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山東大旱(十九)
關燈
小
中
大
“遼海已經大面積封凍,鴨綠江更是早不能通行,這丹東一帶的消息,可就只能靠朝鮮輾轉傳遞了,費時費力啊。”梁向儉將一份文件丟在了辦公桌上,然後使勁揉了揉臉,用一副疲倦的語氣說道:“去年決議去丹東屯墾,而今大半年過去了,惶惶然已有四萬五千餘山東西四府災民前往該縣安居。為此,朝鮮王國君臣出力甚大,大半年來的各種糧食、種子、衣物、牲畜什麽的幾乎全賴他們了,就連鐵器和建材都有相當部分由朝鮮人供應,這花費委實不能算不大!另外,朝鮮禦營廳大將姜有道率軍三千渡河增援我丹東縣側翼,警戒寬甸等方向的清軍,雖然其戰力極為可疑,面對小股突襲而來的清軍也手忙腳亂的,但多少也能發揮一些作用不是,更何況他們的一應糧餉開支全由鴨綠江對岸的朝鮮地方官府負責,不用我們花錢,作用還是挺大的啊。俗話說,打一下臉還得給顆甜棗吃,老使喚人做事不能不給好處,這對朝政策,下一步該是個什麽章程?”
話說此番山東的持續旱災已經延續了兩年多時間,大量西四府的災民通過各種途徑跑到了東岸人這邊,為了安置他們並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登萊開拓隊方面安排了至少八萬人到濟州島、釜山港、元山津、丹東等地。
其中,濟州島、釜山、元山三地承擔了至少四萬多人的安置任務,壓力無疑是極大的。不過,黃衣賊既然頂著個“賊”的名號,那豈是浪得虛名的,梁向儉梁某人就公然下令,將絕大部分口糧集中於濟州島,供應安置在島上的災民(大約一萬五千人)就食、墾殖;另外,那三萬人左右就集中安置在釜山、元山兩地,糧食自然是不夠吃的,但沒關系,可以先向周邊的朝鮮州縣“借”嘛!誰沒個急難之處呢,朝鮮王國百姓素來知書達理,以道德文章治天下,又怎麽可能看著東岸災民沒吃的而無動於衷呢?說不得,自己有一口吃的也給災民一口吃的,而且咱主動送上門,免了東國天兵上門自取的奔波,這是何等的高風亮節!
好吧,以上全是扯淡!真實情況就是東岸人的糧食儲備真的十分緊張,登萊開拓隊隊長梁向儉在部下的建議下,將大量山東災民安置到了濟州、釜山、元山等地就食,其實說白了就是吃朝鮮人的“大戶”去,節省自家的糧食消耗——當然這個人數是經過嚴格估算的,以免讓朝鮮人覺得負擔過重而無法承受,雖然目前這個負擔其實已經很重了。
不過,上述三地經過多年開發,目前人口已然不少,可供開墾的荒地其實已經不多,這就註定了超過一半的山東災民待在這些地方其實也無地可種,因此只能修修房屋、公路、碼頭、城寨等基礎設施了——濟州島上的災民可能還可以幫著放放牧,處理下皮革、羊毛、牛角、牛筋等戰略物資,但多的卻也沒什麽了。
另外,隨著去年數批移民的到來,新成立沒多久的丹東縣一躍成了登萊開拓隊轄下最大的新辟墾殖縣,足足四萬五千名山東災民湧入了這個鴨綠江右岸的蠻荒之地,除一開始從煙臺等地輸送了一批糧食、牲畜和種子外,後面就全是吃朝鮮人的、用朝鮮人的了,讓義州等地的李朝官民們是壓力山大。畢竟,朝鮮北部地區素來就是山多地少的貧瘠之所,糧食產出本來就很有限,結果卻還不得不竭力鴨綠江對岸的東岸人開荒,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梁向儉甚至都隱隱聽說,承擔主要糧食供應任務的朝鮮平安道、黃海道因為征收、轉運糧食的痛苦(朝鮮地方官吏借機盤剝、貪汙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民間反東情緒日益滋長,醜化、咒罵東岸人的民謠怕不是得有幾十首,由此可見朝鮮人民對背在身上的這座大山的厭惡之情!
