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百九十七章 烏江之畔(十)

關燈
1654年8月10日,大雨。~,

東岸大草原上的冬季降水也是不少的,這令東湖上的水陡然漲了起來。不過在附近屯墾的拓荒者們並不如何擔心,因為這個湖實在太小了(面積不過0.3平方公裏),儲水量也更是有限但無論如何,這仍然極大地方便了周圍居民們的生活,他們的日常生活生產用水目前幾乎全出自於此。

這個定居點目前約有兩千居民,泰半來自大明萊州府,位於魚兒鄉以東不到30公裏的蒂姆伯湖畔(即東湖,tim波 ke),名曰東湖鄉。與這個定居點同時建立的,還有位於其東北方的荒甸鄉(後世彼得拉斯.科洛拉達斯小鎮,以多荒草甸子而聞名)、癩子鄉(後世阿爾戈塔小鎮,周圍到處是左一塊、右一塊不成片的林子,形似草原上的“癩子”一樣,故得名)、官庫鄉(位於後世洛倫索黑雷斯小鎮以西的大克瓜伊河畔,烏江地區行署在此修建了一個規模中等糧庫及內河碼頭,並派人在周圍屯墾,故得名)三個定居點。

這四個定居點各有一到兩千名定居者,它們與已經設立不短時間的魚兒鄉、富國港、青村鄉統合在一起,便是未來富國縣的基本縣域了很顯然,這又是烏江地區的一個地域廣闊的大縣,對於烏江地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東湖湖畔有著大片原生的棕櫚樹,這種樹一般只生長在東岸大草原的西部和南部部分地區,是東岸大草原上相當常見的一種樹。此外。離湖稍遠的地方還有一些孤生的樹商陸。這種高度在15-18米之間的軟木樹四季常青。是河、湖邊最常見的樹木,雖然經濟價值不是很大,但卻是當地居民們最喜歡的樹木之一某位來自大明的落第秀才為其枝頭怒放的白花所吸引,還曾經為此賦詩一首。

東湖鄉既然是新設立的定居點,那麽困擾其的最大問題自然是人口的不足了。兩千居民聽起來不少,但真要搞起建設來,那還真不夠看。特別是烏江地區行署要求改善各定居點之間的交通條件目前的東岸大草原降水較多,導致雨後的土地極為泥濘。沼澤、水坑也為數不少,交通條件非常令人頭疼之後,各鄉鎮甚至各村,都面臨著一定程度的勞動力短缺狀況:平整土地要人、修房子要人、修水庫要人、修路要人,還有沒玩沒了的民兵軍事訓練,簡直要榨幹新移民們的每一分精力。

好在國家開拓總局和交通部也不是沒註意到它們這些新設城鎮的困難,因此他們抽出了寶貴的資金和人力,承攬了部分鄉鎮間的公路建設,而他們所修建的道路,自然被稱做“國道”了。

說實話。國道的概念也剛剛在東岸正式提起沒多久,在以前。中央、地區、縣、鄉各修各路(甚至就連村都修了泥土路),型制不一、標準各異,雖然解決了很大程度的交通問題,但就管理層面來說無疑是極為混亂的。有錢、有人(人多意味著可以征發徭役修路)的地方,修的公路還算不錯但也只是相對的;可在沒錢又沒人的地方,道路就很爛了,一般是粘土或細砂礫構築而成,在雨季的時候(東岸幾乎全年都有雨),路面泥濘不堪,真是連馬車的車軸都能沒過;而到了幹燥期,則又塵土飛揚,路面上的車轍印(往往有幾十厘米深)又多,經常損壞車輛,大大降低交通效率。

東湖鄉這些地方就是如此,冬季雨雪交替、連綿不絕,給道路交通造成了極大的阻礙。海船載運的大批物資在抵達富國港後,只能通過馬車運往東面的各新設鄉鎮,這自然極其依賴當地的交通條件。

正也因為如此,國家開拓總局土木建設處、道路處和交通部的一些技術人員們通力合作,開始在東湖鄉到富國港之間建設起了一條高標準國道。說到這裏不得不提一下,東岸的國道目前共分三個標準,即一等國道、二等國道和三等國道。

其中一等國道通常是指連接首都與主要城市、港口間的道路及國防專用線,路寬7米;二等國道連接各縣城,以及主要鄉鎮或車站所在地的鄉鎮的道路,路寬6米;三等國道是指連接各普通定居點之間的道路,路寬沒有明確規定,以當地原有道路寬度為準(若無,則在修路時依照實際情況酌情修建)。

