之信少校正指揮部下搶占高地,搭起射擊掩體,一面防止清軍騎兵沖擊,一面掩護後續部隊登陸。

至當天夜間,第七混成營、浙江新軍第五師一部也已登陸完畢,總計約五千餘人,同時還有許多物資、彈藥和器械。第二天(6月28日),前一日臨時打制的不少木筏也被投入了使用,東岸人渡河的效率大大增加,截止當天晚些時分,已經有一萬七千餘人渡河完畢,同時最後一批火藥也已運到西岸,此時尚留在東岸的物資,就只有一些糧食了。

6月29日,休息半天後,全軍集結向北進發,直趨紹興府城而去。總指揮儒尼奧有些奇怪,為何在這渡河的兩天兩夜間,不見清軍前來騷擾?如果說第一天沒得到消息的話還情有可原,但當天中午紹興府城應該就得到消息了,如果清軍動作夠快的話,第二天下午晚些十分就可抵達東岸人的渡何處,雖然那個時候用處也已經不大了。

1680年7月1日,緩緩行進到紹興府城外數裏的東岸大軍停下了腳步,然後派出偵騎四處查探消息。而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將一路上搜羅到的人口全都抓了起來,然後用小火輪和木筏將其送到對岸,交由閔鴻貴指揮的運輸輜重、糧草和彈藥的後勤隊伍押解回寧波府,作為日後移民人口的儲備。

紹興府城是一座大縣,而且兩縣同城(會稽、山陰二縣),不但縣城占地頗廣,這人口、財富也是出了名的多。因此兩萬餘東岸大軍抵達外圍後,個個摩拳擦掌,想要將其一鼓拿下,讓大夥也發發小財,雖然之前攻打上虞縣時眾人收獲已經不小了。

不過底下人想的是怎麽發財,

作為東岸大軍的總指揮,儒尼奧中校想的卻是如何殲滅更多的清軍有生力量。雖然此時手頭只有兩萬一千人馬(留了兩千名仆從軍守衛渡口,接運補給物資),但他還是很有信心,正面對上三四萬的清軍時仍可戰而勝之,底氣就是他帶到此地的都是精銳,沒一個慫包,而且裝備精良,後勤相對充足。

但問題是東岸人在紹興府是兩眼一抹黑,特別是在這北部沿海平原,找個帶路黨都費勁,別說主動前來報告情況的了。因此,儒尼奧中校現在真的摸不清此刻紹興有多少清軍,裝備情況如何,又屯駐於何處等等,讓他很難做一個全盤的策劃。

沒奈何之下,他一面派出小股部隊(但數量不多,且嚴格限制距離,盡量不給清軍機會)去附近鄉村搜羅糧食、牲畜,減輕後方輸運糧草的壓力,同時也將遇到的所有人口通通抓走,經渡口送往曹娥江以東。就這樣搞了一天,直到7月2日中午,東岸人終於遇到了一波敵人:約兩千名騎兵。

遇到這股敵人的是第十一混成營及第七混成營各一部(這兩個營的營直屬部隊及騎兵均被抽調他處)。該部在會稽縣城以南剛剛洗劫了一支清軍的運糧隊,不但繳獲了三千餘石糧食,同時也趁機拷問出了一些有用的訊息,比如清國皇帝的弟弟、裕親王福全正駐蹕蕭山縣城,並在那兒設立了總糧臺,匯集重兵,隨時援救會稽縣城。不過,正當他們打算繼續去野外捕捉清軍,得到更多有用的消息時,突然就遇到了這支清軍馬隊。

倉促的戰鬥很快就打響了。在發射出了槍膛內已經準備好的一發彈藥後,兩個營的步兵快速上前,在大約五百米的距離上就開始射擊,速率還不慢,至少一分鐘兩發的射速維持住不成問題——雖然這個距離上槍彈的威力已經較小了,準頭也非常差,但依然給散得較開的清軍造成了很大的困擾。

炮兵這個時候也已經來不及架設大炮了,紛紛與輜重連的弟兄們一起,盡可能將更多的障礙物堆到陣前,給沖過來的清軍馬隊制造麻煩。指揮戰鬥的李之信少校略微有些緊張,但依然清晰、準確地下達了命令,與他和他的直屬部下們相比,在遠東征戰了好幾年的第七混成營倒頗有些從容不迫之感,軍官們自如地下著口令,鼓號手雖然臉色蒼白,鼓點聲卻沒怎麽亂,這令李之信少校略略有些感慨:戰爭真是鍛煉人哪!