朝鮮人如何想,若是換個強硬、刻薄的人在此,可能都懶得理會,只會一味勒索、敲詐,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至於朝鮮普通百姓的死活,那關我屁事?不過,誰讓梁向儉梁隊長是個宅心仁厚的“君子”呢,他覺得這麽多年來——尤其是近兩年——遠東三大藩鎮已經趴朝鮮人身上吸了太多的血了,這個時候必須得緩一緩,不能一味往死裏壓榨,因此這才想要給他們點“好處”,以安撫下朝鮮王國上下的怨氣。
“現在的朝鮮國主叫李棩,嗯,原本不是儲君,也沒什麽大志。這種人好,好哇!”老實說,梁向儉是不認得這個字的,因此文件上還有他用筆標註的拼音,只聽他說道:“小廖,你難得來一次山東,怎麽樣,幫我合計合計?”
“呵呵,朝鮮那邊的事情,我平日裏接觸得比較少,因為離得實在太遠了。不過這會伯力縣設立後,隨著滿清實力在外東北的逐步退卻,我黑水開拓隊也要開始逐步沿烏蘇裏江向南推進。這樣的話,也許沒多少年就要和朝鮮人的勢力範圍接壤了,因此之前我也小小地研究過這個國家……”一身戎裝的廖逍遙坐在梁向儉身側的沙發椅上,微笑著說道。
廖逍遙剛才提到過的伯力縣是去年下半年新成立的,下轄伯力鎮、天會鄉(位於後世俄羅斯霍爾城附近)、羅峰鄉(位於後世俄羅斯斯米多維奇小鎮附近),以及玲瓏鄉(位於後世俄羅斯維亞澤姆斯基城附近),一共四個定居點,大概統轄著番漢民眾六千多人的樣子——當然這僅僅是在冊,相信在伯力縣遼闊的縣域內還有著為數很多的、沒有納入縣政府統計之中的部落民,不過這就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工作,需要長期艱苦的歸化。
而伯力縣設立後,東岸人也將正式溯烏蘇裏江而上,侵入到更上游的地區,搜羅、歸化土人的同時,徹底將這一大片富饒的土地給攥在手中。不要小看這部分土地,歷史上沙俄就非常看重這片鄰近日本海的廣大平原,主要還是因為其上人口較多、物產亦相對豐富一些,殖民起來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當然這最後一條對東岸人無效,他們最看重的,還是將黑水開拓隊的地盤、力量搞得更大一些,為以後萬一的萬一做好打算。
要知道,隨著東岸人在丹東縣開始紮根墾殖,在遼東本就力量頗嫌不足的滿清朝廷,終於放棄了在外東北地區與東岸人爭雄的打算。他們擔心,如果將過多的力量投放到黑龍江流域的話,將沒有足夠的力量在遼東抵擋黃衣賊的入侵與蠶食。相比起堪稱苦寒之地的黑龍江兩岸來說,人口較稠密、較富庶的遼東才是滿清更看重的,雖然他們的根本已經差不多都轉移到關內北京一帶了。
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滿清與東岸人在黑龍江流域可謂是一擴張、一收縮,幾乎就是同時的,即滿清放棄了對黑龍江流域施加影響力的機會,抽調精銳主力撤回遼東與東岸人廝鬥。反正當地的那些土著們這些年來也不怎麽買滿清的賬了,被東岸與俄國滲透得厲害,那麽這次幹脆撤出北滿,專心守住南滿,這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最合適的戰略抉擇。
而滿清撤走了——雖然在寧古塔城還留了些釘子,但被徹底擠走也是早晚的事情,一如當年的三姓副都統轄區一樣,一仗沒打,逼得你待不下去——東岸人自然不會放過鯨吞其留下的勢力真空的大好時機。因此你便看到了,伯力縣在滿清撤出部分兵力、放棄了一些地盤、內遷了許多部落民之後,終於設立了起來,而且從其縣域範圍來看,還有順著烏蘇裏江向南前進,將觸手最終伸到後世的興凱湖、海參崴一帶,這就差不多與朝鮮王國的鹹鏡道接壤了,因此這才有了廖逍遙剛才“研究朝鮮王國”的說法,畢竟業務需要嘛。