很顯然,從東湖鄉往富國港之間的道路屬於三等國道,全長約不到30公裏,中途將跨越多條河流、小溪(意味著要建造橋梁),造價也是相當不小的,估計不下4萬元,目前已經處於建造過程之中。

這種路采用的是交通部新下發的建造標準,以寬6米的二等國道為例,路的兩側分別還有2.5米寬的路基道,以備將來拓寬之用;路基道外側設邊溝,最外層將栽植林蔭樹,間距10米,為的是明確公路用地界限及增添道路美感。車道路面橫斷坡度為7%,本著節省建設費用的原則,兩側備用路基、邊溝等設施在積土高的地方可省略。

而由於烏江地區行署財政的不甚寬裕,東湖鄉的人口也不多(這意味著勞動力相對較少),因此這條三等國道就不像富庶地區(如北方重鎮平安縣)那樣使用單層/多層瀝青路面這種路面造價昂貴,單層每平米造價2.72元,多層更是要3.8元,即便是平安縣也造不了太多,就這還是得了焦化廠出產部分瀝青的便宜的緣故呢,別的縣可沒這條件而是使用了較為普通的砂土/碎石路面,使用這種路面,如果不算橋梁等建設費用較高的設施外,每平米的造價當可控制在1元出頭,還是能夠承受的。

在這條三等國道修通後,烏江地區行署也將仿東部沿海地區的例子,在各個定居點之間設立長途四輪馬車客/貨運業務,畢竟鐵路線造價高昂,不可能覆蓋住所有地區,因此民間大多數的交通運輸,還是要靠公路來完成特別是東岸大草原地區缺乏大型地表徑流(沒有貫穿國境的適宜通航的河流),即便有的蜿蜒數百公裏的河流也需要人工拓寬、疏浚,顯然不是一時能夠完成的,故公路運輸在如今的東岸也極為重要。甚至在某些地區,公路還充當了鐵路的備用線路,這無疑使得馬車在各地越來越普及。

“我們這裏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要是不把四通八達的公路修起來至少也得是標準不高的三等國道吧這富國港碼頭的修建也就沒有意義了,將來富國縣若是成立了,將統轄總計七個鄉鎮(其中富國鎮是縣城,其他六個鄉是腹地),若是公路不修建起來,一旦下雨,道路交通為之斷絕的時候,全縣各鄉鎮豈不是都被割裂了開來,因此國家開拓總局和交通部的作用還是非常明顯的,給了我們很大的幫助。”

“烏江地區水源豐富、河汊縱橫,河岸邊多肥沃的沖積土壤,若是好好經營,將來必是無數上等水澆地,無論是種植小麥、水稻還是別的什麽作物,都是相當不錯的選擇。但也正因為如此,高等級公路的修建迫在眉睫,不然怎麽把腹地農業鄉的糧食、蔬菜、禽蛋、牲畜給輸送到縣城港口?而如果不能將農產品輸送出去,農民們又如何增收?而農民們如果不能增收,那麽時間一長,其財產水平必然會與東部沿海地區拉開差距。有‘魚米之鄉’稱號的烏江地區竟然會出現人均收入極低的縣份,那簡直是我們所無法忍受的事情。所以說,要致富先修路,這三等國道我們是無論如何也要想辦法完成的。”

“運輸農產品、生活物資和生產工具,維持治安,方便人民出行,加強各地通訊聯系,這都是國道公路的意義所在,畢竟我們不能指望所有人出門都騎馬,這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這三等國道的修建就是必然的了,不光我們縣、不光我們地區,就是別的地區、別的縣份,也要想辦法完成高等級公路至少也得是三等國道的修建。”

以上便是附近幾個定居點的主官們的公開看法。在他們看來,將來若是七個鄉鎮合並成一個縣,那麽人口超過兩萬將是大概率事件,這麽一個大縣,沒點像樣的公路也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當然了,這麽大一個縣,要想將各鄉鎮連接起來,即便是最普通的三等國道,至少也要一兩百公裏,這就是20萬元的建造費用了。

這筆錢也許對於國家來說不算大數目,但是對於地方縣級政府來說絕對是個天文數字了即便大頭都由交通部和國家鐵道總局出了,他們只需出小部分,但財政上仍然有諸多困難但財政再難也要修下去,為此哪怕分五年、十年也作所不惜,而這,顯然也是該縣上下的一致認識。(……)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