五百米的射擊距離是可怕的,因為還沒進入清軍騎兵沖鋒距離呢,這就倒下好多了,清軍一下子陷入了混亂之中。不過似乎帶隊的軍官威望比較足,他制止了混亂,然後挑了一名將官,讓其帶著數百名騎兵一馬當先開始提速,打算沖一波試試。而他本人,則將剩下的馬隊分成兩撥,從兩翼繞行突擊,看看能不能讓東岸人的陣腳松動,如果可以的話,那真是中大獎了,如果不行,但自然灰頭土臉退去不提。

射擊在繼續。清軍的騎兵提速較慢,因為不斷有人中槍倒下,這造成了不小的混亂。與此同時,東岸人今天在這麽遠的距離上就進行射擊也極大震撼了他們的內心,許多人現在還處於一種頭腦發白的懵逼狀態,以前隱約聽說藍衣賊的火銃手犀利無比,一直沒個直觀印象,今天算是見識了,這使得一些人下意識放慢了手腳動作,以讓自己能夠處在相對後一點的位置上。

東岸步兵的射擊仍在繼續,軍官的口令聲已經聽不見了,就連他們吹的銅哨聲漸漸也被淹沒在了爆豆般的槍聲中。而隨著他們的努力,正面清軍騎兵不斷有人倒下,然後速度始終提不起來,然後繼續被排槍射擊,如此惡性循環。

這種程度的殺傷令清軍上下有些膽寒。漸漸的,一些人開始撥轉馬頭離去,而他們的行動又帶動了更多的人效仿,於是正面清軍這波攻勢還未開始就陷入了崩潰之中。當他們最終沖到一百多米速度沖刺的距離時,已經只有寥寥數十騎還在努力,其餘人不是戰死就是向後潰逃了,讓人看得目瞪口呆。

而正面的騎兵潰逃,迂回兩翼的清軍騎兵一部進行試探性攻擊,但尚未靠近就被一頓排槍擊退,死傷了數十騎,而另一部壓根連嘗試都沒嘗試,就遠遠地觀望了下,然後便遁走了,可見戰鬥意志之低下。

看到三路清軍都撤到遠處後,李之信心頭的那塊大石頭終於可以放下了。雖然在本土帶隊征討過多次土人,但那種規模和烈度的戰鬥,如何能比得上眼前這種真刀真槍的廝殺!他估摸著,剛才這短短幾分鐘的戰鬥,他的部下基本保持了一分鐘兩發的射速,發揮出了正常水平。而對面的三路清軍,死傷當以正面一路最為慘重,估計先後躺下了三四百騎,可謂是大傷筋骨。左右兩翼的清軍死傷不重,左翼大概躺下了七八十騎的樣子,右翼因為放棄進攻,只有十來個倒黴鬼做了東岸人的槍下亡魂——三路加起來超過了四百騎兵陣亡,結果連東岸官兵的臉都沒看清,就被打了個落花流水,滿蒙鐵騎縱橫多年,不是沒有敗過,但敗得如此之離奇、如此之難堪的,還是頭一回呢。

剩下的一千多騎清軍此時士氣低落,也不敢再停留了,稍稍整理了下隊形後,一溜煙地撤向了西面,連陣亡者的屍體也沒法收取。

不過也幸虧他們跑得快,在他們走後不過半個多小時,千餘名東岸騎兵也騎著黑水大馬趕來了戰場。在看到滿地倒斃的清軍屍體及戰馬後,他們也是張大了嘴巴,有些吃驚。接下來也沒什麽可說的了,李之信讓騎兵兄弟們幫忙警戒,然後招呼大夥拿刀砍下陣亡的清軍騎兵腦袋,打算拿刀會稽縣城下打擊敵軍士氣,當然倒斃或受傷的戰馬也不放過了,通通就地宰殺,充作軍糧,以減輕後勤部隊的運輸壓力。

而兩支藍衣軍的遭遇也不是孤例。事實上散出去的其他一些部隊也受到了輕重不一的攻擊,多數是清軍騎兵,既有滿蒙鐵騎,也有漢軍騎兵,東岸方有的勝利,有的失利,但總體死傷不大,還可以接受。而且,清軍這半個月來也不知道在幹什麽,堅壁清野的工作也沒做好,以至於東岸人在野外搜集到了不少糧食,可見他們作戰思想的混亂,到現在連到底是戰事守都猶猶豫豫的,那還打個屁!