“朝鮮這個國家,畏威而不懷德,見小利而王大義、幹大事呢又惜身。”廖逍遙稍稍組織了下語言,開口說道:“比如元末時這個國家就趁機擴張領土,將國境線推到了鴨綠江沿岸,然後還一度準備北伐遼東,結果卻又怕事得很,最後弄了個改朝換代,讓人啼笑皆非。這種搞笑國家,按我的看法,不必過多看重,以力淩之即可,撐死了我們掌握好度,不要讓其承受不了而拼死一搏。”
“當然這個可能性很低。”廖逍遙又補充道,“當年黃臺吉進攻朝鮮,將他們逼成什麽樣了,要的條件那是多麽苛刻,這幫慫人不還是答應了,所以他們的底線低得很,死命壓榨就是。”
梁向儉一聽臉上頓時有些無奈,說道:“小廖,我找你來是看看怎樣才能更好地把朝鮮整合進我們在遠東的這個經濟體系的,也只有用利益將其綁上我們的戰車,這樣才最可靠。像你說的什麽用武力威脅,這當然有效,但真的比經濟整合後我們得到的要多嗎?”
“那就給東岸朝鮮公司更大的權力,讓他們更深入到朝鮮的經濟活動中去。朝鮮的藥材、糧食、鐵料、蜂蜜、果蔬之類的商品,不一直是我們收購的重點麽?”廖逍遙說道,“我們現在就是要他們可勁地擴大這些商品的產出數量,然後向我們出口,換取我們手頭的其他商品。我們定位的角色,應該是如同荷蘭人那樣的貿易中間商,我們就將這日本海、遼海當做我們的波羅的海、北海。為此,我覺得倒是可以將大泊植物園或其他地方馴化、培育了這麽多年的作物種子出售一些給朝鮮王國,幫助他們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對我們自己也是有著極大的好處的。另外,黑水縣現在的工業基礎也還算可以了,雖然無法與本土相比,但一些簡單的水力機械、腳踏機械、畜力機械還是能夠制造出來的。這些,都可以嘗試出口到朝鮮,尤其是那些礦山用的水力破碎錘、畜力抽水機、滑輪提箱等各種機器,制作並不覆雜,也不要求精密,最適合出口至朝鮮。畢竟,他們的鐵礦產量提高了,黑水縣每年才能進口到更多的鐵料,才能制造出更多的機器、武器、農具、工具和其他一些東西,這都是發展生產力所必不可少的。”
梁向儉聞言微微笑了笑,廖逍遙的想法與自己還是不謀而合的。其實,這次要是朝鮮的生產力水平較高,糧食儲備豐富,平安、黃海、慶尚、鹹鏡諸道又何至於為了征“東餉”、“東糧”而搞得這麽狼狽?再說了,朝鮮王國未來也是東岸在遠東的重要支點,其發展好了,對東岸共和國的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
1667年1月1日,在確定了未來的對朝政策後,梁向儉又乘船去了一次蝦夷地,視察下魏博秋在那邊搞得如何。結果還算馬馬虎虎,安置過去的近三萬山東災民被安置得井井有條,淮安府移民留下的集體農莊和農場、這次新開辟的農場,去年已經收獲了一季黑麥了,產量還算可以,至少能夠自己解決很大一部分糧食消耗了。
當然梁向儉不知道的是,若不是魏博秋父子及其心腹不斷地往北美偷運人口、物資和機器的話,蝦夷地的發展可能還要更快——魏氏一手建立的北美民主自由聯邦,其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一萬,且已經控制了希望島(溫哥華島)全島,並在後世的溫哥華市、西雅圖市的原址附近各修建了一個據點,算是正式邁上了進占大陸的第一步。至於這個小小的國家未來會發展的哪一步,這就不是我們所能知曉的了。
匆匆視察完蝦夷地島後,梁向儉又乘坐“尼布楚”號武裝運輸艦南下寧波。最近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那兒開了一個代表處,專司負責與包括臺灣銀行在內的東岸商社、機構聯系,他想趁著難得的好機會,與荷蘭人敲定一些商業上的事務。要知道,現在英荷戰爭可是越打越熱鬧了呢,機不可失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話說此番山東的持續旱災已經延續了兩年多時間,大量西四府的災民通過各種途徑跑到了東岸人這邊,為了安置他們並積極開展生產自救,登萊開拓隊方面安排了至少八萬人到濟州島、釜山港、元山津、丹東等地。
其中,濟州島、釜山、元山三地承擔了至少四萬多人的安置任務,壓力無疑是極大的。不過,黃衣賊既然頂著個“賊”的名號,那豈是浪得虛名的,梁向儉梁某人就公然下令,將絕大部分口糧集中於濟州島,供應安置在島上的災民(大約一萬五千人)就食、墾殖;另外,那三萬人左右就集中安置在釜山、元山兩地,糧食自然是不夠吃的,但沒關系,可以先向周邊的朝鮮州縣“借”嘛!誰沒個急難之處呢,朝鮮王國百姓素來知書達理,以道德文章治天下,又怎麽可能看著東岸災民沒吃的而無動於衷呢?說不得,自己有一口吃的也給災民一口吃的,而且咱主動送上門,免了東國天兵上門自取的奔波,這是何等的高風亮節!
好吧,以上全是扯淡!真實情況就是東岸人的糧食儲備真的十分緊張,登萊開拓隊隊長梁向儉在部下的建議下,將大量山東災民安置到了濟州、釜山、元山等地就食,其實說白了就是吃朝鮮人的“大戶”去,節省自家的糧食消耗——當然這個人數是經過嚴格估算的,以免讓朝鮮人覺得負擔過重而無法承受,雖然目前這個負擔其實已經很重了。
不過,上述三地經過多年開發,目前人口已然不少,可供開墾的荒地其實已經不多,這就註定了超過一半的山東災民待在這些地方其實也無地可種,因此只能修修房屋、公路、碼頭、城寨等基礎設施了——濟州島上的災民可能還可以幫著放放牧,處理下皮革、羊毛、牛角、牛筋等戰略物資,但多的卻也沒什麽了。
另外,隨著去年數批移民的到來,新成立沒多久的丹東縣一躍成了登萊開拓隊轄下最大的新辟墾殖縣,足足四萬五千名山東災民湧入了這個鴨綠江右岸的蠻荒之地,除一開始從煙臺等地輸送了一批糧食、牲畜和種子外,後面就全是吃朝鮮人的、用朝鮮人的了,讓義州等地的李朝官民們是壓力山大。畢竟,朝鮮北部地區素來就是山多地少的貧瘠之所,糧食產出本來就很有限,結果卻還不得不竭力鴨綠江對岸的東岸人開荒,這讓他們情何以堪!
梁向儉甚至都隱隱聽說,承擔主要糧食供應任務的朝鮮平安道、黃海道因為征收、轉運糧食的痛苦(朝鮮地方官吏借機盤剝、貪汙也是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民間反東情緒日益滋長,醜化、咒罵東岸人的民謠怕不是得有幾十首,由此可見朝鮮人民對背在身上的這座大山的厭惡之情!
朝鮮人如何想,若是換個強硬、刻薄的人在此,可能都懶得理會,只會一味勒索、敲詐,以達到自己的目的。至於朝鮮普通百姓的死活,那關我屁事?不過,誰讓梁向儉梁隊長是個宅心仁厚的“君子”呢,他覺得這麽多年來——尤其是近兩年——遠東三大藩鎮已經趴朝鮮人身上吸了太多的血了,這個時候必須得緩一緩,不能一味往死裏壓榨,因此這才想要給他們點“好處”,以安撫下朝鮮王國上下的怨氣。
“現在的朝鮮國主叫李棩,嗯,原本不是儲君,也沒什麽大志。這種人好,好哇!”老實說,梁向儉是不認得這個字的,因此文件上還有他用筆標註的拼音,只聽他說道:“小廖,你難得來一次山東,怎麽樣,幫我合計合計?”