而既然清軍如此示弱,那麽東岸人就也不客氣了。7月5日,全軍繞過會稽/山陰縣不打,迅速向北發展,直撲人煙稠密的北部沿海平原。而就在東岸兩萬大軍渡過運河的時候,清國的裕親王福全仍在蕭山縣磨蹭,手頭湊到的三四萬大軍也不敢前出,只能繼續與紹興府城保持著一定限度的聯系,順便偷雞往裏面輸送一批補給,幾乎將兩座連在一起的縣城倉庫都塞滿了,保守的態度展露無遺。

7月8日,東岸大軍攻破三江所,斃傷俘清軍千餘人,然後又揮兵向北,經過一晝夜的激烈戰鬥,於7月10日晨攻破了位於曹娥江左岸的炮臺要塞,斃傷俘清軍兩千餘人,同時將所有海防重炮全部炸毀。隨後,早就等候多時的海軍艦船一擁而上,開始了清理河口木樁的行動。相信用不了多久,這些令人討厭的障礙物就可全部清除,然後整條大江就將成為東岸人的交通幹道和天然防線。

接下來整整十天時間,東岸大軍就一直在會稽縣境內(北部沿海平原)活動。紹興府古來繁華,沿海平原尤甚,因此東岸人搜刮下來,所獲良多,不但錢糧足多豐裕,就連人口也超過了六萬。如果再算上之前一系列作戰時撈到的人口的話,此番攻打紹興府,被東岸大軍擄走的人口總計已經超過了十五萬,這還是沒算上餘姚縣人口及儒尼奧中校及時下令停止擄掠上虞縣的結果呢,不然可能還要更多。畢竟鄞縣的馬隊長已經派人過來打招呼了,新昌、嵊縣(新昌縣的人口早就被搬運一空,嵊縣也所剩不多)、上虞、餘姚日後可能都要當做自家地盤來經營,你把錢糧人口都搶光了,馬隊長日後讓誰來種地、誰來織布、誰讓捕魚?

而在北部寧紹平原活動了十天後,東岸人又匯集了之前守渡口的人馬,然後全軍約二萬人——頂著炎炎夏日征戰日久,不但多有戰損,軍中亦是疫病流行,至今已減員五千餘人——繼續西進,一邊搜羅向西逃難的會稽、山陰兩縣百姓,一邊威逼蕭山縣的清軍。至於看守紹興府城萬餘清軍的重任,則臨時交給了從新昌縣趕來的仆從軍第十二師胡興邦部及從餘姚縣趕來的第三師孫守正部(餘姚縣目前為籌建中的浙江新軍第五師控制,至此,寧波境內已經唱了空城計),諒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

7月24日,大軍抵達蕭山縣城外。儒尼奧派仆從軍一部試著攻了一下,發現清軍炮灰猛烈,兵力亦很厚實,傷亡了數百人後便退了下來。隨後,不甘心的他派軍士們在縣城高呼“敢戰否?”,結果清軍繼續裝聾作啞,只遠遠發射一些火炮作為回應。

無奈之下,東岸人只能縱兵在蕭山縣四野劫掠了一番,撈了一些財貨人丁後,便交替掩護,徐徐退去了。這一場,至今已經打了差不多兩個月,人員因為各種原因傷亡了五六千,負責後勤運輸的五萬民夫更是累到吐血,病倒的亦是不下五千,寧波積存的各類物資也一掃而空。至此,東岸大軍兵鋒已鈍,於7月底緩緩撤到了曹娥江邊,然後分批渡河,返回上虞縣境內休整,這令清軍很是松了一口氣,同時也是欲哭無淚——這損失也太大了!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