“呵呵,朝鮮那邊的事情,我平日裏接觸得比較少,因為離得實在太遠了。不過這會伯力縣設立後,隨著滿清實力在外東北的逐步退卻,我黑水開拓隊也要開始逐步沿烏蘇裏江向南推進。這樣的話,也許沒多少年就要和朝鮮人的勢力範圍接壤了,因此之前我也小小地研究過這個國家……”一身戎裝的廖逍遙坐在梁向儉身側的沙發椅上,微笑著說道。
廖逍遙剛才提到過的伯力縣是去年下半年新成立的,下轄伯力鎮、天會鄉(位於後世俄羅斯霍爾城附近)、羅峰鄉(位於後世俄羅斯斯米多維奇小鎮附近),以及玲瓏鄉(位於後世俄羅斯維亞澤姆斯基城附近),一共四個定居點,大概統轄著番漢民眾六千多人的樣子——當然這僅僅是在冊,相信在伯力縣遼闊的縣域內還有著為數很多的、沒有納入縣政府統計之中的部落民,不過這就不是一時半刻能完成的工作,需要長期艱苦的歸化。
而伯力縣設立後,東岸人也將正式溯烏蘇裏江而上,侵入到更上游的地區,搜羅、歸化土人的同時,徹底將這一大片富饒的土地給攥在手中。不要小看這部分土地,歷史上沙俄就非常看重這片鄰近日本海的廣大平原,主要還是因為其上人口較多、物產亦相對豐富一些,殖民起來能夠有效降低成本,當然這最後一條對東岸人無效,他們最看重的,還是將黑水開拓隊的地盤、力量搞得更大一些,為以後萬一的萬一做好打算。
要知道,隨著東岸人在丹東縣開始紮根墾殖,在遼東本就力量頗嫌不足的滿清朝廷,終於放棄了在外東北地區與東岸人爭雄的打算。他們擔心,如果將過多的力量投放到黑龍江流域的話,將沒有足夠的力量在遼東抵擋黃衣賊的入侵與蠶食。相比起堪稱苦寒之地的黑龍江兩岸來說,人口較稠密、較富庶的遼東才是滿清更看重的,雖然他們的根本已經差不多都轉移到關內北京一帶了。
也正是基於這種考慮,滿清與東岸人在黑龍江流域可謂是一擴張、一收縮,幾乎就是同時的,即滿清放棄了對黑龍江流域施加影響力的機會,抽調精銳主力撤回遼東與東岸人廝鬥。反正當地的那些土著們這些年來也不怎麽買滿清的賬了,被東岸與俄國滲透得厲害,那麽這次幹脆撤出北滿,專心守住南滿,這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最合適的戰略抉擇。
而滿清撤走了——雖然在寧古塔城還留了些釘子,但被徹底擠走也是早晚的事情,一如當年的三姓副都統轄區一樣,一仗沒打,逼得你待不下去——東岸人自然不會放過鯨吞其留下的勢力真空的大好時機。因此你便看到了,伯力縣在滿清撤出部分兵力、放棄了一些地盤、內遷了許多部落民之後,終於設立了起來,而且從其縣域範圍來看,還有順著烏蘇裏江向南前進,將觸手最終伸到後世的興凱湖、海參崴一帶,這就差不多與朝鮮王國的鹹鏡道接壤了,因此這才有了廖逍遙剛才“研究朝鮮王國”的說法,畢竟業務需要嘛。
“朝鮮這個國家,畏威而不懷德,見小利而王大義、幹大事呢又惜身。”廖逍遙稍稍組織了下語言,開口說道:“比如元末時這個國家就趁機擴張領土,將國境線推到了鴨綠江沿岸,然後還一度準備北伐遼東,結果卻又怕事得很,最後弄了個改朝換代,讓人啼笑皆非。這種搞笑國家,按我的看法,不必過多看重,以力淩之即可,撐死了我們掌握好度,不要讓其承受不了而拼死一搏。”
“當然這個可能性很低。”廖逍遙又補充道,“當年黃臺吉進攻朝鮮,將他們逼成什麽樣了,要的條件那是多麽苛刻,這幫慫人不還是答應了,所以他們的底線低得很,死命壓榨就是。”
梁向儉一聽臉上頓時有些無奈,說道:“小廖,我找你來是看看怎樣才能更好地把朝鮮整合進我們在遠東的這個經濟體系的,也只有用利益將其綁上我們的戰車,這樣才最可靠。像你說的什麽用武力威脅,這當然有效,但真的比經濟整合後我們得到的要多嗎?”
“那就給東岸朝鮮公司更大的權力,讓他們更深入到朝鮮的經濟活動中去。朝鮮的藥材、糧食、鐵料、蜂蜜、果蔬之類的商品,不一直是我們收購的重點麽?”廖逍遙說道,“我們現在就是要他們可勁地擴大這些商品的產出數量,然後向我們出口,換取我們手頭的其他商品。我們定位的角色,應該是如同荷蘭人那樣的貿易中間商,我們就將這日本海、遼海當做我們的波羅的海、北海。為此,我覺得倒是可以將大泊植物園或其他地方馴化、培育了這麽多年的作物種子出售一些給朝鮮王國,幫助他們提高農作物的產量,這對我們自己也是有著極大的好處的。另外,黑水縣現在的工業基礎也還算可以了,雖然無法與本土相比,但一些簡單的水力機械、腳踏機械、畜力機械還是能夠制造出來的。這些,都可以嘗試出口到朝鮮,尤其是那些礦山用的水力破碎錘、畜力抽水機、滑輪提箱等各種機器,制作並不覆雜,也不要求精密,最適合出口至朝鮮。畢竟,他們的鐵礦產量提高了,黑水縣每年才能進口到更多的鐵料,才能制造出更多的機器、武器、農具、工具和其他一些東西,這都是發展生產力所必不可少的。”
梁向儉聞言微微笑了笑,廖逍遙的想法與自己還是不謀而合的。其實,這次要是朝鮮的生產力水平較高,糧食儲備豐富,平安、黃海、慶尚、鹹鏡諸道又何至於為了征“東餉”、“東糧”而搞得這麽狼狽?再說了,朝鮮王國未來也是東岸在遠東的重要支點,其發展好了,對東岸共和國的好處也是不言而喻的。
1667年1月1日,在確定了未來的對朝政策後,梁向儉又乘船去了一次蝦夷地,視察下魏博秋在那邊搞得如何。結果還算馬馬虎虎,安置過去的近三萬山東災民被安置得井井有條,淮安府移民留下的集體農莊和農場、這次新開辟的農場,去年已經收獲了一季黑麥了,產量還算可以,至少能夠自己解決很大一部分糧食消耗了。
當然梁向儉不知道的是,若不是魏博秋父子及其心腹不斷地往北美偷運人口、物資和機器的話,蝦夷地的發展可能還要更快——魏氏一手建立的北美民主自由聯邦,其總人口已經突破了一萬,且已經控制了希望島(溫哥華島)全島,並在後世的溫哥華市、西雅圖市的原址附近各修建了一個據點,算是正式邁上了進占大陸的第一步。至於這個小小的國家未來會發展的哪一步,這就不是我們所能知曉的了。
匆匆視察完蝦夷地島後,梁向儉又乘坐“尼布楚”號武裝運輸艦南下寧波。最近荷蘭東印度公司在那兒開了一個代表處,專司負責與包括臺灣銀行在內的東岸商社、機構聯系,他想趁著難得的好機會,與荷蘭人敲定一些商業上的事務。要知道,現在英荷戰爭可是越打越熱鬧了呢,機不可失啊!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